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剩余的比特币储量已从 100 年 2022 月的低点增长 <>%,这表明持有 BTC 确实可以得到回报。
比特币的价格比特币$30,694自特斯拉于 50 年 1 月公布其约 2022 亿美元的 BTC 销售额以来,增长了 <>% 以上。
特斯拉的比特币交易有利可图吗?
特斯拉在 936 年第二季度臭名昭著地抛售了其持有的比特币总额中的近 2.2022 亿美元,占其剩余储备的 75%,以确保 64 万美元的利润。当时,比特币的交易价格比 70 年 69 月的历史高点 000,2021 美元低约 <>%。

最初,特斯拉在 1 年 50 月以 2021,36 美元的平均价格购买了价值 000.272 亿美元的比特币。该公司随后出售了价值 1.2021 亿美元的 BTC,使其 101 年第一季度的会计增加了 <>.<> 亿美元。
尽管如此,该公司在 4 年第四季度仍持有剩余的 BTC,尽管比特币的价格当时处于熊市低点约 2022,16 美元。如今,特斯拉持有 000,10 个 BTC,价值约 725.330 亿美元,比 15 年 2021 月的采购价值低近 <>%。
总体而言,特斯拉从两次单独的比特币销售中获得了大约 165.14 亿美元的利润。截至 56 月 6 日,它位于剩余 BTC 持有的未实现损失约 108 万美元之上。而迄今为止的净利润约为<>.<>亿美元。
特斯拉会抛售剩余的BTC持有量吗?
有趣的是,特斯拉之前的比特币销售来自较弱的自由现金流。例如,1 年第一季度价值 2021.272 亿美元的 BTC 销售占特斯拉同一季度自由现金流的近 93%。

同样,特斯拉在 2 年第二季度的比特币销售额来自其自由现金流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 2022%。这两笔销售都表明,马斯克在特斯拉现金紧缩阶段依赖比特币作为避风港。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当时解释说,此次出售是为了“证明比特币的流动性,作为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现金的替代方案”。
与此同时,华尔街分析师估计,特斯拉在1年第一季度的自由现金流将接近2023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2%。这应该会减少特斯拉在短期内抛售任何大量比特币的可能性。
本文不包含投资建议或建议。每一个投资和交易行动都涉及风险,读者在做出决定时应该进行自己的研究。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一个关键指标暗示比特币依然还有较大上涨空间
比特币的市值暂时超过了特斯拉,因为加密货币的价格飙升至新的ATH,达到41940美元。尽管由于一波更正导致比特币在发稿时出现了一点下跌,但多头人士称,在美元疲软和机构需求增长的情况下,比特币将朝着更高的数字前进。 尽管某些指标预计比特币价格可能会调整,但这在较大范围内可能是暂时的。实际上,就在最近,Glassnode透露,比特币的调整后实际休眠流(Adjusted Dormancy Flow)达到了至关重要的看涨门槛。 根据Glassnode的独立分析师 David Puell的说法,“调整后的实际休眠流是当前市值与年度休眠值(以美元为单位)之比。它可用于对市场低点进行计时,并评估牛市是否仍处于相对正常的状态,它有助于确认比特币是处于看涨还是看跌的主要趋势。 通过比较两个比率成分,并以简单的振荡方式展示它们,休眠将所有这些叙述集成为一个度量标准,根据趋势,高休眠是看跌的,而低休眠是看涨的。” 在2020年牛市开始之前,一些投资者一直认为数字资产的涨幅将超过以往。当时,预期的价格下跌成为了现实,因为一些散户交易者确实卖出了。 但是,尽管当前的市场趋势使比特币在短短几周内从 20,000美元翻倍到40,000美元,但持有者仍然不想出售,这表明交易者似乎相信BTC达到更高数量的潜力。 关于市场的销售压力,Chainalysis则相反。根据该公司的数据,过去24小时内交易所的BTC流入量高达127.72万BTC,高于180天的平均水平。此外,Glassnode指出BTC交易所流入(1天移动平均)达到ATH 132,812,085.62美元。 但是,交易所的任何其他市场供应都可以通过需求来满足。Tether的流入也可能预示着购买压力的增加。实际上,根据Chainalysis的数据,过去24小时内USDT流入交易所的金额为1.18B USDT,也高于180天的平均水平。 此外,交易强度的提高表明,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想要购买而不是出售。如下图所示,同期BTC的交易强度中位数为6.77,高于180天的平均水平。 此外,昨天早些时候,Glassnode还记录了链上活动比特币地址的新ATH。