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库币KuCoin交易所消息,库币公链KuChain于12月9日宣布HBTC Chain与Ti-Labs达成战略合作并加入Ti-Labs生态共建。此次合作将促进Ti-Labs与其所有成员包括KuChain、IRISnet、HBTC Chain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推动Cosmos生态发展,促进整个行业共同进步。

「Ti-Labs」是KuChain与IRISnet联合发起的实验室,该实验室将充分调动不同项目背后的智囊资源,为整个Cosmos生态未来发展提供包括概念启发、技术支持、资源推介在内的协助与支持。「Ti-Labs」的名字来自于制造火箭等航天器的必需材料——钛。未来,Ti-Labs将通过召开定期技术例会的方式实现项目研发、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共享与整合,并最终为各个项目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前瞻性指引。
此次HBTC Chain牵手Ti-Labs,双方将在众多层面展开深入合作:
共同建立Cosmos生态
随着加密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和 DeFi 爆发,提升资产流动性、解决单个区块链系统的性能受限问题等需求日益强烈,跨链也成为必争赛道。Ti-Labs的发起方KuChain 对 Cosmos 技术框架进行了创新改革,充分服务去中心化金融场景,在Cosmos生态中贡献与库币交易所共享的金融领域资源与经验,完美补全Cosmos 的生态应用层;Ti-Labs联合发起方 IRISnet 团队深度参与了 Cosmos/IRISnet 的开发,并在 2017 建立 Cosmos China 社区传播跨链技术;而 Ti-Labs新成员HBTC Chain 的开发一开始就带有 Cosmos 的基因,选择基于Cosmos的底层框架Tendermint进行,并进行了大量二次开发,实现了新的以密码学为基础的去中心化跨链机制。参与各方的团队间合作可以让技术应用更快落地,无疑会促进Cosmos的生态建设。
促进项目孵化
Ti-Labs曾承诺将协助、支持、孵化带有Cosmos基因序列的项目,生态参与者将获得Ti-Labs提供的便利支持以实现商业化及产业化。 而HBTC Chain的加入,可以在跨链资产转移、链上稳定币、 DEX、用户应用及开发者工具等方面,给予Ti-Labs的项目以技术支持,通过技术顾问和Labs合作形式,帮助项目攻克技术难题,更好地发展。
一方面,HBTC Chain将支持evm虚拟机,利于项目快速高效迁移并部署功能丰富的智能合约,支持各类DeFi项目参与共建Cosmos生态繁荣。另一方面,其结合椭圆曲线数字签名、零知识证明和可信多方计算等密码学工具,实现跨链托管资产私钥在所有核心节点的分布式生成和签名,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不牺牲用户体验,目前HBTC Chain测试网已支持BTC,ETH及TRX异构双向跨链,用户可体验基于Opendex协议的AMM及订单薄交易。

未来行业的发展一定是以技术和生态为核心,HBTC Chain与Ti-Labs的合作,可以让所有参与方在Cosmos生态拓展、项目孵化、技术创新等方面带来持续竞争力,而这些合作与探索无疑也会促进整个行业的更多进步。
关于 KuChain
KuChain 基于 Cosmos-SDK 服务去中心化金融应用,其对 Cosmos 技术框架的创新改革不仅引入了账户和权限树逻辑,更添加了多资产相关模块。KuChain在Cosmos生态中贡献与库币交易所共享的金融领域资源与经验,并配合KuChain独有的LSP(流动性共享协议),响应高并发高频次交易需求。KuChain还通过链上开发激励机制,长期鼓励开发者进行硬核技术创新,并发起Ti-Labs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推动Cosmos生态开发者结合Cosmos现有IBC、Peggy 等协议,共同补全 Cosmos 生态应用层的去中心化金融场景。
关于 IRISnet
IRISnet(主网 IRIS Hub)是支持 DeFi 等各种复杂分布式应用的跨链服务枢纽。IRIS Hub 采用 Cosmos SDK 开发,是第一个可自进化的 BPoS 网络,不仅支持资产跨链,更创新的支持复杂的计算和服务可以被跨异构网络使用;其开发团队包括获得多个技术创新大奖的边界智能(Bianjie)以及 Tendermint。
关于 HBTC Chain
HBTC Chain,定位为“异构跨链DeFi公链”,是币核集团在2018年创立之初的去中心化金融布局的重要部分,也是币核集团的三大核心业务(霍比特交易所、霍比特公链、币核科技)之一,主要功能和应用场景包括跨链资产桥、OpenDex协议、链上资产OTC解决方案等。目前HBTC Chain测试网已于2020年10月20日成功上线并平稳运行,主网也即将上线。
文章来源:HBTC Chain与Ti-Labs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Cosmos生态发展
温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本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币圈财经官方立场无关。
相关推荐
-
SEC起诉Ripple,是扼杀创新还是控制风险?
