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份公开文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将 WisdomTree 的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申请的决议推迟到秋季。

SEC 要求公众和行业专家就 WisdomTree 申请以及该 ETF 是否是投资者的安全产品提供反馈。
SEC表示,文件在联邦公报(国家日志)上公布后三周内需提交评论,并在七周内提交反驳意见。此次推迟并不令人意外,此前,VanEck 、Kryptoin的比特币ETF均被推迟。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目前正在审查十多个活跃的比特币 ETF 申请。包括 WisdomTree 在内的行业参与者也提交了以太坊ETF 产品和比特币期货 ETF 的申请。
联邦证券监管机构尚未批准美国境内的任何加密 ETF,尽管支持者声称比特币 ETF 可以通过创建一个更受监管的市场来帮助投资者。

支持者还认为,比特币 ETF 将扩大进入加密市场的机会。由于ETF受到监管,一些基金经理、金融机构甚至散户投资者可能更愿意购买ETF份额,而不是直接购买比特币。
尽管如此,SEC批准比特币ETF的可能性似乎很小。SEC主席Gary Gensler在国会作证时提出了对比特币市场操纵和投资者保护的担忧。在拒绝过去的比特币ETF申请时,该机构经常将市场操纵列为一个关键问题。
事实上,SEC在周二的决定中发布关于ETF是否“容易受到操纵”,以及如何保护拟议中的产品不受欺诈性活动的影响的问题。
SEC 还质疑 CME 的比特币期货市场规模是否足以规避操纵。

区块链协会政府关系主管Ron Hammond在推特上表示,投资者保护和市场结构担忧仍是该机构的首要考虑,并表示有传言称ETF今年将不会获得批准。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Amy Liu
本文来自比推Bitpush.News,转载需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加密 ETF 将何时迎来曙光?美SEC推迟对 WisdomTree 比特币 ETF 的决议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2021年金融科技领域七大发展趋势:加密货币将成为市场重点
原文来源:FINANCE MAGNATES 原作:Rachel McIntosh 译者:郭睿翼 2020年,许多金融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出现了转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基础设施发展已经接近饱和,金融科技行业的从业者及投资人都开始期待明年的风向。笔者就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采访了多位该领域的公司创始人及行业专家,总结了2021年金融科技领域可能出现的七大热门趋势。 趋势一:金融管理观念的改变 证券科技公司Securrency的政策和政府关系总监Jackson Mueller对Finance Magnates表示,金融科技领域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与人们日常生活中财务管理方式的转变有关。Mueller解释说,疫情所导致的居家隔离、远程办公甚至停工等现象,引发了众人对危机下财务备选方案的思考。换句话说,当失业率提高、经济崩溃,过去所熟知的”金钱”概念被颠覆时,人们应该怎么办? “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人们就会更加习惯目前的生活方式。他们对新的或替代形式的金融产品的适应性就会越强,包括借贷、支付、财富管理、数字资产等方面。”Mueller补充道,”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使用非现金或非法币为基础的其他付款方式,疫情无疑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转变。” 毕竟,今年全球经济的剧烈波动已导致人们对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性的看法发生了巨大变化。Mueller认为,疫情对现有金融体系最大的冲击来自于理念层面。在过去,金融从业者总是认为”当前的金融系统有能力解决全球性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经济冲击。”但是在后疫情时代,Mueller希望立法者能更仔细地研究当下支付基础设施和交付方式的不足,以及是如何对数百万美国人的经济状况产生负面影响的。这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受到疫情冲击的不仅仅只有医疗保健系统,社会经济福利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在这场疫情结束后,人们需要更多地考虑技术上的升级和创新平台的发展,以及在应对下一次全球经济冲击中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 趋势二:日益普及的加密货币将成为市场重点 随着人们对”金融科技”概念及其对传统金融生态系统改变的理解逐步加深,加密货币的概念也开始被人们广泛接受。 Token Metrics是一家使用区块链及人工智能技术来建立加密指数、排名和价格预测的加密货币研究平台,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Ian Balina对Finance Magnates表示,加密货币的采用和认可是未来金融科技领域最重要的发展。 “2021年最重要的金融科技趋势将是加密货币。自2017年12月以来,比特币从未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我们预计每枚比特币的价格将超过2万美元,超过其历史最高点。
