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密货币用户在推特上表达了他们对今年报税表中虚拟货币相关问题的困惑和失望。
12月11日,美国国税局发布了一份2020年新的1040纳税表,美国所有的纳税者都需要提交这份申报表。表中包含下列问题:
“在2020年的任何时候,你是否收到、出售、发送、交易或以其他方式从虚拟货币中获得财务利益?”
这些虚拟货币相关问题与2019年纳税表上第一次出现的问题类似,但今年纳税表上的虚拟货币问题更加突出。每个人都必须如实填写纳税表,否则就会被判为犯有伪证罪。
税务公司PIASCIK副总裁、会计师Ryan Losi把这个问题比作一个陷阱。他对雅虎表示:“国税局只是在收集数据,更改纳税表以确定你参与加密货币交易与否,并设置了陷阱,以致于在未来几年监管加密货币交易。”
对于“虚拟货币”的定义缺乏明确的指导,这让一些加密货币用户感到困惑。来自Cane Island Global Macro的投资经理Timothy Peterson问道,“如果你选择了‘否’,你是否犯了伪证罪?因为这是定义不明确的。”
其他人想知道纳税表中列举的问题是否准确地描述了他们参与的加密相关活动。一位加密货币税务专家将这个问题比作“伪证陷阱”。
如果你错误地回答了关于虚拟货币的问题,你可能会被指控作伪证。律师们称之为“伪证陷阱”。
大多数人认为,国税局没有为纳税者提供足够的指导,让他们知道如何报告自己的加密收入,尤其是关于DeFi创新的报告。——Clinton Donnelly (@CryptoTaxFixer) 2020年12月16日
CoinTracker税务策略主管Shehan Chandrasekera告诉Cointelegraph,考虑到目前为止提供的关于这些问题的指示有限,加密货币用户可能不知道如何提供诚实的答案。
“例如,如果你的亲人持有加密货币,或者你通过处理加密货币交易的实体进行投资,我们不知道这两种情况是否属于‘财务利益’类别。”
Chandrasekera指出,虽然国税局还没有发布2020年1040表格的最终指示,但是出现了一些关于如何提供合适答案的指导和外部指示。至于尚未解决的问题,只需等着看美国国税局是否会增加额外的指导。
11月,加州一家税务律师事务所向投资者发布了一份公开公告,警告称,针对不适当遵守税收和报告要求的Coinbase用户,事务所将对其增加执法行动。
2019年,美国国税局向加密货币持有者发送了1万多封信函;由于相关文件申报错误,很多加密货币用户被认定为欠税。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美国国税局2020年报税表上的虚拟货币问题被怀疑是“伪证陷阱”
温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本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币圈财经官方立场无关。
相关推荐
-
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中国应积极争取全球数字金融话语权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茅雯婷 11月18日,以“金融科技 点亮未来”为主题的2020金融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主办,围绕金融科技在技术研发、业态应用、创新监管等多个层面,立足三大国家战略试点——“央行小微企业数字征信试验区”、“数字货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同期汇聚北京的优势,邀请金融行业顶级智库、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赴北京,深入探讨金融科技如何赋能整个金融行业,点亮未来。 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 在论坛上,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发表了主题为《数字货币 替代或颠覆》的演讲。演讲中,李礼辉探讨了法定数字货币的潜在的好处与存在风险和问题,并分享了他对超主权的数字货币是否会重构全球货币体系的思考。他表示,在数字金融全球建设中,中国应主动参与并积极争取话语权,监管的协调,促进达成监管共识,努力建立数字金融国际监管的统一标准。 发行数字货币,要保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驱动力。今年10月,深圳市政府联合央行开展数字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红包试点,以抽签的形式,面向5万名市民发放数字人民币。首次亮相的数字人民币面值为200元,设计上与纸钞相似,上方左右两处印有“国徽”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图样。 数字货币试点测试已一步步走进人们的生活,也成为大家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11月18日,在澎湃金融峰会上,李礼辉对此表示,“这是全球第一个进行投入试点的国家级的数字货币,并且是中国这么大一个经济体的法定数字货币,因此受到各方面关注。”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法定地位而且国家主权背书,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 法定数字货币到底会不会替代传统的货币和支付工具?这是当下大众热议的数字货币话题之一。李礼辉表示大家可能要进一步讨论法定数字货币的潜在的好处,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与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管控体系不同的是,通过法定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实时地把握结构性货币发行的情况,全程跟踪数字货币资金流信息,令反腐败、反洗钱、反逃税等工作得到更好效果。 法定数字货币的潜在好处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可以节省成本,第二可以强化支付系统的公共属性,第三可以确保金融交易的可靠性,第四可以精准地调节货币的供应、加强货币市场的管控。 