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ypto.com Visa 持卡人現在可以在其已經很有吸引力的計劃之外獲得額外的現金返還獎勵。
- 這是 Crypto.com 與 Cardlytics 建立新合作夥伴關係的結果。
- Cardlytics 是一個現金返還獎勵系統,與阿迪達斯、Shake Shack、H&M 等零售品牌合作。
3 月 30 日,Crypto.com Visa 卡開始通過與Cardlytics的新合作夥伴關係提供額外獎勵。後者是一個現金返還獎勵平台,擁有數百個零售合
作夥伴和品牌。因此,持卡人將可以在 H&M、阿迪達斯、好市多、Office Depot、Shake Shack 和山姆會員店等頂級零售商處獲得獎勵。
美國的 Crypto.com Visa 持卡人除了現有的 Crypto.com Visa 卡獎勵外,還可以獲得高達 10% 的獎金獎勵。此外,所有美國持卡人都會自
動加入該計劃。
Crypto.com 北美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 Joe Anzures 表示,Crypto.com Visa 卡已經提供了市場上最具吸引力的現金返還獎勵。“在此基礎
上添加 Cardlytics 支持的獎勵將為我們的用戶帶來更多好處,”Anzures 說。
我們期待通過幫助我們的用戶解鎖其用於支付的加密貨幣的價值並在每次使用他們的卡時獲得加密貨幣獎勵來進一步推動加密貨幣的採用。
與此同時,Cardlytics 金融機構執行副總裁 Farell Hudzik 分享了公司與 Crypto.com 合作為消費者提供有意義的獎勵的興奮。“隨著越來
越多的消費者使用加密貨幣,這是一個重要的增長領域,我們很高興能成為這個新興市場的一部分,”Hudzik 補充道。
Crypto.com 美國 Visa 持卡人可以使用新的獎勵系統。無需額外註冊或操作即可解鎖新獎勵。相反,Crypto.com Visa 持卡人可以在
Crypto.com 應用程序內瀏覽在線或附近的優惠時簡單地使用他們的卡。這些行動將率先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加密貨幣,同時獎勵忠實的持卡
人。
在 FIS 的 Crypto.com 和 WorldPay 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結果表明,75% 的 Crypto.com 客戶希望使用加密貨幣購買商品和服務。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HECO 上的項目被攻擊,估計損失 400 萬 U!
最近看着比較火熱的就是杭州那事,當時鬧的又多火熱,現在的心裏就有多涼。 反正目前很多喫瓜的事情,也就看看就好了。但從外部的角度來說,很難斷定是誰對誰錯,再加上現在一切都傳播的那麼快,還是比較危險的事情。不過 1.2 億可能是很多人十輩子也賺不來的錢,畢竟中間有了太多的 0 了。 說正事了,PeckShield 派盾預警顯示,Heco 鏈上跨鏈去中心化交易所 DDEX 上 XDX Swap 遭到攻擊,攻擊者獲利 85.17 ETH (約 17.6 萬美元)並將其全部跨鏈至以太坊。 不久前確實是關注過這個項目,大概是 6 月 28 日的時候瞭解到這個項目,不過團隊內部商量了一下,覺得這個項目還是太小了,所以就不準備去挖。沒想到今天就出事了,似乎上面的資金就被盜了。 反正現在的資金都已經撤走了,看到這個 apy 都已經突破天際了。但是反正也沒人玩了。正如我所說,目前的行情下還是要穩定爲主,當時也關注過這個項目,都是幾百的 apy,但是 tvl 一直不是很高,所以商量了一下還是不要去玩了。 項目方還發了個聲明,總損失是 400 多萬 u。不過這個項目我看審計報告是 5 月份的,上線晚了一個多月。接下來看能否找回來吧,不過這種事情。 在此也給各位農民提個合理的建議,目前儘量只玩每個鏈上的 top3 項目,其他的項目個人覺得 bsc 上至少 tvl 2 億美元以上,heco 上 1 億美元以上,這樣還有玩的必要性,否則容易出事。 