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币圈血腥的“屠杀”再现,比特币从43000美金,最低跌至29000美金,以太坊从3400美金,最低跌至1700美金,市场哗然。
和312并肩的“纪念日”又添加一个519。受暴跌影响,头部交易所提币受限,操作卡顿,甚至Coinbase也宕机了。在暴跌行情下,是没有人可以幸免的。
中心化交易所受到了波及,那去中心化交易所呢?
据Uniswap交易量查证,V3的交易量,昨天暴涨40余倍,币价下跌,钱包中的代币被用户大量抛售。
此外,快速下跌的价格也触发了Defi中抵押借贷等超额抵押的清算价格,也导致DeFi协议中用户退出,例如Uniswap的锁仓量下降了16%。据DeBank数据显示,主流DeFi协议24小时内发生1.08亿美金清算量。
链上交易的瞬时增加,非常明显的助推了gas费。
从昨日中午的80gwei,暴跌后,快速超过1000gwei,极限值超过1500gwei,目前保持在100-300gwei左右。
币价腰斩,炒币太惨。
那为什么会这么快暴跌呢?因为无论是市场的主力还是散户,如此快的暴跌,总要有原因和行为,才能导致,而原因和行为要有足够的逻辑支撑。
在比特币43000和以太坊3400这个价格快速抛售,可能会有如下几个推论。
1.市场转熊,大户抛售,形成踩踏。
市场转熊,是参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最想获取到的信息,因为这代表着离场信号。也是最合理的下跌开始的理由。市场转熊的推论有三:
近日大佬们对比特币的负面言论;特斯拉停止比特币支付;监管加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定会有大户或主力准备离场,我们看到的是昨日,在15分钟内,币价快速下跌,不考虑做市商的操作外,一定是有大量的主动的急迫的卖单,才会出现不断的去压低价格出售。而这样快速的下跌,会带动其他散户也开始抛售,就形成了“踩踏”,也就是恐慌的抛售,从昨天的交易量上看,已经充分证明。
对比519和312,在比特币的交易量上,并不如312交易量多,原因在于312的价格和519的价格相差很大,而因为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暴跌,让大部分其他代币的价格被血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uniswap的交易量表现,V2增长1.5倍,交易量17亿美金,V3则增长44倍,交易量593亿美金。形成踩踏和恐慌一览无遗。

2.低位收货,囤积筹码。
如果我们去思考这一次暴跌是否是关于主力低位收货囤积筹码的推论。主要是在思考此前的3个月,比特币价格一直在40000-60000大区间上下振荡,对于牛市的顶部来说,在绝对的高位振荡3个月。是很少见的现象,并且,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进行这样操作的主力边护盘边出货,然后最后一次性卖出。
目前的时间,还需要一个比较关键的价格表现,即本周的周线收盘价。收盘价是否能回到一个安全的区间是最重要的。
3.制造空头情绪,甩人下车。
这个思考,是和低位收货的推论组合来看的。空头情绪,主要出现在市场极度拉涨之前,在币圈经常传播的一个图片,是关于牛市时期,不同市场情绪的。主要的币种会在牛市最后出现一个极度的价格体现。
而主力在做这样的动作之前,都一定会将大部分不坚定的散户甩下车,甩下车的方法,制造大家的利空情绪,引导抛售,然后再快速拉涨。这样拉涨的压力比较小。
从价格上看,如果在上一个推论里,本周的收盘价可以回到合理价位,这样本周的暴跌也只只是一个短期表现,也就是低位的空头陷阱。
4.主力之间的对狙。
暴跌在币圈是常见的,只不过昨天的暴跌幅度之大,是比较罕见的。这么大幅度的下跌,也已经超过了很多合约仓位设置的安全范围。
据合约帝数据,昨日12时到今日12时,全网爆仓355.77亿,有约47.5万人爆仓。而其中关键的是,3笔最大爆仓,分别是一笔2019万美金的BTC多单、一笔4518万美金的ADA多单,一笔6700万美金的BTC多单。
平仓价格,分别为35634美金和31021美金。
定点爆破的效果是明显的,24小时内,BTC等持仓量下降明显。例如BTC的持仓量,huobi下降38%,OKEx下降40%,BitMEX下降37%,Binance下降44%,Bybit下降43%。明显的,全网的多空比也变得更加均衡,大约在48%-49%的多单比51%-52%的空单。
这种暴跌后的冷静,是必要的,前几个月,以太坊链上,各种类型的资产出现,让加密货币行业里出现了很多极端的反逻辑,其中泡沫已经影响了市场情绪,暴跌恰巧冷却市场,清醒思考。
写在最后
关于昨天暴跌的几种推论,需要投资者自行判断,因为自暴跌来到后,并没有明确的市场消息表征。而面对毫无征兆的大跌,找到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如果说本周的周线收盘价并不能回到安全价格,市场由此转熊,未来带来的可能是,我们需要开始为下一轮作准备。或者说需要为长期的投资开始做准备了。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趋势下,投资者最重要的还是买入和卖出的时机,卖出之后是一次投资的结束,账面资产不是资产这句话,在暴跌里会体现的淋漓尽致。
文章来源:加密货币腰斩日再现,这些思路不能错过?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观点 | 机构投资者不能拯救加密领域,但能助其发展
