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球顾问公司首席执行官Frank Holmes表示,2021年不仅对黄金,而且对于加密货币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
在周一接受Kitco News采访时,Holmes表示,他预计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等数字资产与黄金一样表现出色。他认为,这些数字资产由于其潜在的价值驱动因素,它们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采用。
关于比特币,Holmes认为,随着多年趋势的延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抱这个数字资产:
“在过去的三年中,钱包的数量不断增加,拥抱比特币的人也在不断增加。增长十分稳定。”
尽管加密货币行业中的许多人将比特币比作黄金,但Holmes表示,比特币并不是由黄金那样的宏观驱动因素推动的。相反,比特币的催化剂是今年5月的通货紧缩减半事件。
他解释说:
“如果明天世界上所有的金矿说我们将减产50%,我可以向你保证黄金价格将在1万美元。”
“这是一种供求函数,”Holmes总结道。在五月份减半之后,进入市场的新挖出的比特币数量下降到每天约900枚,而这些供应已经被机构和大型公司迅速吸收。
同时,以太坊继续受益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发展。就锁定的总价值而言,DeFi生态系统的价值超过146亿美元。以太坊是许多活动的基础。根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DeFi代币的市值目前为182亿美元。
至于黄金,Holmes预计,黄金价格将出现“两个标准差”波动,这可能使金价在未来12个月上涨400至800美元。
他说:“这将使黄金价格涨至2200美元2600美元。”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分部的黄金期货周一开盘上涨26.40美元,至每盎司1866.40美元。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美国全球顾问公司CEO:对比特币和以太坊而言,2021年将是重要的一年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澳大利亚政府与新加坡合作启动国际区块链新试验
在服务于联邦、州和当地工作人员的全国性APS区块链网络推出之后,澳大利亚与新加坡启动了一项国际区块链试验。 澳大利亚政府正在测试将区块链技术用于与新加坡进行政府间文件共享,作为其在一系列与区块链相关工作方面的最新举措。这项举措紧随在建立面向公职人员的区块链新型网络之后。 11月23日,澳大利亚边境部队(ABF)与新加坡海关和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合作启动了一项区块链交易试验,以测试数字验证系统。ABF委员会Michael Outram解释说,此项试验将促进交易和合规记录数字化,并补充说: “这项倡议会将无纸化交易和安全、数字化的交易信息共享纳入澳大利亚贸易单一窗口的未来架构和设计中。” 澳大利亚工商总会、澳大利亚工业团体以及包括澳新银行在内的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各金融机构将参与这项试验。 ABF将把该项目的调查结果送交供应链工作小组。该试点项目是由工业、科学、能源和资源部门(DISER)的Chloe White领导的全国区块链路线图的一部分。 11月5日,根据此区块链路线图,DISER还推出了澳大利亚公职人员区块链网络。 White上周解释说,这个网络是“发现那些对区块链感兴趣的公职人员”的一种方式。区块链爱好者社区将向任何对这项技术感兴趣的公职人员开放。 “这是实现全国区块链路线图第七个目标的第一步:提高APS意识。” 在今年10月公布的联邦预算中,500万美元专门用于两项“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计划”,另外480美元用于受益于区块链集成的项目。 为了应对澳大利亚30年来的首次经济衰退,政府的参议院特别委员会在9月份发布了一份报告,预测区块链技术将被澳大利亚金融和监管部门大量采用。该报告大量地引用了区块链这个词,达到50多次。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澳大利亚政府与新加坡合作启动国际区块链新试验
-
