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京报,原题《“区块链”化解物业纠纷,新技术赋能城市治理》
据报道,12月10日,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朝阳法院探索利用“区块链”化解物业纠纷的诉源治理新路径。据介绍,新机制不仅运用“区块链”技术存证,同时引入律师事务所和由朝阳区法院、区房管局、区司法局、区物业行业协会联合组建的第三方调解平台,力争源头化解物业纠纷。该项机制目前已在朝阳7个小区试点。
如今,在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因物业服务引发的纠纷,呈现出激增态势。据统计,仅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国各级法院就审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审案件164.8万件。如此纷繁复杂的物业纠纷,造成业主与物业公司关系僵持,影响社区生活的安全稳定,也耗费了大量司法资源。北京探索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对此进行治理,有利于相关职能部门提前知情、从容应对,在帮助双方达成和解、实现调解的同时,也改进物业服务质量,而这也与北京建设宜居之都、提高民生福祉目标一致。
物业纠纷事不大,影响却不小,关系到城市形象、社会稳定、居民福祉。事实上,近期召开的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即把物业管理作为两个“关键小事”之一,要求持之以恒地抓好。这同时也是北京“十四五”时期的工作目标之一。而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9年,朝阳法院月均受理物业案件300余件,12345市民热线月均收到朝阳区群众反映的涉小区治理类投诉也多达5000余件。如果这些投诉没有解决好,没有良好的分流化解机制,矛盾纠纷被激化,便可能大量“涌入”诉讼程序,给司法系统造成压力,也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对此,北京作为首善之都,更须妥善应对、创新引领。
以此而言,朝阳法院探索利用“区块链”化解物业纠纷的诉源治理,是在抓好物业管理这个“关键小事”上蹚出了一条新路,也展示了机制创新以及推动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尝试。长远看,应用“区块链”等新技术介入物业管理,也是实施“三个北京”战略的题中之义。
在“区块链”模式下,房管局和街乡有了“黑科技”,事先即能获得“预警提示”,对物业纠纷发生数量多、情况严重的区域,展开有的放矢的整治,消除纠纷发生的“根源”。在此模式下,诉讼外的处理程序被科学“整合”,形成有序衔接、接替推进的良好格局,先是协作律师电子函督促双方和解,继而是第三方调解分流平台现场调解,最后仍无法化解纠纷的才放入诉讼“大池塘”。这种递进式化解模式,有效降低了诉讼概率。
其中的关键,就是通过“区块链”搭建的第三方调解平台。之前的物业纠纷,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因关系利益而互不谦让,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些本可协调的“鸡毛蒜皮”事,往往也怒上法庭一争高下,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区块链”进行技术存证,司法、执法、行业组织等部门通过第三方平台全方位及时介入,在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多了一个“管事说理”的综合协调机构,便于依法解决实际困难、居间化解双方矛盾。
当然,法院引入“区块链”,并非压减甚至取消业主与物业公司的“诉权”,对于纠纷双方,还有通过诉讼维权的救济渠道。当然,纠纷是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化解纠纷最终还要靠人来做工作。在引入“区块链”推动和解、实现调解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发挥从专业律师到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毕竟,只有当科技与人文相融合、智能与法治相辉映,才有城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城市也才因此环境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文章来源:北京:第三方调解平台+技术存证,朝阳法院利用区块链化解物业纠纷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Vitalik: 区块链信任模型
