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各大银行似乎没有急于将欧元数字化,但考虑到全球竞争日益激烈,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

几位来自欧洲各大银行的专家一致认为,甚至数字欧元的概念证明的完成也需要四五年时间。
周一,在一个名为“让货币进入数字时代:引入数字欧元”的小组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让每个人都了解数字欧元的具体细节,并在未来真正将其实现。
央行数字货币(CBDC)近年来一直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讨论话题,尤其是自新冠肺炎大流行开始以来。
洲央行的Austėja Šostakaitė表示,欧洲央行直到2021年中才会决定是否推出数字欧元,这与本月早些时候欧洲央行行长的预期相矛盾,他预计欧洲央行将到2021年1月决定。现在,Šostakaitė表示,问题是“我们如何将欧元引入数字生态系统,以及它与商业银行货币怎样合作?”

来源:Austėja Šostakaitė在“让货币进入数字时代:引入数字欧元”小组会议上的展示
瑞典央行顾问Carl Andreas Claussen表示,瑞典央行将于明年2月完成电子克朗的概念证明,但他同时预计,真正推出电子克朗要在“四五年之后”。Claussen说:
“存在一些法律问题,而且我们不能决定什么时候推出电子克朗更是一个大问题。我们需要一些政治支持。我们建议议会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来考虑这个问题。”
瑞典是欧盟成员国,但不属于欧元区,这意味着它保留了自己的货币。就国内情况而言,瑞典是世界上现金使用最少的国家之一,这意味着该国在货币数字化方面有一定的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Claussen还暗示了渴望将瑞典克朗应用于跨境支付,鉴于欧元或美元的相对效用,瑞典克朗很少用于跨境支付。
关于欧元本身,Šostakaitė表示外部竞争可能会加速其现有进展。她表示:“如果别的国家推出CBDC,或者Facebook的Libra进入欧元区,这可能会促进数字欧元的发展。”
Facebook的Libra似乎将作为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于明年1月推出。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圆桌实录:区块链开源生态建设丨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
7月24日, 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杭州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无限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的100+区块链、加密货币行业头部创业者、研究者,以胸怀万里世界的姿态,共同放眼无限未来的行业想象。 本次大会由杭州时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巴比特)主办,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等机构支持。 2021年6月,两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强调要建立“开源生态”。开源是当下全球新兴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路径,而区块链作为创造信任的机器,没有开源也就没有区块链,更没有核心创新能力。 那么,什么是区块链开源?要如何打造开源生态?国内的区块链开源生态建设相较于国外有哪些优点或是不足?学术界和企业界又要怎样联合共建开源生态?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秘书长、浙江大学计算机教授刘加海;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可信账本工作组执行秘书刘涛;百度区块链开源负责人郑旗;以及微众银行区块链战略合作负责人邓伟平于24日下午在圆桌论坛《区块链开源生态建设》中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精彩讨论。本场圆桌由浙江省区块链标准委员会专家委员、巴比特副总裁马千里主持。 以下是巴比特整理的圆桌内容: 马千里:什么是开源,区块链为什么要开源? 刘加海:首先,我们要从区块链本身考虑。