邹传伟:区块链技术不是数字人民币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作者:李晖 2020年11月23日,由《中国经营报》和中经未来主办的2020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盛大开幕。在首日举行的“2020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上,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出席并进行主题演讲,他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人民币作为中央银行货币的安全性、可控匿名性、交易即结算以及双离线支付等优点,会吸引老百姓使用。而区块链技术既不是数字人民币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 目前,央行对数字人民币的定位聚焦于流通中的现金,即M0的替代,但行业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未来会对M1/M2形成替代才有价值。 邹传伟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第一,数字人民币和M0(流通中现金)都是中央银行货币,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所以“数字人民币替代M0”是成立的。M1/M2的主体部分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是商业银行对个人、机构和政府部门的负债,“数字人民币替代M1/M2”在逻辑上很难成立。 第二,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相关的支付系统依托存款账户体系构建,效率和安全性都很高,如果改造成类似数字人民币的账户松耦合模式,对支付系统的改进意义不大。 第三,在支付环节,央行数字货币大比例替代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在央行数字货币项目中会尽力避免的一个局面,因为这会影响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和信贷中介功能。 而在技术层面,邹传伟认为,区块链技术既不是数字人民币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和安全性,都不足以支撑数字人民币这样体量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一些境外中央银行在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使用了联盟链技术,比如新加坡金管局、加拿大银行。它们的试验表明,区块链技术能支撑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他表示。 在他看来,数字人民币作为对现金的替代,但又要超越现金完全匿名、不可追溯的特征,采取“银行账户松耦合、具有价值特征,支持可控匿名”是题中应有之义,而这些也是区块链的关键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二级市场对数字人民币题材的炒作持续,行业也关心其落地会影响哪些产业的发展。 对此邹传伟认为,数字人民币在大范围应用中的清算和结算安排,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如果个人和机构(含商业银行)的数字人民币交易,都第一时间体现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的更新,这相当于中国人民银行面向公众提供实时全额结算,与银联和网联都无关,但对数字货币系统提出了很高要求。 如果在支付环节,数字人民币只是小幅替代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这是很可能会发生的),那么对银联就不会有很大冲击。如果允许数字人民币与人民币现金之间双向兑换,那么对ATM机提出了升级要求。 在邹传伟看来,移动支付的用户体验是市场反复打磨和创新的产物。数字人民币在用户体验上做到和移动支付一样,就是成功的第一步。“要让老百姓使用数字人民币,首先需要拓展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和收单体系,要让老百姓发现凡是能用现金、银行卡和第三方支付的地方,也都能用数字人民币,而且使用体验一样好。数字人民币作为中央银行货币的安全性、可控匿名性、交易即结算以及双离线支付等优点,自然会吸引老百姓使用。”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邹传伟:区块链技术不是数字人民币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
