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涨幅引发的财富效应,最近算法稳定币占据各大行业媒体和行情软件搜索栏的头版头条。

算法稳定币 Base Protocol 和 Basis Cash 均位列 Uniswap 日成交量的前十名,而老牌算法稳定币 AMPL 则位于成交量的第 12 位,同时 Base Protocol 也是数据聚合平台 CoinGecko 的热度排名第一位。
不仅于成交量、搜索量、媒体关注度,社区对算法稳定币也有很强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算法稳定币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将作为一个基于智能合约的「美联储」理智的管理市场资本流通,也有人表示了对算法稳定币的嗤之以鼻,将其视为新一轮的庞氏骗局。
MakerDAO 的中国区负责人潘超曾于 18 年和 19 年发表过题为《Basecoin: 一个比 Bitconnect 还危险的骗局》和《「算法稳定币」是一个伪命题》的两篇文章,有趣的是文中的主角分别是当今大热的算法稳定币 Basic(Basis Cash 前身)和 AMPL。
本文将社区不同的观点整理如下。
推特用户 Andrew Kang 表示,类似于 2020 年的预言机概念,算法稳定币可能会在未来迎来大爆发。近期以法币为锚定的稳定币数量惊人的增长,且增长速度并未明显放缓。但是由于该稳定币的属性,用户如果不持有发型稳定币的公司,则无法获得稳定币增长的红利,即使是 MakerDAO 在 DAI 疯狂增发的过程中也无法获得应得的收益。同时锚定法币稳定币也不具有去中心化的特质,存在着被中心化机构强制处理的可能性。
而如果用户持有算法稳定币,随着稳定币市值的增加,可以享受到这部分的红利。可算法稳定币需要不断扩大规模以满足真正的落地需求,此时存在着一个悖论,没有需求无法扩大供应,但供应不足算法稳定币难以稳定,用户不会产生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先将其演化为一种「庞氏骗局」,通过吸引追踪利益的投机者这种方法扩大算法稳定币的市场规模。类似于 Farming 的二池理念,算法稳定币的初期也需要高收益来吸引资金扩展规模。(律动注,Andrew Kang 是 ESD 利益相关者。)

Crypto Insights 表示算法稳定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稳定币,而是一种算法调整的稳定性代币。
也有用户表示,市场将会在锚定稳定币和部分抵押稳定币之中为算法稳定币提供一个市场。而算法稳定币将一直作为一个健康市场的组成部分而存在。
也有很多用户对算法稳定币的火爆表示了费解,并提示了风险。
首先笔者认为,有些领域是不能绝对市场化的,所谓的「算法稳定币」很难真正稳定,从而满足其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功能,即稳定以满足作为交易媒介的作用。即使算法稳定币做到足够大的规模,也没有证据能够表面其能够保持足够的稳定,如果在市值扩张到所谓的「足量」而未能达到理想化的稳定币状态,不能满足作为交易媒介的实用性,那么算法稳定币就有可能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庞氏骗局」。
来自谷歌的 Tyler Reynolds 表示,他并不明白类似于 Basis 的算法稳定币的作用是什么。因为 Uniswap 仅使用 DAI 就可以满足预言机的要求,而如果 DAI 的价格下跌,则存在关联性 BAC 的价格同样下跌。

Deribit 的 Hasu 在一个算法稳定币即将大爆发的帖子下面评论道,这些算法稳定币只会是这场「战争」的失败者。

正如潘超于《「算法稳定币」是一个伪命题》提到的,仅仅依靠自动运行的算法,就如同面对一个拥有基本聊天功能的机器人,可以日常对话,但在面对更复杂的需求和突发的情况时,与完备的系统还相去甚远。
绝大多数用户并不理解算法稳定币的工作原理,市场的热度主要是由于财富效应导致的。持有算法稳定币具有亏损的风险,算法稳定币并不一定真的「稳定」。用户需要认真研究而不是被市场热度所裹挟。
参考阅读:
《Uniswap 交易量第一:九种算法稳定币一览》
《Basecoin: 一个比 Bitconnect 还危险的骗局》
《「算法稳定币」是一个伪命题》
文章来源:观点 | 算法稳定币是创新还是骗局?