这些地址上一次达到如此高的记录是在2016年末到2017年初,当时是比特币牛市开始的时候。 最后,埃文·斯库夫(Even Skew)透露,比特币期权的未平仓头寸在包括CME在内的各种交易所上均突破了100亿美元。 此外,新数据还发现,人们对比特币作为价值存储和交易活动的认识的提高正在减少流动性比特币。实际上,分析人士一直在说,流动性不足的比特币将进一步提高稀缺性,因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会描绘出“比特币的潜在看涨图景”。 原文来源于ambcrypto,由区块链骑士编译,英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文转载请联系编译。 文章来源:一个关键指标暗示比特币依然还有较大上涨空间
-
富达高管:2020年是机构投资比特币的“分水岭”
富达数字资产营销主管Christine Sandler在Unchained播客节目中解释了为什么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兴趣在2020年激增。 Sandler表示,富达早在2013年就开始研究去中心化账本技术。她提到,“我们意识到,金融机构在安全储存和交易这些资产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而且缺乏全面的基础设施。我认为这促成了我们决定创建面向机构的服务和产品。” 但是直到2020年,比特币才真正为机构所大规模使用。Sandler认为,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新冠疫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货币监理署(OCC)等机构向更“富有成效”的监管方式的转变,以及知名金融公司和知名人士对比特币的支持。 她提到,在2020年,比特币被广泛接受为“数字黄金”,这在对冲基金、超高净值个人和家庭办公室中产生了共鸣,所以更多的客户参与到了加密生态当中。 根据富达的调查,机构投资者在2018年对比特币表现出“些许兴趣”,而在2019年则有所上升。然而,Sandler指出,2020年则是决定性的一年,也是机构投资比特币的“分水岭”。 据《比推》此前报道,今年8月,富达投资总裁Peter Jubber宣布了该公司推出比特币指数基金的计划。该基金的最低投资门槛为10万美元,主要面向无法直接持有比特币的机构和合格投资者。 Sandler表示,该基金将“很快”启动,但她没有提供任何具体日期。与此同时,富达“不太可能”向客户提供比特币期货服务。 对于目前仍未得到批准的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她表示,这将“非常棒”,因为ETF一旦推出,其将为传统投资者提供几乎即时投资比特币的渠道,很可能会带来出现较高的需求。 对于其他山寨币,Sandler表示,同比特币相比,以太坊等其他平台对该公司的客户仍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不过富达对以太坊的支持“仍在日程当中”,不过暂时无法提供准确日期,因为关键的以太坊2.0的实施将对富达未来的计划产生影响。 对于金融系统的未来,Sandler指出,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在积极追赶新兴的加密行业。她提到,“在几年后,我们将看到可行的央行数字货币。我不认为使用数字美元或央行数字货币与加密生态系统互动是不可能的。我认为数字货币将与传统法定货币并存。” 图片来源:富达 作者 Liang Che 本文来自比推Bitpush.News,转载需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富达高管:2020年是机构投资比特币的“分水岭”
-
区块链的2021:战争刚刚开始,远未到终局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或推荐,投资有风险,投资应该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 战争刚刚开始,还远没有到终局。 正在大家都以为疫情已经快要结束的时候,印度杀了一个回马枪。疫情防控全线失守,在新德里每4分钟就有一人死于新冠肺炎,军用飞机和火车都开始被用于运送抢救重症患者的氧气瓶。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近期连创新高。按照现在的速度,到8月,印度将因疫情而死亡超过100万人。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变异的病毒数量正在不断增加。放眼望去,整个亚洲,除了中国,基本都沦陷或者处于沦陷的边缘。虽然疫苗的研发越来越确定,但是大自然的供给侧改革似乎并不满意,仍然在给人类增加难度。