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富国银行(Wells Fargo)发布了一份报告,将比特币评为2020年表现最好的资产,同时也强调了比特币对投资者的波动性。

在该报告中,这家银行业巨头指出,比特币今年上涨了170%,表现优于黄金和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 Index)。
然而,富国银行似乎低估了加密货币目前在金融市场上发挥的作用,称“它们吸引了很多关注,但不一定吸引大量投资。”
报告称:“如今的加密货币投资有点像19世纪50年代的早期淘金热,当时投机多于投资。”
富国银行表示,该银行将在明年“更多地讨论数字资产领域”。
尽管加密货币的市值已增长至5600亿美元以上,但该报告称投资比特币是一段“不稳定的旅程”。
根据AssetDash的数据,比特币的市值约为3500亿美元;几乎是富国银行1200亿美元市值的三倍。
富国银行指出,目前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市值约占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的25%。
这份报告代表着这家金融机构自2018年以来对加密货币的立场逐渐改变,当时该行禁止客户使用富国银行信用卡购买加密货币。
尽管该报告提到了加密市场的“疯狂”,但它也提到加密货币可能会持续存在,并称“疯狂交易通常不会持续12年。”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 Amy Liu
本文来自比推Bitpush.News,转载需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富国银行报告:加密货币投资像19世纪50年代的早期淘金热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精析DeFi协议Warp Finance“预言机”攻击事件
北京时间12月18日6时许,DeFi借贷协议Warp Finance遭到黑客攻击,造成了近800万美元的资产损失。 同时,Warp Finance官方也发布推文表示,已在调查违规贷款情况,并建议用户暂停稳定币的存入,直到事件真相明朗。 成都链安团队在接到区块链安全态势感知平台(Beosin-Eagle Eye)报警后,第一时间对本次攻击事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1、Warp Finance使用的是Uniswap交易对的相对价格作为其预言机的喂价源。 2、攻击者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使用从闪电贷中获取的巨额资金操纵了Uniswap交易对的价格。 3、通过控制预言机喂价源信息,攻击者破坏了Warp Finance的借款价值判断标准。 4、在Warp Finance错误的数据环境下,攻击者窃取了远远超过抵押品价值的资产。 5、攻击者归还了从闪电贷中借出的款项。 攻击交易地址 0x8bb8dc5c7c830bac85fa48acad2505e9300a91c3ff239c9517d0cae33b595090 攻击过程精析 攻击者首先利用Uniswap进行闪电贷借款,并采用镶嵌式(还款前连续操作)的手法,在WBTC2、USDC3以及USDT2池中分别进行了WETH借贷,如下图所示: 其后,为扩大用于攻击的资金量,攻击者又在dYdX进行了闪电贷借款。如下图所示: 此时,借出的资金规模已高达近2亿美元.接下来,攻击者向Uniswap的DAI 2交易池中注入流动性,获取了流动性代币LP,如下图所示: 然后,将所获的LP代币抵押在Warp Finance合约中,交易及代码如下图: 完成抵押后,攻击者利用借来的资金,将Uniswap DAI 2池中的DAI兑换殆尽,如下图所示: 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价格已处于被操纵状态。另一方面,Warp Finance的预言机喂价源是来自Uniswap LP代币的价格数据,代码如下图: LP代币价格算法 (A代币的价格×A代币池中的持有量+B代币的价格×B代币池中的持有量)/LP代币的总量 其中,A代币与B代币的价格是由Uniswap的“对应代币与稳定币”交易对计算得出。 因此,在上述情况下,A、B代币的价格处于正常水平、而交易对中的A、B代币相对价格则已经发生异常。这是因为Uniswap采用恒定乘积做市商机制,即A×B=K。当出现大量的兑换某一种代币时,就会产生巨大的滑点,从而产生价差。 假设:A=A代币数量;B=B 代币数量;AP=A代币价格;BP=B代币价格 已知:A×B=k(在未添加流动性时K恒定);Warp价格=(AP×A+BP×B)/totalLP 因AP和BP在本事件中皆为恒定,故可设AP=X1×BP,化简可得Warp价格=((X1×K)/B+B)×BP/totalLP 可得结论为,X1×K 、BP和totalLP在攻击中都是常数,随着B的数量增大,LP价格就会提高。 攻击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使用从闪电贷获取的巨额资金在交易池中海量添加其中一种代币的流动性,迫使另一种代币也随之巨增,从而引发LP的价格失衡。