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正悬挂于XRP持有者的头上。 链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创 作者 | 冯铭 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正悬挂于XRP持有者的头上。 2020年12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发布了针对Ripple(瑞波)公司及其创始人Bradley Garlinghouse和Christian A.Larsen的起诉书。文件称,从2013年至今,Ripple公司及其创始人出售了超过146亿单位的数字资产证券“XRP”,以换取超过13.8亿美元的资金,被告没有登记他们对XRP的报价和销售,也没有获得任何注册豁免,违反了联邦证券法的注册规定。 针对此次诉讼事件,Ripple首席执行官Brad Garlinghouse表示:“我们并没有错,我们将在法庭上积极进行这场斗争并取得胜利,以明确美国的规则。” 多年来,Ripple与SEC之间的“爱恨纠缠”受到行业内广泛关注与讨论。Ripple到底做了什么,以至于让监管机构如此忧心忡忡?XRP到底该如何定性?作为美国监管的标志性事件,Ripple与SEC之间的“对峙”将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Ripple的前世今生 “瑞波在上一个牛市周期,曾经超越以太坊,成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追溯发展历史,瑞波的初始版本其实远早于比特币主网的诞生,它旨在通过去中心化系统解决跨主权货币的全球低成本快捷转账。”北大区块链俱乐部秘书长、比特蓝鲸创始人陈雷向《链新》表示。 Ripple是一个早于比特币的项目,2004年,瑞波支付协议RipplePay诞生,最初的设置机制只限定在熟人间使用。2013年,公司正式更名为瑞波,开始主攻跨国汇款,并引入网关和XRP(即瑞波币)这两个重要的工具,得以迅速发展。 一直以来,传统跨境支付领域由SWIFT(世界银行同业电信协会)体系为主导。SWIFT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是目前国际银行间跨境结算的主要服务商。由于不同银行间缺乏标准化的支付操作方法,大部分转账仍只能通过SWIFT协议进行。但是,在寡头垄断下,这一跨境支付系统经常被指责效率低、成本高、可靠性差,由于牵涉较多利益相关方和责任归属问题,也使其难以汇集创新和改革的动力。 瞄准这些痛点,Ripple构建了一个没有中央节点的数字支付网络,采用了分布式的身份认证技术,并提供xCurrent、ODL跨境支付平台和xVia三项产品,这些功能已在2019年底被整合于RippleNet。 其中,xCurrent接受程度最高,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基础性解决方案。简而言之,一方金融机构只需要将当地法币转换成XRP,再由另一方金融机构将收到的XRP转换成该国法币付给收款人即可。通过这种方式,XRP可用于降低资金的流动成本。 由于XRP是基于区块链的原生资产,使用XRP进行xCurrent支付时,对手方可以直接验证发起方的XRP储备情况并迅速做出反应。经过几年的发展,Ripple的客户已经覆盖40多个国家的至少350家金融机构,这些已经成熟的商业合作被视为XRP的重要价值支撑之一。从诞生至今,XRP涨幅已经超过100倍。 “XRP在2017年达到历史最高价格,去年受监管诉讼事件影响连续大跌,逆本轮牛市而行,最近XRP的涨幅只是在回补这次意外事件的影响,和目前主流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以太坊等对标物的涨幅来看,XRP的市场表现还远不如预期,SEC和瑞波能否庭外和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短期走势,而作为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瑞波全球受众广泛,还应当会继续发展。”陈雷阐述了自己的判断。 诉讼之下的危与机 2020年12月22日,SEC发起对Ripple起诉。SEC认为瑞波币是未登记的证券,但却从2013年以来一直到今天在非法地销售。因此它起诉Ripple公司以及其CEO Brad Garlinghouse和联合创始人Chris Larsen。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特别强调Brad Garlinghouse和Christian Larsen是重要的XRP“证券”持有人,这两人进行了高达6亿美元的瑞波币“个人销售”,但却没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注册瑞波币销售和要约,同时这两个人并没有获得豁免注册权,因此违反了联邦证券法的注册规定。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规定,个人和加密公司必须要向监管机构登记发行的“证券”产品,或者申请豁免。 “SEC声称瑞波作为证券类产品未经审核出售,从产品技术上,是站不住脚的,但瑞波及其授权代理商,以瑞波币的高投资收益吸引客户,进行过有组织的机构化销售,销售路径有违反证券化产品销售规定的嫌疑。”陈雷向《链新》表示。 这件事对XRP的币价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就在此消息发布之后,XRP的价格迅速下跌近20%。另外,一些加密货币交易所为了规避监管风险,直接对XRP采取了下架处理的方式。 令人好奇的是…
-
哪些机构在灰度清仓了GBTC?
