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渣打银行官方供稿
2020年12月9日,伦敦 – 渣打银行的创新和风投部门渣打创投(SC Ventures)与领先的资产服务提供商北方信托(Northern Trust)达成了一项协议,发布机构级加密数字货币托管解决方案——Zodia Custody(以下简称Zodia)。
加密数字货币已经占世界货币和银行存款总量的0.3%,并预计从2019年到2024年以32%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1。虽然机构投资者对加密数字货币的兴趣日益增加,但他们的投资目前仅占加密数字货币总额的9% 。
加密数字货币资产正在改变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包括交易和结算活动,Zodia的推出使得机构投资者能够投资这一新兴资产。根据该协议,Zodia预计将于2021年在伦敦开始运营(协议需向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注册,并符合所有适用的监管文件和惯例成交条件)。
Zodia将银行的传统托管原则和专业知识,与金融科技公司的敏捷性相结合,通过打造契合客户和市场变化需求的平台,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满足其高标准和期望的底层架构。
待监管机构批准发布后,Zodia将为交易量最大的加密数字货币资产提供托管服务,包括比特币和以太坊,XRP、莱特币和比特币现金紧随其后。这些货币占主流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交易总资产的80%(价值3950亿美元),足以覆盖大部分客户的需求和交易活动。
渣打创投全球主管Alex Manson表示:“Zodia的发布表明了我们致力于重塑银行业基因的承诺。延续渣打银行为机构客户提供160年托管服务的传统,Zodia的使命是通过以可持续、安全和负责任的方式,提升数字资产的行业标准,促进行业积极正向地发展。
Zodia首席执行官Maxime De Guillebon表示:“Zodia将金融机构的风控、合规、治理和安全手段与加密资产的前沿创新和关键管理技术相结合。这样,我们可以在不影响安全性或可靠性的情况下提高运营效率和交易速度。”
除了与区块链服务提供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外,渣打银行还投资了核心技术提供商Metaco,并正与泰国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共同探索分布式账本跨境转账的互联互通。
Zodia目前正在根据英国相关条例向FCA进行注册,并将采用与传统证券托管同等的标准。
文章来源:渣打银行携手北方信托发布加密数字货币托管方案Zodia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美国国会议员提出稳定币法案,以寻求控制整个稳定币行业
一项向国会提出的新法案寻求控制整个稳定币行业,该法案要求所有与稳定币相关的活动必须首先获得联邦政府的批准。 周三晚间,美国国会议员提出了一项新法案,该法案可能对所有稳定币实施全面监管。如果该法案通过,在没有首先获得多个政府机构批准的情况下,任何与稳定币相关的服务将被认为是非法的: “对于任何发行商而言,以下行为都是违法的:发行稳定币或稳定币相关产品,提供任何稳定币相关服务,参与任何稳定币相关的商业活动,包括涉及与其他发行商发行的稳定币相关活动,这些活动正在进行,但未事先从联邦银行机构、公司、以及美联储理事会获得书面批准。” 这项被称为《稳定币法案》的法案旨在“保护消费者免受新兴数字支付工具带来的风险,比如Facebook的Libra和其他稳定币。”然而,距离第116届国会结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该法案要想及时获得批准将面临很多困难。 Willamette Law的助理教授Rohan Grey在推特上解释说,虽然该法案主要针对的是大型科技公司发行的私人稳定币,但它的措辞旨在针对“大范围的稳定币活动”。Grey补充说,该法案寻求“防止导致2007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系统性‘影子银行’风险。” 该法案的主要发起人、民主党国会女议员Rashida Tlaib表示,《稳定币法案》的目的是保护无法获得受监管金融服务的有色人种和其他少数民族。 防止加密货币提供商重蹈传统大型银行针对中低收入居民的犯罪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Congresswoman Rashida Tlaib (@RepRashida) 2020年12月2日 该法案遭到了加密社区的强烈反对。CoinShares首席战略官Meltem Demirors回应了Tlaib的推文,称“加密货币降低了为那些一直以来被银行服务排斥的人群提供服务的成本。” 她补充说,通过引入该法案,服务成本和合规难度将会增加,结果就是Tlaib希望保护的人群无法获得金融服务。 Circle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Jeremy Allaire在推特上发帖称,该法案“将是美国数字货币创新的一大退步,限制其区块链和金融科技行业的加速发展。” 怀俄明众议院代表Tyler Lindholm认为,该法案违背了加密行业的去中心化基本理念: “去中心化世界不需要集权化。近几年,在为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带来财务自由方面,加密行业已经取得了成功,而且没有像该法案中所描述的任人唯亲。” Shapeshift首席执行官Erik Voorhees也认为该法案注定会失败: “也许我们不能强迫加密行业像银行那样运作? (事实上,它不能,也不会)。”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美国国会议员提出稳定币法案,以寻求控制整个稳定币行业
-
案评|比特币财产损害赔偿案入选全国法院年度优秀案例,有何意义?
