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ChainsMap链上数据10月扫描:行业变故不断,比特币新牛市却始于10月?》
比特币的新行情(大胆点:大牛市)始于10月?
在7月比特币价格突破1万美元后,8月币价在短暂调整接着在震荡中再度冲高,进入9月,币价一度跳水考验10000美元,在这个过程中Defi的崛起可谓贴身吸收着比特币的资金流,大量资金流向Defi去追逐财富,甚至比特币本身也被大量锁仓在Defi之中,成为以太坊上的诸多“比特币”。在这样的波动下,10月中更爆出OKEx停止提币事件,一时间行业震动,比特币价格似乎将在本月跌入更惨的境地。

但是,恰恰相反,10月币价在中国国庆假期期间波澜不惊之后,竟然于月中一路攀升至13000美元,结合11月迄今为止的涨幅,一波比特币的大行情似乎正孕育于行业动荡的10月。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链上数据有哪些波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对9月链上数据进行复盘和分析。

2020年10月,比特币链上交易额为76770155.37BTC,相较于2020年9月的83577456.2BTC,下降8.14%。

2020年10月,比特币链上实际交易额为17175126.74BTC,相较于2020年9月的16219040.76BTC上涨5.89%。


从近两个月比特币价格与交易额的对比来看,基本跟随币价波动而波动,特别在10月下旬币价大涨一段,链上交易额也有一个明显的跳涨。

2020年10月的链上大额转账数为37747次,比2020年9月的39660次下降4.83%。

从与9、10月同期比特币价格比较来看,9月币价稳定在10000到11000美元后,大额转账数未有明显波动,10月20日以后,随着币价上涨,比特币的链上大额转账数也有很大跳涨,这体现的也依然是交易所相关链上交易的活跃度提升。

2020年10月,比特币链上交易总次数为9303913次,比9月的9481820次下降1.88%。

从近两个月链上交易次数与比特币价格比较来看,9月和10月中旬前期波动幅度不大,后期币价上涨交易数反而减少。

再看看活跃地址数,也就是主动发起转账的地址数,2020年10月活跃地址数为18030257个,比2020年9月的18703206个下降3.60%。

从近两月活跃地址数和币价的关系来看,10月的活跃地址数币价月底上涨无太大波澜,略有波动,但是整体变化不大。
以上便是10月份链上交易整体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到币价冲上13000美元后,链上数据的变化主要还是体现在大额转账数这样的交易所关联数据上。
作为HBO中的那个“O”,OKEx在10月遭遇危机,这会对另外两大所有何影响,被认为在区域特征和政策环境上与OKEx相似的火币受到的影响有多大?被认为更国际化的币安受到的影响是否会更小?中心化交易所会一同受到用户们的提币压力吗?在10月数据回顾的下一部分,我们将向各位朋友揭示交易所在10月的最新趋势。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10月链上数据分析:行业变故不断,比特币新牛市却始于10月?
富达数字资产在近日发表的一篇博客文章中驳斥了针对比特币的一些常见批评观点。 文章认为,虽然一些对于比特币的批评观点属于老生常谈,但是由于最近一段时间比特币关注度的增加,富达有必要进行最新的回应。 文章中驳斥的对比特币的六大质疑包括: •比特币的波动性太大,不适…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DeFi之道丨数据解析摩根大通眼中的Staking蓝海赛道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最近传统金融公司开始吹起了Crypto领域的权益证明(PoS)资产和Staking质押服务。 华尔街/中央银行机构通常并不喜欢能源密集型工作量证明(PoW)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就连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这样的科技狂人此前也抨击过比特币耗能的问题。 那么,像Polkadot、Tezos、Cosmos以及备受关注的以太坊2.0等更节能的权益证明(PoS)资产呢?当谈到PoS这个子领域时,你会发现,这些传统机构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近期有两则消息是大家需要关注的,一个是摩根大通发布的Staking报告,另一个是有银行已开始在提供Staking服务。 据悉,摩根大通(JP Morgan)的分析师 Ken Worthingon 和 Samantha Trent 在一篇关于Staking的长篇入门报告中指出了Crypto领域最大的增长机会,其得出结论称: “随着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普及,Staking将成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的收入来源,并将获得吸引力。” 而在今日,瑞士银行Sygnum还宣布为客户提供了以太坊2.0质押服务,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家这么干的银行机构。 根据摩根大通估计,当前Stalking领域的年收入大约为90亿美元,而一旦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PoS)机制,这个收入机会将增长到200亿美元,而到2025年,如果权益证明(PoS)协议增长成为主导协议,该领域的年收入可能会达到400亿美元,此外,摩根大通还估计称,届时Coinbase将获得每年5亿美元的Staking收入(注:摩根大通是Coinbase的上市承销商)。 (注:图片来自摩根大通报告) 权益证明(PoS)和Staking是什么? 这里给新读者简单科普一下:目前比特币和以太坊区块链使用一种称为工作量证明(PoW)的共识机制来确保网络上的所有交易都是有效,并确保网络的分布式记录准确无误。而正是这种工作量证明(PoW)过程,导致比特币和各种加密货币遭到了舆论攻击,因为它们需要能量效率很低的“矿机”设备来维护系统,这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 而为了创建一个更可扩展和更节能的系统,以太坊计划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这种转变自然也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再加上以太坊生态中拥有各种各样的DeFi、NFT等玩法,这使得以太坊的故事变得更具想象力。这不,最近高盛还在一份冗长的报告中称以太坊为“信息亚马逊”,其称赞以太坊会是crypto领域的下一个庞然大物。 暂且不论这些机构们吹的对不对,我们可以确认的是,以太坊转PoS这件事是备受全球关注的。 如下图所示,当前加密资产市场仍是以PoW币为主导,而论市值的话,PoW币大约占到了整个市场的70%,这主要是因为比特币和以太坊这两种最大的加密资产,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太坊将在未来几个月迁移到PoS协议(开发者预计在明年Q1进行合并阶段),届时,PoS币市值占比将大大得到提升。 (注:图片来自摩根大通报告) 而当前最大的PoS币种有以下这些: (注:图片来自摩根大通报告) 而所谓Staking,我们可简单理解为用户将原生资产质押在相关合约内,并锁定一段时间,然后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原生资产收益,这与用户在银行存款并获得利息是非常相似的。 根据staked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前像ETH 2.0、DOT、SOL以及ATOM这样的PoS资产,它们每年的Staking质押收益率在7%-14%之间。 (数据来自https://staked.us/) 分析师预测,对于Coinbase等加密货币中介机构来说,Staking将成为一个不断增长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在以太坊2.0完整落地之后,摩根大通估计称,Staking将在2022年为Coinbase带来2亿美元的收入机会,相比2020年的1040万美元增长近20倍。 需要提醒的是,Staking也是存在风险的,通过质押加密资产获得持续正收益的潜在能力,取决于市场的波动性。而当用户质押的资产价格下降时,实际Staking可能并不会有正收益,这是绝大多数加密资产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Staking蓝海市场的竞争: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 显然,Staking已经成为了各大机构们眼中的蓝海市场,那么当前这个市场有哪些竞争者,局势又是怎样的呢? 为了简单起见,这里我们便用以太坊2.0的数据作为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将Staking服务大致分为三个种类,(1)中心化Staking服务,(2)半去中心化Staking服务,(3)去中心化Staking服务。 所谓中心化服务,就是指用户将加密资产全权委托给某个第三方机构,由专业的机构人员代操作质押服务(一般会收取一部分的手续费作为报酬),例如上文中提到的Coinbase就是一个常见的例子。 而半去中心…
-
摩根大通报告:Eth2有望在2025年前启动400亿美元的质押行业
根据摩根大通的一份新报告,节能以太坊2.0网络的推出将使权益证明共识机制变得受欢迎,并使质押收益成为机构和散户投资者更有吸引力的收入来源。 两位作者估计,目前,在PoS区块链上质押代币的持有者每年从其质押的代币中共获得约90亿美元的收益。 两位分析师预计,当明年以太坊完成从工作量证明(PoW)到权益证明(PoS)的过渡时,收益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200亿美元。他们预计,到2025年,区块链行业的质押收益将再翻一番,达到400亿美元。 这两位资深分析师还将质押的加密货币与现金、现金等价物以及美国国债等固定收益工具的财务激励进行了比较: “相对于其他资产类别的投资,通过质押获得的收益可以降低持有加密货币的机会成本,美元、美国国债或货币市场基金等资产类别的投资会产生一些正的名义收益率。事实上,在当前零利率环境下,我们认为收益率是对投资的一种激励。” 根据StakingRewards的数据,按质押市值计算,在十大加密货币中,每年的质押回报从3%到高达13%不等。 这两位分析师发现,除了任何预期的市场价格升值外,PoS币的正实际收益率也很有吸引力,他们写道: “与其他资产类别相比,质押不仅降低了持有加密货币的机会成本,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加密货币支付的名义和实际收益率都很高。” 权益证明代币并不是唯一被摩根大通认真对待的加密货币。据报道,这家金融服务巨头正准备向特定客户提供比特币基金。它最快可能在今年夏天推出。 与Pantera Capital和Galaxy Digital提供的类似被动比特币基金相比,这种新的加密产品可能是积极管理型的。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鉴于中国尚未出台数字资产相关政策及法规,请中国大陆用户谨慎进行数字货币投资。 文章来源:摩根大通报告:Eth2有望在2025年前启动400亿美元的质押行业
-
Uniswap 停矿后交易量不减,流动性挖矿真的必要吗?
