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 央行再发虚拟货币监管文件,其中有哪些新表述?

    作者 | Richard Lee、谷昱 今日下午5点整,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引起行业内的高度关注与讨论。 过去,央行等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曾经发布多份有关防范虚拟货币炒作风险的文件,对虚拟货币的性质与炒作行为提出明确政策指导。 在过去监管政策的基础上,央行今日发布的文件进一步更新对虚拟货币的概念描述,首度提出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追究刑事责任、境外交易所提供交易服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同时明确了多项违法行为的处罚机制。 根据央行今日文件以及过去的几份主要政策文件的对比,链捕手对今日文件出现的新表述、新政策进行了梳理,以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央行政策。 一、更新对虚拟货币的概念描述 在今日发布的文件中,央行明确指出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具有非货币当局发行、使用加密技术及分布式账户或类似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等主要特点,不具有法偿性,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此前,央行在各类文件中对虚拟货币的表述多为「虚拟货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是真正的货币,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之类的描述,此次文件则首度提出虚拟货币具有使用加密技术及分布式账户或类似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等主要特点。 二、十部委参与,各级省政府负总责 在今日央行发布的文件中,文末由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十部委共同署名,为历次加密监管文件中参与部委最多的一次,其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外汇局都是首次出现在此类文件中,并提出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防范和处置体系。 文件还指出,前述十个部门共同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协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指导各地区按统一部署开展工作。 此外,央行还首度提出强化属地落实,各省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相关风险负总责,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牵头,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分支机构以及网信、电信主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参加,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统筹调动资源,积极预防、妥善处理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有关问题,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文件第七条还提出各省级人民政府充分发挥地方监测预警机制作用,线上监测和线下排查相结合,提高识别发现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精度和效率。 三、首度提出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在今央行今年5月19日发布的文件中,指出虚拟货币相关投机交易活动存在虚假资产风险、经营失败风险、投资炒作风险等多重风险,本次文件则明确指出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该文件指出,任何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违背公序良俗的,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涉嫌破坏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的,由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四、首度提出将追究刑事责任 在央行文件第一部分,指出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活动涉嫌非法金融活动,这是与今年5月18日央行文件相同的表述,不过今日文件还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并在该段文字后方还增加了「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的表述,以及指出对于开展相关非法金融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文件第十二条还指出,发现虚拟货币相关非法金融活动问题线索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会同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分支机构等相关部门依法及时调查认定、妥善处置,并严肃追究有关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的法律责任,涉及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五、首度明确境外交易所提供交易服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在过去央行发布的虚拟货币监管政策中,主要面向国内虚拟货币交易所,随着越来越多交易所向境外转移,本次央行也明确提出打击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称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文件还指出,对于相关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的境内工作人员,以及明知或应知其从事虚拟货币相关业务,仍为其提供营销宣传、支付结算、技术支持等服务的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六、进一步加强虚拟货币相关信息管理 该文件指出,加强对虚拟货币相关的互联网信息内容和接入管理,互联网企业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商业展示、营销宣传、付费导流等服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为相关调查、侦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前述内容与央行5月19日发布的文件内容相同,不过该文件还接着指出网信和电信主管部门根据金融管理部门移送的问题线索及时依法关闭开展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的网站、移动应用程序、…

    2021年9月25日
    3.2K 0
  • 入局元宇宙:Facebook开启社交平台新时代

    近日,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宣布,自家科技巨头将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转变为一家“元宇宙公司”,并将发挥“实体互联网”的作用,成为截然不同的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综合体。 在科技世界中,新的流行词总是忽然出现——但通常这些词只是一时的热度不能形成新的风口,在满嘴人工智能、大数据、VR的年代,很少有公司真正能将这些概念解释清楚。每当一个新的热门出现,人们总是会过度使用。但直至现在,对当前互联网甚至是整个世界的“颠覆之作”从来没有真正出现过。 然而Facebook和扎克伯格的高调表态,让人们开始高度期待——下一次互联网革命将会是“元宇宙”。 Facebook入局元宇宙 扎克伯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认为,在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公司的下一阶段中,从人员配置的过渡上可以有效地看到,我们将从一个社交媒体公司成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据CNBC的报道,在Facebook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扎克伯格说了20 次“元宇宙”这个词。扎克伯格介绍,Facebook希望通过在元宇宙中销售数字商品来赚钱——由用户关注的事物出发的广告也将成为其业务的一部分。 如今Facebook已经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以促成元宇宙的开发如:成立了新团队以全力开发元宇宙、将类Roblox的元宇宙游戏平台Crayta收入麾下、收购Oculus和在AR和VR技术上大举投资等。 高调的入局、大刀阔斧的行动,扎克伯格率领Facebook表达出对元宇宙未来的绝对信心和在这一赛道上志在必得的气魄。 如果深究Facebook为何会入局元宇宙,我们可以从Facebook本身和元宇宙这两个方面来看。 先说Facebook本身。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经过多年发展,Facebook的用户数已超30亿,是全球互联网用户(2020年数据)的65%、全球人口的38.4%,地球上每10个人中就有4人是 Facebook 用户。 高基数带来了增长的高阻力。根据已披露的信息,2021年Q2 Facebook APP月活用户数量为29亿,日活用户数量为19.1亿,均同比增长7%。虽然数据仍在上涨,但用户数据增速放缓对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来说就是“不进则退”的困局。 同时,随着IOS系统对APP的限制增加和调整,Facebook的广告收入势必会受到影响。因为Libra推出的进程放缓,Facebook本身就亟需新的增长点来突破瓶颈。 从产品布局上,Facebook新增了“Facebook Watch”和“Instagram Reels”等新产品来吸引广告商。同时Facebook也在积极调整各项推广策略,帮助广告主获得更多曝光和转化。 不过归根结底,Facebook已经在社交媒体赛道赚得盆满钵满,很难获得全新的流量增长,蛋糕再大总会有吃完的一天。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元宇宙出现了,一个新鲜的、看不到边际的“大蛋糕”对于Facebook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再来看元宇宙的潜力。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中。该术语指的是物理、增强和虚拟现实在共享的在线空间中的融合。它是一个集体共享的虚拟空间,它是所有虚拟世界和互联网的总和。而与增强现实不同,元宇宙可能包含现实世界的衍生物或副本。 在商业领域,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估值40亿美元到400亿美元的跃升。用一位投资人的说法,“元宇宙不投不行,因为它代表了未来。” 而扎克伯格认为,“在许多方面,元宇宙是社交技术的终极表达。” Facebook与元宇宙的未来 改变商业模式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Facebook高调进入元宇宙,必然看到元宇宙自身的优势和未来。 扎克伯格说:“最令我向往的是这些领域将如何共同催生一个更伟大的创意。所有这些举措的总体目标就是帮助人们把元宇宙引入日常生活。” 那么元宇宙建成后Facebook究竟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在元宇宙最初的构想中,人们在一个与现实世界体验感无异的虚拟世界中生存,在这里每个人都应对了一个虚拟的数字身份,而这个身份即是唯一的也是独特的。凭借数字身份,人们可以在元宇宙中自如地交往、娱乐、生活、交易等等。理想状态下,所有在现实世界中能完成的事情,在元宇宙同样也能实现。 但是元宇宙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建立起每个人的规则,而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现实世界。 扎克伯格认为,最关键的是,元宇宙不应该由一家公司来运营,它应该是一个“实体互联网”,由许多不同的参与者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共同运营。 元宇宙需要基于去中心化来完成,这是目前主流对元宇宙的共识。人人自由平等,共享虚拟环境和生态,是元宇宙对人们日益增加的“生活在别处”向往的绝佳回应。 元宇宙的意义正在于此,人们摆脱了现实世界的物理和世俗束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中寻找新的身份和自我实…

    2021年8月16日
    466 0
  • 收藏!一文了解50+加密货币定量分析指标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我们简单介绍了目前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几个指标,即定量分析“四大金刚”,包括价格、交易量、供应量以及市值。本文我们将补充更多介绍更多的数据指标。 链上数据· 交易量(24 小时,美元) Tx Vol (24hr, USD) 指的是给定日期区块产生的所有交易输出的总和,忽略已知的“change(找零)”输出。请注意,对于 Ripple 和 Stellar,交易量仅指发生转账的XRP 和 XLM的价值 。 · 调整后的交易量(24 小时,美元) 这是估算出的过去 24 小时内以美元计算的链上交易量,经过调整以删除某些类型的“非经济性”交易。 · 交易价值中位数(Median Transaction Volume) 这是过去 24 小时内中位交易的价值。交易价值的中位数可能为 0——当一天内链上超过一半的交易都并不转移价值(转移的价值为0)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对于不关注经济价值转移(即支付)的智能合约链来说很容易发生。 · NVT比率(NVT Ratio) NVT 比率是当前网络价值(即当前市值)与估算的每日链上交易量的比率。对于 NVT 的交易量部分,我们使用超过 7 天的日均值来消除偶尔出现的、很短期的交易量峰值波动。NVT 本质上试图描述市场到底分配了多少价值给资产的实际直接使用。因此,NVT 被描述为加密资产的“PE”(股票市场的市盈率,每股价格除以每股盈余)。 但是,关于 NVT,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 对于很多币来说,直接计算链上交易量是非常困难或几乎不可能的。对于基于UTXO账户模型的区块链,比如比特币及其分叉币,我们通常很难或不可能弄清楚一笔交易中 * 花费(spent) *有多少,又有多少“找零(change)”返还给交易发送者。基于帐户模型的代币,例如以太坊和以太坊经典,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比特币等币种的交易量会被高估了,但以太坊类的交易量可能不会高估。需要注意,NVT(以及交易量)的大小在不同交易类型的代币之间没有可比性! 2) 按照Coin Metrics的计算, 交易量就是“给定日期产生的区块中所有交易输出的总和”,并不会尝试去识别“找零”量,因为实际上根本没法确定哪些是找零,哪些不是。虽然此方法不会告诉你“真实”的使用情况(显然,它高估了实际花费),但它确实提供了一种不依赖任何假设的、“纯粹”的衡量标准。因此,这些数字很可能(但不能保证!)在类似交易类型的加密货币之间具有可比较性。 · 活跃地址(Active Address) 这是在过去 24 小时内任何时间点参与过交易的唯一地址(unique addresses)的数量。请注意,对于门罗币,CoinMetrics 指出,这一指标只能报告“该数据的上限(输入和输出计数的总和),隐蔽地址技术导致精确的数值无法得到。” · 交易数(Transactions)24H 这是过去 24 小时内发生的交易数量,不包括发行新币的交易。 · 支付数(Payments) 24H 这是过去24 小时内进行价值转移的交易数量。 · 新发行(New Issuance) 这是过去 24 小时内新发行代币的美元价值。 · 交易费用(24 小时,美元) 这是过去24 小时产生交易费用的美元价值。 · 交易费用中位数(美元) 这是过去 24 小时交易费用中位数的美元价值。 · 平均难度 这是过去 24 小时的平均网络挖矿难度。 · 增加的千字节 (24H) 这是过去 24 小时内添加到链中的数据大小(以千字节 (KB) 为单位)。 · 区块数 (24H) 这是在过去 24 小时内添加到链中的区块数量。 共识· 目标出块时间(Targeted Block Time) 这是两个区块之间的目标时间间隔(以秒为单位),由给定加密资产的规范定义。实际可观察​​到的出块时间可能与此值略有不同。 · 区块奖励 (Block Reward) 区块奖励是指奖励给新区块创建者的新铸造的代币,不包括同样奖励给新区块创建者的交易费用。 · 年化质押收益(Annualized Staking Yield) 这是在当前供应水平下Staking的年化收益率。 · 实际年化质押收益(Real Annualized Staking Yield) 实际收益率是在考虑了网络的流动供应量增加后的预期年收益率,根据流动供应量通胀率来调整名义质押收益率。 · 代币质押量 这是当前在网络上质押的代币数量。 · 网络质押百分比(% Network Staking) 这是当前质押的代币数量占当前报告供应量的百分比。 · 最低质押数量(Staking Minimum) 这是质押时所要求或推荐的最低代币数量。 挖矿数据· 哈希率(Hash Rate) 这是网络的总算力。请注意,从安全角度来看,使用不同算法的代币…