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工厂,这一波疫情风波,可能会带动全球一系列的药物紧缺。当然了,除了药物,粮食已经开始出现了通胀的迹象。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了一份报告:3月全球食品价格连续第10个月上涨,其中食糖和植物油价格涨幅最大。 按照现在食品通胀的速度,今年下半年开始,非洲至少一半的国家将面临粮食紧缺,甚至陷入粮食危机。巴西更严重,大米的价格涨幅从同期来算,已经超过了70%。而且因为巴西政府为了汇率稳定,需要更多的外汇储备,不得不将粮食出口换汇,导致国家粮食进一步不足。政府甚至建议民众去隔壁国家委内瑞拉购买粮食。 在去年的文章中,我们就聊到,中国政府是有前瞻性的,在2020年的疫情保卫战中优先保证了粮食储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棋。今天看,一年前的逻辑,今天正在逐步验证。 过去一年,美元的大规模超发,使得许多国家形成了财政货币化的充分,但是不必要条件。结果就是导致了一些本来已经腐朽不堪的国家政府将货币超发变成了一场竞赛,到最后,反而变成了被美元收割的对象。 就在上月,美国国债已经突破28万亿,在1.9万亿美元经济刺激下以及未来8年的2.3万亿新基建支持下,估计这个数字会继续突飞猛进。以致于许多投资机构纷纷开始看空美元。就像我上一篇文章所述,即使美元要下跌,也不会在短期内马上呈现。 中国一季度GDP增长达到18.6%,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完全得益于疫情之后的经济反弹。从2020年疫情发展的情况来看,由于中美两国的疫情调控时间差,导致中国的GDP增长会领先美国两个季度,也就是变成了领先指标。而美国又是欧洲区的领先指标,大概领先一个季度。 拜登政府的富人加税虽然在短期内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利空,但是反过来想,富人的财富都已经在美元计价的资产里,富人加税其实锁定的是资产的流动性。也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可以承载大额财富的美元资产在未来一段时间会继续升值。 而疫苗在美国的进度现在来看,确定性比较高,所以一旦形成大规模接种,被压制的消费需求会重新释放,我估计下半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会比较好看。那么现在问题来了,零利率不可能是常态,一旦经济复苏,美国必然会在某一个时间点加息,而这个时间很可能会比预定的提前。市场对此已经有所预期,所以美国长期利率才会走高。 美联储面临一个困难的选择:利率上升,美股下跌,虚拟经济带崩实体复苏;加大放水,回收流动性,在某一个时间点就会引发美元下行。现在看,拜登的政策明显倾向于后者。这也正是现在大型机构在集体做空美元的原因。不过机构对市场过于一致的判断,往往会变成反向指标。市场只有在多空不一的情况下,才更有机会。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时候,资本更愿意回流美国,造成美元的升值。以未来两三个季度来看,美元上涨似乎是更高概率的一种可能性。现在印度疫情的迅速蔓延,可能会是一个信号,延缓了全球范围经济复苏,甚至造成更大范围全球经济的落锁反应。反过来就会造成一种现象,就是美元持续海量超发但是美元却因全球经济实际萧条而上涨的局面。 在过去数年全球货币超发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守住了底线,货币超发率并不高。而且内部市场本身的需求正在对冲外部经济衰退带来的效应。但是绝大多数国家并不如中国如此强劲。在全球大萧条加大自然供给侧改革的强背景下,就会受到多重夹击。从上个月的土耳其股债楼汇四杀再到这个月的印度疫情蔓延,我们似乎看到了未来一段时间故事的剧情脉络。 过去十年,全球货币超发以及低利率并没有引起高通货膨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进入了各类型资产,如股市与楼市,所以引发了局部通胀,资产上涨。进而导致了全球贫富差距加大,衍生出了极端民粹潮流。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以及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割裂。 这场大萧条的多米诺骨牌似乎正在从两个方面开始倒塌,一方面是以欧美国家为标志的疫情后经济复苏以及由美元回流带动的资产泡沫上涨,另一方面却是由土耳其、印度这样的新兴国家开启的倒塌式经济崩盘。两头向中间地带挤压,最终在某一个点形成全球范围经济大萧条。这个时间会是什么时候呢? 最近看了一下巴菲特指标,也就是美股总市值/美国总GDP,已经远远超过了2000年科技股泡沫时期,甚至超越了1929年大萧条的峰值,还在…
-
读懂“数据”在区块链网络中流动的3种范式?