據相關消息,德國《基金定位法》(Fund Location Act)於 4 月推出後獲議會批准,並於今日正式生效。該法案允許德國主要的機構投資工具「特殊基金」(Spezialfonds)將其投資組合的 20% 投資於加密貨幣,據 Distributed Ledger Consulting 的首席執行官 Sven Hildebrandt 表示,基於德國此類基金管理的總資產規模,若該 20% 全部投資於加密貨幣,將爲加密領域帶來 3500 億歐元(約 4150 億美元)的資金。不過允許和最終的數目沒有任何關係,萬一是 0 呢也說不定。 下面說說挖礦的事情,今天共計收入是 486U,還算不錯吧。 本文僅代表個人看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圈主要做無風險套利及無風險白嫖挖礦等投資,讓資金穩定增長滾雪球。目前主要精力集中在 DeFi 挖礦,不論持有主流幣或者穩定幣皆可參與 DeFi 挖礦,實現資產的增值。由於團隊成員精力有限,請掃碼付費入圈獲得相應的教程指導以及必要的挖礦信息,在這裏您將獲得最專業的 DeFi 挖礦指導以及最新最快的 DeFi 挖礦信息。 ps: 建議有一定資金量的投資者入圈。 參與 DeFi 無損挖礦 (如果進不去請右上角刷新) 加好友 請註明來意 由於公衆號改版,推文不再按照時間排序 如果不想錯過幣俠的每日推送,就點個【在看】吧 HECO 上的項目被攻擊,估計損失 400 萬 U!
-
砸盘、销号、解散社群,Merlin Lab“跑路三连”暴露了DeFi哪些问题?
抛售代币、注销推特、微信群解散,昨夜BSC机枪池项目MerlinLab上演一出火速“大逃亡”。 6月29日15点24分,Merlin Lab遭到黑客攻击。据区块链安全公司PeckShield分析,Merlin Lab 遭到黑客攻击源于 MerlinStrategyAlpacaBNB 中存在的逻辑漏洞,合约误将收益者转账的 BNB 作为挖矿收益,使得合约增发更多的 MERL 作为奖励。经过重复操作,攻击者获利 30 万美元。MERL 短时腰斩,从 $16.23 跌至 $6.09。 Merlin Lab在这次攻击中反映很快,只不过这个“快”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16:54,项目方开始着手调查此事。 17:24,项目方得出初步结论,是经济规则漏洞被利用了。 23:27,宣布关闭项目,通知用户停止存款并及时提取资金。 30日零点26分,项目方开始抛售代币。 大多数人没有想到,项目方对攻击事件的处理是关停项目。 根据项目方的说法,屡次遭受黑客攻击之后,开发人员对项目前景不乐观,并认为没有更多的经验去应对未来潜在的挑战,最初的愿景无力实现,只得无奈关停项目。 目前,项目方官网依旧可以访问,资金可以正常提取。项目方文档、推特账号以及中文微信群已经解散。 这次事件,暴露了DeFi以下问题:1)到底是团队作恶还是正常黑客攻击?2)审计过的项目是否一定安全?3)匿名项目是否值得信任?4)项目方认输的成本低,给投资人造成的损失怎么办? 黑客是自己人? PeckShield认为,这次事件有可能是团队作恶。 比如有一个疑点是:合约还没有准备好,为什么要急着部署在自己的主网上呢? “与 Alpaca Finance 相关的单一资产机枪池今早刚刚上线 Merlin Labs 主网做测试,存在漏洞的合约尚未公布,也未提供给用户……实施这一攻击需要内幕信息,由于合约的部署、上线、审计经手多人,因此内幕人士有多个可能。” 团队作恶可能是:①核心人员主动作恶;②部分人员偷偷作恶;③部分人员与外部黑客联手,里应外合。 项目方在被攻击后连夜关停项目、清空推特、清空项目wiki、解散微信群、抛售代币等操作,似乎有理由让人怀疑这是团队主动作恶。 不过,这次攻击获利金额大约是30万美元,Merlin Labs 在被攻击前的TVL大约有2亿美元。如果是核心团队主动作恶,这个收益看上去没有足够的诱惑力。 项目方关停项目并没有关闭项目网站,仍旧给投资人时间提取资金。这种做法似乎说明是②或者③的可能性大一些。 