机构玩家正在进入加密生态系统,但他们将如何影响这个行业?他们会促进这一系统的发展还是使它崩溃? 当前世界经济的现状促使机构投资者开始寻找其他的投资方式。而越来越多的是,比特币(BTC)正在成为这样的工具。 自8月以来,商业智能公司MicroStrategy已经购入了总价值4.25亿美元的BTC。与此同时,数字资产管理公司灰度投资(Grayscale Investments)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则筹集了创纪录的资金,共计14亿美元。 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庆祝机构投资者成为加密领域的“救世主”呢?或者相反,他们是否会导致数字资产行业的衰落呢? 安全资产已陷入全球危机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机构盯上加密货币的主要原因。当前,从传统市场的安全资产中获取回报已陷入了全球性的危机。储蓄账户和美国国债等优质债券等低风险工具,近年来的收益率持续走低。而且,由于这些资产的低回报率,通货膨胀就能吞噬掉利润,使得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ROI)成为负数。 此外,像丹麦、瑞士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则通过负利率的手段刺激了经济。虽然这是对抗通货紧缩的好办法,但是负利率和低利率也使得人们不愿意投资安全资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金融工具是让投资者失望的。相反,我们正在经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也就是低风险投资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可观回报的阶段。 这将推动人们对加密货币兴趣的发展,直到全球经济发展到传统资产重新表现良好的阶段。与一般市场相比,数字资产行业的发展速度要快得多,而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多重原因。由于围绕市场的监管审查有限,加密项目的心态也会不同。另外,目前的技术水平也允许并鼓励该领域的企业进行创新。 因此,加密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行业,也有为投资者带来优良回报的历史。此外,即使在全球经济危机中,比特币的波动性也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一种资产的波动性越小,投资者的风险也就越低。 一方面,上述情况使得加密资产对个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而另一方面,目前的数字资产市场也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满足其投资回报率预期的方式。他们玩得很大,而且他们研究比特币的原因也非常充分。 近期机构型大涨对加密货币的影响 从事加密行业的人往往认为,机构投资者将是下一次比特币繁荣的主要促进者。然而,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当然,相反的情况,也就是机构将以鲸吞式的投资腐蚀整个加密市场,同样也不正确。 机构投资者并不会“摧毁 ”加密市场,也不会将比特币“送上月球”,而是能够帮助加密市场走向成熟,使其更具效率。例如,当BTC价格过低时,他们就会利用这种低效将其推高,而当数字资产价格过高时,他们又会将其拉低。 由于机构投资者都是老道的投资者,有着丰富的货币市场经验,因此他们便会按照上述做法来控制风险,并实现收益最大化。这样就可以抑制波动,增加市场流动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的采用率和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对BTC价格长期走势的影响,是比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更大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也意味着加密投资的潜在收益也会相应减少。但这并不会导致数字资产行业的衰落。相反,这是所有新市场在进入大规模采用阶段时自然发展的标志,这将促使加密货币行业更加成熟稳定、而且波动性也会更小。 像MicroStrategy最近所做的,在加密领域采取强势仓位,会为其他把加密货币视为严肃资产类别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买入信号。而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MicroStrategy是一家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其在比特币上的行动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因此,它对股东的金融义务也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收购大量的BTC,MicroStrategy坚信此举并不会对其股价和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不利影响。 即使一家私人企业——无论规模多大——在加密领域采取了MicroStrategy那样的立场,它也不会像MicroStrategy那样成为重大新闻。 有了机构投资者,加密领域有望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2017年时,加密市场上还没有多少机构投资者。那时,处于FOMO,炒作和欺诈以及更多的网络威胁,投机便成为了推动1CO热潮和极端牛市的主要力量。 如今,随着有效监管在多个司法管辖区的进行,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效率的推动,加密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成熟。较少的风险和良好的回报,使得比特币成为机构的另类投资。而现在,他们也在大量涌入这一行业。 原文作者:KONSTANTIN ANISSIMOV 原文链接: 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institutional-investors-won-t-save-crypto-but-they-will-help-it-grow 文章来源:观点 | 机构投资者不能拯救加密领域,但能助其发展