温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本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币圈财经官方立场无关。
相关推荐
-
2021年牛市投资的18条干货建议
在2021年的第一天,我在此总结投资经验给大家: 1、BTC要保有一定仓位,最好是所有加密资产投资资金的50%以上; 2、第1条做不到的话,拿着ETH不要乱动; 3、第2条也做不到的话,一部分仓位去DOT; 4、小币(尤其是DeFi领域)仓位不要超过总体仓位的10%; 5、尽量少参与“新的币种-ETH”、“新币种-USDT”等挖矿,LP流动性挖矿可以参与,但是要降低流动性损失,比如使用稳定币挖矿; 6、普通投资者不要碰杠杆(如期货合约、杠杆借贷等等),高手请忽略; 7、亏钱后不要气馁,不总结不深思,未来还会亏更多; 8、赚了钱不要留太多USDT,换成RMB,放到银行卡里; 9、如果比特币突破4万美金,开始减仓(不要犹豫);突破5-6万美金,大幅度减仓70%-80%,剩下的10-20%,长期拿住,十万美金不是比特币的顶,但是什么时间能到没有人知道; 10、不要借钱投资; 牛市赚钱的人相对熊市多一些,但不保证每个人赚钱,牛市亏损起来更加夸张,因为牛市大家底气足,会有冲动借钱投资,赌一个明天。回调之后,一地鸡毛。 11、第10条做不到的话,借钱金额有个上限:你自己三个月的工作收入。如果你一个月工资收入为10万元,可以借30万元; 12、对比第11条,如果有关系极好的朋友来找你借钱,可以借,借款金额上限为你3个月的基本工作收入; 13、疫情继续发展,人类已经有超过1%的人感染。美股、A股、加密市场今年收益都很好,这里面会有很多人分析为什么会涨,不用太相信。很多人会唱多,投资要独立思考,即使有专业人士指导也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备注:地球人口77亿,新冠确认人数已经超过了8000万。 14、设立自己的止盈止损点位,到了就走,不贪; 15、投资这个事儿,赚到就是优秀,因为大多数人是亏的,极少数人是大赚。减仓变现之后,享受生活,认真工作,不要纠结赚多赚少的问题; 16、赚了钱不要肆意挥霍,因为赚钱一辈子,亏钱一下子; 17、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 所有的资产、商业活动都是为了增加你的信用值,这个信用值不单单是你有多少资产、可以从银行贷多少钱、可以调动多少资金,而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础,牵涉到一个人的一切活动。 18、参考第17条,不要迷信股市、黄金、房子以及加密资产,不要迷信价值投资,一般人找不到“价值”。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和认知,这些东西永远可以变现。 文章来源:2021年牛市投资的18条干货建议
-
20/21 问与答:加密世界最酷的、坚定看好的、被高估的各是什么
采访:潘致雄 不服来辩: 2020 年的加密货币世界,最重要关键词是「 DeFi 」和「 比特币」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为区块链找到了一个完美契合的应用场景;比特币则是屡创新高,以让人目不暇接的速度获得了主流机构的青睐。 当然,也不必双叶蔽目,这两个关键词远不能代表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态势。加密世界的发展参差多态: 多样化的公链 生态 在持续发展、 以太坊的可扩展性 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稳定币 为成为进入主流的新杀手应用苦苦奋斗,大量的创新和野蛮试错还在路上。 预测未来是一道难题,但值得尝试。此前,链闻发表了由 Token Daily 邀请 40 多位 海外加密社区的行业大咖对 2021 年做出的预测。作为补充,我们又邀请了十多位中文加密货币社区的 洞察者 和 最活跃的 参与者 ,快问快答: 2020 年 最酷的 东西是什么? 错过了、 挺遗憾的 有哪些? 坚定看好 会有爆发式增长的是什么? 什么技术或概念 被高估 ? 受访者包括: 赵长鹏,币安创始人 Sharlyn Wu,火币首席投资官 邓超,HashKey Capital 董事总经理 咕噜,MYKEY、币乎联合创始人 匹马,Continue Capital 联合创始人 Arthur Cheong,DeFiance Capital 创始人 Andrew Kang,Mechanism Capital 联合创始人 杨民道,dForce 创始人 代世超,DODO 联合创始人 汤洪波,DeBank 联合创始人 站长,BTC12 Capital 创始人 Jennifer Liu,D1 Ventures 合伙人 曹寅,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 索老头,真本聪社群主理人 陆遥远,麦子钱包产品负责人 大硕,DAOSquare 首席研究员 核心看点 在所有的采访内容中,「比特币」一词仅出现过一次,绝大多数人都提过 DeFi 和 DeFi 相关的概念或项目。 很多人都认为 2020 年最酷的概念是 DeFi,而且更多人会关注在具体的 DeFi 概念,比如 AMM (自动做市商) 、 PMM (主动做市商) 、 算法稳定币 、DEX (去中心化交易所) 等。另外还有人提及由 YFI 引发讨论的公平分发 (Fair Launch) 机制,以及威胁以太坊长远发展的 Layer 2 解决方案,特别是 ZK Rollup 技术。 链闻还采访了各位在 2020 年 最遗憾没有参与 的项目,大家提及项目和领域就比较分散,包括算法稳定币和 Web3,项目则包括 Orion Protocol、The Graph、SushiSwap、Chainlink 等——显然,每个人的悲伤各不相同。 展望 2021,除了上述一直在提的 DeFi、算法稳定币之外,还有 AMM 、 合成资产 、 波卡生态 、Layer 2、比特币出圈、Keep3r 和 Tornado.csh 等概念和项目,可能会是在 2021 年有快速增长的领域和方向。 最有意思的是,企业级区块链、流动性挖矿、聚合器、STO (证券型代币) 、以太坊 2.0 都可以算是挺热门的概念,但显然大家看法分歧颇多,每每有人认为这些概念 被高估 。 2020 年最酷的产品 / 技术 / 概念是什么? Arthur Cheong :当然是去中心化金融 (DeFi) 。这是目前无需许可和公链领域中最具有「 产品市场匹配度 」的概念,其增长数据已经说明问题了。从年初的 10 亿美元锁仓资产量到现在超过了 150 亿美元 。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也有重大突破,增加了他们在整个加密资产交易总量的份额。我预计在可见的未来,DeFi 仍将是最具有「产品市场匹配度」的领域。 邓超 : DEX 的崛起,标志着数字资产交易的一个里程碑。交易从传统的订单簿模式转向 AMM 模式的探索,从中心化平台开始分流到去中心化协议,用户对自己的资产更有掌控权,将 DeFi (指去中心化的数字化金融,不是狭义的流动性挖矿) 向分布式金融 / 分布式商业的长期目标推进了一步。同时,也带来了与 DEX 交易相关的 Oracle、聚合器、保险等新业态或应运而生、或加速成长。但是,相比 CEX (趋向合规监管) ,DEX 也给行业监管、合规带来一定挑战,需要行业和监管机构一并探索。 Sharlyn Wu : 公平分发 (Fair Launch) 从根本上改变了区块链世界的权力结构,也展现出非合作博弈世界的全新可能性。 赵长鹏 :DeFi,围绕流动性挖矿和 AMM 的创新,尤其是对稳定币交易的创新,非常有趣。我相信这个趋势会继续保持。DEX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也非常适合小型且处于发展初期的代币上架,这为像币安这样的大型 CEX (中心化交易平台)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验证基础。 Andrew Kang …