也有可能完全是来自外部黑客攻击,实属巧合。 审计的项目安全吗? 大多数DeFi项目会找审计公司出具审计报告为项目的安全性背书。 不过,审计过的项目并非一定安全。5月份发生的BSC集中被黑客攻击案例,其中不少项目是经区块链安全公司审计过了的。 PeckShield告诉巴比特,防御攻击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它是个动态的过程。 简而言之,需采用“事前事中事后”三段式防御模式,在新合约上线之前要进行全面而专业的智能合约安全审计,这一步主要是帮助协议排查已知的各类漏洞,审计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此外,还要注意排查与其他 DeFi 产品进行组合时的业务逻辑漏洞,避免出现跨合约的逻辑兼容性漏洞;要设计一定的风控熔断机制,引入第三方安全公司的威胁感知情报和数据态势情报服务。 在 DeFi 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响应安全风险,及时排查封堵安全攻击,避免造成更多的损失;并且应联动行业各方力量,搭建一套完善的资产追踪机制,实时监控相关虚拟货币的流转情况。 在其他协议发生安全事件后,要对自己的协议进行仔细地查缺补漏,是否有相似的漏洞,是否有潜在的风险。我们认为除了需要构建安全的预言机策略,还要透彻理解协议,在预言机这一源头上下功夫,做到从审计角度查出问题,提供可靠的链下解决方案,及时查缺补漏,才能减小因预言机传达失真数据而带来的价格操纵风险。 匿名项目是否值得信任? 根据Debank排行榜,目前排名前十的DeFi项目,几乎都是实名的。 比如,Curve创始人Michael Egorov,和V神一样是俄罗斯人。Aav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tani Kulechov,曾在赫尔辛基大学攻读法律专业。Uniswap创始人 Hayden Adams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被裁员,然后世界上少了一名青年电气工程师多了一位DeFi开创者。 其他的像Compound(创始人Robert Leshner)、MakerDAO(创始人Rune Christensen)、Liquity(创始人Robert Lauko)也都是实名项目。Venus项目由Swipe团队支持(目前已经改组,Swipe退出项目决策层),Swipe是Binance投资公司。 只有PancakeSwap和SushiSwap的团队是匿名的。不过,Sus…
-
黄金和比特币突破通胀调整后的历史高点,但是黄金用了40年
黄金爱好者和比特币怀疑论者Peter Schiff在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时只有17岁。与此同时,比特币(BTC)是一种年轻得多的资产,在经历了三年的下行压力后,其价格已接近其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历史新高。 根据Visual Capitalist的分析,1980年黄金价格达到了678美元。根据Officialdata.org的计算,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1980年的678美元与2020年的约2142美元购买力相当。 根据TradingView的数据,黄金技术上突破了今年的历史高点,达到了每盎司2075美元。然而,其1980年创纪录的购买力水平仍未被打破。自8月份黄金价格飙升至每盎司2075美元以来,黄金价格已开始回落,在报告发布时,黄金价格接近每盎司1778美元。 根据Coinbase的价格指数,比特币在2017年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9891.99美元。Officialdata.org表示,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比特币的历史最高价为21131.02美元。 