原文标题:《链新闻观察|Uniswap 不用靠流动性挖矿也行?丢失逐利农夫,年化不输 SushiSwap》撰文:Elponcho来源:www.abmedia.io Uniswap 结束首轮的 UNI 流动性挖矿,四个流动性池的流动性提供者暂时无法再获得 UNI 奖励。近期的治理提案中,对于下一轮的流动性挖矿已有规划,但 Uniswap 的社群却是相当反对,有近九成的投票都不希望「再推出」或「这么快推出」流动性挖矿。 Uniswap 真的需要流动性挖矿吗?观察目前 Uniswap 与 SushiSwap 流动性提供者可得的年化报酬,我们发现没有流动性挖矿的 Uniswap 似乎也不差。 Uniswap:流失流动性、交易量未锐减 链新闻观察,Uniswap 在停止挖矿性挖矿 (liquidity mining) 后,流动性 (liquidity) 持续降低,不过交易量没有显著下降 ; 而竞争者 SushiSwap 流动性则是大幅增加,几乎回到九月吸血 Uniswap 的水平,尽管交易量有所成长,但仍为 Uniswap 的三分之一以下。 在观察 DeFi 锁定资产排行榜发现,SushiSwap 为第六名,而 Uniswap 已离开首位宝座,成为第四: Uniswap 社群:没有流动性挖矿,不会比较差 社群成员 govro 指出,实际上 UNI 挖矿奖励造成两个负面影响: 第一,与四个奖励资金池的过往数据相比,在 UNI 奖励的加持下,四个资金池的总流动性已经高于交易量太多太多,这让流动性提供者(LP)的收益(UNI + 0.3% 手续费)低于以往仅靠手续费赚取的收益。 第二,挖矿奖励的发行也稀释了 UNI 的持有者(非 LP),流动性挖矿唯一的好处就是 Uniswap 的总锁定价值提高了,但交易量并没有因此提升,而交易量才是能代表 Uniswap 实际经济价值的数据。 对于流动性提供者来说,期望的是热络的交易带来可观的手续费分润,流动性挖矿的额外奖励只是辅助获利。根据 Uniswap 社群成员 govro 的意见,我们统计了在 Uniswap 在停止流动性挖矿前后的「交易量 / 流动性比值」,比值越高,代表整体而言流动性提供者 (LP) 能够分到的交易手续费越多。 从结果来看,Uniswap 在丢失流动性后,对于交易量的冲击不大,因此比值反而大幅升高,少了来瓜分流动性收益的逐利农夫,流动性提供者反而能分到较多的交易手续费。反观 Sushiswap,流动性大幅提升下,交易量并没有为比值带来太大的帮助,甚至稍微降低了流动性提供者的收益。 四个流动性池的获利比较 为了进一步估算验证,链新闻比较了四个 UNI 挖矿的流动性池 (WBTC-ETH、ETH-USDT、DAI-ETH、USDC-ETH),在没有挖矿奖励之后,与 SushiSwap 的获利有多少差异。 以 1,000 美元价值为单位,若在现况 (11/19 13:00) 的数据中,分别在 Uniswap 与 Sushiswap 中可以得到多少获利:(Uniswap 只有手续费分润,SushiSwap 则为手续费+SUSHI 奖励) 从上表可以看出,作为流动性提供者在无流动性挖矿的 Uniswap 参与 ETH-USDT 、USDC-ETH 的池子,获利仍高于有流动性挖矿的 SushiSwap。因此可验证在目前的条件下 (流动性、交易量与治理代币价格),Uniswap 即使没有流动性挖矿,仍具有一定优势。 此外,必须注意 SushiSwap 的 SUSHI 挖矿所得,依照现行制度需锁仓三分之二长达半年,依据币价波动牵动 ; 而流动性池交易手续费收入 0.3%,会拆分成 0.25% 给流动性提供者,另外 0.05% 则还需要透过另外质押 SUSHI 获得。因此实际收益会依据用户行为不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Uniswap 停矿后交易量不减,流动性挖矿真的必要吗?
