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iba Inu 的“重大更新”引起了投资者的兴趣,因为 Shiba 的主要开发人员现在转向 Shibarium,即 Shiba Inu 的第 2 层协议。
- 由于投资者瞄准 86.46% 的反弹至 0.000018 美元,芝犬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上涨了 56% 以上,以收回 8 月的价格。
Shiba Inu (SHIB) 是全球市值第二大的 meme 加密货币,即将随着 Shibarium 的推出而获得重大推动。周六,Shiba Inu 的首席开发商 Shytoshi Kusama 暗示将很快推出备受期待的 Shibarium,这激起了由于 SHIB 价格暴跌而一直规避风险的 Shib 军队。
“低头工作。更新即将推出,我想你会喜欢的,”草间弥生在推特上添加了“Shibarium”和“Shibareternity”标签。
今天,开发者在完成将于 11 月 2 日发布的 Shibaeternity 1000+ 页播放器指南后,在推特上表示他“现在的重点转向了Shibarium ” 。草间弥生的推文引起了 Shiba 社区的大量关注,其他人猜测 Shiba 团队将同时发布 Shiba Inu 的收藏卡牌游戏和 Shibarium 文档的游戏指南。
#ShibaEternity玩家指南大约有 1100 页,其中包含数百张搞笑卡片、前沿艺术作品和深刻的科幻传说。在我的下一篇博客中,我将解释幕后发生的事情以及为什么我现在将注意力转向#Shibarium和 #ShibArmy 的其他TREATs。https://t.co/WMTwsOeX0X
— Shytoshi Kusama™ (@ShytoshiKusama) 2022 年 11 月 1 日
Shibarium 最初由 Shiba Inu 的创建者 Ryoshi 提出,是一个第 2 层解决方案,它将托管 Shiba 生态系统,以帮助适应网络的扩展功能。高昂的汽油费一直让用户感到窒息,尤其是在 Shiboshi NFT 推出之后,因为 Shiba 对以太坊网络的依赖。此外,尽管以太坊已过渡到权益证明共识网络,但这个问题似乎远未缓解。
Shibarium 预计将大幅降低 Shiba 生态系统中的交易费用,Unification 的产品负责人 Maziar Sadri 在 4 月份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交易将“在几秒钟内以几美分的价格获得批准”。过去,Ryoshi 也曾表示 Shibarium 的交易费用将降至最低甚至为零。在最近一次关于 Shiba Discord 的会议上,开发商表示“Shibarium 将为每项服务、游戏或任何基于它的东西提供低费用。”
Shibarium 还将采用一种先进的燃烧 SHIB 代币的方法,大大减少流通中的硬币数量——这在理论上对价格有利。此外,除了使创作者能够在其上进行构建之外,Shibarium 还可以充当其他生态系统的桥梁。Unification 的开发人员目前正在部署一个测试网,旨在开发最终用户交互所需的所有工具,例如钱包、区块浏览器和代币转移桥。
尽管如此,Shibarium 的正式发布日期尚未公布。尽管如此,它很有可能在 2022 年底推出,这得益于 Shiba 的 Discord 主持人奎妮 8 月的评论。
在其他地方,继上周狗狗币上涨后反弹之后,柴犬似乎已经放缓。截至发稿时,SHIB 在过去 24 小时内飙升 6.49% 后交易价格为 0.00001287 美元。在过去一周中,以犬类为主题的硬币在周末反弹之前上涨了 56.62%。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10 月,加密产品的每日交易量创下历史新低:报告
尽管每日交易量不佳,但至少有一些市场复苏的迹象,至少对于基于比特币的产品而言。 消息 随着加密市场显示出逐渐复苏的迹象,比特币(比特币20,189 美元) 在 6 月份最初暴跌至 17,600 美元后保持在重要的 20,000 美元上方,本月仍创下所有数字资产投资产品日均总产品交易量的历史新低。 根据 CryptoCompare 于 10 月 27 日发布的报告,机构加密产品的日均交易量下降了 34.1%,至 10 月的 6130 万美元。报告中涵盖的几乎所有产品的日均交易量均出现大幅下降,从-24.3% 到-77.5% 不等。 每日交易量的下降趋势不仅限于近期的市场动荡,还可以追溯到 2021 年 11 月,2022 年 5 月略有例外。今年 10 月成为自 2020 年 9 月以来的第二个月日均交易量跌破 1 亿美元。 然而,该报告追溯了其他市场指标的一些乐观发展。与 9 月份相比,所有数字资产投资产品的管理资产总额(AUM)增长 1.76% 至 229 亿美元。这是自 7 月以来 AUM 的首次增长。 相关:刚刚从币安撤出创纪录的 55,000 个比特币,或超过 11 亿美元 占市场 77.3% 的信托产品资产管理规模在 10 月上涨 2.34% 至 177 亿美元,而以 ETF 为代表的资产管理规模下降 1.59% 至 22.1 亿美元。 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净流量。今年 10 月,基于比特币的产品的周净流量在 10 月录得平均流入 837 万美元,而基于比特币的空头产品录得最大的流出,平均为 503 万美元。以太坊产品的情况要糟糕得多,它记录了第二大负净流量,为 287 万美元。 同时,以太坊区块链的原生代币以太(以太坊1,501 美元) 到 10 月 26 日录得比 BTC 更好的收益,上涨约 14% 达到每周高点 1,554 美元。截至发稿时,ETH 的价格为 1,508 美元。
-
无限代币授权 —— 我们能做些什么?