由于LP价格已被操纵,处于一个高位,因此,攻击者可以借出相比正常量更多的资产。 此后,攻击者即通过调用以下函数进行贷款。 在成功控制抵押价格后,攻击者便能利用错误的价格数据贷出远远超过抵押品价值的资产,从中获取暴利。最后,攻击者归还了闪电贷的款项,如下图所示: 事件小结 很明显,这又是一起典型的由闪电贷巨款发起的预言机攻击事件。成都链安曾撰文指出,在当前黑客众多的攻击手法中,“预言机”喂价控制才是隐形的“元凶”。 同时,成都链安也郑重提醒DeFi开发者,应加强预言机的针对性测试,特别是在项目上线前,尽可能模拟价格操控攻击的各类场景,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切实提高项目抗预言机攻击的能力。 短短一个月后,巨额的财产损失再一次告诫我们,在区块链领域中,安全防护工作尤为重要,许多系统安全漏洞属于防不胜防。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形成连续、有效的保护方案,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前规避问题。 此外,如在DeFi项目运行中存在安防方面的任何技术问题,采取第三方安全技术解决方案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最后,成都链安再次呼吁,要加强对项目预言机等多方面的定期安全检测,以防范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 文章来源:精析DeFi协议Warp Finance“预言机”攻击事件
-
观点:把数字资产等同于数字货币,是一种“货币幻觉”
原题《数字化中的“货币幻觉”与“货币错觉”——货币系列谈•2》 作者:周子衡,首发《财经》杂志,节选之一,略有改动 导语 数字货币离我们的社会经济现实已越来越近,特别是数字法币,已然渐次渗透进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本文从概念、理论、政策、实践四个层面分析了数字货币,认为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将面临数字货币所带来的更为紧迫的实践挑战与理论冲击,亟待更为深入而成熟的理论思考和更为充分而积极的策略应对。 认识上,不宜将数字货币与数字资产、数字支付等概念混为一谈,由此方可避免一系列“货币幻觉”或“货币错觉”对数字货币实践的干扰。 一. 把数字资产等同于数字货币,是一种“货币幻觉” 2020年10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列明了人民币的银行货币与数字货币的两种形态,即“一法两币”。具体来说,“一法”即指,人民币作为定价、计价乃至记账单位的法定唯一性不发生变化;“两币”即指,货币形态包含数字形态和非数字形态。所谓的“非数字形态”,即银行货币,包含银行账户货币、现钞与硬币。 相较企业等机构而言,个人往往并不需要支付记账,对于使用何种定价、计价及记账单位等不敏感,所受限制也不多;企业等机构的财务活动则须严格依法合规进行,没有自行选择使用定价、计价及记账单位的记账自由。各国中央银行法律等均充分保障法定货币的地位,不受其他类货币与资产的妨害。 须明确的是,数字加密资产没有在任何国家或地区取得法定货币地位。所谓各种“币”的称谓,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对数字加密资产,我国尚未作出法律界定,持有与交易数字加密资产既无明文禁止,也无明确司法保障,针对代币发行融资则明定非法。毋庸置疑,以“货币”来命名的加密资产,丝毫不意味着它是“货币”,更不代表它可以法外发行与流通。世界范围来看,对于加密资产,基本上都是渐趋以资产作为法律定位的。 数字资产,特别是加密数字资产,有着一系列的数字技术功能与潜在市场价值,对数字经济的拓展与提升意义巨大,对其应持开放态度及支持立场。但是,穿凿附会地称数字资产为“货币”,极易在经济社会中望文生义般引发“货币幻觉”,偏离其数字资产的创新方向,图利公众,引致严厉监管…… 货币史上,资产上升为通货,是有先例的。阻碍加密资产成为“数字通货”的致命缺点,主要有三:一是它的法币价格波动频繁,甚或剧烈,影响到其与银行货币关系的稳定性,不适合作为定价或记账单位,也不利于支付;二是支付效率低下,特别与既有的数字支付平台体系相较,完全不具备市场优势;三是场景缺失,这是加密资产落地应用成果不彰的主要根源,这也表明其资产属性远远大于通货的工具属性。 在所谓“宽容监管”的条件下,加密资产并未取得货币方向上的实质进展,而催生了两个“变种”:代币与稳定币。 货币史上,民间自发“代用币”多有出现,往往是铸币不足的产物,或者特定商品或管制交易下的选择,诸如“盐引”、“茶引”等。其中,纸钞也曾被称为“钱引”,作为铸币的代用币,为官府所垄断发行。数字代币,有其促进经济数字化的积极作用,作为数字账户活动的辅助记账手段而发生、发展,其使用范围往往各自孤立,根本谈不上广泛地流通。在数字法币发行之后,私人数字代币将逐步而全面地退出。 稳定币旨在满足支付——特别是跨境支付等——的需求,是跨境支付安排中的新的工具或数字手段,它也不是“货币”,而类近于“过桥资产”。稳定币的市场表现往往并不那么稳定,没有根本上解决加密资产法币价格波动的问题。 过去十年来,加密资产距离“升格”为“数字货币”的方向,是越来越远了,而非日益靠近。