区块链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它是平等、共享,大家积极倡议的,这些都与开源吻合。另一方面,从区块链本身发展来看,区块链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讲信用的模式。区块链上是在传递价值的。像这样的一种生态环境,都是开源的环境,换句话说,它会形成与生活当中息息相关的部分。以后网络和区块链会像空气和水一样。在这里呼吸空气,如果需要收费,那肯定是有失偏颇的。从这个角度看,区块链应该是开源的。 刘涛:首先,区块链的开源让我想起了互联网的发展,这么多年,互联网实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区块链又实现了可信的数据交换。如何连接更多的用户,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开源是必由之路。现在区块链的开源包括从底层平台到应用开发框架,到一些辅助项目配套生态项目的开源,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区块链的技术才能连接更多用户、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当然,这并不完美。因为通过开源的方式,大家拿到代码就可以实现更快的业务开发和迭代,但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即大量的项目开源容易造成市场的碎片化。我们呼吁区块链开源项目能够像互联网一样,参考互联网标准方面的经验,如果能在区块链的架构标准化、接口的标准化、组件的标准化方面更往前一步的话,开源的质量会更高。 郑旗: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是开源,开源是一种全新开源软件的开发形式,通过开放的方式让整个社会的人可以参与并共同发展项目。可以说开源的软件开发模式,是当下软件做强、做大唯一的选择。从整个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来看,很多开源软件在其中起了很大的驱动作用,包括Linux、安卓、Hadoop大数据、云原生的Kubernetes等,这些开源软件是互联网非常大的驱动力。 那么,开源和区块链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最早的区块链从比特币技术诞生,本质上是一个可信的、分布式的数据库技术,最难能可贵是它的可信。区块链可信的来源是协议都是开放、透明的。在区块链领域有一句话是“Code is Law ”,如果代码没有分享出来,信任基础是很难建立的。所以在区块链领域,开源天生就非常契合,对区块链来说,开源是非常重要的。 邓伟平:开源从字面上理解是源代码的开源,但对一个企业和组织来说,如果想做开源生态、开源社区,源代码的开放只是一个起点。要做开源的事情,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人才队伍,都要配合软件开源做相应的配套。以微众银行为例,我们已经做了一系列的事情,我们的AI、大数据、云计算等各个金融科技的赛道上都开源了很多技术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几十个。 具体到区块链赛道,区块链的源头就是开源的,大家都知道比特币、以太坊等比较知名的项目,源代码一开始就是开放的。此外,像联盟链可以解决机构之间的合作信任问题,作为底层的基础设施,如果基础设施是闭源的软件、是黑盒子,机构之间就很难解决信任的摩擦。 所以,从区块链大的赛道来说,软件开源应该是大势所趋。国家部委提出的政策里也提出要支持开源社区,这是对区块链技术趋势的回应。 马千里:如何打造区块链开源生态? 邓伟平:接着微众银行的实践说,我们很早就开始布局开源,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17年的时候,我们认为区块链是解决信任的基础设施,是大势所趋,所以就选择了开源。开始的时候要把源代码开放出去形成开放的生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难的点是从0到1获取第一个或者第一批种子用户。当第一个种子用户出现的时候,我们会给他们很多支持,包括技术、宣传上的支持,打磨上层应用层方案等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形成背靠背的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形成正向循环。这样做出口碑,发展技术,生态…
-
加密市场二季度复盘:日均波动率上升至17.46%,头部资产抗风险能力强