来源 | ETH中文站 作者 | Vitalik Buterin 大多区块链应用最有价值的属性之一就是“免信任” (trustlessness),即应用能够以预期的方式保持运行而无需依赖特定参与者以特定形式行事,即使他们将来的相关利益可能产生变化并使其做出意料之外的举动。区块链应用从来都不是完全的免信任化,但是某些应用确实比其他应用的免信任程度更高。如果我们想要朝着信任最小化的目标前进,就需要首先具备辨别信任程度的高低。 首先,我个人对“信任”的简单定义是:信任就是对他人行为进行假设。在疫情爆发前,你走在街上不会因为防止有人突然捅你一刀而刻意跟他人保持两米的距离,这就是一种信任:一是信任人们很少会失心疯,二是法制系统的维护者有很强的动机约束这种行为。当你运行其他人写的一段代码时,你信任他们在编写代码时是诚实的 (无论是出于他们自己的良知或是维持声誉的经济利益),或者至少存在足够多的人对代码进行检查以找到漏洞。不亲自种粮食也是另一种信任,相信会有足够多的人为了获取收益耕种粮食并出售给你。你可以信任不同规模的群体,信任的类型也不尽相同。 为了对区块链进行分析,我尝试将信任分解为以下几个维度: 你需要多少人按照你的预期行事? 人数总量多大? 人们需要什么动机?他们需要是利他主义者,还是唯利是图者?他们需要避免协作吗? 如果违反了这些假设,系统会受到多严重的影响? 现在,我们先关注前两点,下面有一个图表: 绿色越深,表示该模型越健康。让我们对这几个种类进行详细分析: 1 of 1:整个系统只有一个参与者。如果这名参与者按照你预期的那样行事,系统就会 (才会) 正常运行。这就是传统的 “中心化” 模型,也是我们要超越的模型。 N of N:“反乌托邦” 世界。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都要按照预期行事,系统才能正常运行,如果其中任何人失败,我们没有补救措施。 N/2 of N:这是区块链的运作方式,如果大部分矿工 (或 PoS 验证者) 是诚实的,区块链就能正常运作。要注意的是,N 值越大,N/2 就越有价值。相比只由少量矿工/验证者控制的区块链,矿工/验证者广泛分布的网络更有意义。尽管如此,由于 51% 攻击的可能性,我们还是想在这种程度的安全性上更进一步。 1 of N:有很多参与者,只要其中至少有一个按照预期行事,系统就能正常运作。任何基于欺诈证明的系统都属于这一类,信任设置也是如此,尽管在这种情况下 N 值通常较小。请注意,我们确实希望 N 值尽可能大! 极少数 of N:在众多参与者中,只要有固定数量的小部分参与者按照预期行事,系统就能正常运行。数据可用性检查就当属其中。 0 of N:系统无需依赖外部参与者即可正常运行。亲自验证区块就归为这一类。 尽管除 “0 of N” 之外的模型都有一定“信任”程度 ,但是这些模型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相信特定的某个人 (或组织) 会按照预期行事,与相信随便一个人都会按照预期形式,是完全不同的情况。相比 “N/2 of N” 和 “1 of 1”,“1 of N” 与 “0 of N” 更相似。可能有人会觉得 “1 of N” 模型与 “1 of 1” 模型很像,因为这两种模型都依赖一名参与者,但实际上这两者十分迥异:在 “1 of N” 系统中,如果该名参与者突然消失或者黑化,大可以重新换一个参与者,但在 “1 of 1” 系统中我们别无他选。 尤其要注意即使是你所运行的软件,其正确性通常取决于 “极少数 of N” 信任模型,以确保代码出现漏洞时有人会进行纠查。明白这一点后,努力使应用中其他部分从 “1 of N” 模型切换到 “0 of N” 模型就像是为你家装上防盗门,但窗户是打开的。 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如果你的信任假设被打破,对系统的破坏有多大?在区块链上,最常见的两种故障类型是活性故障(liveness failure) 和 安全性故障(safety failure)。活性故障就是你暂时无法进行操作(例如,提币、将交易打包进区块、读取链上数据)。安全性故障就是出现了系统想要预防的情况(例如,无效块被添加到区块链上)。 以下列举了一些区块链 layer 2 协议所采用的信任模型。我用 “small N” 来指代 layer 2 系统本身的参与者集合,“big N” 来指代区块链底层的参与者。我的假设是 layer 2 的社区总是小于底层区块链。另外,我使用的 “活性故障” 一词特指代币长时间无法提出的情况。无法使用系统但是能够几乎即时提款的情况不算作活性故障。 “通道”方案 (Channels,包括状态通道、闪电网络等):使用 “1 of 1” 信任模型来确保活性 (你的对手方可以暂时冻结你的资金,不过你可以通过将资金分散在多个通道中减少风险),使用 “N/2 of big …
-
韩国一线男团 A.C.E 发行NFT 能否带起粉丝经济新模式?
