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比特币及主流币市场出现全线瀑布现象。BTC一度跌破17500美元关口,ETH跌破510美元关口,LTC跌破80美元关口……市值排名前十币种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瞬时的下跌打破了全几日的上涨狂欢,数据显示有部分矿工开始抛售BTC,但暂无大抛压。那么本次瀑布的原因有哪些?大盘刺穿后还会有山寨季的到来吗?
针对本次瀑布出现的主要原因,OKExResearch首席研究员William分析,比特币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可以说投机需求是影响比特币价格的重要因素。比特币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类别,不同于股票或债券,不会产生任何可预期的现金流,投资者获取回报的唯一方式是比特币价格的上涨,并且同所有风险资产一样,其价格受投资人情绪钟摆和风险态度的变化呈现出周期变化的特征。
首先,比特币的价格周期与投资人的情绪钟摆周期有很强的关联。比特币市场如此大幅度的波动,根本不能用企业、行业、经济这些基本面变化来解释,很大程度大要归因于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像钟摆一样大幅摆动。特别是在短周期中,投资者的心理就像一个钟摆一样,这个钟摆来回摆动,在乐观和悲观之间。这个钟摆很少在中间的位置停留很长时间,来回摆动往往呈现从某一个极端点转向反方向的运动。这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摆动现象,在比特币的市场波动中经常可以观察到。

比特币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投资人的风险态度周期变化。根据芝加哥学派的金融理论,看起来有更高风险的资产,必须显得有更高的风险溢价,否则没有人愿意做这些投资。比特币也正是这样,尽管风险过高,但由于其潜在的高收益,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入场。
过度风险容忍导致资本市场线变得平坦,过度风险规避导致资本市场线变得陡峭。在市场顺风顺水的时候,比特币价格飙升,投资人往往意味未来一片光明,风险是朋友,赚钱很容易,每个人都感觉良好;这意味着只有极少数风险规避包含在定价中,因此这样的市场价格充满了危险;同样,在市场底部时,风险容忍会低到无法再低,人们简直不允许存在任何风险,以至于投资人在这么低的价格水平买入,亏损完全不可能,但之前市场下跌的刺痛感仍在,让投资者只想提高风险规避,只愿意坐在一旁观看,尽管价格处于低水平,人们却不愿意投资。
基于以上原因, 比特币价格经常暴涨暴跌,波动十分大。上一轮的比特币牛市中我们正能观察到一个完整的比特币泡沫周期。根据金德尔伯格的划分,一个典型的资产泡沫可以分为变革、繁荣、亢奋、困境、恐慌五个阶段。在2017年11月至12间,比特币价格从8,000美元左右跃升到19,000美元的高点,正是市场最为狂热亢奋的时期。

那么当前的比特币市场情况如何呢?自10月中旬以来,比特币价格从10,000美元左右跃升至目前的19,000美元左右。市场上很多人都对比特币抱有十分乐观的预期,认为比特币在年末可以冲上8万、10万美元;另一方面,在调研市场时,发现有不少投资者开始使用信用卡或者通过贷款投资比特币,这是十分危险的行为。从比特币贪婪指数看,目前已经达到94,市场处于极度贪婪狂热的状态。特别是从历史数据上看,自11月中旬以来,比特币贪婪指数就一直处于90左右的高位,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11月26日上午的比特币大跌并不是突如其来,实际上早有迹象可循。


值得注意的是,skew数据显示,以太坊和比特币走势之间的短期相关性出现下降,历史上,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低相关性表示山寨季的到来。本次是否会重现历史行情?机构的购买推动了本轮比特币的上涨,那山寨币的上涨潜在的因素会有哪些?以太坊2.0的发展会带来促进作用吗?William分析指出,在正确的市场研究中,我们是先有理论分析后有数据验证,而不是先有数据现象,后用理论来强行解释。我并不认为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低相关性会意味着什么。山寨币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技术竞争力和社区运营能力,最终只能被淘汰,即便上涨也只不过是市场炒作下的投机现象,长期看只会归零。以太坊2.0对ETH价格有促进作用,尤其是近期存款合约的最低质押要求,导致ETH的市场需求放大,在临近最后期限时尤为明显,使得ETH价格大涨。
