科普
-
选择平台:以太坊还是波卡?两者有哪些关键差异点?
加入 PolkaWorld 社区,共建 Web 3.0! Polkadot 是最受期待的下一代以开发者为中心的区块链之一。在这里我们把它与最广泛采用的面向开发者的链以太坊进行比较,目的是帮助网络的新手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可能帮助开发者选择在哪一个平台上进行构建。 从较高的层次上观察,这两个项目只是部分重叠。以太坊是一个用于部署智能合约的平台,或者是控制单个以太坊链上本地资产或状态转移的逻辑片段。相比之下,Polkadot 旨在提供一个框架来构建你自己的区块链,并提供将不同区块链相互连接的能力。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这两个平台都是为开发者构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而设计的。 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优势却截然不同 就相似之处而言,以太坊和 Polkadot 都旨在提供一个让开发者可以创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空间。这两个平台都包含智能合约功能,以太坊基于 Solidity,波卡基于 ink!(注:虽然波卡具有 ink! 合约语言和合约模块,但波卡中继链本身并不能直接部署智能合约,波卡上的一些平行链可以部署智能合约)。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以太坊 2.0,那么两个平台都在追求基于并行执行的扩展策略。每个执行线程在以太坊 2.0 中称为一个分片,在 Polkadot 中称为平行链或平行线程。以太坊 2.0 和 Polkadot 都将使用 Wasm 作为底层技术来支持链上逻辑和状态转换。 然而,以太坊和 Polkadot 之间存在重要差异。 最大的区别之一是设计目标。以太坊旨在成为分布式金融和智能合约执行的平台,而 Polkadot 的愿景是帮助人们构建整个区块链并将这些区块链相互集成。 我试着总结出我认为的一些关键差异点: 以太坊:规模庞大且蓬勃发展,但面临可扩展性挑战 以太坊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庞大且成熟的开发者、用户和企业生态系统,包括其丰富的开发者工具、教程等。它已经从这个生态系统中获得了显着的网络效应,使其成为事实上的智能合约平台,在许多情况下,以太坊标准(ERC-20 等)成为行业标准。 以太坊网络的价值同样重要,基于底层以太币的价值提供高度的经济安全性。DeFi 领域是加密领域中最受开发者关注的领域之一,主要建立在以太坊上,并利用不同以太坊智能合约之间的可组合性,这些智能合约可以在支持以太坊 1.0 的单个以太坊虚拟机中相互调用。 以太坊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可扩展性。CryptoKitties 应用程序的成功证明了影响 Ethereum 1.0 的一些可扩展性限制。一个流行的应用程序能够显着降低网络上交易的性能和吞吐量。 另一个挑战是在平台上运行智能合约所需的 gas 成本。Gas 费用是必要的,是为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保护系统免受失控程序的阻碍。但随着 Ether 价值的上涨,运行智能合约的 Gas 费用也随之上涨,并让某些用例变得非常昂贵。这些成本与可扩展性有关,因为如果有更多容量,则可以降低每笔交易的费用。 以太坊 2.0 旨在解决所有这些可扩展性问题,但它是一个多年路线图,伴随着多年重构平台带来的执行风险。大部分以太坊核心开发的精力都将投入到以太坊 2.0 中,这让现有以太坊 1.0 链没有太多升级和改进的余地。 Polkadot:建立在灵活的框架之上,但它是新平台且未经证实 Polkadot 最大的优势是 Substrate。Substrate 是一个用于创建与 Polkadot 兼容的区块链的开发框架,根据开发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级别的抽象。Polkadot 本身是使用 Substrate 构建的。它大大减少了创建新区块链所需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与以太坊等智能合约平台相比,Substrate 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大的画布进行实验。它允许完全控制区块链的底层存储、共识、经济和状态转换规则,这些在标准智能合约平台上通常无法修改。 Polkadot 允许在其网络内共享安全的设计是另一个优势。共享安全有两个主要好处: 首先,它通过从中继链提供安全服务,来减轻平行链构建者的负担。这与 Cosmos 等其他网络采用的方法不同,后者每个区域都对自己的安全负全部责任。这种共享的安全性简化降低了构建者的摩擦,并简化了启动新平行链的过程。 其次,共享安全为平行链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框架,最终允许平行链专业化。它让我想起了旧的 Unix 哲学,在那里你可以创建完成一项工作并且做得很好的工具。然后,你可以通过将这些专门构建的工具组合在一起,来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我可以在 Polkadot 生态系统中看到类似的事情发生。这就是 Polkadot 设计的力量,而这会在网络中产生强大的网络效应。 化用一句房地产行业的老话,我认为 Polkadot 面临的三大挑战是:采用、采用和采用。在所有面向开发者的平台中,以太坊拥有主导地位和最大的开发者社区。此外,市场上有许多新平台…
-
盘点各大公链原生跨链桥:多链并存 跨链成刚需
原标题:《盘点各大公链原生跨链桥》 近日,雪崩协议Avalanche的原生跨链桥Avalanche Bridge宣布,向参与交互过的每个用户钱包地址空投约880个GB通证,GB进入二级市场后,最高价格达3.68美元,让每笔空投的价值也飙高至3238美元。目前,GB回落至1.8美元附近。 空投带来的财富效应开始让市场关注公链原生跨链桥板块,跨链协议当下本身也是链上的重要工具。目前,除了老牌区块链网络以太坊之外,BSC、Solana、Fantom、Avalanche等新生代公链开始进入市场,以太坊的二层扩容链Aribitrum、Optimism也不遑多让,多链并存是当下市场的格局,因此,链与链之间的资产互通也让跨链协议成为链上用户的刚需。 资产跨链目前有两个主要途径: 跨链聚合应用Swap——它通过将不同链上资产的流动性聚合起来,构建跨链交易池,用户可以在池中完成不同链上的资产兑换。这类跨链聚合交易应用包括THORSwap、AnySwap、O3swap等。 跨链桥——在两条不同公链之间提供一个桥梁通道,将原生资产托管在这座桥上,同时一条链可以通过预言机功能获取另一条上的资产交易情况,按照1:1比例映射到另一条链上。跨链桥形成的效果是让两条链能流通同一种资产,跨过去的资产是由原生资产映射而来,比如,BETH就是ETH通过币安桥跨链至BSC的映射资产。 尽管跨链协议们为用户提供了链上交互的便利,但安全性依然令人担忧。由于链上交易需求的增加,跨链桥托管的用户跨链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也成了黑客最爱攻击的对象,导致跨链桥成了安全性事件高发地。 今年7月、8月两个月内,就发生了3起跨链应用被黑客攻击的安全事故——7月11日,跨链应用ChainSwap因智能合约漏洞遭遇黑客攻击,损失约800万美元;7月12日,去中心化跨链交易应用Anyswap v3跨链资金池被攻击,损失近800万美元;8月,跨链协议O3 Swap因其基础设施PolyNetwork网络安全问题而被盗,损失的资产高达6.1亿美元,被盗规模创下了DeFi应用新高。 相较第三方跨链应用,公链原生跨链桥由于有各自公链的安全团队和官方权威做背书,安全性相对更令用户信任,也是用户在资产跨链时会首选的跨链方式。 目前,各公链都推出了自身的跨链桥。且自AvalancheBridge发布空投之后,用户开始期待下个发放空投的公链跨链桥。本期DeFi蜂窝将会盘点各大公链的原生跨链桥。 BinanceBridge Binance Bridge是币安智能链BSC的官方跨链工具,目前支持币安智能链和以太坊网络之间的资产互通。 BinanceBridge Binance Bridge支持的跨链资产有USDT、DAI、ETH等60多种主流资产,用户可以通过该跨链桥在BSC和以太坊网络之间移动资产。 该跨链桥的运行原理是先锁定一定数量的原生资产,再按照1:1的比例将原生资产封装成跨链资产。以资产从以太坊跨链至BSC为例,当用户想要将跨链到BSC上的资产(BETH)撤回以太坊时,封装资产资产(BETH)就会根据转出数量销毁,按1:1生成原生资产(ETH)。在BSC链上,从以太坊跨链来的资产通常是以封装资产的形式出现在BSC生态中,常以B开头做标记,如BETH、BDAI就是1:1映射来的封装资产。 根据Binance Bridge官网显示,目前主流资产跨链情况为73601 BTC、104万ETH、17.79亿USDC、1.92亿DAI等等。 AvalancheBridge Avalanche Bridge(AB桥)是雪崩协议在2021年年初推出的官方跨链工具,主要用来解决用户将以太坊链上ERC-20标准下的资产和Avalanche网络转移的问题。 AvalancheBridge 用户通过Avalanche Bridge,可以将ERC-20标准的资产实现与Avalanche的C链互通,目前仅支持ERC-20资产在以太坊和Avalanche之间转移,不支持Avalanche链上的原生资产转移以太坊。还有需要注意的是,AB桥不支持原生ETH或BTC,但可以通过桥传输WETH和WBTC这些封装资产。 在Avalanche生态中,从AB桥跨链过来的以太坊ERC-20资产以后缀「.e」标记,如DAI.e 就是DAI跨链至Avalanche网络的形态。 根据Avalanche Bridge官网显示,目前跨链进入生态的资产有1.58亿DAI、5615 WBTC、16.5万ETH、2.18亿USDC、2亿USDT等。 Terra Bridge Terra Bridge是Terra(LUNA)链官方提供的资产跨链工具,主要作用是把Terra生态上的原生资产带到其它区块链网络中。 TerraBridge Terra Bridge目前…
-
分析 | Loot分叉的集体漏洞——稀缺性有规律可循
来源:Medium 作者:iamthetorn 翻译:思嘉 如果没有修改智能合约中使用随机性的方式,不要将Loot的代码用于新项目。 Loot的智能合约有一个设计限制(或者说是一个安全漏洞),影响着初始代币分配的公平性。而那些使用Loot代码的新项目也存在这个漏洞。 本文不是要贬低Loot或任何相关公司,而是意在: 1.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营造NFT的公平竞争环境; 2.减少程序错误或设计模式的继续扩散,以防将用户置于风险中。 Loot是一个由8000个代币组成的NFT集合,称为Bags。97%的NFT可由公众铸造,除了Gas费之外没有其他费用。 智能合约包含随机化和渲染层、逻辑层,允许它生成对应于任何代币ID的SVG。 每个Bag有8项属性,每一项都在智能合约上随机生成一个分值。分值越高,物品的名称可变性越强,物品也就更加稀有。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Bag的内容是根据其代币ID确定的——这意味着在最初的代币分配之前或分配期间的任何节点,只要通过阅读智能合约,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提前计算出整个Bag的供应量(包括稀有度量)。 由于claim()函数将代币ID作为一个参数,所以很容易从收藏品中挑选出最稀有的物品,并赶在其他人之前立即将其铸造完成。 如果合同代码在最初发行时是公开的,就会使得Loot和类似的项目很容易被游戏化。 事实上,Loot和其大多数模仿者都把使用Etherscan作为他们的造币UI,这要求源代码在Etherscan上经过验证。 公司已经确认,以下项目的初始发行版对上述的造币操作是开放的。Loot、Bloot、More Loot、n、CHAR 0…… 这是个非详尽的列表,在写这篇文章时,我还没有发现任何其他对此开放的项目。 最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游戏性会导致普通用户和内行或具有技术知识的用户之间产生的结果存在显著差距。 漏洞1More Loot是Loot的创造者dhof发布的Loot后续产品,截至本文写作时仅发布几个小时,从More Loot的链上数据中就可以明显地发现这一漏洞产生的影响。 上图显示了More Loot Bags可供铸币与实际铸币之间的分布差异。它包括目前该系列中超过130万个Bag的 “greatness “分数。 如果铸币是随机的,我们期望这些分布是一致的。 恰恰相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虽然绝大多数的购买是 “盲目的”,但有一小部分的交易是利用合同,只对最稀有的Bag铸币。 自GitHub上公布了稀有度排名后,这种有针对性的铸币活动的频率有所增加。 