近期,NFT 频频进入主流媒体,央视财经除了电视报道外,还在微博上开了个话题 # NFT热潮席卷全球多国 #,如果说主流媒体关注的 TOP 3 加密货币话题,那无非就是:比特币、NFT 、狗狗币了。 加密货币圈里的 “热”,和大众认知中的“热”是不同的。那么,当大众认知开始被综合类大众媒体影响的时候,它会产生什么连锁效应?任何新技术导入传统成熟行业都会有个 “先行先试” 的区域,而一旦这个领域 “爆” 掉,就会迅速扩散起来,拦都拦不住。 NFT 真正能走入普遍性、大规模群体的方式是什么?笔者认为是从粉丝经济范畴切入。 艾瑞咨询数据统计,2019年,仅中国粉丝经济关联产业市场规模超过3.5万亿元,增长率为 24.3%,预计2023年将超过6万亿,而“红人”“明星” 在关联产业中的商业价值也会水涨船高。NFT的进入将在粉丝经济发展历程中立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仅“造福”粉丝,更重要的是跨圈导入,这是经纪公司、项目方、投资者,都乐于看到的新增互导流量和更多的变现方式。 冷认知的需要从热认知导入,粉丝追星买周边是熟悉的,而周边变成 NFT 就是导入新事物。笔者认为,这种 “过渡” 型的跨界反而是对 “ NFT + ”推进速度最快的方式。粉丝经济做的透彻且成熟的就是韩国了,而粉丝热捧的当下就是男团、女团了。于是,韩国经纪公司 Beat Interactive 就开始拿旗下一线男团,拥有 550万粉丝的 A.C.E 试水了,近日宣布在 WAX 区块链上先发行第一个系列,106 张独特的数字卡,分为 5 个稀有度。这些数字收藏卡的画面形象会选取成员朴晙喜(Jun)、李东勋(Donghun)、金世润(WOW)、金柄官(Kim Byeongkwa)、康裕瓒(Chan)发行的四张 A.C.E 专辑,以及和著名 DJ 潮爷 Steve Aoki 合作的混音作品 Fav Boyz,这里面既有每位成员的独立图集,也有乐团组合照,还有从他们的音乐视频中截取的照片和片段,是韩国流行乐圈第一个在区块链上发行通证化收藏品的。 36kr 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8 成以上的粉丝曾在过去12个月内购买过喜欢明星的周边产品或同款,在追星平台上,用户主要以低消费为主导,因此,在粉丝中让 NFT 大行其道,还需要具备“ 一高一低” 两个条件,一是价格不能太高,二是购入门槛要低。像这次 A.C.E 在 WAX 区块链上发行的卡包,是可以用信用卡,使用云钱包,在 WAX 市场中直接购买的,也就是说,就像注册普通互联网平台账号一样,用邮箱注册就可以顺利获得爱豆的 NFT 数字收藏品,这是门槛低。另外,A.C.E 这五位成员都有各自的粉丝,也有团队的粉丝,无论喜欢哪位,都有对应的商品,总量也就是百余张,5 张 NFT 的卡包$9.99,15张的 NFT 卡包也就是 $29.99,基本上对于所有粉丝,价格上零门槛,这就符合了“ 物美价廉量又少 ”的 “ 疯抢 ” 模式,等粉丝长大了,不喜欢了,还可以直接出售。 这次的收藏玩法中还专门设置了 “ 特权兑现机会 ”,这对粉丝来说,简直是福袋,不仅是签名专辑、签名照片,甚至还预设了“线上见面会”,这种面对面机会。K-NFT 创始人 Danny Hyunjin Lee 也说,他们希望找到的是韩国流行乐行业与 NFT 世界的结合,而且是以 K-POP 粉丝和 NFT 收藏者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这就印证了上文提到的 “互导流量” 的跨界多赢。 韩国流行音乐早已步入了主流音乐圈,频频登上音乐排行榜,巡演销售一空,练习生模式、男女团组合出道,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输出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现在又给粉丝们带来了在区块链上以 NFT 这种全新的方式来宠爱偶像的方式,如果效果好,势必会激活韩流文化的集体行动,甚至是亚洲娱乐圈的跟随,不过要视各国各地区的监管政策才能行动。 文章来源:韩国一线男团 A.C.E 发行NFT 能否带起粉丝经济新模式?