二季度,加密市场完成了风格切换,整体从加速上涨至短期高点转为横盘宽幅调整。根据CoinMarketCap的统计,加密货币总市值从季度初的约1.89万亿美元上涨至峰值约2.55万亿美元后就开始下降,至季度末已跌至约1.43万亿美元,季度整体涨幅约为-24.34%,最高涨幅则约34.92%。其中,BTC、DOT、KSM、UNI、LINK等热门资产的币价都有较大幅度的回撤,但另一方面,市场上也涌现出了一些表现抢眼的热门概念板块,如元宇宙、衍生品、数据分析等。 PAData选取市值排名1-10位(头部资产)、45-54位(腰部资产)、91-100位(长尾资产)共30种资产,以及(预估)季度交易额最高的10种资产(热门交易资产)和(预估)季度币价涨幅最高的五个概念板块中各前2种资产(热门概念资产),剔除重复资产及币价自开盘后持续下跌接近0美元的资产后构成“30+N”观察列表。 对二季度“30+N”列表资产的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后,PAData发现: 1)二季度,除了热门交易资产的月均总市值小幅上涨7.79%以外,其他类资产的月均总市值均表现为下降趋势,降幅依次为长尾资产>热门概念资产>腰部资产>头部资产。“30+N”资产的平均市值涨幅仅7.73%,较一季度平均涨幅717%大幅缩水。 2)与一季度高收益高波动的市场风格不同,二季度,各类资产表现为低收益高波动。“30+N”资产的平均币价涨幅为-3.7%,日均振幅上升至17.46%。其中BTC的币价回撤超40%,日均振幅站上8%,均超去年以来历次观察。 3)二季度,“30+N”资产的的平均理论持币收益区间约为(-50%,178%),与一季度(-14%,780%)的区间相比,二季度投资者持币获利空间大幅减小,且亏损空间有所增加。在各类资产中,热门交易资产的平均理论持币收益区间为(-27%,457%),是所有资产中获利空间最大且亏损空间最小的一类资产。此外,腰部资产、长尾资产和热门概念资产都是获利空间相对较小,但亏损空间相对较大的资产。 4)在波动较大的市场环境下,头部资产的综合抗风险能力较其他类别的资产更好。不仅平均币价涨幅达到28.81%,仅次于热门交易资产,而且日均振幅也仅15.05%,为各类资最低。 5)二季度的热门概念包括衍生品、合成资产、游戏/元宇宙、数据分析、借贷。但这些资产中,除了TITIAN和AXS的币价与市值均呈上涨趋势外,其他资产实际都处于整体下跌状态,比如MANA、SAND、SNX等,当前尽管受市场追捧,但币价较此前仍有较大幅度回撤。 平均市值涨幅不到8%,二季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二季度,“30+N”各类资产的月均总市值基本呈下降趋势,且总体上,市值越大,降幅越小。头部资产的月均总市值从1641.4亿美元下降至1237.8亿美元,降幅约为24.59%,而腰部资产和长尾资产的降幅都更高,分别约为29.97%和43.55%。此外,热门概念资产的月均总市值降幅也超过了40%,但热门交易资产的月均总市值有小幅上涨,涨幅约为7.79%。 在震荡上行的一季度中,头部资产的市值涨幅低于腰部资产、长尾资产和热门概念资产,但在震荡调整的二季度中,头部资产总体表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性,市值跌幅也远低于腰部资产、长尾资产和热门概念资产。 截取季度初(4月1日)和季度末(6月30日)的静态市值以观察各资产的市值变化,可以看到,“30+N”资产二季度的平均市值涨幅仅7.73%,远低于一季度的717%。其中,热门交易资产的平均市值涨幅最高,约为118.07%,其次是头部资产,平均涨幅约为39.51%。而另外三种类别的资产二季度平均市值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平均市值降幅最高的是长尾资产,约为43.18%。 从具体资产来看,二季度共抽样了44种资产,其中仅14种资产的市值处于扩张状态,占比约1/3,其中还包括4种稳定币,分别是USDT、USDC、UST、BUSD。不过与一季度相比,稳定币市值的扩张程度也在减弱,比如,USDT二季度市值增长了53.37%,而一季度增长了91.64%。 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逆市扩张的ETC、MATIC、DOGE和TITAN,这些非稳定币资产二季度的市值涨幅都在100%以上,最高的ETC和DOGE甚至上涨超300%。而市值最大的两种资产BTC和ETH在二季度的市值一跌一涨,前者市值“缩水”41.12%,后者市值微涨8.73%。 日均振幅上涨至17.5%,平均理论最低持币收益达-50%近期市场风格切换频繁。去年四季度,市场风格呈现为低波动高收益的单边上涨行情,今年一季度,市场风格转变为高波动高收益的震荡上行行情,而到了今年二季度,市场风格已切换至高波动低收益的震荡盘整行情。 根据统计,二季度,“30+N”资产的平均币价涨幅仅为-3.70%,较一季度平均约617.20%的涨幅大幅回撤,大…
-
比特币的价值:打破人类认知极限,让社交可扩展性继续延伸