然而,即使在公开的Loot Discord中分享了这些数据后的几个小时,有针对性的铸币活动仍然只占铸币活动的一小部分,这表明大多数用户都被蒙在鼓里。 有些人可能会用 More Loot来试试水,不会太认真对待,但仍应当考虑其实际影响。 比如用户为More Loot铸币支付了大约300万美元Gas费。这些铸币中的绝大部分是盲目的。 随着供应上限远远超过100万个代币,成千上万的 “特殊 “代币涌入市场,普通持有人的转售前景非常暗淡。 漏洞2:CHAR 0CHAR 0是最近另一个基于Loot的项目,从UTC 9月3日13:47到UTC 9月4日11:56,在分发9700个代币的过程中,预计花费70万美元的Gas费。 作为这个项目的早期矿工,产出必要的数据来识别和获得该系列中许多最稀有的代币,对我来说非常容易。 为了演示,我只对一个小的收藏品进行铸币,但没有什么能阻止我迅速且隐蔽地获得前1%绝大所数的供应。 很明显,像我这样有动机获取者可以从CHAR 0的用户群中提取巨大的价值,并对项目的结果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可能的解决方案我会把这一部分划定在比较高层次的讨论上,并留有一些后续解决空间。以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种不同方法。 盲投 Hashmasks普及了盲投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创作者承诺为整个系列提供一个哈希值,在销售结束时通过链上随机性对系列顺序进行洗牌。 这可以创造出公平、随机的分配,即使是创作者也不能作弊。Hashmasks智能合约被BAYC和其他一些项目成功采用。 可改变盲投策略与Loot一起使用,同时保留所有Loot SVG由智能合约生成的属性。 链上RNG 可在运行时使用链上随机性使每个铸币的结果随机产生。 对这种方法必须格外小心,因为链上随机性的来源可能会被他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利用。 最好的方法是利用VRF,如Chainlink的VRF,但这对某些应用来说可能过于昂贵。 未验证的合同 一个简单的修复方法是在最初发布时保持智能合约代码的私密性。在以下情况下,这种方法合理: 1.创建者的声誉受到威胁; 2.合同不接受付款。 虽然这可以说是一种改进…
-
收藏!一文了解50+加密货币定量分析指标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我们简单介绍了目前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几个指标,即定量分析“四大金刚”,包括价格、交易量、供应量以及市值。本文我们将补充更多介绍更多的数据指标。 链上数据· 交易量(24 小时,美元) Tx Vol (24hr, USD) 指的是给定日期区块产生的所有交易输出的总和,忽略已知的“change(找零)”输出。请注意,对于 Ripple 和 Stellar,交易量仅指发生转账的XRP 和 XLM的价值 。 · 调整后的交易量(24 小时,美元) 这是估算出的过去 24 小时内以美元计算的链上交易量,经过调整以删除某些类型的“非经济性”交易。 · 交易价值中位数(Median Transaction Volume) 这是过去 24 小时内中位交易的价值。交易价值的中位数可能为 0——当一天内链上超过一半的交易都并不转移价值(转移的价值为0)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对于不关注经济价值转移(即支付)的智能合约链来说很容易发生。 · NVT比率(NVT Ratio) NVT 比率是当前网络价值(即当前市值)与估算的每日链上交易量的比率。对于 NVT 的交易量部分,我们使用超过 7 天的日均值来消除偶尔出现的、很短期的交易量峰值波动。NVT 本质上试图描述市场到底分配了多少价值给资产的实际直接使用。因此,NVT 被描述为加密资产的“PE”(股票市场的市盈率,每股价格除以每股盈余)。 但是,关于 NVT,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 对于很多币来说,直接计算链上交易量是非常困难或几乎不可能的。对于基于UTXO账户模型的区块链,比如比特币及其分叉币,我们通常很难或不可能弄清楚一笔交易中 * 花费(spent) *有多少,又有多少“找零(change)”返还给交易发送者。基于帐户模型的代币,例如以太坊和以太坊经典,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比特币等币种的交易量会被高估了,但以太坊类的交易量可能不会高估。需要注意,NVT(以及交易量)的大小在不同交易类型的代币之间没有可比性! 2) 按照Coin Metrics的计算, 交易量就是“给定日期产生的区块中所有交易输出的总和”,并不会尝试去识别“找零”量,因为实际上根本没法确定哪些是找零,哪些不是。虽然此方法不会告诉你“真实”的使用情况(显然,它高估了实际花费),但它确实提供了一种不依赖任何假设的、“纯粹”的衡量标准。因此,这些数字很可能(但不能保证!)在类似交易类型的加密货币之间具有可比较性。 · 活跃地址(Active Address) 这是在过去 24 小时内任何时间点参与过交易的唯一地址(unique addresses)的数量。请注意,对于门罗币,CoinMetrics 指出,这一指标只能报告“该数据的上限(输入和输出计数的总和),隐蔽地址技术导致精确的数值无法得到。” · 交易数(Transactions)24H 这是过去 24 小时内发生的交易数量,不包括发行新币的交易。 · 支付数(Payments) 24H 这是过去24 小时内进行价值转移的交易数量。 · 新发行(New Issuance) 这是过去 24 小时内新发行代币的美元价值。 · 交易费用(24 小时,美元) 这是过去24 小时产生交易费用的美元价值。 · 交易费用中位数(美元) 这是过去 24 小时交易费用中位数的美元价值。 · 平均难度 这是过去 24 小时的平均网络挖矿难度。 · 增加的千字节 (24H) 这是过去 24 小时内添加到链中的数据大小(以千字节 (KB) 为单位)。 · 区块数 (24H) 这是在过去 24 小时内添加到链中的区块数量。 共识· 目标出块时间(Targeted Block Time) 这是两个区块之间的目标时间间隔(以秒为单位),由给定加密资产的规范定义。实际可观察到的出块时间可能与此值略有不同。 · 区块奖励 (Block Reward) 区块奖励是指奖励给新区块创建者的新铸造的代币,不包括同样奖励给新区块创建者的交易费用。 · 年化质押收益(Annualized Staking Yield) 这是在当前供应水平下Staking的年化收益率。 · 实际年化质押收益(Real Annualized Staking Yield) 实际收益率是在考虑了网络的流动供应量增加后的预期年收益率,根据流动供应量通胀率来调整名义质押收益率。 · 代币质押量 这是当前在网络上质押的代币数量。 · 网络质押百分比(% Network Staking) 这是当前质押的代币数量占当前报告供应量的百分比。 · 最低质押数量(Staking Minimum) 这是质押时所要求或推荐的最低代币数量。 挖矿数据· 哈希率(Hash Rate) 这是网络的总算力。请注意,从安全角度来看,使用不同算法的代币…
-
稳定币:加密世界的“法币”
本文系PINCapital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请与后台联系,以下为正文部分: 加密世界的价值在短短数年之内经历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暴涨,投资者们携带大量资金投入形形色色的加密市场,期望以可观的比率获得盈利。不可否认的是,加密货币潜在的高投资回报率使其市场吸引力无与伦比,但随之而来的投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以市场龙头比特币为例,之前一度到达6.4万美元/枚的最高点,而由于中国监管法规的陆续出台等因素市值惨遭腰斩,目前市价维持在4万至5万美元左右。 数据参考:非小号 比特币近7天价格 在提到“加密货币”这个词时,更多的人是将其看作价值波动剧烈的商品,而非具有货币属性的稳定价值储存资产。因此,加密支付这一将加密世界和真实世界连接的重要场景对于绝大多数加密货币来说距离成为主流非常遥远。加密世界需要更加稳定的价值存储以建立同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巩固人们对于加密世界的信心——考虑到去中心化的核心正是建立在参与者的共识之上。基于上述因素,稳定币应运而生。 01 · 稳定币是什么 ·简单而言,稳定币指的是价格同法定货币挂钩,波动性极小的加密货币,其价值波动的很大因素在于锚定货币的汇率波动。大多数稳定币采用的锚定标准都是美元。需要注意的是,稳定币并非是现实货币的电子化,而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编程加密货币,其诞生和流通都依赖于区块链网络。例如我们微信、支付宝转账的人民币就不能叫做稳定币,而只是普通的电子货币,而央行计划发行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人民币才能够称为稳定币。 稳定币在加密世界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概括而言,涉及用户之间频繁交易的场景往往采用稳定币结算,而DeFi中的贷款等金融场景也离不开稳定币。非稳定币类的加密货币用途则往往限制在某条公链或是某个DAPP上,更加偏重于“实用”类,是以完成某些操作的代价或是某个系统发放的奖励形式存在。 02 · 稳定币分类 ·如前文所述,稳定币区别于其他加密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同现实世界货币的价值锚定,而实现锚定的形式不同稳定币之间同样存在差别。概括而言,稳定币主要分为三类: 以法币作为抵押的稳定币 以加密资产作为抵押的稳定币 以不采用抵押,转而以算法等方式维持兑换比率基本稳定的稳定币 03 · 以法币为抵押的稳定币 ·以法币为抵押,即根据发行的稳定币1:1在银行抵押现实资金。稳定币龙头Tether(USDT)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其他以法币为抵押的稳定币还包括Circle(USDC)、TrustedToken(TUSD)等。这类稳定币的优势在于它们的信任机制易于理解,使用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它们的价值是由实打实地存在于银行或基金中的每一美元保证的。但同时,由于这样一个“存钱”的发行方的存在,这类稳定币也面临中心化的问题。传统法定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信用背书,与之相似,这类稳定币的价值很大程度由发行方决定。发行方的投资管理以及公司状况良好时,稳定币能够保持价值,而假如发行方出现问题,其发行的稳定币也面临崩溃。此外,对于法币抵押量是否充足的质疑也是阻碍该类稳定币发展的原因,Tether就已经不止一次遭遇对其是否真正持有如此多美元的质疑。 04 · 以加密资产为抵押的稳定币 ·基于加密资产的稳定币听起来同法币抵押性质相似,但二者的特点截然不同。由于抵押的资产本身就是去中心化的加密资产,这类稳定币也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它们的价值和稳定不依赖于某一个具体的发行方,而是取决于抵押的加密资产。而它们的缺陷在于,加密资产的价值通常存在波动性,如 ETH。如果资产的价值下降太快,那么这类稳定币就没有足够价值的抵押品。因此,使用该模式的大多数项目都要求超额的抵押品,以防止价格剧烈波动。面对某些导致抵押品价格暴跌的黑天鹅事件,这类稳定币的抵抗能力非常弱。以加密资产为抵押的稳定币包括MakerDAO(DAI)。 图片来源:非小号 05 · 无抵押稳定币 ·该类稳定币也被称为算法稳定币。同前两类稳定币不同,这些货币没有任何资产抵押。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的机制很像一个真正的中央银行,因为作为一种抑制波动性的手段,它们的价值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增减。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央行拥有法定货币的发行量的决定权,而在无抵押稳定币中,这是通过一种算法或基于持有人投票的分散治理模型来实现的。 在这类稳定币中,你可以通过“铸币税”达到保持价值稳定的效果。“铸币税”可以如此理解:当需求超过1美元时,它会铸造更多的代币,当需求低于1美元时,它会回购一些货币,使得价值维持相对稳定。它的优点是没有抵押物风险,更像是法币在现实世界中的运作方式。而它的缺点也是依赖其主权基金,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其主权风险。就像现实世界的货币一样,主权债务也可能违约,此时这类稳定币的稳定性就会被打破。同时,算法…
-
MEV才是「后EIP-1559时代」更值得探讨的话题?