期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资产的法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由此,“加密货币”是否较法币而更具优势与接受度呢?恰恰相反,这正标示出“加密货币”资产属性的局限。正因如此,过去十年间,各国有关当局陆续明确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资产属性,而否定其货币功用。如果坚信只有价格不断攀高的资产才适宜充当货币,这种“执念”是没有事实与理论依据的“想当然”,不足作评。 必须指出的是,基于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加密资产具有一个突出“优长”在于,它是可以实现跨数字货币社区的流通,甚或冲破一系列的人为阻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如此预判固然合理而重要,但它是预设在数字货币社区体系之上的,没有建构出相对成熟的数字货币社区体系,而跨跃性地建构跨社区的数字货币,是为“空中楼阁”,也是一种别样的“货币幻觉”。如何构建出相对成熟的数字货币社区呢?关键是满足经济数字化的现实需求,从实际出发,而非囿于这样或那样的货币执念。 二. 将数字货币局限于数字支付,是一大“货币错觉” 以个人的货币经验来看,很容易将货币功能锁定在支付上,由此,自觉不自觉地将数字货币的功能局限在数字支付上,特别是个人或零售端的数字支付;进而认为,只要数字支付获得市场体系的接受与认可,且有良好的…
-
NFT向Layer2过渡?V神提出在Layer2生态转移NFT的跨Rollup NFT封装和迁移思路
本文作者:Vitalik Buterin “我们需要将 NFT 转移到第 2 层(L2)生态系统以降低费用。 然而,要*正确*做到这一点需要良好的跨Rollup可移植性标准,从而生态系统可以避免被锁定在一个特定的 L2 中。——Vitalik Buterin” NFT 生态系统正在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以太坊链gas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NFT生态系统的年轻化和相对缺乏根基,以及由于 NFT的很大一部分的非金融性质而更需要避免高额费用,这也使得NFT成为转移到第 2 层(Layer2)网络的主要目标。然而,这就提出了如何将NFT迁移到Layer2的问题。 一个简单的提案是:在社区内协调将NFT迁移到单个Rollup平台(例如 Arbitrum,因为它目前可用于一般合约部署),但这存在一些重要的缺点: 所有现有的支持 EVM 的主要 rollup 平台都有后门、中心化排序或其他实验性功能,将整个生态系统交给单个 rollup 是有风险的,而 rollup 将如何发展超越这些功能存在不确定性。 NFT 生态系统可能会变得太大,以至于单个Rollup无法安全处理所有交易 NFT 生态系统的任何部分,甚至整个 NFT 生态系统,都不是封闭的世界;他们将需要与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进行互操作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种关于如何使 NFT 跨Rollup友好的提案,允许 NFT 移动到整个Layer2生态系统。 提议的解决方案 1NFT 将首先在一个Rollup(或基础链)中注册。通过创建一个封装NFT,NFT 可以在其他Rollup(或基础链)之间跳转。 封装NFT的过程如下: 在Rollup A 上,将 NFT(我们称之为 X)发送到封装管理器合约,指定 (i) 目的地Rollup和 (ii) 初始所有者。密码箱合约在存储中保存一条记录,为 X 分配一个新的序列号 R,并保存目标Rollup(我们称之为 B)和目标Rollup的初始所有者(我们称这个账户 O1) 在Rollup B 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Rollup B 上的封装管理器合约创建封装 NFT。创建一个封装 NFT 需要指定源Rollup和序列号。创建 X 的一个“有效”封装 NFT 只能由指定的所有者并通过声明 (R, A) 作为序列号和源Rollup来完成。请注意,可能会创建一个无指向内容的无效封装 NFT;Rollup B 不知道什么是有效和无效。封装管理器合约存储(序列号、源Rollup、初始所有者)元组(tuples)并防止使用同一个元组创建多个 NFT。 要从密码箱中提取 NFT,Rollup B 上的封装-X 的当前所有者必须将其发送回封装管理器,后者会发出收据,说明“序列号为 R、源Rollup A 和初始所有者 O1 的 NFT刚刚接触封装,带有想要的新所有者 O2”。 密码箱合约可以在收到Rollup B 上的收据的证明时将 X 交给 O2,并根据自己存储的信息检查序列号、源Rollup和初始所有者,并验证它是否通过。 请注意,提款会有一个时间延迟,因为Optimistic Rollup状态根需要大约 1 周的时间延迟才能最终确定以便验证收据。到目前为止,更快地进行多跳的唯一方法是进行多层封装。 为了让用户验证封装-X 是否合法,他们需要自己验证Rollup B 上的状态和Rollup A 上的收据。 