-
Coinbase上市对美国加密数字金融行业的影响
Coinbase刚刚公布了它的2021年第1季度的数据。它的第1季度的总收入是18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的13亿美元。利润有可能达到8亿美元。登记的用户数量为5,600万,比去年年底增加了1,300万。对Coinbase来说,2021年第1季度是一个成绩斐然的季度。它也早已经预期到这一个季度的业绩,因此选择在公布这个季度的数据之后的几天之,即4月14日挂牌上市。现在已经预计Coinbase的挂牌上市的市值为1,000亿美元。Coinbase在一些关键数据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主流的交易所。由此可见,美国市场中加密数字金融的发展正在超越主流金融。 Coinbase的成功上市至少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美国加密数字金融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会推动监管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进行规范和鼓励 加密数字金融领域依然是一个创新型的行业。它对现有的监管政策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监管机构需要在保证资本市场公平和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建立规范和鼓励措施。现在美国市场总体对加密数字金融的发展越来越持正向的态度。监管层面也在不断地保证现有的监管措施得到遵守的前提下,探讨加密数字金融对金融行业带来的机会并且制定出相应的监管措施。在过去的一年当中,美国的金融监管在一些领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美国三个主要金融监管领域当中,银行业中的监管的改进非常明显。 美国货币监理署不断地澄清它的政策立场,鼓励银行业在这个领域中的创新发展。在2021年,美国监管方面的这个趋势依然在进行当中。其中最明显的事件就是新任的SEC主席加里.根斯勒。根斯勒会在证券行业推动加密数字金融的落地应用。它会采取的措施包括规范目前的加密数字金融市场,对加密数字货币的性质作出更加进一步的澄清说明,推动证券行业相关法律的修改,而且很有可能推出美国国家级的数字资产交易所。 Coinbase的成功IPO上市以及它对行业带来的推动作用会推进美国金融监管在此方面明确其立场并制定出相应的监管政策以鼓励这个行业的发展。 二、会推动加密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 在目前的美国市场中,对加密数字货币的争议依然非常大。从比特币开始到其它的各类加数字货币,争议性都非常大。即使对比特币这个普遍接受程度较高的产品,因为对它的看法不同,理解的程度不同,对它依然同样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更不用提其它的各类加密数字货币。Coinbase的成功上市以及在这个平台之上交易的各种产品会在总体上增强加密数字货币在市场中的接受程度。这对加密数字金融领域中的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会有更多的创业者在这个领域进行创新并争取将其所使用的代币在Coinbase挂牌交易。 三、会促进加密数字货币用户的数量增长 Coinbase目前的注册用户是5,600万。在2020年底时,它的注册用户是4,300万。所以仅在2021年的第1个季度,它就新增用户1,300万。这样的增长速度是Coinbase此前没有过的。这表明了美国市场中参与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用户的大量增加。Coinbase的这个用户增长趋势是同PayPal和Square的参与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用户的增加趋势是一致的。在Coinbase IPO之后,特别是鉴于这会是一个成功的IPO,它会在美国市场引起广泛的关注。因此它一定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加密数字货币交易和持有当中。美国市场中参与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人数因此会实现更大的增长。 四、会促进加密数字金融更快成为主流金融机构 尽管Coinbase有目前的巨大的收入和利润规模,并且它也是在加密数字金融交易领域,但它现在依然不是美国金融市场中的主流金融机构。它持有的牌照是各个州颁发的货币支付牌照。