韩国一线男团 A.C.E 发行NFT 能否带起粉丝经济新模式?
近期,NFT 频频进入主流媒体,央视财经除了电视报道外,还在微博上开了个话题 # NFT热潮席卷全球多国 #,如果说主流媒体关注的 TOP 3 加密货币话题,那无非就是:比特币、NFT 、狗狗币了。 加密货币圈里的 “热”,和大众认知中的“热”是不同的。那么,当大众认知开始被综合类大众媒体影响的时候,它会产生什么连锁效应?任何新技术导入传统成熟行业都会有个 “先行先试” 的区域,而一旦这个领域 “爆” 掉,就会迅速扩散起来,拦都拦不住。 NFT 真正能走入普遍性、大规模群体的方式是什么?笔者认为是从粉丝经济范畴切入。 艾瑞咨询数据统计,2019年,仅中国粉丝经济关联产业市场规模超过3.5万亿元,增长率为 24.3%,预计2023年将超过6万亿,而“红人”“明星” 在关联产业中的商业价值也会水涨船高。NFT的进入将在粉丝经济发展历程中立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仅“造福”粉丝,更重要的是跨圈导入,这是经纪公司、项目方、投资者,都乐于看到的新增互导流量和更多的变现方式。 冷认知的需要从热认知导入,粉丝追星买周边是熟悉的,而周边变成 NFT 就是导入新事物。笔者认为,这种 “过渡” 型的跨界反而是对 “ NFT + ”推进速度最快的方式。粉丝经济做的透彻且成熟的就是韩国了,而粉丝热捧的当下就是男团、女团了。于是,韩国经纪公司 Beat Interactive 就开始拿旗下一线男团,拥有 550万粉丝的 A.C.E 试水了,近日宣布在 WAX 区块链上先发行第一个系列,106 张独特的数字卡,分为 5 个稀有度。这些数字收藏卡的画面形象会选取成员朴晙喜(Jun)、李东勋(Donghun)、金世润(WOW)、金柄官(Kim Byeongkwa)、康裕瓒(Chan)发行的四张 A.C.E 专辑,以及和著名 DJ 潮爷 Steve Aoki 合作的混音作品 Fav Boyz,这里面既有每位成员的独立图集,也有乐团组合照,还有从他们的音乐视频中截取的照片和片段,是韩国流行乐圈第一个在区块链上发行通证化收藏品的。 36kr 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8 成以上的粉丝曾在过去12个月内购买过喜欢明星的周边产品或同款,在追星平台上,用户主要以低消费为主导,因此,在粉丝中让 NFT 大行其道,还需要具备“ 一高一低” 两个条件,一是价格不能太高,二是购入门槛要低。像这次 A.C.E 在 WAX 区块链上发行的卡包,是可以用信用卡,使用云钱包,在 WAX 市场中直接购买的,也就是说,就像注册普通互联网平台账号一样,用邮箱注册就可以顺利获得爱豆的 NFT 数字收藏品,这是门槛低。另外,A.C.E 这五位成员都有各自的粉丝,也有团队的粉丝,无论喜欢哪位,都有对应的商品,总量也就是百余张,5 张 NFT 的卡包$9.99,15张的 NFT 卡包也就是 $29.99,基本上对于所有粉丝,价格上零门槛,这就符合了“ 物美价廉量又少 ”的 “ 疯抢 ” 模式,等粉丝长大了,不喜欢了,还可以直接出售。 这次的收藏玩法中还专门设置了 “ 特权兑现机会 ”,这对粉丝来说,简直是福袋,不仅是签名专辑、签名照片,甚至还预设了“线上见面会”,这种面对面机会。K-NFT 创始人 Danny Hyunjin Lee 也说,他们希望找到的是韩国流行乐行业与 NFT 世界的结合,而且是以 K-POP 粉丝和 NFT 收藏者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这就印证了上文提到的 “互导流量” 的跨界多赢。 韩国流行音乐早已步入了主流音乐圈,频频登上音乐排行榜,巡演销售一空,练习生模式、男女团组合出道,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输出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现在又给粉丝们带来了在区块链上以 NFT 这种全新的方式来宠爱偶像的方式,如果效果好,势必会激活韩流文化的集体行动,甚至是亚洲娱乐圈的跟随,不过要视各国各地区的监管政策才能行动。 文章来源:韩国一线男团 A.C.E 发行NFT 能否带起粉丝经济新模式?
-
Pickle Finance遭攻击损失近2000万美元DAI,未经严格审计的DeFi路在何方?
