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最高的加密货币比特币周三再度创下历史新高,并首次突破2万美元大关。对此,《比推》今日访谈了加州的区块链创业者Ming Guo,Youbi Capital管理合伙人巩莉,以及DeFi Alliance合伙人王启奥。此次比特币牛市背后的推动因素是什么?与2017年牛市有何不同?他们发表了不同见解。
Ming Guo在接受《比推》采访时表示,华尔街的主流机构投资者的进入是导致比特币上涨的主要原因。
他说道:“比特币的上涨是一种标志性上涨,对整个加密领域以及区块链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它实际上相当于一种整个生态圈区块链的背书,带来正流动性。”
他认为,此次比特币涨到2万可能跟2017年一样也可能是一个泡沫,理论上本质上所有这类资产都是一个泡沫。由于跟传统支付货币领域的竞争越来越难,比特币就会在另类资产的这条道路上往前走。在整个区块链生态圈里头,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进步。
他向《比推》表示:“然而,我可以做出论断,现在比特币涨到5万美元的可能性比五年前更高。”

Youbi Capital管理合伙人,HashKey Capital的全球投资顾问巩莉也接受了《比推》的采访。Youbi Capital成立于2017年,得到了比特币矿工社区和金融专业人士的支持,管理着约5000万美元。
她认为,今年的牛市与2017年的牛市十分不同,在2017年牛市中,比特币价格在2周内从1万涨到了2万,是由山寨币牛市带动起来的。而今年,经过3年的沉淀,很多项目是有落地有应用的。对此次牛市十分看好。
她向《比推》表示:“我认为这一次的牛市是个慢牛,中间其实经过了好几个调整,逐渐逼近了这条线,所以我觉得它是个很顺利很自然的一个过渡,而不是像上次像跟针一样突然涨上去。”
她说:“我觉得这次比特币牛市不是一个泡沫,或者说相比于上次来说,泡沫的成分要少了很多。”
她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当今世界通货膨胀严重,本地货币贬值,很多人将比特币作为一种对冲通胀的避险工具。在一些基础设施比较差的地区,人们用加密货币进行跨境转账,费用很低,在这一块存在需求。
关于华尔街这种传统机构的进入对比特币的发展甚至整个加密货币领域发展的影响,她说道:“他们能够推动行业很快的发展,具有健全的基础设施,比如Fidelity跨界和BlockFi达成了协议,个人可以用BlockFi的加密货币存储证明去Fidelity贷款。Securitize公司最近也在融资,这也是沟通现实世界资产和加密货币的一个通道。”
由于机构投资者的涌入以及现实世界资产与加密货币的互通性增强,巩莉对此次牛市有很大信心。

DeFi Alliance合伙人王启奥在接受《比推》采访时表示,这次比特币价格达到2万美元与2017年牛市完全不一样:“这只是刚刚开始,散户还没有大量涌入,主要是机构在买。亚洲的散户在卖,美国的机构在买。”
他分析,金融机构大量购买比特币肯定会抬高价格,也会增加了整个行业的认可度。今年6月份之前,购买比特币还存在一个很大的行业风险,6月份之后,著名宏观投资人Paul Tudor Jones入场比特币,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改变了很多传统投资机构对比特币的看法。
他说道:“金融机构第一个要买的肯定是比特币,因为比特币的量最大,相对来说也最安全,接下来再看其他加密货币,如以太坊,这对整个行业是个好事,比特币是一个入门。”
他认为,机构投资者目前以这样的规模购买比特币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很多机构还没有上车,以黄金为例:“现在黄金的体量是比特币的20倍,然而连黄金大家都还没有买够,我更没法想象比特币它能涨多少了。”

Ming Guo 认为比特币越来越被传统金融市场接受, 成为一种可信的资产。另一方面,比特币在其初衷的支付领域进展缓慢,一是因为其价值是来源于法币,各国监管机构目前的态度是宁可发展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或受到严格监管的代理数字货币,例如Libra/Diem),也不会允许一个本质上不受控制的比特币;二是比特币价格越高,本身也制约其成为一种普遍支付货币。
在去中心化应用方面,目前的创新主要是在以太坊网络上的去中心化金融(DiFi)以及layer2方面。但是比特币价格上涨总是给整个加密货币生态带来激励作用。
“比特币超过2万美元给整个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生态圈带来“流动性”注入,因为这种标志性上涨通常是增量资金进入的标志,所以这是一种“正流动性”。” Ming Guo 对《比推》 表示。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 Amy Liu
本文是比推Bitpush.News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观点 | 比特币2万美元只是刚刚开始
温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本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币圈财经官方立场无关。