原文作者:Vikram Arun,BlockTower Capital ,经Odaily星球日报编译。 这篇文章将讨论三个主要话题,虽然三者尚未被充分讨论,却越来越相关且重要: 1.EIP-1559之后、以太坊合并(The Merge)之前的 MEV(8月5日—2022年初); 2. 2层Rollup的MEV(Optimism, Arbitrum); 3.基于MEV的多链环境。 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下 MEVMEV形成的根因是在某段时间窗口内,你不能完全控制你想要进行的操作。具体到以太坊上,当你提交了一项请求(比如转账),它就会进入待选列表,供矿工选择,而这段时间里你基本上不能控制它被谁“接单”或者是否会被按时添加到区块中。在ETH的Rollup(如Optimism 或Arbitrum)上,一旦你的请求被提交给中心化的序列操作员,你就失去了主导权。 提交交易和确认交易之间的时间窗口对于其他人(矿工)来说是一个可利用的机会,而这个机会的价值就是MEV。 MEV可大致分为三种:良性MEV(协议自带的)、不良MEV,以及灾难性MEV。分别举例如下: 1. 良性MEV: 有些协议的运转一定程度上依赖于MEV捕获,比如对Aave,Maker、Compound的清算,或者通过在Uniswap、SushiSwap之间的套利来保持市场的有效性。 2. 不良MEV:机器人抢跑、三明治套利交易等等。 3. 灾难性MEV的例子: 通过重组、time-bandit链重组攻击造成对共识层的威胁——如果我们没有强制执行的方法使这种概率终结,它们总有可能以某种形式出现。 下文中的讨论,我将重点放在后两类MEV上。 作为以太坊用户,除了使用 Flashbots,Archerswap,MistX 这样的专用中继网络,或者使用报价请求RFQ系统ZRX,Hashflow,Cowswap之外,我们能做的避免成为大型“不良MEV”受害对象的最大努力,就是设置一个允许的最大偏差量,DEX 称之为“滑点”。 但这就足够了吗? 至少现在还不够完善。运行 Flashbots 的 MEV-Geth 的私有中继系统是需要许可的(矿工必须被列入白名单才能转发成组的捆绑交易)。它也不是真正私有的,因为在上链之前,矿工仍然可以看到捆绑交易,而链上的捆绑交易同样可以被利用。虽然我们暂时没有看到这一问题,但可能在EIP-1559之后这会成为问题,因为矿工将不得不禁止这种行为。 事实上,一些“钻空子的行贿者”会选择通过其他(非公开)渠道提交交易。今天早上的一则趣闻是: Cypto Punk的#3860 NFT由于卖方失误,被挂了低于0.01美元的价格出售,而一位“狡猾”买家通过Flashbots提交了一笔交易,定向支付22 ETH的矿工费,以将抢购#3860的交易插队到靠前的区块中。对于获得了优先权的行贿者和拿到高额gas收费的矿工来说是双赢,但对于普通用户(其他#3860买家)来说这是一次不公平的竞争。 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Flashbots的未来,一个真正令人惊叹的白帽社区。请查看Robert Miller关于MEV-SGX的研究提案,了解私人中继的未来。另一方面,正通过DEX有效控制场外交易的RFQ系统,基于这样的假设:做市商在流动市场中提供有效报价,并通过交易产生MEV形式。 现有Flashbots机器人的 MEV 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不良MEV”对金融市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有人读过Michael Lewis的书《闪光男孩》(Flashbots的灵感来源) ,就会发现,传统交易市场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很棒的论文,它们得出的结论是: “这些高频交易者正在支付昂贵的服务费用,比如托管和数据服务。通过抢在交易指令之前,高频交易者向其他投资者征收伪税,而不提供任何回报。”听起来非常像加密世界的不良 MEV,只不过加密世界遵循“代码即法律”,并不由SEC规范。 至于灾难性MEV,建议点击这里阅读Paradigm和Vitalik撰写的有关合并后重组(Re-orgs)的文章。 底线是,虽然社区已经团结起来对抗“不良MEV”,而且这些补丁已经被采用,但我们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在合并之前仍然存在“灾难性MEV”的问题。 MEV在伦敦升级后会是什么样子?大多数人都在关注即将到来的伦敦硬叉EIP-1559。让我们概括下1559带来的变化: · 取代单一的Gas费,升级后每个请求订单将包括“小费”和“费用上限”; · 基础矿工费只有当收费上限至少为区块的基本费用时,请求才会被纳入区块。 计算公式如下: g = Gas上限,δ = 提示,c = 费用上限,r = 基本费用,p = Gas价格(仅与EIP-1559升级前相关) : 当前矿工正在赚取的M…
-
DeFi之道丨一文解读Lido的迭代式Staking方案
2020年12月1日,以太坊通过启动信标链(Beacon Chain)开启了向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的过渡之路。虽然这个阶段允许用户质押他们的ETH,但仍然存在着几个摩擦点: 无法解除质押:一单存款后,在启用信标链的转账功能之前,质押者无法取消质押并提取资金。这使得Staking操作在未来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里都是单向的。 流动性不足:在质押时,用户不能移动、交易或使用其ETH作为DeFi的抵押品,这样的资本效率是很差的; 高资本要求:用户只能质押32 ETH或多份32 ETH,余额较少或者不足32 ETH的余额部分无法参与质押; 运营负担:尽管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确保了staking的硬件和运行时间要求较低,但很多用户更愿意提供资金并将运营工作外包给第三方。 我们早就清楚地知道,用户会想要一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而我们不会是唯一试图提供它的人。 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竞争者就是中心化交易所,对他们来说,将用户的ETH 集中起来(解决问题3),为他们质押(解决问题4),并发行代表他们锁定权益的流动衍生品(解决问题1和问题2)是很简单的。考虑到用户获取及流动性对交易所业务的价值,他们甚至可以免费为用户提供这项服务。 快进到今天,中心化交易所成为了以太坊staking业务的早期赢家,目前像Kraken 或 Binance等已公布地址的运营商已占到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而像Coinbase 这样尚未公布地址的交易所可能会在这个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 以太坊staking质押服务细分: 然而,让中心化交易所成为最大的区块生成者可能会严重损害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属性。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像Lido这样的去中心化staking池需要提供一个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以解决中心化交易所垄断的风险。 为什么以太坊staking池完全去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以太坊安全的核心:如前所述,许多用户都希望将他们的ETH质押权益委托给他人。但由于以太坊不支持协议内委托,这给第三方提供商留下了一个空白。考虑到staking对以太坊的安全性是多么重要,一个无需信任的池子要比受信任或中心化的池子更可取。 Staking具有中心化的倾向:Staking 格局可能比PoW挖矿格局更中心化,它会支持更少、更集中的赢家。这是因为一个staking池能够发行像 stETH 这样的流动性权益衍生品,这创造了一种强大的网络效应,这在PoW工作量证明挖矿中是不存在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想解释导致Lido目前设计的想法,以及我们如何计划将Lido转变为一个完全无需信任的基础设施。 创建一个无需信任的staking池和衍生品在我们推出 Lido 时,当时要创建一个完全无需信任的staking池和衍生品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选择 a) 推迟发布,或 b) 提供最好的替代方案,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所需的信任量。 尽管第二种方法需要用户去更多地信任项目方,但等待会将竞争环境让给那些不对自己施加相同限制的交易所。目前尚不清楚去信任的Staking是否能够克服如此巨大的先发优势,这使得等待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一个风险更大的选择。 因此,我们选择了一种迭代方法,它使我们能够与交易所的staking业务竞争并占领市场份额,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降低对系统的信任。 那么,今天阻挡我们实现完全无需信任的 Staking 衍生品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用户需要信任 Lido 的三个要点: 2021 年 7 月 15 日之前的存款不是非托管的:当我们推出 Lido 时,不可能将智能合约设置为信标链验证器的所有者。因此,Lido 验证器的提款凭证,是由11个信誉良好的以太坊生态参与者控制的,当要做出一项决策时,需要其中至少6位参与者签名同意才能通过。我们已将托管转换为一个智能合约,但这还不能扩展到现有存款。 取款目前并非无需许可:由于取款凭证的设计方式,Lido 验证人目前必须手动取消质押。因此,stETH 持有者不能强迫 Lido 节点运营商取消质押,而必须相信他们诚实行事。 成为节点运营商目前并非无需许可:只有 LDO 代币持有者控制的 Lido 注册中心才能在今天添加新的节点运营商。因此,stETH 用户要信任LDO 持有者将继续维护一个合理且分布良好的验证者集。 请注意,以太坊信标链的取款功能尚未启用,因此目前没有人(包括11位多重签名人)可以从以太坊2.0存款合约中取款。这也意味着stETH持有者目前不能从信标链中认领ETH,因此,前两个问题在今天是无法被利用的,但我们确实应该将它们考虑在内,因为一旦以太坊2.0启用提款,它们就会成为问题。 移除信任要求将托管转换为一个智能合约如前所述,在 Lido 启动时,当时不可能将智能合约设置为信标链验证器的所有者。随着智能合约提款地址格式已被添加到信标链规…
-
Vitalik Buterin:反对基尼系数在加密货币中的过度使用