这一周,“科学家”们(利用技术实力和知识门槛专薅 DeFi 的羊毛的黑客)很忙。11月14日,黑客攻击 Value DeFi 的 MultiStablesVault 池子,获得近 740 万美金的 DAI;11月17日,黑客攻击Origin Protocol 凭空铸造 2050万 枚OUSD。 昨日凌晨 2 时 37 分,当人们还在熟睡之时,黑客攻击 DeFi 协议 Pickle Finance(酸黄瓜),捞得近 2000 万美元的 DAI。 加密货币再次登上央视 DeFi沦为“科学家”的提款机? 11月18日,比特币冲击 18,000 美元,加密货币再次登上央视,此前,加密货币被誉为去中心化的金融工具首次登上央视。 据央视报道,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看,加密货币是今年真正的“头号”投资产品。“彭博银河加密货币指数”上涨约65%,超过金价逾20%的涨幅,也超过全球股市、债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收益率。涨幅较高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以太坊币价暴涨,涨幅达到169.40%。 央视解释道:“以太坊币价格攀升得益于去中心化金融工具(DeFi)的使用增加,以及疫情肆虐后各国出台的巨额刺激措施,让投资者选择了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进行保值。” 一方面,加密货币市场频频发出利好消息;另一方面,DeFi 项目因未经严格审计频遭攻击。 据悉,今年 9 月 10 日 酸黄瓜 Pickle Finance 启动流动性挖矿,9 月 14 日 V神发推文赞赏该项目,使其代币价格暴涨 10 倍。而遭到此次攻击后,酸黄瓜损失近价值 2000 万的 DAI,同时 24 小时内其代币腰斩。 CoinmarketCap 数据显示, Pickle Finance 代币(Pickle)的价格在24小时内,从 22.7 美元跌到 10.2 美元,它的市值在未销毁的情况下, 24小时内蒸发了 1220 万美元。 发生了什么? PeckShield 通过追踪和分析发现,攻击者通过StrategyCmpdDaiV2.getSuppliedUnleveraged() 函数查询资产余额 1972万 美元;随后,攻击者利用输入验证漏洞将 StrategyCmpdDaiV2 中的所有 DAI 提取到 Pickle Jar:这个漏洞位于 ControllerV4.swapExactJarForJar() 函数中,其中包含两个既定的伪 Jar。在未验证既定 Jar 的情况下,此步骤会将存入的所有 DAI 提取到 Pickle Jar,并进行下一轮部署。接下来,攻击者调用 earn() 函数将提取的 DAI 部署到 StrategyCmpdDaiV2 中。在内部缓冲区管理中,黑客调用了三次 earn() 函数,在 StrategyCmpdDaiV2 中生成共计 950,818,864.8211968 枚 cDAI;第一次调用 earn() 函数存入 1976万 枚DAI,铸造 903,390,845.43581639 枚 cDAI;第二次调用 earn() 函数存入 98.8万 枚DAI,铸造 45,169,542.27179081 枚 cDAI;第3次调用 earn() 函数存入4.9万 枚DAI,铸造 2,258,477.11358954 枚cDAI; 随后,攻击者调用 ControllerV4.swapExactJarForJar() 函数,利用任意代码执行将 StrategyCmpdDaiV2 中的所有 cDAI 提取出来,这一步中,_execute() 函数有两个参数:_target和 _data,_target 指的是目标地址,即图中橘色所示部分;_target 是一个加白的地址,攻击者没办法任意控制此地址,此处他们利用的是 CurveProxyLogic,该加白的合约(能通过 262 行 approvedJarConverter[_targets[i] 的检查。也就是说,能被完全控制的是参数 _data,即图中紫色所示部分,_data 中包含 _execute() 函数可调用的add_liquidity() 函数,以及传给 add_liquidity() 的所有参数。 此时,咱们回到橘色框里的 curve、curveFunctionSig、curvePoolSize、curveUnderlyingIndex、underlying,其中 curve 是一个地址,它表示橘色框里倒数第二行中的 curve.call() 函数可以执行任意一个合约,因此,攻击者把 curve 设置成 StrategyCmpdDaiV2,curveFunctionSig 表示除了刚刚指定合约外,还可以指定要调用此合约的函数,通过此操作攻击者成功调用 StrategyCmpdDaiV2.withdraw() 函数…
-
下一届SEC主席面临着哪些挑战?