这3种数据处理范式,未来会大规模改变数据市场。 撰文:白计划团队 区块链是一个多方共同完成总帐本记录过程的技术,参与的多个计算方将设备连接成网,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区块链网络,诸如比特币、以太坊、波卡等等,各个计算参与方共享资源,供开发者和用户使用。 在这样的运行规则里,“数据流动”贯穿了每一个运行步骤。 从底层节点的通信到区块打包、复制、确认,再到应用层的交易转账。从网络中的转账交易到每个节点的余额、账户数据以及数据上链。 正是如此,区块链对数据处理的范式是对比传统数据库中数据处理的最大优势。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在漫长的互联网周期里,数据已经被企业确认为其价值核心,而与此同时,大量的数据处理和管理问题亟待解决,可喜的是,诸多区块链项目正在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以及与其他技术结合,形成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解决方案。 例如,在区块链的数据结构外增加了多元的结构设计和多样的计算形式。 本文中,白计划将把目前区块链项目处理数据的3种范式一一阐述,其中包括:最常见的区块链数据结构范式,阐述案例是预言机网络Chainlink;基于硬件的数据流动范式,阐述案例是日本物联网项目Jasmy;以及目前实现最难的基于可信计算的数据流动范式,阐述项目为数据可信计算网络PlatON。这3种范式,未来一定会大规模改变数据市场。 1.基于区块链数据结构的基础和进阶 区块链网络的数据流动过程是这样的,节点发现交易(数据),然后将交易打包后形成区块,继而由打包节点开始广播,参与共识的节点开始复制区块保存起来(或者共识节点确认保存后,其他全节点开始复制)。 这样,区块链上的数据变成了可信的(公开透明,且无法篡改)。 数据是保存在区块里,因为区块大小有限,所以区块里往往都是小字节大小的信息,例如比特币转账交易,以太坊的转账和合约调用消息。 我们可以把这些交易信息等替换成其他信息,例如商品溯源流通信息。还可以替换为任何可以公开的信息,例如广告点击、公益捐款使用情况、银行共管账户信息等等。 但由于其他信息的字节较大,更适合存储进区块的就是交易数据一类的小字节信息。经过区块链的多方确认后,这些公开的数据,是可信的,可以读取使用。 这个模式目前应用最多的示例,是Oracle预言机。例如Chainlink。 2.Chainlink的预言机网络数据结构 我们都知道Chainlink已经成为很多DeFi应用的价格输入源,因为其网络中提供的喂价足够安全可信,据Chainlink的技术文档查阅,Chainlink网络连接了很多的价格输入点,例如Karken Rates,而输入的每个价格由接入Chainlink的多个独立Chainlink Oracle运算符更新,汇总后再进行链上处理。 Chainlink的价格处理模型 链上处理后会形成可信的价格数据,可以被DeFi应用发现并使用,根据使用数据次数,向网络支付LINK代币作为酬劳,提供该喂价的价格提供方最后会收到该价格带来的奖励收入。 在这个模型里,Chainlink网络外部输入的数据,经由汇总后进行链上处理,最终流转到需求者方实现价值。 这个过程里,还有很多关键部分,例如每个价格喂价要分散的Oracle进行更新。每个价格喂价要获取分散在很多处的价格,最终汇总处理,并且,每个价格喂价的预言机分散数量数量各不相同。例如,在ETH / USD的价格喂价中,有21个预言机喂价源。 为了随时更新最准确的数据,处理喂价的智能合约,至少要收到21个预言机中至少14个预言机提供了该价格数据,才会顺利更新数据。 以上的操作里数据是否是正确的,可信的,是极为重要的,否则就会出现劫持预言机对DeFi应用进行价格攻击的事件。 所以要具有一定处理异常的规则,其中包括:对价格进行平均值的取用;价格偏差很大会重新开始价格更新;有指定的价格聚合时间等。 Chainlink塑造了基于区块链共识实现可信数据(简单数据)的最佳示例,而DeFi的崛起,预言机功不可没,其为DeFi塑造了基础的安全性,也将区块链数据结构输出了一个流支付的商业化模式,当然,这还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商业化模式。 