本文作者: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 特别感谢 Barnabe Monnot 和 Tinazhen 提供反馈和审查。 基尼系数(也称为基尼指数)是迄今为止最受欢迎和广为人知的不平等不等式衡量标准,通常用于衡量某些国家、地区或其他社区的收入或财富不平等。 它很受欢迎,因为它易于理解,其数学定义可以很容易地在图形上进行可视化。 然而,正如人们对所有试图将不平等缩减为一个数字的方案所期望的那样,基尼系数也有其局限性。 即使在衡量各国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原始背景下也是如此,但当基尼系数移植到其他背景下(尤其是:加密货币)时,情况就更是如此。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基尼系数的一些限制,并提出一些替代方案。 什么是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基尼系数是科拉多·基尼(Corrado Gini)于 1912 年引入的衡量不平等的指标。它通常用于衡量国家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程度,但它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情况。 基尼系数有两个等效的定义: 曲线上方面积定义:绘制函数图,f(p)等于最低收入部分人口赚取的总收入所占的份额(例如,f(0.1))是收入最低的 10% 赚取的总收入所占的份额)。 基尼系数是曲线和y=x直线之间的面积,作为整个三角形的一部分: 平均差定义:基尼系数是每对所有可能的个人之间的平均收入差的一半除以平均收入。 例如,在上面的示例图表中,四个收入为 [1, 2, 4, 8],因此 16 个可能的差异为 [0, 1, 3, 7, 1, 0, 2, 6, 3, 2, 0, 4, 7, 6, 4, 0]。 因此平均差异为 2.875,平均收入为 3.75,因此基尼系数 =2.875/(2*3.75)≈0.3833。 事实证明,两者在数学上是等价的(证明这个是给读者的一个练习)! 基尼系数存在什么问题?基尼系数很有吸引力,因为它是一个相当简单且易于理解的统计数据。这可能看起来并不简单,但相信我,几乎所有处理任意规模人口的统计数据都那么糟糕,而且往往更糟。在这里,看看像标准偏差这样基本的公式: 以下是基尼系数: 那么,这有什么问题呢?嗯,有很多问题,人们写了很多关于基尼系数的各种问题的文章。在本文中,我将重点讨论一个我认为关于整个基尼系数的讨论不足的特定问题,但它与分析互联网社区(如区块链)中的不平等特别相关。基尼系数将两个实际上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问题结合到一个单一的不平等指数中:受困于缺乏资源和权力集中。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区别,让我们看一下两个反面乌托邦: 反面乌托邦A:一半人口平均分享所有资源,其他人什么都没有 反面乌托邦B:一个人拥有一半的资源,其他人平分剩余的一半 以下是两个反乌托邦的洛伦兹曲线(我们上面看到的花式图表): 显然,这两个反面乌托邦都不是生存的好地方。它们并不是非常不同方式的生活的好地方。反面乌托邦 A 使每个居民在难以想象的可怕的大规模饥饿(如果他们最终在分配的左半部分)和平等主义的和谐(如果他们最终分配在右半部分)之间进行抛硬币。如果你是灭霸,你可能真的会喜欢这种方式!如果不是,则值得以最强的力量避免这种情况。另一方面,反面乌托邦 B 类似于《美丽新世界》:每个人都过着不错的生活(至少在拍摄每个人资源的快照时),但付出了极其不民主的权力结构的高昂代价,最好的希望是你有一个好的霸主。如果您是 Curtis Yarvin,您可能真的会喜欢它!如果你不是,那也非常值得避免这种情况。 这两个问题很不相同,值得分别分析和衡量。这种差异同时也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下面的图表显示了底层的20%人口赚取的总收入的份额(避免反面乌托邦 A 的一个体面代理)与顶层 1%人口 的总收入份额(一个接近反乌托邦 B 的体面代理): Sources: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I.DST.FRST.20 (合并 2015 年和 2016 年数据)和 http://hdr.undp.org/en/indicators/186106. 两者明显相关(系数 -0.62),但远非完全相关(统计学认为 0.7 是“高度相关”的下限,而我们甚至低于此阈值)。图表中有一个有趣的第二个维度可以分析—— 顶层 1% 赚取了总收入的 20%而底层20% 赚取总收入的3%的国家,与顶层 1% 赚取总收入的 20%而底层20%赚取总收入的7%的国家之间的区别之处。不过,这样的探索最好留给比我更有经验的其他有进取心的数据和文化探索者。 为什么基尼系数在非地理社区(例如互联网/加密社区)中很成问题?尤其是区块链领域的财富集中是一个重要问题,这是一个值得衡量和理解的问题。这对整个区块链领域很重要,因为许多人(和美国参议院听证会)都在试图弄清楚加密货币在多大程度上是真正的反精英主义,…
-
达鸿飞:解密NFT,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与价值实体将如何链接?
作者 | 达鸿飞 来源 | 分布科技Onchain 在评论本轮NFT的进展时,如果把加密市场、流行文化、Z世代消费主义、科技、赛博朋克思潮和数字艺术看做是众多不相干的独立活动,只是恰巧同时进行,我们将陷入在各个领域彷徨的孤立感,同时又对最重要的全体性事实视而不见——数字化的价值载体已经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化价值也走向数字的形态。全面数字化的开端意味着我们所交互的世界将演进至一个更为虚拟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虚拟”是众人面对的真实。 NFT的孕育与突进2021年一季度“NFT”无疑是现象级的热门词汇。从美国数字艺术家Beeple在佳士得拍卖厅横空出世,他的NFT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以6900万美金的价格成交,到NBA Topshot(Topshot发布的NBA球星精彩瞬间的照片)的飞涨日活,NFT从一个晦涩的专业用语变成了一类唾手可得的大众娱乐商品。实际上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本意只是描述一种加密通证的标准。2018年ERC721标准正式推出,完善了我们目前熟悉的NFT的技术。NFT的市场热度,交易量并不是线性增长的,而是在2021年后短期内达到了数个量级的提升。 纵览NFT方向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萌芽期(2012-2016): 非同质化的、体现独特性的数字资产标准开始产生,并在票据、债券、游戏和收藏品等方向开始实践; 发展期(2017-2020):以CryptoKittie开端,链上游戏和收藏品首次出现现象级应用,围绕NFT相关的行业分工和产业上下游开始形成; 爆发期(2021-至今):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加密资产行业上行周期,消费者行为迁移,数字艺术创作群体蓬勃发展,经典IP进入。 仅观察近一年NFT交易量(如下图所示),本年的爆发增长可以总结为:首先,供给的增加刺激了需求上升,传统IP的进入(包括体育、影视和音乐等)和优质原创作品的积累,为NFT的供方提供了丰富的可交易资产。其次,链上资产的增长和新用户的进入表现为旺盛的NFT购买和交易需求。最后,配套工具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为交易提供了便捷的场所并降低了摩擦成本。 从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的角度看,NFT以IP为载体,为版权相关的交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流动性市场;以加密资产为交易媒介,带来了全新的资产和所有权的概念。NFT成为了连接现实世界资产和数字世界资产的桥梁。虽然近期NFT的交易额和热度有所回落,但日活用户已保持在万数级别,日交易额保持在百万美金级别,与NFT相关的项目市值也已达到数十亿美金。 截止到2021年3月末,NFT所代表的的总市值已经超过200亿美元,占同期加密市场总市值的1%而无论是市值、交易量还是市场热度的增长,NFT领域基本已经挣脱了加密市场本身的增长上限。 文化价值数字化与全新的商业形态如果把NFT理解为价值的容器,首先明确容器的适应性,其次无法脱离其承载的内容价值。理论上来说,NFT可以是任何数字化的东西:声音、图像、文字、一件游戏里的道具甚至现实中某件实物的所有权数字证书等等,每个NFT都可以像实物资产一样买卖,但区块链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对其所有权和有效性进行跟踪。古驰(Gucci)曾与科技公司合作过AR虚拟鞋系列。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和博柏利(Burberry)则分别为《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中的角色设计带有品牌特色的限定皮肤。 从当代艺术的视角来看,Beeple作品大获成功是数字艺术形式的重大跃进,是其创作概念与实验性呈现方式的融合的成功。远远早于NFT或者数字资产,数字艺术的探索从信息工业诞生起即已经展开。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用示波机捕捉光波影像的Laposky是最早采用数字化形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通过操作精密仪器为电子摄影并集结成系列作品。九十年代将绘画、摄影和PS等各种创作工具融合到的Faure Walker也数年坚持每天创作一幅数字艺术品。 直到今天的Beeple在链上原生发行通证化的艺术品,这些创作者都在尝试借助技术的革新拓展人文价值的承载极限。在此前人们很难想象一个JPEG文件如何定价和交易,而基于区块链,创作者在其原生的数字化环境下和利用其开放的网络设施,完成了一整套作品产生、流转、定价、确权和防伪溯源的流程,并规避了这些复杂环节的模糊地带。 在商业艺术品及其衍生的艺术消费品和文化周边产品的领域,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新事物接受程度的提高和对文化产品消费力的提升,使通俗收藏品市场的潜力逐渐显现。Z世代是在数字叙事中建立起的观众体验,是当代数字世界的原住民,不同于在纯艺术(fine art)与数字艺术(digital art)叙事的过渡中成长期的千禧一代,他们天然对电子形态的价值抱有认同。对于千禧一代的消费者而言,NFT天然与各类网络迷因(M…
-
圆桌实录:区块链开源生态建设丨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
7月24日, 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杭州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无限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的100+区块链、加密货币行业头部创业者、研究者,以胸怀万里世界的姿态,共同放眼无限未来的行业想象。 本次大会由杭州时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巴比特)主办,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等机构支持。 2021年6月,两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强调要建立“开源生态”。开源是当下全球新兴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路径,而区块链作为创造信任的机器,没有开源也就没有区块链,更没有核心创新能力。 那么,什么是区块链开源?要如何打造开源生态?国内的区块链开源生态建设相较于国外有哪些优点或是不足?学术界和企业界又要怎样联合共建开源生态?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秘书长、浙江大学计算机教授刘加海;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可信账本工作组执行秘书刘涛;百度区块链开源负责人郑旗;以及微众银行区块链战略合作负责人邓伟平于24日下午在圆桌论坛《区块链开源生态建设》中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精彩讨论。本场圆桌由浙江省区块链标准委员会专家委员、巴比特副总裁马千里主持。 以下是巴比特整理的圆桌内容: 马千里:什么是开源,区块链为什么要开源? 刘加海:首先,我们要从区块链本身考虑。区块链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它是平等、共享,大家积极倡议的,这些都与开源吻合。另一方面,从区块链本身发展来看,区块链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讲信用的模式。区块链上是在传递价值的。像这样的一种生态环境,都是开源的环境,换句话说,它会形成与生活当中息息相关的部分。以后网络和区块链会像空气和水一样。在这里呼吸空气,如果需要收费,那肯定是有失偏颇的。从这个角度看,区块链应该是开源的。 刘涛:首先,区块链的开源让我想起了互联网的发展,这么多年,互联网实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区块链又实现了可信的数据交换。如何连接更多的用户,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开源是必由之路。现在区块链的开源包括从底层平台到应用开发框架,到一些辅助项目配套生态项目的开源,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区块链的技术才能连接更多用户、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当然,这并不完美。