作为加密市场的风向标,灰度持仓变化已经成为币圈每日必看数据,持仓的增加被看作多头信号,被市场解读为机构持续进场。 由于不可赎回和锁仓等规则限制,为市场造成了一种「灰度背后的机构只买不卖」的错觉。但机构也不是一直持仓的。 比如第一家买入 GBTC 的 ETF 在近期两次出售 GBTC,并且在次日 BTC 都发生了数千美元的下行。 那么,都有哪些机构抛售了自己的 GBTC 持仓呢? 谁在卖 GBTC 根据美股的规则,机构投资者每个季度将会公布自己的持仓情况(发布 13F 报告),当然,也可以申请隐瞒一部分持仓情况以防止抄袭。由于目前最新数据只更新至第三季度,律动暂时还无法获悉机构最新 GBTC 买卖情况,待第四季度数据更新后,律动也将及时为大家带来第一手消息。 Addison Capital 是一家管理 2.27 亿美元私人独立拥有和管理的收费注册投资顾问(RIA)公司。其在 2020 年第二季度买入 GBTC,并在第三季度清仓式卖出。 tru Independence 是一家成立于 2014 年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平台,为财务顾问提供独立运营所需的全套业务服务。tru Independence 也在 2020 年第二季度买入 GBTC,并在第三季度清仓式卖出。 FNY Investment Adviser 是成立于 1986 年位于纽约的一家对冲基金,目前管理约 29.4 亿美元的资产。其从 2018 年第四季度开始买入 GBTC,并于 2020 年第三季度售出 2.43 万 GBTC,目前还持有 1.07 万 GBTC,价值约 23 万美元。 Formidable Asset Management 是一家成立于 2013 年的注册投资咨询公司,提供财富管理,保险,财务计划,另类投资管理和业务咨询,目前管理约 4.68 亿美元资产。其于 2020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皆买入了 GBTC,并在第三季度清仓式卖出。 IFP Advisors 提供包括投资咨询、投资组合、财富管理、财务计划和咨询以及退休金和退休计划咨询在内的金融服务,目前管理约 52.2 亿美元资产。IFP Advisors 最早于 2016 年第一季度买了 GBTC,并在 2020 年第三季度卖出持有 GBTC 的 9.81%,目前还持有 13.38 万 GBTC,价值约 295 万美元。 Filbrandt Wealth Management 注册于 2018 年,是美国 17 个州的 IRA,目前管理着 9.73 亿美元。其在 2020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买入 GBTC,并在第三季度清仓式卖出。 Edge Wealth Management 是一家财富管理公司,为个人、信托和慈善组织提供投资咨询、保险、风险和投资组合管理以及财务计划服务,目前资产管理规模约 9.34 亿美元。其最早于 2019 年第一季度买入 GBTC,中间多次买卖,并于 2020 年第三季度清仓。 除了上述机构外,还有一家较为特殊的基金也在近期减持了 GBTC。该基金为 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方舟投资)旗下的「下一代互联网 ETF」ARKW(ARK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ETF)。 ARK 和 GBTC 的关系最早可追溯至 2015 年 9 月,ARK 旗下的 ARKW 是第一个购买 GBTC 的 ETF。ARKW 于 2015 年 9 月通过 OTC 市场直接购买了 GBTC,这意味着 ARKW 持有的 GBTC 无需锁仓半年,可随意买卖。 与其他基金不同,ARK 每日都会公布持仓变动情况,因此使得我们得以窥视其 GBTC 持仓变化。 根据 ARKW 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在 11 月 25 日售出 14.1 万 GBTC,在 11 月 30 日售出 57.5 万 GBTC,合计 71.6 万 GBTC。巧合的是,在 ARKW 出售 GBTC 次日,BTC 价格都发生了下跌,11 月 26 日,BTC 价格下跌 8.39%,12 月 1 日,比特币价格下跌 4.73%。 当然,我们很难将比特币暴跌原因归咎于 ARKW 出售 GBTC 之上,但 ARK 的持仓变化也必须被关注了。(关于 ARK,可阅读《女王的投资棋局:重仓特斯拉,押注比特币,被称为女版巴菲特》) 目前持仓 截止 12 月 11 日,灰度比特币信托一共发行 581,902,300 份 GBTC,每份 GBTC 含有 0.00095122 枚 BTC。 按照灰度的规则设计,可知 GBTC 目前在 OTC 的流通份额约为 383,917,495 份(律动注:近 6 个月新增持仓 BTC 约为 188,327 枚,因此名义 BTC 流通量为:553,517-188,327=365,1…
-
XRP被SEC起诉背后可能是对整个币圈的大整顿?