-
观点:把数字资产等同于数字货币,是一种“货币幻觉”
原题《数字化中的“货币幻觉”与“货币错觉”——货币系列谈•2》 作者:周子衡,首发《财经》杂志,节选之一,略有改动 导语 数字货币离我们的社会经济现实已越来越近,特别是数字法币,已然渐次渗透进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本文从概念、理论、政策、实践四个层面分析了数字货币,认为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将面临数字货币所带来的更为紧迫的实践挑战与理论冲击,亟待更为深入而成熟的理论思考和更为充分而积极的策略应对。 认识上,不宜将数字货币与数字资产、数字支付等概念混为一谈,由此方可避免一系列“货币幻觉”或“货币错觉”对数字货币实践的干扰。 一. 把数字资产等同于数字货币,是一种“货币幻觉” 2020年10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列明了人民币的银行货币与数字货币的两种形态,即“一法两币”。具体来说,“一法”即指,人民币作为定价、计价乃至记账单位的法定唯一性不发生变化;“两币”即指,货币形态包含数字形态和非数字形态。所谓的“非数字形态”,即银行货币,包含银行账户货币、现钞与硬币。 相较企业等机构而言,个人往往并不需要支付记账,对于使用何种定价、计价及记账单位等不敏感,所受限制也不多;企业等机构的财务活动则须严格依法合规进行,没有自行选择使用定价、计价及记账单位的记账自由。各国中央银行法律等均充分保障法定货币的地位,不受其他类货币与资产的妨害。 须明确的是,数字加密资产没有在任何国家或地区取得法定货币地位。所谓各种“币”的称谓,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对数字加密资产,我国尚未作出法律界定,持有与交易数字加密资产既无明文禁止,也无明确司法保障,针对代币发行融资则明定非法。毋庸置疑,以“货币”来命名的加密资产,丝毫不意味着它是“货币”,更不代表它可以法外发行与流通。世界范围来看,对于加密资产,基本上都是渐趋以资产作为法律定位的。 数字资产,特别是加密数字资产,有着一系列的数字技术功能与潜在市场价值,对数字经济的拓展与提升意义巨大,对其应持开放态度及支持立场。但是,穿凿附会地称数字资产为“货币”,极易在经济社会中望文生义般引发“货币幻觉”,偏离其数字资产的创新方向,图利公众,引致严厉监管…… 货币史上,资产上升为通货,是有先例的。阻碍加密资产成为“数字通货”的致命缺点,主要有三:一是它的法币价格波动频繁,甚或剧烈,影响到其与银行货币关系的稳定性,不适合作为定价或记账单位,也不利于支付;二是支付效率低下,特别与既有的数字支付平台体系相较,完全不具备市场优势;三是场景缺失,这是加密资产落地应用成果不彰的主要根源,这也表明其资产属性远远大于通货的工具属性。 在所谓“宽容监管”的条件下,加密资产并未取得货币方向上的实质进展,而催生了两个“变种”:代币与稳定币。 货币史上,民间自发“代用币”多有出现,往往是铸币不足的产物,或者特定商品或管制交易下的选择,诸如“盐引”、“茶引”等。其中,纸钞也曾被称为“钱引”,作为铸币的代用币,为官府所垄断发行。数字代币,有其促进经济数字化的积极作用,作为数字账户活动的辅助记账手段而发生、发展,其使用范围往往各自孤立,根本谈不上广泛地流通。在数字法币发行之后,私人数字代币将逐步而全面地退出。 稳定币旨在满足支付——特别是跨境支付等——的需求,是跨境支付安排中的新的工具或数字手段,它也不是“货币”,而类近于“过桥资产”。稳定币的市场表现往往并不那么稳定,没有根本上解决加密资产法币价格波动的问题。 过去十年来,加密资产距离“升格”为“数字货币”的方向,是越来越远了,而非日益靠近。期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资产的法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由此,“加密货币”是否较法币而更具优势与接受度呢?恰恰相反,这正标示出“加密货币”资产属性的局限。正因如此,过去十年间,各国有关当局陆续明确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资产属性,而否定其货币功用。如果坚信只有价格不断攀高的资产才适宜充当货币,这种“执念”是没有事实与理论依据的“想当然”,不足作评。 必须指出的是,基于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加密资产具有一个突出“优长”在于,它是可以实现跨数字货币社区的流通,甚或冲破一系列的人为阻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如此预判固然合理而重要,但它是预设在数字货币社区体系之上的,没有建构出相对成熟的数字货币社区体系,而跨跃性地建构跨社区的数字货币,是为“空中楼阁”,也是一种别样的“货币幻觉”。如何构建出相对成熟的数字货币社区呢?关键是满足经济数字化的现实需求,从实际出发,而非囿于这样或那样的货币执念。 二. 将数字货币局限于数字支付,是一大“货币错觉” 以个人的货币经验来看,很容易将货币功能锁定在支付上,由此,自觉不自觉地将数字货币的功能局限在数字支付上,特别是个人或零售端的数字支付;进而认为,只要数字支付获得市场体系的接受与认可,且有良好的…
-
观点:我们会看到一个多链的世界吗?
