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交易员在币安在其全球交易所上市前 208 分钟购买了价值 335,30 美元的 Gain Network (GNS) 代币。GNS在上市后飙升了约51%,从7.92美元飙升至12.01美元。然后,该交易员卸载了他们的GNS头寸,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获得了106,747美元的利润

Lookonchain将这种异常时机的交易称为“聪明的钱”。不过,如果最近的趋势表明了什么,那么聪明可能与此无关。

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因涉嫌(在某些情况下得到证实)抢先交易而受到审查:交易者在内幕信息的支持下,支持大量代币头寸,这些代币几乎肯定会升值,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集中式加密货币交易所上市。

本月早些时候,前Coinbase产品经理Ishan Wahi承认参与内幕交易计划,该计划为他赚取了1万美元的利润。联邦检察官将此案描述为第一起涉及加密货币的内幕交易案件。

当7月首次宣布对Wahi的指控时,币安首席执行官赵长鹏谴责了Coinbase员工的行为。

“无论是否加密,监管与否,内幕交易和抢先交易在任何国家都应该是刑事犯罪,”赵说。

但币安本身可能无法幸免于这种做法。

上个月底,Coinbase的产品主管康纳·格罗根(Conor Grogan)声称,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许多附属钱包在币安上市前一直在抢购代币,并在此过程中赚取了数百万美元的利润。在这些指控以及《华尔街日报》的相关报道中,确定的钱包地址与从今天的GNS上市中获利的钱包地址相同。

换句话说,无论谁执行今天可疑的时间交易,都是在他们的钱包已经在公众视线中的情况下进行的,这表明如果它们实际上是基于内幕消息,那么阻止此类漏洞可能是多么困难的现实。

币安声称,它制定了防止员工在短期内进行交易的自治政策。但例如,Coinbase的Wahi将即将上市的代币的内幕信息传递给了他的兄弟和朋友——这种做法在技术上并未受到币安内部政策的禁止。

币安没有回应Decrypt对此事发表评论的请求。

与总部位于美国的Coinbase不同,包括币安在内的许多加密货币交易所在美国监管机构的管辖范围之外开展其大部分全球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