-
除了1inch还有哪些聚合器值得关注?概览常见聚合器应用
1inch 的豪华空投,让 DeFi 玩家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圣诞节。这篇文章,一起看下 1inch 所在的 DeFi 聚合器领域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有意思的项目。也许下一个空投的项目就在里面。 2017 年初创、2020 年爆发的 DeFi,持续为开放式金融基础架构添砖加瓦。DEX、加密稳定币、借贷协议、去中心化期货/期权平台、合成资产、预言机、去中心化的保险协议等模块,几乎所有的传统金融产品形态都能在 DeFi 中找到了。 如果说 DeFi 不同的模块之间如同乐高积木,实现了自由组合。DeFi 聚合器则将不同的模块打包封装好,在流动性、使用成本、UI 等方面改进,并且聚合不同平台的流动性,提供交易便利,节省交易成本。 一、DeFI 聚合器是什么 尽管聚合器这个概念听起来很硬核,但其实聚合是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之一。亚马逊、淘宝京东这类平台,聚合了不同的商家和用户,美团外卖聚合了上千万餐饮、娱乐商家,滴滴打车、快手抖音,其实也是看做聚合器的一种例子。 与此相似,聚合器也会是 DeFi 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分散的协议,十几个不同的 DEX, 各自分离的交易币种,通过交易聚合应用提供给用户。大多数的交易聚合器实际上可以看作比价工具,对比不同交易协议中的最优价格,降低交易滑点。无论是交易类聚合器,或者收益类聚合器如 Yield Finance 这类,都通过提供优化价格、提高收益的方式,服务用户。 另外一种类型的聚合应用,往资产管理方向拓展,如 Zerion、Zapper。除此之外 DeFi 还有信息聚合的需求, DeFi Pulse、DeBank、DeFi Prime 这类门户网站的作用就在于此。 未来会见到交易聚合和信息聚合两条线交叉的情况,DeBank 显而易见有此考虑。DeBank 目前除项目简介、行情信息之外,还增加了 Token 兑换功能。不过,DeBank 目前并未有原生的交易功能,仍然是作为信息工具,而非交易聚合。 二、DeFi 聚合器带来什么好处? 交易聚合器的价值主张,往往在于帮用户省钱、省时间。除了作为比价工具、提供不同平台的价格信息之外, 许多交易聚合器类应用运行自己的比价策略,直接将最优的交易路径推荐给用户使用。 另一方面,部分长尾小市值代币在单一交易平台上的深度不足,通过聚合器汇聚多平台流动性,能够得到更划算的成交价格。不过,聚合类交易往往需要花费更高的手续费。 除此之外,DeFi 聚合器也为许多功能强大、但交互一般的 DeFi 应用增加了更为友好的用户界面,其中一个较为显著的例子,是链上聚合交易应用 Matcha。 概括说来, DeFi 聚合器的出现和发展,对于 DeFi 的普及、便利用户,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尤其在新用户使用方面,会降低不小的门槛。 DeFi 聚合器如何获益?可能有什么问题? DeFi 聚合器如何捕获价值?这个问题,还没有比较好的答案。 DeFi 聚合器获取收益的法子,往往有这样几个方面: 收取交易手续费,例如 MetaMask 中内嵌的交易聚合器 Meta Swaps,每笔交易收取 0.3% 至 0.875% 不等的交易手续费 从交易差价之中获利。这方面,可以查看 DeBank 对 1inch 的一篇分析文章。 2VC 发展,通过发展扩张用户群/数据,积累商誉,获得风险投资 DeFi 聚合器的工具属性很强,也意味着会有负面的一些影响:对于上游的用户、下层的流动协议,并没有多少的把控。DeFi 聚合器所使用交易池本来就是在开放网路之中,竞争者也同样可以接入使用;而聚合器应用在用户这一端,网络效应也往往难以积累,造成了用户流失太过轻易。 如何捕获价值,是 DeFi 聚合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1inch 发行自己代币的做法。1inch 的代币分发,可能在未来会成为聚合器应用的一种范式。1Inch 的做法是发行原生的协议代币,通过挖矿激励的方式,引导建立自己的流动池,也将代币用作治理用途。 考虑到 1inch 代币发行和交易上线后,在市场投下的骚动,也考虑到 DeFi 聚合器当前所遇到的问题,发行代币会成为 DeFi 聚合器的一个显性选项。但代币模型如何设计,让 DeFi 聚合器更有吸引力,是考量 DeFi 聚合器的一道难题。 除了用户门槛之外,摆在面前的,还有交易手续费的问题。相对来说, DeFi 聚合器因为引入了更为复杂的计算,使用成本相对略高。对此手续费机制的优化,是可以考虑的方向。 接下来我们花一点时间速览一下,DeFi 聚合器应用这个赛道上,有哪些常见的产品,各自有什么特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前往体验。 三 、常见 DeF…
-
科普|從英式拍到荷蘭式拍賣,傳統金融玩法如何玩轉 NFT 市場?