-
财联社:Libra即将面世 欧央行行长警告稳定币对金融安全存在破坏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上海,编辑 周玲)讯,Facebook的天秤座(Libra)稳定币即将推出之际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当地时间周一发文警告称,稳定币如果被广泛采用,可能会“破坏金融安全” 。 拉加德在文章中对数字欧元持乐观态度,同时对加密货币和稳定币(与法定货币挂钩的数字资产)等潜在竞争对手表示警惕。 拉加德称,加密货币的主要风险,就是加密支持者所以为的优点——即加密货币完全依赖技术,没有可识别的发行者或索赔方。拉加德表示,其结果将导致加密货币缺乏流动性、稳定性和信任度,从而“不能履行货币的所有功能”。 拉加德指出,虽然稳定货正在试图解决上述问题,并可能推动支付方面的额外创新,但它们”构成严重风险”。 拉加德补充道,“使用稳定币作为保值手段,可能会引发银行存款大规模向稳定币转移,这可能会对银行运营和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影响。” 拉加德还表示,如果稳定币发行机构不能担保固定价值,或被认为无法吸收损失,就可能引发挤兑。 拉加德称,“稳定币,尤其是那些由全球科技公司支持的……也可能对欧洲的竞争力和技术自主权构成风险。” Facebook于2019年6月首次宣布“Libra”计划,有媒体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报道称,由Facebook主导的Libra稳定币最快于明年一月发行,初期只发行锚定美元的稳定币。 拉加德在谈到大型科技公司支持的稳定币时表示,“它们的主导地位可能会损害竞争和消费者的选择,并引发人们对数据隐私和个人信息滥用的担忧。” 或对法定货币“取而代之”IMF也在10月回应了各国财长和政策制定者对私营部门稳定币的担忧。IMF警告称,真正全球性的稳定币本身会对货币政策构成风险。 IMF报告推测,“大型科技公司”只需要在稳定币发行之初将其与法定货币的储备金挂钩,然后再将其解除,就可以轻易的改变它们的“稳定机制”。而这些没有备书的全球性稳定币(GSCs)将成为无国籍货币。 IMF表示:“在某个阶段,一旦稳定币的采用率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不再需要与现有储备货币挂钩来取得人们的信任,GSC就可能成为一种法定货币。” 该报告警告称,这种风险在汇率不稳定或通胀高企的国家尤其严重,在这些国家,GSC可以扮演法定货币的角色。 文章来源:财联社:Libra即将面世 欧央行行长警告稳定币对金融安全存在破坏
-
专家:比特币暴涨,央行数字货币或助推形成更大的生态
本文来源:中新经纬,原题《黄震:比特币暴涨,主权数字货币推出将有何影响?》 作者:黄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 当比特币破2万美元之时,就有分析预测未来可能破3万美元,令人意外的是疯狂的比特币在仅仅一个月里就攻破了3万美元大关!如果按照市值计算,如今比特币的市值已经达到了6000亿美元。以2010年比特币价格0.0025美元来看,十年间价格涨幅已达1380万倍。令人咋舌的同时,其背后推动上涨的动力、趋势、风险如何? 疯狂暴涨背后的原因 从笔者观察来看,近期比特币出现暴涨,其背后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原因一:主要动力是疫情大流行导致很多国家货币超发。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际比特币推出,当时比特币声称是限额发行——只有2100万枚,不会出现超发和滥发现象,也就可以杜绝通货膨胀,所以它不会贬值。相对世界各国的主权货币来说,比特币受到技术约束不会超发,可能会让比特币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原因二:疫情期间投资渠道和产品有限。在疫情期间进行投资,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途径和资产,所以相对而言,有人把比特币称之为“数字黄金”,有人说它是未来数字资产的主流,甚至已经成为主流等,这样的概念有炒作空间。当前,美元货币超发非常严重,因此人们要寻求对抗美元超发的资产,相对来说,比特币作为一个世界跨主权的所谓保值增值的投资品,吸引了很多避险资金。 原因三:能够照顾到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几个方面。比特币的交易有极大的便利性,有很多交易平台,随时可以交易变现,具有一定流动性。 