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8 年以来隐藏在操作系统文件中,该文档将不会成为下一次更新的一部分。

PDF文档的后期发现在三周前风靡一时,它只是苹果(或其员工,更有可能)在过去几十年中种植的一长串复活节彩蛋中的最新一个。直到2020年,苹果的数百万用户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它,当时设计师约书亚狄更斯在Twitter上发布了它。阅读他帖子的人于 2021 年 <> 月在 Apple 的支持论坛上发起了一个帖子。
这里有一个谜:为什么我的 Mac 上有一个名为虚拟扫描仪 II 的图像捕获设备?它显示了彩绘标志的预览,由于某种原因,该标志与“集群拍摄”上@thomashawk的照片非常相似?但不完全是 – 扫描版本看起来更风化。pic.twitter.com/jPb5kx3NyS
— 乔什 D (@schwa23) 28 年 2020 月 <> 日
然而,它并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直到著名的技术专家安迪·拜奥(Andy Baio)上个月写了一篇关于它的文章。
“在世界上所有的文件中,为什么选择比特币白皮书?有没有秘密的比特币马克西在苹果工作?白欧问道。“也许它只是一个方便、轻量级的多页 PDF 用于测试目的,从未打算让最终用户看到。
这一发现甚至促使长期以来一直声称自己是比特币的化名创造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克雷格·赖特(Craig Wright)暗示苹果侵犯了他的版权。赖特此前曾收到法院命令,迫使该网站 Bitcoin.org 在 2021 年删除该论文的副本,但该网站拒绝遵守。
根据Apple测试版软件计划的参与者的说法,即将推出的MacOS Ventura版本13.4不包含该文件,也不包含最初与之捆绑的其他元素 – 虚拟扫描仪的测试驱动程序,允许开发人员使用操作系统的图像捕获模块。这些文件从未打算被普通用户发现,位于隐藏的系统文件中。
在比特币白皮书PDF旁边是旧金山金银岛标志的照片。
Baio后来表示,苹果内部的一位消息人士告诉他,这篇论文的存在是去年作为开发人员工作票提交的,并分配给最初将白皮书放入系统的同一个人。然而,当时,这张票还没有被处理。
“他们已经表示它可能会在未来的版本中被删除,”Baio说。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融资新闻 | Hashed领投,DeFi平台Krystal完成6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公司 Krystal 660万美元 文章来源:融资新闻 | Hashed领投,DeFi平台Krystal完成6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
BSC生态又一起“闪电贷攻击”:ApeRocket Finance被黑事件简析
一、事件概览 北京时间7月14日,链必安-区块链安全态势感知平台(Beosin-Eagle Eye)舆情监测显示,BSC生态DeFi收益耕种聚合器ApeRocket Finance遭遇“闪电贷攻击”。据相关消息指出,此次攻击事件中,攻击者针对的是ApeRocket其下Apeswap的SPACE-BNB池,其项目代币SPACE已下跌逾75%。 成都链安·安全团队近期已披露多起BSC生态“闪电贷”攻击事件,在ApeRocket Finance被黑事件中,攻击者依然利用了“闪电贷”的攻击原理,“换汤不换药”,通过操纵项目合约的“质押收益”和“奖励机制”从而进行获利。值得注意的是,ApeRocket Finance是本月首起较为典型的安全攻击事件,在此提醒各项目方做好日常安全审计和安全防护工作。 二、事件分析 Ø 攻击过程分析 1. 攻击者首先利用了“闪电贷”,借取了1259459+355600个cake。 2. 随后,将其中的509143个cake抵押至AutoCake(相当于是Aperocket的策略合约)。 3. 