至于法定数字货币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李礼辉归纳了三点:第一,法定数字货币可能削弱商业银行初始信贷比例,因为央行可以通过法定数字货币直接吸收存款,那商业银行就要相应提高利率水平,保证资深存款及信贷。第二,法定数字货币更容易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数字货币的状态下,一旦某一个金融机构发生问题可能造成更大影响。第三,央行拥有货币市场调控优势的权力,也会因此承担更多责任。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央行必须向市场提供更大流动性支持。 我国人口数量和金融市场规模居全球之最,我国发行数字货币,应该保持数字货币可靠性和安全性。对此李礼辉解读:第一,采取间接发行数字货币的模式,这种发行的模式即双层运营结构,这种结构最大好处跟现在货币发行架构完全一致,能够更好地管控风险、管控市场。 第二,采用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即央行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国内一些权威的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发展到现在,尽管已经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应用,但是这种技术仍然不能满足超大市场规模化运营的要求。所以央行不依赖单一的区块链技术,而要保持技术的中性。更重要的是保持央行中心化管理的模式,以保证货币政策窗口机制可靠性,和货币调控的效率。 第三,采用所谓的账户松口方式。目前微信、支付宝等一定要跟用户银行帐户紧紧绑定在一起,实行账户的实名制。数字货币采用账户收口+数字钱包,实现端对端转移,可以实现可控的匿名支付。更重要的是,不在中国银行开户外国人到中国以后,可以申请数字钱包从而获得链接支付的便利。现在设定中的数字人民币,它会替代流通中的现金。 李礼辉表示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实现路径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完善它的底层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的设计,确保高并发市场中的规模化可靠应用。“我们要考虑在数字货币人民币溢出情况下怎么样保证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应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发行中国主导的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和实施方案。” 虚拟货币很难进入大众化交易与支付场景 比特币也催热了数字货币大众关注度。其目前市场价格约为1.8万美元/个,像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正在升为投资或投机的工具。 虚拟货币会不会进入大众化支付与交易场景?总体上李礼辉认为,虚拟货币还有其生存土壤:一是在公域区块链的社区,虚拟货币是它的计价工具。二是虚拟货币可以匿名、可跨境,它可以成为资金非法流动的工具,也可以…
-
不受SEC诉讼影响,Ripple如约解锁巨额XRP
Whale Alert 数据显示,在 2021 年的第一天,按照常规操作,Ripple 解锁了大量 XRP。不过这一次的解锁数量比平常稍微少了一点,由 10 亿枚 XRP 变成了 9 亿枚 XRP。 尽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诉讼引发了诸多问题,但该公司仍按照此前的协议,向前首席技术官 Jed McCaleb 发送超过 4.77 亿枚 XRP。因此,该公司今天总共释放了超过 13 亿枚 XRP。 Ripple 解锁 9 亿枚 XRP 按照惯例,金融科技巨头 Ripple 会在每个月的第一天解锁 10 亿枚XRP。但是,这些资金中的大部分通常会在同一天的晚些时候重新锁定在托管钱包中。 Ripple 今天解锁了 9 亿枚 XRP,约合超过 2.16 亿美元。 根据 Ripple 网站,截至 2020 年 12 月 13 日,该公司已发行 45,425,790,652 枚 XRP。48,200,000,013 枚 XRP 被锁定在托管钱包,Ripple 持有 6,365,030,048 枚 XRP。 Ripple 使用其持有的 XRP 来支付运营费用、支持有前途的项目(包括投资和慈善)以及向其机构客户销售。 SEC 向 Ripple 提起诉讼 12 月 22 日,美国监管机构 SEC 对 Ripple 及其两名高管——首席执行官 Brad Garlinghouse 和联合创始人 Chris Larsen 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 7 年时间里将 XRP 作为未注册的证券出售给机构投资者。 根据 SEC 的官方指控,该公司已经从这些销售中获利超过 10 亿美元,而 Larsen 和 Garlinghouse 通过出售他们持有的 XRP 赚取 6 亿美元。 2021 年 Jed McCaleb 从 Ripple 收到 4.77 亿枚 XRP Whale Alert 监测数据还显示,今日 Ripple 向其联合创始人 Jed McCaleb 的钱包发送超过 4.77 亿枚XRP,总计超过 1.158 亿美元。 由于与 Ripple 董事会存在某些分歧,McCaleb 在 2013 年离开 Ripple,成立了与 Ripple 竞争的 Stellar 平台,他现在也是该平台的首席技术官。 作为与 Jed 达成的和解协议的一部分,Ripple 一直在向他分批解锁发送 XRP 并约定了出售数量限制,以防止他立即向市场倾销如此庞大数量的代币。 根据 Whale Alert 最近分享的数据,2020 年,Jed McCaleb 又以 4.11 亿美元(平均售价 0.34 美元)的价格出售了 12 亿枚 XRP,使其出售总额达到 5.46 亿美元。加上剩余未解锁的 32.74 亿 XRP,预计他持有的 XRP 和已出售代币总价值合计约为 12 亿美元(按每枚 XRP 0.20 美元的价格计算),使他成为加密领域最富有的人之一。 此外,据此前报道,或受 SEC 起诉Ripple 及其两名高管的影响,Jed McCaleb 最近似乎已经停止出售其 XRP。 文章来源:不受SEC诉讼影响,Ripple如约解锁巨额XRP