作者:Aftab Hossain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两大盈利程度最高的公共区块链网络是以太坊和比特币,且坦率地说,它们之间甚至还差得很远。 以太坊是世界上市值第二高的区块链,也是可编程、Dapps(去中心化应用)领域领先的公链。它已经为诸如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NFT(非同质代币)等创新应用证明了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现在,大多数加密货币领域的新用例首先出现在以太坊上,之后一些活动再有选择地从以太坊传播至其他链上。 比特币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区块链。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区块链网络,它已经存在了最长的时间,并作为“数字黄金”展示了其产品市场契合度。 这两大区块链网络都为其用户提供了价值,以至于用户愿意支付可观的费用来使用它们。下表数据基于 2021 年4月4日 cryptofees.info 提供的数据,表中汇总了各个区块链网络当天的交易费和7天平均交易费: 数据来源:cryptofees.info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有趣的点: 用户愿意支付巨额费用使用以太坊 (超过了比特币网络交易费的5倍,超过了币安链网络交易费的1000倍); 绝大多数其它公链网络只产生了极少的交易费。 你可能会问:“呃,收费不是一件坏事吗?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免费或者廉价地使用这些区块链吗?” 但事实上,区块空间(也即交易数据被打包提交进区块链的场所)在任何一个区块链网络上都是有限的。没有哪个区块链可以在不招致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极大地降低的情况下,无限地进行扩展或提供免费的交易。 交易费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合理地衡量公共区块链的使用情况。如果没有交易费,这些提供了经济价值的区块链网络 (比如以太坊和比特币) 将被交易淹没和压垮。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公链网络产生的交易费作为一个指标,用于评估这些区块链网络为用户创造的最低经济价值。如果用户无法从网络交易中产生至少这么多的价值,那他们就不会为交易而付费了。 从本质上说,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区块链不为其用户提供价值,但这确实意味着,相对于以太坊和比特币,其它区块链可能有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容量。但如果以太坊和比特币的费用如此之高,为什么其他区块链没有吸收更多的用户/交易活动? 要评估这一点,我们必须考虑其他区块链提供的价值主张,以及与以太坊和比特币相比,它们的价值主张如何。 01 公链的价值主张 我将把“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 定义为某个区块链网络为用户创造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在其他区块链网络找不到。以太坊和比特币都有相对明确的价值主张。 以太坊和 ETH 的价值主张是: 使用 ETH 和其它基于以太坊的资产进行最大限度的抗审查交易; 使用 ETH 和其他基于以太坊的资产进行明确的、基于智能合约的交互;在这个强大的、可组合的生态系统中,每天都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资产被交易; 在 DeFi 等应用中使用 ETH 作为一种“可编程的价值存储”资产; 使用 ETH 作为 NFTs 和其它数字产品或服务的“记账单位”; 使用 ETH 作为一种“交换媒介”,(以 Gas 的方式) 为以太坊区块空间和以太坊经济体中的其它数字产品和服务付费; 比特币和 BTC 的价值主张是: 使用 BTC 进行最大限度的抗审查交易; 使用 BTC 作为一种“价值存储”宏观经济资产; 使用 BTC 作为一种“交换媒介”,用于为比特币区块空间付费。 以太坊和比特币提供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那么,其它区块链网络–尤其是诸如币安链、波卡 (Polkadot)、Cardano 等–能提供什么价值?坦率地说,这些区块链的价值主张很混乱,并不能使它们有效地区别于以太坊,且它们彼此之间也没有有效的差异。 1)许多区块链网络声称其拥有「提升的交易吞吐量」并将之作为一个主要卖点,但这些区块链中的大多数都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折衷,以实现其交易吞吐量的提升。