几千年来,黄金作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每个时代,人们都通过买卖来确定黄金的价值,从而进行价格发现。不过,比特币可能会改变这一游戏。比特币类似于数字黄金,是一种用于价值存储的稀缺商品。比特币的存储和交易门槛更低,同时也拥有有限的供应量。 经济学家Schiff曾多次将黄金与比特币进行对比,并经常认为比特币一文不值。虽然与比特币相比,黄金的价格波动缓慢,但Schiff喜欢黄金,因为它能维持财富。 比特币最近几周经历了剧烈的价格上涨,距离达到其Coinbase历史最高价仅差100美元。宏观投资者Raoul Pal最近表示,他打算卖掉手中的黄金储备,买进更多比特币。 他在11月29日发推文说:“明天我有一个卖出指令,卖出我所有的黄金,并按比例买入BTC和ETH(80/20)。我不持有其他任何东西(除了一些债券赎回权和一些美元) ”。 据报道,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涨,人们纷纷退出黄金市场,正如最近创纪录的流出量数据所示。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黄金和比特币突破通胀调整后的历史高点,但是黄金用了40年
-
研究:比特币已成为美国第四大最受欢迎的投资工具
日本知名加密货币交易所Bitflyer昨日发布了一份加密货币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美国对加密货币的投资情绪和趋势看法,并将其与日本当地的加密货币市场进行了比较。 报告中发现,美国和日本对加密货币的接受程度有明显的区别。该报告向调查参与者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 (图注:“您认为加密货币投资怎么样?”) 76%的美国人对加密货币持积极态度,而78%的日本人对加密货币持消极态度。 这两个完全相反的饼图显示了两个不同市场在接受加密货币方面相距甚远。Bitfly的研究没有确切表明该报告是何时进行的调查,但可以推测最近几个月比特币的新闻曝光率激增,这从整体而言提高了美国对加密货币的兴趣。 外媒认为,由于日本普遍对新生事物和未知事物比较保守,日本投资者对加密货币不感兴趣。 该报告强调了大众对投资可行的金融安全网络兴趣上涨,研究发现,美国有82%的人投资金融资产;皮尤(Pew)研究中心的报告表明,仅在几个月前,这一数字就达到了52%,这可能是因为新冠疫情激发了公众对未来能确保自身财务安全的新兴趣。 在投资者中,比特币/加密货币(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大众仍旧认为比特币就是加密货币本身且二者是同一样东西?)已经超过黄金一跃成为第四大最受欢迎的投资工具,而股票、401k养老保险和房地产占据了投资者最感兴趣的前三位宝座。 (图注:“您认为2021年哪项资产的投资更有吸引力?”) 有趣的是,通过将美国的投资情绪与日本的进行比较,该研究发现日本有69%的调查对象没有投资金融资产。 此前外媒报道,在美国和日本,男性往往比女性投资更多。 有68%的美国调查对象认为2021年是新冠疫情后的转型年,并计划增加投资活动,而只有18%的日本人计划增加投资活动。 (图注:您计划在2021年投资更多吗?) 尽管都不打算在2021年期间增加投资,但两个国家做出此计划的原因不同。美国人表示由于新冠疫情他们资金不足,因此避免投资,而日本人则表示和疫情新常态无关,他们不增加投资是因为投资本身就有风险。 作者:Reuben Jackson | 编译:胡安科技 原文地址:https://news.bitcoin.com/report-bitcoin-overtakes-gold-in-the-u-s-as-the-4th-most-popular-investment-vehicle/ 文章来源:研究:比特币已成为美国第四大最受欢迎的投资工具
-
币圈投资,为何受伤的总是你?