攻击者将剩余的1105916个cake直接打入AutoCake合约。 4. 然后攻击者再调用AutoCake中的harvest触发复投,将步骤3中打入Autocake的cake进行投资。 5. 完成上述攻击步骤后,攻击者调用AutoCake中的getReward结算步骤2中的抵押盈利,随即触发奖励机制铸币大量的SPACE Token进行获利。 6. 归还“闪电贷”,完成整个攻击后离场。 Ø 攻击原理分析 l 在此次攻击事件中,攻击者首先在AutoCake中抵押了大量Cake,这使得其持股占比非常之高,从而能够分得AutoCake中几乎全部的质押收益。 l 在步骤3中,攻击者直接向AutoCake合约中打入大量cake,这部分cake因并没有通过抵押的方式打入AutoCake合约;根据合约自身逻辑,将会被当作“奖励”(抵押cake,奖励也是cake)。 l 一来一回,直接打入AutoCake中的cake大部分最终也会结算给攻击者。 l 但另一方面,在进行getReward操作时,函数会根据质押而获得奖励的数量来铸币SPACE Token发放给用户,做为另外的奖励。在正常情况下,质押奖励较少,因此铸币的SPACE Token也会很少;但由于攻击者上述的操作,便导致铸出了大量的SPACE Token。 三、事件复盘 不难看出,这是一次典型的利用“闪电贷”而完成获利的攻击事件,其关键点在于AutoCake合约自身逻辑的“奖励机制”,最终导致攻击者铸出了大量的SPACE Token完成获利。同时,这也是本月首起典型的“闪电贷”攻击事件,值得引起注意。 成都链安·安全团队建议,随着“闪电贷”在DeFi生态越来越受青睐,潜藏在暗处的攻击者也随时准备着利用“闪电贷”而发动攻击。因此,DeFi生态各项目方仍然需要格外重视来自“闪电贷攻击”的威胁,与第三方安全公司积极联动,构建起一套完善而专业的安全防护机制。 文章来源:BSC生态又一起“闪电贷攻击”:ApeRocket Finance被黑事件简析
-
币圈投资,为何受伤的总是你?
近日,飒姐团队接到多起币圈投资引发的纠纷咨询,由于诉讼标的为虚拟货币,无论是提起民事诉讼还是刑事报案都会遇到区别于传统维权的特殊法律问题。为避免金融科技的老友们踩雷,我们将在本文梳理币圈投资产生纠纷的原因,以及介绍币圈投资过程中须注意的一些事项。 币圈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为何币圈投资容易产生纠纷,飒姐团队认为,可以从如下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其一,币圈投资缺乏周全的监管环境。不同于二级市场、债券甚至私募基金等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投资类型,除银发[2013]289号文与2017年的94号文对比特币等主流虚拟货币予以定性并赋予机构反洗钱义务之外,文件一刀切地否定了虚拟货币的融资可能与法币属性,致使币圈投资的灰色地带过多,监管规定涉及的区域过少。 从具体的表现来看,一方面,投资人难以判断受托方的运营行为是否合乎国内法律规范、是否会受到行政处罚、乃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缺乏预期的不安定性使得投资人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否定的法律评价与缺位的监管现状致使受托方存在较高的道德风险,挪用代币的实践情形并不在少数。 其二,司法判决尺度不一。从近些年的判决倾向来看,既存在认定吸收代币违反强制性规定,否定投资合同效力的民事判决,亦存在认可主流虚拟货币作为财产性利益并进行偶发交易的民事判决,更是存在将个人的偶发场外OTC认定为非法经营罪的刑事判决。在此环境中,投资人无法确定自身投资行为是否能够得到法律保护,投资风险自然难以控制。 实践中的诉讼困境 当虚拟货币的回款存在阻碍时,投资人通常希望通过民事诉讼或者刑事报案的法律途径来获取赔偿或补偿。但不同于传统的投资项目,币圈投资存在固有维权难点,飒姐团队在此将为各位列举: 首先,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存在阻碍。