就在昨天,所有人都在等着外国人过年而造成市场下跌的时候,XRP的母公司Ripple被SEC正式起诉。根据CoinGecko数据显示,截止发稿前币价为0.27美元左右,24小时内跌幅33.6%,全球市值排名从第3滑落至第4。 而在本次起诉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区块链市场越来越追求合规化发展,将会逐渐摒弃更多无任何实用场景的“空气币”、“山寨币”,Ripple公司的起诉仅仅只是开始。 我认为,明年加密货币市场的动荡将会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也会让一些真正有实用场景的币种迎来一波牛市。 回到起诉事件上,首先让我们看看SEC是什么背景?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缩写为SEC)。根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于当年成立的美国联邦政府专门委员会,旨在监督证券法规的实施。委员会由五名委员组成,主席每五年更换一次,由美国总统任命。 而现任主席Jay Clayton将于美东时间12月23日离职,也就是今天。这其中的细节不难看出与拜登上任有着某种关联。 而SEC本次起诉的关键点在于(由于详情太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对比原文有小幅修改痕迹,但本意未变): 1、从2013年至今,Ripple持续出售了超过146亿枚XRP,共换取了价值超过13.8亿美元的现金或其他对价资产。 2.、Ripple从未为XRP提交过注册声明,并且两位高管拥有最大的XRP控制权,新增XRP只能从他们手中流向市场。 3、XRP的使用用途,在文件中被指控为,此举的目的是将XRP卖给尽可能多的投机者。 4、Ripple吹嘘未来XRP可能会被某些专业机构使用,而现如今存在瑞波将币换给一些合作方,合作方转手卖向二级市场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有近6亿美元进了高管个人口袋。 5.、Ripple公司曾在非公开通信中承认人们购买瑞波币的主要原因是将其作为投资或进行投机。 而在SEX正式起诉之后,SECRipple CEO Garlinghouse公开回应称,XRP不是证券,其中的一个理由是,XRP 的市场价值与 Ripple 的活动没有关联,而与其他加密货币市场行情相关。 从发行之初,Garlinghouse就公开承诺将对XRP做出重大的、有意义的努力,也就是说XRP的价值取决于Ripple这家公司。 在整个发行过程中,Ripple也进行了大量的努力来监控、管理和影响XRP交易市场,包括XRP的交易价格和交易量,这些努力包括: (1)利用算法确定向市场出售XRP的数量和价格的时间; (2)向某些做市商支付奖励,如果销售达到XRP的一定交易量水平; (3)配合利好消息,同步拉盘。 11月27日,我曾发过一篇文章,上次瑞波币追随NFT热点暴涨至0.7美元时,我便说:从本次操作来看,官方拉盘明显。如今不到一个月,便面临重大危机。 据CoinGecko数据显示,目前共有6072种数字货币,418家交易所,可以看出区块链项目众多,但其中其中真正有价值且完全去中心化的又有多少呢? SEC这次起诉我相信不仅仅只是罚钱就能最终了事的,并且随着新任主席的即将上任,圣诞节期间的这把火是烧定了。 我预测未来将会有更多机构介入,甚至有可能形成一个联盟链,以此制定标准,并且逐步摒弃这些无用的“虚拟币”。 文章来源:XRP被SEC起诉背后可能是对整个币圈的大整顿?