    2021年8月16日
    501 0
  • 稳定币:加密世界的“法币”

    本文系PINCapital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请与后台联系,以下为正文部分: 加密世界的价值在短短数年之内经历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暴涨,投资者们携带大量资金投入形形色色的加密市场,期望以可观的比率获得盈利。不可否认的是,加密货币潜在的高投资回报率使其市场吸引力无与伦比,但随之而来的投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以市场龙头比特币为例,之前一度到达6.4万美元/枚的最高点,而由于中国监管法规的陆续出台等因素市值惨遭腰斩,目前市价维持在4万至5万美元左右。 数据参考:非小号 比特币近7天价格 在提到“加密货币”这个词时,更多的人是将其看作价值波动剧烈的商品,而非具有货币属性的稳定价值储存资产。因此,加密支付这一将加密世界和真实世界连接的重要场景对于绝大多数加密货币来说距离成为主流非常遥远。加密世界需要更加稳定的价值存储以建立同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巩固人们对于加密世界的信心——考虑到去中心化的核心正是建立在参与者的共识之上。基于上述因素,稳定币应运而生。   01 · 稳定币是什么 ·简单而言,稳定币指的是价格同法定货币挂钩,波动性极小的加密货币,其价值波动的很大因素在于锚定货币的汇率波动。大多数稳定币采用的锚定标准都是美元。需要注意的是,稳定币并非是现实货币的电子化,而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编程加密货币,其诞生和流通都依赖于区块链网络。例如我们微信、支付宝转账的人民币就不能叫做稳定币,而只是普通的电子货币,而央行计划发行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人民币才能够称为稳定币。 稳定币在加密世界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概括而言,涉及用户之间频繁交易的场景往往采用稳定币结算,而DeFi中的贷款等金融场景也离不开稳定币。非稳定币类的加密货币用途则往往限制在某条公链或是某个DAPP上,更加偏重于“实用”类,是以完成某些操作的代价或是某个系统发放的奖励形式存在。   02 · 稳定币分类 ·如前文所述,稳定币区别于其他加密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同现实世界货币的价值锚定,而实现锚定的形式不同稳定币之间同样存在差别。概括而言,稳定币主要分为三类: 以法币作为抵押的稳定币 以加密资产作为抵押的稳定币 以不采用抵押,转而以算法等方式维持兑换比率基本稳定的稳定币   03 · 以法币为抵押的稳定币 ·以法币为抵押,即根据发行的稳定币1:1在银行抵押现实资金。稳定币龙头Tether(USDT)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其他以法币为抵押的稳定币还包括Circle(USDC)、TrustedToken(TUSD)等。这类稳定币的优势在于它们的信任机制易于理解,使用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它们的价值是由实打实地存在于银行或基金中的每一美元保证的。但同时,由于这样一个“存钱”的发行方的存在,这类稳定币也面临中心化的问题。传统法定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信用背书,与之相似,这类稳定币的价值很大程度由发行方决定。发行方的投资管理以及公司状况良好时,稳定币能够保持价值,而假如发行方出现问题,其发行的稳定币也面临崩溃。此外,对于法币抵押量是否充足的质疑也是阻碍该类稳定币发展的原因,Tether就已经不止一次遭遇对其是否真正持有如此多美元的质疑。   04 · 以加密资产为抵押的稳定币 ·基于加密资产的稳定币听起来同法币抵押性质相似,但二者的特点截然不同。由于抵押的资产本身就是去中心化的加密资产,这类稳定币也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它们的价值和稳定不依赖于某一个具体的发行方,而是取决于抵押的加密资产。而它们的缺陷在于,加密资产的价值通常存在波动性,如 ETH。如果资产的价值下降太快,那么这类稳定币就没有足够价值的抵押品。因此,使用该模式的大多数项目都要求超额的抵押品,以防止价格剧烈波动。面对某些导致抵押品价格暴跌的黑天鹅事件,这类稳定币的抵抗能力非常弱。以加密资产为抵押的稳定币包括MakerDAO(DAI)。 图片来源:非小号   05 · 无抵押稳定币 ·该类稳定币也被称为算法稳定币。同前两类稳定币不同,这些货币没有任何资产抵押。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的机制很像一个真正的中央银行,因为作为一种抑制波动性的手段,它们的价值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增减。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央行拥有法定货币的发行量的决定权,而在无抵押稳定币中,这是通过一种算法或基于持有人投票的分散治理模型来实现的。 在这类稳定币中,你可以通过“铸币税”达到保持价值稳定的效果。“铸币税”可以如此理解:当需求超过1美元时,它会铸造更多的代币,当需求低于1美元时,它会回购一些货币,使得价值维持相对稳定。它的优点是没有抵押物风险,更像是法币在现实世界中的运作方式。而它的缺点也是依赖其主权基金,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其主权风险。就像现实世界的货币一样,主权债务也可能违约,此时这类稳定币的稳定性就会被打破。同时,算法…

    2021年8月16日
    10.9K 0
  • 梳理 | 一文读懂全球加密市场监管具体政策及演变趋势

    来源:链捕手作者:Richard Lee、布兰。 近期,加密市场监管成为加密行业内外部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纷纷加大了对加密市场的监管力度。目前来看,各国监管将在加密行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链捕手对全球多个具有明确加密市场监管政策的国家进行了梳理,从加密货币性质认定以及相应监管政策、交易所监管制度、税收政策等多名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加密市场从业者以及行业关注者进一步加强政策认知有所帮助。 一、美国 作为全球金融市场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对加密市场的监管规则非常细致,多个行政机构都在基于加密货币的性质制定了特定监管规则,例如美国证券委员会(SEC)将部分代币视为「证券」,商品和期货交易委员会称之为「商品」,国税局则将其视为「财产」。 ICO通常容易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根据《联邦证券法》,如加密资产被确定为证券,发行人必须向SEC注册该证券或根据注册要求的豁免提供该证券。在代币是否被认定为证券方面,SEC一直留有空间,称其「取决于该特定资产的特征和用途」。但总体而言,SEC更倾向将加密货币视为证券,同时将证券法全面适用于数字钱包,同时影响了交易所和投资者。 2017年12月,时任SEC主席发布关于加密货币和ICO的声明,称潜在购买者因代币增值的潜力而被出售、能够通过在二级市场上转售代币来锁定这些增值或者基于其他人的努力从代币中获利,这些都是证券和证券发行的关键标志。因此,该主席称,总体而言,其所看到的首次代币发行结构涉及证券的发行和销售,对于违反《联邦证券法》的ICO行为,由SEC采取执法行动。 加密货币交易所方面,主要由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进行监管,侧重点在资金转移和反洗钱(AML)。根据《银行保密法》,FinCEN监管货币服务企业(MSB)。2013年3月,FinCEN发布指南,确定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提供商为MSB。在此框架下,加密货币交易平台须获得FINCEN许可,实施全面的反洗钱风险评估和报告机制。 去年12月,FinCEN拟对加密货币交易提供商增加KYC等新的数据收集要求。根据该项拟议规则,银行和货币服务企业将被要求提交报告、保存记录并验证客户身份,其中非金融机构托管的私人数字钱包也被囊括在内。该项提议引发较大争议,FinCEN今年1月宣布延长征集意见时间,目前尚无最新动向。 在加密衍生品方面,美国商品和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将加密货币视为商品,根据《商品交易法》,加密货币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合约交易必须在CTFC监管的交易所公开交易。目前,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提供与比特币价格挂钩的期货交易。 在加密投资税收方面,美国国税局将加密货币视为财产而进行征税。公民个人而言,作为资本资产持有加密货币超过一年、且已实现收益的,均需缴纳资本利得税;持有时间少于一年并获得收益的,缴纳普通所得税。在前述美国联邦层面的分散式的监管之外,各州政府可制定辖区内的具体规则和法规。 纽约州于2015年8月率先提出针对加密市场的全面监管框架BitLicense,这也是加密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牌照。BitLicense包括关键的消费者保护、反洗钱合规性以及网络安全指南,该法规对任何使用加密货币的居住在纽约的公司或个人进行了规定,要求涉及处理涉及虚拟货币业务的公司必须申请执照。目前,Circle、Ripple等20多家公司已获得BitLicense牌照。 此外,纽约州还针对加密货币托管公司推出了信托宪章(Charter),目前Paxos、Gemini、NYDIG、Coinbase、Bakkt、Fidelity Digital Asset等近10家公司获得该宪章。 怀俄明州是美国对加密货币较为友好的地区,颁布了十多项相关法案。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2018年3月通过的HB70《开放区块链代币豁免》法案,其中提出类似「实用代币」的资产类别。根据该法案,如果发行的代币不作为投资,仅用于消费目的,如交换、用于接收商品和服务等,则可免除受《联邦证券法》的约束。 此后,Ripple与Cardano开发公司IOHK等知名加密企业都迁移到怀俄明州。2020年9月至今,Kraken、Avanti等3家企业还获得了怀俄明州监管机构的批准,可以根据SPDI法的授权建立加密银行,为代币化资产和数字货币提供商业银行和托管服务。 今年5月,美国SEC表示已敦促国会立法,给予SEC对数字资产更多的监管权。同时,SEC还在致力于牵头建立一个针对加密资产的广泛监管框架,使得美国多个监管机构明确划分出市场监管范畴进而各司其职,乃至全部数字资产纳入监管。 近期,美国SEC开始将监管重心向DeFi方向倾斜,SEC主席还表示任何提供证券性质代币服务的DeFi项目都处于SEC监管范围内,任何股票代币或提供基础证券敞口的加密代币都受到证券法…