原标题:《下一届SEC主席面临的挑战》 据美国媒体报道,现任SEC主席Jay Clayton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离职。下一任SEC主席在加密数字金融行业中的政策如何马上就成为现在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Clayton任职期间, SEC对于加密数字金融持非常保守的态度。在2017年期间,由于市场中出现的基于通证的融资发展得非常快, SEC明确地表明了它在此方面的观点。它将通证分为证券型通证和工具型通证两种,并且坚持认为,如果一个通证属于证券型通证,那么它就要按照目前证券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运作。在表明此方面的明确观点的同时。 SEC也在不断地采取监管措施打击此方面的违规行为。由于SEC在此方面的措施,美国市场中基于通证的融资开始逐渐地在证券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主要的应用就是采用通证来代表另类资产,采用证券登记豁免的方式进行生成和流通。但由于此方面法规的严格限制,所以美国市场中证券型通证的发展比较缓慢。 在对市场中现有的各种通证的确认方面, SEC只表明比特币和以太坊不属于证券型通证。对于其它的通证,它并没有表示出明确的态度。因此这些通证的运行面临着潜在的SEC采取监管措施的风险。 在对比特币相关产品的监管方面,SEC拒绝了市场中的多次的比特币ETF的申请。它给出的理由包括不受监管的交易场所中比特币的市场价格操纵,以及比特币的托管没有合规的托管机制。 在通证交易所方面,目前美国市场中的Coinbase是通过申请各个州的货币转移牌照来获得合法经营的。按照这类牌照的要求, Coinbase只能提供加密数字货币的交易服务,而不能提供证券型通证的交易服务。现在也有机构开始向SEC申请在全国范围内的证券型通证交易所,例如我在此前讨论过的波士顿证券型通证交易所 BSTX。但由于BSTX本身的设计问题, SEC一直没有对此交易所的申请作出批准或拒绝的答复。所以目前在美国市场中,依然没有可能看到会出现一个全国范围内的证券型通证交易所。 同美国另外两个主要金融监管机构相比,Clayton领导的SEC显然在加密数字金融的应用方面属于比较保守的地位。 CFTC早在2017年7月就将加密数字货币的衍生品交易和结算牌照颁发给了一个创业公司LedgerX。在2017年12月,美国市场中就出现了以合规的方式提供比特币衍生品交易服务。所以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在以合规的方式提供比特币衍生品交易服务领域,美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在美国银行业,目前的货币监理署代理署长Brian Brooks正在推进加密数字金融在银行业中的落地。他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银行可以向加密数字货币公司提供合法的服务,包括为数字稳定币的发行方提供储备物的托管服务。它现在推进的影响更大的措施是在全国范围内颁布一个支付服务许可,也就是允许非银行机构在全美范围内提供支付服务。如果这样的一个支付许可能够之行,那么一些加密数字金融公司就可以基于美元稳定币在美国市场中提供支付服务。这些公司因此就能够更加深入地集成到美国的金融体系当中。同这两个金融监管机构采取的措施相比,Clayton领导下的SEC显然是采取了比较保守的策略。 同国际上此方面比较领先的国家相比,美国市场中加密数字金融在证券行业中的应用发展并不是最领先的。在这个方面,瑞士是处于非常领先的状态。瑞士数字资产交易所SDX实际上是瑞士金融行业共同建立的一个数字资产交易所。SDX在分布式记账技术支持的基础上交易数字化资产。由于这个交易所同瑞士监管的密切合作,它在业务方面的进展肯定会同瑞士相关政策保持同步。现在看来,SDX是在金融监管的范围内,以非常有计划的方式,并且在战略方向和经营策略方面都是正确的情况下推进的。因此在加密数字金融在证券行业中的落地方面,瑞士肯定是领先美国的。 在下一任SEC主席的候选人方面,媒体已经在报道几个可能的候选人。其中之一是前美国前CFTC主席 Gary Gensler。Gensler此前在高盛工作过20年。后来在奥巴马政府期间,担任过CFTC主席。在离开政界和商界之后,他一直在MIT商学院做教授。他同时还担任MIT媒体实验室数字货币项目的顾问。他的一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区块链和加密数字金融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他对加密数字金融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见解。他现在被拜登聘请为金融监管顾问,所以媒体猜测他也有可能担任下一届SEC主席。如果他确实成为SEC主席,那么预计他会积极推动加密数字金融在美国证券行业中的落地。 不管是谁担任下一届的SCI主席,在他的任期内,在加密数字金融领域,他都会面对着一系列的非常大的挑战。 首先是对证券的基本定义。目前的Howey Test对解释基于通证的融资已经非常勉强了。由于此方面的不确定性,所以市场中的各种创新都存在着被监管的风险。鉴于通证能够以更加精细化的方式定义各种权益,以及支持通证流通的底层基础设施的成本大幅降低…
-
一文回顾2021年Q2加密货币行业:市场从峰值暴跌,比特币牛市是否仍能延续?