-
NBA热捧加密货币、体育收藏品代币化,数字资产真能颠覆未来吗?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乔启迪 用狗狗币买一场NBA比赛的门票,是什么样的体验? 不久的将来,达拉斯独行侠队或许能给出答案。 北京时间2021年3月5日,NBA达拉斯独行侠宣布与加密支付服务提供商BitPay达成合作,很快将接受基于“梗图”发行的加密货币,例如狗狗币(Dogecoin)付款。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球迷可以使用狗狗币购买比赛门票和球队商品, 狗狗币(Dogecoin)官网首页。 当地时间3月19日,英超曼联队也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粉丝互动平台Socios.com达成合作,球迷只需使用一款名为“$CITY”的代币就能够在平台获得奖励、参与游戏和俱乐部促销等。代币的制造方是一家名为Chiliz的区块链公司。 除了曼联,巴塞罗那、尤文图斯、AC米兰、巴黎圣日耳曼等俱乐部此前都已通过Chiliz加入数字藏品市场。 NBA球队迈阿密热火与球馆冠名赞助商美航的合同在2019年到期后,就一直在寻找新下家。而据SportsPro本月中旬报道,新赞助商大概率是加密货币交易所FTX。 体育与数字货币的联结正不断加紧。 事实上,欧洲足球豪门可以说是最早的吃螃蟹者——早在2019年,英超球队阿森纳、德甲球队多特蒙德等俱乐部就已率先开发区块链产品。 2019年2月,阿森纳与区块链公司Fantastec合作,开发一款阿森纳球队专属App,并在App上发售球队相关周边商品。 2019年3月,多特蒙德也与Fantastec达成合作,用户可在该平台上交易多特蒙德相关的数字藏品。 而到了2021年,体育数字资产又迎来新一轮高潮。 泰德·莱昂西斯(Ted Leonsis)是NBA华盛顿奇才队和NHL华盛顿首都队的老板,他对数字门票的前景十分看好。 在莱昂西斯看来,数字门票并不是单纯地把纸质票变成电子版放进手机,而是门票本身就是一种产品。 当体育比赛参与人数下降,数字门票被一些球队管理者视为扩圈希望。传统门票由于受到地理空间的限制,球队很难从非本地球迷处得到收益,但如果将具有纪念意义的比赛门票写入区块链,那么所面对的受众便是全世界范围的球迷。 这一案例所涉及的加密货币NFT,就是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与比特币、以太币等拥有自己主链的原生币不同,代币需依附于现有的区块链,使用智能合约来进行账本的记录。 区别于同质化代币,非同质化代币NFT具有不可替代、不可拆分等独一性特征,而纪念门票、球星卡等资产的数字化,恰恰需要这样的载体。 由NFT衍生出的产品种类多种多样,它既可以是音频、视频,也可以是艺术品、收藏品。当地时间2021年3月22日,Twitter公司CEO杰克·多西甚至将自己在2006年发布的第一条推文以NFT的形式出售,最终拍得290万美元。 在体育领域,除了俱乐部,也有媒体走进这场浪潮。 2021年3月11日,据Sportico报道,美国体育媒体Blearcher Report的管理层在2月25日萌生发售NFT的想法,仅十天后,Blearcher Report的数字篮球业务销售额就突破81万美元。 Blearcher Report(B/R)建立于2008年,2012年被时代华纳旗下的特纳体育收购,随后成长为仅次于Yahoo!Sports和ESPN的第三大体育媒体。 事实上,体育界之所以参与进这场加密货币“游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收藏品本身的高价值属性。在传统的实体市场上,体育藏品就频频拍出高价,并且仍在不断刷新最高纪录。 例如,2020年7月,一张2003-04年的勒布朗·詹姆斯新秀球星卡在拍卖会上以184.5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刷新了1980年以来的球星卡拍卖纪录。 2021年3月,由NBA官方与业内著名链游开发团队Dapper Labs 共同开发的NBA Top Shop上,仅仅是一则詹姆斯视频集锦,就拍出了20万美元的价格。 一些藏品的稀缺性恰恰与NFT的不可复制性相吻合,让二者的绑定有因可循。 与现实中转售只可获利一次不同,由于区块链的可追踪性,某一NFT的IP拥有者可以通过接下来的每一次转售持续抽成获利。 NFT就像是连接虚拟与现实间的桥梁,这一特性或能助其走向大众消费者。 其实,横向来看,高价值数字藏品拍卖在艺术品市场已有先例——2021年3月11日,世界著名拍卖行佳士得首次开拍NFT,艺术家Beeple的作品以6934万美元的高价成交,世界最贵NFT艺术作品由此诞生。 眼下,关于NFT“是泡沫还是风口”的讨论仍层出不穷。 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前首席数字官Ian Rogers在接受《Vogue Business》采访时这样分析玩家心理:“一个包是数字化的,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你买奢侈品包袋本来就不是因为它耐用,你买的是品牌打造的一种文化,让你感到你是这个文化中的一份子。” 文章来源:NBA热捧…
-
研究报告 | 区块链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应用探索(2020)