开发者们对这些折衷了然于心,因此许多最有才华的 App 开发者主要专注于以太坊。 此外,如果所有其它区块链网络都声称能提供同等程度的额外吞吐量提升,那么这种价值实际上已经商品化了,也即不再唯某条链独有了。这就使得任何单个区块链都不太可能吸引大量的经济活动,以形成一个经济网络效应和可组合的生态系统。 2)另一些区块链网络则声称,它们将作为一个中心枢纽(hub),创建一个由子链和 Apps 组成的强大生态系统(备注,比如 Cosmos 采用的Hub-Zone 模式,Polkadot 的 Relay Chain/Parachain 模式)。 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认为,某个区块链简单地宣称自己是“中心链”或“由许多区块链 (即子链) 组成的互联网”的想法很天真。这是因为,当“中心链”依赖于将有机经济活动聚集起来时,它们不能提前宣称自己是中心链;…
-
花旗分析师:长远来看比特币可能会输给其他数字货币
本文来自 Decrypt,原文作者:Tim CopelandOdaily星球日报译者 | 余顺遂 摘要: 花旗表示,比特币的主导地位在未来十年可能会下降。 花旗分析师认为,比特币的价值将“受到其他加密货币实用性的影响”。 投资银行花旗(Citi)一名分析师表示,尽管数字资产行业整体肯定会增长,但比特币的主导地位在未来十年可能会下降。 花旗银行全球银行主管 Ronit Ghose 向 Decrypt 表示,“比特币的价值将受到冲击,并将受到其他加密货币实用性的影响。” 在 Ghose 发表上述言论之际,花旗刚刚发布了报告《货币未来(Future of Money)》。报告分析了加密货币和法定货币在未来可能如何发展,以及应该如何对比特币进行估值。 报告指出,比特币作为一种支付机制的价值,与其像黄金一样作为价值储存的价值不同。如果它成为一个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支付网络,可能远比单纯储存财富更有价值。 CoinMarketCap 数据显示,比特币市值主导地位降至 50% 附近 Ghose 表示,“价值转移的能力,无论是作为金融资产的大额转移,还是作为商品或服务支付的小额转移,都会创造价值。” 比特币的支付问题 问题是比特币没有被广泛用于日常支付。Ghose 承认,它在新兴国家或支付基础设施仍然缺乏的地方找到了一些用途,但它通常不用于购买日常用品。比特币不仅使用起来相对缓慢且成本昂贵,还有一个难题:如果它的价值不断上升,人们可能不愿意花掉自己的比特币。 基于这个原因,他认为有两种选择可能会破坏比特币在数字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首先,他提到以太坊、Polkadot 等替代加密货币,它们通过智能合约提供更快的支付和可编程性。其次,他表示,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出现可能会提供一种无缝消费的方式,而不必担心加密货币的波动性。 Ghose 称,有很多资金以电子形式存在,等待被转化为数字货币——但很难知道这是否会转向比特币。“相对而言,比特币可能会比一些下一代的货币增长更慢。” 另一方面,Ghose 承认,央行数字货币和比特币等去中心化货币的区别在于其去中心化的程度。他说,理论上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以一种反乌托邦的方式使用,政府有可能根据其设计方式改变公民的余额形式。但对于去中心化货币,这不是一个选项——这给比特币带来了一种不同的价值,一种很难定义的价值。他指出,“比特币的用例没有那么平淡无奇,更具概念性。” 本文翻译自https://decrypt.co/68766/citi-analyst-bitcoin-could-lose-out-to-other-digital-currenci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花旗分析师:长远来看比特币可能会输给其他数字货币
-
对比在4条不同区块链上构建NFT市场的优劣势:BSC、Matic、Tron、以太坊
原标题:《在不同的区块链技术上构建 NFT 市场》 NFT效用开始达到顶峰。NFT开始从数字资产走向实体资产,对NFT市场的需求变得不可或缺。对NFT的兴趣已经广泛增加,来自综合社区的人们开始向加密世界进军,专注于NFT。在某种程度上,加密狂热者开始涌入NFT开发公司,建立NFT市场,并利用这个市场炒作作为商业机会。现在让我们看看基于不同区块链的NFT市场的发展。 概述:BSC上的NFT市场开发Matic 上的 NFT 市场开发Tron上的NFT市场开发以太坊上的NFT市场开发BSC上的NFT市场发展NFT 市场开发人员更喜欢 Binance Smart Chain,因为它的速度和Gas费用更少。它有一个简单的UI,挖掘过程使它更受欢迎。到2021年5月16日,BSC 及其可靠的方法概念在 2021 年 5 月 16 日达到了高达 1200 万笔交易。其不断增长的链往往会继续对加密世界产生影响。 BSC 来自币安的币安智能链是一个基于社区的、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区块链开源系统。与以太坊虚拟机(EVM)兼容。 