相关推荐
-
观点:比特币牛市和DeFi夏天中,加密领域还悄然发生了NFT革命
2020年,当比特币的牛市和DeFi的夏天成为币圈头条大新闻时,加密领域的另一个角落也悄然发生了革命:NFT(不可替代代币)的世界。 NFT实际上已经存在几年了,赋能CryptoKitties等加密收藏品,但当时更多是独特、不可复制的加密代币的概念证明。 2020年夏天起,NFT在去中心化金融热潮中逐渐成熟,在游戏、金融和艺术领域掀起了风暴。 NFT与DeFi DeFi是2020年NFT行业发生的最重要的事。 DeFi的前提很明晰,尽管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疯狂复杂的谜团:去中心化、非托管、开放源代码的金融产品,供所有互联网使用,在代码上运行,理论上可以不受人为干预。 DeFi一开始就是非常宽泛的说法,指的是任何由加密技术支持的新型金融项目。 但是在6月份,DeFi核心关注的就是一件事:Yield Farming。那时,名叫Compound的DeFi借贷协议,发放了COMP代币。没过几天,COMP就变得非常值钱,人们开始贷款,纯粹是为了种地。其他的协议也接踵而来,DeFi的夏天开始了。 NFT行业紧随其后,为DeFi发展带来了两大创新… NFT去中心化交易所 DeFi协议最流行的种类之一是去中心化交易所,这是任何东西都可以挂牌上市的加密代币交易所。因为它是去中心化的,监管者无法关闭它。 2020年初,阿列克谢·法林和亚历克斯·萨尔尼科夫创建了Rarible,这是一家专注NFT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不过,这个“去中心化”很重要,Rarible与常规的NFT交易所比如OpenSea或SuperRare不一样。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将交易所运行的管理权移交给任何持有治理令牌的人,比如Compound的COMP代币。 赚取这些平台治理代币的方法,就是在加密交易所购买或是使用该平台。当然,这些代币本来是要应用于治理的,但实际上许多持有人只是为了从交易所赚钱。 后来发生了两件事:一件事是,Rarible代币价格从7月底的0.63美元上涨到9月初的8.54美元(12月份,价格约为2美元)。第二件事,类似的举措启动了NFT行业,其数量猛增。 碎片化的NFT NFT还解决了此前阻碍投资者购买的一个难题。 以前,你只能买一个完整的NFT。这方面,就像购买一件实物:你不能拍卖毕加索画作的局部,或是杰克逊·波洛克作品中的一个油漆罐。 但一些NFT开发者认为,数字化艺术不应该出现上面的情况。他们利用DeFi构建工具,将NFT切割成小块,然后在Uniswap等流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进行交易。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从那些闲置在收藏者那里的NFT,提取流动性,赚取更多的钱。 不过,如果能把一个NFT转换成数千个常规的、可替代的ERC-20代币,那么还可以把这些代币插入DeFi智能合约中,品尝这些收益。新加坡的NIFTEX和Polyient Games就是这方面的好例证。 NFT与游戏 视频游戏开发商在2020年大举进军NFT市场。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NFT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令牌都可以代表一把数字剑、一件虚拟盔甲或一名足球运动员,可以在视频游戏中使用。 不可否认,加密视频游戏的兴起,大多数都仅仅是基于微交易的浏览器游戏,而这正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视频游戏行业的祸害。 但它们在2020年确实起飞了,开始吸引大牌人物、大量资金和大量用户。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卡游戏Gods Unchained,类似于炉石(Hearthstone),其交易卡全部由NFT代表,现在的市值为1000万美元。 Axie Infinity是一款基于以太坊的加密收藏品游戏,以与怪物搏斗为基础场景,去年11月通过代币销售筹集了86万美元。 Animoca Brands与Care Bears、Shaun the Sheep、Smurfs和Bratz签约,作为许可交易的一部分,这些品牌将持有Animoca即将推出的虚拟第二生命仿制品的地块,该产品在12月份开始公测启动。 法国游戏公司育碧(Ubisoft)等大型游戏工作室也尝试了NFTs。育碧创建了一个基于NFT的游戏Raving Rabbids,玩家可以从其他用户那里“窃取”NFT。 很多这样的NFT诞生了高价。去年12月,一位收藏家以22.3万美元价格购买了一条虚拟的摩纳哥F1赛道。这是一个虚拟的、但不是3D的游戏甚至不是3D的。(也不是,请对此保持安静,目前非常好!) NFT与艺术 所有NFT的道路,最终都是通向加密艺术。正是在这个领域,加密世界的创造性和叛逆精神得到了释放。艺术家们成群结队地涌向NFT,充分利用NFT所提供的真正数字所有权,这就意味着人们终于有理由为数字艺术付钱。 Nonfungible.com,是一家跟踪NFT行业状况的网站,显示加密艺术在2020年下半年情况有所好转,彼时,DeFi热潮出现,后来比特币转牛。 但是当NFT技术把艺术家链…