3.基于硬件获取的数据流动 Chainlink的模式应用非常广泛,但在上文最基础的结构里,如果我们谨慎推敲,可以明显的看到一些不足,例如数据经过链处理变成可信的,但“数据上链”的过程以及上链前并非可控。而更大的问题是,Chainlink处理的都是简单数据,即字节较小的,公开性较强的数据。 所以,这样的数据模型,可以做出一些流程的改造,最终塑造出一个这样的数据流程: 终端(数据产生源)加密–数据存储–存储数据哈希上链–链上的数据流动 这样的流程可以描述为基于硬件端、分布式存储与区块链网络结合的数据流动,目前以物联网网络的融合应用见长,今天我们的阐述举例是起源于日本的…
-
回顾全球顶尖投资管理公司的“神预言”,看看LP该怎么进场Crypto?
作者:溯元育新团队 原标题:《LP该怎么进场Crypto?丨溯元周刊》 全球顶尖的另类投资管理公司Cambridge Associates,在PEVC行业LP圈子里有不可比拟的影响力。经过投资团队和管理层漫长而仔细的研究和审查之后,CA在2019年初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阐述crypto资产的前路一片光明(划重点,这是2019年的报告,不要看错了)。 CA在这篇研究里传递的信息很简单:区块链市场和crypto世界真实不虚,LP应该认真对待。此外,机构投资人需要尽快弄清楚crypto世界的游戏规则,确保自己不会错过潜在的大好机会,更不会在crypto技术迅猛的更新迭代里掉队。 两年过去了,我们回过头来看CA的一桩桩预言,发现全部成真了。机构投资者要投资crypto的话,就是CA点明的这几条路。作为一种新兴的资产类别,crypto会怎样出现在大部分机构LP的资产组合里?出现之后又会衍生出哪些投资方式? 更长远地来看,Coinbase,Circle(USDC稳定币),加上最近的Bullish(当然这个另说,里面全是币)都揭示了crypto世界未来的宏图。Circle最近与Compound和Fireblocks合作,允许金融机构以4%的固定利率以美元兑换USDC。crypto/defi和tradfi的融合已经开始,未来这一趋势会进一步演化。crypto资产会不会在全球的重要LP资产里占到1%到5%?10年之后回过头来看是很有可能的,更何况我们所知道的很多机构LP已经通过VC投了crypto。 2020年开启的crypto资产,就像是上世纪70年代的高收益债,和过去20年的科技成长股。2021年已经过半,crypto的序曲收场了,正篇的卷轴正在徐徐展开,不断释放出机会的信号,虽然来势汹涌,但也稍纵即逝。所以绿灯亮起的时候,就加足马力向前迈进吧。 2018年,投资人目睹了各种crypto资产的价格跳水。比特币价值缩水约四分之三,从16000美元以上跌到4000美元以下。一场场暴跌的凄风苦雨席卷crypto世界,让人们对crypto资产的未来,以及支撑它的区块链技术心生疑窦。 然而,纵观整个crypto投资领域,它仍是一个冉冉上升的行业,并没有陷入举步维艰的败局。 区块链技术像一块补天的灵石,为数字世界填上了一直以来稀缺的一部分:可以合规流通的货币。有了为数字世界量身定制的货币,富有创造力的创新者就能拿到应得的回报,从而做出更多激动人心的新事物。放在以前,他们很难跨过两个世界的界限,在现实世界拿到数字世界的报酬。另外,crypto资产简化了横跨多个业务时(比如银行之间结算)繁琐的流程。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隐私。 尽管crypto还处于新生阶段,但投资人现在应该启动探索的引擎了。在crypto世界里,从流动性低的风险投资,到流动性强的对冲基金交易,各种投资选择有很多。CA回顾了crypto的发展,阐述了他们对各种投资策略的看法,也讨论了投资人探索这个新领域时应该考虑的因素。虽然投资crypto的风险很高,但走过这条高空钢丝之后,有些投资很可能会颠覆整个数字世界。 1.热火朝天的crypto世界2018年,crypto世界的活动一度火热。crypto资产出现了巨大的价格波动(如图1),但募资活动激增(如图2),而且有重要的结构性发展。