很多有法律需求的投资人在获取法律咨询前,还需要向法律专业人士普及币圈常见名词与关联知识,这一情形使得咨询效率大幅度下降。如普及知识不够清晰,还可能会造成提供咨询方的错误理解与偏颇答案。 其次,案件取证与举证较为困难。由于投资标的为虚拟货币,其“转账”通过钱包地址进行,该等记录虽然记录在互联网上,但查询渠道却是通过各大币圈网站进行。当投资人向司法机关出示交易记录时,一来网站查询结果的证据效力相较银行转账记录有所不足,可能无法达到各类诉讼之证明标准,二来钱包地址的实名信息无法直接体现在查询结果当中,如何证明收币方是沟通相对方亦是实践难点之一。 最后,推进司法机关的工作较为困难。由于虚拟货币的交易存在较强的专业性,且圈子不大,特定类型的判例数量匮乏,具体到某一司法机关有相关办案经验的干警屈指可数。即便在一线城市,常见诉讼流程的推进都会遇到困难。以诉中保全为例,以操作困难为由拒不出具保全裁定的承办法官并不在少数,这就需要专业的诉讼代理人在常规化办案的同时,做好专业知识的普及工作且指明法理基础与操作方式。 对币圈投资人的建议 结合近期办案经验,飒姐团队为币圈投资人提供建议如下: 1.投资标的应为我国民法保护的财产性利益,即主流虚拟货币; 2.在所签订的投资协议上注明各方钱包地址、微信号、手机号等常用联络信息,并将争议的管辖地尽可能约定至一线城市的法院; 3.保留因投资行为而发生的一切交流底稿,包括但不限于聊天记录、通话记录等; 4.核实代币受托方的经营情况与偿还能力,不要轻信所谓的熟人介绍或小微型项目; 5.向法律专业人士在事前风险评估、事后权利救济等层面寻求帮助; 6.理性应对已发生的纠纷,在尝试寻求法律救济的同时,保留和解的余地。 写在最后 由于辐射范围较小,多数币圈投资项目尚不足以形成群体性事件的雏形。亦因此,投资人在寻求各类法律救济的过程中通常不会得到地方性政策的倾斜保护,也就是说,如何恰当运用法律技术已成为定纷止争的关键。为维护合法权益,飒姐团队希望币圈投资人能够做到前述事项,为后期可能发生的各类诉讼铺平道路,有备无患。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感恩读者! 文章来源:币圈投资,为何受伤的总是你?
-
OKEx Insights:以太坊 2.0 信标链正式启动,「微氪党」质押方式大盘点
昨晚八点,Beaconcha.in 官方监测数据显示,以太坊 2.0 信标链主网正式启动,距离「世界计算机」又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如原定路线,以太坊 2.0 存款合约在 11 月 24 日达到了 524288 枚 ETH 的目标。那么,总质押数量达标之后还可以继续参与吗?对此 V 神在推特回复网友称,依然随时可以进行存款。据 Dune analytics 数据,截至发稿,当前以太坊 2.0 存款合约地址已收到超过 90 万枚 ETH,达到了原定目标的约 1.6 倍。 与此同时,ETH 价格也有不错的表现。据 OKEx 数据,虽然最近行情震荡,但 ETH 依然站稳 580 美元,昨晚更是一度触达 636 美元,创 2018 年以来的新高。 不过,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以太坊 2.0 质押也存在一些「槽点」。 对散户不友好 首先,单个验证者参与质押,资金上的最低门槛是 32 个 ETH,按照 OKEx 上的 ETH 现货价格,32 个以太坊价值超过 19000 刀,相当于十几万块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来源:OKEx 另外验证者还要面临技术门槛——电脑性能要足够,质押完还必须时刻运行验证程序,因为如果验证人节点的代码出现 bug 或者网络链接出问题,就会导致本金损失或者收益减少。 高抵押门槛之下,收益却差强人意,尤其今年 DeFi 火的一塌糊涂,大家对收益的期待已经被拉高了。据 Stakerewards 网站数据,截至 12 月 1 日,以太坊 2.0 的质押年化收益为 17.78%,并且这个数字随着质押量的增加还会下降;而 DeFi 项目 Synthetix 的年化收益达到了 39.28%,还没有最低质押门槛。 