2020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了“全国法院系统2020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获奖名单”,该活动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承办。其中,由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刘江法官编写的“李圣艳、布兰登•斯密特诉闫向东、李敏等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比特币的法律属性及其司法救济”从各高级人民法院初评并推选的优秀案例分析2745篇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法院系统2020年度优秀案例。 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在对案例进行评选时,主要考量的因素包括裁判结果和法律适用正确、案例典型性和指导性、裁判要旨和案例注解撰写等方面,某种程度上这也意味着,该案判决中对比特币财产属性的认定、对涉比特币案件的司法救济等内容,获得了最高人民法院层面的认可,其典型性和指导性,也将会对全国法院系统在未来的涉比特币案件审判实践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文章截图) 案件档案: 审判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案号:(2019)沪01民终13689号 案由: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审判程序:二审 判决时间:2020年5月6日 o1 案情简介 2018年6月12日,闫向东、李敏、岑升方、孙飞至上海市静安区李圣艳、布兰登·斯密特的住处,采用控制手机、限制自由的方式,要求布兰登·斯密特解锁被冻结的天空币账户,其间闫向东、李敏等人对李圣艳、布兰登·斯密特有过殴打行为和威胁言行,后布兰登·斯密特、李圣艳被迫将持有的18.88个比特币、6,466个天空币转入闫向东等人指定的账户内。 闫向东、李敏、岑升方、孙飞的行为,经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存有经济纠纷,但无证据证实纠纷的过错方系李圣艳、布兰登·斯密特,闫向东、李敏、岑升方、孙飞在共同实施限制李圣艳、布兰登·斯密特人身自由的非法拘禁行为时,还有过威胁的言行,后法院以以非法拘禁罪分别判处闫向东等人有期徒刑六个月到八个月不等。该案经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此外,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还载明:闫向东、李敏、岑升方、孙飞自愿返还从被害人处获取的财物。但四被告未返还相关财物,故原告起诉。 o2 二审法院观点 1.比特币是否具有财产属性,是否应受法律保护? 本院认为,比特币属于网络虚拟财产,应受法律保护。理由如下: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因此,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持肯定态度。 第二,系争比特币属于网络虚拟财产,应受法律保护。 比特币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加密型“货币”,其生成机制为:通过“矿工”“挖矿”生成,“挖矿”可以由身处全世界任何地点的任何人担任,“挖矿”是指“矿工”根据设计者提供的开源软件,提供一定的计算机算力,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求得方程式特解的过程,求得特解的“矿工”得到特定数量的比特币作为奖赏。比特币的物理形态为成串复杂数字代码。要获得比特币,既需要投入物质资本用于购置与维护具有相当算力的专用机器设备,支付机器运算损耗电力能源的相应对价,也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成本,该过程及劳动产品的获得凝结了人类抽象的劳动力,同时比特币可以通过金钱作为对价进行转让,并产生经济收益。 因比特币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可支配性等特点,故其具备了权利客体的特征,符合虚拟财产的构成要件。 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曾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2013年)、《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2017年)等文件,虽然否定了此类“虚拟货币”作为货币的法律地位,但上述规定并未对其作为商品的财产属性予以否认,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亦并未禁止比特币的持有。《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更提及“从性质上看,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 因此,比特币具备虚拟财产、虚拟商品的属性,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2.案涉比特币是否应当返还,如存在返还不能的情况,是否应赔偿损失以及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从民事角度而言,闫向东等人迫使李圣艳等人转出比特币的行为,侵犯了其财产权利。并且生效刑事裁定书中还载明,闫向东等人自愿返还从李圣艳等人处获取的财物。因此,无论从法律规定,还是闫向东等人在诉讼中曾作出的承诺,均应将系争比特币返还。 侵占他人财产,若不能返还的,应当折价赔偿。 通常,赔偿金额的确定需要考虑财产受损时的市场价格、被侵权人取得财产的价格、侵权人获得的收益、双方就赔偿金的主张金额等因素,综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本案中,CoinMarketCap.com网站并非我国认可的虚拟币交易价格信息发布平台,故不能将该网站上比特币的交易价格数据直接作为被上诉人损失的认定标准。被上诉人无法向本院提供其获得比特币的价格,上诉人陈述比特币被冻结,即本案也无侵权人的获利金额。 二审中,就上诉人如需向被上诉人返还比特币,而上诉人返还不能的情况下,如何确定…