-
观点 | 机构投资者不能拯救加密领域,但能助其发展
机构玩家正在进入加密生态系统,但他们将如何影响这个行业?他们会促进这一系统的发展还是使它崩溃? 当前世界经济的现状促使机构投资者开始寻找其他的投资方式。而越来越多的是,比特币(BTC)正在成为这样的工具。 自8月以来,商业智能公司MicroStrategy已经购入了总价值4.25亿美元的BTC。与此同时,数字资产管理公司灰度投资(Grayscale Investments)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则筹集了创纪录的资金,共计14亿美元。 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庆祝机构投资者成为加密领域的“救世主”呢?或者相反,他们是否会导致数字资产行业的衰落呢? 安全资产已陷入全球危机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机构盯上加密货币的主要原因。当前,从传统市场的安全资产中获取回报已陷入了全球性的危机。储蓄账户和美国国债等优质债券等低风险工具,近年来的收益率持续走低。而且,由于这些资产的低回报率,通货膨胀就能吞噬掉利润,使得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ROI)成为负数。 此外,像丹麦、瑞士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则通过负利率的手段刺激了经济。虽然这是对抗通货紧缩的好办法,但是负利率和低利率也使得人们不愿意投资安全资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金融工具是让投资者失望的。相反,我们正在经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也就是低风险投资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可观回报的阶段。 这将推动人们对加密货币兴趣的发展,直到全球经济发展到传统资产重新表现良好的阶段。与一般市场相比,数字资产行业的发展速度要快得多,而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多重原因。由于围绕市场的监管审查有限,加密项目的心态也会不同。另外,目前的技术水平也允许并鼓励该领域的企业进行创新。 因此,加密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行业,也有为投资者带来优良回报的历史。此外,即使在全球经济危机中,比特币的波动性也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一种资产的波动性越小,投资者的风险也就越低。 一方面,上述情况使得加密资产对个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而另一方面,目前的数字资产市场也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满足其投资回报率预期的方式。他们玩得很大,而且他们研究比特币的原因也非常充分。 近期机构型大涨对加密货币的影响 从事加密行业的人往往认为,机构投资者将是下一次比特币繁荣的主要促进者。然而,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当然,相反的情况,也就是机构将以鲸吞式的投资腐蚀整个加密市场,同样也不正确。 机构投资者并不会“摧毁 ”加密市场,也不会将比特币“送上月球”,而是能够帮助加密市场走向成熟,使其更具效率。例如,当BTC价格过低时,他们就会利用这种低效将其推高,而当数字资产价格过高时,他们又会将其拉低。 由于机构投资者都是老道的投资者,有着丰富的货币市场经验,因此他们便会按照上述做法来控制风险,并实现收益最大化。这样就可以抑制波动,增加市场流动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的采用率和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对BTC价格长期走势的影响,是比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更大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也意味着加密投资的潜在收益也会相应减少。但这并不会导致数字资产行业的衰落。相反,这是所有新市场在进入大规模采用阶段时自然发展的标志,这将促使加密货币行业更加成熟稳定、而且波动性也会更小。 像MicroStrategy最近所做的,在加密领域采取强势仓位,会为其他把加密货币视为严肃资产类别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买入信号。而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MicroStrategy是一家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其在比特币上的行动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因此,它对股东的金融义务也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收购大量的BTC,MicroStrategy坚信此举并不会对其股价和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不利影响。 即使一家私人企业——无论规模多大——在加密领域采取了MicroStrategy那样的立场,它也不会像MicroStrategy那样成为重大新闻。 有了机构投资者,加密领域有望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2017年时,加密市场上还没有多少机构投资者。那时,处于FOMO,炒作和欺诈以及更多的网络威胁,投机便成为了推动1CO热潮和极端牛市的主要力量。 如今,随着有效监管在多个司法管辖区的进行,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效率的推动,加密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成熟。较少的风险和良好的回报,使得比特币成为机构的另类投资。而现在,他们也在大量涌入这一行业。 原文作者:KONSTANTIN ANISSIMOV 原文链接: 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institutional-investors-won-t-save-crypto-but-they-will-help-it-grow 文章来源:观点 | 机构投资者不能拯救加密领域,但能助其发展