BSC上的NFT市场 BSC上的NFT市场开发应该从为其NFT代币BEP-721和BEP-1155选择最受支持的钱包开始,存储 NFT 代币的库存和增加适应性的前端 UI 开始。 市场应该与BSC相关联,从而产生像铸币、出售、购买和投标等行为。 BSC的好处: 从BSC到ETH,反之亦然。 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的创建和支持运作。 BSC Block每3秒验证一次。 跨链转账支持 CipherTrace 用于监控 VASP、OTC 和发起欺诈的分析。 基于Matic(Polygon)上的NFT市场开发Matic是一个开源社区项目,致力于排除这些缺点。 可用的现有区块链技术。它以其可扩展性和快速交易而闻名。 NFT市场 Matic上的NFT 市场开发与其他区块链相同,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专注于增加人们互动的Web应用程序。使用 Matic 构建的市场将收取非常低的gas费。。 Matic的一些好处: 它是以太坊兼容平台。 安全与各种验证。 完全可定制的。 Matic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由于其四层架构,Matic比以太坊相对更快。 第一层——ETH层的安全性和共识。 第二层——安全层。 第三层——Polygon SDK处理区块链之间的互操作性。 第四层——与此Matic签订链上和跨链合约,确保了可扩展性。 Tron上的NFT市场开发Tron也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之一,gas费用更低,但与其他技术不同的是,它的新标准致力于稳定NFT标准。Tron的架构是完全分布式的,通过几个模块来增强模块化。 Tron的NFT市场 Tron支持跨链,可以进入任何NFT市场,其TRC-721与ERC-721完全兼容。任何具有所需功能的市场都可以使用Tron区块链。 TRC – 721 TRC-721标准允许我们以其独特性代币化资产,其ERC-721兼容性允许我们进行多个跨链交易。 TRC-721的好处: 元数据扩展接口:这允许我们的智能合约验证其名称和我们的 NFT 代表的资产的详细信息。 枚举扩展接口:这帮助我们控制和发布NFT的完整列表,并使它们易于使用。 以太坊上的NFT市场开发以太坊是第一个将NFT引入加密世界的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大多数现有区块链技术将有虚拟机来支持以太坊。 gas费用 如果ETH下跌,开发人员将终止智能合约/ Dapps,因为它们的收购成本更低。如果ETH价格上涨,投资者将进行交易以获得一些利润,交易将持续进行而不会放缓,因此gas价格降价的机会更小。 ERC- 721和ERC-1155 ERC-721是第一个标准化的NFT。它被最广泛地使用和采用。它以其安全和透明而闻名。ERC-721有一种创建和跟踪代币的独特方式。 ERC-1155也被称为“下一代多代币标准”。它可以将gas价格降低到90%,但追踪所有权在这个标准中是一件大事。 在以太坊中建立一个市场以太坊上的NFT市场开发被广泛用于稳定性和可靠性。虽然BSC等竞争者已经超越了以太坊,但人们仍然信任以太坊的稳定性。 文章来源:对比在4条不同区块链上构建NFT市场的优劣势:BSC、Matic、Tron、以太坊
-
故事 | 牛市里,有人币亏完了,有人准备离开,还有人说大意了…..
原标题:《比特币牛市来了,我不开心》 比特币大牛市终于来了! 当比特币持续突破新高,朋友圈、主流媒体开始频频被比特币暴涨刷屏,暴涨之下,是币圈人的欣喜与狂欢,然而在欢声笑语的阴影处,是一群人的落寞与焦虑。 有的人辛苦积攒的比特币被花样消失; 有的人在牛市中反复腾跳移仓,最终跑输比特币涨幅; 有的人看着别人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期盼着一场暴跌,来缓解心中的焦虑; 有的人目睹众多行业乱象,愈发觉得牛市狰狞,决心离开这个行业; 更有人牛市做空,成为炮灰,过年不敢回家; …… 比特币牛市来了,他们不开心! 3个比特币被我作完了 刘磊 个人投资者 2019年,靠着个人努力和不断给自己洗脑“囤币致富”,我终于积攒了3个比特币。 2020年,三个比特币却被三把镰刀收割殆尽,没有比特币的我,在牛市中哭泣。 第一刀,FCoin。 我是FCoin的早期用户,2018年就在FCoin交易挖矿,后来FCoin开了理财功能以及理财挖矿,我就开始把FCoin当作是囤币的平台,将一个比特币放在了FCoin上,年化收益接近10%,在那时的我看来,这就是稳健的理财投资,比那些瞎炒币的理智多了。 直到张健发出了那封信《FCoin真相》,我还记得开头,“通往地狱的路是由善意铺成的”,我感受到了张健的恶意,FCoin跑路后,一个比特币就这样没了,然后在3月份按照市场价格被换成了4000多个FUSD(债权美元代币),无法变现。 FCoin之恶,罄竹难书。 囤比特币是低风险,低收益(BTC本位);拿比特币做合约,是高风险,高收益;在小交易所用比特币理财就跟投资P2P一样,是高风险,低收益。 不管怎样,希望坏人得到惩罚,给我一个机会,我要与张健鱼死网破。 第二刀,合约。 2020年年初,瞅着比特币马上要减半了,感觉怎么也会有一次小牛市,我必须得赶上才行。 