最后是质押周期,按照官方路线,以太坊 2.0 大约在 phase 2 时才允许转账操作,质押的 ETH 至少要锁定两年的时间,如果过程不顺利,这个周期会更长。在此期间,万一 ETH 下跌,质押用户无法出逃,而质押收益也未必足够补偿币价下跌带来的损失。 总之,以太坊 2.0 质押规则对散户来说有一定门槛,但达到目标依然可以参与,给了各项目团队相对充足的开发时间。于是,一些旨在帮助投资者不用付出太多也能参与以太坊 2.0 质押的项目应运而生了。 「微氪」方案 LiquidStake 是一个用于以太坊 2.0 质押相关服务的贷款平台。据官网介绍,平台支持以用户质押在以太坊 2.0 上的 ETH 作为抵押品,提供 USDC 贷款;用户还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参与 ETH2.0 质押,没有 32 ETH 的最低限制。 另一个类似的方案来自 StaFi,一个解锁质押资产流动性的 DeFi 项目,项目从去年就在开发和融资,今年 DeFi 季上线,上周推出了针对以太坊 2.0 质押的方案。 项目方在 Medium 介绍道,质押者可以通过 StaFi 来参与 2.0 质押,只需要最少 0.01 ETH 即可参与,且不用自己运行验证器节点。 当投资者将 ETH 抵押给 StaFi 时,会自动获得一定数量的 rETH 代币(ERC20)——锚定质押 ETH 数量和相应质押奖励。然后,rETH 代币可以在各种交易所交易,并且可以在其他 DeFi 项目中使用。 还有一个 10 月才推出的 DeFi 项目 Stkr,由 Ankr 开发。据 Stkr 官网,项目为用户提供非托管质押和微池服务,微池就是指用户可以抵押最少 0.5 枚 ETH 参与以太坊 2.0。另外,Stkr 还可以帮助想要“重氪”的大户一次性质押超过 32 个 ETH,不必分配多个节点。 和 rETH 一样,Stkr 也引入了 aETH 来解决流动性问题。不过在降低技术门槛方案,Stkr 是通过背后的 Ankr 来实现的。Ankr 是一家成立了三年的云计算服务商,节点业务较为成熟, 支持超过 30 种协议,用户可以通过 Ankr 在这些协议上一键部署节点,包括 ETH2.0。 Stkr 还得到了头部 DEX Curve 的支持,11 月 28 日,Curve Finance 宣布要创建一个包含 stcr.io 的池,这个池将起到桥梁的作用,让流动性提供者获得 ETH 2.0 质押参与渠道,同时在允许交易员在 aETH 和 ETH 之间进行大量置换时获得部分费用。 总结 除了这三个项目以外,市面上还有不少针对以太坊 2.0 质押资金门槛、技术门槛以及流动性的解决方案,比较适合想要“微氪”参与的朋友。不过还是建议大家在投资前,谨慎选择平台,当心跑路和黑客攻击的风险。 如今信标链已经启动,相信以太坊 2.0 的功能也会不断完善,未来可能会诞生除了质押以外的新玩法,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OKEx Insights:以太坊 2.0 信标链正式启动,「微氪党」质押方式大盘点
-
15人判刑,148亿数字币传销大案宣判!注册会员近270万,以区块链招摇撞骗,层级高达3293层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 谢忠翔 涉及148亿规模的“PlusToken”平台数字货币传销大案,近日迎来终审判决。判决书披露此案的众多细节:PlusToken平台以区块链为概念进行传销推广,注册会员账号达269.3万个,最大层级为3293层。 11月26日,这一国内首起以数字货币为交易媒介的特大跨国网络传销案,终审判决结果公布。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盐城中院”)认定,一审对15名涉案人员处以2年至1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等判决结果,事实清楚,定罪量刑适当,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估值模型比较:你手里的治理代币到底值多少钱?
