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通知协议以太坊推送通知服务(EPNS)背后的团队周二宣布,已筹集了750,000美元,估值为500万美元。
这家位于印度的服务公司获得了web3生态系统几位投资者的支持,其中包括前Coinbase CTO Balaji Srinivasan,MakerDAO智能合约前主管Mariano Conti和Gitcoin联合创始人Scott Moore。 几家风投也加入了这次种子轮融资,包括TheLao,MetaCartel和Fourth revolution Capital。
EPNS是一种推送通知服务,它允许加密服务将通知发送到用户钱包。 根据EPNS创始人Harsh Rajat的说法,这是Web3中缺少的关键基础设施。
Rajat告诉The Block说:
“EPNS解决的正是这个行业的痛点问题,因为在以往项目出现某种问题,用户却不知道它,而到了知道时已为时已晚。”
Conti表示:
“一个能够跨协议运行的推送通知生态系统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我很幸运在ETHGlobal hackathon上评判EPNS,在那里我遇到了Harsh和Richa,他们的远见和执行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对投资他们感到非常兴奋。”
Rajat认为,EPNS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平台,该平台允许智能合约和dApp以及其他传统服务与用户钱包进行交互,以更好地通知和提醒用户。 Rajat将这项服务与YouTube进行了比较——每次注册者发布新视频时,vlog博主都会使用该平台向订阅者发送通知,类似于注册的加密服务如何使用EPNS来警告其用户。
服务必须首先在协议上激活自己,并且可以将任何服务添加到协议,从加密货币价格跟踪器到新闻通讯。 该协议最近推出了移动应用程序,但也可以在台式机上使用。
文章来源:去中心化通知协议EPNS获得75万美元,估值500万美元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DeFi之道丨数据解析摩根大通眼中的Staking蓝海赛道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最近传统金融公司开始吹起了Crypto领域的权益证明(PoS)资产和Staking质押服务。 华尔街/中央银行机构通常并不喜欢能源密集型工作量证明(PoW)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就连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这样的科技狂人此前也抨击过比特币耗能的问题。 那么,像Polkadot、Tezos、Cosmos以及备受关注的以太坊2.0等更节能的权益证明(PoS)资产呢?当谈到PoS这个子领域时,你会发现,这些传统机构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近期有两则消息是大家需要关注的,一个是摩根大通发布的Staking报告,另一个是有银行已开始在提供Staking服务。 据悉,摩根大通(JP Morgan)的分析师 Ken Worthingon 和 Samantha Trent 在一篇关于Staking的长篇入门报告中指出了Crypto领域最大的增长机会,其得出结论称: “随着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普及,Staking将成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的收入来源,并将获得吸引力。” 而在今日,瑞士银行Sygnum还宣布为客户提供了以太坊2.0质押服务,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家这么干的银行机构。 根据摩根大通估计,当前Stalking领域的年收入大约为90亿美元,而一旦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PoS)机制,这个收入机会将增长到200亿美元,而到2025年,如果权益证明(PoS)协议增长成为主导协议,该领域的年收入可能会达到400亿美元,此外,摩根大通还估计称,届时Coinbase将获得每年5亿美元的Staking收入(注:摩根大通是Coinbase的上市承销商)。 (注:图片来自摩根大通报告) 权益证明(PoS)和Staking是什么? 这里给新读者简单科普一下:目前比特币和以太坊区块链使用一种称为工作量证明(PoW)的共识机制来确保网络上的所有交易都是有效,并确保网络的分布式记录准确无误。而正是这种工作量证明(PoW)过程,导致比特币和各种加密货币遭到了舆论攻击,因为它们需要能量效率很低的“矿机”设备来维护系统,这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 而为了创建一个更可扩展和更节能的系统,以太坊计划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这种转变自然也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再加上以太坊生态中拥有各种各样的DeFi、NFT等玩法,这使得以太坊的故事变得更具想象力。这不,最近高盛还在一份冗长的报告中称以太坊为“信息亚马逊”,其称赞以太坊会是crypto领域的下一个庞然大物。 暂且不论这些机构们吹的对不对,我们可以确认的是,以太坊转PoS这件事是备受全球关注的。 如下图所示,当前加密资产市场仍是以PoW币为主导,而论市值的话,PoW币大约占到了整个市场的70%,这主要是因为比特币和以太坊这两种最大的加密资产,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太坊将在未来几个月迁移到PoS协议(开发者预计在明年Q1进行合并阶段),届时,PoS币市值占比将大大得到提升。 (注:图片来自摩根大通报告) 而当前最大的PoS币种有以下这些: (注:图片来自摩根大通报告) 而所谓Staking,我们可简单理解为用户将原生资产质押在相关合约内,并锁定一段时间,然后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原生资产收益,这与用户在银行存款并获得利息是非常相似的。 根据staked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前像ETH 2.0、DOT、SOL以及ATOM这样的PoS资产,它们每年的Staking质押收益率在7%-14%之间。 (数据来自https://staked.us/) 分析师预测,对于Coinbase等加密货币中介机构来说,Staking将成为一个不断增长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在以太坊2.0完整落地之后,摩根大通估计称,Staking将在2022年为Coinbase带来2亿美元的收入机会,相比2020年的1040万美元增长近20倍。 需要提醒的是,Staking也是存在风险的,通过质押加密资产获得持续正收益的潜在能力,取决于市场的波动性。而当用户质押的资产价格下降时,实际Staking可能并不会有正收益,这是绝大多数加密资产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Staking蓝海市场的竞争: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 显然,Staking已经成为了各大机构们眼中的蓝海市场,那么当前这个市场有哪些竞争者,局势又是怎样的呢? 为了简单起见,这里我们便用以太坊2.0的数据作为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将Staking服务大致分为三个种类,(1)中心化Staking服务,(2)半去中心化Staking服务,(3)去中心化Staking服务。 所谓中心化服务,就是指用户将加密资产全权委托给某个第三方机构,由专业的机构人员代操作质押服务(一般会收取一部分的手续费作为报酬),例如上文中提到的Coinbase就是一个常见的例子。 而半去中心…
-
美国万亿新基建计划资金来源成难题,向加密货币征税成获得部分资金解决方案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王永菲 冉学东 关于美国万亿基建计划资金来源的分歧,是影响美国国会达成一致协议的重要阻碍。而关于加大加密货币交易征税用于筹集部分万亿基建计划却迅速在两党达成一致意见。 7月28日晚间,美国国会经过数周的谈判后,参议院关于美国万亿基建计划的程序性投票结果出炉,67票赞成32票反对,其中投出赞成票的包括17名共和党人和50名民主党人。主要由共和党人控制的参议院通过法案后,再通过主要由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审议,投票结果通过后,才能由拜登签字最终通过法案。 尽管关于法案的细节大部分已经达成一致,但是还有小部分目前还未完全确定。而其中关于万亿基建法案中建设资金的来源一直是法案讨论的重点。对于白宫提议的通过提高税率覆盖基建投资,共和党方面始终持反对意见。 对此,美国参议院两党一致通过了一份关于基础设施的补充提案,提出要通过向加密货币交易征税,筹集280亿美元的基建资金,包括券商、交易平台(包括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在内的数字资产交易经纪人必须通过修改后的信息报告制度向美国国税局提交税收申报,主要针对超过1万美元的交易。截至发文,比特币报价38806美元,以太坊报价2348美元,依据现价,大约0.3个比特币与4个以太坊的交易就需要提交税收申报表进行缴税。 不少加密行业人士对此表达了不满,诸如华盛顿行业组织区块链协会负责人Kristin Smith、共和党参议员Cynthia Lummis、加密税务公司CoinTracker的税务策略主管Shehan Chandrasekera等人。 俄明州共和党参议员 Cynthia Lummis 对此表示:“加密货币市场是非常复杂的领域,很容易出现问题,需要成立专门委员会来研究加密货币税收问题,而不是迫切地起草。” 加密税务公司CoinTracker的税务策略主管Shehan Chandrasekera甚至指出,新申报要求执行起来相当困难,立法者试图将传统股票和证券领域的做法放在加密货币领域很难行得通。他强调:“在投资加密货币的过程中,大多数人会将资产保存在硬钱包中,这与传统金融领域完全不同。” 不过,今年5月份美国也提及了类似的关于加密货币征税的提案,美国财政部提交的关于税收执法建议的报告中就曾提到,对加密资产需采取额外措施,以减少将收入转移出新信息报告制度的机会,超过1万美元的现金交易已经受到报告要求的约束。 在此之前,美国也曾多次提出要对加密货币交易进行征税,2020年11月,美国国税局(IRS)发布的1040号“美国个人所得税申报表”草案的指导说明中也曾规定,如果纳税人免费收到任何加密货币,包括空投或硬分叉等途径,则必须在加密相关问题中勾选“是”选项。2014年,美国税务局IRS就发布了第一版关于加密货币纳税的指南,2019年IRS对其进行了适度的修改。根据现有的政策,持有者每次交易加密货币都要缴纳资本利得税。 本报记者统计,目前在美国的加密货币交易需要交税的情况,一是通过挖矿获得的加密货币被算作普通收入范围,需要缴纳其他收入税;另外将加密货币兑换为法币、将加密货币兑换成其他加密货币、使用加密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以及通过空投或者奖励免费获得加密货币等行为。美国加密货币的持有者必须记录自己的交易活动和收益/损失,填写和提交Form8949向国税局登记。 文章来源:美国万亿新基建计划资金来源成难题,向加密货币征税成获得部分资金解决方案
-
支付宝发售的NFT不转移作品版权,这合理吗?