    2021年8月6日
    11.0K 0
  • Paypal的加密货币市场展望

    近日PayPa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丹·舒尔曼发布了该支付巨头比特币和加密货币服务扩张的新细节。 在PayPal 2021年第二季度投资者更新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Dan Schulman暗示将最早在下月在英国开通购买和出售加密货币加密货币的功能,以兑现该公司在二月份的承诺。同时会议上还提到该公司的超级应用钱包的初始版本已经完成代码部分,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在美国全面推广该钱包。Schulman表示,超级应用钱包将具有高收益储蓄、提前获得直接存款资金、消息传递功能、附加加密功能等特点。每个钱包都将“独一无二”,由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能力驱动。 有分析认为,这一利好信息对加密货币市场信心将起到提振作用。 · Paypal的加密货币扩张之路·回顾PayPal在加密货币市场领域的尝试,该公司在加密市场的布局早见端倪。 早在2013年,PayPal就首次表达了对加密货币的兴趣。时任PayPal的总裁David Marcus曾公开表示“考虑将加密货币加入到PayPal的融资工具”。然而几个月后,Marcus离开了PayPal,并加入Facebook领导Messenger产品,并在2018年被选中推动该平台的加密货币项目Libra。 2014年末,PayPal首次宣布与加密技术的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并与Coinbase、BitPay和GoCoin达成合作,让线上比特币支付成为可能。比特币的价格也随着这一消息而反弹,实现了10.61%的日涨幅,从404美元涨到447美元。 2018年,PayPal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了“加速虚拟货币交易系统”的专利申请。提出通过创建二级钱包来减少交易时间。 同年12月,Coinbase宣布升级其PayPal综合服务,允许美国用户从Coinbase直接将法币免费提取到PayPal账户。该服务在推出两个月后被推广到32个欧洲国家。 2019年4月,PayPal在加密领域进行了第一笔投资,参与了剑桥区块链的A轮融资。 2019年6月,PayPal加入Libra协会,进一步涉足加密货币领域。然而四个月后,在Facebook主导的项目受到了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后,PayPal成为第一家宣布退出的公司。 在本月早些时候,PayPal将用户的加密资产每周购买量从2万美金提高了5倍至10万美金,同时还取消了5万美金的购买限额。 PayPal副总裁兼区块链加密和数字货币负责人Jose Fernandez da Pont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变化将使我们的客户在我们的平台上购买加密货币有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PayPal于2020年10月正式进军加密货币市场,允许美国用户使用比特币、以太坊、BSC和莱特币等加密货币实现购买、出售、持有和结帐。该公司后来增加了在其移动支付应用钱包Venmo上加密货币交易的功能。该产品的消费要求是1美元,用户用户不需要开通特殊的加密货币钱包就可以通过PayPal来进行加密货币交易。此举被视为将数字资产引入主流买家的重要一步。 数据参考:PayPal财务报表  PayPal 2020 Q1-2021 Q2总支付额 PayPal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其活跃用户账户超过4亿,2021年第二季度的总支付额为3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6%。有分析认为引入加密货币交易推动了这一数据。 · 批评与质疑·目前,PayPal平台仅允许客户以内部借据凭证(IOU)的形式购买和出售加密货币。加密资产不能从平台上提取,也不能发送到Paypal生态外的其他钱包地址。这招致了市场上的一部分质疑。 PayPal官网 Paypal在其官网声明中表示用户对其账户中存储的加密货币拥有完全所有权。然而,用户仅可访问钱包的公共地址,平台不会向客户提供私人密钥,这意味着用户被限制将比特币转换到其他平台钱包。Ripple的总经理阿什·贝拉(Asheesh Birla)表示,这种做法无异于在银行的存款,用户资产的确认建立在对平台的信任上。此外,比特币安全专家Andreas Antonopoulos称,在支付平台上购买的比特币不是真正的比特币,而是由托管人调节的比特币价格敞口,用户并没有办法审核他们的实际储备金。对于平台来说,这确实减少了许多跨平台交易涉及洗钱等的潜在问题。然而这种中心化交易所的做法被一部分观点认为背离了比特币去中心化的初衷。 除此之外,PayPal提出的加密货币进行网络购物也招致了不少批评声音。批评指出,目前多数商家并不接受虚拟货币付款,交易仍旧是以法定货币标价和结算。换言之,所谓的虚拟货币交易仍需通过PayPal提供的兑换服务以法定货币进行结算。 对于PayPal在加密货币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来说,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是众多相关方关注的问题。 · 新的“超级应用钱包”的功能·这次的电话会议透露了新 PayPal…

    2021年8月2日
    454 0
  • 7月分析:趋势证明了今年的区块链行业发展注定“无史可鉴”

    七月注定是一个关键的转折,在刚刚结束上半年的征程之后,七月迎来了众多年中总结会议,而这些会议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与变化。 同时一些应用表现强劲,以Axie Infinty为首的NFT应用使得以太坊的Gas费再次飙升,比特币作为风向标也开始重新回到了4万美元,让市场的FOMO情绪再次加剧,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加密货币行情并非是以往数据能够判定的。 图片来源:BytesIO提供 7 月 1 日,摩根大通 CEO 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以太坊将引领 400 亿美元的 Staking 行业(2025 年 PoS 收入规模)。目前 Staking 机制每年为加密行业带来约 90 亿美元的收入,在以太坊转向 PoS 之后,这一数字可能会增加到 200 亿美元。 · 会议 7月9日22时,以太坊开发者TimBeiko主持了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会议。本次会议讨论了伦敦硬分叉、测试网压力测试和伦敦时间和难度炸弹影响。如无意外,主网将在以太坊区块高度12965000(大约是北京时间8月5日7点27分)部署。 7月21日,「The ₿ World 」线上峰会举办,Elon Musk、Jack Dorsey、Cathie Wood 参与了本次会议,Jack表示比特币将成为Twitter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Musk就比特币中一些最有争议的话题(如 Blocksize 以及比特币应该如何扩展)提出相反的观点和想法,Cathie讨论了阻止更多机构在其资产负债表上持有比特币的一些障碍,以及可能提高更多的机构采用比特币的解决方案。 7月22日,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神(Vitalik Buterin)在以太坊社区活动EthCC上表示,以太坊 (ETH) 已超越DeFi,成为其第一大用例,该网络向前发展的时候到了。同时,他对数字收藏品或NFT领域的现状感到失望,他希望NFT能够造福更广泛的社会,而不仅仅是名人。 7月24日,“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杭州”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开幕。V神表示,现阶段, Rollup可以扩展到每秒大约4000到5000笔交易。假设整个以太坊生态都可以用上Rollup,然后有了数据分片之后,我们可能有20到50倍更多的空间。Rollup有可能使以太坊TPS达到每秒10万笔交易,未来甚至更多。分片首先会添加一些基础的安全性,然后再增加更多的安全性,然后分片会迎来越来越多的改进。 从以上的会议总结可以看到,以太坊将要进行的伦敦分叉是这个月的主要话题,V神也多次提到了以太坊从PoW向PoS转变的问题,可以看到以太坊已经成为了核心,在DeFi及NFT板块占据着主要份额,接下来的以太坊将会朝着大规模商用而逐步发展。 图片来源:BytesIO提供 · NFT 在以Axie Infinity为首的NFT应用在本月表示强劲,在7月的第一周收入就达到了1252万美元,并出现了多次因用户量访问过大而出现的宕机问题,随着版本更新以及用户的持续涌入,Axie Infinity 在 7 月 29 日单日收入约 1270 万美元。 7月20日,NFT市场平台OpenSea完成由Andreessen Horowitz(a16z)领投的1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15亿美元。OpenSea 6月份数字资产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6亿美元。 7月26日,NBA球队芝加哥公牛队与电商平台Shopify合作推出了专属NFT,内容涉及该球队90年代以来获得的6次总冠军。这批NFT名为Bulls Legacy Collection(公牛队传奇系列),在Flow上铸造,分6次发布。 7月28日,头像和数字可穿戴设备设计平台Tafi宣布与可口可乐(Coca-Cola)达成合作,为可口可乐首次推出的NFT收藏品设计虚拟可穿戴设备。为了庆祝国际友谊日(7月30日),可口可乐将在NFT市场OpenSea拍卖NFT战利品箱,其中包含Tafi设计的数字服装,可以在去中心化虚拟世界中永远穿戴。 图片来源:BytesIO提供 · 稳定币 稳定币是这个月最受到关注的板块,自USDC发行公司Circle宣布将通过合并一家名为 Concord Acquisition Corp. 的公司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SPAC) 的形式进行上市后,使得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稳定币的合规性。 7月8日,Facebook 稳定币 Diem 旗下支付部门推出数字钱包Novi并开放注册。 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7月19日召集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PWG)、货币监理署(OCC)以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讨论了稳定币。耶伦在会议上强调,监管机构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以确保美国有一个适当的监管框架。 7月21日,总部位于波多黎各的数字FV银行的两位联合创始人Nitin Agarwal和Miles Paschini表示,其推出的基于政…