于是3月初,用了0.6个比特币在交易所开了3倍看多合约。 10倍合约是赌徒,我寻思着,我只有3倍总不至于被爆仓吧,少赚点也无妨。 然后就是3.12,那天我持续不断收到了交易所发来的问候短信,亲切而悲伤。 0.6个比特币消失。 第三刀,国产山寨币。 7月份左右,DeFi浪潮火热,但是比特币一直佛系,没太大动静,焦虑的我看着别人挖矿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我坐不住了,必须出手,然后一个朋友送来了消息。 朋友告诉我,他从项目方朋友那得到了内幕消息,某国产的DeFi币要上一个大所,项目方创始人说,他们准备拉个5倍左右。 得到神秘密码的我自认为坐上了财富列车,没想到开到一半,才发现这是一辆灵车。 我轻仓买入之后,开始上涨,我天真的认为真的会涨个几倍,于是增加筹码入场,买了接近一个比特币(当时比特币价格1万美元附近),然后就开始了大回调,我认为是洗盘,继续吸筹…… 暴跌,继续暴跌,再度暴跌…… 较成本价跌去了80% ,然后比特币开启了火箭模式,To Da Moon。 20万的比特币没了,留下一堆山寨币,价值6000人民币。 交易所跑路、合约爆仓、山寨币……三把镰刀,来骗、偷袭、收割我的比特币,不讲武德。 牛市的热闹都是他们的,与我无关,仅以为戒,警示后人。 看着别人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谭风 行业从业者 比特币牛市来了,我很焦虑。 原因肯定是因为自己没赚够,整个大盘涨幅超过400%,而我收益率没有400%。 主要还是由于自己认知没有跟上,导致踏空、卖飞、山寨币亏损、合约爆仓这类情况,让你在牛市缩小本金、减少盈利、交出筹码。 312爆仓一波;9月DeFi流动性挖矿火热,Fomo情绪下,买了一堆珍珠泡菜胡萝卜,亏得一塌糊涂;比特币1万3的时候也卖了…… 回头来看,几乎所有山寨币对BTC都创下历史新低。 未来,汲取教训,争取把盈利逐步换成BTC,然后放去理财或者挖矿,不断囤币。 总之,一切的交易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为本位,目标就是去赚更多的比特币和以太坊。 牛市来了,我准备离开 李冰 行业从业者 第一反应,肯定是别人赚钱了,但自己没赚到,而圈外人还以为你赚了。 2018年~2019年熊市的时候,当时在的一个币圈群在说,牛市什么时候到来,比特币会不会冲上10万美金? 那时候我就觉得不太可能,一方面自己太短视,另一方面我压根不信这个。 其实到现在我也不相信比特币,在我眼里,比特币之所以涨,是因为现实世界太乱了。比特币就像世界的肿瘤,世界越病,它越膨胀。 币圈像我一样“短视”的人不少,因为工作原因我加了几十个投资群,大家每天聊的还是一些无关痛、鸡毛蒜皮的小事,2018年初,大家还在聊区块链哲学来抬高自己抬高区块链,现在的话大家都坦然接受圈外的流言蜚语了——反正赚钱的还是我。 那些真正信仰、研究区块链的,能将技术讲得头头是道的,基本都是不炒币的(或者不宣扬炒币的)。 而整天将币价、将比特币吹得天花乱坠的,基本都是利益相关者…
-
观点:如果没有比特币 黄金价格应为2300美元
来源:汇通网 周四(4月29日)彭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麦克格隆(Mike McGlone)表示,到目前为止,货币数字化一直在让美元和比特币受益,而黄金则被削弱。 数字化进程下,黄金正在被比特币所取代 麦克格隆表示:“正如我们所见,金属行业最有可能继续超越多数大宗商品,尤其是从较长期来看。脱碳、电气化和数字化的加速趋势使铜等金属脱离原油走势影响,而原油正在被技术取代,黄金也受到了类似的影响。 货币数字化提高了美元的储备货币价值,黄金则相反,正在被比特币取代。 麦克格隆表示:如果没有比特币,黄金的交易价格可能远高于每盎司2000美元。这种流行的加密货币继续限制了黄金的上行潜力。他计算道: “若将4月28日铜价维持在每吨9800美元附近,且收益率不变,金价将接近每盎司2300美元,而非每盎司约1780美元,才能匹配铜与金比率与债券近十年的关联走势。” 这位策略师指出,科技创新对于黄金远没有像对铜等金属那么友好:“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黄金在投资组合中已经达到了一个拐点,被比特币取代。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可能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比特币以牺牲黄金为代价的积累。” 黄金与比特币组合投资更具优势 麦克格隆的解决方案是将黄金与比特币配对。他说:“我们预计比特币在投资组合中取代黄金的进程加速将是2021年的一大主题。如果不与比特币配对,黄金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而不断推进的数字化可能会限制黄金的价格升值潜力,黄金的交易价格将低于每盎司1800美元。” 更具体地说,麦格隆一直在关注黄金比特币75/25投资组合指数:“年度指标显示,黄金比特币75/25的指数与股市的风险大致相同,这表明多样化的好处以及比特币与大多数资产的低相关性。 2018年初,比特币从1.7万美元下跌,黄金比特币75/25的指数上涨了约110%,几乎是标准普尔500指数总回报率的两倍,是现货黄金的3倍多。” 麦克格隆补充称,工业金属的表现应继续优于贵金属,但他警告称,铜价在今年下半年有回调的风险。 他说:“如果股市持续上涨,工业金属的表现应该会继续优于贵金属,但我们认为,对股市上涨的日益依赖,是大宗商品面临的最大风险。” (现货黄金日线图) 北京时间4月30日07:54,现货黄金报1773.44美元/盎司。 文章来源:观点:如果没有比特币 黄金价格应为2300美元