文章来源:如何看待这轮比特币及主流币全线瀑布 山寨季还会来吗?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Valuables:你的每条推文,都可以变成NFT
作者:0x13 你知道吗,你每天发布的推文也可以被铸造成 NFT 并进行交易了。 近日,一个叫做 Valuables 的项目在推特的 NFT 圈掀起了轩然大波,该项目支持所有推特用户购买他人的推文以及出售自己的推文,每一条被交易的推文都将被铸造成一枚 NFT,而这些推文又称 NFTweet。 据 Valuables 官方发推表示,短短几日内,所有发出购买申请的金额总额以达 7.5 万美元,共有 404 条推文被交易,平均每条推文的售价为 60 美元,而且 50% 的买家购买了 2 条及以上数量的推文。 而那些被交易的推文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是数年前的预言: 有的是艺术家们用字符拼出的图案,其中不乏 Hackatao 等著名加密艺术家: 而这也吸引到了 SuperRare CMO 的参与: 虽然推文交易活动如火如荼,但是很多人在第一浪热度渐渐褪去一些后对这个项目产生了质疑:这些推文可以转发、截图,那我问什么还要花钱去把它买下来呢? 其实这个问题放到加密艺术等项目也依旧存在:我可以直接保存或者是拍张照片保存下来,为什么要买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将视线分别放到买卖双方身上,捋清双方通过交易这些 NFT 分别能获得哪些好处。 首先从买家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一副加密艺术画还是这样一条推特都可以变成买家的「社交资本」。 其实这个现象在传统艺术领域也十分常见,富豪们通过竞拍艺术品来彰显自己的身份,或者通过购买其他富豪拥有的同版艺术品来加入他们的圈层。而这种对于「身份」、「面子」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推动这些 NFT 的市场价格。而这也就是这些 NFT 最基础的功能:炫耀。 再深层的功能便是「权力」。权力应用最多的就是使用权,通过购买这些 NFT,买家将会拥有使用权,可以在自己的文章、绘画、推文中使用,不过目前人们的版权意识过于薄弱,侵权行为屡见不鲜,导致很多人并不重视这一点,因此也就认为这是「没有价值」的。因此,这需要所有人,至少是大多数人对版权问题达成共识后,它的价值才能显现出来。 除了使用权,也有些用户正在尝试赋予更多的权力。 以最著名对社交代币 ALEX 的发行者 Alex Masmej 为例,他就将新项目消息的唯一获悉权加到了这条推文中。买家可以通过购买这条推文来提前了解到 Alex 的新项目。 而对于卖方而言,被盗用、抢走知识产权是所有内容创作者最厌恶的事情,虽然人们已经习惯了免费知识,但是知识付费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而具体到某个「知识」是否需要付费、费用是多少则取决于内容创作者。不过,这就像上文提到的,需要所有人,至少是大多数人对版权问题达成共识,才会认可其价值,才会购买 NFT。而这与 Valuables 在简介中写到的内容不谋而合:把内容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从推特手里拿回来。 不过,这一定会是个漫长的过程,破旧立新的颠覆性需要所有人慢慢适应。而 Valuables 作为初创项目,仅仅拥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是不够的,还需要持续改进,至少从目前简陋的页面来看,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那么,如何才能将自己喜爱的推文收入囊中呢? 首先进入 Valuables 的官网:https://v.cent.co/ 随后将想出价购买的推文链接复制到文本框内; 随后进入到这个页面便可出价。 随后只需要静静等待对方接受报价即可。 文章来源:Valuables:你的每条推文,都可以变成NFT
-
Compound上1.1亿美元资产被清算,有人却轻松获利370万