拍賣是一種從古至今的商業活動。從古代的典當到現代的拍賣市場、我們熟知的拍賣行,以及知名街頭藝術家 Bansky 名畫拍賣成功後,竟自毀粉碎,現價值又翻倍的拍賣界爆炸性新聞,無一不是體現這種機制對金融、或者簡單說對買賣市場的貢獻。 (事件背景:重磅!拍賣龍頭「蘇富比」首試比特幣、以太幣支付,於下週 Banksy 反戰名作拍賣會開放 ) 隨著區塊鏈技術發展,有不少傳統金融機制華麗轉身,成為加密市場的推動力。荷蘭拍賣的運用從中心化交易所經典設計模型到號稱 Libra 頭號強敵的 Celo 透過荷蘭拍公募逾千萬美元。 隨著 NFT 熱潮日益高漲,NFT 市場應運而生。1 月 13 日,Azuki NFT 荷蘭拍賣於 3 分鐘內售罄。從英式拍賣到荷式拍賣,這些到底是什麽,買家如何從這些拍賣模式用合理的價格入手自己喜歡的 NFT,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什麽是荷蘭式拍賣? NFT 市場和平台正在使用荷蘭式拍賣技術進行競價,這與傳統拍賣行青睞的典型英式拍賣方式不同。 荷蘭式拍賣(Dutch auction)是一種投標技術,它在達到一個上限價格之前,考慮所有對特定資產的出價,上限價格在特定的時間間隔內逐漸下降。與流行的英式拍賣風格「價高者得」價格上調風格不同,荷蘭式拍賣使用下降價格方式。 在拍賣活動當天,藝術家或拍賣師在達到資產的上限價格之前,會考慮所有的出價。一旦價格確定,拍賣開始,收藏者就可以開始以指定的價格購買物品。一旦荷蘭式拍賣開始,每分鐘價格就會逐漸下降。這種減少通常以預定的速度和百分比減少。 起價 2,500 美元的藝術品可以每 10 分鐘降價 1%,直到全部售出或拍賣時間結束。 熱門的 NFT 收藏品通常以每 10 分鐘下降 1 ETH 或更低 0.1 ETH 的價格開始荷蘭式拍賣,直到人們開始為 NFT 競價。Art Blocks 一直在試驗不同的價格的可能性和荷蘭拍賣模式。 荷蘭式拍賣對 NFT 收藏者有優勢嗎? 荷蘭式拍賣技術可以為藝術家和項目開發商帶來更多的收入。NFT 價格不僅僅是炒作,是 NFT 收藏愛好者和藝術愛好者對拍賣所得藝術品所有權的展示。許多 NFT 藝術品的拍賣都在使用無時間限制的拍賣機制,從而不斷探底價格(price discovery),同時避免高額的 gas 費用。 就連傳統拍賣行也趕上了 NFT 熱潮,特別是著名的佳士得和蘇富比拍賣行,它們創下了迄今為止的最高成交額,包括被引用最多的 Beeple 的數位藝術品拍賣會,該作品於 2021 年 3 月在佳士得以驚人的 6,900 萬美元拍出。 延伸閱讀:NFT大捷報!Beeple佳士得拍賣結標直逼「7千萬鎂」,孫宇晨再次錯過…B20代幣急漲 96% 藝術品銷售無疑是目前 NFT 交易領域最大的推動者。在各種 NFT 交易市場和虛擬拍賣行中,達成數百萬美元的交易。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收藏家們為在實體和虛擬畫廊中展示的藝術品花費了超過 1 億美元,生成藝術高居榜首。 一些廣為人知的 NFT「巨鯨」(whale)也在利用荷蘭式拍賣拍到其中一些具有價值潛力的 NFT。 荷蘭拍賣在 NFT 市場的重要性 在傳統藝術領域,荷蘭拍賣出售需要緊急處理的物品,並鼓勵小型投資者參與拍賣。通常情況下,荷蘭式拍賣的所有物品都會在短時間內被賣掉,拍賣所得可能全部/部分用於資助慈善活動,而不需要向礦工支付非常高的 gas 費用。 許多NFT藝術品銷售都採用了這種方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收藏品的總銷售,同時確保部分收益自動定向給開發者/藝術家或用於進一步開發的 DAO。 1. 防止 Gas 費用戰爭 開展荷蘭式拍賣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防止 gas 戰爭,像 Art Blocks 和 Mutant Ape Yacht Club 這樣的項目就使用了荷蘭式拍賣形式。它的工作原理是設定一個「上限價格」,然後不斷下降,直到達到一個「休息價格」。例如,一個 Art Blocks 項目設置了 5 個 ETH 的上限,然後慢慢地將其價格降至 0.25 ETH 的下限。 荷蘭式拍賣阻礙了拍賣價格的快速翻轉,荷蘭式拍賣降低了鑄造者以更高的起拍價和更低的價格迅速賣出的機會。項目方更希望吸引那些樂於長期參與其中的 NFT 收藏家者。 每個 NFT 收藏品是獨一無二的,不同的作品會吸引不同的人。一場荷蘭式的拍賣會讓收藏者花更多的錢來獲得他們最喜歡的 NFT。 NFT 藝術家可能確實希望在創紀錄的時間內出售他們的藏品,但荷蘭拍賣在 NFT 藝術品銷售中受歡迎的一個主要原因(NFT 公開銷售)可能與區塊鏈上的 gas 費用戰爭有關。gas 費用戰爭是指在以太坊等交易吞吐量較低的區塊鏈上,大約在同一時間啟動大量交易時,區塊鏈 gas 費用飆升。 在公開銷售期間,當網路數量激增時,以太坊網路將要求支付高額交…
