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邹正东
火星财经APP一线12月18日报道,以太坊隐私交易平台Tornado.Cash发布治理提案。根据该提案,Tornado.Cash计划将治理权限下放给社区,同时发行治理代币TORN,代币持有人可发起提案并投票对协议进行治理。Tornado.Cash公布了代币释放计划:
1)将TORN代币总供应量的5%(500,000 TORN)空投给Tornado.Cash ETH池中的早期用户;
2)代币总供应量的10%(1,000,000 TORN)将在一年期间线性释放给Tornado.Cash ETH池的匿名挖矿参与者;
3)55%(5,500,000 TORN)分给DAO资金库,将在5年内线性解锁,有3个月锁仓期;
4)30%(3,000,000 TORN)分给创始开发人员和早期支持者,将在3年内线性解锁,1年锁仓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Tornado.Cash以太坊区块高度11400000以前的用户都可以获得空投,TORN将以不可转让TORN券(vTORN)的形式空投,该券可在一年内1:1兑换TORN。此外还将开启隐私挖矿,用户存款后会获得隐私匿名积分AP,一旦积累了足够的AP,就可以随时将AP转换为治理代币TORN。
在上月,Tornado.Cash隐私池价值超过1300万美元,今日锁仓量已翻倍至2852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Origin Protocol联合创始人Matthew Liu表示黑客正使用Tornado Cash和renBTC来洗钱和转移资金。Primitive Ventures创始合伙人万卉在微博曾表示,如果contract deploy(合约部署)的钱是tornado来的,一般就是做好起跑姿势了。过去很多例子了,基本是跑路标配。
文章来源:以太坊隐私交易平台Tornado.Cash发布治理提案,计划发行治理代币TORN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Lido获得200万美元融资,方便用户快速进出Eth2 staking
据The Block Crypto 12月16日报道,以太坊2.0的staking服务提供商Lido Finance获得了200万美元的新融资。 Lido在本周二向Block独家分享了这一消息。Lido表示,这轮融资得到了Semantic Ventures、ParaFi Capital、Terra、KR1、Stakefish和Staking等机构的支持。来自MakerDAO的天使投资人Rune Christensen、Aave的Stani Kulechov和Synthetix的Kain Warwick也参与了本轮融资。 Lido希望在新资金的助力下在本月推出主网。该协议的测试网已于11月下旬在以太坊Goerli上推出。 Lido是一种“液态的(liquid)”Eth2 staking协议,这意味着它允许用户解锁staking的以太坊(ETH),并在各种DeFi应用中使用它来赚取收益。Lido通过为其协议所支持的每个ETH发布其本地通证stETH来做到这一点。stETH是用户staking的 ETH的代币化版本。 当然,这项服务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根据Lido网站上的信息,该公司将对用户staking所得的奖励收取10%的费用。虽然顶级加密货币交易所也将提供Eth2的staking服务,但Lido表示,其解决方案“不依赖于单一方的私钥管理”。 自上月Eth2充值合约生效以来,ETH的持有们在持需将手里的币进行staking。在撰写本文时,该合同目前约有150万ETH,价值约为8.7亿美元。 文章来源:Lido获得200万美元融资,方便用户快速进出Eth2 staking
-
六个月从3000枚到15万:解码以太坊链上BTC的驱动因素与技术手段
本报告由火币区块链研究院出品,报告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7日 ,作者:马天元,赵文琦,袁煜明 摘 要: 在过去的6个月,以太坊上的BTC锚定币数量快速增长了近50倍,从3000枚增长到如今的15万枚。截至11月24日,BTC锁仓价值达27亿美元,几乎占到DeFi整体锁仓量的五分之一。这种增长幅度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区块链有史以来体量最大的一次大规模跨链。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着这些BTC进入以太坊网络呢?通过对主要锚定币链上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约40%的锚定BTC流入到了头部DEX当中,而30%的锚定币BTC流入到了头部借贷DeFi中,其余主要分布在一些CEX、二线DeFi应用和一些个人、机构地址中。 