-
深入线下出行,数字人民币还有哪些新可能?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岳品瑜 刘四红 数字人民币热度仍在持续中。7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成都再发数字人民币礼包”登上微博热搜榜,此前,成都“绿色出行低碳一夏”活动开启报名通道。此次活动与此前不一样的是,红包面向市民主要发放的是价值12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出行礼包,共计10万份。 “发福利都这么先进!”“抽给天天挤地铁一个小时车程的我吧”“答应我,这种事就不要上热搜了好吗,少点人我也概率大点”“希望各地政府在这方面卷起来啊”……从消费者反映来看,此次成都数字人民币出行红包颇受关注,不少网友评论称要“响应号召,低碳出行人人有责”,也有不少网友为试点活动叫好,期待自己能抽中红包。 10万份出行红包,具体怎么玩?根据“成都发布”,本次绿色出行礼包使用范围为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支持天府通乘车码的地铁、公交线路以及美团单车,礼包分为“地铁+单车”出行礼包或“公交+单车”出行礼包两种,可在报名时根据需求自主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前红包试点不一样的是,此次活动或将大大提高用户对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充值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根据活动规则,中签市民根据指引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并通过选定运营机构对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充值(需覆盖礼包不足额部分),活动期间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公共交通出行费用,礼包将自动抵扣。 正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指出,“成都本轮数字人民币试点是面向线下公共场景,主要试点数字人民币在出行场景方面的运用,和过去不同的是,其不是直接通过数字人民币发放来促进应用,而是以优惠券礼包的方式,来带动用户接入到试点场景当中,并将数字人民币对接公共交通各个重置端口,实现线下支付场景的对接”。盘和林还提到,本轮试点中数字人民币也和智能合约相互融合,探索了全新的支付方式。 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表示,成都新一轮数字人民币试点突破了过往试点中单一的红包形式,将试点与低碳出行的理念进行融合,一方面能够将数字人民币与出行场景紧密结合,通过数字人民币试点带动更多绿色消费;另一方面也能够以多张优惠券组合的形式提升数字人民币的使用频次,进而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除了成都,数字人民币在北京也开启了大范围交通领域的场景测试。就在6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亲测发现,目前北京地铁已经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刷闸乘车,通过亿通行App,可支持乘车码扫码和秒通卡碰一碰进站,整个体验过程非常流畅,秒速即可完成。 “低碳+数字人民币”已成为热词。7月1日,雄安新区也开启了数字人民币红包兑换试点活动。为鼓励市民绿色出行、营造健康生活氛围的绿色城市建设理念,雄安新区基于雄安行App打造了步数换红包创新形式的活动专区,面向雄安新区社会公众发放总金额3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 “数字人民币逐渐开始从单一的购物场景,向多元的嵌入式金融场景延伸,并逐步从线下走向线上线下的各种支付场景,通过场景嵌入的方式,将功能接入到现象多元场景的支付终端之上,将数字人民币和其他支付方式进行聚合,为未来场景使用奠定基础。”盘和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未来数字人民币或将实现拓展跨区域支付等场景。 文章来源:深入线下出行,数字人民币还有哪些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