-
FTX整合Bonfida旗艦服務,開啟域名提現功能
用戶從中心化交易所 FTX 提取數字資產的能力預計將增強經驗豐富和零售消費者在 Solana 生態系統中的安全性、易用性和遍歷性 圍繞 Solana 區塊鏈構建的多功能基礎設施 Bonfida 宣布,他們的 Solana 名稱服務或 SNS 將被集成 到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中,以擴大前 者的數字足跡和採用率。 除了 SNS,Bonfida 還因其於 2020 年 9 月在 Serum 上部署了首個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以及目前作為 Solana 生態系統的 API 鏈上數據 分析服務以及協調治理而在業界獲得認可通過他們的本地 FIDA 代幣,以及其他功能。 以 Solana 為中心的 SNS 平台已使超過 150,000 名用戶能夠註冊 .sol 域名並與之交互、接收和發送數字資產支付、處理 IPFS CID 數據以及 圖像等。 該服務可被視為與廣受歡迎的以太坊名稱服務 ( ENS) 相媲美,該服務於 2021 年 11 月在該協議的早期採用者推出代幣空投後增加了其在該 領域的惡名。 Cointelegraph 與 Bonfida 的業務開發人員進行了交談,以更清楚地了解他們對合作夥伴關係將如何影響以及隨後發展項目生態系統的期望。 “它真正揭示了我們想要證明一段時間的 .sol 域名的實用性。CEX 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儘管我們在 Solana 生態系統中很受歡迎——我們的目標是獲得更大的採用率,”他們表示。 “這 […] 與我們現有的東西相去甚遠——例如,託管網站 […] 觸手可及。這種曝光有助於我們獲得更大的牽引力,使之成為現實 […] 來自 FTX 等知名項目的支持支持我們,從而支持我們產品的實用性和質量。” Bonfida 官方 Twitter 帳戶最近發布的定量統計數據表明,截至 2022 年 1 月,Solana 域名服務促成了 147,912 個新域名,到 2 月這一數字增長到 158,598 個。 這些數字,連同該領域內的其他相應指標,展示了一系列公用事業 對個性化域地址的快速增長需求。 稍後在我們的談話中,業務開發人員表示,未來與 FTX 的合作機會將基於互惠協議,即任何提議的實施對雙方都具有內在的積極性,並繼續指出“乍一看,我們希望獲得 .sol域在他們的所有平台上都可以正常運行,例如他們的移動應用程序,”在透露之前: “總體而言,FTX 的這一附加功能將連接 CEX 與 Solana,特別是考慮到我們的生態系統發展速度有多快。這表明 CEX 真正接受了 Web3 的概念——因為 FTX 是領先的 CEX 之一,並有望鼓勵 […] 更多的中心化交易所開始採用我們和其他 DEX 項目。
-
科普 | 从0到1带你了解DEX
12月4日,“链客Talk”邀请QPocket钱包联合创始人兼CEO Johnny Chu来到链客直播间,给大家分享了“从0到1带你了解DeX”这一话题。 DeFi/Dex近期发展概况 自今年6月起,DeFi 迎来井喷式发展,DeFi 通证总市值和 DeFi 总锁仓价值暴涨,点燃了市场情绪。 1.锁定资产量的变化 DeFi锁定资产总量已经超过100亿美元,其中支付、DEX、衍生品、借贷 及资产管理在过去3个月发展都非常迅速,尤其是DEX和借贷领域。 2.DeFi用户接近100万 这张图向我们展示了过去两年,跟DeFi协议发生过交互的地址数量的增长情况。每天新增的地址在加快增长,这说明DeFi新用户增长迅速(即便有部分用户使用几个地址),同时也可以看到DeFi还处于非常早期,整体用户规模还很小,甚至跟整体加密交易市场用户相比,也只不过是1%左右的规模。这里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扩展。 3.DEX正式成为CEX实质竞争对手 DEX的9月交易量突破235亿美元。整个DEX领域在过去一年时间,确切来说,主要是过去6个月时间内,其交易额接近于500亿美元。 一直以来,人们在探讨DEX会不会成为CEX的竞争对手。如果在几个月前人们还有争议,而现在它已经成为现实,目前Uniswap的交易量已经超过了Coinbase。比如在Curve上进行数十万美元稳定币的兑换,其滑点可能比某些CEX要低。随着DEX流动性的增加,随着更多用户意识到DEX上兑换的好处。DEX滑点比CEX低的现象会越来越多。这样,DEX会一点点地蚕食CEX的份额。 DEX上币无须许可,它在冲击CEX的上币费模式。通过DEX上市,可以让长尾项目节省资金。