-
普华永道合伙人预测2021区块链领域6大新景观:加密领域并购将大大增加
2020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也是金融科技和区块链加密技术催化剂之年。2021年,这一势头并没有放缓的迹象! 作者 | Henry 普华永道合伙人、香港大学教授编译 | 陈一鸣 链新原文:https://finance.yahoo.com/news/10-predictions-2021-china-bitcoin-174532075.html本文系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链新》立场 2020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也是金融科技和区块链加密技术催化剂之年。2021年,这一势头并没有放缓的迹象! 下面是我对未来一年区块链行业的一些预测 1. 中国将引领央行数字货币竞赛 正如我们去年预测的那样,2020年是央行数字货币(CBDCs)的标志性一年。全球80%的中央银行都在积极参与央行数字货币,而来自天秤座(Libra, 现在叫做Diem)的无形压力加快了这一进程。Diem预计很快就会启动,我们应该会看到这一领域的许多新进展。 虽然批发模式的CBDC的发展很重要,但央行的重点可能会集中在零售模式CBDC上,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与仅介于央行和银行之间、从公众角度在幕后操作的批发模式CBDC不同,零售模式的CBDC将允许公众持有真正的数字形式的央行货币。在2020年,从巴哈马群岛到英国,一些国家在零售模式CBDC方面的举措占据了媒体的头条,我们也应该期待其他G20国家宣布他们自己的计划。 而在实践中,所有的目光都将聚焦到2021年的中国,因为中国将继续推进数字人民币(DC/EP),为未来的货币开辟道路。在最近的试点阶段,中国央行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了400万笔交易,交易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3亿美元)。目前来看,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中国是否会继续推进这一项目,而是以多快的速度推进。 2. 传统金融机构爱上比特币? 2020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年,因为机构玩家进入了加密空间。我们不仅看到摩根大通(JPMorgan)和渣打(Standard Chartered)等大型机构继续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从花旗(Citi)到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许多机构甚至开始定期承保这一资产类别。 随着许多银行开始公开他们的加密资产计划,我们可以预计到2021年这一趋势将会加速。这将进一步促进传统买方公司的进入,这些公司不仅更愿意与这种受监管的中介机构进行交易,而且在许多情况下,由于自身的监管或投资者限制,它们有义务进行交易。 尽管迄今为止投资银行是加密行业最活跃的参与者,但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私人银行。多数大型私人银行曾经忽视比特币, 我们预计, 一些前瞻性的私人银行将视提供加密资产为其竞争利器, 推动高净值和家庭财富办公室等客户基础加入这个行业。 3.收税机构提升加密资产税收清晰度 正如我们去年预测的那样,2020年加密领域出现了突破性进展。美国国税局(U.S.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向每个美国人发送了一份关于持有加密资产的调查问卷,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等组织也就此发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报告。 正如“普华永道全球加密报告”所显示的,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税务机关正在提供明确的加密资产税务指导。虽然几乎没有一家公司提供关于加密资产借贷或押注等话题的指导,但现在大多数公司都提供了加密资本收益或采矿收入等方面的指导。预计2020年加密领域税收透明度将有所改善。 这对该行业是一个积极因素,因为税收透明度对于机构投资者非常重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近几个月来,加密市场的兴起使许多零售和专业交易员获利,这为税务当局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在如此艰难的经济环境下得到应得的回报! 4. 加密领域并购将大大增加 尽管存在经济危机,但对于加密行业来说,2020年发生的并购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显示,加密行业在2020年前六个月的并购总额已经超过了2019年的并购总额,平均交易规模从1920万美元增加到4590万美元。 我们应该期待加密行业的并购活动在2021年继续下去,特别是加密行业的独角兽越来越多地成长为巨兽,收购或投资那些为他们现有产品提供辅助服务的公司。 这些加密行业的巨兽可能越来越多地在亚洲掀起浪花, 在2021年,加密并购交易活动将继续从美国转移到亚洲,57%的交易会发生在亚太地区国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 今年上半年的并购活动高于2019年的51%和2018年的43%。 5.传统的对冲基金和家族理财室争相进入加密领域 2020年,从古根海姆(Guggenheim)到文艺复兴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大型对冲基金都在认真考虑进入这个领域,而几位知名的公共…
-
观点 | 以太坊的路线图应该改变吗?