-
Grayscale再买入7223个比特币,持有总量超过50万里程碑
“11月12日,Grayscale再次买入7223 BTC,使得其持有的比特币数量突破50万个,达到506,428个。” 11月13日,全球最大加密资产管理公司灰度(Grayscale Investments)管理主管Michael Sonnenshein发布推文表示,Grayscale团队仅比特币的收入就高达1.15亿美元(7223个BTC)。这位高管列出了11月12日一天进入Grayscale的资金规模。 “Grayscale团队昨天仅比特币收入就超过1.15亿美元——你准备上车了吗?——Michael Sonnenshein” 直到上个月,这家加密货币资产管理公司才透露该公司在上一季度已为其投资产品筹集了10.5亿美元,这是有史以来单季度最大的资金流入。 但更重要的是,该公司管理的灰度比特币信托(Grayscale Bitcoin Trust)一直是增长最快的投资产品。 Grayscale Bitcoin Trust的平均每周吸引投资为3950万美元,该信托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流入量为7.193亿美元,增长了1500%。 年初至今,AUM飙升了147%。 最近有多家传统企业巨头对比特币的采用可能对最近的BTC牛市起到了推动作用。 例如,最近,PayPal宣布将允许客户购买,出售和持有BTC和其他山寨币。 此外,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公开宣布对比特币进行了大量投资。 一个显着的例子是Microstrategy,该公司已经买入数亿美金的比特币,鉴于BTC的价格上涨至超过16,000美元,这些比特币的价值已经激增。 实际上,一位独立的加密研究人员指出,MicroStrategy在过去两个月中仅从购买比特币中就赚了1亿美元,而在此之前,MicroStrategy在过去3.5年中从其实际业务运营中仅获得7800万美元收益。 另一方面,由Twitter CEO 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领导的支付企业Square上个月宣布,当时购买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4,709枚比特币。 Grayscale Investments的首席执行官Barry Silbert在10月22日发布的推文中说,Grayscale管理着价值高达70亿美元的数字资产(目前已经高达98亿美元)。 在另一条推文中,Silbert还表示,Grayscale甚至持有者所有以太坊流通量的2%。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Grayscale再买入7223个比特币,持有总量超过50万里程碑
-
日本三大行将合作进行数字日元实验,旨在避免分散的数字支付格局
30个日本私营部门参与者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日本三大银行作为该小组的一部分将合作进行数字日元的实验。据11月19日路透社报道,该研究小组由日本的银行、多个经纪公司、公用事业公司、电信公司和零售商组成。 根据该新小组主席Hiromi Yamaoka的说法,尽管没有排除其他参与者参与发行的可能,但出于实验目的,私有银行将负责发行数字日元。Yamaoka是日本央行的一名前高级官员,日本央行近几个月来对数字日元发展问题的回应越来越多。 众所周知,日本接受无现金支付方式的速度较慢:现金支付继续占该国所有结算方式的大约80%,而美国为55%,中国仅为30%。 日本三大顶级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之前都开发了个人数字支付系统,并且支持数字代币支付。 但是,新项目的愿景是避免出现“slio型”平台和分散的数字支付格局。Yamaoka说: “日本有许多数字平台,但没有一个足以击败现金支付。我们要做的是创建一个可以使多个平台相互兼容的框架。” 随着私有银行目前正在为实验型数字日元开发通用的结算基础设施,参与实验的各方可能希望这种协同努力能够证明数字日元足够与现有的基于智能手机的支付结算服务竞争,例如由软银、Paytm和雅虎合资的PayPay。 本周早些时候,Yamaoka确认了数字日元发行给日本银行和私有金融机构带来的挑战,包括私有银行存款有可能大量流出。他说: “根本问题是如何确保私有存款与CBDC(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并存,这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方面,你不希望资金从私人存款中流出。另一方面,如果CBDC未被广泛采用,则发行CBDC毫无意义。” Yamaoka建议,要解决此问题以及不同平台的便利性和互操作性,将需要中央银行与私营部门之间进行广泛的合作。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日本三大行将合作进行数字日元实验,旨在避免分散的数字支付格局
-
争抢数字货币合法“入口”:各国进展调查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辛继召 传统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正在进入数字货币、代币发行等数字资产领域,并将其作为提升全球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机遇。 12月10日,星展银行宣布正式推出数字交易平台,新加坡交易所将持有10%股份。9日,渣打银行创投部门与北方信托银行联合发布加密数字货币托管解决方案。 此前,一直未有大型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进入数字资产交易领域。据Coinmarketcap数据,2019年,全球数字交易平台的日交易额在500亿-1000亿美元。 但合法合规的场内资金投资数字资产,交易通道并不十分通畅。 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将提供合规资金入口,原本只是场外交易的数字货币等资产有了正式合规的资金入口,方便全球的家族办公室和大型基金开始持有数字资产作为资产配置。 