-
观点 | EIP-1559 只是徒劳,毫无益处(修订版)
作者:阿剑 编辑: 曾汨 作者注:对于已经相当熟悉 EIP-1559 的读者,可以直奔下文第三节第四小节。在该部分,我提供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分析。你甚至可以从中知道,支持者所提出的哪些论点,在哪些情形下其实是对的。但是,他们都没能描绘出全部的影响。而不太熟悉这一主题的读者,可以从头看起。如果你还需要对 EIP-1559 内容的简介,请看这里。 一. 引言 “EIP-1559” 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这个成型于 2019 年 3 月的提案,因为引入了一个销毁手续费的机制(因而会减少供应量),被 David Hoffman 高举为 “以太坊货币政策中的最后一块拼图”,是 ETH “获得货币溢价的关键一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年半以前,读过 EIP-1559 提案二号作者 Eric Conner 撰写的介绍性文章之后,我写了一篇措辞严厉的文章,认为这份提案并不能解决提案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反而会引入更多交易摩擦。我的好友 Elisa 也帮我把文章翻译成了英文,可惜应者寥寥。 时过境迁,支持 EIP-1559 的声音近期一再出现,无论是对 “通缩以太坊” 的期待,还是因为 Gas Price 高涨而产生的焦躁情绪,似乎都加剧了支持论调的流行。 但我始终没看到一个能说服我的理由。这些支持意见,要么误解了手续费市场的运作原理(它实际上是并且只能是所谓的 “一价拍卖”,物主可以设定底价并且价高者得的拍卖);要么只看到了 EIP-1559 会造成的部分影响,而对它在其他方面的影响视而不见;总而言之,都不能提供完整的分析。 我收集了近期几篇对 EIP-1559 表示支持的文章: Analysis of EIP-1559(中文版) What if ETH had a fee burn 5 years ago EIP-1559 51% Attacks: Should you live in fear(币圈财经中译本) Ethereum fee market reform: EIP-1559 as a question of fairness(中译本) 我非常尊敬这些文章的作者在其中投入的智力资源。无论如何,没有这些分析,事情的全貌就不会变得更清楚。但在我看来,他们在下结论时都未免有些草率,对一些关键主张缺乏论证,或者耽于证明新的机制是无法被操控的,但却没有证明新机制会比当前的机制更好(下文将用 “#” 号加数字来指代这几篇文章)。我先从一些简单的经济学推理开始,然后详细讨论这几篇文章存在的问题。 二. 简单的经济学推理 假设有个东西的市场价格很高,你觉得剥夺生产者(卖方)从这个东西中获得的经济收入,可以使获得这种东西的代价变得更低吗? 很显然不能,因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削减卖方得到的收入会打击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也会卡住价格(利润率)的信号作用,使潜在的生产者进入这个生产领域的积极性下降,影响未来的供给量增加的幅度。供给量提不上去,说再多都是枉然。但 EIP-1559 恰恰就是想让你相信,削减矿工从 Gas 费中得到的收入,可以让 Gas 的价格降下来。怎么可能呢? 假设你现在去医院,发现医生的门诊金都很高,你觉得贵,你觉得以下哪种办法能让你获得性价比更高的服务(同样的代价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或者同样的服务只需付出更少的代价)? A. 游说政府出台门诊金的管制措施,给医生划分等级,为每个等级的医生划定门诊金的上限; B. 在社交媒体上控诉医生,痛骂医生都是唯利是图的家伙,不管病人死活,一点也不道德; C. 政府开始对门诊金收税,或者提高门诊金的税收比例; D. 政府一边对门诊金收税,一边安慰大家说不要紧,收上来的税我全部都不花,这笔钱我放在一个可以公开的账户上永不动用,帮大家搞通缩; E. 政府管制医生的诊金价格,同时给予医生补贴,最后还要对诊金收税; F. 政府一边对门诊金收税,一边说,这些税收会变成一个资金池,享受银行的储蓄利息,一段时间后会按诊金的比例连本带息把资金给回医生。你觉得哪种办法有用?没有任何一个有用。 #A,管制诊金的价格(显然是强制压低诊金),会导致需求量大增而供给量不足,体现出来就是可以挂号的号数出现上限、排队现象增多,还有帮助挂号的黄牛党。另外,病人的平均问诊时间也会下降。你以为你真得到了实惠?不,你的货币成本虽然下降了,但时间(排队)成本上升了,进一步地说,它是导致病人无法用出价来表达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急迫度,导致医疗资源的实际使用向时间价值更低的群体偏移。按照这个行内的话术来说,就是优质的医疗资源被 DoS 攻击了。 #B,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相当于给医生的报酬施加一个负价格。 #C,同样的一次问诊,能得到的收入更低了,医生愿意花的心思自然就更少了。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的税收都是同时从买方和卖方…