扩展:添加跨Rollup传输在Rollup B 上,wrapped-X 的所有者可以将其发送给包装管理器,并附上发出不同收据的指令:“序列号为 R、源Rollup A 和初始所有者 O1 的 NFT 刚刚移至Rollup C,与想要的新所有者 O2”。 在Rollup C 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指定原始源Rollup(在此示例中为Rollup A)、序列号和初始所有者来制作封装-X 对象,并且Rollup C 上的此封装-X 可以自由交易。但是,为了能够撤回封装-X,需要将Rollup B 的收据发送到Rollup A。 实际发生的事情是,当 NFT 从一个Rollup移动到另一个Rollup时,转移链留下了一个收据链,该收据链中的每一个收据都被镜像到Rollup A 并在某个时间点按顺序处理。未来,当其他Rollup的状态最终确定时(这可以在短期内通过 Kate 承诺进行空间优化,从长远来看,可以通过 ZK-SNARK 证明整个收据链)。 为了让用户验证封装的 X 是合法的,他们需要验证反映跨Rollup转移的所有Rollup上的整个收据链(或者至少,自上一个收据以来已经镜像到Rollup的收据链一种)。 此外请注意,该协议可以简化:“提款”只是一个跨Rollup转移Rollup A,如果认识到Rollup A 发布的特定序列号现在在Rollup A 上,那么该封装的…
-
Glassnode:拆解DeFi借贷的四个创新实验Alchemix、Cream Finance、Rari Capital和Liquity
本文来自Glassnode,作者为Luke Posey,并经由胡韬编译。原标题:《拆解DeFi借贷的四个创新实验》 借贷是DeFi生态最重要基石之一,Aave 、 Compound和Maker等项目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出现许多颇具创新的借贷项目,满足了DeFi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Glassnode研究员Luke Posey撰文对近期DeFi借贷市场的创新实验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Alchemix、Cream Finance、Rari Capital、Liquity等产品,对DeFi用户们颇具阅读价值。 一段时间以来,借贷项目一直在总流动性方面领先蓝筹 DeFi 项目,而 Aave 和 Compound 仍然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不到 24 个月的时间里,它们的增长使锁仓抵押品的总价值从 1 亿美元增加到 150亿 美元以上。这是由久经考验的多资产超额抵押贷款公式驱动的。 几个月前,Aave 的总存款超越了 Compound,部分原因是其流动性挖矿激励措施,并增加了额外的抵押品选项、稳定利率等功能。截至 6 月,Aave 借款总额也逆转了Compound,现在在存款和未偿还借款中都占据主导地位。 我们可以将 Aave 的成功部分归因于它愿意创新并将激励措施与用户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使用久经考验的真实协议很难进行实验。 对于 Aave 或 Compound 规模的市场来说,尝试可能使 10亿美元以上的抵押品面临风险的全新想法的动力有限。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可以从更年轻的项目和星光熠熠的社区中寻找贷款市场创新可以为 DeFi 参与者提供的新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四个市值均低于 3 亿美元的年轻项目,所有这些项目都不到 10 个月,有些甚至只有 3 个月。 一、Alchemix 上自动还款的贷款 Alchemix 因其独特的未来产量计划而备受关注。DAI 可以作为抵押品存入,用户可以从中借入 alUSD。存款人最多可以借入其抵押品的 50% 作为 alUSD。他们的债务由Yearn Finance的收益自动偿还。 用户存入的 DAI 被发送到 Yearn Finance yvDAI 金库以赚取收益。他们不会为贷款支付利息,而是通过存入 Yearn 的 DAI 产生的收益自动偿还债务。此外,「transmuter」的收益会提高回报,「transmuter」是一种支持协议的机制,并作为锚定协议合成代币的主要机制。 重要的是要注意,在这种设置中,用户抵押品不能被外部力量清算,因为随着协议从 Yearn yvDAI 金库获得收益,用户债务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这里明显的风险是,如果 Yearn yvDAI 收益率趋向于 0%,那么理论上贷款将永远无法还清。如果利率变得较低,用户仍然可以手动偿还债务。 Alchemix 目前从 Alchemix 存款中占目前存入 Yearn Finance 的 DAI 的超过 2.6 亿,目前有 1.5 亿 alUSD 处于转化器中,转换为 DAI 并通过额外的 Yearn 存款增加奖励。Alchemix 生态系统中的额外 TVL 存在于流动性激励和单边奖励机制中。 alUSD 可以像 DeFi 生态系统中的任何其他稳定币一样使用。