而主流的证券交易所是持有美国国家级的牌照。这样的情况在银行业也是如此。一些有广大用户数量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同样也是持有各个州颁发的货币支付牌照,如Google Pay,Facebook Pay和Apple Pay这样的公司都依然持有的是各个州颁布的货币支付牌照。Coinbase的上市有利于推动这些科技公司进一步的融入美国主流金融市场。现在美国货币监理署正在只提供支付服务的银行牌照。如果这个牌照正式推出,那么Coinbase和PayPal就很有可能成为首批获得这些牌照的公司。因此金融科技公司会进一步融入美国主流的金融市场。 在资本市场方面,现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有国家级的数字资产交易所成立。此方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瑞士的数字资产交易所。现在新加坡的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也在成立数字资产交易所。所以国家级的数字资产交易所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趋势。在新任的SEC主席根斯勒的领导下,美国也很有可能很快推出数字资产交易所的牌照。那么Coinbase同样就非常有可能成为首批获得这个牌照的机构之一。所以未来很可能发生的事件就是Coinbase在现代的金融行业和证券行业同时提供服…
-
2020年如何投资数字资产?18家投资机构告诉你答案
2020 年的数字货币市场带来了太多精彩。 这一年,DeFi 带来了多个令市场惊艳的创新型产品,比特币市值不断突破、屡创新高。市场上,波卡、Filcoin、ETH 2.0、NFT 等生态和热点表现良好,这一年给区块链行业上下游所来的冲击超乎想象。 穿梭市场周期是对投资机构最大的考验。2020 年,在经历熊市的惨淡行情之后,众多投资机构们凭借着 DeFi 领域的出色投资成绩,开始以更加高阶的面貌与姿态出现加密货币行业。 2021 年 1 月 14 日,在由 Blocklike 主办的「即刻链接」品牌活动第 7 期主题分享会上,18 家投资机构均对 2020 的市场感受深刻。作为长时间关注这个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机构成为了行业生态创新与资源合理配合的推手。 在加密 VC 们集体把脉之下,几乎所有的发言嘉宾都看好 DeFi 这一大方向,几乎三分之二的嘉宾在 波卡、Filecoin、NFT 等热点领域早有布局,同时,多位嘉宾也提出了 跨链概念、Web3.0、矿业、合规、layer2 等细分领域, 2021 数字资产投资主线已经愈发清晰起来。 分布式资本 关键词: 基础设施、头部生态项目、DeFi 分布式资本 陆乐: 从个人角度,陆乐关注的主要方向在于基础设施的建立和整个生态的合作 ,其中包括了 DeFi 领域的底层资产管理项目 debank,存储赛道的 Filecoin 及其生态项目,为 web3 建立提供底层技术支持的项目 chainsafe,及底层支付清算托管等领域。 陆乐认为,分布式资本过去在支持头部生态项目上花了大量精力。在投资上,不断地支持基础设施的发展可以帮助生态建立,并且最终捕获生态成长起来的价值。 在新的市场阶段,陆乐相信 DeFi 还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同时,很多现有的需求出现了,但是并没有被满足。分布式资本正在关注的 DeFi 方向主要在于数据领域、隐私保护、衍生品市场、以及 layer2 的一些进步等方向。 NGC Ventures 关键词: 交易平台、基础设施、NFT、DeFi 赋能 NGC Ventures 投资总监 Andrea: 过去一年,NGC 的投资依然十分活跃。 在其目前的 Fund III 中,整个投资主题是围绕于「落地」,主要方向分为了: 1)交易平台,含 Dex 拍卖平台、预测市场 2)相应基础设施,如存储、数据库 3)NFT,含游戏、生态平台 4)DeFi 赋能,如提供流动性的平台、DeFi 友好的预言机、跨链协议 (图片来源:NGC Ventures) NGC Ventures 未来仍会以落地为主轴。在 Andrea 个人眼中,也对「实体资产+DeFi 」主题充满兴趣,许多头部的 DeFi 项目对于实体资产的计划值得关注。早有 2018 年的 Security token 概念做铺成,2021 年的实体资产或许会是 Crypto、DeFi 和外界加强联系的重要桥梁。 犇睿资本 关键词: 宏观、主流币 犇睿资本 创始人 褚康: 褚康从宏观角度,分享了目前国际形势对于比特币的影响。他认为,前段时间,比特币短期的大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据外网所显示的新闻来看,全球的大宗商品资产出现大幅回调,这也是美国的一些主流投资机构采取的避险措施。 