传统银行杀入数字货币12月10日,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宣布,正式推出数字交易平台,打造数字资产代币化、交易和托管生态系统,为仅面向机构客户和合格投资者的会员制交易平台。新加坡交易所将持有星展银行数字交易平台10%股份。 根据公告,星展银行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原则性批准,按照《证券和期货法案》被授予“认可市场运营商”牌照,该牌照授权星展银行就股票、债券和私募股权基金等资产从事有组织的市场经营活动。 此前,一至未有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进入数字资产交易领域。 “商业银行提供了资金入口。原本只是场外交易的数字货币等资产有了正式合规的资金入口,方便全球的家族办公室和大型基金开始持有数字资产作为资产配置”。一位资深区块链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也可以理解为新加坡有意争夺数字时代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地位。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逾10家国际金融机构已宣布或有意从事数字资产托管或交易业务,包括渣打银行、星展银行、大华银行、大和证券、三菱日联银行、三井住友银行、摩根大通、大都会银行、瑞穗证券、野村证券等。 如,12月9日,渣打银行创投部门与北方信托银行联合发布加密数字货币托管解决方案Zodia Custody,将为比特币、以太坊、XRP、莱特币、比特币现金加密数字货币资产提供托管服务,预计2021年在伦敦开始运营,协议需向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注册。11月19日,日本三菱日联、瑞穗和三井住友等30多家大型公司组成的一个联盟宣布,将于明年开始试验发行一种通用的私人数字货币。 除新加坡外,今年11月,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对加强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规管的立法建议进行公众咨询,建议建立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发牌制度。包括进行虚拟资产与法定货币的交易,不包括法定数码货币(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数码货币)。 星展银行公告,通过这一数字交易平台,将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包括加密货币等数字资产在内的资产代币化和二级市场交易,形成资金募集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证券化代币发行、数字货币交易、数字托管服务。 在数字货币交易领域,星展银行实现从法定货币到加密货币之间双向现货交换的加密货币交易。星展银行数字交易平台将为四种货币(新加坡元、美元、港币、日元)和四种最成熟的加密货币(比特币、以太坊、比特币现金、瑞波币)提供相互兑换服务。在数字托管服务领域,用于满足现行监管标准下对数字资产安全托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星展银行代表客户对管控数字资产的加密密钥进行托管。 “资产数字化的指数级增长为重塑资本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星展集团首席执行官高博德说,新加坡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准备好迎接数字资产和货币交易的主流化趋势。 新加坡交易所首席执行官罗文才则表示,在全球数字资产领域,提升信赖度和高效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机会。 其余经济体中,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有公司申请成立数字资产交易所,譬如美国的波士顿证券型通证交易所BSTX (Boston Security Token Exchange)和瑞士的瑞士数字价值交易所(Swiss Digital Value Exchange)。这两个交易所都是在分布式记账技术的基础上,为通证化的资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从数字资产的产生到流通,交易,结算和托管。 星展银行亦在公告称,通过该行的私人银行和星展唯高达(DBS Vickers)接触到庞大而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 另类投资中的数字资产今年10月以来,比特币等虚拟资产价格大涨,出现暴涨暴跌情况。 截至12月4日,比特币价格逾1.9万美元,大幅超过10月初的1万美元。以太坊一个583美元,亦远超10月初的350美元左右的水平。瑞波币价格0.507美元,远超10月初的0.23美元左右。 在商业银行入局数字资产之前,大型资管公司、对冲基金在数字货币领域更为“激进”,有的美股基金已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特别贴衍生品纳入仓位,成为其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数字资产一直是通过以…
-
世界顶级金融服务机构美国万通购买1亿美元比特币