-
花火崩盘记:资金盘何以成为信仰
近年来,借助区块链、虚拟货币而生的资金盘项目层出不穷。数月前,链捕手曾分析了依托于以太坊而生的Forsaga资金盘,此篇文章则聚焦于另一个在国内声势颇大的资金盘项目花火交易所,试图揭开花火早前起势以及如今崩盘背后的故事。 作者|王大树 「你知道花火是资金盘吗?」 「知道,玩的人都知道,大家都在赌而已。」玩家张铖(化名)告诉链捕手,花火对他而言只是赚钱的工具,一场游戏而已。 张铖在2018年加入币圈并成为炒币大军中的一员,过去他的大部分交易都以亏钱告终,唯独披着区块链外衣的资金盘项目花火让他得以大赚一笔。在他眼中,花火就是资金盘里的「比特币」,是信仰的代名词。 然而不巧的是,号称「盘圈比特币」的花火在今年11月29日崩盘了,该交易所几乎所有资金盘币种都大跌80%以上。 一、崩盘前后 花火是披着区块链金融外衣的资金盘项目之一,张铖至今还保留着数月前花火开大会时的视频:会场中央的LED大屏上播放着「花火绽放,定义未来」的口号,现场近100人,他们都是所谓的信仰者,一边挥舞刚认领的推广任务书,一边站起来和着音乐齐唱「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这些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职业,他们大多衣着光鲜,看上去生活丰腴,在这里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就是花火布道者(领导人)。 花火给这些布道者提供了金条大奖、旅游以及定期发工资等福利待遇。在激励与教育并行下,花火的注册会员数突破了20万,平台币HDU的价格也从1元左右涨到最高180多元,翻了至少180 倍,这些数据令绝大多数交易所都相形见绌。 其实,花火交易所与常规的数字货币交易所类似,用户除了可以交易花火平台币HDU外,还可以交易其他资金盘项目发行的代币。而官方主要负责推广的就是平台币HDU,HDU发行量为10亿枚,首期母币发行1000万枚,剩余的9.9亿枚分五个阶段发行。 截止崩盘前,市场上流通的HDU达到3000万枚左右,按照初始最高单价26美元每枚计算,市值大概在7.8亿美金左右。而HDU持有者主要通过持币收益和推广收益两种方式获利,官方采用了复杂算法来确保项目的持续运转。 所谓持币收益就是「静态持币」收益,目的是利用长期投资带来的增值效应来吸引投资者。所谓推广注册收益就是用户在花火平台购买平台币HDU,并激活形成推广链接关系即可成为推广者,推广者也是持币者,可享双重收益,该机制的目的在于通过裂变的方式吸纳更多人和资金。 这些套路与常规的资金盘模式并无不同,唯一的差异在于领导人(超级布道者)的推广能力,这将决定资金盘能做多大。在经常玩资金盘的陈达飞(化名)眼中,花火相较于其他资金盘最大的优势就是领导人培训做得不错,同时将目标市场从东南沿海一带扩展到内地,裂变的范围更大。 这种推广上的地域拓展策略与早前《经济知识》杂志在报道《疯狂的资金盘》一文中提出的观点十分吻合。该报道指出,资金盘多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省份,这些地区科技、金融氛围浓厚,人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且中产阶级群体庞大,有一定的投资能力。 特别是沿海省份有着大量中小企业主,他们虽有资金实力,但企业受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发展遭遇瓶颈,股市房市又持续疲软,他们需要为资金寻找出路,因此,很多资金盘将总部设在北京和沿海省份。 而花火就是总部盘踞在深圳一带的资金盘项目之一。 老玩家陈达飞告诉链捕手,花火势头最猛的时候上了10余个币种,其中多数为资金盘代币 ,而这些代币可以理解为承包制,每个项目由单独的团队进行负责,并且要求设有线下办公接待地点。上币方需要购买HDU作为上币费,但上币之后,市场需要项目方自己去推 广。在10余个币种当中,张铖投资的NEU从单价1元左右涨到38元,涨幅30余倍。 而花火交易区的其他币也大多达成数十倍的涨幅,如此收益情况在股市很少见,花火凭借这样的财富效应定义了自己在投资眼中的地位。张铖这样的参与者甚至将花火认定为盘圈的「比特币」。 他之所以对花火有如此高的评价,在于资金盘非常善于利用社会热点、新政策以及经济趋势做文章。比如借助比特币热潮的珍宝币、暗黑币等,再比如利用分布式存储、新基建概念的CAI矿机,以及早期的互联网金融与O2O模式的租宝、聚宝金融等。 不过,盘圈「比特币」并没有一直延续辉煌,自11月起,花火上的所有币开始有下跌现象,直到11月27日,张铖才发现提不了币,但此时止损已晚。 「我是第一次玩盘子,最早在花火交易所买了4万元的NEU,后来赚了四十多万,翻了至少十倍,太惊人了。」张铖告诉链捕手,他在资金盘上的部分盈利后来炒币亏掉了些,为了弥补这些亏损,他又投了花火嫁接的另一个交易所银河交易平台的一个币—UBT/RFB/FGO等,不幸的是这次复投赶上崩盘,钱打了水漂。 二、雷达币的第二条命 此前,张铖一直认为花火这种机制根本不存在崩盘的可能,因为带他入行的人曾说,花火为了持久地激励推广人…
-
观点 | 为什么以太坊仍然是NFT的主要阵地?