主权数字货币对比特币的影响 第一,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已经走在前列,欧洲及其他一些国家也都在研发。但目前这些央行数字货币主要是替代原来的实物货币,也就是数字货币的发行原则、原理没有变化,只是货币形态发生变化。所以货币发行量该超发还是会超发,不会因为数字形态改变产生货币政策的巨大改变。因此,央行数字货币推出不会对比特币产生替代效应。 第二,央行数字货币推出以后,可能对比特币生态有一定影响,甚至有可能会助推比特币等更加广泛地与主权数字货币或者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交易,因为都是数字形态更方便交换,也许会形成更大的数字货币生态,比特币的交易生态也可能会扩大。 第三,如果央行数字货币出台的同时修订法律,对其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交易进行限制或者禁止,就会对比特币的交易产生巨大的打击作用。因此,比特币未来依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投资时机及可能面临的风险 首先,比特币投资者有一个长期的理念,认为比特币是作为对抗国家、尤其是美元超发的一种工具,所以它是一种长期投资的工具,也就是说要抱有长期主义,他们认为价格会是一直看涨的,但是短期内肯定会有涨跌。如果想要投资比特币,一定要抱有长期看法和长期投资的信心。如做投机一涨一跌可能就被洗出局了,甚至有可能导致亏损。 第二,当前中国的政策法律是不支持做比特币的炒作和投机的。虽然没有禁止作为虚拟商品购买,但国内已禁止设立比特币交易平台,在国内比特币交易并不便利。如果参与比特币的交易,就要看移植到国外的平台是否真的安全和有保障,可能面临一定风险,建议投资者一定要高度关注其经营情况。 第三,根据以前的研究,比特币短期内的特点是涨得快、跌得也快,其风格和通常微涨微跌的理财产品等大不一样,比特币常常是暴涨暴跌。投资者如果想要参与,要自我考量风险承受能力。比特币暴涨暴跌的教训犹在,加密数字货币的风险提示值得普通投资者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国内比特币交易纠纷的处理 现在,国内的法律法规框架不支持比特币交易平台设立,如果出现纠纷,投资者可按如下思路进行维权: 一,根据当时的合同约定。如果合同约定在国内可以进行仲裁和起诉的,可以在国内进行起诉,因为比特币作为虚拟商品是可以交易的。国内只是不允许设立交易平台,但还是可以交易的,所以如果合同条款有约定的,可以在国内进行仲裁和起诉。 二,在合同条款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因为合同、交易发生地在国内,也可以在国内发生地、原告所在地起诉。但是,如果合同规定在境外进行仲裁和诉讼,对投资者会很不利,仲裁和诉讼可能就要在国外进行了。 比特币行情未来趋势 在比特币的相关商业生态没有遭到重创的条件下,比特币还是有类似暗网、洗钱、灰色交易等支持的工具作用。也应该看到和警惕比特币在某些场景下其实是违法行为的一种支持工具。如果其生态没有被破坏,比特币就有它的价值,可能会有继续上涨的空间。短期内它一定会有涨有跌,因为交易所就是靠有涨有跌才能让投资者产生收益空间。另外,它有做空机制,做空就要跌才有赚钱的空间。 投资者一定要研究清楚平台规则和交易规则,对于涨跌双边走向,不仅单边研究“涨”,也要研究“跌”的条件,做好有关止损等安排。建…
-
从不看好到坚定持有,巨头们的“比特币世界观”正在重塑
众多迹象表明,2020年,已成为机构投资者采纳比特币的“分水岭”。 这一年,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态度已从早期的看不起,到积极学习,再到拥抱的巨大转变。 从已经下场购买比特币的诸如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到筹备巨资买入比特币的天桥资本与古根汉姆宏观机会基金,再到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的态度转变,无一不在说明,华尔街正以大踏步的速度进军加密货币。 那么,这些手握天量财富的巨头们,会如何买入比特币,这些投资机构又是如何转变态度的? 1、跑步进场的华尔街机构们毫无疑问,华尔街机构们正在跑步进场。 11月份,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师在其“流量与流动性”报告中表示,2020年Q4,机构投资比特币的速度比第三季度更为强劲,机构投资者正将比特币视为长期投资。