撰文:0x13,律动BlockBeats 近日,支付宝推出的基于蚂蚁链的付款码 NFT 皮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把用 9.9 元抢到的 NFT 在闲鱼挂出数万元的高价;有人质疑这根本不算是 NFT,只是一张 jpg 图片;有人对 NFT 的前景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 人们反复阅读着蚂蚁链给出的对于 NFT 的解释与介绍,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比如蚂蚁链给 NFT 的定义是「数字作品」而非「非同质化代币」、出于合规考虑把 NFT 的「T」翻译为「通证」、目前这些 NFT 无法转赠与交易等等。而这些讨论大部分人都能达成统一的观点,但是有一个问题很多人仍然存在困惑。 在用户需知-使用规则的第四条中写道:「NFT 数字作品的版权由发行方或原作创作者拥有,除另行取得版权拥有者书面同意外,您不得将 NFT 数字作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这一句话让本就热闹的讨论炸开了锅,甚至有人直接发文炮轰支付宝此举不符合区块链精神,该观点认为「支付宝更改了 NFT 的版权属性」、「与我们熟悉的区块链领域的 NFT 大相径庭」。甚至一些加密艺术家与藏家都对版权问题一知半解。 你真的了解什么是版权,什么是所有权吗? 什么是版权? 首先来看版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著作权和版权是同一个概念。而著作权的适用范围则包括了音乐、美术、摄影、视听作品等常见的 NFT 艺术品形式。 著作权又分为了两个小部分,即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先说著作人身权。著作人身权又称著作精神权利,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指的是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是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该权利由作者终身享有,不可转让、剥夺和限制。 再说著作财产权。著作财产权又称「著作权的经济权利」,包括了对作品的使用、收益、处分权。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作品的使用权。使用权中包括了以物质形式使原作品再现的复制权、向公众传播作品权、演绎作品权。收益、处分权是著作财产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 简单来说,著作人身权保证的是艺术家精神层面的权益,著作财产权保证的是艺术家经济层面的权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法律都对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是否可以转让有所规定。总体而言,大部分国家法律认为著作财产权是可以转移的,但著作人身权不可转移,此外,在转让著作财产权时需要签订书面合同。 什么是所有权? 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能。 简单来说,所有权的对象是一个具象的物品,比如说一个印有某个图案的杯子,你拥有这个杯子,可以用它喝水也可以把它租出去、卖出去获得收益,也可以砸碎它将它销毁。 购买 NFT 数字艺术品,我们得到的是什么? 我国《著作权法》第 18 条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因此,在我们购买 NFT 数字艺术品时得到的只是艺术品的所有权,并不包括版权。这并不是「支付宝更改了 NFT 的版权属性」,这是法律规定。 可能有人会质疑适用于传统艺术品的法律法规是否适用于 NFT 这个新技术呢?那么就让我们看一看现在主流加密艺术交易平台是怎么做的。 让我们打开最负盛名的加密艺术平台 SuperRare 的官方相关文件,文件中写道:「NFT Ownership ≠ Copyright Ownership」,SuperRare 也做出了进一步说明: 「版权与任何体现或嵌入作品的物质对象(即一幅画)或数字资产(即 NFT)的所有权不是一个东西。根据我们的服务条款,艺术家在 SuperRare 市场上出售作品时,不会失去对作品的版权保护,除非双方以书面形式明确同意将版权利益作为转让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我们熟知的公链 NFT 领域,对于版权和所有权问题,NFT 交易平台的做法也与传统艺术领域无异。 总而言之,你买下一幅 NFT 艺术品你拥有的是这幅画,这幅处于 NFT 这个新兴艺术媒介上的画,媒介与图案共同构成了这一幅「画」。这并不代表你可以把这个图案印在其他媒介上用作商业用途,就算你买下了 FEWOCiOUS 的一幅极具张力的作品,在没有他授权的情况下,你也不能把它印在衣服上并拿出去卖,因为这侵犯了艺术家的版权。 那我们买下 NFT 后能做什么呢?我们不拥有版权,所以不能通过制作周边产品来赚取收入,但是我们拥有所有权,可以在二级市场出售,可以将其出租、展览收取租金,也可以将其用作抵押物,当然,如果你想将其销毁也是可以的。 支付宝这次发行 NFT 数字艺…
-
在创造者经济和 Web3 中创造自我主权——两者都有空间吗?