原文标题:Why Ethereum will continue to remain the home for NFTs (that matter) 为什么以太坊仍然是NFT技术的主要阵地 原文链接:https://skymine.medium.com/why-ethereum-will-continue-to-remain-the-home-for-nfts-that-matter-842b72f6035b 字数:1722 作者:Sky 译者:weiwei jiang 校对:Shirley 翻译机构:DAOSquare 这篇文章目的是描述出为什么以太坊仍然是能让人们拥有、获取、出售、交易、展示及创造NFT的重要区块链技术。每个话题都可以轻松地成为一篇更深入的文章,但是该篇的目的是抛砖引玉,让人们讨论起来。 关于以太坊为什么会成为主流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的讨论已经存在已久。有许多文章讨论这个话题,在此我将不再展开。我会主要针对于广阔的区块链生态系统里一些行业内更少提及的话题,主要涉猎非同质代币,或者称作NFT。 正如我们所知,以太坊存在许多限制(区块大小限制、高燃料费、高昂交易费、缓慢的确认速度、围绕工具的半中心化单点失败问题等等…还有更多)但是它已经是并还将是这个世界除比特币在内最重要的区块链技术(有些人可能会说它更重要—但这不是该篇要讨论的!)。 目前的NFT世界 NFT世界的进展当前主要围绕着以太坊。这是NFT的开始,是许多人获取到他们第一个NFT的地方,是许多交易发生的地方,也是最大NFT创造者和收藏者聚集的地方。在这个舞台上,这是目前最多人持有高价值NFT藏品的唯一链条。 最近,我们看到人们对NFT的兴趣正在扩散。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意外,因为我们已经深入关注NFT这个方向许多年了。 以下,我将会把论述拆分成几个部分,但是你会看到有些部分融合到其他部分,这也是我发现这个领域的重要特点。 以太坊有一个宏伟的开头 并没什么新鲜的,但这一优势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这个良好的开端和以太坊的社区(相比于其他智能合约区块链)是在区块链技术比较上讨论最多的,但这也与当前讨论NFT相关。技术人员、工具、历史、平台、钱包和熟悉程度——所有这一切都是人们与NFT交互中重要的元素。 以太坊这个品牌非常重要。当NFT领域成长并且新成员加入,不论是创造者、建筑者、艺术家、收藏家还是商人,他们首先会想到以太坊因为他们已经久仰其大名。 在SuperRare上的3LAU Star Crossed作品 举个例子,著名DJ3LAU向世界发布了他首个音乐NFT,而发布的地方不是别的,而是以太坊,而这个动作同样也会发生在其他艺术家身上,特别是那些会震动世界的著名艺术家身上! 每个进入的新创作者和粉丝都会继续蓄力创造动量,不断增强整个生态。 强大的价值理念至关重要 简单但很不错的是—以太坊具有极其强大的价值理念 — 中立、用户主导以及自由。不是所有的链都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并且有的链经常会牺牲价值观而去追求一些功能特征。这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将考虑到这一点。 资产保护和安全 截止今天,以太坊已经证实其是个安全可靠的区块链技术,接近比特币的特征。当NFT的价值不断增长,资产价值的持有者会对在哪里存储这些资产非常谨慎。就如处理价值高昂的实物艺术品,仍需要安全性,并且对能安全保护这些NFT的系统需求只会只增不减。 你不会想将你的蒙娜丽莎挂在无人看守的度假别墅中。 NFT组合性至关重要 许多读者会对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的组合性十分熟悉。这个可以无需授权的情况下在DeFi的基础上直接创造的功能确实十分重要,并且也正在成为DeFi的最强大的特征之一,也被外界称作“金钱乐高”。 NFT里的组合性已经在发生,这里我称作它叫NFT乐高。这些例子包括利用除开用户拥有的NFT游戏、界定基于NFT所有权上的准入机制、允许数字收藏者在虚拟世界呈列其资产时证实其对该NFT的所有权,以及将一篮子NFT转化成同质化代币。 NFT乐高 我认为组合性在NFT世界中非常重要。那些促成了这一可组合的生态系统的NFT乐高们包括平台、创造者、收藏家、虚拟世界、社区等等.. 而不仅仅是协议。 具有真正资产所有权的虚拟世界是吸引大众的MetaVerse(虚拟元界)的一部分。 元界建立在NFT的基础上,随着元界的不断增长,其核心越来越难脱离NFT。 你可以看到在虚拟世界中关于这一现象的NFT艺术的例子。尽管这些世界还处于早期孵化阶段,但是这些环境中的主要用处之一就是展示收藏者的数字艺术NFT。 在这些虚拟世界建立交易是下一阶段,虽已早早开始。随着这些交易的产生和增加,NFT领域的价值也在不断增长。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将会有100亿美金的价值锁在基于以太坊的不断交互的NFT/元界领域里,使其…
-
观点 | 2020年的比特币“泡沫”,何时会破?
本文来源:律动BlockBeats,原题《观点:我们正身处「牛市」的哪一个阶段?》(《 Bitcoin Bubble 2020 – When’s It Gonna Burst? 》) 作者:Dr. Julian Hosp,Hackernoon 翻译:0x33 在最近几周和几天里,加密市场再次爆发,比特币以市值创历史新高,回到 2017 年底的水平。但是我们都知道 2017 年之后不久发生了什么… 比特币在那次泡沫破裂之后的几年里都处在低迷期,未能恢复。 所以我们现在难免会提出一个疑问:我们是再次陷入了像 2017 年一样的泡沫,还是这一次比特币会永远爆发? 在本文中,我们将尝试尽可能合理和客观地解决这个问题。 2017 年发生了什么 2017 年初,比特币价格仍在 1000 美元左右波动。 随后的 10 个月里,比特币的价格一直在稳定的上下波动,2017 年 10 月左右比特币的价格一直稳定在 4000 美元到 5000 美元之间。突然,一瞬间某些事触发了多米诺效应:比特币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后就连主流媒体也开始报道比特币。 以下是2017年在谷歌上搜索「比特币」的人数趋势图 短短几周内,比特币突然家喻户晓,价格飙升至 2 万美元。随后 2018 年初,在比特币增长了 20 倍之后,比特币突然崩盘 (直到现在才复苏)。 那么比特币突然暴涨的原因是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难以置信的 FOMO 情绪 (害怕错过)。当时每个人都想迅速致富,想都不想就投资比特币,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害怕成为失败者。 同样的事情会在 2020 年再次发生吗? 今天的市场形势与三年前大不相同。当然相同的是,我们又一次处于历史高点,很少甚至没有地址是还处在亏损的情况下。 