近日,飒姐团队接到多起币圈投资引发的纠纷咨询,由于诉讼标的为虚拟货币,无论是提起民事诉讼还是刑事报案都会遇到区别于传统维权的特殊法律问题。为避免金融科技的老友们踩雷,我们将在本文梳理币圈投资产生纠纷的原因,以及介绍币圈投资过程中须注意的一些事项。 币圈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为何币圈投资容易产生纠纷,飒姐团队认为,可以从如下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其一,币圈投资缺乏周全的监管环境。不同于二级市场、债券甚至私募基金等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投资类型,除银发[2013]289号文与2017年的94号文对比特币等主流虚拟货币予以定性并赋予机构反洗钱义务之外,文件一刀切地否定了虚拟货币的融资可能与法币属性,致使币圈投资的灰色地带过多,监管规定涉及的区域过少。 从具体的表现来看,一方面,投资人难以判断受托方的运营行为是否合乎国内法律规范、是否会受到行政处罚、乃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缺乏预期的不安定性使得投资人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否定的法律评价与缺位的监管现状致使受托方存在较高的道德风险,挪用代币的实践情形并不在少数。 其二,司法判决尺度不一。从近些年的判决倾向来看,既存在认定吸收代币违反强制性规定,否定投资合同效力的民事判决,亦存在认可主流虚拟货币作为财产性利益并进行偶发交易的民事判决,更是存在将个人的偶发场外OTC认定为非法经营罪的刑事判决。在此环境中,投资人无法确定自身投资行为是否能够得到法律保护,投资风险自然难以控制。 实践中的诉讼困境 当虚拟货币的回款存在阻碍时,投资人通常希望通过民事诉讼或者刑事报案的法律途径来获取赔偿或补偿。但不同于传统的投资项目,币圈投资存在固有维权难点,飒姐团队在此将为各位列举: 首先,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存在阻碍。很多有法律需求的投资人在获取法律咨询前,还需要向法律专业人士普及币圈常见名词与关联知识,这一情形使得咨询效率大幅度下降。如普及知识不够清晰,还可能会造成提供咨询方的错误理解与偏颇答案。 其次,案件取证与举证较为困难。由于投资标的为虚拟货币,其“转账”通过钱包地址进行,该等记录虽然记录在互联网上,但查询渠道却是通过各大币圈网站进行。当投资人向司法机关出示交易记录时,一来网站查询结果的证据效力相较银行转账记录有所不足,可能无法达到各类诉讼之证明标准,二来钱包地址的实名信息无法直接体现在查询结果当中,如何证明收币方是沟通相对方亦是实践难点之一。 最后,推进司法机关的工作较为困难。由于虚拟货币的交易存在较强的专业性,且圈子不大,特定类型的判例数量匮乏,具体到某一司法机关有相关办案经验的干警屈指可数。即便在一线城市,常见诉讼流程的推进都会遇到困难。以诉中保全为例,以操作困难为由拒不出具保全裁定的承办法官并不在少数,这就需要专业的诉讼代理人在常规化办案的同时,做好专业知识的普及工作且指明法理基础与操作方式。 对币圈投资人的建议 结合近期办案经验,飒姐团队为币圈投资人提供建议如下: 1.投资标的应为我国民法保护的财产性利益,即主流虚拟货币; 2.在所签订的投资协议上注明各方钱包地址、微信号、手机号等常用联络信息,并将争议的管辖地尽可能约定至一线城市的法院; 3.保留因投资行为而发生的一切交流底稿,包括但不限于聊天记录、通话记录等; 4.核实代币受托方的经营情况与偿还能力,不要轻信所谓的熟人介绍或小微型项目; 5.向法律专业人士在事前风险评估、事后权利救济等层面寻求帮助; 6.理性应对已发生的纠纷,在尝试寻求法律救济的同时,保留和解的余地。 写在最后 由于辐射范围较小,多数币圈投资项目尚不足以形成群体性事件的雏形。亦因此,投资人在寻求各类法律救济的过程中通常不会得到地方性政策的倾斜保护,也就是说,如何恰当运用法律技术已成为定纷止争的关键。为维护合法权益,飒姐团队希望币圈投资人能够做到前述事项,为后期可能发生的各类诉讼铺平道路,有备无患。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感恩读者! 文章来源:币圈投资,为何受伤的总是你?