-
利弊如何权衡?解读美国最新稳定币监管法案
美国国会议员提出了一项名为《稳定币网络共享和银行执照执行法》的新法案,将要求稳定币发行商在发行稳定币之前必须获得银行特许执照并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 这项法案是由美国国会代表Rashida Tlaib (密歇根州), Jesús “Chuy” García (伊利诺伊州)和Stephen Lynch (马里兰州)提出的,他们指出该法案将专注于监管稳定币,尤其是Facebook领导的Libra稳定币项目(目前已经更名为Diem),其中提出多项监管要求,包括: 1、稳定币发行方必须获得银行执照; 2、稳定币发行方必须获得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银行监管机构的批准才能发行稳定币; 3、稳定币发行方实体必须对所有系统性风险进行持续分析; 4、稳定币发行方必须购买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险,并保留足够的准备金以便轻松兑换美元。 在这份长达18页的《稳定币网络共享和银行执照执行法》中指出: “数字货币价格与美元等传统法定货币永久锚定(或稳定)在一起,意味着监管方面需要面临新的挑战,同时这也会引发市场、流动性和信贷风险增加。” 据悉,该法案适用于和本国货币(美元)和他国货币锚定挂钩的稳定币。 威拉米特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罗汉·格雷(Rohan Grey)认为,《稳定币网络共享和银行执照执行法》实际上定义了“基于数字货币形式”的存款,在他看来,稳定币其实就是一种原生于互联网上的存款形式。罗汉·格雷解释说: “任何想要发行货币或存款之类的服务提供商和实体,都应该像提供存款服务的金融机构一样受到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赞助商和共同赞助商曾向美国货币监理署代理署长布莱恩·布鲁克斯(Brian Brooks)发送过一封信,其中对监管机构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关注提出质疑,之后立法者们还向为稳定币发行方和其他加密货币提供托管服务的银行发送了解释信函。 今年七月,美国货币监理署为希望代表客户持有加密货币的联邦储蓄协会和国家储蓄银行打开大门。该监管机构于7月22日发布公告,允许各种规模的全国性银行和联邦储蓄协会托管加密货币,而且声明此类托管服务是一种与托管服务相关的、“现代形式”的传统银行活动。 新法案对加密货币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Rashida Tlaib表示,之所以要推出此法案,主要是为了防止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针对中低收入居民做出犯罪行为,更好地保护个人投资者。到目前为止,美国本土许多稳定币发行方并没有拿到银行执照许可,比如Circle和Coinbase组建的CENTER consortium、双子星交易所和Paxos、还有诸如Basis.Cash这样的算法稳定币、以及向DAI这样的抵押稳定币。 不过,加密货币行业对于这项新法案似乎不太支持。比如,Circle首席执行官杰里米·阿莱尔(Jeremy Allaire)就表示,如果这项法案获得通过将会限制创新,并导致加密货币行业倒退一大步。他解释说: “对于许多资金不足的小企业而言,非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巨大创下,但新法案将迫使加密货币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和区块链公司承担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巨大的监管负担。这与我们金融创新的目标不符,在稳定币和基于稳定币的支付方式中,我们希望能以公平、包容的方式支持创新,更有效的稳定币监管方法可能来自于其他类型的监管。” 区块链协会执行董事克里斯汀·史密斯(Kristin Smith)也非常反对这项新法案,他表示: “尽管我们与国会代表Rashida Tlaib办公室就稳定币问题进行了持续和建设性的讨论,但我们不同意该立法的观点,并反对该法案。因为这个方案会继续强化大型金融机构的地位,同时又会忽视去中心化网络的两个核心承诺:1、将更多的权力掌握在个人消费者手中;2、促进支付和其他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 相比之下,克里斯汀·史密斯认为美国货币监理署的稳定币指南是一个“进步的例子”。根据此前美国货币监理署高级副审计长兼首席顾问Jonathan Gould透露,该监管机构其实从2018年开始(甚至可能更遭时间)就一直在研究加密货币行业,他们除了让银行直接可为加密货币提供托管服务外,还向加密公司提供服务打开了大门,但银行不太可能立即开始提供这两种服务,因为银行仍然需要确保它们有适当的风险管理实践,否则在他们真正能够提供这些服务之前,必须确保在法律上做好准备。 美国货币监理署认为长期从事安全储蓄和托管活动机构可以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这是允许国家银行通过电子方式执行传统银行业务一种授权形式,包括授信能力和非授信能力。以非授信能力提供加密货币托管的银行,实质上是为密码密钥提供管,以对客户加密货币进行控制和转移。 美国货币监理署旗下监管着近1200家美国银行、美国联邦储蓄协会,以及海外银行在美国的分支机构,这些机构在美国经营着多达70%的银行业务,该机构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积极态度…