NFT Steez 与 Web3 倡导者朱莉·普拉夫尼克坐下来讨论基于 Web3 的创作者经济中的自我主权和数字身份的概念。 在本周的 NFT Steez 节目中,主持人艾丽莎·埃克利西托和雷·萨尔蒙德会见了 Web3 内容作家朱莉·普拉夫尼克,讨论了在 Web3 中建立数字身份时自我主权的重要性。 Plavnik 在描述 Web3 时引用了作者 Gavin Wood,并表示“通信”是互联网后续迭代的核心租户。“Web3 是去中心化身份之间的加密通道通信,”Plavnik 肯定地说。 根据 Plavnik 的说法,Web3 的新兴概念为用户数据和所有权设置了放大镜,尤其是在创作者经济方面,Plavnik 将其描述为“没有进入障碍或铸造”的地方。 在展会期间,Plavnik 探讨了用户如何接受他们有可能在 Web3 中通过他们的个性获利的概念,但她质疑他们如何保持自己的主权。 在 Web3 中唤醒自我主权身份 在讨论自我主权如何与 Web3 交织在一起时,Plavnik 毫不犹豫地解释说,Web3 的核心原则是维护自我主权身份——这意味着去中心化至关重要。 Plavnik解释说,去中心化是确保没有第三方控制或拥有用户数据的基础。 但是,并非所有用户都具有理解这一点的意识或兴趣水平。可以理解的是,正如 Plavnik 所描述的那样,Web3 功能、协议和平台仍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处于实验和发展阶段,但 Web3 也阐明了创作者经济如何继续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中介。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平台,用户开始在没有从用户数据中获利的中介和网络的情况下建立自己的品牌。 相关:NFT Steez 和 Lukso 联合创始人探索 Web3 中数字自我主权的含义 Plavnik 解释说,作为创作者,在 Web3 中保持自我主权是“令人兴奋的”,因为它已经是一种构建“区块链简历”的方式,可以这么说,用户可以轻松跟踪和找到他们在域中的所有交互、参与和参与,例如。 Plavnik预计,在未来,不可替代的代币域名将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功能,即使当前用户仅限于基于其加密钱包的数字身份的各个方面。 Plavnik 认为,NFT 域名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动态自由,让他们知道他们想要披露哪些信息以及哪些数字身份将用于哪些目的。 要从对话中听到更多内容,请在 Cointelegraph 的新播客页面或 Spotify、Apple 播客、谷歌播客或 TuneIn 上收听 NFT Steez 的完整剧集。
-
MOV即日起开放超导自治权
即日起,MOV将“开放超导自治权”,超导自治权开放使得新流动性池具备较有竞争力的流动性,让MOV生态的持续发展变得更为便捷。同时SUP作为生态内的价值交换枢纽,开启社区超导自治也为 SUP 提供新的价值捕获机制 。 之前团队根据超导治理第十三个提案“开放超导上币权”,在初步考虑了提案中的不足之处以及相关的流动性问题之后,对于该提案进行了完善并率先支持了ERC20资产的自主上币功能。现在团队已实现流动性部分功能升级,且已兼容ERC20资产,跨链网关现已支持ERC20资产协议。以后SUP用户可通过投票方式,选择上线币种交易对。 如何实现SUP用户治理权 参与步骤: 第1步,SUP持有者可以通过“SUP超导协议治理”页面发起“上线币种交易对”提案。 第2步,提案发起后SUP持有者投票,若投票支持率超过三分之二,提案通过。 第3步,提案通过后,团队将会在流动性页面开放超导池。 第4步,社区可往超导池中注入流动性,待流动性达到要求之后,即上线币种交易对成功。 该提案的开发完成,标志着超导协议已经实现了上线币种交易对的权力下放,同时增强了SUP的价值捕获能力。欢迎各位SUP的持有者踊跃提案,共同促进MOV应用生态繁荣发展,实现MOV内资产价值流动! 文章来源:MOV即日起开放超导自治权
-
累计暴跌25%!Wedbush:特斯拉与比特币已紧密挂钩 一损俱损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上海,编辑 黄君芝)讯,2月初,特斯拉披露了对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的15亿美元投资,当时专家们就开始担心特斯拉的股价可能会开始跟随比特币的极端波动。 果不其然,美东时间周二上午,特斯拉股价一度暴跌逾10%,这意味着自2月8日宣布投资比特币以来,特斯拉股价已下跌25%。这意味着,特斯拉市值在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内缩水2150亿美元。