-
欧科云链链上大师:BTC链上持币数大于1,000的地址创近期新高
律动 BlockBeats 消息,3 月 3 日,据欧科云链链上大师链上数据显示,截止 3 月 2 日链上地址余额大于 1,000 BTC 的地址有 2,255 个,较前 7 日环比上涨 6.6%。
-
推特CEO回应封号事件:做了正确决定,比特币是互联网的理想范本
本文来源:律动BlockBeats,原题《推特CEO回应「封号」事件:做了正确决定,但仍将推动去中心化社交媒体标准建立》 1 月 14 日,推特 CEO Jack Dorsey 发文对于封禁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账户一事作出回应。此前特朗普被包括 Facebook、Twitter、Snapchat 和 Instagram 等在内的媒体封号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 就连 V 神也打破了自己一以贯之的「Twitter-minimization」原则,在推特上发表对此事的观点。他表示,Twitter 创始人杰克·多西 (Jack Dorsey) 禁止美国总统的行为违反了自由、民主的原则(多西并非票选出来的),但同时,这也是权力分立的胜利。而 Twitter、Tumblr 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投资人、联合广场基金联合创始人 Fred Wilson 也发表了与 V 神相似的观点。 Jack Dorsey 今日在推特上称:「对于取消特朗普账户并不感到庆幸或者自豪。(我们)是在明确发出警告后,才采取此行动,我们根据在 Twitter 上和在网络外的(他所发布的)人身安全威胁信息来进行判断从而作出这个决定,这是正确的吗?」 「我相信这是推特的正确决定。我们面临着一种异常和不稳定的情况,迫使我们将所有行动都集中在公共安全上。在线言论所造成的离线危害是真实存在的,而这首先驱使我们的政策和执行。」不过 Dorsey 也反思到,「话虽这么说,但是禁止帐户具有真正的重大影响。尽管有时候是面临必要和明显的例外情况,但我认为禁止账户是我们最终无法促进健康对话的一种失败表现。这是我们反思自己的运营和周围环境的时候了。」 Dorsey 认为是时候必须采取这些行动使公众对话去中心化一些。过于集中的权利限制了澄清,救赎和学习的潜力。并树立一个他认为很危险的先例:个人或公司在全球公共对话的一部分中拥有的权力。 对这种权力的检查和问责一直是这样一个事实:像 Twitter 这样的服务只是互联网上大规模公共对话的一小部分。如果人们不同意我们的规则和执行,他们可以简单地转到另一个互联网服务。然而上周,当一些基础的互联网工具提供商也决定不托管(允许用户发布)他们认为危险的内容时,这一概念受到了挑战。我不认为这是有预谋的,更有可能的是:公司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被其他人的行为鼓舞。认为在这个时候可能需要这种反应,但从长远来看,它将破坏开放互联网的崇高宗旨和理想。一家公司做出调整自己的商业决策,这虽然说与政府取消准入是不同的,但感觉大致相同。 最后 Dorsey 还提到,之所以对比特币这么热情对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展示的模型:不受任何单个个人或实体控制或影响的基础互联网技术。这就是互联网想要成为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会有很多的互联网成为这样。 对于未来推特的改进上,Dorsey 仍坚持「蓝天计划(Bluesky)」:「我们正在努力通过围绕社交媒体的开放式分散标准,资助一项计划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互联网公共对话层标准的客户端。」 文章来源:推特CEO回应封号事件:做了正确决定,比特币是互联网的理想范本
-
疯狂的硬盘:3天狂降2000元 有人投300多万被套牢