-
区块链周报:北京拟建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PayPal开放加密货币服务
一周纵览 1、政策导向 1、最高法:推进区块链等技术在知识产权审判和司法工作中深度应用; 2、北京推动102条“两区”金融领域政策落地,拟建设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和数字金融体系; 3、上海市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等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4、江苏省发布区块链产业发展计划,3年形成“1+3+N”的产业布局; 5、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加快推进区块链等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 6、云南印发优化营商环境28条措施,将推广使用区块链技术电子票据; 7、长沙:采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房屋买卖、抵押、租赁在线电子签约备案。 2、国内产业动态 1、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拉卡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央行数研所与国网雄安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开展数字人民币创新和应用; 3、中国建设银行将发行价值30亿美元的区块链债券; 4、山西忻州警方破获“SZSE数字货币交易所”诈骗案,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3、国际动态 1、美联储主席:美联储还没有就数字货币做出决定; 2、德意志银行报告:长远来看央行数字货币将取代现金; 3、阿根廷国会正推进数字货币相关法案; 4、白俄罗斯国有银行计划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5、巴基斯坦证券交易委员会启动制定加密货币监管框架进程; 6、PayPal向所有符合条件的美国用户开放加密货币服务; 7、Value DeFi协议遭闪电贷攻击,净损失达600万美元; 8、以太坊基础设施Infura以太坊API服务中断; 9、瑞士开发商Cerealia SA推出基于区块链的全球农产品融资和贸易平台。 投融资概况 据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上周(2020年11月9日—11月15日)全球与区块链及数字货币相关的融资事件合计14起,其中10起透露了具体融资规模,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逾1.33亿元。 地区分布方面,上周区块链相关投融资事件主要分布于美国(5起)、英国(3起)、中国(2起)。 融资轮次方面,根据已知的项目融资信息,种子/天使轮7起,战略投资3起,债务融资、并购和众筹各一起。其中,Blocknative这一以太坊区块链数据服务商获得了最大融资金额,该融资由Blockchain Capital领投,IDEO Colab Ventures、Coinbase Ventures、Industry Ventures、Foundry Group跟投。 场景上,与数字货币相关的行业应用依然比较多,占比29%;其余项目的应用分布在实体经济应用、行业配套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平台等方面。 图:11月第3周融资项目应用场景分布 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 以下为上周区块链项目/公司融资具体情况: 表:11月第3周区块链领域融资详情 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 国内外要闻 1政策动态 【最高法:推进区块链等技术在知识产权审判和司法工作中深度应用】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会审议通过,今天发布实施。《意见》指出将完善技术事实查明认定体系,推进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的广泛应用;全面推进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司法工作中的深度应用,提高司法工作智能化水平,全面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加强数字货币、移动支付、与港澳金融市场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等法律问题研究,服务保障深圳金融业创新发展。 【北京推动102条“两区”金融领域政策落地,拟建设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和数字金融体系】 据北京商报消息,11月9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通州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领域政策宣介会”举办。