近来以太坊上最火爆的领域就是 DeFi。主要的 DeFi 应用包括 ERC20 代币的借贷、质押和交易。若想在 Uniswap、Aave 和 Yearn 等DeFi 协议上使用 ERC20 代币,你需要授权 dApp 来使用这些代币。这就是所谓的 *ERC20 授权* 。这些授权对于 DeFi 平台的运作来说必不可少,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ERC20 授权的必要性 有了以太坊上的原生代币 ETH,你就可以将 ETH 发送至该智能合约,同时调用智能合约功能。这是通过所谓的可支付函数(payable funtion)实现的。但是,由于 ERC20 代币本身就是智能合约,你无法通过直接将代币发送到智能合约来调用其函数。 因此,ERC20 标准让智能合约使用 transferFrom() 函数代表用户转移代币。为此,用户需要允许智能合约代表他们转移代币。 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将代币“存入”智能合约,同时智能合约会更新其状态来显示这笔存款。相反,如果你将 ERC20 代币发送至该智能合约,则合约不会更新其状态(例如,将这笔存款记入你的账户)。 例如,如果你将 DAI “存入” Aave 来赚取利息,你首先要允许 Aave 合约从你的钱包中取出一些 DAI。然后你调用 Aave 合约里的函数,指定你想要存入的 DAI 的数量。然后,Aave 合约使用 transferFrom() 函数从你的钱包中取出相应数量的 DAI,并将同等数量的 aDAI 代币记入你的账户。 无限 ERC20 授权的危害 将特定数量的 ERC20 代币(如 100 DAI)存入合约时,你就可以选择将授权额设成这个数量。然而,许多应用会向用户要求无限授权。 这会带来极好的用户体验,因为用户不需要在每次存款时重新授权。设置无限授权后,用户只需要同意一次,之后存款时就不会再重复这一过程。 但是,该设置存在很大的弊端。众所周知,即使是成熟的项目,也有可能存在漏洞。一旦你给了这些平台无限授权,不只是你的存款会陷入风险之中,你的钱包中的代币也是如此。 在 Devcon 5 上,我第一次与 Paul Berg 谈到了这个问题。在这次大会上,Paul 就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做了陈述。在开发 Sablier 时,Paul 在他的智能合约中发现了一个漏洞(已经修复了!),不仅所有存入该智能合约的 DAI(100 美元)有风险,所有测试者的钱包中的 DAI(1 万美元) 也是如此! 实际风险 长期以来,无限授权的风险主要是理论上的。在 Paul 所开发的 Sablier 平台正式上线之前,这个漏洞就被修复了。当时,还没有出现利用 ERC20 授权的攻击,但是只要平台继续要求无限授权,迟早会出状况。 去年,我们已经看到了几起利用 ERC20 授权的攻击事件。 意外漏洞 今年早些时候,Bancor 出现了一个漏洞,危及用户资金。执行 ERC20 transferFrom() 函数的函数变成了 public 属性(不再是 private 合约私有属性),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执行该函数,并取走用户钱包中的资金。Bancor 执行了一次白帽黑客攻击,控制了损失,并将资金还给了用户。 恶意利用漏洞 除了 Bancor 的意外漏洞之外,还有很多恶意利用漏洞的情况。在今年夏天的 DeFi 热潮中,人们都在为各种以食物命名的 DeFi 分叉产品狂欢,其中也包括一些骗局。即使人们为了规避风险只存入少量代币,他们钱包中的代币也会因为无限授权而陷入风险。 ZenGo 就在一个名为 UniCats 的项目中发现了可利用漏洞。人们可以存入 Uniswap(UNI)代币,然后通过流动性挖矿获得 MEOW 代币(MEOW 代币是无法伪造的)。但是如果要存款,用户必须提供 无限授权。如果项目遭到攻击,攻击者不仅可以拿走项目的存款,还可以拿走用户钱包内的所有 UNI 代币。 另一个例子是 Degen Money 项目。Degen Money 项目采用了一种不怎么高明(但还挺 “有效”)的办法。这个项目没有开发自己的智能合约,而是创建了一个前端来进行两次授权交易。一次是向一个运行中的智能合约,另一次是向完全不同的地址。 由于很多人没有专门检查钱包地址,这就导致攻击者可以取走用户钱包中的代币。 那硬件钱包呢? 总的来说,硬件钱包比手机、手提电脑和基于浏览器的钱包安全的多。原因是,控制资金的私钥安全地存储在硬件钱包中,并且永远不会离开该设备。因此,通过硬件钱包,你可以确保没人能窃取你的私钥。 ERC20 授权的问题在于,没人需要窃取你的私钥才能从你的钱包中取走代币。因此,硬件钱包也无法防范本文所讨论的恶意利用漏洞问题。 使用硬件钱包依然是一种好习惯,因为硬件钱包确…