    2021年8月2日
    485 0
  • 红州和蓝州 vs 加密市场

    美国的两党政策制定者和州执法部门都在对加密货币市场施加压力。参议员波特曼和白宫在基础设施法案草案中要求了加密市场参与者应进行税务报告的责任。与此同时,针对加密货币借贷平台 BlockFi 的两党监管机构继续扩大,现已达到五个州。 区块链协会抱怨基础设施法案中的加密税收合规根据白宫的一份情况说明书,美国参议院预计下周投票的5500 亿美元的两党基础设施提案中的部分“支付”是“在加密货币方面加强税收执法”的措辞。 虽然提案的文本尚未公开发布,但加密货币支持者之一的区块链协会在给国会的一封信中发布了他们声称是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草案的摘录: “正如目前起草的那样,该法案将扩大 1986 年《国内税收法》第 6045条内‘经纪人’的定义,以包括任何人负责并定期提供任何实现数字资产转移的服务。’” 区块链协会指出,在税法中被定义为“经纪人”的加密货币参与者需要提供报告,包括“每个客户的姓名和地址,以及有关总收益的详细信息”。 ​这对加密市场的打击力度取决于数字资产的定义,如果它要求的报告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因为这些平台通常根本不执行“了解你的客户”要求——如果立法者澄清他们必须提供税务报告,则一起都会改变。 Politico 报道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在幕后,立法者一直在辩论将经纪人的定义扩大到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没有传统中间人和点对点交易的语言,尽管有人说提案的语言足够广泛,可以席卷其他人,例如 加密货币矿工。” Blockchain Association 的执行董事 Kristin Smith 告诉 Politico,加密货币的税收“可能会推动很多参与海外加密的参与者、企业和个人”。 但这个论点引出了一个问题:加密市场究竟会走向何方? 毕竟,最近几周,加密货币市场面临的国际监管审查已经加强: -币安在英国、日本、德国、香港和马来西亚都面临打击; -加拿大安大略省证券委员会对 KuCoin、Poloniex 和 ByBit 采取法律行动; -欧盟委员会提议禁止匿名加密钱包。 据彭博社报道,虽然加密货币游说者正在发出警报,但该语言似乎是宾夕法尼亚州共和党参议员罗伯波特曼与白宫之间的两党妥协:该提案更新了要求经纪人报告加密货币交易以及投资加密货币的企业披露超过 10,000 美元交易的规则,这是白宫与共和党首席谈判代表、参议员罗伯波特曼之间妥协的结果。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条款包括波特曼措施的一部分。 白宫最近几个月也提出了类似的想法。 周六,Politico 的 Zach Warmbrodt 在推特上发表了波特曼参议员办公室的声明,称加密税的法案并没有强迫“应用开发商和矿工”“遵守 IRS 报告”,而是: “任何通过促进客户交易和接收现金充当经纪人的个人或实体都必须遵守标准的信息报告义务。” 在两党基础设施法案文本发布之前,很难猜测它的具体制度如何。 但很明显,财政部和金融犯罪执法网络 (FinCEN),一直在寻找确保美国税法执法的方法,包括其过去关于“非托管”加密钱包的提案 。 (白泽注:加密钱包法案是针对 CVC 钱包的,美国当局发现恶意行为者越来越多地使用 CVC 来促进国际恐怖主义融资、武器扩散、规避制裁和跨国洗钱,以及买卖受控物质、被盗和欺诈性身份证件和访问设备、假冒商品、恶意软件和其他计算机黑客工具、枪支和有毒化学品。此外,几乎完全以 CVC 计价的勒索软件攻击和相关的付款要求越来越严重,并且七国集团特别指出了对“鉴于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针对关键部门的恶意行为者”的勒索软件攻击的担忧。) 图片来源:白宫网站发表的关于两党基础设施提案的指南 随着肯塔基州和佛蒙特州加入打击行动,BlockFi 审查升温 阿拉巴马州和新泽西州是最早对 BolckFi 采取措施的两个州,他们认为 BolckFi 可能正在出售未注册的证券。现在,来自德克萨斯州、佛蒙特州和肯塔基州的金融监管机构也已经加入了“这场战局”。 德克萨斯州证券委员会提交听证会通知 7 月 22 日,德克萨斯州证券委员会 (TSSB) 就 BlockFi 的加密货币利息账户提交了听证会通知。 听证会指出,BlockFi 违反了德克萨斯州的证券法,并且“BlockFi 的利息账户”(BIA)是投资合同: -《证券法》第 4 条中将证券一词定义为包括股票和债券等传统产品。 该法规还对证券一词进行了广泛的定义,包括投资合同、票据和债务证据——广泛的产品类别,涵盖了不断引入市场的无数独特和创新的投资计划。 -如果一项投资与加密货币、区块链技术或某种类型的数字资产相关联,如果它构成投资合同、票据、债务证据或其他类型的证券,则该投资并不能将其从证券监管中移除。 -根据本文所述的信息和指控,BIA 构成投资合同、票据或债务证据,作为证券监管,该术语由《证券法》第 4.A…

    2021年8月2日
    518 0
  • 观点 | 剖析区块链安全性的洋葱模型

    从实证来看,公链是安全的。纵观其历史(尽管还很短),公链确实做到了其设计用途:流畅地处理交易。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很难想出一种理论来解释。 面对自己看好的项目,人们通常会从他们最能理解和最看重的地方来解释其安全性。“某某公链的安全性由什么保障?”无论你问谁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不外乎经济激励、算力去中心化、全节点、持相同价值观的狂热社区。这没什么好惊讶的:正如工具定律(又称马斯洛的锤子)所言,人们太过依赖自己熟悉的工具。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你就会把所有事物都当作钉子来对待。 我并不认为上述因素中的任何一个足以保障公链的安全性。即使一条公链在某一方面做到了无懈可击,要攻击它也绝非难事。例如,在一个所有用户都运行全节点的网络中,矿工依然能够伪造另一条链来控制所有链上资产。因此,必定是各个因素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才能为免许可型数字现金系统提供足够强的安全性。 剖析区块链安全性的洋葱模型我提出了一种区块链安全模型,希望将构成安全性的每个元素都清晰地展示出来。该模型旨在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公链,找出其优缺点,并对不同公链进行对比。公链的安全性就像是一颗洋葱,每一层都增加了额外的安全性。 要想永远摧毁一条公链,必须摧毁用户对其账本状态(所有权清单)的信任,还要让这条公链无法可靠地更新账本状态。外面几个安全层都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攻击必须通过这个漏斗状的防御层才能触及核心。现在,让我们逐一分析这些安全层。 密码学保证最外层保护由密码学保证提供。密码学是最可靠的保证形式,因此我们希望它作为第一道防线来挡住尽可能多的攻击。密码学主要能够保证以下几点: 无法凭空增发代币:所有区块(以及所有区块奖励)必须附带有效的工作量证明。 无法盗用他人的代币:数字签名方案可以确保代币只能由其合法所有者使用。 无法篡改之前区块的数据:得益于哈希指针,如果有攻击者想要篡改之前某个区块的数据,必须重构从那个区块开始至当前区块的这段链。 上述攻击都被拦在了第一道防线之外: 然而,强大如密码学也有它提供不了的保障。例如,如果出现两个同样长的链,它无法决定哪条是对的(这需要来自现实世界的信息,例如 “多数人会选择哪条链” 和 “从长远来看哪条链的市值会更高” )。它也无法强迫矿工在特定区块上挖矿,挖到区块后立即广播,甚至无法确保他们打包特定交易。 共识保证一些通过第一个安全层的攻击会在共识层被阻断。在中本聪共识下,节点时刻关注网络并自动切换至最长(成本最高的)链。只有在最长链上挖到区块的矿工才能获得报酬。因此,他们需要与其他矿工达成共识。这就导致矿工极度偏向于在链的顶端挖矿,只有这样他们的区块才最有可能被其他矿工认可。 如果有恶意矿工想要在之前的区块上挖矿,就要与其他在链顶端挖矿的矿工展开竞争。他必须比其他所有矿工更快挖出区块,才能赶上并超越他们。但是出块速度取决于算力占比,他成功的可能性极低,哪怕只是浅尝辄止的重组。 要想发起有效的攻击,攻击者首先要获得共识层的控制权。这就意味着,如果是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需要控制 50% 以上的算力;如果是基于拜占庭容错的权益证明共识机制,需要控制 33% 以上的押金;如果是基于最长链原则的权益证明共识机制,需要控制 50% 以上的押金。 这类攻击的难度通常被低估了。例如,政府通常被视为公链的最大威胁。然而,如果它们想要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必要的硬件,很快就会发现硬件的年产量受限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芯片代工厂。而这些芯片代工厂的产量又受到澳大利亚稀土开采、亚洲和非洲的晶片生产等因素的限制。因此,芯片的年产量非常有限,即使买家再积极也无济于事。光是买够必要的硬件就需要至少 2 到 3 年,而且还没法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除非政府没收现有硬件来获得 50% 的算力或强迫矿池运营者联合起来发动攻击。这样一开始或许行得通,但是等到矿工察觉并转走算力就不行了。虽然这类攻击短期内不可能发生在比特币身上,但是那些掌握较少算力或押金的小型网络就难说了。 经济保证我之前就已经论述过,得益于经济保证,如果某个实体控制了共识层,区块链不会立即崩溃。通过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区块链可以让作恶具有真实的代价。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是因为区块链通过原生代币引入了数字稀缺性(以及价值)的概念,可以(通过区块奖励和手续费)奖励善行并(通过罚没押金或扣发未来奖励)惩罚恶行。 奖惩的规模与参与者对共识层的控制权成正比。如果控制较多(乃至绝大部分)算力的参与者破坏网络,损失也会更惨重。因此,潜在的经济损失会让攻击者望而却步。 并非所有经济激励的效果都一样。区块奖励的价值相对网络价值越高(译者注:意思似乎是区块奖励与手续费奖励在矿工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网络的安全性就越高,因为这样对矿工的利害影响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区块奖励降低会对比特币的安全性构成威…

    2021年8月2日
    11.0K 0
  • 多方发力,数字人民币试点提速升级

    来源:经济参考网 记者:张莫 实习生 朱馨怡 伴随着运营机构扩围以及商业银行和多地政府大力推广,数字人民币试点呈现出提速升级和全面开花的局面。日前,央行官宣招商银行被纳入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上海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推广。与此同时,海南、长沙、西安等第二批试点城市最近也纷纷晒出数字人民币试点“成绩单”。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数字人民币在试点区域、试点规模和试点场景上都在不断扩展,未来推广与普及应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度与使用频率,同时,健全数字人民币运营系统全流程安全管理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7月16日正式发布了《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这是央行首次面向国内和全球系统披露数字人民币研发情况。在当日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目前,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的运营机构主要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移动和工行,联通、电信和中行分别成立联合项目组参与研发,蚂蚁和腾讯两家互联网企业旗下网商和微众银行也参与研发。招商银行近期亦已获准加入。这意味着招行成为又一家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 在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扩围的同时,商业银行等其他机构也与运营机构加强合作,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和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工作组副组长吕仲涛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工商银行已与30余家商业银行同业签署合作协议,研发客户在其他银行获取和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功能。上海银行日前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如何用上海银行APP申请数字人民币的攻略。上海银行相关人士表示,近日与同业合作在上海、苏州等多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成功落地了首批试点商户,覆盖餐饮、旅游、二手车以及健康理疗等多个消费场景。 “仅仅依靠数量有限的运营机构难以实现数字人民币的普及。不同机构有不同的目的和自身优势,例如商业银行的目的可能是为现有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数字人民币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可能是为了吸引和拓展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客户,一些科技公司则是提供技术设备与解决方案。未来可以期待指定运营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与合作,从而加速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对记者表示。 此外,去年新增的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与大连六个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地区最近也频频发力: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举办“数字人民币 激情啤酒节”红包活动,通过预约报名、随机抽签的形式向在青市民与游客发放青岛国际啤酒节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辽宁省大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成功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完成了首笔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及个人贷款还款业务,标志着全国首个住房公积金业务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试点在大连市成功落地。 多个试点地区还晒出了数字人民币试点“成绩单”:海南数字人民币支持商户达5万户,开通个人钱包达64万个;截至6月30日,长沙市累计实现数字人民币交易534万笔,交易金额逾23亿元;西安市目前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10余万个、对公钱包近20万个。 “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总体呈稳步推进状态,发展势头良好。一方面,试点规模、试点范围均有所拓展;另一方面,在场景建设、生态融合等方面也有所突破。”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表示。 《白皮书》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不预设推出时间表。展望未来,专家普遍认为,进一步推广与普及数字人民币的突破点集中在公众参与度与使用频率这一层面上。熊奕指出,加强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了解,使更多的消费者和商户理解并懂得使用数字人民币,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他说,要保障数字人民币的可及性,使数字人民币易于获得,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支付方式,并且是一种低成本的支付手段,对消费者和商户的成本应该要低于现有的电子支付方式。 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也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工作以数字人民币红包为主要方式,形式较为单一,新的推广方式仍待挖掘,如何迅速吸引更多用户以及提高用户使用频率是需要运营层面思考的问题。他建议,为保障数字人民币的长期稳定运营,要坚持双层运营体系,商业银行承担流通兑换职能,第三方支付等推广方更多在推广侧展现优势。央行进行顶层设计,制定适当制度摩擦、钱包设计和风险监测框架,双层并行优化运营,充分利用各方优势优化管理,提高用户接受度。同时,建立健全数字人民币运营系统全流程安全管理体系。 文章来源:多方发力,数字人民币试点提速升级