2021年第二季度是加密货币行业历史上的多事之秋。 本季度的前半部分充满了欢乐。2021年4月14日,Coinbase(COIN)的员工在公司直接上市时开香槟庆祝。比特币也创下了超过60000美元的历史高点(ATH),关注加密货币的目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机构投资者和银行纷纷宣布参与数字资产领域,注入股本并推出新举措以吸引客户加入。甚至管理着3.1万亿美元资产的美国第二大银行道富(State Street),也宣布将建立一个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DOGE的投机狂潮,它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周六夜现场(SNL)上扮演“狗狗币之父”(Dogefather)的背景下达到了0.74美元。ASS、SHIBA和CUMMIES也跟着出尽风头,尽管模因币很少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马克·扎克伯格甚至宣布了他的两只山羊的名字——Max和Bitcoin,这或许是在向全世界暗示他是比特币的最大支持者。 比特币的2021年第二季度 虽然比特币的价格在4月上旬上涨了10%,但其价格在月底却下跌了9%。价值的突然下跌本应引发一些危险信号,但市场忽略了重大逆转或市场疲软的警告信号,因为比特币自2012年以来首次出现连续六个月正增长。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市场疲劳的迹象。COIN直接上市在交易的第一天价格暴跌20%,特斯拉也宣布出于资金管理的原因出售了10%的比特币头寸。尽管如此,所有的迹象仍然指向牛市,因为加密货币市场的其余部分与比特币的价格表现表现背道而驰。4月,ETH上涨44%,DOGE继续保持着463%的上涨势头,甚至在后期ETC也上涨了146%。 5月中旬,比特币的价格开始出现最大逆转,以至于这个时期成为比特币历史上表现第三差的月份,跌幅达38%。这最终终结了本轮上涨类似2017年牛市的说法。 甚至它也不像是2013年的牛市,因为投资者发现自己仿佛身陷一片未知水域。在此之前,四年的周期性顶部从未如此温和,牛市中期的逆转也从未如此严重。 5月份还带来了一系列以FUD(恐惧、不确定性和怀疑)为主的负面新闻事件。市场参与者开始怀疑这次针对比特币的攻击是否是有预谋的。负面新闻包括特斯拉停止接受比特币购买,理由是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问题。这导致主流媒体频繁报道比特币的煤炭使用量和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甚至天主教教皇也评论了基于“高污染化石燃料”的技术的危害。最重要的是,特斯拉的声明引发了马斯克对比特币的破坏性言论,尽管后来他认同比特币可以激励可再生能源的说法。 资料来源:Travis Kling 虽然出现了许多有效的ESG反驳观点,但在很大程度上都被主流媒体忽略了。迈克尔·赛勒(Michael Saylor)甚至倡导成立北美比特币矿业委员会,以收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数据。当比特币似乎正朝着ESG的正确方向发展时,公众的抗议很快就在6月中旬停止了。对于2021年第二季度,比特币矿业委员会报告称,比特币矿业能源使用量仅占世界总能源消耗的 0.12%。 资料来源:比特币矿业委员会 在美国,该行业也经历了监管逆风最繁忙的月份之一。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敦促新的货币监理署(OCC)负责人审查过去对加密货币有利的裁决,据称OCC、FDIC和美联储正在就建立机构间加密货币政策小组进行谈判。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其联邦银行监管机构的身份,正在向银行发出关于加密货币使用的信息要求。据报道,美国国税局正在打击加密货币的逃税行为。该机构还与司法部一起,对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币安进行调查。 