作者:律动研究院 资产的市价反映了此时此刻人们对于该资产供需关系均衡点的共识。然而想从市场中获利,投资者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式去剖析资产的价值,去挖掘出那些价值被高估或低估了的资产,试图寻找出大多数人共识中的缺陷。 对于加密资产的估值,有人认为 Stock-to-Flow 很适合比特币,有人认为费雪公式和质押代币更匹配,然而现在大热的 DeFi 协议中的治理代币该如何估值呢? 治理代币作为大多数 DeFi 协议的原生代币从侧面反映着协议的价值。 治理代币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功能: 1. 治理权限:参与协议治理,修改协议参数。 2. 参与流动性挖矿:为该治理代币交易对提供流动性支持,从而获得流动性挖矿奖励以及交易手续费分成。 3. 质押:质押治理代币获得挖矿奖励、交易手续费分成。 其中治理权限给治理代币带来了治理价值,而参与流动性挖矿及质押为治理代币带来了收益权。以下所有估值模型不考虑无偿损失所带来的影响。 传统估值模型 传统估值模型主要通过协议的营收能力对协议自身价值进行估值。 绝对估值法: -自由现金流贴现估值法: 图中 CF(FCF)为自由现金流,i(r)为贴现率,n 为时间,TV 为最终价值。 对于流动性挖矿项目来说,协议的自由现金流可定义为挖矿奖励加上手续费。为了激励协议中不同的参与者,协议的自由现金流将按不同比例分发给参与到协议中的成员。通常传统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息税前利润-税款+折旧和摊销-营运资本变动-资本支出。对于一个协议来说,挖矿及质押所得加上手续费可记做息税前利润,税款可记做项目方从挖矿收益中扣除的开发资金(或协议中从挖矿所得扣除的其他费用)。部署在智能合约上的协议不存在折旧和摊销,运营资本变动也不常发生,协议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不存在资本支出。 所以对于一个协议来说其自由现金流可通过挖矿奖励加手续费减去协议中其他费用支出获得。由于大多挖矿币对由 ETH 组成,所以贴现率可由 ETH 借币利率加各合约风险溢价得出。由于合约风险很难被精准量化,用户可使用项目的保险费率进行评估,风险越大的合约其贴现率将越高。 若协议发展顺利,用户的增多将推动交易手续费收入的攀升,但协议的挖矿奖励通常来说会慢慢变少。若手续费攀升速率大于区块奖励减少速率,则协议增长率则为正值。若交易手续费未能得到有效增长,增长率则为负值。通过预估 n+1 年现金流并贴现可获得最终价值。最终将往年现金流及最终价值一同进行贴现可得协议的大体估值。 -分红贴现估值法: 图中 D 为分红现金流,r 为贴现率,g 为增长率。 分红贴现估值法适用于对停矿后的协议进行估值,由于最终协议收益都将成为分红归还给协议参与者,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对交易手续费进行贴现计算。分红的贴现率可与上文所提的现金流贴现法中的贴现率一致,使用 ETH 借币率加上合约风险溢价获得。增长率为交易量预估增长率。 相对估值法: -市盈率估值法: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市盈率是最常用的估值对比指标。上图中分子为每枚代币的市价,分母为每枚代币所代表的协议营收。其中营收为协议的手续费收入。由于治理代币价格波动剧烈,在相对估值法中可刨去挖矿奖励的营收,单纯对比每个协议都会产生的手续费收入。 市盈率高的协议可能表示投资者对协议未来有着极高的期待,或者是协议自身价值被高估了。通过观察市盈率我们可以轻松地横向对比不同协议治理代币的相对价值。 -市净率估值法: 市净率是另一个传统企业常用的相对估值指标,此指标反映了每股资产的净账面价值。然而对于链上协议协议来说,其不存在任何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在清算时协议是没有任何实体权益可被有效清算的,持币者最终所得权益为零。所以协议以及治理代币不能通过市净率进行估值比较。 加密原生估值模型: 链上原生估值模型更加偏重于对治理代币的治理价值进行估值。 绝对估值模型:分叉估值法(POST FORK TO PRE FORK) 在一篇名为《A Framework for Valuing Governance Tokens: 0x》的博客中,作者 Phil J Bonello 认为网络参与者愿意为获得 51% 的治理代币所付出最高成本为分叉前该业务的贴现值与分叉后业务的帖现值之差。 在文中 Phil 阐述了这种估值方案的逻辑: 在原协议中参与者所从事的业务十分成功,为了保证业务能够一直平稳进行,参与者需要对协议有一定的控制权从而保证协议未来的迭代不会与参与者的利益背道而驰。想要拥有控制权,参与者需要拥有 51% 的协议治理代币。 若不去购买 51% 的治理代币,参与者可以通过分叉协议,在新的协议上继续从事原业务。然而分叉需要开发及维护费用,且有可能影响业务声誉、引起流量下滑,最终导致营收减少。 假设分叉后业务贴现值净减少一百万刀,那么参与者最高会出价一百万刀去购买原协议中 51%…