    2021年7月30日
    566 0
  • Vitalik Buterin:反对基尼系数在加密货币中的过度使用

    本文作者: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 特别感谢 Barnabe Monnot 和 Tinazhen 提供反馈和审查。 基尼系数(也称为基尼指数)是迄今为止最受欢迎和广为人知的不平等不等式衡量标准,通常用于衡量某些国家、地区或其他社区的收入或财富不平等。 它很受欢迎,因为它易于理解,其数学定义可以很容易地在图形上进行可视化。 然而,正如人们对所有试图将不平等缩减为一个数字的方案所期望的那样,基尼系数也有其局限性。 即使在衡量各国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原始背景下也是如此,但当基尼系数移植到其他背景下(尤其是:加密货币)时,情况就更是如此。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基尼系数的一些限制,并提出一些替代方案。 什么是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基尼系数是科拉多·基尼(Corrado Gini)于 1912 年引入的衡量不平等的指标。它通常用于衡量国家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程度,但它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情况。 基尼系数有两个等效的定义: 曲线上方面积定义:绘制函数图,f(p)等于最低收入部分人口赚取的总收入所占的份额(例如,f(0.1))是收入最低的 10% 赚取的总收入所占的份额)。 基尼系数是曲线和y=x直线之间的面积,作为整个三角形的一部分: 平均差定义:基尼系数是每对所有可能的个人之间的平均收入差的一半除以平均收入。 例如,在上面的示例图表中,四个收入为 [1, 2, 4, 8],因此 16 个可能的差异为 [0, 1, 3, 7, 1, 0, 2, 6, 3, 2, 0, 4, 7, 6, 4, 0]。 因此平均差异为 2.875,平均收入为 3.75,因此基尼系数 =2.875/(2*3.75)≈0.3833。 事实证明,两者在数学上是等价的(证明这个是给读者的一个练习)! 基尼系数存在什么问题?基尼系数很有吸引力,因为它是一个相当简单且易于理解的统计数据。这可能看起来并不简单,但相信我,几乎所有处理任意规模人口的统计数据都那么糟糕,而且往往更糟。在这里,看看像标准偏差这样基本的公式: 以下是基尼系数: 那么,这有什么问题呢?嗯,有很多问题,人们写了很多关于基尼系数的各种问题的文章。在本文中,我将重点讨论一个我认为关于整个基尼系数的讨论不足的特定问题,但它与分析互联网社区(如区块链)中的不平等特别相关。基尼系数将两个实际上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问题结合到一个单一的不平等指数中:受困于缺乏资源和权力集中。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区别,让我们看一下两个反面乌托邦: 反面乌托邦A:一半人口平均分享所有资源,其他人什么都没有 反面乌托邦B:一个人拥有一半的资源,其他人平分剩余的一半 以下是两个反乌托邦的洛伦兹曲线(我们上面看到的花式图表): 显然,这两个反面乌托邦都不是生存的好地方。它们并不是非常不同方式的生活的好地方。反面乌托邦 A 使每个居民在难以想象的可怕的大规模饥饿(如果他们最终在分配的左半部分)和平等主义的和谐(如果他们最终分配在右半部分)之间进行抛硬币。如果你是灭霸,你可能真的会喜欢这种方式!如果不是,则值得以最强的力量避免这种情况。另一方面,反面乌托邦 B 类似于《美丽新世界》:每个人都过着不错的生活(至少在拍摄每个人资源的快照时),但付出了极其不民主的权力结构的高昂代价,最好的希望是你有一个好的霸主。如果您是 Curtis Yarvin,您可能真的会喜欢它!如果你不是,那也非常值得避免这种情况。 这两个问题很不相同,值得分别分析和衡量。这种差异同时也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下面的图表显示了底层的20%人口赚取的总收入的份额(避免反面乌托邦 A 的一个体面代理)与顶层 1%人口 的总收入份额(一个接近反乌托邦 B 的体面代理): Sources: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I.DST.FRST.20 (合并 2015 年和 2016 年数据)和 http://hdr.undp.org/en/indicators/186106.  两者明显相关(系数 -0.62),但远非完全相关(统计学认为 0.7 是“高度相关”的下限,而我们甚至低于此阈值)。图表中有一个有趣的第二个维度可以分析—— 顶层 1% 赚取了总收入的 20%而底层20% 赚取总收入的3%的国家,与顶层 1% 赚取总收入的 20%而底层20%赚取总收入的7%的国家之间的区别之处。不过,这样的探索最好留给比我更有经验的其他有进取心的数据和文化探索者。 为什么基尼系数在非地理社区(例如互联网/加密社区)中很成问题?尤其是区块链领域的财富集中是一个重要问题,这是一个值得衡量和理解的问题。这对整个区块链领域很重要,因为许多人(和美国参议院听证会)都在试图弄清楚加密货币在多大程度上是真正的反精英主义,…

    2021年7月30日
    697 0
  • 出海掘金,TOP Network构建Web3.0价值互联网

    7月24日,由顶级公链TOP Network和海外头部算力服务商TopBlocks主办的“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系列活动之“出海掘金,驭浪前行”在杭州市余杭区未来区块链创新中心成功举办。 TOP Network是由基于第4代区块链技术的原创公链、去中心化应用以及各种配套设施构成的区块链生态系统。TOP链是全球首条实现全状态分片的公链,也是真正为海量业务上链而打造的高性能公链平台。TopBlocks由TOP Network注资成立,总部位于美国,凭借对国内算力政策的准确预判,一开始就把机房放置在海外,成功规避了政策风险。目前,TopBlocks不仅是海外头部算力服务商,更是助力算力出海的中坚力量。 本次活动以“出海掘金,驭浪前行”为主题,在活动中,TOP Network和TopBlocks不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Web3.0最新突破、算力出海布局等用户最为关注的信息,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海量福利,吸引了“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参会者的积极参与。此外,本次私享会还得到了包括巴比特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报道和支持。 主网开启映射,构建Web3.0价值互联网TOP Network高级产品经理Rockey以“TOP主网开启映射,推进Web3.0加速发展”为主题进行演讲,拉开了正常活动的序幕。在活动现场,Rockey正式宣布了TOP主网映射的开启,并带来了TOP的最新发展情况。 据介绍,TOP Network是第一个从创立开始就完全为Web3.0量身打造的区块链平台。为了实现Web3.0的业务目标,TOP公链率先实现了全状态分片,还基于DAG数据结构,创新地应用了双层点阵、双层分片、并行PBFT等技术,单链处理能力超过10万TPS。TOP链极高的TPS和安全性,再加上链上交易确认速度快,交易费用为零等特点,特别适合通信、游戏、社交、大数据、人工智能、IoT等海量高频业务上链。 据Rockey透露,通信业务是TOP Network的核心业务之一,为此打造了去中心化的通信基础服务平台,从语音、视频、Messaging等方面提供基础服务(D-PaaS),既包括去中心化的DApp,也包括中心化的第3方App;既支持To C 也支持To B 的业务,甚至还可为其他公链生态提供基础设施服务,解决了当前中心化通信无法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隐私安全受到威胁等诸多弊端。 Rockey指出,目前分布式存储、数字资产存储、DeFi、区块链游戏等领域都已成为TOP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主网映射之后,即将开启TOP生态应用的迁移。随着拥有过亿海外用户的叮咚电话(Dingtone)等App逐步迁移至TOP公链,将为TOP生态注入海量真实用户。有了真实应用和用户的强大支撑,TOP生态必将吸引更多第三方开发者开发各类DApp,进一步扩大TOP生态的规模,真正构建体现Web3.0的价值互联网。 遵守政策法规,助力算力出海TopBlocks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朱波以“TopBlocks带你出海掘金”为主题进行演讲,拉开了本次私享会的序幕。首先,朱波对近期国内算力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是国内政策的总风向,而此后内蒙古、青海、新疆、四川、云南等省份相继出台禁止挖矿的文件则是以实际行动落实国务院的号召,进一步证实了国内算力服务将全面被禁止的趋势。因此,朱波指出,算力服务行业出海布局已经成为唯一的选择。 据朱波透露,TopBlocks在中美两国都有团队,对两国的政策有着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美国布局机房后,经过长时间的深耕,目前已经拥有上百机柜,几千公网IP地址、独立AS Number以及直连骨干互联网的几G出口带宽。同时,TopBlocks还具备了Filecoin、Swarm等热门项目的软件优化技术以及Filecoin服务器硬件设计生产能力和优质的美国供应链。 朱波表示,正是基于安全、稳定的算力服务环境,完备的机器设备,成熟的运维技术以及在美国当地丰富的资源和人脉网络,TopBlocks不仅能为用户出海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可以为算力服务商的出海提供专业的一站式服务。 同时,朱波还指出,TopBlocks还与FILET平台(www.filet.finance)达成了合作,推出全新的算力服务形式,用户可通过质押FIL来获得算力,从而获得FIL的回报。这种无需购买服务器、无需巨额投入的算力服务方式切实降低了参与门槛,让普通投资者都可轻松参与。 FILET开启质押挖矿,现场福利不断FILET联合创始人Noah以”用DeFi玩转Filecoin挖矿“为主题,不仅为用户带来了Filecoin挖矿的新方式,还给现场嘉宾带来接连不断的福利。 Noah介绍称,FILET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云算力挖矿服务平台,基于DeFi场景,连接全…