它普遍用于 Curve + Convex 上的 alUSD 池或 Alchemix 上的单边 alUSD 农场。Curve 上的 alUSD 池中存在激励措施,以鼓励更多的流动性将 alUSD 交易到其他稳定币对。 此外,Alchemix还设立了农场以激励 ETH/ALCX 对中的流动性,以在 Sushiswap 上交易治理代币。 目前每个资金池的回报如下: alUSD3CRV 池:30% APR ETH/ALCX 池:170% APR(注意这是矿池 2 农场,这意味着农民需要接触 ALCX,原生治理代币;这个池具有高风险如果 ETH 和 ALCX 的价格背离,将造成永久性损失。) 单边 ALCX 池:140% APR 单边 alUSD 池:30% APR(即将停止) ETH/ALCX 矿池计划在未来几天内迁移到新的 Sushiswap Masterchefv2 合约。Sushiswap 团队的这份新合约实现了多奖励流动性激励,这意味着该资金池会奖励同时质押治理代币 ALCX 和SUSHI 代币的用户。 随着 Alchemix 的成熟,可以探索该协议的许多实验功能和进步。即将发布的功能包括 alETH 和 alBTC,为协议添加了更多形式的抵押品。对于更喜欢持有这些资产而不是稳定币的用户来说,额外的抵押品很有吸引力。风险抵押品在 Aave 和 Compound 中已被证明是成功的。 在 Compound 中,ETH 是最大的抵押品来源,而在 Aave 中,ETH 位…
-
资本停止流入,华尔街为何开始抛弃灰度比特币信托?
灰度(Grayscale)比特币信托 (GBTC) 成为衡量机构对比特币兴趣的基准是有原因的。 灰度不再是投资者的唯一选择 灰度比特币信托是为数不多的为对冲基金、捐赠基金、养老基金和家族理财室提供投资比特币途径,而不需要用户自己持有这种数字资产的产品之一。 因此,流入GBTC的资本不断增加。比如去年报道的,华尔街投资者在该基金中存入了约182亿美元,成为衡量机构对加密货币行业兴趣日益增长的一个指标。反之,资本流入的减少反映了机构撤资或获利回吐,比如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发生的情况。 (注:获利回吐也称技术性修正,通常是指股票或期货合约、期权合约的持有者在市场价值发生变动、出现对自己有利的价位后,主动改变持仓部位而使账面利润转化为实际利润的一种交易行为。) 链上分析服务Skew周四报告称,GBTC在2021年2月之后不再吸引新的投资。当GBTC开始以其资产净值(NAV)的负溢价交易时,资本流入就停止了。资产净值代表所持资产的基础市场价值。 随着灰度比特币信托的溢价翻转为负值,资金停止流入。资料来源:Skew 今年年初,GBTC的溢价高达30%。但最新的Skew图表显示,其溢价为-11.40%。在此之前,GBTC相对于其资产净值的溢价达到–40.20%,创下了历史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在灰度宣布打算将其信托结构转换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后,GBTC的溢价在4月初小幅回升。灰度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当时加拿大新推出的比特币ETF使竞争日益激烈,主要原因是它们提供了比灰度更好的费用比率。 例如,Purpose是全球首只实物结算的比特币ETF,其费用比率为1%。加拿大其他比特币ETF如Evolve和CI Galaxy分别提供0.75%和0.40%的费用比率。然而,灰度的费用比率却高达2%。 另外,与加拿大比特币ETF的商业竞争可能也阻碍了资本流入GBTC。以Purpose为例,自今年2月推出以来,该公司每月获得10亿美元的资金,这侧面反映出尽管GBTC的资金流入量大幅下降,但市场对比特币投资产品的需求仍然较高。 马斯克令华尔街比特币投资者感到不安 在此期间,比特币的现货价格也因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因素而走高。在特斯拉披露其资产负债表上持有价值15亿美元的BTC之后,购买一枚比特币的成本从2月8日的最低38057美元攀升至4月14日的最高64899美元,这使投资者认为更多企业会用比特币取代其持有的部分现金。 但在比特币2月至4月价格上涨期间,GBTC的溢价仍为负值。当比特币由于获利回吐、中国的加密货币禁令和特斯拉的比特币抛售谣言而开始下跌时,GBTC溢价跌至-40.20%的历史新低。 在马斯克批评加密货币的碳足迹后,加速了比特币修正情绪。来源:TradingView上的BTC/USD 独立研究公司DM Martins research创始人丹尼尔·马丁斯(Daniel Martins)强调,这种下跌表明华尔街对比特币相关投资的兴趣正在减弱,特别是在5月中旬加密货币成为马斯克反比特币推文的明显受害者之后,比特币的估值一度被腰斩。 Martins进一步指出,灰度报告的年化收益率比纳斯达克高500%,但其修正幅度也比2008年经济衰退时更糟——前者为82%,后者为17%。这使得灰度的比特币投资产品成为一种“超杠杆化的赌注”,并且伴随着较差的风险调整表现。 他还补充说:”GBTC的波动率几乎是纳斯达克指数的9倍:145% VS 17%。” 灰度ETF将在2021年出现? Martins的声明强调了GBTC溢价可能面临进一步下行的可能性,因为投资者正在比特币持续进行的价格调整中寻找更稳定的替代品。 