因为通过开源的方式,大家拿到代码就可以实现更快的业务开发和迭代,但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即大量的项目开源容易造成市场的碎片化。我们呼吁区块链开源项目能够像互联网一样,参考互联网标准方面的经验,如果能在区块链的架构标准化、接口的标准化、组件的标准化方面更往前一步的话,开源的质量会更高。 郑旗: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是开源,开源是一种全新开源软件的开发形式,通过开放的方式让整个社会的人可以参与并共同发展项目。可以说开源的软件开发模式,是当下软件做强、做大唯一的选择。从整个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来看,很多开源软件在其中起了很大的驱动作用,包括Linux、安卓、Hadoop大数据、云原生的Kubernetes等,这些开源软件是互联网非常大的驱动力。 那么,开源和区块链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最早的区块链从比特币技术诞生,本质上是一个可信的、分布式的数据库技术,最难能可贵是它的可信。区块链可信的来源是协议都是开放、透明的。在区块链领域有一句话是“Code is Law ”,如果代码没有分享出来,信任基础是很难建立的。所以在区块链领域,开源天生就非常契合,对区块链来说,开源是非常重要的。 邓伟平:开源从字面上理解是源代码的开源,但对一个企业和组织来说,如果想做开源生态、开源社区,源代码的开放只是一个起点。要做开源的事情,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人才队伍,都要配合软件开源做相应的配套。以微众银行为例,我们已经做了一系列的事情,我们的AI、大数据、云计算等各个金融科技的赛道上都开源了很多技术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几十个。 具体到区块链赛道,区块链的源头就是开源的,大家都知道比特币、以太坊等比较知名的项目,源代码一开始就是开放的。此外,像联盟链可以解决机构之间的合作信任问题,作为底层的基础设施,如果基础设施是闭源的软件、是黑盒子,机构之间就很难解决信任的摩擦。 所以,从区块链大的赛道来说,软件开源应该是大势所趋。国家部委提出的政策里也提出要支持开源社区,这是对区块链技术趋势的回应。 马千里:如何打造区块链开源生态? 邓伟平:接着微众银行的实践说,我们很早就开始布局开源,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17年的时候,我们认为区块链是解决信任的基础设施,是大势所趋,所以就选择了开源。开始的时候要把源代码开放出去形成开放的生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难的点是从0到1获取第一个或者第一批种子用户。当第一个种子用户出现的时候,我们会给他们很多支持,包括技术、宣传上的支持,打磨上层应用层方案等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形成背靠背的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形成正向循环。这样做出口碑,发展技术,生态…
-
如何选择“正确”的投票机制?可选用的DAOs投票机制汇总
原标题:《可选用的DAOs投票机制汇总》 本文通过与DAO创建者和构建者的对话,探讨DAO使用的不同投票机制。 一、基于代币的法定人数投票法定人数投票要求有一定的投票者门槛(投票阈值),以使提案获得通过(例如:60%的法定人数,这意味着需要60%的投票权来投票)。一旦达到这个门槛,拥有更多的票数的决策就会获胜。没有达到法定人数门槛,提案就会失败。 门槛通常基于总票数,尽管有些协议(如复合治理(compound governance))只对赞成提案通过的票数设置了法定门槛(在这种情况下,20%的法定门槛意味着20%的投票权对提案投了赞成票,以使提案被考虑通过)。 使用过这种方法的项目包括Compound、Curve和Kleros(以及其他许多项目)。 这种治理机制已久经沙场,在我们的政治体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用户体验也比较简洁。 另一方面,纯粹基于代币的投票也存在一些问题。财阀政治并不好,选择“正确的”法定人数要求也很困难。较低的法定人数使得提案能够轻易通过,系统也很容易受到攻击。但太高的法定人数使提案很难通过。若涉及到鲸鱼(掌握巨额代币的持有者),挑战就更大了。基于代币的投票对某些类型的攻击很敏感(比如我们在Maker中看到的flash治理攻击)。基于法定人数的投票还需要成员的大量参与才能通过提案,而这既昂贵又耗时。 以下为来自Curve的Michael的Q&A环节: 1)如何看待基于法定人数的投票在你的DAO中的应用? 基于法定人数的投票对我们来说是有意义的。不过,投票率通常非常低。我们在通过提案时并没有遇到太多挑战(只有1个没有达到30人的法定人数)。让人恼火的是,投票确实会变成一种与鲸鱼博弈的游戏。gas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障碍,但我们希望在未来通过元交易(meta transactions)补贴gas。 2)你是否担心与基于法定人数的投票有关的一些风险?(注意:Curve不使用直接的代币投票。他们要求代币持有者锁定代币,而给予的投票权与锁定的代币数量以及锁定的时间成正比,其可以减少攻击向量。) 不担心。因为投票权是基于锁定代币的时间给予代币锁定者的,其他风险我也不太担心,比如无法达到法定人数。 3)如果你能轻易改变这个DAO的投票机制,你会这样做吗? 我真正想拥有的是流民主(liquid democracy),即投票权的委托。 以下为来自Kleros的Clement的Q&A环节: 1)如何看待基于法定人数的投票在你的DAO中的应用? 我讨厌它。我建议项目使用的唯一法定人数百分比是0(即,没有法定人数)。 2)你最不喜欢哪些方面? 它会引致战术性投票(tactical voting)。战术性投票之所以不理想,并不能做出最佳决策,原因有很多。(战术性投票意味着人们可能会被激励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以获得最好的结果。例如,在美国选举中经常有这种例子,即使他们支持一个独立的政党,他们也会投票给民主党或共和党,因为他们的“选票不会算数”)。在法定人数投票中,反对提案的人通常会弃权,而不是投反对票,因为这样更有可能阻止提案通过。 当无法达到法定人数时,基于法定人数的投票还会导致治理锁(governance locks)。它还产生了被迫保守主义(forced conservatism),因为只有极受欢迎的提案才能通过,而简单的提案很难让人们投票。 3)你是否担心与基于法定人数的投票有关的一些风险? 是的,我很担心。治理锁的风险是重大的,可能导致项目终止或不能及时地应对新的环境条件。 4)如果你能轻易改变这个DAO的投票机制,你会这样做吗? 信念投票(conviction voting)很有意思,Moloch许可式可以适合一些DAO。我也很喜欢孔多塞方法(Condorcet method)的投票系统。 以下为来自Compound的匿名者的Q&A环节: 1)如何看待基于法定人数的投票在你的DAO中的应用? 至少在Compound,它似乎起作用了,社区也在不断对其升级。达到法定人数并不是问题,可能是因为有活跃的巨鲸。 2)关于法定人数投票,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 作为一种投票机制,代币有一个主要围绕投机形成的市场价格。把投票权从财政方面分离出来会比较好。 复合治理的挑战似乎与社会和激励问题更相关。例如:许多人参与社区是因为他们在意,而不是因为有长期利益。让更多的人与协议的长期方向一致是好的,但让更多的人去关心总体上是很难的。此外,即使Compound是去中心化的,许多人仍然只是接触团队,而不是在社区内工作。这一问题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缺乏围绕提案和投票的基础设施,以及被人们认为的中心化。 3)如果你能轻易改变这个DAO的投票机制,你会这样做吗? 二次方投票(Quadratic voting)的思路似乎很有趣。可能需要锁…
-
科普 | 跨链简史:从资产桥到互操作
跨链技术被认为是区块链领域发展的圣杯,是实现万链互通的关键技术。现在的跨链技术形态,有些是在实现资产互通,有些是提出了一套通信协议,实现区块链间的通信,还有些是提出了新的系统架构和运行模式,支持更多区块链的接入。 跨链一开始的目标在于让资产能从一条链转移到另一条链,又可以安全的返回,后来扩展到解决两个或多个不同链上资产及状态的互相传递、转移、交换的问题。随着现在跨链基础设施的日趋成熟,对于跨链概念的炒作已经冷却。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来对现有的跨链技术形态,做一个冷峻的观察。 跨链技术被认为是区块链领域发展的圣杯,是实现万链互通的关键技术。现在的跨链技术形态,有些是在实现资产互通,有些是提出了一套通信协议,实现区块链间的通信,还有些是提出了新的系统架构和运行模式,支持更多区块链的接入。 根据跨链技术的演进和实现方式,以太坊的创始人 Vitalik 曾经总结了 3 类跨链技术,分别是哈希时间锁(HTLC),公证人,侧链/中继。我们将把公证人,和侧链/中继进一步分类,各自分成两个小类,这样,我们将分别介绍五种跨链方案。 哈希时间锁合约哈希时间锁合约是通过一套密码学方法,来实现跨链的去信任资产交易,比如我的 BTC 和你的 ETH 交易,就可以通过哈希锁来实现交易的原子性。 其原理大致如下:用户 A 生成随机数 s,并计算出该随机数的哈希值 h=hash(s) 发送给用户 B,A 和 B 通过智能合约先后锁定各自的资产。A 公开出示 s 可获得 B 锁定的资产,同时 B 也获得了 s,可获得 A 的锁定资产,若超过设定的时间,A 没有出示 s,智能合约中锁定的资产会自动回退给双方。 公证人公证人机制是指由公证人建立一个中间账户,用户将资产转入中间账户,由公证人跨链发行一种映射原 Token 的影子 Token 给到用户。当用户需要赎回的时候,将影子 Token 销毁,并向公证人提供证明,公证人将中间账户中的原始 Token 转到该用户的地址。 公证人必须是可信的。公证人可以凭借自身信用,也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做超额抵押来获得信任。公证人可以是单个主体,也可以是多个主体通过某种规则组合形成的联盟。 根据公证人的单主体还是多主体,以及公证人的信誉来源是超额抵押还是自身信用,我们可以把公证人方案划分为 4 个子类: 其中,HBTC,BTTC,imBTC 均属于 ② 方案,tBTC 属于 ③ 方案,X-BTC,WBTC 属于 ④ 方案,采用方案 ① 的项目暂未发现。你可能发现,全是比特币跨链项目,为什么如此,我们后文在对比分析中会有详述。我们并不需要关注公证人的数量,因此,我们将公证人方案,仅按信任来源,分为两个子类。 超额抵押公证人通过超额抵押建立信用,这意味着,公证人抵押的资产 v2,必须大于中间账户中的资产价值 v1。当公证人出现作恶行为或者过失行为,导致中间账户里的资产遭受损失,那么抵押的资产将可以用来赔付给受损失的用户。然而,超额抵押会给公证人带来资金成本,这些成本,会转化为高额的跨链的手续费,而高额的跨链手续费会让用户望而却步。 自身信用公证人也可以通过自身信用来背书,让用户信任。但这种信任是中心化的,和区块链的基本精神是背离的。但由于这种方式手续费低廉,甚至免费,因此还是吸引了大批用户。这种由中心化机构担保的跨链方式,对于跨链资金体量小,安全诉求低的用户而言,也是很好的选择。 侧链/中继第三种是侧链/中继的方案。侧链和中继其实是同一个概念,中继链就相当于多条链共同的侧链,为了简化表述,我们后文统一称为桥接链方案。 桥接链方案我们分两类来说,分别是通用方案和同构跨链专用方案。 通用方案桥接链通用方案和公证人方案一样,仍然存在一个中间账户,但中间账户的安全,不靠公证人来保护,而是靠智能合约来规范,这意味着中间账户将是一个合约账户,其资产管理规则被智能合约的代码约束,而不是由公证人约束。如果代码本身没有问题,只要部署该合约的链是安全的,那么合约中的资产就是安全的。 当然,如果桥接链本身有问题,也会影响合约账户里的资产安全。因此,验证人们必须 Stake 一定价值的 Work Token 来保障桥接链的安全运行。假设这个价值是 v3,那么这个 v3 是可以远远小于合约账户里的资产价值 v1 的。 为什么 v3 可以小于 v1 呢?因为现在较为通行的 BFT-PoS 类共识,几乎杜绝了能够篡改账本的“双花”攻击(如果桥接链账本被篡改,则有可能间接威胁到合约账户中的资产安全),实现了更强的共识安全。BFT-PoS 可以做到即时确定性,而非概率确定性,攻击者即便掌握了半数以上的 Staking Work Token,最多只能做到拒绝签名区块,让封块速度减慢,让网络无法处理交易,已经形成最终确定性的区块中的交易是无法被逆转的。我们可以认为,只要 B…