    2021年7月26日
    515 0
  • SBF:迎接10亿用户,DeFi生态还需要什么?| 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

    7月25日,“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杭州”进入第二日议程。本次大会由杭州时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巴比特)主办。 FTX联合创始人兼CEO、Serum顾问Sam Bankman-Fried(SBF)发表了题为《迎接10亿用户,DeFi生态还需要什么?》的演讲。SBF在演讲中提到,DeFi经历了过去一年的爆发式增长,有望在未来实现一个拥有10亿用户的生态。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前的区块链面临着吞吐量的瓶颈。 SBF指出,以太坊2.0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区块链吞吐量,但效果远远不够,分片也造成了交互问题,影响了可组合性。而layer 2由于与主链资产转移效率的问题,目前也很难投入使用。为此,Solana及Serum生态的诞生极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以下为巴比特整理的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Sam Bankman-Fried。我是FTX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感谢你们邀请我参加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今天能和你们交流,我觉得很兴奋。 我今天会谈谈DeFi的现状。过去一年里,我们看到了去中心化金融的大量进展。还记得吗?15个月前,还没有那么多人谈论DeFi。而真正的增长是从2020年春季Compound上线开始的。从那时起我们看到了资本(对DeFi)越来越感兴趣,DeFi生态也得到了更多关注,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希望。 到目前为止已经上线的最大的项目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个是借贷协议,这意味着你可以存入某种区块链资产,并将其作为抵押品借出另一种资产。假设你有比特币,但你需要美元来资助你的活动,你可以用比特币作为借出美元的抵押品。Compound和AAVE是最大的两个借贷协议。 另一种常见的类型是DEX,去中心化交易所。这是一种链上的程序,你可以用它与其他用户进行数字资产交易。Uniswap和Sushiswap是最大的两个DEX。 到目前为止,这些都是标志性的DeFi项目。我们还没有看到许多其他类型的程序发展得那么庞大,尽管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其中一个例子是社交媒体,可以想象一下链上社交媒体,我们还没有看到那么多这类应用。虽然BitClout已经做出了尝试,但我认为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同类应用。 不过我认为,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是现有产品类型的成熟,因为可以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所就真的非常非常棒了。 以太坊做DeFi的两大痛点现有的基础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你可以用一个标准的DEX和一个更大的中心化交易平台进行比较,例如今天的FTX,你可以感觉到两者性能的差异。其中一部分差异在于产品,但是有一部分也在于区块链技术本身。 我花了很多时间在DeFi生态,帮他们做项目,引导他们以及投资他们。这真是令人难忘以及很古怪的一年。这一年的发展比我过去看到的一切都要快,其中一些发展非常令人兴奋,其中一些没有意义,但这里面存有很大的潜力。具体是什么样的潜力?我们又如何才能获得这样的潜力? 在我看来,这里的潜力在于能否让10亿人使用某个DeFi生态,能否让DeFi的资产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这才是真正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这就是潜力所在。你能让全世界5%或者10%的活动发生在区块链上吗?这才是我们的目标,通过DeFi的正面应用实现。 我不是说DeFi一定会实现这样的目标,很可能不会,但这将是一个有很高要求的巨大的成功。 最高的要求在于可扩展性。正如人们意识到的那样,当前的DeFi生态系统无法满足人们对它的需求。最大的问题是吞吐量。 以太坊的吞吐量是每秒10笔交易。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往往每秒都能产生数百万笔交易,无论是微博或者推特的帖子,无论是一个头部交易所的交易,通常都是数百万笔的,因此每秒10笔交易根本连边都沾不上。 这个生态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有很多让DeFi变得更快的尝试。其中一些是全新的layer 1区块链,其他人则是试图通过layer 2或者以太坊2.0让它变得更强大。在我们开始判断这些选择以及其中的利弊的同时,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到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以太坊,几年后可能就不存在了。而事实是其计划过渡到一个新的以太坊区块链ETH 2.0。以太坊2.0将会比现有的以太坊快100倍,这很好,但它现在只能处理10笔交易,也就是说每秒能为这个世界处理10笔交易,但我们需要达到100万。ETH 2.0可以达到每秒1000笔交易,但这远远不够,这不足以解决问题,尽管会有一点帮助。 还有分片,也就是说同时可以运行很多ETH 2.0的副本。这的确可以增加每秒处理交易的数量,但它们并不是在可组合的生态系统中,它们将彼此孤立,这是ETH 2.0的主要缺点。因为要想达到所需的吞吐量,它就需要被分片。 你会遇到这个问题:如果你在以太坊2.0的其中一个副本或者其中一个分片上建立程序,在另一个不同的副本上建立另一个程序,这些程序彼此之间是不能交互的。想象一下,将一个DEX分割在两个分片之间,如…

    2021年7月26日
    588 0
  • DFINITY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Dominic Williams:互联网计算机是区块链领域的第三大创新丨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

    7月25日,“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杭州”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杭州时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巴比特)主办。 在WEB 3.0×分布式存储论坛上,DFINITY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Dominic Williams发表了主题演讲《互联网计算机:精英企业家和开发者如何解锁Web3》。他表示,互联网计算机是能够使公共互联网托管以网络速度运行的智能合约,不受任何承载能力限制,可以托管形形色色的系统和服务。互联网计算机扩展了公共互联网,从而可以成为世界的计算平台。此外,互联网计算机可以使区块链成为传统 IT 栈的完全替代品,其目的是承载人类的逻辑和数据。 他特别指出,互联网计算机是继比特币引入加密资产以及以太坊引入智能合约以后区块链领域的第三大创新。 以下为巴比特整理的演讲全文: 本次演讲,我的目标是花大概5分钟,给大家简要介绍互联网计算机,那么我们开始吧! 互联网计算机项目的目的是扩展互联网,使其更加强大。 今天,互联网是一个连接所有人和所有事物的网络。但是,系统和服务目前是通过私有基础设施运行的,仅以太坊上的 DeFi除外。 互联网计算机区块链将能够使公共互联网托管以网络速度运行的智能合约,不受任何承载能力限制,这样它可以托管形形色色的系统和服务。 互联网计算机扩展了公共互联网,从而可以成为世界的计算平台。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范式转变,将改变一切。 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的团队。Definity基金会是一个总部设在瑞士的非营利组织科学基金会,在苏黎世、帕洛阿尔托、旧金山和东京运营着研发中心,同时在德国和英国等地有远程团队。我们有将近200名员工,雇佣了世界上最好的学术机构、加密行业和世界领先的技术组织。新的组织也有加入。例如,互联网计算机协会最近在日内瓦成立,代表了生态系统各个参与者的利益。 互联网计算机是区块链领域的第三大创新。 首先,比特币,在2009年引入了传统的加密货币,起到了数字黄金的作用。其次,以太坊引入了智能合约,使得数字黄金可以用于去中心化的金融系统。 现在,互联网计算机引入了不受限制的区块链,其无比强大的速度、容量和可用性都使人们得以重新想象区块链上的一切。 这条区块链提供了托管智能合约和其数据的无缝的、无限的能力。 互联网计算机是由 ICP 协议创建的,ICP 是互联网计算机协议(Internet Computer Protocol)的缩写,其主治理代币就是由此得名的。ICP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速度、网络服务的公共区块链网络,该网络可以根据需求提升其能力,并具有自治性。它结合了世界各地独立数据中心的独立第三方大规模运行的特殊节点机器。像所有的区块链一样,它不可被停止 ,它所托管的代码是防篡改的。 互联网计算机托管特殊的智能合约,称为“canister(容器)”。一个canister(容器)是WebAssembly 字节码逻辑集合,你可以用任意高级语言,比如 Rust 或 Motoko语言,以及代码运行在其中的内存页面来创建它。 一个关键的突破是,互联网计算机可以承载任意数量的canister(容器)式智能合约,因此,任意数量的数据,完全在链上,而且,可以并发运行,这意味着可以处理任意数量的计算。 也就是说,你能够创建可伸缩的 Dapp。例如,可以创建一个代币化的社交媒体服务,但是仍然保留智能合约的优势。 canister(容器)是不可停止且不可篡改的。互联网的最初设计是能够抵御核打击,互联网计算机也是如此。你甚至不需要防火墙来保护托管的canister(容器)系统——因为多亏了区块链的数学设计,智能合约是防篡改的。还有许多其它的突破。 canister(容器)可以服务网络内容直接给最终用户,用户可以与区块链服务互动,而不必持有代币。 它是用户友好的,用户可以无缝地使用他们的设备验证自己的身份,例如苹果笔记本电脑上的指纹识别,这样系统和服务首次从端到端区块链安全中获益。 互联网计算机可以将许多东西建得更好。例如,可以用于建立代币化的互联网服务、泛产业平台、去中心化的财务系统,甚至传统的企业系统和网站。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互联网计算机可以使区块链成为传统 IT 栈的完全替代品。 然而今天,大多数 dapps 都是由智能合约和运行在云端的不安全网站组合而成,所以用户永远不能确定他们是否在与智能合约互动,而在互联网计算机上,整个系统和服务可以连接在一起。而且它的速度、容量和可用性几乎可以支持任何构建。 对于开发者来说,这代表着一场革命,因为他们可以在笔记本计算机上,甚至在网页浏览器上编写canister(容器)代码,然后上传到网络空间,通过智能合约,创建全新的系统和服务,所有这些都不需要复杂的传统 IT。 当然,他们也能够在互联网服务的设计中应用区块链的代币化,或者利用其他区块链的特性。 互联网计算机的目…

    2021年7月26日
    671 0
  • PeckShield创始人蒋旭宪:安全已成为各大公链DeFi协议生态维持稳定的基石丨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