美国大选结果比较明确后,比特币上涨,各大基金公司、互联网公司纷纷发布公告购买比特币,这一个重要信号。 水滴资本 关键词: 比特币挖矿、DeFi 、NFT、波卡生态 水滴资本 管理合伙人 Tracy: 水滴资本由中国区块链行业最早期的几位资深投资人和从业者共同成立,成立于 2017 年。水滴资本主要业务有两块:一级市场早期项目投资、比特币的挖矿业务。 水滴资本早期主要关注方向在于:DPOS 生态、COSMOS/IRISnet 生态。并从 2019 年开始重点布局 Polkadot 生态和 DeFi 生态,根据水滴资本公开的信息, 2020 年投资过的 Polkadot 生态和 DeFi 生态项目达 22 个。 根据 Tracy 的投资经验上,早期项目投资是一项风险高、不确定性大的投资行为,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可以参考的数据不多。水滴资本在投资上首先重视对人的判断,团队是最为看重的因素,此外,项目选择的赛道、创新性、时机也非常重要。 根据观察,水滴资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行业的玩法和衍生品搬到了区块链上,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也越来越蓬勃,所以将继续看好 DeFi 领域。同时,2020 年 9 月,水滴资本开始涉足 NFT 的加密艺术品领域。2021 年,水滴资本将继续看好 DeFi 和 NFT 领域。 HashKey Capital 关键词: Defi、波卡、Filecoin、机构级金融服务、NFT HashKey Ca…
-
Coinbase宣布受监管影响而停止保证金交易,分析称市场将降温
美国的专业加密货币交易交易所Coinbase Pro将不再提供保证金交易。 该交易所援引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监管指导,称从11月25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5点开始将不再有新的保证金交易。它补充说,“一旦所有现有保证金头寸在12月到期,该产品将下线。 ” Coinbase首席法律官保罗·格鲁瓦尔(Paul Grewal)今天在简短的博客中写道: “我们认为,对于保证金贷款产品,需要明确合理的法规,以保护美国客户并让他们安心。我们期待与监管机构紧密合作以实现这一目标。” 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从第三方(在本例中为Coinbase)借款以进行比他们实际持有的资金更多的交易。 Coinbase Pro以前要求对保证金交易感兴趣的投资者进行尽职调查,以便他们了解基本概念和风险。 显然,令人担忧的是这已经无法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 当参与者在传统市场上交易期货时,他们押注基础资产的未来价格行为。 如果他们通过结算一直持有这些期货,那么他们最终将收到实际交付给他们的基础资产。 但是,CFTC指南澄清了,对于数字资产,代币的销售方和充当代销方的人(其中包括Coinbase)一旦将其交付给客户,将无法控制用于保证金交易的加密资产。 目前尚不清楚此举将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但一些专家认为这可能会使近期的价格走势降温。 Coinbase暂停保证金交易的公告发布的同一天,Coinbase还宣布将不再使用表格1099-K向国税局报告其用户的加密货币活动。 该税表适用于那些每年进行200多次交易,交易量为20,000美元以上的Coinbase用户,但不包括任何加密货币投资的成本基础和公平市场价值的准确报告。 除了Coinbase,另一家主流交易所同样在美国面临运营困境。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已经开始向美国用户发送电子邮件通知,在美国,由于币安没有监管地位,他们给美国用户14天时间关闭他们的账户。邮件写道: “请注意,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我们无法为美国用户提供服务。您有14天的时间关闭帐户上的所有活跃头寸并提取所有资金,否则帐户将被锁定。” 尽管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资产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交易所要想在美国运营还是需要进行合规。目前监管继续澄清,为加密市场的发展扫清最后的障碍。
-
“九章”问世,量子计算将如何影响区块链技术?