-
速览V神Reddit AMA,涉及维克尔树 和状态休眠的即兴技术等话题
原标题:《Vitalik关于无状态、维克尔树 和状态休眠的即兴技术 AMA 整理》 来源 | www.reddit.com/r/ethereum 作者 | Vitalik Buterin 了解这些技术的相关文章: 1.https://notes.ethereum.org/@vbuterin/verkle_and_state_expiry_proposal 中文版 by EthFans 2.https://notes.ethereum.org/@vbuterin/verkle_tree_eip 3.https://notes.ethereum.org/@vbuterin/state_expiry_eip 4.https://vitalik.ca/general/2021/06/18/verkle.html 中文版 by EthFans AMA 部分01 bluepintail 提问: 与进行中的升级 (1559、合并和分片) 相比,实现状态休眠机制 (state expiry) 的复杂度怎么样? Vitalik 回答: 好问题!我会说从以太坊客户端开发者的角度来说,它的复杂性介于 1559 和合并之间。它更大的难度在于基础设施还没建起来,以及要与状态休眠机制长期配合的话需要重写合约 (状态休眠机制不会破坏任何现有的合约,可能除了一些非常病态的情况,但它确实使现有的合约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低效,因此它们可能需要在 5-10年内重写,以保持可运行)。 需要构建的一个主要基础设施是提供旧状态的见证数据 (witness)。如果有人有 1 年多没访问过的旧状态,然后他们想发起一个事务访问它的,如果不在它们手上,他们会需要从某处取出该旧状态。有三种可能性: 中心化服务器 (etherchain、etherscan……) 采用一个标准化的 API,它会返回旧状态的见证数据 用户必须自己找到存档节点,并对其进行 RPC 调用 去中心化又易于使用的方案是更难开发的:类似用门户网络 (Portal Network) 存储这些证明 另一项需要实现的是升级所有以太坊基础设施,以使用包含地址周期的新地址格式。 对于合约的主要挑战是,如果你想构建一个长期保持可用的合约系统,那么你将需要以这样的方式:对应新用户的新数据不需要保存在旧地址周期。如果没有做任何事,那么如果一个 ERC20 代币在周期 0 被创建了,它现在应该是周期 10,然后发送一个 ERC20 代币到一个还未拥有该特定 ERC20 代币的地址,这将需要提供 8 个见证数据 (在时段20时,这会变成需要 18 个见证数据)。因此不是致命的,但会越来越烦人。为了避免这点,ERC20 代币需要采用一种在更新的 (newer) 地址周期上有子合约的结构,把更新创建地址上的余额存储在那些更新的地址周期上。我认为,现在是合约设计者开始认真考虑如何在“后状态休眠机制” 的世界里设计他们的合约了。 02 dhskiskdferh 提问: 你可以更详细阐述一下智能合约实现将如彻底支持这点吗?乍一看,我想知道如何把状态 (像余额和补贴)转移到一个新地址……我想是可以迁移状态的,尽管我会觉得这是非常贵的交易。 关于如何在未来编写合约以支持这点,请问你有什么洞见吗?谢谢 Vitalik 回答: 以下是一个更完整的”后状态休眠机制” ERC20 代币的概述。 假设 ERC20 合约在周期 C 创建,而它当前处于周期 N。它的每个周期 C, C+1, C+2 …. N 都有子合约。一个地址周期是 A 的地址的代币余额会被存储在周期 max(C, A) 的子合约里。 这确保了即使 ERC20 合约失活了,如果你创建了一个新地址,你将不需要提供见证数据 (因为如果你的地址是在周期 N ,那么余额会被存储在周期 N 的子合约里,这不需要见证数据才能编辑,因为 N 是最新的时段)。 只有以下两种情况才需要见证数据: 读取和编辑在最近两个时段都未被访问过的账户的余额 当账户和 ERC20 合约都失活后,第一次设置账户的余额 如果我们真的想,我们可以通过扩展协议来消除第二种情况,使在地址周期 P 的地址 X 可以发送由在地址周期 Q 上的地址 hash(X, P, Q) 所有的代币;这会允许代币持有者使用地址 hash(X, P, Q) 来接收代币,这样 X 就可以发送它们了 (如果 Q 是最近两个时段之一,这就不需要见证数据了)。 另一个想法是只在可用的最近状态周期里存储代币余额 (这样只要发送者的状态是最近的,就永远不需要见证数据才能发送代币给其他人),且只有在必要时才会用 transfer 函数从历史周期里取周期和汇总余额 (bal…
-
分析 | Arbitrum 如何植根于以太坊的安全性中?其如何防御审查攻击?
原标题:《深入分析 Arbitrum 的安全机制》 来源 | Hackernoon 作者 | DeGate Layer 2 扩容解决方案是当前以太坊社区热议的话题,也是整个区块链技术社区正在讨论的热门话题。基于 Optimistic Rollups 的 Arbitrum 是目前最具有吸引力的 Layer 2 扩容解决方案之一。它率先部署了主网 beta 版本,并获得了 Uniswap 和 Compound 等核心 DeFi 项目的支持。 对于打算从以太坊主网迁移至 Layer 2 的用户来说,他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 Layer 2 解决方案的安全机制如何。本文将深入探讨 Arbitrum 的安全机制,包括:Arbitrum 如何植根于以太坊的安全性中;为什么挑战期是七天;以及如何防御审查攻击。 植根于以太坊的安全性中众所周知 Layer 2 解决方案与其他扩容解决方案相比,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其安全性依赖于以太坊主网的安全性。然而,大部分人可能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却不知道为什么。那么 Arbitrum 如何根植于以太坊的安全性中呢? 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 Optimistic Rollup 解决方案的主要特点: 在一个 Rollup 解决方案中,交易 (作为 calldata) 编写在 L1 上,但是其实际计算和合约的存储在 L2 上完成,以实现扩容。 验证者在 L1 上发布一个断言 (assertion),可以理解为将所有交易和结果打包成一个 Rollup 区块,然后发送到 L1 的交易中。 Optimistic Rollup 之所以称为”乐观的“ rollup 解决方案,因为当一个断言发布时,其不包含保证其有效性的随附证明,即默认该断言有效。相反,届时会有一个时间窗口,而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时间内挑战该断言。如果挑战成功,那么此断言内的所有交易都将被撤回,并且提出断言的人会失去其保证金。如果挑战期到期且没人挑战成功,那么断言就会被最终确认。 在了解了这个解决方案之后,我们再从几个角度来思考 Arbitrum 是如何植根于以太坊的安全性的。 数据可用性 所有在 L2 上执行的交易首先会提交至在 L1 上运行的收件箱智能合约,然后作为 calldata 编写进 L1 中。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该数据来检索回 L2 上的所有交易并将 L2 恢复到其原始状态。这些数据可用性通过 L1 得到保证,用户不必担心 L2 因出现故障而导致其损失 L2 上的资产。 AnyTrust AnyTrust 是 Rollup 协议的关键安全功能。这个功能允许任意诚实验证者确保交易在 L2 上正确地执行。无论有多少攻击者恶意阻止交易的进行,你或者你雇佣的任何人都能够强制确保交易的正确执行,而无需信任任何第三方。 紧急退出机制 Arbitrum 当前没有一个特定的紧急退出机制,但是有一系列安全机制来确保用户可以安全退出。 首先,数据可用性确保用户存储在 L2 上的资产和数据可以在任意时候从 L1 上恢复,并且永远不会丢失。 其次,任意用户都能向 L1 上的收件箱合约发送一个交易请求来强制退出。 最后,AnyTrust 机制确保用户可以强制 L2 正确地处理退出交易。 在以上三点中,用户不需要信任任意第三方,这充分地展示了 Arbitrum 植根于以太坊的安全性中,并且是去信任的。 为什么挑战期是七天Arbitrum 是一个多轮交互的 Rollup 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首先会乐观地相信验证者做出的断言是有效的,而在挑战期其他验证者可能会对此提出质疑和挑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有挑战提出,那么整个系统就可以更高效且成本更低。 显然,挑战期越长,整个系统就越安全,但同时用户体验也会更差 (因为用户需要等到挑战期结束之后才能退出)。那么我们是如何确定最佳的挑战时期呢? Arbitrum 团队提出这种模型来计算最佳的挑战时期: 假设一个挑战时期等于 C 区块的长度,以及攻击者在 L2 上可以获得的最大值为 V。 则攻击者获得的预期价值为 V exp(-AC)。 注解:exp 为指数函数”e“,A 为某常数 A,AC 前的 ”-“ 符号表示 C 与预期收益成反比。 断言者需要保证其资产远超过攻击的资产价值以应对攻击。我们假设超过 10 倍,则断言者的成本为 10V exp(-AC)I。I 指的是资本利率。 我们假设某退出用户在挑战期被锁定的提款资产为 CWV (W 为小数,WV 是 L2 上总资产的一部分,每个时间点都会有 C 个未结束挑战的区块) 和用户的资产成本为 CWVI。 最佳的挑战期限应该设为断言者和提款用户的资产总成本最低的情况下。即取 C 的值时,10V exp(-AC)I+CWVI 最小。V 和 I 在两项中都出现,它不会影响最小值点,可以忽略。我们只需对 …
-
SBF的碳排放数学教室|比特币到底排多少碳,算一下就清楚
本文作者:链新闻,转载请标明出处。 可能是太多人在批评比特币不环保,FTX创始人SBF在推特上发了一篇数学文,表示:「比特币到底制造多少二氧化碳 (CO2) ?它该被担心吗?」截稿前, SBF 这篇推特也得到交易所BitMEX的公开支持。 非再生能源占挖矿成本多少? SBF表示,假设我们在比特币或以太币上花费了 X 元的交易手续费。 (或其他工作证明PoW的加密货币)。 X 经由链上竞价,最后会到矿工手上。在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中,只要比特币或以太币挖矿还有利可图,人们就会继续参与。 所以如果人们支付了 X 元,那么矿工的成本花费应该要小于 X。因此,SBF假设: 矿工费Gas Fee约等于(挖矿成本*3/2) SBF将挖矿成本分成 1/2是电力、1/2是设备,因此挖矿成本的3/4会被用来支付电费: 矿工费Gas Fee = (挖矿成本* 1.5) = {(1/2挖矿成本)+(1/2挖矿成本)}*3/2 电力支出 = (1/2挖矿成本)*3/2 = 3/4挖矿成本 接着他表示,有1/3的矿场是由再生能源营运的,也就是会有2/3的电力使用,会用到非再生能源。电力成本约0.05美元/千瓦·时。每个千瓦·时(kWh)会产生0.0004吨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有多糟? SBF表示,根据Cool Earth计算,大约1块美金可以减低1吨的碳排放。 结算:平衡挖矿碳排仅需低成本 SBF最后对他的计算做推论,Gas Fee花了X元,有2/3会花在挖矿成本,3/4花在电力,其中有2/3是非再生能源,成本约0.05美元/kWh,每kWh产生0.0004吨的二氧化碳,每吨要花1美元来减少碳排放。 2/3 * 3/4 * (2/3) / 0.05 * 0.0004 * 1 = 0.0026 SBF表示,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如果你在手续费上面花费1块美金,你只要捐给Cool Earth 0.0026美元,就能解决碳排放问题。他同时标注,批评比特币造成碳排放负担的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 文章来源:SBF的碳排放数学教室|比特币到底排多少碳,算一下就清楚
-
科普 | 非同质物的同质化:NFT 的金融化