-
随着加密市场压力加剧,比特币跌破 20,000 美元
在另一次加密市场调整中,比特币的价格在周三早上跌至每周低点 20,000 美元以下。 按市值计算,比特币是最大的加密资产。图片:Shutterstock 周三上午,比特币再次跌破 20,000 美元的心理关口,这是 6 月 22 日最后一次出现的水平。 根据CoinMarketCap提供的数据,在撰写本文时,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价格为 19,998 美元,在过去 24 小时内下跌了 5.27% 。 市场的其余部分也坚定地处于亏损状态。 业界第二大加密货币以太坊当日下跌 7.45%,目前定价在 1128 美元左右。 其他顶级加密货币也下跌了。Solana (SOL) 下跌 9.8%,交易价格为 35.16 美元,Avalanche (AVAX) 下跌 6.82% 至 18.21 美元,Binance Coin (BNB) 下跌 8.39% 至 219.62 美元。 比特币拉低加密市场 最新的价格走势也使所有加密货币的累计市值暴跌至9000 亿美元以下,这可以被视为投资者不确定性以及该行业主要参与者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的另一个迹象。 根据最新的 CoinShares 报告,比特币特定资金的流出总额为 4.53 亿美元,基本上抹去了过去六个月的所有流入。换句话说,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感觉不太舒服,并且正在退出加密货币。 随着加拿大投资公司 Cypherpunk Holdings 出售了 100% 的比特币和以太坊资产,投资者情绪恶化在周二得到进一步证明。 根据该公司的公告,Cypherpunk 以 227,600 美元的价格出售了 205.8 个以太坊,以 470 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 214.7 个比特币。该公司表示,它通过出售两种最大的加密货币获得了总计 500 万美元的收益,同时保留了现金和稳定币。 “我们继续看到系统性风险在整个加密生态系统中蔓延,并且在我们评估持有资产代币所涉及的风险回报和机会成本时,我们认为最谨慎的方法是在等待波动时袖手旁观Cypherpunk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eff Gao 表示。 市场低迷也迫使更多公司评估其成本管理实践,欧洲领先的加密货币经纪商 Bitpanda 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宣布裁员。 这家总部位于维也纳的公司去年 8 月估值 41 亿美元,决定将员工人数从 1,000 人削减至 730 人,理由是不断变化的市场情绪、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通胀上升以及对即将到来的衰退的担忧等裁员原因。
-
牛市提前?全面对比2020与2017年比特币走势
原题《找不到阻力位的BTC冲破17000美元,2021BTC可能的新高》 BTC又双叒叕,越是等它回调,它越是涨。 小蜜蜂前几天写了个段子: TVB:我怎么找不到阻力位了? BTC:阻力位?挡我者死! 结果一语成谶,BTC扶摇直上,毫不费力的突上了17000美元。 空军,被杀的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相似的历史❖ ➤2020 vs 2017 小蜜蜂今天观察了一下BTC的走势,发现今年的BTC和2017年,除了前3个月,后面的走势,非常相似。 来看coinmarketcap上的这个图: 2017年的BTC,曾经有过2次波峰,然后几乎就一直在向上冲。 这其间有一个回调,把时间放在2016年至今,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这次回调,在图上蓝色方框中,回调是急剧下跌然后又迅速反弹,然后几乎就一路向上。 