    巴比特讯,7月24-25日,“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杭州”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开幕。本次大会由杭州时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巴比特)主办,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等机构支持。 7月24日下午,PeckShield(派盾)创始人兼CEO 蒋旭宪出席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数字货币反洗钱暨DeFi行业安全报告—2021上半年报告》。 蒋旭宪在演讲中讲述了该报告的要点,内容覆盖了DeFi行业安全现状,行业重大安全事件概况,趋势及总结等。根据报告,2021年上半年DeFi安全事件损失金额达到了7.69亿美元,总共发生安全事件86起。如果这个数据和去年相比,去年上半年总共损失就是3580万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了1000%。 以下是整理的部分内容: 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分享我们的一份研究报告,我们的研究报告是《数字货币反洗钱暨DeFi行业安全报告2021年度上半年报告》。 这个研究报告是来自于目前行业的现状,如果大家回顾过去6个月或者今年上半年以来,数字货币行业的监管、合规、创新算是行业发展基调,一直以来,区块链技术得到了快速增长。如果看到今年初,美国交易所Coinbase上市,以及美国支付公司PayPal、新加坡的星展银行DBS都给用户开放了和虚拟货币相关的服务。大家也知道最近的区块链底层公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DeFi行业从去年暑假开始一直火到现在,今年年初开始NFT也频繁出圈,这都展示出这个行业在不断往前发展。 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家也注意到行业里不怎么健康的噪音和声音,刚才提到诈骗、犯罪、反洗钱,全球各个国家都加强了对区块链技术的布局,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区块链,各个地方都在建设区块链产业园区。包括今年年初“挖矿”行业的监管和关闭,也包括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明确提出了反洗钱等的要求。我们报告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 本报告主要分为:DeFi行业安全现状;行业重大安全事件概况;趋势及总结等。 DeFi行业安全现状 DeFi是区块链的应用和区块链的场景。以太坊重要的行业指标参量,从去年1月1日-12月底,以太坊的锁仓量才150亿左右,到今年6月底7月初达到了600亿美元,而且不仅仅是以太坊一条链。今年年初2月份、3月份的BSC,5、6月份开始的Polygon,还包括Heco链,链上的资产规模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如果和去年年底以太坊的150亿相比,这个数字至少翻了五六倍。 但是,这个资产在上面锁仓规模大的时候,我们也注意到了,目前我们追踪了链上每个月发生的安全次数以及受损失资金的规模,是呈指数级的增长。2021年上半年DeFi安全事件损失金额达到了7.69亿美元,总共发生安全事件86起。如果这个数据和去年相比,去年上半年总共损失就是3580万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了1000%。 资产的流向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所谓的黑客攻击者的注意力,大家知道DeFi协议是开放、公开的、开源的协议,如果有安全问题的话,就会让用户资产遭受挫折。以前主要是以太坊,以太坊有智能合约支持,也是第一条支持智能合约的公链。 今年上半年以来,除了以太坊以外,还有其他公链的冒出,BSC、Polygon。以86起安全事件来看,在BSC上的安全事件是34起,以太坊是28起,Polygon是11起。资金规模损失,以太坊是1.1亿美元,但是BSC由于DeFi的安全事件损失金额到达了3.7亿,Polygon最近几个月火起来了,资产损失也达到了2.26个亿。 去年年底开始包括今年上半年,如果有尝试在以太坊上发过交易的话,肯定对上面交易费用深有体会,费用真的太贵了,触发了交易所或者基于侧链的发展,现在已经达到了各链发展的现状,我记得每条链上的交易数BSC和Polygon每天上链交易数都超过了500~600万条。 第二点,因为跨链,各大公链包括以太坊,还包括了交易所自己的链,还包括Polygon的侧链,因为现在每个链都有足够多的资产,刚才提到以太坊上至少还有600亿美元锁仓,BSC有200亿美元锁仓,Polygon里至少有76亿美元锁仓,各自锁仓里,用户就有拿资产跨链的需求,今年开始跨链的各种解决方案慢慢开始冒出来了。我们注意到根据服务角度来看,跨链的协议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基于我们的分析发现,在BSC上,将近有一半以上的被盗资产是通过跨链协议转到其他的公链上,通过别的公链混币服务进行洗白的,这也是在区块链行业发展的时候对行业治理带来的很大挑战。 我们分析上半年86起安全事件主要是哪些攻击手法造成的伤害,我们发现攻击手法最主要的是跑路机制。在一个生态发展的初始阶段,攻击者认为简单的跑路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最粗暴、最有效的。第二种比较常见的攻击手段来自闪电贷,闪电贷算是区块链里独特的攻击,攻击者以很少的成本就可以获得巨量资金,上亿甚至十几亿美元资金,在攻击结束之后再把闪电贷还回去,从这里可…

    2021年7月26日
    525 0
  • 圆桌实录:区块链开源生态建设丨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

    7月24日, 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杭州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无限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的100+区块链、加密货币行业头部创业者、研究者,以胸怀万里世界的姿态,共同放眼无限未来的行业想象。 本次大会由杭州时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巴比特)主办,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等机构支持。 2021年6月,两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强调要建立“开源生态”。开源是当下全球新兴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路径,而区块链作为创造信任的机器,没有开源也就没有区块链,更没有核心创新能力。 那么,什么是区块链开源?要如何打造开源生态?国内的区块链开源生态建设相较于国外有哪些优点或是不足?学术界和企业界又要怎样联合共建开源生态?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秘书长、浙江大学计算机教授刘加海;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可信账本工作组执行秘书刘涛;百度区块链开源负责人郑旗;以及微众银行区块链战略合作负责人邓伟平于24日下午在圆桌论坛《区块链开源生态建设》中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精彩讨论。本场圆桌由浙江省区块链标准委员会专家委员、巴比特副总裁马千里主持。 以下是巴比特整理的圆桌内容: 马千里:什么是开源,区块链为什么要开源? 刘加海:首先,我们要从区块链本身考虑。区块链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它是平等、共享,大家积极倡议的,这些都与开源吻合。另一方面,从区块链本身发展来看,区块链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讲信用的模式。区块链上是在传递价值的。像这样的一种生态环境,都是开源的环境,换句话说,它会形成与生活当中息息相关的部分。以后网络和区块链会像空气和水一样。在这里呼吸空气,如果需要收费,那肯定是有失偏颇的。从这个角度看,区块链应该是开源的。 刘涛:首先,区块链的开源让我想起了互联网的发展,这么多年,互联网实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区块链又实现了可信的数据交换。如何连接更多的用户,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开源是必由之路。现在区块链的开源包括从底层平台到应用开发框架,到一些辅助项目配套生态项目的开源,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区块链的技术才能连接更多用户、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当然,这并不完美。因为通过开源的方式,大家拿到代码就可以实现更快的业务开发和迭代,但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即大量的项目开源容易造成市场的碎片化。我们呼吁区块链开源项目能够像互联网一样,参考互联网标准方面的经验,如果能在区块链的架构标准化、接口的标准化、组件的标准化方面更往前一步的话,开源的质量会更高。 郑旗: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是开源,开源是一种全新开源软件的开发形式,通过开放的方式让整个社会的人可以参与并共同发展项目。可以说开源的软件开发模式,是当下软件做强、做大唯一的选择。从整个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来看,很多开源软件在其中起了很大的驱动作用,包括Linux、安卓、Hadoop大数据、云原生的Kubernetes等,这些开源软件是互联网非常大的驱动力。 那么,开源和区块链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最早的区块链从比特币技术诞生,本质上是一个可信的、分布式的数据库技术,最难能可贵是它的可信。区块链可信的来源是协议都是开放、透明的。在区块链领域有一句话是“Code is  Law ”,如果代码没有分享出来,信任基础是很难建立的。所以在区块链领域,开源天生就非常契合,对区块链来说,开源是非常重要的。 邓伟平:开源从字面上理解是源代码的开源,但对一个企业和组织来说,如果想做开源生态、开源社区,源代码的开放只是一个起点。要做开源的事情,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人才队伍,都要配合软件开源做相应的配套。以微众银行为例,我们已经做了一系列的事情,我们的AI、大数据、云计算等各个金融科技的赛道上都开源了很多技术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几十个。 具体到区块链赛道,区块链的源头就是开源的,大家都知道比特币、以太坊等比较知名的项目,源代码一开始就是开放的。此外,像联盟链可以解决机构之间的合作信任问题,作为底层的基础设施,如果基础设施是闭源的软件、是黑盒子,机构之间就很难解决信任的摩擦。 所以,从区块链大的赛道来说,软件开源应该是大势所趋。国家部委提出的政策里也提出要支持开源社区,这是对区块链技术趋势的回应。 马千里:如何打造区块链开源生态? 邓伟平:接着微众银行的实践说,我们很早就开始布局开源,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17年的时候,我们认为区块链是解决信任的基础设施,是大势所趋,所以就选择了开源。开始的时候要把源代码开放出去形成开放的生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难的点是从0到1获取第一个或者第一批种子用户。当第一个种子用户出现的时候,我们会给他们很多支持,包括技术、宣传上的支持,打磨上层应用层方案等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形成背靠背的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形成正向循环。这样做出口碑,发展技术,生态…

    2021年7月26日
    399 0
  • 贾瑶琪:拥抱Web3.0,为什么互操作性那么重要? | 世界区块链大会

    7月25日,“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杭州”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杭州时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巴比特)主办。 在下午的Web3.0论坛中,Parity亚洲负责人贾瑶琪博士带来了主题演讲《未来已来:Web3.0拥抱互操作性》。他在演讲中提到,现有的layer 1公链与Web2.0交互只能通过一些相对中心化的方式来完成,属于强信任的交互。此外,当前的多链世界尽管是未来的趋势,但链与链之间却形成了数据孤岛,缺乏互操作性。而Web3.0能比较自洽地证明交互,让不同链之间的数据或资产的传递可以进行自主证明,而无需比较中心化的服务进行交互。波卡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可以互操作的框架。 以下为巴比特整理的演讲内容: 非常感谢巴比特的邀请。今天我会为大家分享一下波卡Parity是如何在Web3.0中提供对应的互操作性的。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是瑶琪,Parity亚洲负责人。Parity之前以及现在一直在做Web3.0的基础设施建设,早期的以太坊以及波卡协议,我们致力于为Web3.0提供面向开发者的基础设施以及对应的开源框架。亚洲团队着重于对亚洲的各个生态项目,特别是国内的生态提供对应的技术、市场以及商务方向的支持。 从保险应用来看我们为什么需要互操作性今天的话题是关于Web3.0的互操作性。在此之前,其实我们可以回头从Web2.0的互操作里学习一些知识。 我这里就举一个例子,Web2.0的航班延迟保险对应的应用其实就已经有互操作性对应的功能了。首先我们的保险应用是需要从航空公司里拿到对应数据检查航班有没有延误。同时我们也要通过手机应用去检查使用保险服务的个人有没有到机场。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去看一下假如航班真的延误了,保险公司要进行赔付时,是否直接为用户的账户提供转账,有没有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作为一个保险应用,其实在对这些数据进行交互时,就已经属于互操作性了。只不过Web2.0已经有非常完善的基础设施。所以通过与不同的服务进行交互,最终可以很方便地获得或组建对应的延误保险的服务。 然而当我们到Web3.0的时代,或是我们看一下现有的Layer 1公链,如果我们想要做到比较好的互操作性,难度挺大。某种程度上来讲,互操作性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一个相对隔离的Web3.0,或是区块链整个生态,我们需要与Web2.0世界里的数据打交道,我们需要一个通道将Web2.0的数据转移到链上。这一部分我们目前也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通常是通过一些相对中心化的数据提交到链上。 与此同时,目前的Web3.0行业有大量的区块链,不同的区块链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数据孤岛,我们需要对应的协议去连接不同的数据孤岛,然后将整个Web3.0里不同的区块链的数据以及资产连接起来。 正如我刚刚提到的,无论与Web2.0的交互以及与Web3.0本身区块链系统的交互,目前整个行业里缺乏对应的互操作性协议。 虽然我们有一些比较直接的方式,例如通过中间人的方式将对应的数据提供到链上,然后打通Web2.0、Web3.0的数据,但这里存在中心化的信任,这就导致在目前已有的区块链生态或Web3.0生态中大量的交互都是可证明的交互,某种程度上来讲都是需要强信任的交互。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多链世界,不同于2017年只有比较成熟的比特币,现在有大量的公链,未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确实是一个多链世界。 除了与Web2.0交互,更多的需要链与链之间的交互。作为一条链,需要从比特币或是以太坊上拿对应的数字资产,或是拿对应的NFT资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在未来是刚需。 当然,作为区块链系统,大家知道我们本身运行在一个相对隔离的环境。当其他地方的数据传到区块链系统时,我们通常会使用类似于零知识证明以及相对去中心化的方式如原子交换,以保证拿到的数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就像我刚刚强调的,在我们未来的Web3.0与Web2.0以及原生的生态进行交互时,我们更期望的一个方式是它能比较自洽地保证与证明这一交互,数据的传递、资产的传递在不同的链之间可以自我地进行一个证明,而无需比较中心化的服务进行交互。 提到这里,大家应该大概理解到目前Web3.0生态以及未来想要打造的更成熟的生态是需要比较好的互操作性协议的。而作为这个行业相对比较先驱的项目,波卡正是为大家提供了无论是连接Web2.0还是Web3.0原生生态的互操作框架。 波卡提供了互操作性框架波卡本身是一个Layer 0的互操作协议,在它之上有各种各样的Layer 1区块链。波卡提供了Substrate对应的开发框架,方便于大家开发波卡原生的区块链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方便大家统一对应的接口,未来接到波卡生态时进行互操作性以及资产、信息传递时有一个较好的共同处理方式。 当然,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区块链功能,除了资产转移,还有对应的智能合约。当然在…