虽然 NFT(非同质化代币)早在 2018 年初就出现了,但是它最开始只在小圈子(数字货币爱好者)里流行,用例也很小众(数字猫咪收藏品)。3 年后,我们看到艺术家、设计师、游戏开发者、音乐家和作家都开始使用 NFT 技术。 这是因为 NFT 和比特币和 DeFi 一样都是一场金融、社会、政治运动。NFT 可以将数字内容的所有权和来源数字化,让人们可以向遍布全球的创作者购买内容,实现几近即时的价值传递。这场运动主要由来自难以直接将工作产出变现的行业和地区的人推动。 尽管如此,NFT 技术还远远未到实现主流采用的阶段,仍有巨大潜力没有释放出来。NFT 采用的第一阶段是实现链上和链下媒体资产的代币化,第二阶段是通过 DeFi 协议将这类资产金融化,来提升它们的价值主张并实现新的用例。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 DeFi 协议为何有利于 NFT,介绍利用 NFT 的金融用例,并探索 NFT 资产的前景。 DeFi 是 NFT 的助推器 利用 DeFi 协议实现 NFT 金融化将解决 NFT 面对的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可及性 由于每个 NFT 从定义上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买家需要具备特定资产的专业知识,以便做出明智的买入或卖出决策。此外,这类资产的稀缺性会推动资产价格飙升,超出散户的购买能力。正是这两点因素提高了新买家进入 NFT 市场的门槛,并阻碍 NFT 的价值累积。由于 NFT 的价值中有一部分源自其底层社区,限制长尾部分的买家进入市场增加了 NFT 渗透到整个网络的难度。DeFi 协议会降低参与 NFT 市场所需的资金和知识,吸引更多散户涌入。 流动性 围绕一个特定 NFT 形成的买卖方流动性市场具有更好的价格发现能力,因为这能提高 NFT 在二级市场的交易速度(即,交易量越多,就能更好地感知 NFT 的公平市价 )。这样一来,卖方就能更好地将其工作产出变现,让新手买方更容易进入新市场,因为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退出投资。 实用性 虽然所有权和来源是免许可型密码学网络赋予 NFT 的两个重要属性,但是其价值主张并未完全引起散户买家的共鸣。DeFi 协议可以增强 NFT 的实用性(如现金流、内容和体验),吸引主流用户拥有 NFT。 DeFi 与 NFT 的协同 DeFi 和 NFT 之间良好协同的用例有很多: 抵押品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银行就开始推出传统艺术品的抵押贷款业务,而且规模庞大。据德勤估计,全球艺术品抵押贷款额在 2019 年高达 210 至 240 亿美元。 NFT 也可以用来提供数字艺术品、收藏品、虚拟土地和其它内容的无追索权贷款(译者注:债权的安全性来自债务方提供的担保品。若违约债权人可获得担保品,但无论其价值如何,均不可进一步追索,因此是 “无追索权的”)。Rocket 在 2020 年初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NFTfi* 正在构建以太坊上的双边市场。NFT 依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是其贷款额迄今为止约为 250 万美元。 在借贷协议中接受 NFT 作为抵押品既能增加 NFT 的实用性,又能增加借贷协议的经济活动。这是双赢的。 一个重要的相关部分是定价,这对于 NFT 来说是一个较为宽泛的问题,但是把它放到金融背景下来看显得尤为重要。在二级市场交易量不足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清算期间,我们可能需要对 NFT 的价值进行评估。在传统艺术品和收藏品市场中,估价是很常见的。估价方不是持有执照的鉴定师,就是典当行之类的非正式平台。Upshot 更像是后者,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广泛收集参与者的估价,从而对 NFT 进行定价。 众筹 ICO 是以太坊上首个杀手级应用,因为以太坊是理想的全球资本形成和分配平台。这一用例也适用于 NFT。来自全球各地的用户可以投资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创意作品,从而推动数字世界的文艺复兴,并为各类内容创作者提供新的商业模型。 例如,Emily Segal 为其下一部小说众筹了大约 5 万美元(25 ETH),并以 $NOVEL 代币的形式出让了这部作品 70% 的所有权(每个 $NOVEL 代币代表该小说 NFT 的一部分所有权)。如果这个 NFT 在二级市场上以更高的价格出售,104 个 $NOVEL 代币持有者就能够按比例分得利润,以及其它好处,例如,出现在这部小说的致谢中。 -来源:Mirror- 书面内容的所有权数字化也为出版商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一篇纽约时报专栏文章的 NFT 最近以 56 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这有可能远远超出纽约时报利用这篇文章赚取的广告收入。 合伙制企业 在传统商业领域,合伙制企业由其成员所有,成员通常需要出资才能加入。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就是密码学货币行业的合伙制企业,已经成为管理 DeFi 协议的标准方式。DAO 对于 NFT 来说会显得…
-
科普 | 你需要知道关于比特币和税收的知识
这是一篇由Joe Howe撰写的客座文章,所表达的观点极限作者自己,不一定反映BTC, Inc.或Bitcoin Magazine的观点。 原文:https://bitcoinmagazine.com/culture/need-to-know-bitcoin-and-taxes 编译:比巴卜呀 摘要: 购买比特币要交税吗? 出售比特币要交税吗? 哪些交易需要我报告我的比特币? 这些问题几乎是每个比特币持有者,在他们的比特币旅程中的某个阶段都问过自己的。税收和比特币的话题一开始令人生畏,但是一旦你对你的比特币可能产生的税收影响有了很深的了解,你就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来减轻政府的负担。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一直在美国顶尖的比特币税务专家手下工作,并学到了关于比特币和税收的一切知识。我可以证明,了解有关比特币税收的法规和法律,可以帮助你在利用比特币时有很大的不同。 有比特币税吗? 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叫做 “比特币税 “。当人们提到税收和比特币时,他们指的是一个人在出售或交易比特币时必须支付的资本利得税。这是因为根据美国国税局目前的观点(见国税局2014-21号通知),比特币被认为是财产。根据2014-21号通知,国税局指出 “就联邦税收而言,虚拟货币被视为财产。适用于财产交易的一般税收原则适用于使用虚拟货币的交易。” 这实际上意味着比特币的资本利得税与从股票中获利所提到的资本利得税没有区别。 根据你的收入水平以及比特币的持有期,资本收益有不同的税率。 资本利得税:短期VS长期 资本利得税分为两类,即短期和长期,这取决于你持有资产的时间。 短期资本利得税适用于出售你持有不到一年的资产的利润。短期资本利得税与你的收入在联邦税率中的位置挂钩,因此你将按照你支付普通所得税的相同税率支付 长期资本利得税适用于持有超过一年的资产。长期资本收益税率为0%、15%和20%,取决于你的收入。这些税率通常比普通所得税率低得多,这就是为什么HODLing总是最省税的策略。 下面的图片代表了美国目前的长期和短期资本收益税率。 注意,也有不同的州税率被应用于资本收益。这些税率的范围在3%-10%之间。 资本亏损 如果你在亏损的情况下卖出比特币,也就是说如果你卖出的价格低于你的购买价格,你有权获得税收损失扣除,降低你的整体税收支出。你每年最多可以从资本损失中扣除3,000美元,或者用它来抵消你的部分资本收益。任何超过3,000美元的资本损失将滚动到以后的年份,可以帮助抵消未来的收益。 例如,如果你在2020年损失了6000美元,你将从2020年的收入中扣除3000美元,减少你的税单,并能够在2021年再扣除3000美元,或者如果你在2021年有收益,你可以用这3000美元减少你的收益。 哪些交易是需要纳税的? 了解哪些交易是需要交税的,对于提前计划和做出如何最好地利用你的比特币的明智决定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什么是和什么不是应税事件。 交税:任何时候你交易,花费或出售你的比特币,你都会需要交税,必须向国税局报告。你也需要报告任何比特币挖矿的交税收入。 不交税:HODLing,用法币购买比特币,从一个钱包或交易所发送比特币到另一个钱包或交易所,用比特币作为抵押品,都是不需要交税的。 什么是最好的税收方法? 我向大多数(如果不是所有)与我合作的客户推荐使用FIFO(先入先出)。这意味着你购买的第一批币,将是你决定出售、花费或交易的币的成本和持有时间。先入先出对比特币持有者总是有利的,因为它让你更容易获得长期资本收益率。 如何跟踪比特币的资本收益? 追踪资本收益和损失可能相当困难,这取决于你的比特币有多少活动轨迹。在不同的钱包和交易所中移动和储存比特币,在试图弄清你交易、花费或出售的比特币的成本和持有期时间,可能会导致相当头痛的问题。幸运的是,现在有一些软件,如Cointracking.info(我个人最喜欢的),可以让你轻松导入数据,并为你进行计算。一旦你通过软件或自己计算出你的收益/亏损,你就可以在8949表上报告这些数字。这些数字会流向1040表的D表。 我的建议: 我对任何客户最大的建议是在笔记本上记录所有的事情,并尽量只使用一些法币和一些安全的硬件或多义词钱包。这将使计算你的收益/损失的整个过程更加容易。我还建议在你的比特币成为账户单位之前不要卖掉它,我理解每个人都有理由想在途中卖掉。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是把你的比特币放在Unchained Capital这样的公司作为抵押品。只要你不是卖掉你的比特币去买一辆阿斯顿马丁。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更好地了解税收对你的影响,这样你就能做出更好的决定,并尽量减少对贪婪美国政府的支付。 文章来源:科普 | 你需要知道关于比特币和税收的知识
-
科普| 创建NFT所需的知识
与DeFi代币和初始代币发行(ICO)一样,不可替代的代币或NFT是新的加密热潮。尽管短期内大肆宣传,但一些艺术家和评论家认为NFT确实具有长期可行性。 实际上,NFT具有广泛的令人兴奋的应用。实际上,NFT被描述为创意经济的未来。但是,NFT的概念仍不为世界大多数人所熟悉,当使用“不可替代品”一词时,许多将从其创造中受益的人会感到困惑。 换句化说,想要进入NFTs世界相关的学习曲线。您需要了解如下内容如下: 创建NFT是否值得? 谁有能力创建不可替代的令牌? 尽管某些NFT平台需要平台或团队预先批准艺术家,但其他平台则不需要。例如,每个人都可以完全访问Rarible来构建NFT。 虽然包括艺术家,表演者,演艺人员,企业家,企业和网站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创建NFT。关键在于开发人员对NFT的了解也存在了一定的重要性。NFT非常适合用于封装知识产权和艺术作品,而这些作品原本可以很快在网上复制和分发。 作为NFT出售的主要产品包括数字艺术,自然艺术,收藏品,游戏对象,虚拟财产和稀有视频。它可以方便地扩展到标记化的有形资产,例如房地产,汽车和遗嘱。 作为NFT买家,您可以拥有什么? 不可替代的令牌到底是什么?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数字收藏品,可与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神奇宝贝卡或一种独特的绘画媲美。 但是,出售NFT并不总是意味着出售该作品的知识产权。此外,可以与同一作业一起创建和出售多个NFT。例如,NFT艺术界的超级巨星Beeple卖出了几种NFT,并结合了单件产品,但这并没有阻止它们的价值爆炸。 我们已经习惯了您可以复制某些内容并将其复制一百万次的想法。因此,任何类似于拥有数字文件并表明您是唯一所有者的想法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就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当然,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主要是因为您可以查看可用的NFT并仍然复制它们。例如,您可以右键单击并保存文件。 另一方面,拥有文件副本与拥有与该文件相关联的一种单一的数字收藏品并不相同。