当时,特斯拉市值接近8440亿美元的高点,而如今约为6200亿美元。 此次,特斯拉股价的下跌,也正值比特币价格骤跌。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4小时里,比特币价格已下跌近10%,跌破5万美元关口。在马斯克周末发推表示比特币价格“确实有点高了”之后,比特币的价格就一直“跌跌不休”。 对此,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Craig Erlam表示,“(马斯克发推)之后发生的下跌表明了比特币是一种多么疯狂的工具,它已经变得多么超买,以及特斯拉CEO现在在这个领域有多么有影响力。我不确定这是一件好事。”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在周二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美国投行Wedbush的分析师丹尼尔·艾夫斯(Daniel Ives)则直接评论称,“无论好坏”,特斯拉的股价现在都与比特币价格“紧密相连”,这一发展导致谨慎的投资者纷纷抛售。 Ives表示,“在大众眼中,马斯克现在与比特币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尽管特斯拉在拥有比特币的第一个月就赚取了10亿美元的账面利润,但就像本周看到的那样,这也带来了额外的风险。” “人们一直担心比特币的外来事件会掩盖特斯拉在2021年及以后在整个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故事。”他进一步解释称。 不过尽管存在一些担忧,但Ives仍然认为,比特币对特斯拉来说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的明智选择。他表示,“我们仍然认为,比特币此举是一项长期战略举措,随着Square、Mastercard、MicroStrategy以及现在特斯拉拥抱比特币,将产生连锁反应。” 尽管特斯拉股价近期有所下跌,但Wedbush仍然重申了对该公司的中性评级,并维持了950美元的目标价格。该行表示,“我们相信,未来几个月,特斯拉的市值将通过电动汽车的增长达到1万亿美元,而不是通过比特币。” “以中国为代表,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率正在飞速增长,这阐述了为什么特斯拉能够在未来十年充分利用这个5万亿美元的市场。” Ives补充道。 文章来源:累计暴跌25%!Wedbush:特斯拉与比特币已紧密挂钩 一损俱损
-
比特币攀新高 你贪婪了吗?
从9月9日的10100美元起,BTC涨超50%,突破16000美元大关。连续两个月的上涨期后,BTC似乎进入了新一轮盘整期,近几日都在16000美元上下浮动。 这轮上涨,以灰度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给市场提供了巨量买盘,「明牌」增持不断给了投资者信心。BTC价格越来越高,市场的FOMO情绪也愈发高涨。 11月16日,Alternative数据显示,恐惧&贪婪指数(FGI)达到90,也是创下年内新高,市场处于极度贪婪状态。 上一次FGI超过90发生在去年6月25日前后,当时BTC同样经历了两个多月的上涨,在6月27日触达13971美元的年度高点。不料随后急转直下,进入下跌通道。 随着BTC等加密资产获得越来越多传统投资机构的关注,吸引的资金量级大幅提升,但在这个巨大的博弈市场中,永远不会所有人都能赚钱。 多家大机构入局 强势拉升BTC 在头一天最低跌至15557美元后,11月16日,BTC再一次站上16000美元关口。类似的走势已发生过数次。自11月12日突破16000美元后,BTC每次跌破这一关口都能迅速拉回,这意味着多空博弈下,多头似乎更胜一筹。 币圈社群里,牛市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毕竟BTC现价距离上一轮牛市高点就差3000多美元了。如今正值BTC减半后半年,「是时候开启新一轮牛市了,」不少投资者对此翘首以盼。 将BTC走势拉至日线级别看,自9月9日开始,它就进入了上行通道,彼时BTC的价格为10100美元。两个多月时间,BTC不知不觉已涨超50%。在此期间,每次BTC稍微展现出下行趋势,总有一股力量立马将其拉高。 被市场投资者戏称为资本「爸爸」的灰度投资(Grayscale Investments),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作为前所未有的「明牌」巨鲸,灰度在近几个月里,不管BTC价格多少,一直在任性地「买买买」。 根据QKL123的数据,9月9日灰度信托持仓431456枚BTC,紧接着的两个月里,灰度不断增持。