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保险公司万通刚刚宣布,已为其普通投资账户购买了1亿美元的比特币。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美国万通通过纽约基金管理公司NYDIG以18279美元的单价购买了5470个比特币(BTC)。据报道,美国万通还购买了NYDIG的500万美元股权,NYDIG持有23亿美元的加密货币。 万通告诉Cointelegraph,这项投资是公司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在这个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在不断增长的经济方面,慎重获得有意义的敞口。”该公司澄清说: “我们通过NYDIG对比特币的1亿美元投资将占GIA总额的0.04%,不到0.1%。” 此次购买正值主流机构首次采用比特币,并延长加密投资的时间。9月,商业情报公司MicroStrategy购买了超过4.25亿美元的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本周早些时候,MicroStrategy宣布将把4亿美元证券发行的收益也投资到比特币中。 万通告诉Cointelegraph,截至9月30日,其公司管理的普通投资账户超过2350亿美元。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世界顶级金融服务机构美国万通购买1亿美元比特币
-
国际清算银行、瑞士央行宣布首个数字货币概念性实验成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胡天姣 北京报道 当地时间12月3日,国际清算银行(BIS)表示,其创新中心(BISIH)瑞士中心部、瑞士央行(SNB)与金融基础设施运营商SIX Digital Exchange(SIX)联合进行的整合标记数字资产与央行货币的概念性实验成功完成。 该项目也被称之为Helvetia项目,通过在分布式数字资产平台上发行批发端数字货币与将数字资产平台与现有的批发支付系统连接,并在接近实时的情况下将DLT平台与现有支付系统(PoC2)连接起来,由此探讨了转移数字资产的技术性及法律可行性,及央行为批发结算提供资金的做法将怎样做出调整。 瑞士一直为欧洲区领金融与技术领头羊,因此,其与BIS创新中心瑞士中心及SIX 的合作倒也在意料之中。该项目也是瑞士央行的第一个大规模数字货币实验,以探索开放合作如何能够增进对数字创新对金融体系影响的理解与共识。 在该项目下进行了两个概念验证:发行一种新型批发央行数字货币(w-CBDC),以及在新的证券结算平台(SDX)与现有的央行支付系统间建立联系,实验结果证实,上述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 项目报告称,在瑞士,这一领域的私人实验即将成为现实。新的数字货币交易所(SDX)预计将很快推出,对标记资产(即存在于DLT平台上、以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结算的资产)进行发行、交易、结算、管理和托管。目前尚不清楚世界各地对这一平台和其他发展中平台的接受程度。 但报告同时指出,无论在金融市场领域采用何种技术,都必须要保障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与可靠性。如果DLT确实能够显著改善证券交易和结算,那么各国央行必须做好适应准备。 BIS表示,各国央行的根本目的之一是提供安全的、流动性强的结算资产。央行资金广泛用于大规模与关键领域的清算,对全球金融体系的运转至关重要。国际标准要求金融管理机构在可行的情况下,以中央银行的货币结算,而各国央行也正在试验新技术以确保如果金融体系的架构发生变化,能够以央行货币进行结算,如数字货币。 “在结算数字资产时,批发端数字货币具有潜在优势,但其或将带来的政策与治理障碍不容忽视,而将现有系统连接到新的DLT平台会避免这些副作用。Helvetia项目虽然探索了批发端的数字货币,但也仅限于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零售端的数字货币则不属于此实验范围”,BIS称。 上述项目报告称,Helvetia项目成功地测试了以央行货币结算标记资产的多种方式,接下来,进一步的工作则是更好地理解批发端数字货币的现实复杂性与政策含义,同样也需要探出如何更好地权衡风险与利益。 瑞士央行理事会成员Andréa M Maechler表示,无论金融市场下一步采用何种技术,瑞士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与可靠性都必须得到保护,而如果DLT能显著改善证券交易及结算,瑞士央行将做好准备迎接。 BIS创新中心主席Benoît Cœuré指出,如果批发端的数字货币被视为解决现存问题的新手段,需要密切关注与研究其设计框架与连带的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稳定等影响,而这只有通过各国央行以及市场监管机构及私人部门等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方可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BIS提醒,该项目不应被视为瑞士央行将大规模推行数字货币的迹象,更不能被解读为瑞士央行计划将数字货币发行于SDX平台上,或允许瑞士银行间用SDX平台交易。(作者:胡天姣 编辑:周鹏峰) 文章来源:国际清算银行、瑞士央行宣布首个数字货币概念性实验成功
-
肖飒:区块链监管政策与典型案例分析
区块链及周边行业的发展两级分化严重,从法律层面看,一方面是合规项目在网信办持续进行区块链技术备案;另一方面通证领域涉诉涉刑案件不断发生,圈内知名人物被警方带走调查甚至刑事拘留。 一、区块链项目,备案持续进行 对于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备案,主要依据是2019年1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具体而言: 1.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内容丰富。 区块链信息服务,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或者系统,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部门规章所规制的“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向社会公众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体或者节点,以及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的机构或者组织。