-
觀點|當輝達、阿里雲、亞馬遜等相繼加入「元宇宙算力佈局」
元宇宙近期得到許多大企業的關注。怎麽切入進元宇宙市場,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做法。例如微軟、Roblox 以及騰訊希望從遊戲產業來切入布局元宇宙,而有的公司則是從算力方面切入,希望能夠在元宇宙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事件背景:盤點 | 元宇宙 (Metaverse) 的 10 大產業發展賽道、趨勢 ) 算力,元宇宙的基礎設施 元宇宙中有大量的程式需要計算,構成元宇宙的虛擬內容、區塊鏈網路、人工智慧技術都離不開算力的支撐。例如元宇宙裡建築的建模、顯示就需要大量的算力來進行渲染,及時的訊息回饋也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因此越高的算力可以建構出體驗感越強的元宇宙。遊戲產業每一次重大的飛躍,都源於計算能力和影片處理技術的更新與進步。元宇宙亦是如此。 人工智慧可以輔助用戶創作,生成更加豐富真實的元宇宙內容。如今是自媒體的時代,許多人都成為自媒體,然而自媒體也有一定的門檻,需要一定的啟動資金,前往特定地點拍攝、幕後團隊、文案等等。這些都阻擋了一部分人們的創作。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用戶可以在元宇宙中發揮創意自由創作,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作者。 人工智慧可以幫助人們完成寫稿、繪圖、上字幕、動畫等繁重工作。除創作外,在元宇宙內部也會有 NPC 參與社交活動。這些 NPC 會有自己的溝通決策能力,從而進一步豐富元宇宙虛擬世界。 除了創作外,元宇宙的其他方面也都需要算力的支撐。可以說算力就是元宇宙的基礎設施。沒有了算力,那麽我們就難以建設成元宇宙,在元宇宙中得不到好的沈浸感體驗。 雲計算加強算力 雲計算會因為人們持續建設元宇宙而得到十足的發展。元宇宙的數據量爆發導致算力需求增加 ,雲計算被認為是元宇宙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依靠普通百姓的電腦設備來運行元宇宙龐大的原始碼是不現實的,而雲計算則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連接進入元宇宙中,我們需要輸入「參數」,即前往哪裡,下哪些指令等等,就好比在遊戲打鍵盤輸入指令。人們進入元宇宙中所輸入的參數遠比敲鍵盤所產生的的指令要複雜許多,傳感設備採集我們的「輸入參數」,丟到雲端中進行運算再轉換成元宇宙能理解的參數,從而讓元宇宙裡虛擬化的我們能夠動起來或是下指令。 傳達完了指令,接下來是元宇宙的建模部分。元宇宙中的一切物體,建築等都是虛擬化的。這涉及到了建模的部分。輝達曾經在其線上 GTC 大會中穿插了幾秒「假的」黃仁勳以及背景。需要 30 多位工作人員先使用 RTX 光線追蹤技術掃描黃仁勳,拍攝幾千張各種角度的黃仁勳以及廚房照片,在輝達開發的虛擬協作平台 Omniverse 中建立「廚房」模型,最後透過 AI 結合,以假亂真。 僅僅只是搭建一個廚房就需要大量的數據來生成以及模擬,更何況是一個世界。想要搭建一個逼真且龐大的元宇宙世界,就需要強大的雲技術來支持強大的模擬能力。 延伸閱讀:重押 Metaverse 成真!Nvidia :元宇宙 5 年內將融入你我生活 人類連接進元宇宙需要得到一定的「回饋」,雲技術經過一定的運算之後再把「回饋」傳回給我們手邊的設備,從而給予我們一定的感知回饋。許多科技公司也都積極佈局相關設施。例如 Unity 最新推出了「Unity 雲端分布式算力方案」。根據 Unity 官方的說法,該方案可以節省高達 70% 以上的運算時間。在提高整體運算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對本地計算資源的損耗,大大節省了成本。 – Unity 雲技術解決方案 – Unity 大中華區技術總監張黎明表示,比起開發元宇宙的內容,Unity 更注重提供元宇宙的技術服務而非構建元宇宙。 說起雲計算,我們自然也會想起雲計算一哥,亞馬遜的 AWS。實際上 AWS 也有為元宇宙提供相關的雲計算服務。 – AWS 官網對元宇宙的介紹 – 根據亞馬遜的官網顯示,AWS 全球雲基礎設施提供來自全球數據中心的 200 多種功能全面的服務,如今已在全球 25 個地理區域內營運著 81 個可用區,以此提供元宇宙的基礎物理設施。 