此外,它与其他数字货币投资替代品的竞争,包括向机构投资者提供以更低费用持有真正加密货币资产的加密货币托管服务,进一步扩大了资本流入受限的风险。 ETF.com分析师Sumit Roy写道,灰度基金向ETF的转型可能会结束其收取2%手续费的时代,因为它需要与由Bitwise、Vanguard、富达(Fidelity)、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和其他公司领导的ETF大军竞争。 “但是无论发生什么,GBTC都将成为一股力量,无论加密货币基金领域如何发展,GBTC都将继续存在。”他补充说。 然而,美国市场是否能在2021年获得比特币ETF,本身仍然是一个谜。英国《金融时报》本周早些时候报道称,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Gary Gensler重申了对加密货币市场投资者保护的担忧,大多数ETF申请已被搁置。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全球上市主管劳拉•莫里森(Laura Morrison)表示:“老实说,我预计我们所有的申报文件都将出现延迟。” 文章来源:资本停止流入,华尔街为何开始抛弃灰度比特币信托?
-
世界上第一只比特币ETF飙升超过10亿加元,灰度受到威胁了吗?
自推出以来仅仅一个月,Purpose投资公司的比特币ETF就突破了10亿加元(8亿美元)大关。这只ETF是北美第一支交易所交易基金,使机构投资者能够以一种规范的方式进入比特币市场。 正如这家加拿大公司所透露的那样,投资者对该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此,将其推向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只比特币ETF于2月18日推出,上市首日就创下了近1.65亿美元的新高。一周后,它已经持有超过了10,000 BTC,表明了专业投资者对加密货币有很大的兴趣,而今这只ETF成立一个月就已经超过了10亿加元。 “当我们推出Purpose Bitcoin ETF时,我们知道我们正在填补市场上的一个空白。如此迅速地实现这一里程碑,证明了投资者正在寻求方便、安全地获取加密货币的途径,并显示出他们对我们ETF作为这一风险敞口主要工具的信心,” Purpose 投资机构的执行官Som Seif指出。 Purpose Bitcoin ETF是首个由BTC而非衍生品支持的ETF,这使得投资者可以轻松进入比特币领域,并且不用担心自我保管的风险,这只ETF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交易,交易代码是BTCC。 Winklevoss双胞胎的交易所Gemini为Purpose Bitcoin ETF保管所有的BTC。 此时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考虑,比特币ETF威胁到灰度(GrayScale)了吗? 在BTCC最初推出时,几乎没有人能预测到BTCC会实现巨大的成功。随着其管理资产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比特币,该ETF现在正在成为一个强大的投资工具。 然而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对这件事乐见其成,GrayScale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GrayScale的比特币信托一直是主要机构投资者获得比特币的渠道。 这种影响几乎是立即产生的,就在BTCC推出几天后,GrayScale比特币信托(GBTC)在五年多来首次跌至折扣价格,不到两周后,它又跌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12%的负溢价。 Grayscale在2月份购买比特币是最明显的信号,表明一切都不顺利。据Glassnode数据显示,作为比特币最大的买家,该公司只购买了价值3.49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这比1月和2月的购买减少了76%,后者接近15亿美元。 分析师预测,机构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工具将发生转变。这件事将使比特币ETF成为主要的市场驱动因素。 数字资产公司CrossTower的分析师写道:“我们预计ETF将取代GrayScale,成为BTC未来价格的主要驱动因素。对管理费低于GBTC 2%(如这些ETF)的产品的需求,将抓住投资者此前对GBTC的部分需求。” Grayscale正在进行积极的应对,ZyCrypto指出,Grayscale打算向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比特币ETF的批准。 “当我们得到这样一个信号:或许他们已经找到了问题解决之道,并且看到了市场中的一些因素已经成熟。” 原文来源于zybcrypto,由区块链骑士编译整理,英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文转载请联系编译。 文章来源:世界上第一只比特币ETF飙升超过10亿加元,灰度受到威胁了吗?