目前Uniswap上有很多长尾项目上市,这些项目之前是无法在CEX上进行交易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鱼龙混杂,也上去了很多垃圾项目。Uniswap正在着手准备对项目代币进行风险警示等解决方案。 Uniswap- 开创者 Uniswap是做什么的? Uniswap是基于以太坊的代币交换协议,它是去中心化的,不仅跟传统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不同,也跟普通的去中心化代币交易所不同。Uniswap是一组部署到以太坊网络的合约,所有的交易都在链上进行。 它可以自由存入代币进行兑换,可以自由提取,没有中心化交易所的注册、身份验证和提取限制等。同时,跟其他的DEX相比,它的gas利用率较高,因此gas费用更便宜;它的交易对手并不是其他交易用户,它是跟代币池进行交易,且有自动做市的模型来计算交易价格。 自动做市商 普通的交易所都会有限价订单的概念,一般的做市商提供流动性都会设定价格,而这些在Uniswap都没有。在Uniswap,做市商只需提供代币资金,剩下的可以通过机制来解决。 普通的交易所需要交易对手,做市商通过设置买入价和卖出价,一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二是可以获得交易的利差。这些设置的价格形成了限价订单。当然这些订单可能成交,也可能不会成交。 Uniswap是将每个人的流动性集中到一起,然后根据算法进行做市。也就是它本质上是基于算法的自动做市服务。Uniswap会有一些预定义的规则,根据这些规则它会向用户提供兑换代币的报价。自动做市的规则可以有多种,Uniswap采用的是其中一种。 Uniswap采用的自动做市模型是基于“ConstantProduct Market Maker Model”的变体。它有一个特点很有意思,理论上,它可以提供无限的流动性,可以有很大的订单规模,且不用担心流动池很小。之所以能做到,跟它的Constant Product自动做市模型有关。那么,什么是Constant Product自动做市的模型呢? 让我们假设,流动性提供商提供ETH/MKR的交易对。假设根据当前的汇率,1MKR=3.5ETH,如果你想为Uniswap提供流动性资金,你向资金池提供100MKR和350ETH的资金。那么,Uniswap会将两个数值相乘,得出Constant Product:100*350=350,00。 其公式是X*Y=K,其中X是ERC20代币,Y是ETH,K是常数。Uniswap会让K常数350,00保持不变。为了保持K不变,那么,X和Y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有人在这个合约中购买了ETH,那么MKR就会增加,因为购买者向流动性池中增加MKR,同时减少ETH。而ETH被购买者买走,从而使其在流动池中的数量减少。 不过,根据买入量的不同,用户付出的成本也不同,也就是实际价格不同。假设交易费用为入池代币/100(实际上是0.3%,这里主要是为了简化说明),我们得出如下的兑换关系: 如果用ETH购入MKR,那么每次ETH买入量不同,其购买的成本也是不同的,如果往流动池中注入1ETH,用来兑换MKR,那么可以兑换0.282个MKR,成本为3.54…
-
数字人民币试图解决三个问题:智能合约有何作用
吴说作者 | 谈叔 本期编辑 | Colin Wu 7月16日,央行公布了数字人民币e-CNY的研发[白皮书](1),对于已经在测试阶段的e-CNY作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在世界范围内,尽管也有别的国家推出了由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比如巴哈马在去年推出的[Sand Dollar](2),但无论从经济实力或是国家影响力来看,中国推出的e-CNY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目前看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资金安全问题6月28日,美联储副主席兰德尔·奎尔斯在犹他州银行协会会议上发言,称作为美联储而言,发行CBDC并没有必要,市面上已有的稳定币已经能很好地满足要求。 奎尔斯说,美国现有的支付体系已经运转得很好,比如美联储的大额支付服务Fedwire Funds Service每天处理4万亿的支付,而私营机构“清算所”(The Clearing House)每天则要处理两万亿美元的支付。 但在日常支付领域,美国的支付体系还算不上发达,对于在中国大家已经司空见惯的银行间转账即时到账服务,在美国还不存在。