换言之,驱动的主因是获取DEX提供的流动性“挖矿”奖励,其次是进行链上借贷。不过贷出资金仍有大量会继续投入流动性挖矿当中。当然,客观上,这样的迁移也带来了BTC的性能提升,并且提高了DeFi行业资产规模天花板。 目前主要的BTC锚定币按总量依次包括WBTC、renBTC、HBTC、sBTC、tBTC、oBTC 、imBTC以及pBTC等等。其中,除少量sBTC外,其余98%的锚定币均采用了“托管+映射”的方式完成跨链,sBTC则是通过资产超额抵押产生的。几种托管机制各有千秋,主要是对中心化机构的依赖程度不同。其主要通过1)信用背书和2)技术手段两大类方式来保证底层资产安全。 目前这些锚定BTC未出现过安全事故,数量突破十万规模,因此有效增加了铸币者对于此类技术的信心。不过这不代表说这些锚定币绝对安全的,例如黑客盗取、内部盗取、私钥损毁等“黑天鹅”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潜在风险,每一个托管方都需要未雨绸缪。 综合来看,虽然流动性“挖矿”奖励幅度在持续下降,但是这些锚定BTC仍然没有离开的趋势,只是增速放缓。从长远来看,这些托管机制在安全和分布式程度上,仍然有继续提升空间。只要它们是安全的,随着技术成熟和应用落地,相信我们能够看到更高数量级的BTC进入以太坊网络。 一、为什么需要BTC跨链到以太坊 2020年,以太坊链上的BTC实现了大幅增长。尤其是在过去的6个月,在以太坊上的BTC锚定币数量从3000枚增长如今15万枚,快速增长了近50倍。截至11月24日,BTC锁仓价值达27亿美元,几乎占到DeFi整体TVL的五分之一。今年的这种增长幅度是前所未有的。 从发展轨迹来看,最早的WBTC诞生于2018年年末,但是直到2019年12月底,全行业的锚定BTC数量仅为1000枚左右。但是,自2020年开年以来,网络中锚定BTC快速从1000枚,增长到6月底的1.1万枚;随后,又从1.1万枚快速增长到如今的15万枚。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足以窥到BTC进入以太坊链上的强烈需求。 那么,BTC为什么要跨链到以太坊上呢?BTC跨链以太坊的现状如何?以“八仙过海”手段完成跨链的BTC背后的技术原理和机制又是什么呢?本篇报告将会阐述这些问题。 1.1 为什么这些BTC被称为BTC锚定币 ERC-20标准,大家都很熟悉,是通过以太坊创建Token的一种规范。它是目前最为通用的区块链Token创建标准。构建于以太坊上的BTC,如WBTC,HBTC等,大都是基于ERC-20标准的Token(也有少量是基于ERC-777标准)。它们通过不同的算法技术对BTC进行1:1的映射,从而获取ERC-20 Token才能获得的特性,例如在DeFi中使用。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真币换“映射Token”的过程。因为赎兑通道非常通畅,它们的价格能够和BTC实现大致1:1锚定。因此,这些Token通常被称作“BTC锚定币”。 1.2 为什么BTC需要跨链到以太坊上 半年以来,BTC锚定币的总量快速增长近50倍,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那么为何会产生如此大量的映射Token需求呢?答案并不复杂:BTC持有者希望提升资产的利用效率,例如(1)参与挖矿获取收益;(2)作为抵押借出资金。当然,客观上这些锚定BTC也改善了BTC转账性能和可编程性,并且提升了整个DeFi板块的资产天花板,也有少量需求是来自这两方面。 (1)提高BTC持有者资产利用效率 从用户的角度来讲,不同的加密货币参与者有不同的持有偏好,在当前市场环境下,BTC有着不容忽视的行业地位。但以太坊网络的生态则更加丰富,尤其是在DeFi领域,形成了更多创新应用。 和PoS区块链不同,BTC自身并没有原生的“生息”方式。随着流动性挖矿的兴起,许多DeFi项目对ERC-20资金本身的注入进行激励,例如:DEX会给流动性提供者奖励,借贷DeFi会给借贷双方Token奖励等。 一个想要生息收益,一个想要更多资产,两者“一拍即合”,大量BTC由此以锚定BTC方式,进入了以太坊的DeFi生态。通过11月初链上数据来…
-
DeFi已经停不下来了!以太坊的金融“大厦”在逐渐成型
进圈早的朋友,一定还对17-18年那个公链漫天飞的时期记忆尤深,对比TPS只有15的以太坊,似乎每个新兴公链看上去都那么美好,都是“以太坊杀手”。 现如今,老一批“以太坊杀手”已然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殆尽,新一代公链,纷纷以“以太坊朋友”自居,试图找到一条和以往不同的突围之路。 没办法,以太坊的生态已然太过完善,尤其是今年DeFi火爆之后,传统金融圈的概念,越来越多的被复制到了ETH之上,出现一个个基于ETH的“去中心化版本”。而其他许多公链上,却连一个勉强可以称之为“资产”的东西都找不到,更不要提做什么DeFi的基础设施了。这种正面螺旋效应的加强,使得以太坊进入一个强者恒强的阶段,与其他一众公链的差距越来越大。除了由以太坊缔造者之一的Gavin打造的波卡和V神本人承认受到威胁的Near之外,其他公链,可能连一丝一毫威胁以太坊的能力,都不复存在。 