在数字货币领域,《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到,支持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设立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和数字金融体系。围绕支付清算、登记托管、征信评级、资产交易、数据管理等环节,支持金融科技重大项目落地。支持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机制作用,在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风险可控、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稳妥开展金融科技创新。 【上海市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等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上海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自11月6日起施行。《方案》提出,全面探索优化政策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无担保信用融资、保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服务。 【江苏省发布区块链产业发展计划,3年形成“1+3+N”的产业布局】 江苏省工信厅消息,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区块链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目标到2023年,区块链产业年均增速不低于15%,培育10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建成10个以上区块链创新服务平台,全省…
-
人民网 | “四问比特币”之三:“币圈”的乱象知多少?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编者按:5月,“币圈”吸引无数关注。5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三大协会发布公告指出,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及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并涉嫌犯罪。5月21日,国务院金融委重磅发声,再次阐明了金融监管部门对比特币的严监管态度:“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 炒币“热”从何而来?“币圈”乱象何在?“挖矿”如何耗能?区块链如何健康发展?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强观察”栏目特推出“四问比特币”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提起“币圈”,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血本无归。在有些人眼里,一边是“富矿”,一边是暴涨暴跌、爆仓、金融诈骗、“割韭菜”……如何看待“币圈”乱象?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走访了虚拟货币“资深玩家”和相关专家。 “炒币”玩家讲述“币圈”乱象“从2017年进入‘币圈’,我陆陆续续投入了将近1000万人民币,但是被庄家收割后,手里的虚拟货币该‘割肉’的‘割肉’,该变‘空气’的变‘空气’,到最后账面数字连100万都没有了。”许先生是一名“币圈”曾经的“资深玩家”,他向“强观察”栏目分享了他的一个典型经历。 2017年6月,许先生经朋友介绍,在某网站上购买了一种名叫“狗狗币”的虚拟货币,数量超过了千万枚,价值在16万元人民币左右。因为入手价格低,许先生认为这笔买卖未来可期,于是他决定长期持有。 “狗狗币”的价格确实被人“炒”了上去。2020年底,到了“收获”的时间了,许先生不仅打不开当时购买“狗狗币”的网站,就连搜索也搜不出来了,许先生这才意识到,他已经被人“割韭菜”。 许先生向“强观察”栏目透露,被“割韭菜”的玩家远不止他一人。在“炒币”的那段时间里,他结识的虚拟货币玩家大都经历过币价暴跌、交易通道关闭等等之类的“暴雷”事件,损失严重。 虚拟货币“登”上了法院裁决书实际上,“币圈”乱象已构成了犯罪。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共有2130份刑事案件的判决书与虚拟货币有关,数量逐年增多,2020年达到最高量595份。今年到目前为止,有167份判决书与“币圈”有关,这些案件中涉及到了“诈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多种罪名。 “强观察”栏目梳理发现,在这些案件中,虚拟货币充当着不同角色,例如,在有的案件中,虚拟货币是运用最新金融科技的“理财产品”;有的则是传销组织捏造出的“商品”和“积分”;甚至在一些案件中,虚拟货币还充当了支付毒资、赌资以及洗钱的工具。这些案件波及范围广,涉案金额动辄成百上千万,对社会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从中国、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判决书来看,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相关的刑事案件,多集中在诈骗罪、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等方面。”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表示,我国与虚拟货币相关的刑事案例中,还出现了大量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严重影响了社会管理秩序,涉及人员众多,涉及金额特别巨大,社会危害之大显而易见。 