AWS 提供最安全、可擴展、全面且經濟高效的服務組合,使客戶能夠在雲中構建數據湖,以及使用機器學習等各種分析方法分析所有數據,包括來自 IoT 設備的數據,助力推進現實世界與元宇宙映射的數位化進程。除此之外,AWS 透過最全面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服務、基礎設施和實施資源,在機器學習採用之旅的每個階段為客戶提供幫助,包括從數據中獲得更深入的見解,降低運營開銷並改善客戶體驗。 在渲染/雲遊戲方面,AWS 提供雲渲染服務和內容制作雲平台,讓用戶能夠減少用於渲染的時間。亞馬遜已經搶先許多人布局了元宇宙背後的雲計算。 阿里巴巴跟亞馬遜也是搶先一步布局了元宇宙背後的雲計算。 – 阿里雲官網對元宇宙的介紹 – 阿里雲主要從四個方面來提供雲計算基礎設施:全息建構、全息仿真、虛實融合以及虛實聯動。元宇宙將會帶來廣泛數據需求,而阿里雲提供專業大數據服務和…
-
合成资产的长尾创新:如何发明传统金融中不存在的新资产
注:原文作者是UMA协议创始人Hart Lambur。 长话短说:在定义了合成资产之后,我认为合成资产将允许DeFi发明出在传统金融中无法实现的“新东西”。YouTube以同样的方式允许新形式的长尾视频内容蓬勃发展,而合成资产将创建出我们从未想过的新型金融产品。 我们在UMA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如何定义“合成资产”。在今年早些时候的Bankless播客中,David、Ryan以及我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合成资产是炼金术。 所谓合成是将一种资产类型转换为另一种资产类型。 具体而言,这个炼金术过程看起来是这样的: 它可以归结为:抵押品与支出函数(payout function)结合创建一个合成资产。例如,下面就是Maker的DAI例子: 当你退一步来归纳这一概念,它就会变得非常强大。如果你填入任何抵押品和任意的支出函数,会发生什么? 你可以为任何东西合成一个资产。 换句话说:任何抵押品+任何支出函数 = 任何合成资产 synths的一些例子 想要构建合成黄金吗?很简单。 抵押品(USDC)+支出函数(USDC * 1盎司黄金)=合成资产($GLD) 跟踪Bankless 推特粉丝的代币?当然也可以。 抵押品(USDC)+支出函数(USDC * Bankless 推特粉丝数)=合成资产($BNKLES) 合成NFT指数跟踪代币?也没有问题。 抵押品(ETH)+支出函数(ETH * NFT指数值)= 合成资产($NFTINDEX)。 这就是以太坊上合成资产的魔力,你可以为任何东西创造一种金融资产。 是什么让它成为了可能? 这个炼金术过程中的魔术,存在于我上面所说的“支出函数”中,支出函数是定义合成资产的函数,这意味着你创建任何可能的合成资产的能力,仅限于该支出函数所能吐出的内容。 而这也是UMA协议的亮点所在,它允许开发人员定义他们几乎能想象的任何支出函数。 这是因为UMA合约是无需链上价格数据的,UMA的设计只需要在出现“争议”时提供链上价格数据。(有趣的事实:在UMA上线的10个月里,出现纠纷的情况只有6次)。 换言之,UMA允许你定义几乎任何任意的支出函数,而不需要将任何数据推送到区块链。这意味着你可以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内构建几乎任何类型的合成资产。 四类合成资产 我喜欢把合成资产分为四类,第四类是未知类型,因为每天都有让我惊讶的东西在构建中。 第一类:稳定币或与稳定币相关的合成资产 Maker的DAI是一项旨在锚定1美元的合成资产,所有非法币作为支撑的稳定币都属于这个类型,包括最近的算法稳定币(ESD、 FEI、 RAI等)。这些类型的合成稳定币有明显的效用,市场也对它们有需求。 而一种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产品是零息债券,也称为收益美元(Yield Dollar)。按照上面的格式,它们看起来像是这样的: 抵押品(ERC20 资产)+ 支出函数(USD / ERC20 资产)= 合成USD 创建合成美元的结果是,你可以使用任何抵押品类型,并允许用户抵押它来借款。 这是启用 ERC20资产借贷的一种强有力的方式:例如,BadgerDAO的团队正在使用UMA synths构建CLAWS,这是一种由Badger 金库作为支撑的合成资产。这使得Badger质押者可以抵押他们持有的资产借款。这些产品可以由LP代币、金库代币或任何ERC20代币抵押创建。 第二类:与Crypto相关的合成资产 我将“与Crypto相关的合成资产”定义为帮助用户交易、对冲和杠杆化crypto资产的产品。 