DeFi火爆有个好处,让以太坊确立了未来方向,或者甚至说近几年里整个区块链行业的突破与发展方向,即做去中心化金融的底层平台,实现互联网金融想要实现却未能做到的“普惠金融”,也让许多区块链用户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区块链的用户和魅力。 DeFi火爆也有个坏处,那就是原本门槛就高的区块链行业,在进入到DeFi阶段之后,在门口又垒了几块砖。 原本懂点经济学,计算机网络,博弈论,还能多少理解得了比特币,现在要理解以太坊上的各类DeFi项目,你还得懂各式各样的金融术语和概念,入门的像是生活中常见的借代,利率,期货,期权这些,高级点衍生品项目你还得懂比如CDP(债务抵押头寸),ABS(资产债券化),CDO(债务抵押债券——风险分级产品),波动率等等一系列可能你之前只看过,却从来没想过是什么,或者干脆就没听说过的东西,所以这一波DeFi热,吃到大肉的很多玩家,往往都是区块链和金融双精通的一些高级玩家。 毛爷爷说过,落后就要挨打,DeFi行情启动了半年之久,最近的一波大反弹也明显AAVE,Uni,YFI这些DeFi龙头反弹最快。大资金聚焦在这些DeFi的Blue Chip (蓝筹股)上,这时候如果还对DeFi“嗤之以鼻”或是“懒得了解”话,恐怕下一波牛市,依旧与你关系不大 本篇将主要从金融角度,概念性的介绍当前DeFi在区块链领域的创新。当然,很多“所谓创新”往往都是华尔街那套在区块链上的“复刻”而已,但只要复刻的好,能够让区块链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一步,也都是值得赞赏的。 01 当前DeFi之本 MakerDAO,稳定币 毫不夸张的说,当前的以太坊生态,如果没有MakerDAO,可能就没有DeFi这一说。 MakerDAO是现实里“央行”的完美复刻,更严格的定义,应该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旧货币金本位时代的央行复刻。 以防有不熟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读者,在这里稍微介绍下,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简单来说,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在这个体系里,美元可以按照固定的比例兑换黄金,即金本位制——这也是最早欧洲和美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央行实施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使得黄金具备了货币的全部职能,但随着黄金产量增速,存量分配不平衡,一战等多种原因逐渐在百年之后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金本位的最后时代,现在各国的货币发行已经基本与黄金脱钩,普遍进入了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时代。 MakerDAO用过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通过在系统里超额抵押ETH来铸造稳定币DAI,并在将来可以选择赎回(关于赎回,MakerDAO有详细的清算体系,篇幅原因在此不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在这个体系里,ETH就是黄金,DAI就是美元。 有了稳定币,DeFi便有了抵押,借代,衍生品,挖矿等一些金融活动开展的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稳定币被称作“加密货币圣杯”。 除了MakerDAO以这种“金本位”方式发行(铸造)的稳定币之外,DeFi世界还有这诸多关于稳定币的探索,抛开USDT,USDC那些“不那么区块链”的映射式稳定币,但是区块链原生,便有类似于MakerDAO这种超额抵押式的像是QIAN,SNX的SUSD,还有Lien的分级债券模式(后面会讲到)以及基于区块链原生的算法稳定币,以Terra,RSR,AMPL为主,在这儿也简单介绍下: Terra和RSR有些相似,都是由一个一篮子货币作为储备池+双Token形式来实现,一个做目标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另一个通过做市商套利,储备池增发销毁,PoS收益等逻辑来调节稳定币价值与权益Token,大家在交易平台里买卖交易的,通常都是这个调节与权益Token,RSR里面就叫RSR,Terra里面叫做Luna。 AMPL不用说,大家应该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用了非常简单粗暴的根据币价来调节供给的方法,后面出现了无数仿盘,在AMP…
-
Vitalik 提出的EIP-2938将给以太坊带来哪些改变?