在投资成为投机的“炒币”风潮中,专家提醒广大投资者要注意其中的法律风险。 “交易虚拟货币是非法活动,一旦产生风险,个人或企业的虚拟货币财产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赵磊表示,由于虚拟货币本身的不合法性,所以对于涉及虚拟货币交易的案件,各地法院能够依据《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的相关规定,判处有关交易合同无效,交易造成的后果和引发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赵磊建议,投资者在接触一个新的投资产品之前,首先一定要确认它的合法性,其次要补齐相关的专业知识,避免有人利用理财的外衣,去干犯罪的事情。 打击虚拟货币违法犯罪行为面对我国监管的连续升级,一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虚拟货币玩家打起了把生意转移到海外的想法,认为这样就可以躲开中国法律的监管,即使自己违法犯罪,中国刑法也是“鞭长莫及”。 “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相关业务触及我国刑法,凭借‘犯罪地’的扩大解释,我国刑法也可依据属地管辖对其规制。”肖飒表示,区块链、虚拟货币相关活动往往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展开的。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第2条第2款针对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将“犯罪地”的概念作了扩大解释,即使从业机构主体、业务转移到在外国,但只要其市场主体有中国人,且中国人的财产遭受损失,则我国就可以是“被害人使用的信息网络系统所在地”“被害人被侵害时所在地”或“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等,我国公安司法机关仍可对从业机构的犯罪行为进行管辖。 “对虚拟货币的监管不断升级,目的就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我国积极建设对于虚拟货币的有效监管手段和法律法规,是让部分资源要素回归生产的重要措施。同时,他还奉劝各位“币圈”玩家,正确看待虚拟货币,抛弃侥幸心理,丢掉“一夜暴富”的幻想,通过合法途径勤劳致…
-
梳理 | 一文读懂全球加密市场监管具体政策及演变趋势
来源:链捕手作者:Richard Lee、布兰。 近期,加密市场监管成为加密行业内外部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纷纷加大了对加密市场的监管力度。目前来看,各国监管将在加密行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链捕手对全球多个具有明确加密市场监管政策的国家进行了梳理,从加密货币性质认定以及相应监管政策、交易所监管制度、税收政策等多名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加密市场从业者以及行业关注者进一步加强政策认知有所帮助。 一、美国 作为全球金融市场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对加密市场的监管规则非常细致,多个行政机构都在基于加密货币的性质制定了特定监管规则,例如美国证券委员会(SEC)将部分代币视为「证券」,商品和期货交易委员会称之为「商品」,国税局则将其视为「财产」。 ICO通常容易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根据《联邦证券法》,如加密资产被确定为证券,发行人必须向SEC注册该证券或根据注册要求的豁免提供该证券。在代币是否被认定为证券方面,SEC一直留有空间,称其「取决于该特定资产的特征和用途」。但总体而言,SEC更倾向将加密货币视为证券,同时将证券法全面适用于数字钱包,同时影响了交易所和投资者。 2017年12月,时任SEC主席发布关于加密货币和ICO的声明,称潜在购买者因代币增值的潜力而被出售、能够通过在二级市场上转售代币来锁定这些增值或者基于其他人的努力从代币中获利,这些都是证券和证券发行的关键标志。因此,该主席称,总体而言,其所看到的首次代币发行结构涉及证券的发行和销售,对于违反《联邦证券法》的ICO行为,由SEC采取执法行动。 加密货币交易所方面,主要由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进行监管,侧重点在资金转移和反洗钱(AML)。根据《银行保密法》,FinCEN监管货币服务企业(MSB)。2013年3月,FinCEN发布指南,确定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提供商为MSB。在此框架下,加密货币交易平台须获得FINCEN许可,实施全面的反洗钱风险评估和报告机制。 去年12月,FinCEN拟对加密货币交易提供商增加KYC等新的数据收集要求。根据该项拟议规则,银行和货币服务企业将被要求提交报告、保存记录并验证客户身份,其中非金融机构托管的私人数字钱包也被囊括在内。该项提议引发较大争议,FinCEN今年1月宣布延长征集意见时间,目前尚无最新动向。 在加密衍生品方面,美国商品和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将加密货币视为商品,根据《商品交易法》,加密货币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合约交易必须在CTFC监管的交易所公开交易。目前,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提供与比特币价格挂钩的期货交易。 