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12月14日,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在彭博2020年年会上表示,量子科学是未来十年最大的变量,量子技术是数字时代的基石,量子科学决定未来经济。“人类全方位进入到科技主宰经济,科技资本整合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新时代。” “九章”打开中国量子计算大门 “九章属于一个针对专门的一个计算任务-高斯玻色采样这个特定场景设计的,因此还不能和通用计算机相比较。”运通链达金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州数字金融协会金融科技专委会主任邹均向《链新》表示。 邹均介绍,九章属于模拟计算,通过76个同源光量子输入到100模光量子干涉仪,并最终经由100个单光子探测器探测每个光路出口的光子数来完成5000次玻色采样。其所花的时间(200秒)比采用经典计算算法实现的时间快一百万亿倍。与经典计算机相比,九章的劣势在于它还不是一个“可编程”意义上的量子计算机,只能利用光量子的相干性完成高斯玻色采样的特殊计算。 “量子计算机比起传统通用计算机的主要差别就是计算力。然而,量子计算机也不是适用于解析所有的问题。所以在应用上,两种计算机各有其用法。”德鼎创新基金合伙人王岳华向《链新》表示。 “就目前已公布的量子计算机而言,优势和劣势都非常明确,优势是计算能力相较于传统计算机,有着极大跨越;劣势是目前都属于专用领域甚至专项的计算,并非通用计算机性质。”字节互链ByteLink CEO杜超向《链新》表示。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量子计算离大规模推广应用还有很大距离。邹均介绍,目前业界普遍将量子计算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九章现在具备有76个光量子的精确操控能力,还属于量子计算的初级阶段,也就是所谓的“专用量子计算机”;下一阶段是研发操控数百个量子比特的“模拟量子计算机”,该阶段可以解决一些有实用价值的问题,例如新材料设计、优化算法等;第三阶段是研发可纠错的百万物理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并行计算的商业应用。 王岳华认为,由于工程技术上的限制,量子计算机到能够真正商用的产品,起码还要10至15年的时间。“目前九章可以实现76个光量子的量子计算原型,而真正能够实现商用计算则需要控制百万级别的光量子,离真正的应用还是相当遥远。” 杜超认为,一方面,量子计算机在许多基础理论层面还有很多需要攻克的问题,而大范围应用需要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基础;另一方面,量子计算机的实用,也会类似传统计算机的进阶路线,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军用、民用、大范围普及,“具体到民用的话,还有相当长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找准中国量子科技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统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工程技术研发,培育量子通信等战略新兴产业,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 “可预见的未来,中国量子计算领域必将有大量政策、资金和人才的供给,整个行业也可见的将有加速发展。”杜超表示。 量子计算能否破解区块链密码? 量子计算如此厉害,区块链技术是否还能够保障用户密码安全?这也成了行业内外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量子计算只能用于解决特定问题,是不能取代通用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目前离商业化还有非常远的距离,现在的一些进展(包括九章在内)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下专门设计的一些问题,在不计成本的前提下比通用计算机有优势,但要解决一些实用问题(例如大家关注的破解密码)还需要从现在的几十比特提升很多(例如上千比特),而每提升一个比特都是非常艰难的,更别说物理比特和逻辑比特还有质的差异。”国际密码学应用科学家、YottaChain分布式存储公链创始人王东临向《链新》表示。 “先不说量子计算离商业化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而且量子计算能破解的密码种类也是有限的。”王东临认为,公众之所以对量子计算破解密码有较深的印象,主要是因为最广泛使用的RSA密码是非常适合用量子计算来破解的。 “但在我们密码行业,RSA早就被当成是不可靠的密码算法,真正专业的人是不会选用RSA算法的,例如我至少在20年前就不再使用RSA了,BTC、ETH、EOS、Yo…
-
期货BZZ被炒出天价,”天王级”Swarm的车要跟吗?
区块链、数字货币、资金盘传销骗局 项目深度分析 都在鉴查院 文章来源:期货BZZ被炒出天价,”天王级”Swarm的车要跟吗?