不断提高的效率让人类能够持续地高速进步。不同的技能打开了人类认知的窗口,从学会交流到学会使用不同工具,认知的提升降低了人们日常活动的阻力及成本,让人类发展速率成指数型增长,而背后驱动着这一切的都具有社交可扩展性。 然而,人类的认知是存在极限的,若想持续、甚至增快人类的发展速率,人类需要不断发现新的具有社交可扩展性的技术。 Nick Szabo,计算机科学家、法学学者、密码学家,也是「智能合约」之父,他在 2017 年发表了一篇名为《Money, blockchains, and social scalability》的文章,文中深度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原文篇幅较长且晦涩难懂,律动 BlockBeats 选择了一篇由 Taylor Person 撰写的《What Gives Bitcoin Value? Or The Most Important Idea In Cryptocurrency》,本文可被视为《Money, blockchains, and social scalability》的缩减版,但完整传达了原文的主旨,律动 BlockBeats 对本文进行了翻译: 简而言之:社交可扩展性赋予了比特币核心价值,使其成为了如此强大且至关重要的科技技术。 「千篇一律的书籍以及各路知名人士在发表演讲时都会重复着:『我们应该培养时刻思考我们究竟在做什么的习惯!』,但这却是一个如此『错误』的真理。其实是恰恰相反,文明的进步是通过不断增加那些不必思考及可完成的关键性操作的数量。」ーAlfred North Whitehead 7 万年前,有 6-10 个人属物种。现在,当然只剩下智人一种。但为什么智人会战胜其他物种,比如尼安德特人呢? 据说,尼安德特人在体格上比智人强壮得多。 关键的区别在于,智人具有组成群体和协作活动的能力。一个懂得协作的智人群体可以直接通过武力或间接通过控制稀缺资源来战胜一个更强大的个体。 智人之所以能够占上风,是因为他们具有协作能力,这也就产生了研究员尼克 · 萨博 (Nick Szabo) 所说的社交可扩展性: 这是智人进化过程中的一部分,使其能够「不断增加那些不必思考及可完成的关键性操作的数量」 新大脑皮层体积的增长让人们能够协调人数更多的组织。智人的大脑已经证明其能够发明出进一步扩大社交可扩展性的其他的外部结构。 什么是社交可扩展性?其为何如此重要? 各种各样的创新技术让我们在其他参与者、中间人和局外人面前不再如此不堪一击。 这些创新技术降低了人们认知成本,让人们不必再花费过多的有限认知能力去猜测复杂人群的行为。 语言,通过让人类能够交流,或许是扩大社交可扩展性最佳的「技术」。从那以后,人类又发现了更多其他扩大社交可扩展性的技术。 文化,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在一个民族或国家内,让个体能够更好地预测在该文化内其他人的行为,也扩大了社交的可扩展性。 复式记账法通过让我们信任他人,是另一项增强人们协调能力的技术。在复式记账法之前,每笔交易记录只有一份副本,在单一记账人手中,这使债务记录易于被删除或篡改,且易丢失。复式记账减法让你可以不再这么信任交易对手,因为你保留了一份自己的交易记录,且这些记录是不能更改的。 总之,所有这些创新技术造就了过去几百年来所发生的经济奇迹。 所有这一切的最基础组成部件是信任最小化。现代法律体系极大地扩张了社交可扩展性,因为当任何人之间签署了合同后,出了问题都可以向法院求助,而不必与签署方发展个人关系以解决问题。 当你从商店购买果汁时,你不必担心果汁被下毒或已变质,因为有一系列的科技和社会创新技术激励着供应商提供安全的产品。 近年来,社交可扩展性的最大进步之一是通过线上评分系统提升匹配机制: -亚马逊为消费者和制造商牵线搭桥。 -在线交友网站将不可能见面的两个合适的人进行匹配。 -Lyft 和 Uber 匹配司机和乘客。 – AirBnB 将旅行者和有闲置房屋的房主进行匹配。 这些平台的评分系统降低了每笔交易所需的信任度。我不需要在使用 Lyft 或 Uber 之前对司机做背景调查,因为我可以看到成百上千的其他乘客对司机安全可靠的评价。 区块链具有通过推广其货币和市场应用来实现信任最小化和扩大社交可扩展性的潜力。 从历史上看,当货币和市场结合时,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交易成本的: -匹配(把买家和卖家聚集在一起) -减少信任(相信自身利益而不是陌生人的利他主义) -性能拓展(使用货币,一种被广泛接受和可重复使用的媒介) -高质量信息流(市场价格) 亚当•斯密(Adam Smith)对市场是如何促进社交可扩展性的做出了如下解释: 「以民工穿的毛衣为例,虽然看起来很粗糙,却是大批工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牧羊人、羊毛分类工、梳毛工、染工、纺纱工、织布工、洗布工、梳妆工,…
-
2021年值得关注的5个趋势:数字资产将成为“新常态”电竞可穿戴技术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人工智能创造力数字健康