此外,纽约州提出了一项参议院法案,在评估环境影响的同时,暂停比特币挖矿三年。财政部也要求将超过1万美元的加密货币转账报告给美国国税局。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称,美国加密货币监管框架不够完善,并推动建立一个新的框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加里·詹斯勒(Gary Gensler)表示,加密货币交易所需要加强投资者保护,最具破坏性的可能是大量的假新闻和未经证实的声明。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机构采用比特币可能意味着宏观经济在这次抛售中起了作用。2021年5月12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4.2%,是自2008年9月以来最高的通胀数据。鉴于市场过热的迹象,尽管糟糕的就业数据缓解了这种迹象,美联储的会议纪要暗示,他们开始考虑缩减购债规模。尽管传统金融市场保持相对平静,但这导致美国实际收益率上升9个基点。市场已经知道,由于COVID-19的低基数效应,通胀数字很高。然而,对于传统机构投资者来说,处于风险曲线末端的比特币出现了大幅抛售。正如预期的那样,美联储将耐心等待经济数据,以决定他们是否会从预期的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缩减。对缩减的担忧有所缓解,但比特币的价格未能恢复。 5月21日,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要求“打击比特币挖矿…
-
灰度比特币信托因 FTX 崩盘而关闭,溢价损失 41%
11 月 9 日,GBTC 以 41% 的创纪录折扣收盘,每股价格为 8.76 美元。 消息在 11 月 7 日加速的 FTX 银行挤兑之后,比特币比特币16,278 美元价格开始下跌,在撰写本文时,五天内下跌了 21%。全球最大的比特币机构基金——灰度比特币信托基金(GBTC),是快速市场崩盘的受害者之一。 11 月 9 日,GBTC 以创纪录的 41% 的折扣收盘,每股价格为 8.76 美元。总体而言,自 2021 年 11 月 12 日达到每股 51.47 美元的峰值以来,GBTC 已逐渐下跌近一年。 GBTC的一个结构性问题在于它是一个投资信托基金,其股票不是自由创建 的,也没有提供赎回计划. 这种低效率与基金持有的基础比特币相比,造成了巨大的价格差异。 据报道,这就是为什么 Grayscale 一直试图将GBTC 转换为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这使得做市商可以创建和赎回股票,从而确保溢价或折价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最小的。 自 2021 年 10 月提交申请以来,该公司一直在等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最终决定。6 月 29 日,SEC 正式拒绝了 Grayscale将 GBTC 转换为现货比特币 ETF 的申请。然后 Grayscale 决定上法庭——10 月 11 日,它提交了公开的法律简报,以质疑 SEC 的决定。 当前的市场危机始于 11 月 2 日,此前有报道称 Sam Bankman-Fried 创立的交易公司 Alameda Research 泄露的资产负债表表明该公司持有大量FTX 代币光纤到户2.73 美元,FTX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原生代币。一家持有如此多资产的大型贸易公司与加密社区有关,并提出了有关 Alameda 和 FTX 之间关系的问题。 相关:FTX 和 Binance 正在进行的传奇:到目前为止发生的一切 自那天起,情况迅速发展,导致 FTX 用户全面“挤兑”,他们开始从交易所提取资金。Nansen 11 月 7 日报告的数据显示,FTX 的稳定币流出量在 7 天内达到 4.51 亿美元。
-
观点 | 新闻“上链”会是下一个蓝海吗?