作者:阿剑 自 《A rollup-centric ethereum roadmap》(中文译本)一文发表以来,整个社区都对以太坊(尤其是以太坊 2.0)的路线图产生了疑问。 2020 年 11 月 18 日,在以太坊基金会的 Eth2.0 研究团队的第五次 AMA 活动中,Vitalik 明白地表示,路线图已经发生了变化:(1)暂时不再强调 Phase2 的重要性,Phase 1 致力于实现数据分片(shard data),供 rollup 方式使用;(2)信标链将具备执行功能,即 Eth1-Eth2 合并之后,信标链区块将直接包含交易;(3)Phase 0 实现后的三大工作:轻客户端支持、数据分片、合并,将并行推进,任一模块只要准备好了就退出。 本文的目的不是为原来的三阶段路线图辩护。相反,本文是想主张,三阶段路线图虚无缥缈,新路线图食之无味,没有一种与 Eth2.0 相关的路线图值得以太坊放弃当前的运作模式、转向以 PoS 为基础的系统。 在这里,我会先讲解初始的三阶段路线图的论证思路及其技术难点;然后分析新路线图的可扩展性。最后论证,新路线图的可扩展性优势,已经渺小到不足以使以太坊冒险转入 PoS。 Eth2.0 的三阶段路线图 在过去两年,广为流传的 Eth2.0 路线图规划了三个依次序实现的组件: Phase 0:以 PoS 为共识机制的信标链 Phase 1:多条分片链 Phase 2:为所有分片增加执行功能 从这一路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原来的以太坊 2.0 的目标是打造一个 “分片化执行(sharded execution)” 的系统,意思是:每个分片都有自己的状态,这些状态按各分片的状态转换规则来变更;变更后的状态由信标链来敲定;由此,以太坊 2.0 就成了一个多个分片可以并行处理交易的系统。这也意味着,以太坊 2.0 是一个 “共识” 和 “交易处理(验证)” 解耦的系统,被分配到各分片上的验证者负责验证交易和状态的正确性;但这些状态的敲定则依赖于信标链的 epoch 敲定机制,两个过程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这种 “PoS 信标链 + 多分片” 的架构,似乎也非常好地利用了 PoS 算法本身的特点:为了解决 No-thing-at-stake 问题(PoS 出块不需要付出计算量,因此有资格出块的账户会尝试在不同的分叉上同时出块,使系统分崩离析),以太坊 2.0 所用的 Casper 算法要求用户先存入一部分押金才能获得出块资格,而如果验证者滥用了出块资格(比如同时支持两个分叉),则会被罚没押金;由此,像 Casper 这样的算法实际上在区块链上创造了两种可以相互沟通、但相互独立变更的状态:一种是普通用户的状态,另一种是验证者的出块权重状态;共识过程以出块权重状态为基础,达成共识也会更改出块权重状态;因此,共识过程先天独立于用户交易的验证,可以解耦;对任意的交易批次及结果状态而言,共识过程可以被抽象成一种 “终局性敲定机制”,逻辑上,多分片并行执行于是成为可能。 至于其可扩展性,以太坊分片技术的命名 “二次方分片(Quadratic sharding)” 透露了端倪:假设分片上的交易,其执行复杂性能够被化约到与区块头验证同样的难度,则分片化执行的架构,可以使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随着参与节点处理能力的线性提高而呈平方级提高。通俗来说,如果参与网络的节点(平均而言)在一段时间内能验证 4 个区块头,这就意味着,在参与一个分片时,节点们可以在同等时间内验证 4 笔交易,此时系统总处理量是 4 条分片 × 4 笔交易/分片 = 16 笔交易;如果节点的处理能力变成了 8(2 倍),则处理量会变成 64 笔交易(4 倍)。 听起来很美好,但是,这个“平方级扩展” 的论证中包含了如下假设: (1)存在一种技术,使得分片交易的验证,可以简化到与验证区块头同样的难度; (2)不存在跨分片的交易,即各分片内的交易是完全不会相互依赖的。跨分片的交易需要占用多个分片的处理容量,也要占据信标链的处理容量,会使可扩展性大打折扣。 关于(1),这个假设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无状态性(statelessness)就是这样的一种技术,它的思路是,在传播交易(或者传播区块时),附带交易所访问状态的证明(witness),使得交易的验证者无需持有交易执行之时的状态数据,就能验证交易的有效性。这一点极为关键,如果没有无状态性,参与分片验证的验证者就必须保存分片的状态,因为验证者会被不断分配到不同的分片链上,那就意味着他们必须保存所有分片的状态,在实践中也就意味着他们要不断下载所有分片的区块并处理交易,从而使整个系统坍缩为一个大区块系统(例:投入能处理 16 笔交易的资源,处理 16 笔交易)。遗憾的是,至今,以太坊 1.0 也没有研究出足够轻量的无状…
-
比特币吹捧记:不谈风险的乱奶都是耍流氓