crypto世界日新月异,crypto期货交易也开始崭露头角,托管业务、可扩展性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相关的关键项目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不过,虽然crypto世界在如火如荼地变化和生长,相关的监管措施并没有跟上。 图1 与此同时,crypto的投资活动也在强劲回升。比特币最大的机构投资人之一,NYDIG(New York Digital Investment Group LLC)声称,Github上与区块链相关的软件项目数量在2016-2018年增长了10倍。同样,CoinDesk收集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到10月,区块链创业公司的风险投资融资总额为31亿美元,而2017年还只有12亿美元,2016年仅为5亿美元。 图2 投资活动回升的一个最典型例子是Coinbase的融资。2017年,以16亿美元估值进行D轮融资之后,Coinbase在E轮融资中以8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了3亿美元。Coinbase在募资公告里说,他们认为「在迈向互联网下一个伟大阶段(也就是Web3.0)的路上,crypto的前景无量。」 传统的风险投资公司也在逐渐进军crypto领域。a16z推出了一只专门的crypto基金,红杉也做了Paradigm的LP(后来Paradigm会成为最有影响力的crypto fund基金之一)。独立研究机构Autonomous Next发现,crypto基金资产已攀升至100亿至150亿美元(20…
-
币安表示,签名银行停止加密用户低于 100,000 美元的 SWIFT 交易
据报道,币安的银行合作伙伴Signature Bank将不再支持低于10万美元的SWIFT交易。 一个加密交易者在工作。图片:快门 据加密货币交易所称,Signature Bank通过币安促进法定业务的客户将无法进行低于10万美元的SWIFT转账。 “我们的法定银行合作伙伴之一 Signature Bank 已表示,截至 2023 年 2 月 1 日,它将不再支持买卖金额低于 100,000 美元的任何加密货币交易所客户,”币安发言人在给 Decrypt 的电子邮件声明中说。“因此,一些个人用户可能无法使用 SWIFT 银行转账以低于 100,000 美元的美元购买或出售加密货币。” SWIFT 是一个庞大的报文传送系统,允许来自世界各地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送和接收加密信息,即跨境汇款指令。 只有0.01%的币安月度用户由签名银行提供服务。该交易所指出,其他币安银行合作伙伴没有受到影响,并补充说,它正在“积极努力为受影响的用户寻找替代解决方案”。 “此外,所有其他币安功能不受此更改的影响,所有用户都可以继续使用他们的帐户。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信用卡或借记卡买卖加密货币,使用币安支持的其他法定货币之一(包括欧元)和我们的币安P2P市场将继续照常运作,“币安的发言人补充道。 Decrypt在联系其他评论后没有立即收到签名银行的消息。 签名银行从加密货币中退后一步 根据其最新的第四季度文件,Signature Bank受到加密行业最近动荡的沉重打击。 在 2022 年最后一个季度,该公司宣布客户存款下降约 140 亿美元,理由是其“计划减少数字资产银行存款”以及整个行业的混乱。上个季度,FTX的高调崩溃以及对交易所名誉扫地的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的一系列法律指控震撼了市场。 尽管年初至今大幅上涨,签名银行(SBNY)股价从1月3日的113美元上涨至1月20日的127美元,但过去的一年对该银行来说是残酷的。 2022 年 1 月 24 日,纳斯达克上市股票的交易价格超过 314 美元。
-
OKEx Research:为什么人们都期待2万美元比特币?