(来自:黑客帝国) 我们无法看到过去那些我们不了解的选择。 在最近的一系列攻击中,黑客最终向受害者返还了数百万被盗美元,或者在他们攻击的时候直接少盗走一些,而原本他们可以拿走更多的钱。 在最近的黑客流行病中,黑客已经使用了各种方法来窃取资金,但是在整个过程中都有一个角色扮演着作用… 根据Morpheus的说法,“预言机(Oracle)”从一开始就为反抗军提供服务,这是一个有知觉的程序,可以帮助人类抵抗攻击,使人类摆脱机器的压迫。 最近,预言机一直受到匿名代理商的不断攻击,这些代理商旨在操纵她对现实的看法,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利润。 NEO:我想最明显的问题是,我如何能信任你?ORACLE: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泡菜(Pickle)。(来自黑客帝国) 信任问题在价格预言机中很常见,可以分为链上的或链下的。 正如samczsun写道: 在一种方法中,您可以简单地从价格API或交易所获取现有的链下价格数据,并将其带入链上。另一种方法,您可以通过咨询链上DEX来计算瞬时价格。 两种选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诸如Uniswap,Kyber或Balancer之类的链上价格预言机不需要任何访问特权,并且始终是最新的数据,但是,这意味着它们很容易受到攻击者的操纵。 链下预言机(例如Coinbase的预言机)通常对波动的反应较慢,并且它们还需要 “特权用户将数据推送到链上,因此您必须相信这些数据不会被破坏,也不会被强迫推送错误更新” 今天发生在Compound上的亿万美元资产被清算是由于Coinbase预言机的错误或被操纵造成的。 由于Compound依赖Coinbase作为一个单独的预言机,我们在Compound Finance上看到超过1.1亿美元的贷款清算。 当DAI价格在Coinbase上飙升至1.3美元时,受欢迎的流动性挖矿代币对DAI / USDC脱离了锚定,这导致大量资产清算并为等待清算这些头寸的匿名代理商带来了巨额利润。 Sam Priestley解释了清算如何发生以及人们如何从中获利: 今天有人在Compound上被清算了4900万美元。 清算人仅仅通过调用一个方法就获利370万美元。受害人是一名杠杆Compound流动性挖矿农民。 他们当时正在借出DAI,并借入USDC。 当DAI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其帐户便被清算。 如果他们将DAI和USDC放在单独的钱包中,那将不会发生。当您的帐户处于清算状态时,清算人可以选择拿走您的任何抵押品,以作为偿还您的债务。 因此,清算人接受了DAI。 从Uniswap借用DAI。 偿还DAI债务。 从清算中获取更多DAI。 然后偿还Uniswap。最后获利。鲸鱼可能认为它们很安全,因为它们从未在USDC上调用过“进入市场”函数。 但是通过借入USDC,他们激活了USDC作为其DAI债务的抵押。 谢谢@arbingsam的分析。 下图显示了DAI的价格飙升——对于原本应该维持稳定的稳定币来说,这是巨大的波动。 当Coinbase推出他们的预言机时,他们意识到依赖链下预言机所存在的问题。 “使用来自链下资源的数据需要信任数据发布者发布了正确的价格并保持签名密钥的安全。” 但是,Coinbase没有尝试减少对信任的需求,而是只是向他们的预言机用户保证他们值得这种信任。 Coinbase是加密领域最受信任的公司之一,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加密经济。 基于Coinbase安全基础架构的高度可靠的价格信息可以帮助提高DeFi生态系统的安全性,降低系统风险并释放下一波增长和采用趋势。 就像Compound创始人罗伯特·莱什纳(Robert Leshner)当时说的那样,他们似乎相信了Coinbase的话。 “ Coinbase价格预言机将提高Compound价格喂价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这对于基于Compound的协议和应用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我们并不孤单——DeFi的其余部分将受益于更快的开发,一致的数据和共享的标准。”—Compound首席执行官Robert Leshner Compound创始人Robert Leshner之后回应协议被预言机操纵攻击: 我刚刚睡醒,看到Coinbase Pro上DAI的价格涨到1.3美元,这导致大量DAI借贷者的资产被清算。这实在让人沮丧,看到发生这么多清算也让人震惊。大家需要了解这几件事情:1、第一眼看,Compound协议本身似乎没有遭受损失,所以大部分用户,或者说DAI的提供者未受影响。2、我看到一些媒体报道了这一事故,对此做了猜测,目前,我无法确定Coinbase Pro上DAI价格上涨到1.3美元是否是有人故意而为,还是意外,或者是两者都有,但是此前,我们看到过Coinbase上的DAI价格随着ETH抛售出现飙升(当时发生在三月份的“黑色星期四”)。3…
-
观点 | 新闻“上链”会是下一个蓝海吗?