来源:耳朵财经,作者:言一 2021年伊始,比特币仍然没有停止它的增长势头。 接连突破3万、4万美元高点,比特币显示了其作为“数字黄金”的巨大生命力。 一方面,机构入场、FOMO不断,唱多比特币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比特币的共识从未有如此一致。 另一方面,合约交易者损失惨重,专业交易员杠杆逐步降低。做多交易者与做空交易者之间裂开了一道鸿沟,分歧越来越大。 “大放水”还会维持多久、比特币疯狂何时又会结束成为了关注点。而更重要的是,要警惕FOMO,防范风险。 在风险极剧放大的比特币交易市场,基于零和博弈理论,输方必定惨败! 1 越奶越热的比特币 如果从“312暴跌”后的3800美元来看,截至最高点,比特币涨幅超过1000%。 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中,比特币跑赢所有大类资产,远超美股领头羊FAAMNG、COMEX黄金、NYMEX天然气、CBOT大豆、以及沪深300 等,在全球大类资产表现排行榜中高居榜首。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至10年前,彼时,比特币价格为0.0025美元。10年的时间,比特币涨幅达到了1300万倍,价格涨幅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奇迹。 FOMO情绪再现,韩国“泡菜溢价”达到两年高点(3.5%-5.5%),二级市场上,散户开启了对比特币的疯狂追逐。 矿机市场同样火热,已经淘汰的一代神机“蚂蚁S9”重出江湖,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按斤卖的矿机再次成为“香饽饽”,出现溢价并远远供不应求。 而国内媒体也开始大范围对比特币价格频频进行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甚至公开在头版头条对比特币突破35000美元进行报道…… 在国外社交媒体方面,截至1月4日,比特币相关推文数量就已创历史新高,达到14万条,此前最高记录为2017年12月的13.5万条。 公开的声音越来越多,直呼“骗局”的声音却少了很多,让人诧异的价格涨势成功让比特币出圈,越来越多的人对这项资产类别产生了兴趣。 即便比特币已经涨至令人诧异的水平,但是丝毫不影响行业人士对其未来的期待。 美国对冲基金天桥资本(SkybridgeCapital)创始人预测,到2021年底比特币价格可能达到10万美元。而此前,天桥资本也正式启动比特币基金,供新投资者进行投资。 前高盛高管、Real Vision创始人Raoul Pal则预测,比特币将在2026年攀升至100万美元。 就连此前一直唱空的比特币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也对比特币表示了些许认同。 市场情绪越发火热,越来越多的行业知名人士加入到了这波“奶”比特币的盛况当中,热闹程度已不输2017年底。 “接着奏乐,接着舞”成为了行业的真实写照。 2 暴涨原因几乎已成共识 与2017的暴涨不同,这次比特币暴涨的原因共识极其一致:货币超发,比特币的避险属性被绝大多数的人所正式认可。 比特币的稀缺性、标准化和可分割属性也进一步被得到了认可。 而这次暴涨的直接*****源于疫情后的各国货币史无前例的超发。数据统计,当前,西方四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超过25万亿美元,而在2008年,这一数字是3.6万亿美元。 短短12年的时间,资产负债表爆表7倍,令人咋舌。 在“大放水”的背景下,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价格齐飙,美股接连新高,黄金也于2020年创下最高水平,比特币作为新兴避险资产备受关注。 与以往不同的是,机构抢筹成为了这一波牛市的主旋律。 其中,灰度基金应该说是最大的助推力,截止目前,其比特币持仓高达60万枚。此外,商业情报公司MicroStrategy、美国保险公司MassMutual、支付巨头PayPal、新加坡星展银行等巨头纷纷入局,购买比特币或为比特币提供交易等功能。 有行业人士直呼,这一次是机构的“明牌牛市”。 也有人表示,“股市不再是反应经济的晴雨表,而是反映货币的晴雨表。”不过,比特币或许更适合作为反映货币发行情况的晴雨表。 比特币反映了货币超量发行的荒唐程度,比特币价格越“荒唐”,表明现实货币政策越荒唐。 风借水势,比特币因共识取得了今天的成绩。随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唱多比特币的声援当中。 3 做多还是做空? 即便共识已定,但是大多数持币人处于一种要不踏空,要不卖飞的状态。面对屡创新高的比特币价格,无论追高还是做空,痛苦指数都在飙升。 月初,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比特币属高风险资产不提倡年轻人加杠杆炒币》的文章。直接指出当前狂热年轻人动用杠杆炒币,风险激增。其也希望年轻人认清泡沫,理性投资。 的确,比特币等虚拟币作为一项新兴数字资产波动极大,即便趋势已定,但是增长过程必定极为坎坷。 加之众多数字货币交易所的期货合约、杠杆泛滥,保证金交易如同一把双刃剑,刀尖舔血必有翻车的一天。 1月4日,比特币突破34000美元高位后惨遭抛售,单日振幅达17.6%,最低下跌至27777美元,创下自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仅在…
-
观点 | EIP-1559 只是徒劳,毫无益处(修订版)