然而实际情况是,散户 (私人投资者) 似乎对这一波行情并没有什么反应,或者说反应远不及 2017 年那么激烈。 甚至在 2020 年夏天那会,人们对比特币的普遍兴趣都高于目前的情况。现在大家这个兴趣程度甚至还没有接近 2017 年底的价值。 难道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牛市到了吗…这应该不会,那么合理的解释可能就是:大多数人没有从这波上涨中获得令人欣喜的收益。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和市场的信息集合来看,目前流入的资金主要来自拥有大量资金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已经将比特币作为资产纳入了自己的投资组合。总的来说,比特币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接受,甚至是机构和很多大公司。 例如,PayPal 最近才将比特币集成到自己的系统中,现在允许在美国用比特币进行买卖和交易,并计划很快在全球范围内推出这项功能。 这就导致这波大行情更像是机构的狂欢,散户和个人投资者多半是在旁观他们的快乐。不同于2017年的盛况,这次的牛市来临之后,我们发现身边的亲朋好友鲜少询问关于比特币或加密市场的事情,而主流媒体也并未大篇幅的报道此事……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利好的事情。 律动注:当然没有引起大规模注意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因为今年全球经济形势均有较大变化,股市或黄金市场同样出现了大波动,吸引了更多传统市场投资者和媒体目光。 从整个市场情况来看,现在的加密市场更像是 2017 年初,而不是 2017 年末…… 那么,现在投资比特币有意义吗? 在投资上,投资额度上有两种行为是错误的:投入 0% 的资金和 100% 的资金。 ·一旦完全的 FOMO 形成,你恐慌地把你所有的钱都投入到比特币中,肯定不是一个好主意。 ·不过,在比特币上一分钱不投资似乎也不是一个好事情。越来越多的专业投资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选择将资产配置一部分在比特币上。正如前面提到的,这实际上是当前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 文章来源:观点 | 2020年的比特币“泡沫”,何时会破?
-
观点:以 “状态” 视角理解以太坊及其未来
一. 引言 自 2015 年创世以来,以太坊区块链已历经五个寒暑。五年的时间不仅把作为一种理念的以太坊协议 1 变成现实、使这套协议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具体,也使这样一套设计的特性和权衡关系暴露出来。这些权衡关系,作为设计上的挑战,自然也吸引了并持续吸引着无数聪明才智,尝试提升以太坊的可用性;其中汇聚了最多努力和想象力的,当属为提高 “可扩展性” 而提出的一系列方案。 本文想指出的是,就像以太坊范式面临着设计上的取舍,所有这些可扩展性方案也面临着取舍;而评价这些取舍的值得与不值得,需要我们回到以太坊本身,回到以太坊节点和以太坊用户的真实问题和真实需要。而 “状态” 视角,作为理解以太坊本身的视角,正好能帮助我们廓清这些方案的设计,并揭示我们的所得和所失。 本文将从解释 “状态” 的含义开始,揭示以太坊的终极之矛和阿喀琉斯之踵,然后探讨各种改进方向。“富状态性” 是以太坊智能合约 “可组合性” 的来源,但也是以太坊网络最大的弱点。由此,我们可以见出现在常被人提起的哪些方案会影响 “可组合性”,哪些 “可扩展性” 的意义更明显。 二. 以太坊作为一种范式 (一)富状态性与可组合性 什么是 “状态”?状态就是一个系统在某一个时刻的具体情形。以实现密码学货币的区块链为例,一个区块链在某一个时刻的状态就是该时刻,该区块链上所有地址的资产分布(A 地址有 10 个 币,B 地址有 100 个币,等等)(究其实,我们拥有的,只不过是一些状态,是我们的头脑和社会共识,将这些状态解读为 “资产”)。 在此视角下,每一套区块链协议都可以粗略地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共识机制,另一部分是状态转换规则(有时也被称为 “共识规则”);前者定义了出块规则,它指明了所有参与该区块链的节点在什么时候需要在本地更新区块链数据库的状态(例如,作为一个以太坊区块链的节点,每当收到一个附带了符合难度要求的工作量证明的区块,该节点就更新本地的区块链数据库的最新状态);而状态转换规则,则定义了什么交易是有效的(“一个账户不能花用超出自己余额的钱”),也定义了节点在处理交易时,应当如何更新状态(“这笔交易表示 A 账户转了 5 个币给 B 账户,那么 A 账户余额就减去 5,B 账户余额的加上 5”)。 对比特币来说,其共识机制是 “PoW + 中本聪共识”,而其状态转换规则基于 UTXO。对以太坊来说,其出块机制是 “PoW + Ghost 规则”,其状态转换规则基于账户。 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以太坊变成一个有突破性的创新呢? 我们时常听说,以太坊之所以特别,在于其 “引入了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支持可编程性” 等等。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2。因为允许使用更复杂的编程语言并不意味着什么,其实比特币也可以编程;允许比特币使用 solidity 编程语言并不能得到一个以太坊。以太坊真正特殊的地方在于 “富状态性(rich statefulness)”3 :它允许一个合约调用另一个合约,并且,除了区块容量本身,不对这种调用的层级数量施加任何的限制。 B 合约可以根据 A 合约公开的代码来调用 A 合约、改变 A 合约的状态;调用 B 合约的 C 合约也可以间接地调用 A 合约、改变 A 合约的状态 …… 由此,一个状态,虽然保存在 A 合约里,但其控制逻辑,可以如此重重叠叠不断累加;如果把状态理解为资产,这等于是让资产的使用权(使用条件)可以不断得到更严格、更复杂的控制;这意味着,从理论上来说,一个状态的更新逻辑能够无限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金融合约(因为所有的金融合约都可以通过简单的逻辑叠加、组合出来)。这种允许累加任意多层的控制的属性,才是最关键的,而怎么编程这种控制,反而是次要的。 此外,以太坊还允许用户给区块链写入状态,使这些状态成为全局状态的一部分,并要求节点按照合约自定义的逻辑来更新状态。由此,一个合约能够把自身的状态向以太坊上的所有其它账户公开,前述的富状态性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没错,现在我们已经像收集龙珠那样集齐了三种属性: (1)链上计算范式:合约可以要求节点按自己定义的逻辑来执行计算; (2)全局状态:合约的状态可以成为全局状态的一部分,向所有其他账户公开; (3)富状态性:合约之间可以相互调用,且栈层数量没有限制,因此控制逻辑可以层层累加; 现在我们可以召唤出以太坊的最强之矛了:“可组合性”(货币乐高)! 链上计算方式使我们可以拥有各式各样的合约;全局状态让这些合约可以相互访问彼此的状态;富状态性让合约的组合方式可以无限多样。所以我们不仅可以拥有稳定币 DAI,还可以拥有借贷市场,还可以拥有彩票应用,还可以拥有把彩票的收益自动捐献的应用,还可以拥有在不同的借贷市场间自动再平衡储蓄比例的应用 …… (二)状态数据爆炸问题 “可组合性”…