-
Beeple佳士得效应,艺术家大FOMO时代来临
作者:0x13,律动BlockBeats NFT 有多火?现在,连 NFT 交易平台都开始出现了竞争。 从 SuperRare、KnownOrigin、MakersPlace 三大加密艺术平台三分天下,到 Nifty Gateway 异军突起,而最近,Foundation 的出现立刻吸引了艺术家们的眼球。 据 Cryptoart.io 数据显示,自 2 月诞生以来,Foundation 的月度成交额从 194.21 万美元暴增至 3 月份(截止 3 月 24 日)的 1210.98 万美元,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涨幅高达近 6 倍。目前,Foundation 的月度成交额仅次于「炒作达人」Nifty Gateway 和「老牌劲旅」SuperRare。 数据来源:cryptoart.io 平台竞争的前提,是用户多了,加密艺术平台的用户,就是那些艺术家。 Beeple 创作的加密艺术 NFT 总市值已达 1.11 亿美元,作品最高成交价高达 6934 万美元,登上过佳士得拍卖行的 Beeple 是如今加密艺术界的天花板,是一座无数新人加密艺术家仰慕但也明白可望不可及的「神像」。但排在 Beeple 后面的加密艺术家们是无数新人追逐的目标。 图片来源:佳士得 FEWOCiOUS 作品最高成交价 55 万美元、Trevor Jones 作品最高成交价 48.5 万美元、Pak 作品最高成交价 78.5 万美元、Mad Dog Jones 作品最高成交价 38.88 万美元……新人艺术家们看着这些很高但又似乎能「够得着」的数字,又看了看自己空空的钱包。 这些所谓加密艺术前辈给广大艺术家们探了路,于是后者开始蜂拥,在各种 NFT 平台发布作品。 在 Opensea、Rarible 颗粒无收的艺术家们希望拯救自己的艺术生涯,面对 Foundation 飙升的交易额,无数「怀才不遇」的艺术家们又有了新的目标,他们绞尽脑汁,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 Foundation,希望在这个还没有孕育出加密艺术「巨星」的新平台站稳脚跟,生怕自己错过了 NFT 这个成名与财富自由的宝贵机会。 你一定无法想象,「FOMO(Fear Of Missing Out 害怕错过)」这个单词居然会和「无欲无求」的艺术家联系在一起;你也一定无法想象,如今居然会有这么多「艺术家」。 为什么一个新平台可以引发艺术家们大规模 FOMO? Foundation 的邀请机制 简单理解,Foundation 是一个免审核的加密艺术平台。 理论上讲,任何人都可以在 Foundation 发布自己的加密艺术作品,只不过前提是要从已经入驻 Foundation 平台的艺术家手中拿到邀请码,而邀请码是十分稀缺的。 就因为邀请码的存在,如同几个月前的 Clubhouse 一样,Foundation 引发了一场艺术家的圈内 FOMO。 每位艺术家在售出自己的第一件作品时可以拿到 2 个邀请码,在其邀请到的艺术家售出第一件作品时也会拿到 2 个邀请码,除此之外便只能等待官方随机发放。 因此,为了在下一层仍有收获,已入驻的艺术家,会自发地对索取邀请码的艺术家严加审核,使得相对于艺术家人数本就十分稀缺的邀请码更加「一码难求」。 从这个角度,Foundation 是一个有着极其严格审核标准的平台。 而邀请码的极度稀缺进一步推动了艺术家们的 FOMO 情绪,每当有艺术家发推称自己拿到了邀请码,或仅仅是发布了自己新上传的作品,便会有无数「艺术家」蜂拥而至,占领评论区与私信,一边宣传着自己的作品一边索求邀请码。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艺术家在为自己谋取机会的同时对其他艺术家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加密艺术家 Daniel Savage 更是专门为此铸造了一件 NFT 希望还没有拿到邀请码的艺术家们不要再来打扰他。 图片来源:Foundation 更有人趁火打劫,做起了贩卖邀请码的生意,一枚邀请码便能卖出 800 美金,而这对于大部分颗粒无收的艺术家们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好在 Foundation 对这种行为进行了严格管控,违规买卖邀请码的艺术家将被永久剥夺入驻资格,这才是这场闹剧渐渐平息下来。 销售机制 Foundation 的火爆不仅仅因为其审核/邀请机制,它的销售机制同样有趣。 艺术家在将作品上传时需要先设定底价(Reserve Price),在有人第一个出价后,这件作品会自动开启为期 24 小时的拍卖。 这样的销售机制可以避免作品流拍,目前,很多艺术家在 Opensea 和 Mintable 等 NFT 交易平台进行的作品拍卖都以流拍收场,而在 Foundation,艺术家们的作品不存在流拍的可能性,而这似乎是 Foundation 在向艺术家讲述的一个美丽的童话:「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