    2021年7月26日
    456 0
  • 高盛:60%的家族办公室正在考虑投资或已经持有加密货币

    大型投资银行高盛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其近一半的家族办公室客户希望在其投资组合中加入加密货币。 据彭博社报道,这项调查对全球150多个家族办公室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15%的家族办公室已经购买了加密资产。 另有45%的家族办公室表示有兴趣投资这一资产类别,以对冲“更高的通货膨胀率、长期的低利率,以及一年来前所未有的全球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之后的其他宏观经济发展”。 然而,其他受访者表示,围绕加密货币价格的波动性和长期不确定性的担忧是他们厌恶这一资产类别的原因。 约67%的受访公司管理着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资产,22%的受访公司管理的资产超过50亿美元。 彭博社将家族办公室的业务描述为管理“富人的财富和个人事务”,包括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前谷歌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香奈儿所有者Alain Wertheimer和Gerard Wertheimer等。 据专业服务公司安永估计,目前有超过1万个家族办公室,每个家族办公室都只管理一个家族的财务,其中一半成立于21世纪。据估计,家族办公室领域在全球管理着超过6万亿美元的资产,这使对冲基金行业黯然失色。 高盛的Meena Flynn表示,该公司的大多数家族办公室客户都对“数字资产生态系统”表示感兴趣,并补充称,许多客户认为区块链技术“从效率和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将像互联网一样具有影响力。”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鉴于中国尚未出台数字资产相关政策及法规,请中国大陆用户谨慎进行数字货币投资。 文章来源:高盛:60%的家族办公室正在考虑投资或已经持有加密货币

    2021年7月23日
    555 0
  • 奥运将至,从赞助、NFT到粉丝通证,体育行业如何拥抱区块链

    来自 | cryptobriefing,编译 | PANews 原标题:《奥运将至,从赞助、NFT到粉丝通证,体育行业如何拥抱加密》 今晚,第32届奥运会就要在日本东京开幕了。毫无疑问,一股“体育风”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刮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体育和加密似乎是两个不相关的世界,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两个领域其实有不少合作空间,也能相互提供很多彼此需要的东西。 最近几年,加密和区块链技术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也愈发广泛,这股趋势也逐渐延伸到了体育领域——实际上,加密货币已经在整个体育界得到快速采用,不少球队获得了加密和区块链公司的赞助,NFT和粉丝通证等加密资产也为体育组织创造出更多、更新的价值。 从赞助、NFT到粉丝通证,体育行业如何拥抱加密和区块链? 通过赞助提升加密行业“曝光率”2014年,加密货币支付提供商 Bitpay 与 ESPN 签约,为美国大学橄榄球赛事——圣彼得堡碗(St. Petersburg Bowl)提供赞助。尽管“圣彼得堡碗”的规模不大,但极具标志意义,因为这是第一次将“加密元素”融入到主流体育赛事中,也是加密行业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七年过去了,加密企业赞助体育赛事和球队的交易也越来越多—— 在橄榄球领域,2021年,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的纽约巨人队也顺利与全球最大的加密资产管理公司 Grayscale Investments 达成合作,成为该联盟里第一支获得加密公司赞助的职业橄榄球球队,也向体育圈宣告:加密开始进入 NFL。 在足球领域,毫无疑问,足球是全球第一大运动,因此获得加密和区块链企业青睐也就不足为奇。虽然加密企业赞助足球行业的趋势从 2021 年才起步,但发展速度很快,如今基本上已经很难找到一个与加密无关的足球联盟了。 在篮球领域,NBA 波特兰开拓者队最近宣布与加密现金返还应用程序 StormX 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今年早些时候,NBA 迈阿密热火队与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签署了独家冠名权协议,预计会将其主场更名为“FTX Arena”,据传这笔冠名协议为期 19 年,交易价值达到 1.35 亿美元。 在棒球领域,2021 年 6 月 23 日,FTX 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BL)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这也是迄今为止加密企业规模最大的一笔体育赞助交易。坦率地说,有一件事非常明显:对于那些参与赞助体育行业的加密企业而言,他们已经看到向体育迷营销加密服务和产品蕴藏着巨大潜力。 在谈到与 FTX 合作这件事时,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首席营收官诺亚·加登 (Noah Garden)说道: “我们的粉丝一直是使用新技术参与比赛、进行互动的早期采用者。” 就现阶段而言,在体育行业提供赞助的加密企业主要是数字货币交易所和支付服务提供商,凸显出体育粉丝和加密货币应用之间的确存在一些实质性的“交集”。举个例子,一些球队已经开始允许球迷使用加密货币购买门票,比如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元老球队之一的奥克兰运动家队在今年早些时候就推出了比特币买票渠道,允许球迷直接购买一整个赛季的套票。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体育组织和联盟“突然”开始拥抱加密了呢?实际上,对于体育行业而言,这是一次吸引年轻粉丝和用户的绝佳机会。根据《体育商业杂志》(Sport Business Journal)在 2017 年发布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如今体育赛事电视观众老龄化速度超过美国总人口的老龄化速度,美国职棒大联盟球迷的平均年龄为 57 岁,只有NBA和WTA的电视观众年龄增长速度低于全美人口老龄化速度,截至2017年5月中旬,全美四大体育电视台在黄金时段的观众平均年龄已经增长了8到11岁。 NFT 开始在体育圈内兴起除了赞助体育赛事和体育组织之外,区块链技术还以用于可收藏的 NFT 的形式为体育迷增加价值。 NFT,也就是所谓的“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资产,允许创作者将数字艺术、收藏品或互联网上的任何其他类型的资产代币化。NFT 可以提升收藏品价值,因为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可以证明的收藏品所有权和稀缺性。 说道体育行业与 NFT 的结合,就不得不提 NBA,NBA 是目前利用 NFT 最成功的体育组织之一,积极参与了数字收藏卡平台 NBA Top Shot 的合作。NBA Top Shot 建立在 FLOW 区块链上,允许用户购买、出售和交易 “NBA Moment”(NBA 球星的高光时刻视频)并将其”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字钱包之中。 2021 年,NBA Top Shot 取得了巨大成功,五月用户数超过 100 万,在二级市场也吸引了数量众多且资金雄厚的投资者。今年四月,NBA 湖人队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的一个“Moment”高光时刻以 387,600 美元的价格被售出。 除了 NBA,欧洲足球也在 NFT …

    2021年7月23日
    565 0
  • 上海发布《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区块链在金融等领域示范应用

    证券日报记者 邢萌 原标题:《上海:推动区块链在金融等领域示范应用》 7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新兴数字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新兴数字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左右,培育20家垂直细分领域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打造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级,推动经济领域数字化转型。 引人关注的是,在新兴数字产业的数字应用中,《规划》重点强调加快区块链发展,覆盖技术、平台、应用、场景等各个方面。文件提出,要“重点突破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建设一批区块链服务平台,推动区块链在金融、商贸、物流、能源、制造等领域示范应用,构建应用场景,形成区块链应用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 “《规划》对于上海区块链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重大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一方面,《规划》明确了区块链技术重点研究方向以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关键技术为主,这样有利于科研机构进行重大技术攻关与突破;另一方面,《规划》明确了具体的产业应用,在金融、商贸、物流、能源、制造等领域示范应用,这样各领域职能主管部门将依据规划进行落地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可执行的政策指导。 记者注意到,上海对于区块链在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先试先行,进行了有益探索,发挥了引领作用。去年7月份,上海首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应用名单公布,对8个拟纳入试点的应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8个试点应用中,有4个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均有银行参与,包括建设银行等机构联合申请的“‘信盟链’风险信息协同共享产品”等。而在今年3月份公布的第三批3个试点应用中,区块链应用也位列其中,为浦发银行等机构联合申请的“基于区块链的B2B订单管理服务”。 事实上,不仅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成都、长沙等中西部城市也将区块链视为数字经济中角力的一大方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为创新技术的区块链优势愈发突出,已成为新兴数字产业的重要一员。 “区块链的创新性最大的特点不在于单点技术,而在于包括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和分布式账本在内一揽子技术的组合,在于系统化的创新与思维的创新。”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安妮股份CTO郝汉对记者表示,区块链的出现意味着社会有可能打造一个基于技术的信任网络,使得价值交互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能够转换为人与技术的信任,从而实现新型的社会结构、商业模式、人际关系,在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业务流程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系统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编辑 崔漫 上官梦露) 文章来源:上海发布《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区块链在金融等领域示范应用

    2021年7月23日
    388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