作者 | Rajeev Gopalakrishna 以太坊有两种类型的账户。外部自有账户(EOA)和合约账户(CA)。EOAs由私钥控制,而CA由其中包含的智能合约代码控制。EOAs一直比CA更有特权,因为只有EOAs可以通过支付gas开始交易执行。账户抽象(AA)是一个提案,它允许合约像EOA一样成为一个 “顶层 “账户,其可以支付费用并开始交易执行。 账户抽象的动机是显著改善用户在钱包、DApps和DeFi等各种场景下与以太坊进行交互时的用户体验。账户抽象在以太坊中提供了一个基础层的功能,来决定什么时候可以支付gas,以及对谁支付gas等问题。 Status Messenger应用集成了一个以隐私为中心的信息系统,以及一个以太坊钱包和一个Web3 DApp浏览器。Status wallet目前是一个EOA钱包,它限制了我们提供只有智能合约钱包才能提供的丰富的用户体验,如多重签名安全、社交恢复、利率限制、允许/拒绝地址列表和无gas的元交易。目前智能合约钱包的用户体验到了gas 费波动的影响,并且第三方中继器无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而账户抽象旨在解决这个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智能合约钱包背景下对账户抽象的需求。然后,我们通过描述协议变化和对节点的影响深入探讨账户抽象的关键方面。最后,我们讨论了一些扩展的提议,并通过合理化与以太坊接口的Status项目的计划路线图来结束,这些项目可能都会受到账户抽象的影响。 历史&动机 账户抽象最初是在2017年以EIP-86的形式提出的,目的是实现 “交易来源和签名的摘要”,但这一想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2016年。当时有人建议:”与其有一个协议内机制,将ECDSA和默认的nonce方案作为唯一的 「标准 」方式来保证账户的安全,不如采取初步措施,建立一个模型,从长远来看,所有的账户都是合约,并且合约可以支付gas,用户可以自由定义自己的安全模型。” 最初的建议被认为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需要改变许多协议并且需要保证安全性。最近,Vitalik等人提出了EIP-2938的草案,该草案概述了一个更容易实现的方法:通过将协议/共识的变化最小化,并通过节点mempool规则强制执行所需的安全保证。由Sam Wilson和Ansgar Dietrichs(另外两位EIP作者)撰写的Vitalik的以太坊 Engineering Group Meetup presentation和ETH Online presentation(以及相关文章1和2)为这个主题提供了更详细的介绍。本文重点介绍了所有这些来源的关键内容。 动机:账户抽象背后的动机原理非常简单,但却是根本性的:今天的以太坊交易具有可编程的效果(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实现),但它们只具有固定的有效性,即只有当它们具有有效的ECDSA签名与有效的nonce,并且具有足够的账户余额时,交易才是有效的。账户抽象通过引入一种新的账户抽象交易类型,将交易从固定有效性升级为可编程有效性。这种账户抽象交易类型总是来自一个特殊的地址并且协议不需要对其进行签名、Nonce或余额检查。这种账户抽象交易的有效性由目标智能合约决定,目标智能合约可以执行自己的有效性规则,之后它可以决定为这类交易付款。 那么,为什么这个很有用呢?我们以以太坊钱包为例来强调账户抽象的好处。 智能合约钱包:如今大多数以太坊钱包都是EOA钱包,它由种子短语生成的私钥保护。(BIP-39种子短语是一个由12-24个单词组成的有序列表,这些单词是从2048个单词中随机选择的。这提供了获得二进制种子所需的熵,该种子使用PBKDF2函数生成。然后,二进制种子被用来生成BIP-32钱包的非对称密钥对。) 用户应该把种子短语写在安全的地方,因为以后在另一个钱包上恢复密钥时可能需要它。然而,这种钱包很容易受到私钥被盗或种子短语丢失的影响,从而导致用户的资金损失。 智能合约钱包是通过智能合约在链上实现的。这种钱包通过实现多签名安全、社交或基于时间的恢复、交易或金额的速率限制、允许/拒绝地址列表、无gas交易和批量交易等功能,提供可编程的功能缓解风险以及用户友好体验。 虽然智能合约钱包暴露在易受攻击的智能合约的安全风险之下,但钱包提供商执行的安全测试和审查可以减轻这种风险。EOA钱包的风险完全在于钱包用户,他们被委托负责种子短语的安全,而在智能合约中没有任何可保障安全的程序。 智能合约钱包的例子有Argent、Authereum、Dapper、Dharma、Gnosis Safe、Monolith和MYKEY。如下图所示,这类钱包的采用率似乎在增加。 Argent通过他们的Guardians概念实现了无密钥社交恢复功能,其中Guard…
-
ETH 2.0仅仅只是开始,以太坊的更多全面升级细节看过来