食品药品安全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保障。但在利益驱使之下,食药领域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民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产生恶劣的经济、社会影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2019年,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三类产品的投诉举报事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药品领域的投诉举报事件更是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加。 区块链基于其分布式存储、非对称加密、时间戳等技术要件,能够很好地解决食品药品领域的安全问题。2020年上半年以来,湖南、贵州、海南、江苏等四个省份以及广州、宁波、长沙等八个城市发布区块链扶持政策,均提及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食品药品溯源领域的应用。区块链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应用正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 区块链技术之于溯源领域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产业链治理理念和溯源商业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可用较低成本实现对产业链条的各参与主体的资源整合从全产业链角度进行全局统筹管理改变过去用其他技术手段进行的局部改造。同时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治理能力将能使溯源链条完成从事后被动监管到主动的、基于信用的事前和事中监管提升溯源时效性和实施效果 。 为全面了解区块链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应用情况,01区块链·零壹智库联合数字资产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中国投资协会数字资产研究中心推出《区块链在食品药品领域应用探索报告(2020)》。该报告以食品药品质量监管体系的主要管控产品即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统称:三品一械)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区块链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应用场景、实践案例及发展展望,以期能够全面展现区块链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以下为报告内容: 文章来源:研究报告 | 区块链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应用探索(2020)
-
自购买比特币以来,全球支付平台PayPal股价已飙升17%
PayPal的股价周一创下历史新高,为相对于纳斯达克和更广泛的美国股市的强劲表现画上了句号。 自11月12日以来,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上涨了约6.5%。同期,涵盖大盘股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3.5%。 barchart.com的PayPal股票3个月表现 尽管PayPal进军加密货币市场并不是其出色表现背后的唯一催化剂,但PayPal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利用数字资产的日益普及。一些分析人士甚至推测,比特币(BTC)价格上涨可能对PayPal的前景产生积极影响。 还有证据表明,PayPal可能会对比特币的价格产生积极影响。最近的行业数据表明,PayPal在其加密平台在美国上线之前的几周内,可能已经购买了70%新挖的BTC。 尽管各方估计不一,但2019年一项对5000人的调查显示,有6.2%的18岁以上美国人拥有比BTC。调查显示,另有7.3%的人计划首次购买BTC。 如果这些数字是可信的,加密货币可能会对PayPal的业务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更多的人倾向于使用PayPal作为进入加密市场的入口。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自从允许比特币购买以来,Square的Cash App的收入已经激增。实际上,Cash App第三季度收入的近80%来自对比特币购买者收取的费用。 自11月12日以来,在线商户PayPal Holdings (PYPL)为符合条件的美国客户推出加密交易平台以来,其股价已飙升17%。 PayPal计划在2021年初推出其全球加密服务。PayPal首席执行官Dan Shulman声称,PayPal支持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只是时间问题。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自购买比特币以来,全球支付平台PayPal股价已飙升17%
-
三大加密巨头瞄向美国国家信托牌照,下一个灰度在路上了?