12月1日比特币突破19,888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晚上准备休息时,一个朋友突然问我:“你怎么看即将突破2万美元的比特币?”朋友的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同样地,打开社交网站,很多朋友都对2万美元的比特币充满了期待:“还有一点点,过去就是无垠星空”,“两万美元的比特币,新的起点”… 对此很是疑惑,就投资本身而言,从19,888美元到20,000美元,也仅仅相差112美元,只有0.56%的涨幅,这并非令人兴奋的事。甚至如果将比特币用日元、英镑计价,达到2,089,400日元(2万美元)和14,893.1417英镑(2万美元),大家也不会这么兴奋。 那么,为什么大家不热衷于19,888美元的历史新高价格本身,反而对尚未达到20,000美元更感兴趣?或者为什么大家对19,999美元或者20,001美元不感兴趣,而热衷于20,000美元? 是因为加密数字货币市场的投资者们都是“处女座”,有完美主义倾向导致一定要20,000这样的报价吗?显然也不是。当然,基于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分析后,我们会发现这是一种基于尾数价格所产生的现象。 那么,什么是尾数价格呢?实际上,这类价格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比如在超市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标价19.8元,99.9元的商品,而不是20元,100元商品。像19.8元、99.9元这类的价格我们一般称为尾数价格,而20元、100元称为整数价格。 近代的一些经济研究发现,尾数价格和整数价格对投资者价格感知具有影响作用,比如前面提到的超市购物,相对于20元的标价,人们愿意更多地购买标价19,9元的商品。同样地,尽管19,888美元或20,100美元的比特币和20,000美元的比特币并没有太大差别,但人们更愿意将20,000美元的比特币视为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看,主要有两大因素造成了这类现象:一是水平效应,二是形象效应。 (1)水平效应 水平效应又称为低估效应,由于人们的价格感知和处理价格信息有潜在偏好,导致人们会对价格水平的产生低估。造成尾数价格水平效应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三种解释: 首先是人们通常会对尾数价格进行“舍去取整”。例如对于19,888美元的比特币,人们通常会向下舍去,看作“19,000美元”,或者“19000美元多”。此时,被看作“19,000美元”的比特币就比20,000美元的比特币吸引力低得多。 其次是人们通常会“从左到右比较价格”,基于日常生活习惯,人们通常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比较商品价格数字,导致人们忽视价格最右边的数字,从而对价格低估。这种处理价格数字的方法不是为了高精度认知价格,而是为了方便认知价格。例如我们在看“19,888美元”这个价格时,从左往右看,我们主要重视1、9这两个左边的数字,而888习惯性忽略“截去”,同样地对于20,000美元,我们通常重视2、0这两个数字,而非000。这样以来,“20XXX”美元的比特币显然比“19XXX”美元的比特币更有吸引力。 最后是人们的记忆力局限,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根本不会记忆具体的价格信息。例如对于19,776美元,19,658,20,132美元等等,我们通常不会记这么仔细,在价格认知上就是“1万9千多”,“两万多”,只倾向于记住价格最前面的数字。所以在认知层面,使得人们认为“19,888”比“20,000”低了很多。 (2)形象效应 造成人们更偏好“20,000美元”的另一个因素是形象效应,不同于水平效应,形象效应是通过价格最右边的数字向消费者表明数字代表的意思。其中,形象效应又分为价格形象效应和质量形象效应。 首先是价格形象效应,尾数价格会让投资者对资产未来的涨跌出现不同的态度。