4月24日周六,以太坊2.0网络发生了第一次重大事件。在软件客户端Prysm中发现了一个错误,该错误阻止了网络上大约70%的验证器产生区块。 作为背景,有四个主要的以太坊2.0软件客户端:Prysm、Teku、Lighthouse和Nimbus。为了成为验证者并在网络上获得奖励,用户必须在其他的计算机设备上下载并运行这些软件客户端之一。 上周六,以太坊 2.0软件客户端Prysm未能正确地从以太坊区块链中获取数据,导致运行Prysm客户端的所有验证器错过了区块奖励。 Prysm背后的开发团队Prysmatic Labs在推特上表示,该事件造成了大约15ETH损失。 平均每日以太坊2.0验证者收入 在此过程中,不会削减任何验证程序,这意味着不会因恶意行为而将用户强制从网络中删除。损害仅限于错过的验证者奖励。 该事故持续了大约两个小时,错过了403个区块。从那时起,Prysmatic Labs团队已经发布了该软件的新版本,并修复了这个漏洞。在Prysmatic Labs的首席开发者Raul Jordan的Discord信息中,他强调所有运行Prysm的用户都应该“立即”更新其软件。 Jordan表示,“如果我们对解决方案没有最高的信心,我们既不会发布公告,也不会发布修补程序。” 任何尚未升级到最新版本的Prysm验证者都有丢失网络奖励的风险。尽管该漏洞的影响在4月24日最为广泛,但最早在1月20日和最近的4月25日就以较小的规模出现。 对于所有未运行Prysm客户端软件的以太坊2.0验证器,无需采取任何措施。CoinDesk的验证器(绰号为“Zelda”)在Lighthouse客户端软件上运行。结果,我们发现每日验证的操作和奖励几乎没有变化。 Zelda的每日验证者收入 Teku开发者Ben Edgington表示,周六事件中最大的教训之一是“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客户端的多样性。”很难预测何时以及如何发现以太坊2.0客户端软件中的另一个漏洞,但可以控制的是损坏的程度。 通过将运行Prysm客户端验证器的比例从70%降低,并增加其他以太坊2.0客户端的使用,可以确保验证器和开发者可以确保这些类型的漏洞仅影响网络上的少数用户。 Edgington说:“如果您正在运行多数客户端(现在恰好是Prysm),那么这就是您的行动号召!” 新领域:合并后的ETH2.0 4月23日星期五,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在以太坊扩展峰会上发表了关于以太坊合并到权益证明(PoS)后的发展路线图的演讲。 Vitalik Buterin在以太坊扩展峰会上的演讲幻灯片 在他的演讲中,Buterin概述了一项宏伟的3—5年计划,以便对以太坊进行后续升级和优化,即使该网络已经完全过渡到一个环保和节能的PoS协议之后。 以下是一些亮点: 合并后清理 开发者当前估计,合并将通过向后不兼容的系统级升级(也称为“硬分叉”)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启动。 Buterin描述了在代码发布后不久需要进行“合并后清理(硬)分叉”的必要性。 “它的功能不是很完整,也不是很吸引人,但清理工作必须要做。一旦加速合并完成,就必须偿还技术债务。” 由于加快了在以太坊上激活PoS的时间,开发者为了更快地推出升级而忽略了冗余和网络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加快升级速度。 一旦合并完成且网络稳定后,合并后的清理硬分叉将解决混合工作量证明(PoW)和PoS模型中不必要的遗留功能。它还将为以太坊2.0上的验证器提供人们期待已久的新功能,例如提取和传输其ETH的功能。 分片和Rollup 接下来是以太坊另一个期待已久的功能:分片。 通过将其数据库划分为64个新的迷你区块链,分片扩展了以太坊处理交易的能力。这些微型区块链或“分片”能够并行处理交易和数据。除了分片以外,rollup还可以压缩多个交易并减小任何分片上的交易量。 随着64个分片同时处理以太坊交易,每个分片利用rollup技术进一步优化这些交易写入区块的速度,最终有望长期解决高昂费用和网络拥堵的问题。 由于与以太坊针对长期可扩展性的“最有前途的战略”存在潜在危险和风险,因此Buterin强调了有必要将其作为所有其他产品的单独升级。 Buterin表示,“我们不想同时做所有有潜在的危险事情。您想先做第一个(以太坊与PoS的合并),然后再做另一个,以便开发者就可以关注并集中精力。” 安全改进 在同时实现PoS和分片的情况下,下一步是进一步调整以增强以太坊协议的安全性。这包括添加匿名功能,以掩盖区块提议后的验证者身份。它还包括利用可验证延迟功能(VDF)等新技术来进一步确保分配验证者职责的随机性,从而使恶意行为者更难以破坏网络。 无国籍和状态失效 在提高了以太坊的PoS协议和分片的稳定性之后,Buterin怀疑开发者将开始处理“中期”议程项目,我认…
-
以太坊 EIP-1559 升級在即,交易員不看多?