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富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s)市场销售主管Christine Sandler表示,2020年正在成为机构入场华尔街的分水岭,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正被机构投资者大量采用。从历史上看,富达的客户包括散户投资者、高净值个人、家族理财室、注册投资顾问、对冲基金和捐赠基金。然而直到2020年,比特币才出现了机构投资的大转变。 据富达投资调查,机构投资者在2018年对比特币表现出“一些兴趣”,而在2019年则有所上升,2020年是最为动荡的一年,也是成为决定性的一年,2020年是比特币被机构采用的“分水岭”。 投资巨头们的动作,是对这一趋势的最好回应。 12月2日,纽约数字投资集团(NYDIG)为两只投资加密货币的新基金筹集了1.5亿美元。两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NYDIG数字资产基金I从机构投资者那里筹集了5000万美元,而NYDIG数字资产基金II筹集了1亿美元。 其中基金I的5000万美元,完全用于投资于比特币。 早些时候,11月29日,管理资金规模近50亿美元,专注于投资股票、大宗商品、另类投资和债券等多种资产的古根汉姆宏观机会基金(Guggenheim Macro Opportunities Fund),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一份修正案,希望允许其将基金的10%投资于GBTC。 据公开数据,即便是其资金体量的10%,也接近5亿美元,约等于27000个比特币。 无独有偶,11月3日,美国知名对冲基金公司天桥资本(Skybridge Capital)就向SEC提交了一份修正案,寻求允许其36亿美元的基金开始投资比特币。据公开资料,天桥基金目前管理总资产超过120亿美元,是古根汉姆宏观机会基金管理资金规模的2倍以上。 此外,机构投资者通过灰度买入比特币的速度也在快速增长。 根据灰度公开数据,Grayscale的比特币投资信托(GBTC)11月份平均交易量为25,441万美元,10月为9,587万美元,相比之下,11月是有史以来第二高的月份,仅次于2017年12月的4.2295亿美元的交易量。 还需要注意的是,灰度比特币信托购买的比特币数量是同时期开采比特币数量的近2倍。 用跑步入场来形容这些机构,毫不夸张。 除了机构买入比特币的速度在急速上涨,比特币零售速度也在快速增长。 2、北美特币零售速度正在快速增长根据路透社报12月初的报道,随着比特币目前的牛市行情在12月1日达到历史新高,北美地区的比特币购买量也在快速增长。 根据ChainAnalysis统计,2020年北美四大平台的交易量翻了一番,到11月底达到每周160万枚比特币,而东亚14个主要交易所的交易量仅上升了16%,达到140万枚。 此外,PayPal与Square的比特币零售商数据也在暴涨。 11月21日,加密货币投资公司Pantera Capital在其官网上发布报告称,PayPal和Cash App正在购买所有新发行的比特币。 以PayPal为例,目前其每天购买约600到700枚比特币,而Square每天购买约400枚比特币,都是比特币零售买家。而目前比特币矿工每天产出量约为900枚比特币,这意味着新产出的比特币勉强能够满足PayPal和Square购买。 犹豫中的华尔街机构投资者也正在转变态度,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要桥水联席主席瑞·达里奥(Ray Dalio)。 3、正在转变态度的机构巨头瑞·达里奥是对冲基金经理,也是一位美国亿万富翁,他创立了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自1985年以来一直担任联席首席投资官。达里奥的桥水基金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管理着约1,400亿美元的资产。达里奥被《 AICIO》杂志和《连线》杂志誉为“投资史蒂夫·乔布斯”。他还被《时代》杂志评为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今年1月底,全球金融市场波诡云谲。彼时,瑞·达里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特币目前不能满足货币的两个主要用例:价值存储和交换…
-
派盾:ARIVA管理员已将Token从Staking合约中转移,ARIVA价格下跌93.7%。
律动 BlockBeats 消息,2 月 25 日,派盾监测到,ARIVA 的管理员已从协议的 Staking 合约中将 Token 转移,并将其兑换为了 1,700 WBNB。目前,ARIVA 价格已下跌 93.7%。
-
比特币再度涨破60000美元 后市有望站上8万大关?