宅男们怎么也没想到,硬盘竟成了理财产品。 来源:中新经纬 文 | 常涛 编辑 | 赵佳然 审校 | 罗琨 “4200元已经是跳水价了,求老板秒了我的货,急需回笼资金。”4月21日晚,湖南长沙硬盘“倒爷”小新在某QQ群发布了上述信息。 两天前,4月19日,眼看着硬盘价格站上新高点,手里有进货渠道的小新以4550元的价格囤了700片某品牌16T硬盘。但万万没想到自己抄底抄在了“半山腰”,“如今16T硬盘4200一片都难出手,我可能要被套牢了。” Chia火了,硬盘价格翻倍 硬盘行情的火爆主要与一种名为Chia(奇亚)的加密货币有关。资料显示,Chia于2017年8月注册成立,目标是开发一个能够优化区块链和智能交易的平台。 一位不愿具名的币圈人士介绍,与多数使用算力挖矿的加密货币不同,Chia用到的是硬盘上的闲置磁盘空间,Chia挖矿人的收益与存储空间成正比。“硬盘挖矿的逻辑,可以简单理解为,先在硬盘上写满彩票的号码,硬盘越大,存的号码越多,中奖的概率也越大。”该人士解释。 据了解,硬盘目前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根据使用场景,可分为企业级、消费级、监控级等。根据形态,又可以分为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用于挖矿的硬盘,一般指的是企业级机械硬盘。其中,存储空间为8T及以上的企业级硬盘最适合挖矿。 中新经纬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随着Chia币火爆,硬盘需求量上涨,硬盘价格也全线升高。 在电商平台上,大容量机械硬盘品牌希捷、西部数据6T及以上的企业盘目前均处于无货状态。希捷京东客服称,“大容量的硬盘基本售卖完了,商品在积极地备货采购中,具体到货时间暂时未接通知。” ▲某品牌大容量硬盘处于无货状态 来源:电商平台 部分对硬盘有刚性需求的机构也因此被波及。王凯(化名)在上海某设计院工作,他告诉中新经纬记者,最近他所在的设计院就被Chia硬盘挖矿“锁喉”了。 “设计院有一些项目需要做归档,所以我们用的基本上都是16T的硬盘。整个公司有四五千人,对存储量要求非常大。现在电商渠道硬盘断货了,短时间还能拿储备的硬盘顶上,但迟早会用光,还不知道怎么解决。”王凯说。 ▲硬盘资料图 而在线下渠道以及黄牛市场,有不少人在高价出售大容量机械硬盘。中新经纬记者19日在北京走访某电子城(5.150, 0.00, 0.00%)了解到,Chia币爆火后,每片企业级机械硬盘根据存储空间大小,涨价幅度约在600元到3000元。 “西部数据6T硬盘价格1450元,8T的2900元,16T的6100元,价格一天一变,要的话快做决定,转一圈回来可能就没了。”某卖家吆喝道。而在未涨价之前,普通的6T、8T、16T企业级硬盘价格分别为800元、1300元、3300元左右。 价格3天内经历过山车 有人投300多万被套牢 Chia币火爆为何带动了硬盘价格上涨?上述币圈人士认为,个人购买硬盘的数量对市场影响有限,主要还是一些机构大量买入,同时还有一批“倒爷”囤货。“不少人投入几百万,一次就买成百上千个硬盘。”该人士说。 不过,令这些“倒爷”没想到的是,硬盘价格短时间坐上了过山车。4月21日,小新向中新经纬记者讲述了近几日令他“心态炸裂”的经历。 4月19日,16T硬盘市场报价来到了6300元上方,眼看着硬盘价格一路飙涨,手中有进货渠道的小新坐不住了。“16T硬盘平常价格在3500左右,没几天就涨到了6000多元,我料定肯定还会涨,就以4550元的价格囤了700片,没想到刚过两天就被套住了。”小新说。 4月21日晚间,小新在一个固态硬盘交易群里发布了一则消息,“全新西数16T硬盘,售价4200元,随时可提。”随即,有群友在这条信息下面回复,“哥们,这价格赔了赚了?”小新回复道,“我在坑里面,只求老板秒了我的货,急需回笼资金。” 小新告诉中新经纬记者,硬盘价格在19日站上最高点后,便开启急速下降模式。“以16T硬盘为例,20日的价格在5500元到6300元之间,21日就妥妥地低于4500元。”小新说,700片硬盘已卖出200余片,价格在4500元到5330元之间,在当前行情下,即便低于进货价也卖不出去了,如果以后价格涨不上去,就彻底砸手里了。 经历硬盘价格过山车的还有“倒爷”张恒(化名)。几天前,张恒从多个电商平台购入了约200片8T硬盘,18日能卖2600元一片的硬盘如今报1950元都无人问津。 没有生意,张恒打算继续降价。“硬盘的价格本来就是我们倒爷炒起来的,我现在就是能赚钱就卖,说不准明天(22日)价格会继续降。”张恒说。 硬盘价格为什么会迅速下跌?张恒表示,这或许与经销商放货有关。 高诚(化名)是福州一家元器件经销商的负责人,他向中新经纬记者表示,“之前的市场都被倒货的搞乱了,我是从20号开始卖货的,8T希捷企业级硬盘上来就是1780元,对‘倒爷’们冲击很大,价格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