本文来源:人民数字FINTECH 作者:马迪尔 写在前面的话 在数字技术与商业营销双重逻辑推演下,科技手段与内容创造、大众传播的整合,带来一种全球化、社会化、易于获取的全新媒体形式。 数字技术作为行动主体对中国新闻业态的影响,是当下新闻学界研究中国新闻业变迁的主流视角。人与技术的关系成为理解和反思中国新闻场域的新变量[1]。然而,在信息内爆、不实新闻、广告欺诈等问题层出不穷之时,数字媒体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反而是挑战重重[2]。 人民数字FINTECH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信息生产传播面临的伦理困境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对未来数字信息核链式传播的影响。 数字媒体时代“守门人”角色的淡出 数字技术作为行动主体对中国新闻业态的影响,成为当下新闻学界研究中国新闻业变迁的主流视角。 然而,在民粹主义思潮涌动下,信息内爆、不实新闻、广告欺诈等事件层出不穷,社交媒体时代的虚假新闻也早已广为病诟,人们对数字安全、隐私侵犯、财产损失等问题忧心忡忡。 有学者认为,已有的传播生态和秩序被颠覆,传统的新闻理念和架构也因此受到极大冲击,面临着新闻生产模式、新闻伦理的重建[3]。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曾经作为用户(user)的受众,正以新闻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的多维身份在新传播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精英主义立场的专业新闻观逐渐被解构,何谓“新闻”的定义权重新转移至用户手中[4]。相比以往经由传统媒体把关的“精英筛选”标准,新闻源由“大众筛选”或用户“选择即生产”的方式,降低了用户对虚假新闻的辨识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闻把关的权威性[5]。 如此,新闻业传统“守门人”角色的逐渐淡出是否真能催生、催熟所有公众,依靠公众自身媒介素养辨识新闻真伪?这恐怕是个伪命题,让人细思恐极。 数字传播方式变革的痛点 在数字技术推广下,原子裂变产生的链式反应也适用于社交媒体传播中指数级增长的特征。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的核链式传播——“传播源—激发层—裂变层”的链式传播,加剧了社交媒体平台虚假新闻的扩散,尤其是一些自媒体为了涨粉,病毒式的扩散虚假新闻。 图: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的核链式传播 在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理念和传播模式都发生深刻变化之时,新闻文体的多样化也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守门人”的痛点。 1、自媒体新闻转述的偏差 媒体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消解了虚拟现实和客观真实之间的界限。互联网新闻在传递过程中,某些新闻细节被选择性锐化(被保留的细节成为了剩下来的讯息的核心内容)或强化性锐化(以夸张的方式对某些细节进行强化)[6]。在自媒体后续一系列的新闻转述过程中,新闻信息会因为实验对象受众的兴趣、态度、文化规范或刻板印象期待,而出现歪曲或被同化等现象。 2、开放性文本“无把关” 新媒体是典型的“无中心”传播,不仅没有严格的审核把关过程,受众对文本的改造也更为容易。社会化网络广泛普及以来,UGC(用户原创内容)成为受众接触的重要新媒体文本形式。 以往的电视报刊文本大多是经过深思熟虑、经过严格把关,带有特定“意识形态”目的的系统化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潜移默化地让受众接受现有制度。而“去中心”、“无把关”、“无边界”等特点使新媒体的文本更为开放和包容,但也带来了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浅薄化”。 3、舆论“失范” 当终极价值与合法手段两者之间出现矛盾时,这种现象被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定义为“失范”(anomie)[7]。从业者若不认可且没有遵守应当遵守的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就会造成失范现象。 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引导舆论相对规范有序;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庞大,自媒体传播平台与规范的新闻职业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和立场不一致、两者发生冲突时,就可能造成新闻伦理失范[7]。且自媒体传播平台数量庞大,往往会主导社会舆论的走向。一些自媒体传播平台多次声称自己仅仅是一个“科技公司”,并不会引导新闻伦理的方向,但其实质正是意识形态中技术至上的工具理性现象,导致新闻伦理偏离方向。 4、多元文本的虚拟化建构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传播更加强调社会关系的虚拟化建构。新媒体能制造全新的情境体验。网络空间的文本、图像、音视频及三维虚拟空间,为受众制造了在真实世界中难以企及的新闻感官的奇幻体验,新媒体情境下的新闻的构建方式更为多元,也为不实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更“便利”的方式。 即时性、空间感、互动性等这些在传统媒体时代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新媒体时代都已经通过技术实现突破,但在另一个维度上,也让负面信息病毒式裂变传播的特点更为明显[8]。网民的娱乐共享精神,使得信息在没有被“证实”的情况下便已经在自媒体上非理性散布。 公共新闻的概念伴随着自媒体而产生,个性化是其特点,当信源从传统媒体扩大到自媒体移动端时,缺少把关人的公共新闻中的“热点”新闻,更需要一个真实、客观、可溯源的技术把关支撑数字新闻新的生命。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