在加密投资税收方面,美国国税局将加密货币视为财产而进行征税。公民个人而言,作为资本资产持有加密货币超过一年、且已实现收益的,均需缴纳资本利得税;持有时间少于一年并获得收益的,缴纳普通所得税。在前述美国联邦层面的分散式的监管之外,各州政府可制定辖区内的具体规则和法规。 纽约州于2015年8月率先提出针对加密市场的全面监管框架BitLicense,这也是加密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牌照。BitLicense包括关键的消费者保护、反洗钱合规性以及网络安全指南,该法规对任何使用加密货币的居住在纽约的公司或个人进行了规定,要求涉及处理涉及虚拟货币业务的公司必须申请执照。目前,Circle、Ripple等20多家公司已获得BitLicense牌照。 此外,纽约州还针对加密货币托管公司推出了信托宪章(Charter),目前Paxos、Gemini、NYDIG、Coinbase、Bakkt、Fidelity Digital Asset等近10家公司获得该宪章。 怀俄明州是美国对加密货币较为友好的地区,颁布了十多项相关法案。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2018年3月通过的HB70《开放区块链代币豁免》法案,其中提出类似「实用代币」的资产类别。根据该法案,如果发行的代币不作为投资,仅用于消费目的,如交换、用于接收商品和服务等,则可免除受《联邦证券法》的约束。 此后,Ripple与Cardano开发公司IOHK等知名加密企业都迁移到怀俄明州。2020年9月至今,Kraken、Avanti等3家企业还获得了怀俄明州监管机构的批准,可以根据SPDI法的授权建立加密银行,为代币化资产和数字货币提供商业银行和托管服务。 今年5月,美国SEC表示已敦促国会立法,给予SEC对数字资产更多的监管权。同时,SEC还在致力于牵头建立一个针对加密资产的广泛监管框架,使得美国多个监管机构明确划分出市场监管范畴进而各司其职,乃至全部数字资产纳入监管。 近期,美国SEC开始将监管重心向DeFi方向倾斜,SEC主席还表示任何提供证券性质代币服务的DeFi项目都处于SEC监管范围内,任何股票代币或提供基础证券敞口的加密代币都受到证券法…
-
区块链国富论——财富不是物,而是全球信用共识
本文节选自《区块链国富论》第一章财富的本质,由韩锋主笔,顾学雍、贺敏、张秀彩、鲍松协助编写。 数字经济和区块链时代,究竟能给未来带来什么?有人说能推动平台经济,有人说能帮助市场更加去中心化,有人说能够帮助政府更好的管控,有人说能帮助“价值”更好的通过网络传递等等。主笔认为,说的都沾边,但都没有触及到核心问题。通过主笔七年来在区块链社区的实践,以及三年参与清华大学相关课程,一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的研究和思考,主笔确信,要准确的回答以上问题,必需对财富的概念有一个系统的梳理。 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主笔发现很多人对财富概念是有很深的误解的。由于对财富缺乏一些本质的认识,所以不管是褒也罢、贬也罢,观点都有些偏激,而且与事实不相符。 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种观点是,如果你很想获得财富,那你就是贪婪,甚至认为这对社会有害。又有一些人,以为物产和资源就是财富本身,专门以占有为人生的第一目标。我们后面将分析,真正为财富共识而奋斗的人,往往对全球市场流通有很大贡献。而仅仅占有资源而不参与交易流通,那并不算财富,甚至是真的对社会有害。我们觉得这一些现象都是对财富的本质缺乏科学的认知所造成的。 (中略) 财富概念的需要和产生 首先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才能发现:财富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人性贪婪的结果,而是因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换句话说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分工需要交易。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跟动物的本质上的区别之一。动物原则上是没有交易行为的。你不大可能看到这群狮子猎到斑马,那群狮子猎到长颈鹿,然后它们之间进行交易。哪怕最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在动物园我们也几乎没有看到它们有交易行为,只是偶尔有可能发生馈赠。 人类社会文明的现象,不管是文字的产生,城市和国家的建立,都应该是大规模社会分工合作造成的,而能够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更高级分工迈进的,是仰赖自由市场机制的大规模交易。也可以说没有大规模交易,人类文明是无法建构起来。首先阐明这一点的是伟大的亚当斯密写的《国富论》。据我们了解,人类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把交易和人类文明的关系说清楚的。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自由市场,只有进行互通有无、等价交换,人类大规模进行交易,所谓让一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社会才能繁荣,国家才会富强。 这一点后来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更加深入的阐明:“为了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必须明白,这种扩展秩序(主笔注:哈耶克这里的扩展秩序是指:不由任何强权控制的,多方按照市场交易准则协作形成的良序)并不是人类的设计或意图造成的结果,而是一个自发的产物:它是从无意之间遵守某些传统的、主要是道德方面的做法中产生的,其中许多这种做法人们并不喜欢,他们通常不理解它的含义,也不能证明它的正确,但是透过恰好遵循了这些做法的群体中的一个进化选择过程——人口和财富的相对增加——它们相当迅速地传播开来”。