所称“区块链信息服务使用者”,是指使用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 2.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监管者是全国网信办系统。 其中,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监管执法工作;省、直辖市、自治区网信办负责本辖区内区块链信息服务监管执法工作。 3.信息内容安全管理责任重大。对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应当具备对其发布、记录、存储、传播的即时和应急处置能力,技术方案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 4.新产品安全评估机制。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发上线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办进行安全评估。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区块链信息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区块链信息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5.备案程序和时间。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填报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服务类别、服务形式、应用领域、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履行备案手续。变更服务项目、网址等,在变更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手续。中止服务的,在中止服务30个工作日内办理注销手续,并作出妥善安排。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办在受到备案人提交的备案材料后,材料齐全的,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备案,发放备案编号,并通过备案系统向社会公布备案信息;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备案,在二十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人并说明理由。 6.日志保存机制。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记录使用者发布内容和日志等信息,记录备份应当保存不少于六个月,并在相关执法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7.第十九条明确“法益值得刑法保护”。违反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可能会成为某些刑事罪名的前置法。 二、区块链行业,违法案件频发 一方面,区块链有关的法律规范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币圈的刑事案件层出不穷。 我们首先来谈一下刚二审判决的plustoken案件,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模式:第一,利用“数字货币增值功能”获得利息,第二,通过“拉人头”获得奖励,最终非法筹集加密资产总价值超过42亿美元,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在案被告人组织领导传销罪成立,并将查获的数字货币全部“没收,上缴国库”。不少吃瓜群众,对于为啥数字货币被没收而没有返还给参与人感到奇怪,根据我国刑法第64条规定,对于涉案财物的处理是分类的,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但是对于用于犯罪的“工具”、违法所得,还是要予以追缴的。本案最终判决的罪名为刑法第224条之一组织领导传销罪,此罪名规定在我国刑法“扰乱市场秩序”一节中,说明其保护法益是国家认可的市场秩序,非而个人财产,虚拟币在本案中属于犯罪工具,其孳息属于违法所得,两者皆应被追缴而非返还。当然,作为参与传销的群体,兼具嫌疑人和受损者的身份,但不能被认可为刑法意义上的受害人,对判决结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到法院进行反馈,但以现有法律规范和证据条件看,参与传销的人实质上自身就存在违法行为,因而很难获得赔偿。 再来谈谈近期发作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数字货币的特性使其成为犯罪分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常用工具。 1.上游犯罪的行为人利用币圈的不记名与去中心化的特质,将犯罪所得收益用于投资币圈私募,从而换取各类具有法币价值的虚拟货币,并实现财产向境外的转移。 2.许多币圈平台存在提供法币与虚拟货币兑换的业务,或是存有介绍法币与虚拟货币兑换平台的业务。前者行为属于非法从事支付结算业务,涉嫌非法经营罪,而后者则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帮助犯。 3.明知或应当知道他人买币的钱是“黑钱脏钱”还欣然接受,并撮合或售卖虚拟币,从中获取收益,这种行为也可能涉嫌犯罪。 飒姐特别提醒:2021年将出现,与反洗钱相关的很多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必将引发办案机关的专项行动,也就是说反洗钱类案件将于明年大量出现,请大家务必重视,不要以身试法。 三、写在最后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虽然受到国家各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鼓励,但技术是好的,很多对法律不够敬畏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