-
圆桌实录:聚焦区块链网络安全“攻防战”,行业参与者如何避免资产损失?丨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
7月24日,“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杭州”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由杭州时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巴比特)主办,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等机构支持 。 在创新融合与区块链安全治理论坛上,一场题为《区块链网络安全治理》圆桌讨论引得全场关注。 本场主持人是《财经》区块链频道链新主编朱星,嘉宾有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区块链犯罪课题研究负责人徐昱、无极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史金涛、PeckShield(派盾)创始人兼CEO蒋旭宪以及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谭天。 以下内容经巴比特整理,是本场圆桌的精华内容。 01《财经》链新主编朱星:首先请各位嘉宾做一个自我介绍。 徐昱:我从事了多年的新刑事网络犯罪的打击工作,也接触了很多区块链相关的犯罪案件。作为一个刑警,我更多关心的是案件和安全相关的问题。在平时案件研判的过程中,也会和行业内的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希望更多的从业者可以关注犯罪相关的案件。 史金涛:我来自无极实验室。我是信息安全攻防出身,之前主要是做一些传统互联网行业的安全攻防、安全建设等工作,目前在无极实验室主要是负责区块链链上安全攻防研究以及区块链犯罪分析、溯源追踪等工作。无极实验室聚焦于区块链情报、安全、溯源追踪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一家比较新的区块链安全独立供应商。 蒋旭宪:我来自于PeckShield(派盾),是一家专注于区块链安全的创业公司,成立已有三年的时间。 谭天:我来自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律所于1993年成立,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我们从2015年开始针对区块链相关的法律监管和法律合规的问题进行研究,也为很多的企业和项目提供了法律方面的咨询,包括合规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02《财经》链新主编朱星:徐警官,你办理的案件中,涉及到区块链或者是加密资产的时候有哪些特点,或者说在这个行业中从业,不管是投资,还是涉及到从业,应该避开哪些坑? 徐昱:这个领域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有很多新的区块链相关的案件发生,这个领域趋势和我们传统犯罪的趋势是一样的,大家都知道几年之前更多的犯罪是线下的盗窃、抢劫等,但是随着电子支付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往往抢或者偷不到现金了,并且伴随路面监控和人像识别技术不断的发展,传统犯罪越来越少。在三四年前,线上的犯罪超过了线下的犯罪。区块链这个领域也是类似的,几年之前更多是使用区块链作为一个工具进行犯罪,但是现在的区块链犯罪侵害的主体更多的是区块链生态本身。 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区块链犯罪课题研究负责人 徐昱 03《财经》链新主编朱星:史总主要是做一些安全方面的工作,目前黑客攻击或者说你们团队所接触的案件出现了哪些新的手段? 史金涛:针对不同的角色,对应面临的威胁也是不同的。 对于交易所等中心化机构来说,APT攻击以及链上攻击我认为是目前最大的两个威胁。APT攻击,高级持续性威胁,一般都是一些职业黑客团队组成的。在来到区块链行业之前,这些组织一般都是盯着政府、商业情报、SWIFT跨境结算系统这些行业的。这些组织有着体系化的分工,执行公司化运作,使用各种方式通过入侵到中心化机构内部,盗取核心钱包资产;而链上攻击主要是以双花攻击、基于漏洞的假充值攻击为主的攻击方式。根据无极实验室的跟踪研究,目前我们定位到一个专门进行双花攻击的团队,这些人来自多个东欧国家,具备专业的双花经验和设备,且有着成熟的变现渠道。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的多起双花攻击都与这些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对于一些DeFi的区块链项目来说,通过找寻代码或者业务逻辑漏洞是黑客常用的手段。