“亚当•斯密首先领悟到,我们碰巧找到了一些使人类的经济合作井然有序的方法,它处在我们的知识和理解的范围之外。他的“看不见的手”,大概最好应当被说成是一种看不见的或难以全部掌握的模式。”【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第一章,译者:冯克利/胡晋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09】 注意,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之前,不管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人对于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幸福、为什么会富足的理论架构在自由市场自由贸易基础之上。过去人类把自己的财富和幸福,不是寄托于天上的神,就是寄托于世间的好皇帝、好政府之类的。我们后面将分析,以量子本体论来说,这个世界是按所谓去中心化计算思维去演化的,并且所有复杂系统都是分布式计算的结果。亚当斯密的所谓自由市场体系,也是典型的去中心化的计算系统;因为它执行的基本协议非常简单,就是互通有无、等价交换,计算的结果就是人类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所谓“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在按照这个基础协议不断交易(每一次交易也可以看成一次计算,后来清华大学的顾学雍教授和主笔一起专门合作一篇论文,论证自由市场的交易机制通过麦克斯韦妖的概念等价于计算的图灵机)。自由交易是这个市场的根本,只要交易进行(运算),亚当斯密整个《国富论》的展开推演,慢慢就会不断优化人类社会的产品、投资、学术、技术、生活品质,甚至道德水准、精神素质、创新能力。 复杂经济学的鼻祖布莱恩阿瑟也说:“ …我们可以说,(自由市场)经济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计算体;是一个庞大、分散、大规模并行、随机的计算体。 从这种角度来看,经济成为了一系列事件中程序性地发展的系统, 它变成算法驱动的。”【主笔翻译自:W.Brian Arth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 主笔通过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亲身经历,再结合在美国2018年以来一年多的近距离观察(主笔相信那是中国自由市场未来发展可能会看到的成果,中国甚至会赶上超越美国),我们相信亚…
-
美国财长要给比特币献“告别礼”?
来源:金十数据 财长努钦或在卸任前给比特币献上监管大礼包…… 最近有市场消息称,美国财政部长努钦试图要求财政部追踪自托管加密货币钱包所有者,正准备干预加密货币持有者拥有私人密码的行为,并提出大量收集数据的要求。数字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周三晚上在社交媒体上抨击了这一举动。自托管钱包一种可以让个人存储和使用其持有加密货币的软件,使用时无需依赖第三方金融机构。 Armstrong写道:最近我们听说,努钦的监管提议将要求Coinbase等金融机构在向自托管钱包发送提款前,核实自托管钱包的收件人或所有者身份,并收集该方的身份信息。 监管利剑挫伤比特币锐气 如果这一规定是真的,那么它将是对美国加密货币行业的一次猛烈抨击,联邦政府从未对此类行业进行过如此严厉的打击。它将迫使公司了解其用户的每一个交易对手,对交易进行加密,保持记录、跟踪行动、甚至在交易发生之前验证身份。 美国财政部没有置评。 虽然相关的“监管传闻”并没有得到官方报道和承认,但长期悬在虚拟货币交易上的“监管利剑”仍足以诱发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退场,周四,比特币已跌破17000美元/枚,为8月以来最大跌幅。 任何资产快速上涨后都难逃回调的需求。知名比特币交易员Tone Vays在周三的播客中曾预测这一轮回调可能会触及1.4万美元。整个十一月虚拟货币交易的“恐惧与贪婪”指数一直处于历史高位,直观地显示出这类资产投资者正处于“极度贪婪”的状态。 去年已有过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操作,一个名为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政府间机构告诉其成员国,将所谓的“旅行规则”应用于加密企业,这一长久性规则要求金融机构收集汇款的发款人和收款人的信息。 加密货币游说团体做起“思想工作” Armstrong周三说,这样的规定将对美国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扼杀许多加密技术的新应用。他认为加密货币不仅仅是货币,它正在将每一种资产数字化。 区块链法律和咨询公司Ouroboros LLP的合伙人Jacob Farber表示,到目前为止,对分散式加密货币网络的监管大多局限于网络和传统金融系统之间的通道。这种监管基本上相当于没有监管,从而使加密货币成为传统金融之外的替代选择。但是若将监管施加到用户身上就不一样了,这使监管范围以指数级别扩大。Farber称Armstrong的担忧是合理的,并表示加密货币行业应该认真对待这些潜在的监管规定。 看到监管苗头冒出来之后,多个加密货币游说团体对公众和政府做起了“思想工作”,以塑造加密钱包的正面形象。比如区块链协会说道:我们了解美国和海外的一些监管机构对自托管钱包存在担忧,我们正在积极教育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的官员,以消除关于自托管钱包的误解。 文章来源:美国财长要给比特币献“告别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