如果您持有一张稀有的独一无二的棒球卡,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准确地对其进行复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将以与您相同的方式拥有它。 自然地,每个NFT都是以不同程度的编程的“所有权”生成的。某些NFT拥有知识产权,而其他NFT则没有。一些NFT通常会对其相关作品进行有形的复制。此外,一些NFT还提供了其他好处,在互联网丰富的时代,NFT造成了数字稀缺。 创建NFT的目的是什么? 毕竟我们会想,谁会购买这种物品?从本质上讲,这些令牌允许其创建者在在线资源丰富的时代创造稀缺性。如果您将数字绘画上传到互联网,则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复制它。同样,如果您将相册上传到互联网,则任何人都可以收听,下载和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此外,请记住,没有伪造或侵犯版权之类的事情。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iTunes或Spotify等服务“购买”歌曲时,他们拥有什么?当然是文件的副本,但是该文件不是唯一的。不允许购买者以任何价格转售文件。这就是投资者对NFT感兴趣的原因:他们可以购买与专辑,雕塑,体育赛事或其他产品相关的NFT,然后将其作为投机性资产出售。 换句话说,从iTunes购买mp3文件的任何人都无法现实地期望该文件能够升值。他们无法合理预期转售该文件以获取利润。但是,同一个人可以购买与mp3文件关联的NFT,并可以合理预期NFT的价值会升值,从而可以获利出售。数字绘画的JPEG或PNG格式也是如此。 选择合适的平台来创建NFT 如果您决定构建不可替代的令牌,则需要指定要在其上列出NFT的市场,因为这会影响NFT的创建方式和创建位置。 尽管创建NFT的方法更多,但选择专门用于NFT开发的论坛至关重要。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专门的网站构建NFT。有很多。Rarible,Mintbase和Cargo是经常使用的一些。一些NFT市场(例如OpenSea)也允许生产NFT。 在选择构建NFT的平台时,您可能需要考虑该平台使用的一个或多个区块链。毕竟,包括以太坊,Binance智能链,Dapper Labs的Flow,Tron,EOS,Polkadot,Tezos,Cosmos和WAX在内的一系列区块链都支持NFT增长。 不同的NFT平台以独特的方式减轻高额采矿和采矿费用,每个区块链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令牌标准。这意味着,如果您在以太坊区块链上构建不可替代的代币,则只能在基于以太坊的代币市场上出售它。(换句话说,您将无法在仅允许出售Binance Smart Chain NFT的网络上出售基于以太坊的NFT。) OpenSea具有出色的USP(快速交易)功能,它使您可以在上市过程中停止采矿费用,并且仅在商品销售时才激活。选择OpenSea可以避免最初的支出。 同样,有了这些支付模型,创建NFT的成本也很关键。铸造NFT的成本因平台和一天中的时间而异。目前,铸造NFT…
-
科普 | 不到一年,市值从400万增长到15亿美金的WBTC是什么?
中本聪发布白皮书以来,比特币无论是作为数字货币还是支付系统,它的去中心化金融方式都让人看到了许多可能性。 虚拟货币原生社区提出去中心化金融(DeFi)这个概念,本质上是为使用者在进行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的金融服务时,不再借助传统的中间机构,就能够自行执行交易等操作。 但自概念被提出以来,DeFi已经逐步出现了基础设施、支付与借代、衍生品与保险等各种服务形式,被看作一个极具潜力的金融市场。 以太坊作为DeFi这个新金融生态系统的基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比特币。而第一个运用了以太坊代币标准(ERC20标准)的比特币——WBTC(Wrapped BTC)总锁仓价值接近15亿美元,这是BTC从比特币网络向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巨大流动。 那么,WBTC作为ERC-20版本的比特币,一跃成为DeFi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在代币化加密资产的领域里占据着主导优势,背后究竟有何秘密?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WBTC神秘的面纱。 01 WBTC是什么 WBTC全称 Wrapped Bitcoin, 字面意思为“有包装的比特币”,是基于以太坊、与比特币挂钩的 ERC-20 代币。 由 BitGo、Kyber Network 与 Ren 等区块链项目联合推出,于2019年1月正式上线。该代币在以太坊上发行,实现与比特币 1:1 锚定,是ERC-20版本的比特币,也是BTC的第一个ERC-20版本,目的在于使BTC流动性进入以太坊生态系统。 近两年头部交易开始对DeFi展开布局,让它一度成为区块链里的“潜力股”生态系统。以太坊作为DeFi的“主战场”,而比特币作为最重要的数字资产,也在通过不同解决方案被引入以太坊链上参与DeFi,而WBTC正是方案之一。 一方面,WBTC 的出现既不影响比特币存储价值,又可以参与以太坊上的服务,将比特币迁移到以太坊上,投资者可以利用DeFi不断寻找的赚钱机会。 另一方面,对于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流动性弱的情况,WBTC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而去中心化交易所给 WBTC 的持有者提供收益作为回报。加密流动性提供的金融激励,也吸引了比特币持有者。 数据表明,作为第一个运用了以太坊代币标准(ERC20标准)的比特币,WBTC市值接近15亿美元,这是BTC从比特币网络向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巨大流动。这展现出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市场在 2020 年的强劲增长,以及 WBTC 相对于其他代币化加密资产的主导地位。 02 比特币自成DeFi,为何要凑以太坊DeFi的热闹 比特币本身就是DeFi的某种形式,开发者也不断在比特币网络上构建新的DeFi应用。但比特币自身在以太坊上是不能轻易跨链移动的,大部分应用依旧在理论阶段,相比于以太坊的DeFi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部分缺陷。 所以出现了在以太坊上代币化版本的比特币。而基于以太坊构建的DeFi不需要进行跨链的繁琐操作,单链中资产互换的安全和便捷也弥补了交易速度缓慢的缺点,这也是DeFi发展的重要基础设备。 由于现阶段大部分DeFi的产品和项目都运行在以太坊之上,为以太坊也带来了人气,以太坊网络上的比特币数量激增。另一方面,如果DeFi继续保持这种增长势头,可以对于以太坊网络作为金融格局雏形的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如果想要把比特币、以太坊、DeFi的精华集于一身,那么WBTC正是其中一个新突破。目前,WBTC它已经集成到许多DeFi平台,例如Kyber Network,Airswap等。另外,一些其他版本的代币化比特币也在不断萌生,比如renBTC、sBTC等等。 03 小结 其实在2019年WBTC刚出现的时候,并没有展露很明显的优势,但MakerDAO接受WBTC作为DAI贷款的抵押品,成为比特币在以太坊上的一个突破,而后青云直上。 但DeFi的无权限性质,使得在以太坊上使用比特币的可能会有所风险。 文章来源:科普 | 不到一年,市值从400万增长到15亿美金的WBTC是什么?
-
科普 | 分散式应用程序的简单解释
来源:链三丰 在本文中,我们将向大家解释什么是分散式应用程序(DApp)以及它的工作原理。 什么是DApp? 分散式应用程序(DApp的缩写)在前端可视化并在对等网络上执行的智能合约组成。前端可以是一个网站,由HTML,CSS和JS代码组成;后端由牢固编写的智能合约组成。我们的DApp可以在以太坊区块链上运行,因为它是对等网络,而且由于分散式应用程序使用区块链技术,因此它们不受中央机构的控制,这意味着我们的DApp不需要中央服务器。 DApp的标准 以区块链为准则 关于DApp的工作方式。在我们的示例中,我们将运用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他们正在与轮胎制造商谈判新合同,建立了诸如全球协议(GVA),数据保护协议(DPA)或服务水平协议(SLA)之类的合同。由于有许多政策和合同,会导致合同谈判期间存在一些分歧和问题,因此谈判可能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并导致高昂的成本。 现在,让我们将大众示例与DApp进行比较。 通常我们的合同谈判存在的问题有: 不透明 安全性低 不信任 但我们可以使用DApp轻松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提供以太坊了基础,您可以将其进行比较,您同时多方处理一个文档,文件不在中央服务器上,而是在分散的服务器上。结果是,每个人都有合同的副本,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更改文件而不会引起数据丢失。 使用Dapp,我们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透明: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处理相同的文档。 安全性:文档对区块链中的每个人都可用,并以加密形式存储。 信任:为每个文件生成一个哈希。我们信任该系统,因为无法不注意更改文件。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DApp为每个人提供更多控制和安全性。 以开源为准则 开源软件,该软件具有可自由访问的源代码。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影响软件。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查看该软件并对其进行重新编程。 DApp也具有开源代码,这独立于中央实例而工作,没有管理员左右未来的发展。因此,DApp必须适应变化或市场反应。 代币为标准 令牌是数字单元,该单位表示区块链中记录的副本。在这种情况下,令牌一词可以具有多种含义,因此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功能取决于我们要如何使用令牌。 加密为准则 DApp也需要得到保护,而矿工则希望对其工作给予奖励。使用工作量证明算法,我们可以创建令牌来奖励矿工。 三种类型的分散式应用程序: 类型1.驻留在自己的区块链上的DApp。 类型2.使用类型1区块链的DApp。 类型3.当我们使用类型2协议(源代码)时。 这三种类型在逻辑上是相互依存的。例如,让我们使用以太币。它满足DApp的所有四个条件。因此,它是开源的,并拥有自己的区块链。它使用令牌,也可以生成它们。 以太坊提供使用智能合约的可能性。我们使用它们来设置某些条件。在他们的帮助下,可以创建DApp。例如,Azure,Golem或Fun Fair,它们都被分类为类型2。例如,类型3是使用Azure基础结构的应用程序。在了解了不同的标准和类型之后,我们仍然需要了解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工作方式。 DApp如何运作 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提供我们自己的DApp,它是基于以太坊的一种工具,而智能合约允许我们连接到区块链。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它,网站通常使用HTML,Java或CSS等编程语言来显示页面,我们还需要来自数据库的数据才能使用API。例如,当您访问Facebook时,网站将调用API,然后它将显示您所需的信息。 DApp的工作方式与网站类似,主要区别在于没有API连接到数据库。相反,您有一个连接到区块链的智能合约。 DAPP的优点 一旦开发了Dapp,就不能随意删除它,因为它在区块链上运行,可以在每台计算机上运行,这也意味着其他人无法关闭您的Dapp;由于Dapp不在中央服务器上,因此它也没有停机时间;Dapp还可以通过令牌自我维持,共识机制可确保一切正常运行。 文章来源:科普 | 分散式应用程序的简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