V 神:從有趣到嚴肅,創造以太坊的八年經歷 衍生品數據顯示,相比比特幣,交易員對以太坊的樂觀情緒並不是那麼強烈。儘管與比特幣 22% 的漲幅相比,山寨幣在 2021 年上半年獲得了近 200% 的漲幅,但交易員似乎更容易受到以太坊近期表現不佳的影響。 機構資金流動也影響了以太坊衍生品市場的樂觀情緒下降,因爲過去一週 ETH 投資工具遭遇了創紀錄的資金外流,而比特幣資金流動則開始企穩。根據 CoinShares 的數據,上週,以太坊基金資金流出量達到了 5000 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以太坊(橙色)與比特幣(藍色)的價格 資料來源:TradingView 值得注意的是,6 月份,以太坊在 6 月份的表現相較比特幣差了 16%。 據悉,倫敦硬分叉計劃於 7 月舉行,其核心提議被稱爲 EIP-1559,將限制以太坊的 Gas 費用。因此,當網絡遷移出工作量證明(PoW)時,價格走勢可能與不滿意的礦工有關。 正因如此,以太坊投資者有理由擔心,因爲不確定因素比比皆是。 他們認爲,也許支持競爭智能合約鏈的礦工或其他意想不到的事件會進一步對以太坊價格產生負面影響。 無論當前價格走勢的理由是什麼,與比特幣相比,衍生品指標現在都表明交易員對以太坊信心不足。 1 以太坊 12 月期貨溢價顯示疲軟 在健康的市場中,季度期貨的交易價格應高於常規現貨交易。除了匯兌風險之外,賣方通過延期結算來“鎖定”資金。12 月合約中 4% 至 8% 的溢價應該足以彌補這些影響。 幾乎每個衍生品市場都會發生類似的影響,儘管加密貨幣往往具有更高的風險和更高的溢價。但是,當期貨價格低於該範圍時,則表明存在短期看跌情緒。 OKEx BTC (藍色)與 ETH (橙色) 12 月期貨溢價 資料來源:TradingView 上圖顯示,比特幣 12 月期貨溢價回升至 3.5%,而以太坊合約未能跟隨。雖然這兩種資產都顯示出中性至看跌的指標,但有證據表明,山寨幣投資者對短期復甦不太樂觀。 2 再次下跌將對山寨幣造成更大的傷害 另一個可能對以太坊溢價產生負面影響的論點是比特幣可能出現 30% 的負面表現所帶來的影響。獨立市場分析師、Decentrader 交易套件的聯合創始人 Filbfilb 表示,比特幣暴跌 30% 可能會促使山寨幣下跌兩倍。 金融分析網站 ADVFN 的首席執行官克萊姆·錢伯斯(Clem Chambers)也預測了另一個可能的下跌,這將重複 2018 年末的加密冬季時期。Chambers 聲稱比特幣可能會投降並回落至 20000 美元。 雖然整體市場情緒是中性至看跌,但預測以太坊將出現更加艱鉅的情況似乎是明智的,包括向權益證明(POS)過渡存在的不確定性。 注:文章來源於巴比特資訊,本號分享或轉載的所有文章旨在傳遞行業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暗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歡迎關注察訪區塊鏈及時獲取更多價值信息。 熱文推薦 數字貨幣得到央行授權,與人民幣同樣的法律身份(閱讀 54000+) 6 月 20 日凌晨四川礦場全部關閉,中國礦工或將迎來至暗時刻 敦煌主題 NFT 瞬間售罄,螞蟻鏈:NFT 不是代幣旨在保護知識產權 人民日報 : 區塊鏈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閱讀 37000+) 首部比特幣紀錄片《Bitcoin-Shape the future》(閱讀 15000+) 全面清理關停並嚴禁新建虛擬貨幣“挖礦”項目(閱讀 18000+) 央視網:人民幣大升級來了!數字人民幣將在 28 地試點(閱 9000+ 習近平:把區塊鏈作爲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閱讀 8700+ 央視網:誰掌握了區塊鏈,誰就掌握了財富!(閱讀 7200+) 萬億資產管理公司富達集團,上線比特幣相關服務(閱讀 6600+) BTC 驚現歷史性崩盤,合約市場爆倉 20 億美元(閱讀 5700+) 國家發改委發文:探索運用區塊鏈完善多元價值傳遞(4900+ 央視報道:NFT 是數字資產真實性與所有權的可靠證明(閱讀 5800+ 北大才女張泉靈演講:區塊鏈一天,互聯網十年(閱讀 5200+) 一張圖讀懂區塊鏈:史上最全面區塊鏈思維導圖筆記(閱 4400+ 人民日報官方科普區塊鏈(全文)(閱讀 4300+) 人民日報發文:區塊鏈讓數據“誰擁有,誰受益”(閱讀 4200+) 比特幣引發的全球新型貨幣戰爭纔剛開始(閱讀 4200+ 《 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2020—2022 年》(閱讀 3800+ 央行行長易綱:央行的數字貨幣將替代部分現金(閱讀 3500+) 比特幣在美國正成爲主流 22% 投資機構已擁抱加密貨幣(閱讀 3800+ 商務部支持區塊鏈應用於商品交易平臺(閱讀 3400+) 彭博社爆料:新加坡政府投資加密交易所 Coinbase (閱讀 4200+) 肖風:Token…