而今年,减半以后也是出现了2轮波峰,而现在也是几乎处于无阻力状态,一路向上。 所以,原本我们预期在2021年的大牛,有可能在今年发生。 ➤牛市提前? 牛市的提前自然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2017年的牛市,主要是投资者和投机者的心理预期,让BTC瞬间产生了价格泡沫。而泡沫上升得快、破碎的也很快。2018年BTC几乎一路下跌,直到年底,在BCH与BSV分叉算力大战的催化之下,BTC跌至3000美元。 然而,2020年不同。 第一,2016年,知道BTC的人不多,敢买的人更少。小蜜蜂是早在BTC只有20块钱的时候就知道BTC了,没敢买。当然,就算买了,估计也放不到现在就出手了。 但是,2020不同,2020年更多的人对BTC充满信心,同时也了解到4年一度的周期,既然明知道2021是大牛,总不能到2021年才去买BTC吧!2016年BTC减半之前很平静,然而2020年2月就大涨一波。所以,人们在预期的大牛来临之前,也就是2020年就开始买BTC了,于是推进了BTC牛市的提前。 第二,2020不再是一堆散户在疯狂,也不是只有割韭菜的大佬们在喊单。 灰度、Microstratery、Paypal、Square、摩根大通,都是BTC的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有明显的区别:一方面,机构投资者投资都经过专业的分析和判断,他们不仅会从金融角度分析BTC的投资价格,应该也会去看它的代码,了解其价值所在。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不可能是短期投机,他们相对会持有更长的时间。 有人戏称灰度是币圈的貔貅,因为灰度最近就是买买买,买完囤起来不出手。 第三,牛市如果提前,还有另一个原因,这也是机构投资BTC、LTC的原因,那就是避险。毕竟全球法币放水,黄金在避险心理的影响下、可能出现了泡沫。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能明白,BTC的成长空间应该是比黄金更大。当然,投资机构应该早就配置了黄金,他们需要黄金、证券、外汇以外的其他资产来丰富他们的投资结构,从而有获得更多收益的可能。于是,BTC、LTC成了机构的选择。 总结:市场预期和机构投资者是微观原因;全球法币放水是宏观原因,也是机构投资者投资加密货币的原因之一。这些因素作用,导致BTC在2020年大涨,有可能推进牛市提前。 ❖历史比较❖ ➤两种可能的趋势 现在的问题是,BTC接下来可能有两种可能的走势。 第一种,就是2020真的重复2017,在年底会冲出新高。 第二种,由于人们更大的预期在2021,所以2020会在上涨到一定高度以后戛然而止,开始回调,然后在2021年重新启动上涨。 以上第一种是今年疯狂,第二种是今年回调,明年继续疯。当然,有的朋友认为会有其他可能。 如果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从今年到明年一直疯,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如果按现在这几乎是垂直上涨的趋势,一直到明年。这种可能性不太大,因为如果BTC不太可能只涨不跌,当涨势放缓尤其是横盘时,庄家总是要套现的,把一部分胆小的人割下车,然后在开启下一轮拉升。所以短期持续上涨是可能的,长期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有第四种那就是一直跌了,这可能性接近零。 ➤波动数据比较 小蜜蜂去研究了一下2017年的波动。如下表: 这5个日期对应的是BTC价格图上的这5个点: 2020年2月,由于减半预期的影响,因此出现过一个高峰,但当时小蜜蜂以为还不算牛市启动,至多算是牛市的预备。很快,到3月12日,BTC随美股出现了致命一跌,然后开始逐渐反弹。直到BTC产量减半前,BTC又一小跌,然后开始启动了2轮上涨。小蜜蜂把这2轮也按上面的内容统计了一下: 这3个日期对应着BTC价格线上的这3个点: ➤趋势分析 ❚回调可能 从这个图上我们看出,BTC最近的上涨几乎是没有回调过。 今天距离BTC上一个峰值已经有91天了,距离第1个波峰已经有168天。而2017年回调点距离第1个波峰为148天。 小蜜蜂猜测,最近,或者到月底或者下个月初,有可能会有一次回调。 ❚趋势分析 第一种情况,如果回调幅度大,并且没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