-
观点 | 加密领域并没有那么去信任
加密技术通常被认为是去信任的,且防失败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监管、场所和开发者的加入,它到底有多去信任呢? 区块链技术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砍掉了中间人,消除了对第三方的信任,让用户对自己的财务有了充分的代理权,或者说是对自己财富有了真正的所有权。从比特币(BTC)到去中心化金融,区块链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兑现着这一承诺,但加密技术到底有多去信任呢? 加密货币是由于对传统金融体系信任的缺乏而诞生的,但随着加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需要更多的信任,包括对开发者、矿工、交易所运营商和其他网络参与者。在某种程度上,加密技术正在改变信任的接受者,而不是消除对信任的需求。 DappRadar的首席分析师Ilya Abugov告诉Cointelegraph:“加密领域中仍然有很多中心化的元素,而用户则需要信任一个或一组特定的实体。即使是像委托投票这样的事情,也依赖于代表们是以社区最佳利益行事的。” 下文是不同领域和例子的概述,在这些领域和例子中,加密技术或许并没有实现其“去信任”的承诺。 开发者和机构 中本聪作为一个匿名开发者创造了比特币,并将其发布到世界上。如今,比特币的背后有数百万用户、成千上万的矿工和节点以及其他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比特币是加密技术中最接近 “去信任 “的东西,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实体掌握着 “太大的权力”,而且代码已经被审查和使用了无数次。 但是,此外还有成千上万个不同的加密货币项目。从山寨币到1CO和去中心化金融协议,加密技术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和规模。即使是在复杂智能合约的情况下,用户也必须信任创建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 纵观历史,存在漏洞的智能合约已经导致了众多损失,包括2016年The DAO的黑客攻击,以及最近Andre Cronje的Eminence项目被黑。的确,用户总是可以指望审计者们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但是信任是无论如何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对开发者还是对审计者而言。 Abugov告诉Cointelegraph:“老练的用户和实体可以对代码进行审计。否则,用户就会承担风险。但是在这里,信任是不足够的。因为即使开发者没有动‘歪脑筋’,但难免还是会出现漏洞,然后被人利用,给用户造成损失。” 此外,当对代码进行更新或更改时,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用户是无法100%确定更新是不会导致缺陷或完全改变项目的。在过去,像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诸如比特币现金(BCH)这样的分叉,而其目的是将SegWit排除在比特币之外,又比如以太经典(ETC),它是在The DAO被黑客攻击和随后的分叉收回被盗资金后为抗议而创建的。 因此,虽然确实需要一些信任,但这是可以通过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灌输的。当使用比特币时,由于社区和开发人员对代码进行了大量的同行审查,因此我们对它是有信心的。而对于加密领域的其他项目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只是,投入到审查新项目上的精力和时间会比花在比特币上的精力和时间少得多。 然而,值得考虑的是,虽然大多数人无法亲自审查代码,但开源加密项目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因为它们背后的技术是完全透明的。Aave(以太坊上的DeFi协议)的首席运营官Jordan Lazaro Gustave告诉Cointelegraph:“用户和开发者在日常交互的一切问题上,必须完全且一直信任编码者。不过,对于DeFi来说,不同的是,一切都是可以审计且开源的,不像传统金融那样。” 交易所和通证化 可以说,加密技术最大的中心化点就是各大流行的(中心化)交易所,而这些渠道恰巧也是人们获取和交换加密货币的主要方法,所以它们也是加密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们让人联想到了银行业务,人们必须信任交易所运营商在交易时持有他们的资金。此外,在完成 KYC 验证过程后,用户还需要将他们的个人文件和信息交给交易所。 毋庸置疑的是,曾经就出现过多次用户还不如不信任交易所的情况 —— 比如臭名昭著的Mt.Gox的倒闭,就导致了数亿美元的损失。而此后,交易所和项目的黑客事件及退出骗局也不计其数。 虽然人们需要信任交易所,但随着社区对交易所钱包不断的监控以排查可疑活动,这种信任已经变得非常稀薄。而对于加密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也是如此,包括通证化。例如,WBTC就需要用户信任负责铸造代币的人以及保管BTC的保管人。 虽然大多数交易所代表认为去中心化交易所在短期内不会超越中心化交易所,但据Gustave所称“Uniswap的日交易量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中心化交易所”。 由于这是加密领域中心化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这也是一个被大力解决的问题。去中心化交易所就允许用户自由交易加密货币,而且不需要信任任何中心化的一方来保管他们的资金,同时也能保证他们的隐私不受侵犯。然而,当涉及到法币交易时,用户则必须始终信任中心化的一方来接收或支付法币。 监管和政府 用户在…
-
观点 | 机构投资者不能拯救加密领域,但能助其发展