-
深入了解Gitcoin:以太坊的“军火库”、DeFi的“财富密码”关键字
原标题:《DeFi中价值千万的关键字Gitcoin》 来源:去中心化金融社区 Gitcoin是什么?它是Vitalik为了解决以太坊生态项目融资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来的算法构想的社区产品,Vitalik另一个更有名的被社区实现的算法构想是Uniswap。 如果说Uniswap在ETH1.0上通过AMM算法重构了二级市场的交易体验,那Gitcoin则通过“二阶投票”的算法重构了对早期社区项目的种子投资方式。通过Gitcoin获得资金的知名项目包括:Tornado.cash、Uniswap、1inch.exchange、Dune Analytics、MolochDAO Gitcoin这一关键字下对投资者有价值的信息源包括: 每一期的Gitcoin Grand列表都是真金白银投出来的,可以在项目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发现它们, 如果回头去翻第1到8期列表,会发现被大家熟知的DeFi项目都曾经在这里出现过。 Vitalik对每一期gitcoin grand的总结是非常不错的方向性资料,能够获得框架性、实时性的行业分析,是可以作为季度报告看的。 如果还希望看到更早期的项目,可以关注gitcon kernel,可以理解成这是互联网投资领域常见的孵化器。我本身也是Gitcoin kernel的第一期成员,直观感受是该信息源下的信息密度相比前两个较低,开发者质量参差不齐。 当然Gitcoin的也不是万能的。YFI的创始人安德烈为了获得代码审计的支持报名过某一期Gitcoin Grand,但是被其他项目淹没了。如果放在VC的逻辑里看,应该算是巨大的方向性踏空。 有人形容Gitcoin是以太坊的“军火库”,每一条公链都希望有一个Gitcoin,但是只有ETH具备激活这一产品的社区活力。这份活力中的要素包括:1. 有钱有意愿的基金会 2. 积极的开发者 3. 热情且略带理想主义的社区用户 4. 项目商业化所需的市场 5. 成熟的开发体验 本文作者Danilo Lessa Bernardineli,Michael Zargham和Jeff Emmett,通过cadcad这一工具分析了Gitcoin配资算法在实际运行中是否有效,有关cadcad的价值未来找机会再说。 要看懂该分析文章,是需要对Gitcoin的“二阶投票”算法有所了解的,可以看下面表格的解释: 上一篇在BlockScience上对Gitcoin Grants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我们简要介绍了Quadratic Funding和这种资源分配政策在为社区赠款公平分配匹配资金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cadCAD识别潜在串谋或欺诈行为的具体实例,并讨论减少Gitcoin Grants生态系统中的剥削行为政策所带来的后果。 整个Gitcoin Grants第8轮网络,赠款被标记为蓝色节点,贡献者被标记为橙色节点,捐款作为它们之间的连接。 在开始之前…… 作为一个致力于#OpenScience的研究机构,我们打算以严谨的方式处理Gitcoin Grants生态系统的数据分析,并在工作过程中向观众展示结果。因此,你会注意到这篇文章采用了以下格式: 假设 假定 方法论:数据与模型 分析的数据 解释和讨论 结论 在深入讨论之前,另一件需要确定的重要事情是“串谋”和“欺诈”的定义,因为这些是Gitcoin团队在确保公平和透明的公共产品融资平台方面的主要关注点。根据在Weyl & Hitzig上撰写了关于CLR学术论文的Vitalik所述,串谋被定义为“多个代理人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而损害其他参与者的利益”,欺诈被定义为“一个公民谎报了自己的身份”。分析这些定义有点棘手,因为赠款循环的饱和效应,其实暗示着Gitcoin Grants系统中几乎所有社区级别的动员都是串谋, 因为在共享有限池时,一个社区的任何收益都会损害其他社区的利益。另外,维基百科将串谋定义为“秘密或非法的合作或阴谋,特别是为了单纯的欺骗或欺骗他人”,这对我们的目的更有利,因为它允许我们在分析时解释意图。 通过本文,我们将开始研究由参加Gitcoin Grants的各个社区展示的协作模式,看看我们能否识别串谋或欺诈行为,以及如何减轻这种行为。 假设 使用Gitcoin Grants的社区有一个潜在的“形态”。主观上,可以采用以下格式: 密集社区,如Commons Stack / Token Engineering集群,其中有大量相关的项目,涉及的贡献者有重叠。 高度集成的社区,如以太坊基金会,在那里可以在不紧密集群的情况下实现大量连接。 孤立社区,如DAppChaser和其他区域项目,在这些社区中,有大量的项目贡献者,与其他赠款的联系有限。 我们在本文中的假设是,我们可以将这些形状解释为一种“指纹”,用于模式匹配有机社区行…