我最喜欢的例子:竞争币看涨期权。UMA被用来创建$UMA、$BAL、$UNI以及$xSUSHI的看涨期权,这里的应用是无穷无尽的,我预计随着竞争币波动性市场的发展,对这些期权类型的需求将显著增长。 另一个例子是BTCDOM,Domination.finance 推出了这个产品,它可以让你表达出比特币相对于其他市场相对优势地位的立场。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例子是Degenerative.finance推出的uGas,它可以让你对冲以太坊网络的gas成本。 另一个疯狂的例子:ethVIX。使用UMA,你可以购买跟踪以太坊波动性的代币。 我还把合成加密资产放入这个类别,比如以太坊网络上的合成比特币,很多现有的方法(如renBTC、WBTC)依赖于锁定实际的比特币,但完全有可能创建纯合成的BTC或其他加密货币。 这里的一个例子是YouMyChicFila团队创建的Mario.cash,这是以太坊上纯合成的BCH。 第三类:现实世界合成资产 合成资产通常会与现实世界的资产联系在一起:即合成黄金、合成原油或合成标准普尔500指数。很多人对这类将传统投资产品引入区块链的想法感到非常兴奋。而我的观点是:现实世界的资产有点无聊。 如今crypto行业的人实际上并不关心在区块链上…
-
Bytom2.0 共识算法介绍
术语 Epoch:一个Epoch以一定的区块数(例如100个)来记数,在同一个Epoch下验证者节点是固定的,下一个Epoch会根据上一个Epoch投票情况产生新的验证者。 Checkpoint:共识算法不会处理链中的所有区块,而是以Checkpoint为单位来验证,一般情况下以一个Epoch的区块数作为一个Checkpoint。 Justified:一个Checkpoint在收到一次2/3确认(按照节点数量还是抵押的数量)后状态为justified,justified的节点可能会被推翻。 Finalized:一个已经justified的Checkpoint c的子节点被justified后,则Checkpoint c转化为finalized,具有finalized的checkpoint不可被推翻。 为什么我们需要升级Bytom2.0共识 Vapor也采用了和Bytom2.0一样的DPoS+BFT算法,且稳定运行了较长时间,并承载了很多应用,但同时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在高速出块的情况下,每个区块都要进行2/3的签名确认将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 0.5秒出块使得链上数据占用的磁盘空间急剧膨胀;容易导致分叉(一个节点在未收到上一个节点出块的情况下继续出块);此外,也给一些钱包、浏览器(需要同步区块)造成了一些性能上的瓶颈。 共识算法未经过有效的安全性验证,传统的BFT算法一般都需要两次确认。 Bytom2.0 对共识进行了升级,以解决上述的几个问题: 采用Checkpoint为单位 来进行验证和签名,大大减少了签名确认所占用的网络带宽 将0.5s一个块延长为6s一个块,降低分叉概率 对每个Checkpoint进行两次确认,第一次为Justified状态,第二次才进入最终确认Finalized状态 Bytom2.0升级后,在以下多个方面可以获得较大提升: 节约能源 更好的性能提升 更好的经济安全性 更强的扩展性 共识过程 1、在Bytom2.0链刚启动时,由创世节点负责出块。此时其他节点可进行抵押BTM来成为共识节点,普通参与者可对共识节点进行投票。 2、每个投票和选举轮次称为一个Epoch,一个Epoch包含一组区块(比如100个),在该Epoch中共识节点是固定的,下一个Epoch开始根据投票数量重新选举共识节点。 3、当下一个Epoch检测到有合法的共识节点达到一定个数时,创世节点停止出块,由共识节点出块。 4、从当前Epoch开始,每隔6秒出1个块,每个共识节点按照票数排序轮流进行出块。 5、Bytom2.0 不会对每个区块进行验证,而是采用Checkpoint为单位来处理,一般情况下以一个Epoch的区块数作为一个Checkpoint。 6、Bytom2.0 会对每个Checkpoint进行两次确认,一次是Checkpoint在收到2/3确认后状态为Justified,此时还可被推翻,而等到其子节点也被确认为Justified状态后,获得二次确认并获得Finalized状态,此时获得最终确认且不能被推翻。 