据Coindesk报道,根据周三发布的公开文件(文件日期为12月8日),稳定币发行商Paxos正在申请美国国家信托银行的执照。至此,已有3家加密金融公司申请该执照。另外两家分别为加密支付服务商BitPay和托管服务商Annchage。 那么,Paxos们要拿的这个牌照可以用来做什么,又会如何「赋能」当前的业务?如获批准,又能否成为下一个灰度? 国家信托牌照的含金量和申请难度 信托对于部分人来讲可能陌生,但说到灰度,圈内人应该就都明白了。 灰度基金由Digital Currency Group(DCG)在2013年创立,是受SEC监管的信托基金。 本次Paxos申请的国家信托,监管机构为美国财政部旗下的美国货币监理署(OCC),OCC的监管对象还包括全国性银行和联邦储蓄协会等,是美国主要的金融监管机构之一。 尽管监管方不同,但作为信托基金,如能通过,Paxos将能在全国开展业务,而不用一个州一个州地去申请,相较于大多数加密公司申请的地方相关牌照,可谓「毕其功于一役」。 信托业务的内容则包括,代替委托单位或个人经营、管理或处理货币资金或其他财产。当然,开展业务的具体模式,还要再看执照能否申请下来。 Paxos的总法律顾问Dan Burstein在博客文章中表达了对金融法和OCC的信心。 “国家宪章提出让银行更容易地跨州开展业务,这种灵活性将允许像Paxos这样的初创将资源集中在构建伟大的产品上。国家信托银行章程将为我们提供在美国各地运营的灵活性,同时继续遵守最高监管标准。” 根据亚太未来金融研究院介绍,公司一提出申请,OCC便开始审查。审查的关键要素很多,包括拟议银行的商业模式、风险概况、人员组成,是否有明确的盈利方法以及时间安排,是否有足够的资本及其流动性能够支撑预期的交易量,并拥有具有匹配技能、相关经验的组织者、管理层等。 OCC审查需经历四个阶段,图自亚太未来金融研究院 由此观之,审查可能不会很快出结果。如能通过,国家信托和Paxos将会有怎样的结合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Paxos那些大家不太了解的业务。 不只发行数十亿美元的锚定币,Paxos还有这些to B业务 一提到Paxos,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合规稳定币PAX的发行商。 2018年9月,纽约州金融服务管理局(NYDFS)批准了两大拥有100%美元储备金保障的稳定币:PAX和GUSD。历经两年发展,两大稳定币交上了不太一样的答卷。 根据QKL123统计,PAX当前市值(发行量)为3.98亿美元,24H成交量为5600万美元,市场占比在法币抵押型稳定币中占比1.63%,仅次于USDT和USDC,相较之下,GUSD的市场份额便小多了。 除了提供面向C端的美元稳定币,Paxos面向B端的业务也颇为庞大。 根据paxos官网披露的消息,Paxos的业务主要分为3大类。 其一,面向企业客户提供经纪商、发行稳定币和承兑工具等。经纪商业务即为客户构建加密产品(比如为Revolut US提供托管和交易业务);帮助企业发行合规稳定币的典型例子便是和币安联名发行的稳定币BUSD,从而让企业拥有自己的稳定币,但背后的合规化运作皆由Paxos提供,作为PAX、BUSD和PAXG(黄金锚定币)的发行商,Paxos已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现金和黄金代币化,Paxos同时也是HUSD的托管人;另外,Paxos也为各类企业提供发币兑换稳定币以及主流币的接口。 二,面向机构及大户提供合规(受纽约金融服务管理局DFS监管)、挂单返利的法币-加密货币交易所 itBit; 三,Paxos面向传统经纪商,为其提供基于私有链进行清结算的加密数字系统。 由此可见,发行稳定币,不过是其最早、最显性的业务,更有潜力的业务正在向B端服务转移。 尽管不具备像Coinbase、Kraken那样的数年交易所背景,但合规无疑是Paxos手上的一张好牌,此次申请的国家信托银行执照如获通过,无疑能为这个加密金融帝国铺平道路。 如能获准,将是加密金融史上的一大步 除了大家较为熟悉的Paxos,另外两家加密公司BitPay和Annchage,也是各自领域中的翘楚。 BitPay创立于2011年,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区块链支付提供商,在其努力下,亚马逊、微软等公司纷纷接入数字货币支付接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此处bitpay.com了解支持该渠道的商家。今年11月18日,德勤在报告中还将BitPay列入北美500强科技公司名单。 Annchage创立于2017年,成立三年内共完成两轮共5700万美元融资,至2019年中(也即1年半之前)估值1.8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支付巨头Visa和圈内顶级风投A16z、Polychain Capital、Paradigm、Andreessen Horowitz等。 此时申请国家信托牌照的三家企业,可以说是相当幸…
-
姚前:解读数字经济税收制度的原理、趋势与挑战