目前美国用户能享受到的银行间最快转账服务是由清算所开发的ACH(Automated Clearing House),可以实现当天到账。美联储开发的即时到账转账系统[FedNow](3)则要等到2023或是2024年才能开发好。 相比之下,在日常转账领域,中国央行的系统大大领先于美联储的系统,而在此情况下,美联储高层对于开发CBDC尚持保守态度,中国的e-CNY可谓非常有野心。当然,美元当前承担者世界储备和清算货币的职能,从推动层面上来说,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所以美联储的保守态度值得理解。 虽然中国的日常支付体验已经十分方便,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毕竟,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人们账户的余额未必代表着同等金额的人民币。举例而言,如果一家银行发生倒闭,美联储为储户提供高达25万美元的保险,中国人民银行则为储户提供最高达50万人民币的保险,考虑到绝大多数储户的存款金额都不超过上述数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放心地把银行里的余额当成1:1的法币。 而央行发行的CBDC,则帮助用户消除了第三方的风险,由于e-CNY相当于现金,所以如果用户持有大额e-CNY,安全性要高过存在银行。 2 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关于人民币的国际化,白皮书提到,尽管从技术上来说,e-CNY可以跨境使用,但现阶段e-CNY的设计主要还是为了在国内使用,未来,央行将会通过G20或是其他国际组织来探索e-CNY跨境使用的可能性。 白皮书中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表述非常低调,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一些国际间多边贸易的开展,应该说,e-CNY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有着不小的潜力。 目前全球的银行业者都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做交易,而该系统由美国所主导,理论上来讲,美国可利用这种影响力来削弱其他国家进入全球金融体系的机会,今年3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本周在开始对中国的访问时呼吁,俄罗斯和中国需要减少对美元及西方支付系统的依赖。 为此,中国开发了SWIFT的替代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不过由于人民币在国际上并不普及,因而中国多数跨境交易仍通过SWIFT系统进行美元结算。e-CNY对于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显然可以发挥很大作用,进而用于国际清算乃至国际储备。 3 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各国的央行长期以来都面临一个问题,即货币政策未必能得到良好执行。自新冠疫情以来,各国央行都在通过印钱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但印钱的效果如何则很难把控。从刺激消费的角度来说,央行多印出来的钱一般希望人们能拿出去消费,如果收到了补助的人们用拿到的钱去买股票、炒房或是炒币,则恰恰是央行所不愿意看到的。 近年来,对于刺激经济,国务院的提法是不搞“大水漫灌”而是要搞“精准滴灌”,但如果缺乏有效的工具的话,“精准滴灌”未必会达到期待的效果。以经营贷为例,去年以来,为了缓解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政府加大了对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各大银行纷纷抛出低息经营贷,甚至直接给经营贷贴息,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政策下,经营贷的周期越来越长,最长可以达到20年。经营贷业务的初衷本是好的,但有人借机钻了空子,用经营贷的钱买房,享受更低的利率,更长的还款期限。 如果借助于e-CNY的智能合约功能,货币政策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对于e-CNY来说,花费的时限、去向都可以限制,对于资金的流向也可以准确追踪,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货币“脱实向虚”的问题。 e-CNY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比如奎尔斯曾说,开发CBDC的一大难点在于它将给网络攻击者提供更多的可乘之机,考虑到互联网消除了攻击的界限,因而很有可能遭遇更多的攻击,这也是他反对CBDC的原因之一。来自技术安全层面的威…