-
以太坊2.0拉开序幕,但Layer2也是主角
文:黎哲翁 编辑:Tong 出品:PANews 久经曲折,以太坊2.0 Phase 0 信标链正式于北京时间12月1日晚8点启动创世区块。 对于以太坊社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以太坊2.0进击之路的大幕正式拉开,以太坊整体加速从PoW转向PoS,数十倍的扩容愿景距离实现更进一步。 但以太坊2.0预期数年的落地周期、几经更张的路线图以及备受争议的迁移成本,单是ETH + DeFi的市值就已然是一个近800亿美金的经济体,使得这项“脱胎换骨”的大升级仍面临重重迷雾。 与此同时,以太坊社区已然涌现出Rollup、Plasma、Validium等为代表的多种Layer2方案,它们或在可扩展性上相较2.0主打的分片概念更具优势,或在实现周期上更为可期,亦或在工程难度上更为友好。 一言以蔽之,至少在中短期而言,Layer2之于以太坊和加密行业似乎是更有吸引力的“机械骨骼”,甚至有可能成为以太坊未来演进中的长期方案。 本文旨在厘清以太坊2.0语境下Layer2的必要性与价值,并探讨Layer2方案的优缺点与生态现状。 Layer2可能转化为以太坊基建的“外挂设施”长期以来,社区普遍将Layer2视为某条公链迈向成熟的过渡方案,是主链性能不足以支撑高并发事务处理的“外挂”。然而PANews在以太坊11月18日的社区会议后了解到的信息发现,以太坊核心开发团队目前已经确认了Layer2方案Rollup的优先级应当高于原定的分片思路,Vitalik明确表示: (1)暂时不再强调 Phase2 的重要性,Phase 1 致力于实现数据分片(shard data),供 rollup 方式使用;(2)信标链将具备执行功能,即 Eth1-Eth2 合并之后,信标链区块将直接包含交易;(3)Phase 0 实现后的三大工作:轻客户端支持、数据分片、合并,将并行推进,任一模块只要准备好了就推出。 以太坊2.0落地之路漫漫, 重要功能有待逐一补齐| 来源:Tokamak Network 这实际上折射的是2.0核心故事“分片”的尴尬地位——作为一项预计至少需要2-3年才能落地的工程,目前预计它至多能为以太坊网络TPS带来64倍的提升,而现有的Layer2明星方案Rollup则可以带来至高100倍的提升效果,两相比较,Layer2的战略价值无需多言,这也是前述以太坊路线调整的核心原因。 技术指标外,Layer2-Layer1之间的设计哲学是造就一众Layer2重要地位的关键考量。 Vitalik曾经撰文指出:区块链领域的一个普遍思路是:保持Layer1尽可能简单,以Layer2的方式在其上构建更复杂的功能。因为基础设施层面(Layer1)的变更困难且易导致系统性伤害。因此他认为,从短期来看,以太坊需要将Layer1与Layer2的开发并行进行,从长远来看,则需要更多地关注Layer2。 如果我们将这一设计哲学放置于ETH2.0-Layer2的关系中,或许可以推断,以太坊-Layer2更应该保持长期共存的关系,而非短时的辅助,尤其考虑到如今不少Layer2已经得到了重要应用的公开支持,如Uniswap、Synthetix对Optimistic Rollup方案的支持,Tether对基于Plasma的OMG Network的支持以及Curve对ZK Rollup的支持,它们既是以太坊生态当下的旗舰应用,更是未来支撑更高阶、复杂玩法的基础设施,它们的态度事实上左右着Layer2在以太坊生态中的地位。 主打按需定制Layer2方案的Tokamak Network的CEO Kevin Jeong对此问题有一个形象的类比:“Vitalik将以太坊比作一把他为区块链行业创造的瑞士军刀。可即便它是一个功能强大且多样性的工具包,但,厨师在厨房仅使用瑞士刀是绝对不够的。这并不是说瑞士刀不好用,但瑞士刀确实不够用。” Layer2之于以太坊的长期价值已然明了,但是它们如今的开发进展如何呢?内部的优劣比较以及用例有哪些呢? Layer2各有千秋,Rollup花开两朵,最有望普遍采用PANews此前已撰文指出,Layer2的最显著特征在于其不具有紧密耦合(Tight coupling)性,即主链(以太坊2.0中的“信标链”)的有效性与子链的有效性并非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包含无效主链块的子链块和包括无效子链块的主链块在定义上不同步。 目前,关于以太坊Layer2的方案主要有6种,分别是状态通道、侧链、Plasma、Validium、ZKRollup和Optimistic Rollup。不同的Layer2方案在是否托管、是否链上计算、是否链上存储、使用欺诈证明还是零知识证明等方面有所差异,PANews做了详细的表格方便大家掌握。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扩容方案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