作者:阿剑 编辑: 曾汨 作者注:对于已经相当熟悉 EIP-1559 的读者,可以直奔下文第三节第四小节。在该部分,我提供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分析。你甚至可以从中知道,支持者所提出的哪些论点,在哪些情形下其实是对的。但是,他们都没能描绘出全部的影响。而不太熟悉这一主题的读者,可以从头看起。如果你还需要对 EIP-1559 内容的简介,请看这里。 一. 引言 “EIP-1559” 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这个成型于 2019 年 3 月的提案,因为引入了一个销毁手续费的机制(因而会减少供应量),被 David Hoffman 高举为 “以太坊货币政策中的最后一块拼图”,是 ETH “获得货币溢价的关键一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年半以前,读过 EIP-1559 提案二号作者 Eric Conner 撰写的介绍性文章之后,我写了一篇措辞严厉的文章,认为这份提案并不能解决提案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反而会引入更多交易摩擦。我的好友 Elisa 也帮我把文章翻译成了英文,可惜应者寥寥。 时过境迁,支持 EIP-1559 的声音近期一再出现,无论是对 “通缩以太坊” 的期待,还是因为 Gas Price 高涨而产生的焦躁情绪,似乎都加剧了支持论调的流行。 但我始终没看到一个能说服我的理由。这些支持意见,要么误解了手续费市场的运作原理(它实际上是并且只能是所谓的 “一价拍卖”,物主可以设定底价并且价高者得的拍卖);要么只看到了 EIP-1559 会造成的部分影响,而对它在其他方面的影响视而不见;总而言之,都不能提供完整的分析。 我收集了近期几篇对 EIP-1559 表示支持的文章: Analysis of EIP-1559(中文版) What if ETH had a fee burn 5 years ago EIP-1559 51% Attacks: Should you live in fear(币圈财经中译本) Ethereum fee market reform: EIP-1559 as a question of fairness(中译本) 我非常尊敬这些文章的作者在其中投入的智力资源。无论如何,没有这些分析,事情的全貌就不会变得更清楚。但在我看来,他们在下结论时都未免有些草率,对一些关键主张缺乏论证,或者耽于证明新的机制是无法被操控的,但却没有证明新机制会比当前的机制更好(下文将用 “#” 号加数字来指代这几篇文章)。我先从一些简单的经济学推理开始,然后详细讨论这几篇文章存在的问题。 二. 简单的经济学推理 假设有个东西的市场价格很高,你觉得剥夺生产者(卖方)从这个东西中获得的经济收入,可以使获得这种东西的代价变得更低吗? 很显然不能,因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削减卖方得到的收入会打击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也会卡住价格(利润率)的信号作用,使潜在的生产者进入这个生产领域的积极性下降,影响未来的供给量增加的幅度。供给量提不上去,说再多都是枉然。但 EIP-1559 恰恰就是想让你相信,削减矿工从 Gas 费中得到的收入,可以让 Gas 的价格降下来。怎么可能呢? 假设你现在去医院,发现医生的门诊金都很高,你觉得贵,你觉得以下哪种办法能让你获得性价比更高的服务(同样的代价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或者同样的服务只需付出更少的代价)? A. 游说政府出台门诊金的管制措施,给医生划分等级,为每个等级的医生划定门诊金的上限; B. 在社交媒体上控诉医生,痛骂医生都是唯利是图的家伙,不管病人死活,一点也不道德; C. 政府开始对门诊金收税,或者提高门诊金的税收比例; D. 政府一边对门诊金收税,一边安慰大家说不要紧,收上来的税我全部都不花,这笔钱我放在一个可以公开的账户上永不动用,帮大家搞通缩; E. 政府管制医生的诊金价格,同时给予医生补贴,最后还要对诊金收税; F. 政府一边对门诊金收税,一边说,这些税收会变成一个资金池,享受银行的储蓄利息,一段时间后会按诊金的比例连本带息把资金给回医生。你觉得哪种办法有用?没有任何一个有用。 #A,管制诊金的价格(显然是强制压低诊金),会导致需求量大增而供给量不足,体现出来就是可以挂号的号数出现上限、排队现象增多,还有帮助挂号的黄牛党。另外,病人的平均问诊时间也会下降。你以为你真得到了实惠?不,你的货币成本虽然下降了,但时间(排队)成本上升了,进一步地说,它是导致病人无法用出价来表达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急迫度,导致医疗资源的实际使用向时间价值更低的群体偏移。按照这个行内的话术来说,就是优质的医疗资源被 DoS 攻击了。 #B,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相当于给医生的报酬施加一个负价格。 #C,同样的一次问诊,能得到的收入更低了,医生愿意花的心思自然就更少了。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的税收都是同时从买方和卖方…
-
观点 | 比特币未来还能涨多少?