-
BCH硬分叉,又一场“权力的游戏” | 8问大事件
分叉是目前去中心化币解决社区争议的方法之一。11月15日晚 22:13,BCH区块高度达到661647,BCH硬分叉升级正式开始。 本次BCH分叉源于社区内部矛盾,BCH朱开发团队BCH ABC坚持在11月升级中引入“基础设施融资计划”(IFP)。IFP旨在将矿工8%的区块奖励分享给BCH技术团队,以解决BCH全职开发者资金问题,但改方案遭到社区部分成员反对,且矛盾不可调和。 最终,分叉将BCH分裂成BCHA和BCHN两个代币,同时ABC开发组放弃了BCH的名字,并将继续维护BCHA、BCH这两条链。 11月15日晚19:00,BCH分叉在即,币圈财经“8问大事件”对话BTC.com CEO庄重、自由共识发起人刘昌用,就BCH硬分叉进行了一场对话并进行直播,以下为直播要点摘录: 本次分叉两年前就埋下伏笔 贾小别(币圈财经8问主持人):我了解到BCH分叉酝酿已久,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原因除了利益分配还有哪些? 刘昌用:其中最主要的是BCH去中心化程度较强,导致其缺乏有效治理机制,当出现分歧时很难达成一致。上次BSV分叉的时候,社区差点被夺去整个生态。那次之后大家就更加感觉到一个去中心化的生态需要治理机制,而治理基金直接目的是解决开发者报酬问题,因为如果开发者没报酬的话,就会出现像比特币上次不扩容所导致的问题。如果核心开发者不得不去做一个公司去融资,那么融资后他就有自己的利益,会跟公共利益有矛盾,所以核心是一个治理基金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不严重,还没有严重到分叉。 这里面感受到最困难的实际上是ABC团队,他坚持了三年的核心开发付出了大量精力,但这一轮熊市下来,它出现了资金困难,所以他急需开发者激励,而目前的捐助模式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捐助后,捐助者希望开发者满足他们的一些开发需求,而开发者更希望独立。 另外,本次分叉实际上有一定的偶然性,本来是社区里面支持做治理基金的人是不少的,但是国外的开发者对于治理比较反感,尤其中心的治理基金,他们喜欢比较强的无政府主义,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些分歧,但是大家希望能够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2018年年初的时候,吴忌寒提出来矿工抽税方案来解决开发者基金问题,当时很多人反对,所以他没有强推。今年江卓尔再提出,已经是两年后的事情了,经过上次BSV分叉攻击,看看大家是不是对这个问题有更迫切的需求。 虽然今年8月份的时候,在没有完全达成社区共识的情况下,开发者已经把治理基金8%的抽税代码加进去了,并公布说要在11月15号升级,就覆水难收了,所以直接导致了分叉。 庄重:站在矿工角度,特别是一些长期只挖BCH这些人,在机枪矿工面前已经属于劣势,如果再出8%的话,实际上就是越死忠粉伤害越大。 我个人觉得 IFP这个方案其实最早提出的时候,中国社区大家反对程度好像还没有那么大,这是一个可以承受的代价。 但是在整个执行过程中,今年就有一些操作上值得商榷的地方,还有沟通的问题,这些地方让人失望。因为本身应该是一个大家来投票的事,而不是说你先强制我投了票。 ABC团队分叉过程中的表现不成熟 贾小别:这次分叉的*****是IFP协议,开发团队要分走矿工8%利益,具体来说是什么? 庄重:其实就就直接把挖矿奖励12.5乘以0.08。BCH刚开始扣8%。我相信机枪肯定回去挖BTC,直到难度调整下来达到均衡。但在此之前,对于死忠粉来说,挖BCH损失会比较大。调整过来就好了。这个方案其实最早出来的时候是12.5%,后来改成了5%,之后又改成了8%。频繁地改动,强制大家进行捐赠,通常大家是不乐意的。我不是说这样不行,只是觉得这波操作有点“风骚”,降低了大家的信任。还有包括后续的基金管理问题,前期也说会有好几个地址,有白名单,最后就成了一个人在管理。那么当一个基金管理高度中心化的时候,生态会萎缩,也慢慢中心化,其他公链已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了 贾小别:我好奇BTC.com什么时候开始站队BCHN? 