7、为了防止无利害攻击,Bytom2.0会对同时进行同一高度的两个区块签名的共识节点进行惩罚,罚没其抵押的部分BTM,考虑到这部分的复杂性,Bytom2.0会在共识稳定后逐步引入该机制 选举和出块过程 CheckPoint验证 每个Checkpoint会经过一轮共识节点的验证和签名,当获得超过2/3的签名后,Checkpoint会得到一次确认,并设置为Justified。 状态转换 如下图所示,黄色粗箭头存在一条 link,从某一个source checkpoint到target checkpoint,如果该link得到 2/3 签名,target 变成 justified。 如果source是他的直接父节点才会变成finalized,出块会跟随具有最大高度justified checkpoint的链。 小结 Bytom2.0的共识算法,是基于Vapor共识算法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吸收了ETH Casper的相关设计理念,但对于其复杂的部分又进行了优化,推出的适合于比原链自身的一种创新共识。 Bytom2.0的共识算法,在节能,性能,对抗攻击能力和扩展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共识算法作为区块链底层最重要的基础协议,必将在Bytom2.0上发挥巨大的价值。 文章来源:Bytom2.0 共识算法介绍
-
30 张图揭秘大热项目 Dfinity 及其生态
启动六年后,或许今年四月份,Dfinity 可以正式上线了。 放言要重塑互联网,打造全新第三代区块链生态的 Dfinity,如今的路线图更专注于互联网计算机(ICP) 协议方向,鲜少再有以太坊竞争者或疯狂姐妹链的关联被提起。 对 Dfinity 的关注者而言,从 2015 年至 2021年,这过去的六年时间,或许回顾起来会恍若隔世;对于币圈吃瓜群众来说,Dfinity 和 T 恤的梗,也从 2018 年空投活动延续至今,漂亮的 T 恤 Shopify 商店页面,也仍然存在。 不同的是,当年的四大天王的称呼,如今很少人再想起了,一张戏谑 Dfinity 迟迟不曾上线的图,也曾在社区中传播甚广,配文是:2051 年 1 季度,互联网计算机终于上线。 2021 年诸多老项目取得了明显进展。随着波卡上线,FileCoin 上线,以太坊 2.0 第 0 阶段启动,Dfinity 也不例外。今年四月份,随着 Mercury 网络即将从 Alpha 转为 Beta 版,我们有望见到主网正式创世启动。 在笔者看来,Dfinity 是一个挺神秘的项目,可能有几个原因。 一来是 Dfinity 过去几年间愿景迭代,从原先的以太坊姐妹链的主张,到如今对标 TCP/IP 的 ICP 协议,致力于打造分布式的互联网计算机系统,重塑互联网基础架构,成为一个分布式的云平台,代币也从 DFN 变换为 ICP。 受此影响,又引入了颇多的新概念,如 NNS(神经网络系统)、神经元、Canister (容器)、Cycles (手续费) 等等,即便对于币圈老手,理解起来也需要花一些时间。更何况 Dfinity 的新价值主张—打造开放式的互联网计算机,目标受众更聚焦于开发者和创业团队,在生态中实例偏少的情况下, 自然给理解增加了多一重难度。 今天文章,一起速览 Dfinity 最新进展和相关信息,为便于读者理解,本文尽可能用图示方式直观展现 Dfinity 的基本概念。文中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上公开视频、博客或文档,有错漏之处,欢迎读者指正。 一、Dfinity 目前进展如何? 如果按照 Dfinity 创始人的 Dominic 的说法,现在 Dfinity 的主网其实已经存在了,不过我更倾向于按照传统的习惯,将其定位为预启动阶段,尚未正式上线。 Mercury Beta 候选版 Mercury 公开网络,是主网正式上线前的最后一个版本的代号。2020 年 12 月 18 日,Mercury 的第一阶段完成,随后 Alpha 测试版上线。此阶段主网将不会再重置,标志着正式步入主网启动的最后阶段。 此时,网络释放了管理代币中的一小部分,据称由 Dfinity 基金会、早期投资者和其他几方所有,网络满足创世要求后,会投票表决剩余代币的释放时间。 2021 年 3 月 24 日, DFINITY 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Dominic Williams 发推称,将于 3 月 30 日发布其「互联网计算机」主网 Beta 候选版本 1。 按照规划,Mercury 的 Beta 主网版本发布,意味着 Dfinity 正式创世启动,而 ICP 代币,也将于正式上线后发放。不过,根据官方此前文章的介绍,会通过 NNS 治理系统释放代币给持有者。 