原标题:《Five Technology Trends To Watch For In 2021》作者:Alex Tsepko 系Skylum的首席执行官,福布斯委员会成员编译:区块链落地小能手 每年,通过技术解锁的创新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快,但是2020年由于Covid-19大流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了技术的发展。 与网络繁荣不同,Covid-19迫使企业进行调整不是根据自己的选择,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如果您是一家本地餐厅,并且不在Postmates,GrubHub或UberEats上,那么您现在需要重新考虑了;如果您是一家从未考虑过远程办公的企业,那么您现在很可能需要完全远程(或者至少可以将其作为某些员工和办公室的一种选择)。 而且,如果您是一个拥有数千甚至上万名员工的企业组织,并且您一直在考虑对自己的内部技术进行更多的投资,那么Covid-19很可能会为您更快做出这个决定。 重大破坏(无论是大流行,不稳定的经济还是主要行业的转移)总是显示出技术推动社会前进的机会。例如,仅在今年,视频会议就从工作交流中的一种被“戏称”的东西变成了我们的日常标准。 当然,随着年底到来,更重要的是要展望未来,寻找技术推动世界前进的信号,而以下是2021年值得关注的5种技术趋势。 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 尽管2017年关于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大肆宣传在主流媒体中已经消失了,但过去几年对于这些行业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生产力变化。 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专员最近发表声明说,创新是值得欢迎的,而且公开交易的股票将来很有可能成为通证。这本身是3年前的一次飞跃,当时左右两侧的区块链初创企业都遭到了诉讼,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等传统投资者称比特币为“错觉”。 此外,在道富公司(State Street Corporation)于201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做出回应的101位大型资产管理者和所有者中,有94%表示他们正在管理数字资产或计划在2020年增加数字资产。” 我们预测,到2030年,数字资产将成为我们的“新常态”。 人工智能创造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围绕人工智能未来的讨论已经扩展到了机器能够处理信息和程序的领域之外,还包括了创造性输出的可能性。2018年,第一幅AI生成的画作以432,500美元售出。 我对这个领域特别感兴趣,因为作为AI照片编辑软件公司Skylum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我们坚信人工智能具有释放更多社会创造力的潜力,但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它。随着这些工具变得越来越复杂,进入的门槛将降低。更多的人将能够更快地解锁他们的创意。今天可能被认为根本不同的东西可能会成为新的标准,甚至明天就会出现。 但是,人们如何选择使用这些新工具和技术将最终创建,并重新定义我们最具有艺术意义的行业,例如摄影,音乐,电影,艺术,图形设计,品牌,营销等等。
-
比特币“便宜”至 2 万美元,因为 BTC 价格与钱包的比率模仿 2013 年
Fidelity Investments 的 Jurrien Timmer 对比特币网络的实力保持乐观,而另一位评论员则将“令人信服”的风险/回报率标记为 20,000 美元。 一位分析师认为,比特币 ( BTC ) 价值 1,130 美元以来一直没有这么好,因为 BTC 提供了“令人信服的”风险/回报比。 在 7 月 7 日的Twitter 帖子中,资产管理公司 Fidelity Investments 的全球宏观主管 Jurrien Timmer 简单地将 20,000 美元的比特币描述为“便宜”。 Timmer:“换句话说,比特币很便宜” 尽管人们仍然担心今年加密市场可能会进一步下跌,但一些人认为,目前的比特币价格水平提供了多年来未见的物有所值。 分析 BTC 价格与非零地址数量(余额为正的钱包)的关系,Timmer 得出结论,BTC/USD 现在回到了 2013 年牛市高峰时的水平。 当时,由于交易所 Mt. Gox的消亡,BTC / USD 在花费数年时间进行整合之前设法达到了 1,130 美元左右。 “我使用每百万个非零地址的价格作为对比特币估值的估计,下图显示估值一直回到 2013 年的水平,尽管价格只回到了 2020 年的水平,”蒂默解释道。 “换句话说,比特币很便宜。” 尽管目前处于熊市,但就比特币的增长而言,比特币价格/网络比率并不是唯一令人鼓舞的迹象。Timmer 补充说,比特币的采用仍然反映了互联网的兴起,而比特币网络在其增长周期方面“似乎完好无损”。 就价格/网络比率而言,不仅仅是比特币显示出稳健的投资潜力。 “如果比特币便宜,那么以太坊可能更便宜,”他写道。 “如果 ETH 是四年前 BTC 的位置,那么下面的模拟表明以太坊可能接近底部。” 比特币价格/网络比率与 BTC/USD 图表。资料来源:Jurrien Timmer/推特 “下行 0.5 倍,上行 12 倍” 与此同时,20,000 美元的 BTC 仍应提供“令人信服”的投资案例,即使对于那些认为价格仍有可能下跌 50% 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相关: 这种“圣经”比特币模式表明 BTC 价格到 10 月可以上涨 30% 这是前对冲基金经理转为宏观经济学专家的詹姆斯·拉维什(James Lavish)得出的结论,他提请注意当今环境下比特币投注所涉及的简单数学。 “以 2 万美元的比特币价格,如果你认为下行风险为 1 万美元,上行潜力为 25 万美元,那么在这些价格下,下行风险为 0.5 倍,上行空间为 12.5 倍。这是 25 比 1 的风险回报率,”他告诉Twitter 追随者。 “这很有说服力。” 虽然今年很难想象,但 BTC/USD 250,000 美元的价格标签实际上以历史价格预测标准来看是相当适中的。 其追随者之一是亿万富翁蒂姆·德雷珀(Tim Draper),但他最初坚持认为,到 2022 年,比特币将花费 25 万美元。
-
从新加坡发布的数码银行执照,谈数码银行的发展之道
本文发表于联合早报 作者:白士泮 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李白金融学院院长、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学院院长 原标题:《也谈谈数码银行发展之道》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刚刚公布数码银行执照申请结果,媒体舆论纷纷,尤其关注数码银行将如何摆阵布局,经营发展,在竞争剧烈的金融服务业里占一席之地。 众多舆论都认为数码银行应该善用互联网网络和科技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其实传统大银行也能用互联网网络和科技为客户服务,它们甚至已经这么做了! 数码银行象小游艇,传统大银行则象巨型渡假遊轮 但数码银行首先可以专攻一般被传统大银行忽略的客户群,如中小微企业,非常年轻“低头”手机消费者,新型科技零工,自由工作者 (疫情也造就了更多居家厨师, 居家烘烘焙师, 直播促销员等),偏僻乡村山区人群等等,善用它们拥有这些客户群在网上活动的信息如购物,打车,消费,汇款,社交活动等,整合分析这些零碎数据,洞察这些客户群的财务行为,然后通过手机软件和人工智能为他们更好的设计小额贷款或其他金融服务。传统大银行基于借贷要求较高,更注重客户信用评级,因此通常无法满足这类小客户群的微型贷款需求。数码银行恰恰可以填补传统大银行的不足与缺位! 世行提供数据显示全球有17亿的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但三分之二的这些人群中却都拥有手机,其中不少人群是在东南亚。这就突显出新加坡数码银行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来覆盖这些被传统大银行忽略的人群,为他们提供包容性普惠金融的大好机会。 数码银行象小游艇灵活快捷到海岸线任何地方接送客户,大银行则象巨型渡假遊轮,缺乏灵活性只能在较大港口靠岸接送客户! 笔者觉得 “小”,“快”,“准” 应该是数码银行的业务战略! 还有,不要小看这些弱势群体,以为他们不可能成为数码银行可赚钱的客户。著名的孟加拉国 “穷人银行“ – 格莱珉银行 (Grameen Bank) 为贫困乡村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成功案例,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它对小额贷款的精心创新的设计。它的创始人尤纳斯教授甚至在20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赞扬他所创办的格莱珉银行为贫困农民做出了杰出贡献。这应该对数码银行有所启发,也带给数码银行灵感与鼓励! 数码银行应 “协作共赢”,传统大银行则倾向于“单打独斗”传统大银行,一来是历史包袱,已为现有的信息或科技系统做了巨大的投入;二来,多年来已建立了银行本身的客户群与服务渠道和方法,形成“自我主义”的企业文化,一般不善于甚至抗拒与第三方合作。 