智能合约的授权机制漏洞、针对各类DeFi的“闪电贷”攻击等,都是黑客常用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是依赖事前的措施,如严格按照规范编写合约、做好合约安全审计等。 对于普通用户,黑客常见的手段则是钓鱼、诈骗。通过“高额返现”的幌子,诱导用户使用钱包进行转账,通过使用技术手段盗取用户钱包资产;或者引导用户进行虚假投资,骗取用户资产等。黑客的手段随着时间以及新的业务模式在不断的变化,未来肯定还会有其他的手段等着我们去应对、解决。 无极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史金涛 04《财经》链新主编朱星:蒋总,你觉得在接下来哪些领域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重点领域,投资者应该注意什么? 蒋旭宪:我们看的问题跟你们的角度不一样,我们看到一些新的攻击发生的趋势,更多的是链上链下的融合,尤其是给勒索软件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也是一个新的行业在早期发展的时候,它们跑路、诈骗是很有市场的,这个时候规模也比较大。另一方面,尤其从新型的DeFi协议出现后的情况来看,攻击者的手段是很有准备的,不仅是协议漏洞的应用,还有跨链资产的转移,攻击发生之后,可以在半个小时内洗完盗窃的资金,这个给监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如果投资者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话,首先是不要拿全部身家来投资,不要轻信“专家”、“内部人士”…
-
美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比特币可能会终结信用卡的使用
在DeFi之后,“机构投资者”可能一直是加密货币市场的流行词,尤其是在MicroStrategy和Square等公司加入这个新兴市场之后,在机构进行比特币购买热潮的过程中,许多分析师对这意味深刻的影响发表了意见。 美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是发布推文的最新代表之一,他表示,“可能的未来情况:信用卡公司越来越挑剔他们将为谁处理交易,这成为促使普通大众在交易中使用加密货币的原因,最终终结一部分信用卡的使用。” 这可能吗?好吧,让我们调查一下,尽管比特币的价格是其公允价值的两倍以上,但机构仍在购买。贝宝(PayPal)和维萨(VISA)等对加密货币的兴趣激增而突然导致了这种猜测。 实际上,BlockSpring的联合创始人也对信用卡发表了评论,他指出,“我的推测如下:步骤1,使用现有网络向后兼容的加密卡转移,以建立消费者数量;第2步,机上商户进行直接的脱链交易,即时P2P付款,类似于FBO Venmo / Cash,但使用加密货币支付;步骤3,在链上直接进行P2P付款。”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挑战是“退款保证”,即丢失或被盗时,这在比特币的借记卡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由于比特币的迅速普及和替代支付的增长,去中心化或开放式银行业务完全有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银行系统和包括信用卡公司在内的支付提供商。 DeFi生态系统中有多个项目和令牌可以提供信用服务,而令牌之上的其他一些功能也可以以诱人的价格提供。为了保持相关性和受欢迎度,信用卡公司与开放式银行API可以使交易价值商品化,可以创建一个生态系统,为CBDC(央行数字货币)铺平道路。银行和支付提供商比特币化的另一个有趣结果可能是借贷协议的出现。 就像万事达卡(Mastercard)去年加入区块链数字身份联盟一样,更多的信用卡公司可能会涉足加密的数字身份业务和借贷协议领域,然后可以利用其身份服务来降低风险,这将为该领域中全新的贷款产品和协议铺平道路。 机构和银行业的参与以及对比特币兴趣的长期影响将是看涨的,但是,在短期内,价格可能会基于其链上分析而进一步修正,未使用的比特币地图突出显示了比特币的累积水平。 截至发稿时,价格从4,000美元到19,000美元不等的比特币仍未大量挪动。此外,在18,000美元以上的水平还有额外的购买,所购买的比特币被保存在交易所的钱包中而不是被提取。 除非信用卡公司探索与加密货币互动的解决方案,否则比特币可能正朝着长期持续的价格反弹,而这可能会让信用卡面临威胁。 原文来源于ambcrypto,由区块链骑士编译,英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文转载请联系编译。 文章来源:美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比特币可能会终结信用卡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