这意味着,触发了创世提案之后,超过 5 万名 ICP 代币的持有者需要逐步解锁(按照官方的说法,溶解神经元)来释放其中的代币,而锁定期最短的设计为 6 个月。至于空投部分的代币是锁仓释放,还是直接释放,暂时笔者未见到确切信息。这部分细节还有待 Dfinity 随着主网正式上线临近,给出更明确答案。 当前网络状态 根据当前 Dfinity 的 ICP 面板统计,有 8 个自网络,361 台节点机器,当前的 CPU 数量达到了 23056 个,产生了 1460 万个区块,按照网站显示,平均而言出块速度是每秒 2.87 个区块。 Dfinity 生态原定计划是在 2021 年底前入驻 100 个数据中心,到 2030 年完成入驻数千个独立数据中心的目标。 下图所示为当前的网络节点分布情况。考虑到 Dfinity 对数据中心的要求颇高,这也带来了对其网络不够去中心化的一些担忧。不过 Dfinity 官方的回复是会扩展数据中心和运算节点的数量,并结合 NNS (神经网络系统,Dfinity 的链上治理体系)来管理网络。 原先预计于 Q1 主网上线,不过如今四月份过完了 1/3, 尚未见到更多动静。考虑到 Dominic 之前在 Twitter 上回复提到的安全审计、文档等工作进展。当前技术文档和教程已基本完成,不过对于安全审计方面,暂未见到相关进度报道或披露。 二、互联网计算机:Dfinity 的新追求 Dfinity 经过几…
-
分析:比特币价格跌破抛物线式上涨趋势,15500美元水平“至关重要”
上周末,许多交易员指出,比特币(BTC)价格跌破了其自9月份以来的抛物线式上涨趋势。随着比特币处于盘整中。技术分析师预计比特币将出现回调。 如果比特币继续上涨,它在本周收盘后仍有可能实现强劲复苏。但它需要迅速重新进入抛物线,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向下修正的风险。 交易者指出15500美元是维持牛市的关键水平 自9月初以来,比特币在没有大幅回调的情况下持续上涨。通常,在牛市趋势中,比特币历史上会下跌20%至30%。如果比特币无法重新进入抛物线,有可能出现大幅回调。 根据匿名交易员“Altcoin Psycho”分享的12小时比特币价格图表,比特币已经脱离了2个月的抛物线涨势。 这一趋势并不一定意味着比特币在短期内会出现深度回调。相反,它只是表明,随着市场降温,一种趋势可能会形成。 12小时比特币价格图表上的抛物线 来源:TradingView,Altcoin Psycho 例如,技术分析师John Bollinger表示,比特币可能会回调或盘整。考虑到比特币徘徊在布林带的顶部,比特币正徘徊在超买区域。 但是,在不同的技术结构中,比特币在短期内总是有可能出现更强劲的反弹。 突破抛物线上升趋势仅表明新的市场结构将会出现。这是否意味着会出现下降趋势或将飙升还有待观察。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专职交易员Michael van de Poppe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1.55万美元是关键。他说,如果比特币跌破该水平,有可能出现大幅回调。他写道: “市场总体上处于十字路口。如果比特币跌破1.55万美元,我认为我们将看到整个市场的调整,可能会达到1.3万美元或更低。” 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技术分析师通常会在预测明确的短期方向时保持谨慎比特币很有可能要么继续飙升,要么出现价格大幅下跌。 然而,如果比特币跌破1.55万美元,这将意味着比特币测试低支撑位的可能性很高。 在周线图上,两个关键的短期移动平均线位于13967美元和12390美元。尽管周线图不必追溯至均线,但在先前的牛市周期中,有一些情况下周线图重新测试了较低的均线。 变量是鲸鱼出售比特币 自11月10日以来,Gemini交易所记录了异常高的存款。这通常表明,“鲸鱼”投资者开始抛售所持资产以获利。 一位名为“Blackbeard”的匿名分析师在11月10日提到CryptoQuant的链上数据时说,异常多的比特币已被转移到Gemini钱包中。 根据Cointelegraph的报道,11月15日,Gemini的存款再次飙升,这可能导致短期内更高的抛售压力。 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果比特币努力复苏,来自鲸鱼和矿工的抛压将仍然是重要的变量。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分析:比特币价格跌破抛物线式上涨趋势,15500美元水平“至关重要”
-
从“天王级”到“天亡级”?Swarm现状大起底!