例如对于19,888美元的比特币,人们看到“888”的这类的尾数,往往会倾向认为市场依然有上涨的动力;同样地,对于20,100美元的比特币,人们看到“100”的尾数,感知基本是“已经涨上来了”,从上面就可以看出,“19888”,“19988”这样的价格,显然更会使投资者产生乐观预期,认为20000美元的价格唾手可得。 其次是质量形象效应,正如在传统商品市场上,采用尾数价格的商品通常给人以“便宜”、“打折”的印象,而采用整数价格的商品通常给人以“品质高”的印象。在投资领域,采用整数价格的“20,000”美元的比特币更给市场一种“比特币迈入新时代、新篇章”的印象,对很多投资者而言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因此大家更关注整数价格“20,000”美元的比特币,而非尾数价格“19,888美元”的比特币。 从上面可以看出,19,888美元的比特币与20,000美元的比特币,监管在投资层面并没有显著差距,但在人们的认知和心理层面,却有所不同。在水平效应和形象效应的影响下,相较于“19,888美元”尾数价格的比特币,人们对“20,000美元”整数价格的比特币更抱有期待。 文章来源…
-
观点 | 区块链系统面临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区块链是涉及多方的开放系统,早期的应用又与虚拟加密货币相关,由此使得区块链系统所内含的和面对的风险得以暴露,同时各种安全措施也得以被及时使用和验证。但区块链在真实世界的大规模应用尚未展开,因此区块链所内含以及面临的风险暴露尚不完全,预防措施也不完善。 区块链系统是构建在互联网架构之上的系统,互联网存在的风险,区块链系统同样存在。此外,区块链系统还存在一系列自身所独有的技术上的风险,比如智能合约的漏洞,比如对共识机制的攻击,比如对跨链和预言机数据的攻击……再此外,还有一点是我们和部分专家不一致的观点,区块链系统节点从功能到数据高度同质化,在受到病毒及类似攻击的时候,这种同质化既会简化攻击的复杂程度,也会强化这种攻击给区块链系统带来的可能危害,而不是像部分专家所说的区块链是多节点同质化系统,攻击需要突破每一个节点才有可能对系统造成危害。 区块链在具体应用方面临的风险,与区块链自身的技术特点、区块链的应用领域和具体的应用场景直接相关。从技术特点来说,区块链的链上数据全网同步传输、高度冗余存储和去中心化运营,这些特点使得监管机构对区块链系统难以做到有效管控;链上数据和合约代码难以修改,这样就使得即使发现错误,错误也难以被更正。此外一些区块链系统,比如公链普遍实施了匿名,这无疑更加大了对区块链系统的管控难度。 在应用方面,区块链系统经常被应用于暗网交易、洗钱等一些非合规领域,这对社会的整体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社会的整体利益也带来了损害。区块链系统在具体应用上有可能带来经济方面的风险和社会方面的风险。在经济方面,比如比特币等虚拟加密货币对现有货币体系的挑战, ICO、IEO、IMO等非法融资行为对金融秩序的冲击;在社会风险方面,比如非法或不良信息通过区块链系统进行传播,由此给整个社会秩序带来的危害。此外,由于区块链系统落地必然要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和融合,从技术层面来看,区块链系统与其他技术的结合融合,也有可能会带来潜在的技术层面的风险。 在对区块链系统风险和应用风险的防范方面,除了制定技术标准,构建针对区块链系统和应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测监管监控技术体系;完善法律法规,针对区块链在不同行业应用可能面临的风险在法律法规层面进行规范外,我们认为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向是群防群治。区块链是一个多方协同合作的系统,因此有必要充分挖掘去中心化运营和系统集体维护机制所内含的潜在力量,形成高效的共识机制,激励各方从风险防范角度共同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营,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 文章来源:观点 | 区块链系统面临的风险和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