原文标题:《姚前:数字经济与数字税》 撰文:姚前,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数字经济优势不断凸显。本文探讨了数字经济下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问题,并着重研究了数字税的基本原理、国际实践与现实挑战。文章指出,加强数字税的研究及国际规则建设,是加强数字经济治理的应有之义,更是防范税基流失、维护税收主权的必要之举。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数字经济优势不断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指出「我国线上经济全球领先,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线上办公、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线上医疗蓬勃发展并同线下经济深度交融。我们要乘势而上,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积极参与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制定,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深刻阐明了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同时又前瞻性地指出了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前沿课题。 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数字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用户流量、生态与数据。网络用户越多,价值越高,越多人愿意接入,最终可能高达几亿人共同连接在同一网络,就像微信。而边际成本几乎为 0,一张几亿人网络一旦结成,商业价值将极其惊人。马太效应之下,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向互联网头部企业集中。谷歌拥有大约 90% 的互联网搜索市场。脸书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社交媒体市场。亚马逊在全球在线零售活动中占近 40% 的份额。中国 App 前十名中,腾讯占四席,阿里系占三席。阿里巴巴拥有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近 60% 的份额。微信拥有超过 10 亿的活跃用户。微信支付与支付宝占中国移动支付市场 90% 以上。 互联网头部平台企业不仅在细分领域占据不可撼动的市场地位,而且通过收购、战略投资、商业合作,扩展进入互补或关联领域,从上游到下游,从线上到线下,从 C 端到 B 端,从科技到金融,广泛布局。据新财富统计,十年时间,阿里、腾讯已各自铸就 10 万亿市值生态圈。2009 年,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主要是石油公司、银行,而 2019 年市值前十家中有七家是互联网平台企业: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腾讯、阿里巴巴。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数字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跨国互联网企业带来的税收挑战 数字化产品,比如软件、广告、游戏、数字媒体、电子书、云计算等,以及专利权、知识产权、商誉等无形资产,是跨国互联网企业的主要价值形态。这些资产不拘于物理形态,可快速转让、转移和流动,为跨国互联网企业避税提供了便利。比如,跨国互联网企业可在高税率国家设立负责无形资产研发的研发中心,在低税率国家设立负责产品销售的运营中心,两个中心签订成本分摊协议,研发中心承担大部分研发成本,运营中心承担一小部分研发成本,同时获得全部知识产权使用权和相关产品销售权利,由此跨国互联网企业通过无形资产的内部转让定价,将利润从高税负国家转移到低税负国家。例如,许多美国跨国科技企业采用所谓的「双层‘爱尔兰-荷兰’三明治」(Double Irish Dutch Sandwich)结构进行避税,即在欧洲税率较低的国家申报企业所得税,比如爱尔兰、卢森堡。2010 年,谷歌被认为通过设在爱尔兰、荷兰、百慕大三地分支公司的关联交易将美国境外收入的纳税率降低到了 2.4%,而谷歌境外运营的大部分国家平均税率都在 20% 以上。 数字经济下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简称 BEPS)问题已引起各国高度关注。 一方面,各国加快税收体制改革,建立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BEPS 问题。2012 年 6 月,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同意委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 BEPS 问题应对研究。2013 年 6 月,OECD 发布《BEPS 行动计划》,并于当年 9 月在 G20 圣彼得堡峰会上通过。随后,OECD 先后发布《关于数字经济面临的税收挑战的报告》(2014 年)、《数字化带来的税收挑战:中期报告》(2018 年)、《应对经济数字化的税收挑战》(2019 年)。OECD 提出的 BEPS 行动计划主要强调税收利益与经济实质之间的相匹配,既不能没有经济实质却发生了税收利益(如前述所言的运营中心),也不能发生了经济实质,税收利益却被转移出去(如前述所言的研发中心)。 目前看,为应对跨国互联网企业的 BEPS 问题,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比如内部转让定价的公平交易认定。OECD《跨国企业与税务机关转让定价指南》提出以公平交易原则作为处理转让定价的主要原则,要求跨国企业的每一笔内部交易价格公平合理。税务机关通常采用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成本加成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