Swarm,仿佛在最近发生了大型反转,或者相对不客气地说,我们可以称之为“大型翻车事件”,从“天王级项目”到“天亡级项目”。 犹记得6月15日,Swarm项目通证BZZ在Coinlist开启公募,据消息称,当时有150万Coinlist账户哄抢BZZ,甚至有人特意包下网吧抢购。百余万人哄抢的局面,让当时还未上线的BZZ“热”出新高度,也给了用户更多的“高预期”,市场再度陷入狂热。 这一切的反转,仿佛是发生在6月21日,当时,BZZ上线相关交易平台,最高价格接近30U,而后极速回落,如今大概保持在11U附近。令投资人难以接受的,并不是”腰斩”,而是连最高价格都远远没有达到私募份额转让的“50U”,并且几乎相差了2倍。 冰点的价格让人回归理性,开始重新审视Swarm,同时,Swarm项目方无论是在“Swarm One” 线上活动中,还是在Discord的相关Swarm频道中 ,都向社区透露了更多的“真相”,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再度走近Swarm。 Swarm的官方团队到底都有谁?我们对于Swarm的期望,大多源自于“V神的站台”、“以太坊基金会的背书”,然而,当我们细细拨开云雾,却发现,白皮书撰写人(Viktor Trón)和V神(Vitalik Buterin)虽然很相似 ,但并不是同一个人。 在Swarm One线上会议上,Swarm项目人员在PPT上展示了Swarm项目团队成员,不仅没有V神,也没有波卡创始人Gavin Wood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大V”,通篇读下来也没有发现以太坊基金会等信息。 如果一个好的团队能够增加用户对于项目的信心,那么,真实的Swarm项目团队,或许真的让人感到些许失望。 Swarm主网到底有没有上线?最近,有不少人开始期待8月2日的到来,认为Swarm主网将于8月2号上线,并真正开始“挖矿”。 事实上,在6月22日,Swarm项目人员就在Discord的公告频道中宣布,Swarm的主网已经上线,Bee 1.0版本已经在主网上发布并运行,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到Swarm网络中。 既然Swarm主网已经上线了,那基于Swarm主网络的挖矿就已经开启了,而并非要等到8月2日才会真正开始挖矿。 对于节点运营商而言,8月2日并非是一个特殊的日子,Swarm网络的数据存储需求不会在8月2日倍增,节点运营商的收益,也不会在8月2日有所起色。 如果说,8月2日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大概就在于100万测试网的空投奖励和500万多枚的BZZ公募,将会在8月2日集中释放。 为什么Swarm主网上线后,节点运营商没有收益?在Swarm网络上,是没有挖矿概念的,只有“节点”、“Bee节点”的概念,但是,正如官方人员所说,节点想要获得收益,网络就必须要有真实的数据存储,否则,节点是没有奖励的。 Swarm网络是一个专注于“存储”和“通信”的网络,只有当网络真正有真实数据存需求,并且节点为数据的存储以及传输做出了相对应的硬盘空间存储或者宽带流量贡献时,该节点才能给获得相对应BZZ。 但是这就面临另外一个问题,相比于自己要花真金白银(BZZ)将自己的数据存储到Swarm网络上,有存储需求的客户也可以把数据存储在免费IPFS网络上,又或者可以采用以太坊layer 2解决方案 。 如果Swarm网络在经济模型的设计层面,尚未对有真实数据存储需求的客户以及节点运营商给予一定的奖励 ,那么,在“竞品”面前,Swarm网络的吸引力或将大大减弱。 没有“甲方”的Swarm,需要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事物是具有多样性的, 狂热地追求或者诋毁一个项目,均不是一个理性的态度。虽然Swarm的经济模型并不友好、项目团队并不如我们所期望的“巨星加持”、官方的沟通态度也相对强势,但是,从长远来看,Swarm网络依旧有其价值和独特点。 首先,Swarm网络更具有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思想,在大部分区块链项目都需要项目方“补贴式扶持”时,Swarm网络率先走出了一条单纯依靠网络真实存储需要创早订单的道路,Swarm官方并不会充当“甲方”向节点提供虚拟订单,这其实是真正“去中心化”的体现。 这就好比最初的淘宝,不允许店铺刷单,虽然面临着惨淡的销量,但是销量的惨淡只是一时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的人群越加庞大,淘宝店铺的订单量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 其次,我们身处在web2.0向web3.0过渡的时代,身处于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的时代,身处于区块链应用走向落地并且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时代。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Swarm网络作为分布式存储网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光明的未来。 正如上图所示,Swarm官方在回复社区成员的提问,就是否会建立相关的“token激励”时,说道,“ Swarm正在积极谋划建立一个社区奖励系统 ”。虽然,奖励系统的推出需要时间以及真正能用于奖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