庄重:对我们来说主要影响还是0.21.0这个版本的时间节点。我们发现币印矿池已经不小心投了一票。通俗点说,我们人为应该要有个开关,开启后才能开始投票,而不是已经被关掉了。实际上它强制我们已经投了。我们比较担心,因为我们矿池会担心我们运行的软件出现问题,虽然这个代码改动可能不复杂,我们还是希望尽量不要有问题。所以当时我们采用了两种节点都会同时使用这样一个方案。 本次分叉分歧无前次激烈且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贾小别:昌用老师当年是BTC硬分叉BCH的老兵,从历史上来说,本次BCH分叉和当年BTC硬分叉及BSV分叉有什么不同? 刘昌用:差别很大。激烈程度,这一次没有以前那么大,第一次分叉有将近三年的时间,因为扩容之争损耗非常大,只不过当时处于一个牛市,大家没看到分叉带来的损失,但如果不是因为分叉,比特币当时的表现肯定会好很多。BSV那次,…
-
调查:大多数投资者认为比特币到2030年不会突破5万美元
总部位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机构挖矿平台Genesis Mining公布了对1000名美国比特币投资者的调查结果,其中三分之二的人认为比特币是比美元更好的长期价值存储手段。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在未来5到10年内,比特币将击败黄金、房地产和股市,65%的受访者认为比特币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升值。 看跌派 不过,尽管情绪明显好转,但只有17%的受访者预测比特币的价格到2030年将超过5万美元。比特币在2020年已经上涨了166.5%。 另有17%的人预测比特币的价格实际上将在未来十年内下跌,而六分之一的受访者对推测比特币的长期价格表现没有信心。 50.1%的受访者预计到2030年比特币的价值将在20000元或以下,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预测比特币的价格将在10000元或以下,而11.8%的受访者预测比特币的价格将在1001元以下。 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预计未来10年比特币的表现将停滞不前或看跌,他们预计比特币将受到监管的阻碍,五分之一的受访者预计政府将彻底禁止加密货币。 大约17%的不乐观的受访者预计,另一种加密货币或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将占据主导地位,并取代BTC,而16%的受访者预测,比特币的历史性炒作周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近10%的参与者不相信比特币将来会“有一个实际的用例”。 看涨派 从看涨的角度来看,十分之一的人预测比特币未来10年的价值将达到6位数或更高,其中一半人预计价格将超过50万美元。 几乎30%的看涨受访者认为,人们对法币的信任下降将推动比特币的采用,而25.8%的人预计“一场经济大萧条”将引发比特币的广泛采用。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比特币的采用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不管加密货币外部的政治力量如何。 调查者的投资组合如何? 调查中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配置很不错,四分之一的投资者将一半以上的财富配置在虚拟货币投资上,四分之一的投资者的加密投资敞口在10%到50%之间,另外四分之一的投资者的加密投资敞口在1%到10%之间,其余的投资者目前有1%或更少的财富在虚拟货币上。 灰度投资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新冠肺炎大流行对比特币产生了积极影响,有39%的受访者称比特币在大流行中更具吸引力。 上个月,deVere Group对700位高净值人士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到2023年,73%的百万富翁将拥有或计划投资加密资产。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调查:大多数投资者认为比特币到2030年不会突破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