机构玩家正在进入加密生态系统,但他们将如何影响这个行业?他们会促进这一系统的发展还是使它崩溃? 当前世界经济的现状促使机构投资者开始寻找其他的投资方式。而越来越多的是,比特币(BTC)正在成为这样的工具。 自8月以来,商业智能公司MicroStrategy已经购入了总价值4.25亿美元的BTC。与此同时,数字资产管理公司灰度投资(Grayscale Investments)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则筹集了创纪录的资金,共计14亿美元。 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庆祝机构投资者成为加密领域的“救世主”呢?或者相反,他们是否会导致数字资产行业的衰落呢? 安全资产已陷入全球危机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机构盯上加密货币的主要原因。当前,从传统市场的安全资产中获取回报已陷入了全球性的危机。储蓄账户和美国国债等优质债券等低风险工具,近年来的收益率持续走低。而且,由于这些资产的低回报率,通货膨胀就能吞噬掉利润,使得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ROI)成为负数。 此外,像丹麦、瑞士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则通过负利率的手段刺激了经济。虽然这是对抗通货紧缩的好办法,但是负利率和低利率也使得人们不愿意投资安全资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金融工具是让投资者失望的。相反,我们正在经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也就是低风险投资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可观回报的阶段。 这将推动人们对加密货币兴趣的发展,直到全球经济发展到传统资产重新表现良好的阶段。与一般市场相比,数字资产行业的发展速度要快得多,而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多重原因。由于围绕市场的监管审查有限,加密项目的心态也会不同。另外,目前的技术水平也允许并鼓励该领域的企业进行创新。 因此,加密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行业,也有为投资者带来优良回报的历史。此外,即使在全球经济危机中,比特币的波动性也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一种资产的波动性越小,投资者的风险也就越低。 一方面,上述情况使得加密资产对个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而另一方面,目前的数字资产市场也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满足其投资回报率预期的方式。他们玩得很大,而且他们研究比特币的原因也非常充分。 近期机构型大涨对加密货币的影响 从事加密行业的人往往认为,机构投资者将是下一次比特币繁荣的主要促进者。然而,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当然,相反的情况,也就是机构将以鲸吞式的投资腐蚀整个加密市场,同样也不正确。 机构投资者并不会“摧毁 ”加密市场,也不会将比特币“送上月球”,而是能够帮助加密市场走向成熟,使其更具效率。例如,当BTC价格过低时,他们就会利用这种低效将其推高,而当数字资产价格过高时,他们又会将其拉低。 由于机构投资者都是老道的投资者,有着丰富的货币市场经验,因此他们便会按照上述做法来控制风险,并实现收益最大化。这样就可以抑制波动,增加市场流动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的采用率和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对BTC价格长期走势的影响,是比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更大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也意味着加密投资的潜在收益也会相应减少。但这并不会导致数字资产行业的衰落。相反,这是所有新市场在进入大规模采用阶段时自然发展的标志,这将促使加密货币行业更加成熟稳定、而且波动性也会更小。 像MicroStrategy最近所做的,在加密领域采取强势仓位,会为其他把加密货币视为严肃资产类别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买入信号。而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MicroStrategy是一家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其在比特币上的行动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因此,它对股东的金融义务也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收购大量的BTC,MicroStrategy坚信此举并不会对其股价和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不利影响。 即使一家私人企业——无论规模多大——在加密领域采取了MicroStrategy那样的立场,它也不会像MicroStrategy那样成为重大新闻。 有了机构投资者,加密领域有望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2017年时,加密市场上还没有多少机构投资者。那时,处于FOMO,炒作和欺诈以及更多的网络威胁,投机便成为了推动1CO热潮和极端牛市的主要力量。 如今,随着有效监管在多个司法管辖区的进行,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效率的推动,加密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成熟。较少的风险和良好的回报,使得比特币成为机构的另类投资。而现在,他们也在大量涌入这一行业。 原文作者:KONSTANTIN ANISSIMOV 原文链接: 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institutional-investors-won-t-save-crypto-but-they-will-help-it-grow 文章来源:观点 | 机构投资者不能拯救加密领域,但能助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