但数码银行从零开始,没有实体分支行的负担,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还有科技带来的好处,进行数字化和自动化,实现直通式高效的简洁工作流程。 有了这些成本低效率高轻便灵活的操作方式,数码银行可以和股东或集团内企业进行合作,利用科技集合和整合(aggregate and integrate) 客户的整体关系,给与适当的奖励,以吸引新客户。比如给网上购物,网上打车,网上订递送服务等累计奖励分,然后凭奖励分给与客户一些金融服务上的实惠,如不设最低存款额,差别化存款或贷款利率等。 再来,在集团之外,数码银行可以更主动和第三方如科技公司, 各个行业伙伴共建行业多方生态系统数字化平台,善用应用程序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收集,挖掘和分析更多宝贵的客户数据,並为客户提供无缝嵌入式 (embedded) 更便捷的各项服务包括融资或支付等金融服务。比如房地产, 旅游, 汽车等行业的”线上市场“ (online marketplace),让客户可以获取 “信息-咨询-交易-融资-售后服务”一站式服务;再如中国的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或产业链金融“ 数字化平台都是打造生态系统式的新型金融服务平台 (ecosystem-based financing platform) ,让多方取长补短 “协作共赢”。 假以时日,当时机成熟时,数码银行也可以考虑开拓新型通证经济的金融服务 (Token Finance)。通证指的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把实体世界里的各种资产和权益通证化 (Tokenisation)。数码银行以科技挂帅,将能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新型智能与价值互联网 (Internet of value),促进通证的发行,交易,融资与流通,创造一个更包容、更普惠、更有效率的通证经济。 文章来源:币圈财经专栏 | 从新加坡发布的数码银行执照,谈数码银行的发展之道
-
分析:2020年DeFi代币的平均回报率远超比特币
尽管去中心化金融的牛市行情出现回落,但DeFi代币的平均回报率却远远超过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然而,中值回报率却是另一回事。 11月17日,匿名加密分析师“ Ceteris Paribus”与他的12000名粉丝共享了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汇总了40种顶级加密资产年初至今的中值回报率和平均回报率,其中包括38种顶级DeFi资产、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目前,约有26个DeFi资产公布了其年初至今的回报率。 这位分析师发现,这26种顶级DeFi资产的中值回报率约为148.8%,比比特币年初至今133.3%的回报率高出15.5%。因此,一半DeFi代币的回报率高于148.8%,一半低于148.8%。Paribus表示,DeFi代币的中值回报率总的来说与比特币的回报率差不多: “到目前为止,DeFi代币在11月显示强劲反弹,但没有夏季涨势高,其中值回报率与BTC相当,但表现并没太过优于比特币。” 但是,2020年,这26个DeFi代币的平均回报率为428.7%,是比特币的三倍多。 截至撰写本文时,2020年表现优异的DeFi资产:Aave(AAVE)的回报率为4245%、Band(BAND)的回报率为2466%以及Yearn Finance(YFI)的回报率为1597%。 THORChain(RUNE)的回报率达到1203%。 迄今为止,DeFi领域表现最差的资产是Curve(CRV)、SushiSwap(SUSHI)和Swerve(SWRV),分别亏损88.7%、80.1%和79.9%。 近几个月来,DeFi资产产生了极大的波动性,在8月份,29个DeFi代币中,其中10个的回报率超过了1000%,而CRV是唯一亏损的资产。 但是,只有Gnosis(GNO)和Hegic(HEGIC)在9月到10月之间实现个位数增长,而其余34个代币则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五个下跌超过89%。 到目前为止,11月的波动性相对较小,在38个代币中,其中32个的中值回报率和平均回报率分别约20%和35%。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分析:2020年DeFi代币的平均回报率远超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