来源:新浪财经 比特币持续走高,涨破60000美元/枚,为3月19日以来首次。有机构乐观预期,在机构投资者加速入场之时,未来一段时间内,比特币价格有望上涨至80000美元上方。 “传统机构进一步拥抱比特币提振了比特币价格。另从国际基本面来看,美国以放水方式拉动经济的动作仍在继续,市场此对货币环境收紧预期的担忧有所化解。”火币集团联合创始人杜均告诉。 对于比特币价格后期走势,看多方较为乐观。英国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Corner首席执行官Danny Scott在推特上表示,交易所的比特币余额正在下降,这是一个看涨指标,可能推动比特币升至83000美元的历史新高。 另据加密数据公司Arcane Research分析师Vetle Lunde透露,投资公司已经拥有超过80万比特币,占该加密货币当前供应量的4.3%。 以当前价格计算,比特币基金持有的比特币价值总计超过460亿美元。其中,数字资产投资巨头灰度投资(Grayscale Investments)目前仍处于领先地位,占持有量的82%。 虽然长期看好比特币走势,但杜均同时提醒,比特币每次突破整数关口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来消化前期涨幅,所以需要持续关注回调的范围。 主流机构加快入场步伐 主流金融行业对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大型公司都在积极拥抱比特币,这些都助力比特币价格不断创出新高。 全球支付巨头贝宝(PayPal)周二宣布推出加密货币结算服务。目前,该公司已经允许在贝宝钱包中持有加密货币的美国用户,将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等转化为法定货币直接从线上商家处购买商品。 “这是用户第一次可以在贝宝钱包中无缝使用加密货币,就像使用信用卡或借记卡一样。”贝宝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丹·舒尔曼(Dan Schulman)对外媒表示,这项功能将推动公司对加密货币主流应用的关注,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和灵活的支付方式。 此前一天,全球最大的信用卡支付公司之一Visa也宣布将允许在其支付网络上使用加密货币USD Coin结算交易。其他金融机构包括纽约梅隆银行、贝莱德等都在采取措施扩大加密货币在投资及支付方面的使用。 不只是金融巨头,芝商所(CME)昨日也宣布,计划推出一种迷你比特币期货合约,使交易员能够对比特币这一数字货币的部分单位进行投资,这一消息也提振了比特币价格。 “CME提出将于五月推出迷你比特币期货合约,供投资者调整比特币风险敞口,丰富交易策略,对于小型交易者也更加友好。此前,特斯拉美国官网支持使用比特币来付款,这些均拓宽了比特币的应用场景。”杜均告诉记者。 监管态度或是不确定因素 目前,监管态度仍是比特币市场面临的不确定因素。 美国财长耶伦此前警告称,比特币具有高度的投机性,经常被用于非法融资,其应用效率低下,投资者应该当心。 前期,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说,比特币“很可能”被宣布非法,如同美国1934年出台《黄金储备法》宣布私人持有黄金为非法那样。达利欧自称不是比特币专家,虽不看好比特币的将来,但认可比特币是一种储值方式。 今日,前国会议员罗恩·保罗(Ron Paul)表示,黄金和比特币正面临着被政府打压的风险。 不过,据外媒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对比特币的怀疑程度似乎低于美国高层政策制定者。 “这是一种让人对该资产抱有一定信任的投资方式。”格奥尔基耶娃说,不认为加密货币是货币体系运行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也不是较大的组成部分。 文章来源:比特币再度涨破60000美元 后市有望站上8万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