截至11月15日,灰度持仓BTC数量达506428枚,比9月9日时增加了74972枚,若以每枚BTC 13000美元计算,灰度在此期间投入了9.74亿美元加码BTC。 灰度近两个多月不断增持BTC 作为首个向SEC报告的加密货币投资机构,灰度信托的持仓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机构资金进入加密货币的资金量级,也让其他「Old Money」注意到加密资产市场。 根据Chain Hill Capital首席策略分析师Ann Hsu的统计,截至11月9日,共有23家公司 (合计29个机构级账户)持有灰度比特币信托份额,这其中不仅包括加密资产借贷公司,还有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私人财富公司、咨询顾问公司,甚至家族企业的身影。 加密资产借贷公司BlockFi是灰度比特币信托的最大持仓者 ,持有约2423.55万份信托份额。2012年成立的新加坡三箭资本也是投资比特币信托的巨鲸。最引人瞩目的是著名的罗斯柴尔德投资公司(Rothschild Investment Corp),该公司背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历经了多次金融危机的考验,屹立至今。该家族投资BTC信托也说明BTC出圈的范围越扩越大。 除了传统机构纷纷入场之外,有「美版支付宝」之称的支付平台PayPal前不久宣布支持买卖加密资产,符合条件的用户都可以开始购买、出售和持有BTC、LTC等加密资产。顶级支付平台的认可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 贪婪指数创新高 预警风险 「最近比特币又涨了,还能买吗?」在BTC蹭蹭上涨的这段时间,不少币圈人对蜂巢财经提到,他们在圈外的朋友都来打听BTC了。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再一次向圈外渗透。 与此同时,FOMO(害怕错过)情绪也在圈内外蔓延开来,很多没在车上的投资者,选择追高买入BTC等加密资产,市场呈现「极度贪婪」状态。 11月16日,Alternative数据显示,当日恐惧&贪婪指数(FGI)达到90,创下了年内新高。 FGI创建者认为,加密资产市场行为是非常情绪化的。当行情上涨时,人们往往会变得贪婪,这导致了FOMO。当行情下跌时,人们经常以不合理的反应抛售他们的加密货币。这正是投资市场常说的「追涨杀跌」现象。FGI指数正是供投资者观察市场情绪、选择操作策略的指标之一。投资界有句名言——别人贪婪我恐慌,别人恐慌我贪婪。 今年「3·12」暴跌后,FGI当天数值为8,创造了历史新低,市场出现了过度恐慌的情绪。随后,市场迅速回暖。如果以当天价格买入BTC,投资者很快就能获得翻倍收益。 反之,当FGI数值变得过高时,投资者就需要注意是否已经到了该卖出的时候。上一次FGI数值达到90,发生在2019年6月25日前后,当时BTC从4月初的4000美元连续上涨,走…
-
TikTok平台不再允许投放加密货币广告
TikTok周五宣布,将不再允许某些类型的广告出现在其平台上。7月8日,据FT Adviser的一篇文章称,加密货币的推广内容现在被列入了禁止话题之列。 这家社交视频发布网站的新规定将明确禁止用户发布有关金融产品的推广内容,无论发帖者的地理位置是哪。FT Adviser的那篇文章详细写道:“根据TikTok的品牌内容政策,现在该平台禁止全球范围内所有金融服务和产品的推广。” 2020年,TikTok是狗狗币炒作的温床,当时用户们分享了相关视频,希望让更多的人加入这一潮流。最近几个月,其他社交媒体网站上也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金融市场讨论,Reddit上的股票讨论也变得十分突出。 Informed Choice的客户教育负责人Martin Bamford对FT Adviser表示:“我是这样认为的,TikTok正在打击直接或间接赞助的内容,这些内容会引向关联链接,比如注册交易平台并获得免费股票,”他补充称: “我们在TikTok上看到了大量这样的品牌内容,通常来自消息不灵通的评论员,他们通过许诺致富来吸引粉丝,但实际上是从通过联盟链接注册的人身上赚钱。” 目前还不清楚TikTok的禁令是针对所有金融产品讨论,还是仅仅针对推广性质的讨论。谷歌在2018年禁止了加密货币广告,尽管今年它确实对一些实体取消了部分禁令,但某些需要满足的要求仍尚未决定。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鉴于中国尚未出台数字资产相关政策及法规,请中国大陆用户谨慎进行数字货币投资。 文章来源:TikTok平台不再允许投放加密货币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