源自金融危机的社会实验 回望2008年,当时的资本市场正陷于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危机,雷曼兄弟倒闭后,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并向全世界蔓延。美联储为应对金融危机开始降息,2008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至0.25%的超低水平,正式步入零利率时代,从下图1可以清楚看到当时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下调。 由于已不存在降息空间,美联储随后采取了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以压低长期利率、刺激经济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开启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从2008年底至2014年10月,美联储先后出台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总共购买资产约3.9万亿美元。美联储持有的资产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7年底的约6.1%大幅升至2014年底的25.3%,资产负债表扩张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图1 近20年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变化 单位:% 在对人类历史上的这种周期性经济危机进行思考后,2008年11月1日,一个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密码学极客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评论组上贴出了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这是一个电子货币的新设想,比特币的概念就此面世。2个月后,即2009年1月,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亲手创建了比特币的创世区块,并获得了第一笔50枚比特币的奖励。由此,比特币正式诞生。 大放水时代造就的收益冠军 2020年,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各国封锁措施一度使经济大面积停摆、失业率飙升,二季度GDP跌幅普遍创历史极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份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相当于2009年跌幅的7倍,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世界银行同样预计,2020年全球GDP将负增长约5.2%。在189个国家中,将有170多个国家出现负增长,衰退幅度约是2008年次贷危机的两倍多。 回顾2020年3月,美国股市连续8个交易日内四次熔断,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形;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13.7%、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了55.0%、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1.13%下降至0.70%。为了应对新冠病毒带来的危机,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实施了前所未有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今年三月,美联储12天内连续两次降息共150个基准点,将基准利率下调至0-0.25%。并且美联储在降息后同时宣布开始无上限的量化宽松政策,在随后短短几个月内增发了4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扩张量占据了全球央行总扩张量的三分之二。根据数据统计,有史以来的美元有22%是2020年这一年印出来的。从下图2可以看出,2020年美联储基础货币的投放迅速增加。 图2 美联储基础货币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 时势造英雄。大放水时代造就了比特币这一收益冠军。2020年,比特币全年涨幅达到了318%,大幅跑赢了所有大类资产收益。 图3 2020年大类资产收益率 数据来源:Messari、JP Morgan 机构投资比特币的纪元 2020年很多国家采取大放水的方式刺激经济,具有抗通胀属性且极具稀缺性的比特币被视为对冲颓势美元和长期通胀风险的投资选择。机构开始疯狂涌入比特币市场,而众多机构中也不乏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Square等公司直接购买了大量的比特币,比特币矿业公司Riot Blockchain、Hive Blockchain和Hut8 Mining Corp通过购买矿机进行挖矿的方式参与采挖比特币;2020年10月,支付巨头Paypal支持客户直接在Paypal和Venmo应用程序中购买、持有和出售BTC、ETH等数字资产,为行业打开了更广泛的零售渠道,比特币应声大涨。PayPal首席执行官Dan Schulman 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资产的使用案例会越来越多,这将使比特币获得更广泛的共识。 MicroStrategy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Saylor表示已经通过MicroStrategy及他控制的实体购买了8.8万个比特币。按目前约3.3万美元的价格计算,其持有的比特币价值超过29亿美元。根据The Block Research的数据,2020年比特币牛市行情使数字资产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收获颇丰。其中,Galaxy Digital上涨了952%,Microstrategy上涨了166%,Square上涨了239%。可见上市公司购买比特币不仅可以获得比特币的增值收益,而且也能改善股票表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进入数字资产市场。 图4 2020年比特币与相关公司股价涨幅 针对传统金融的逆袭 根据1月4日的实时数据,比特币市值达到了6120亿美金,这一市值已跻身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Top 10。12月26日,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