本文来源:人民数字FINTECH 作者:马迪尔 写在前面的话 在数字技术与商业营销双重逻辑推演下,科技手段与内容创造、大众传播的整合,带来一种全球化、社会化、易于获取的全新媒体形式。 数字技术作为行动主体对中国新闻业态的影响,是当下新闻学界研究中国新闻业变迁的主流视角。人与技术的关系成为理解和反思中国新闻场域的新变量[1]。然而,在信息内爆、不实新闻、广告欺诈等问题层出不穷之时,数字媒体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反而是挑战重重[2]。 人民数字FINTECH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信息生产传播面临的伦理困境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对未来数字信息核链式传播的影响。 数字媒体时代“守门人”角色的淡出 数字技术作为行动主体对中国新闻业态的影响,成为当下新闻学界研究中国新闻业变迁的主流视角。 然而,在民粹主义思潮涌动下,信息内爆、不实新闻、广告欺诈等事件层出不穷,社交媒体时代的虚假新闻也早已广为病诟,人们对数字安全、隐私侵犯、财产损失等问题忧心忡忡。 有学者认为,已有的传播生态和秩序被颠覆,传统的新闻理念和架构也因此受到极大冲击,面临着新闻生产模式、新闻伦理的重建[3]。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曾经作为用户(user)的受众,正以新闻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的多维身份在新传播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精英主义立场的专业新闻观逐渐被解构,何谓“新闻”的定义权重新转移至用户手中[4]。相比以往经由传统媒体把关的“精英筛选”标准,新闻源由“大众筛选”或用户“选择即生产”的方式,降低了用户对虚假新闻的辨识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闻把关的权威性[5]。 如此,新闻业传统“守门人”角色的逐渐淡出是否真能催生、催熟所有公众,依靠公众自身媒介素养辨识新闻真伪?这恐怕是个伪命题,让人细思恐极。 数字传播方式变革的痛点 在数字技术推广下,原子裂变产生的链式反应也适用于社交媒体传播中指数级增长的特征。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的核链式传播——“传播源—激发层—裂变层”的链式传播,加剧了社交媒体平台虚假新闻的扩散,尤其是一些自媒体为了涨粉,病毒式的扩散虚假新闻。 图: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的核链式传播 在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理念和传播模式都发生深刻变化之时,新闻文体的多样化也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守门人”的痛点。 1、自媒体新闻转述的偏差 媒体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消解了虚拟现实和客观真实之间的界限。互联网新闻在传递过程中,某些新闻细节被选择性锐化(被保留的细节成为了剩下来的讯息的核心内容)或强化性锐化(以夸张的方式对某些细节进行强化)[6]。在自媒体后续一系列的新闻转述过程中,新闻信息会因为实验对象受众的兴趣、态度、文化规范或刻板印象期待,而出现歪曲或被同化等现象。 2、开放性文本“无把关” 新媒体是典型的“无中心”传播,不仅没有严格的审核把关过程,受众对文本的改造也更为容易。社会化网络广泛普及以来,UGC(用户原创内容)成为受众接触的重要新媒体文本形式。 以往的电视报刊文本大多是经过深思熟虑、经过严格把关,带有特定“意识形态”目的的系统化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潜移默化地让受众接受现有制度。而“去中心”、“无把关”、“无边界”等特点使新媒体的文本更为开放和包容,但也带来了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浅薄化”。 3、舆论“失范” 当终极价值与合法手段两者之间出现矛盾时,这种现象被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定义为“失范”(anomie)[7]。从业者若不认可且没有遵守应当遵守的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就会造成失范现象。 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引导舆论相对规范有序;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庞大,自媒体传播平台与规范的新闻职业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和立场不一致、两者发生冲突时,就可能造成新闻伦理失范[7]。且自媒体传播平台数量庞大,往往会主导社会舆论的走向。一些自媒体传播平台多次声称自己仅仅是一个“科技公司”,并不会引导新闻伦理的方向,但其实质正是意识形态中技术至上的工具理性现象,导致新闻伦理偏离方向。 4、多元文本的虚拟化建构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传播更加强调社会关系的虚拟化建构。新媒体能制造全新的情境体验。网络空间的文本、图像、音视频及三维虚拟空间,为受众制造了在真实世界中难以企及的新闻感官的奇幻体验,新媒体情境下的新闻的构建方式更为多元,也为不实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更“便利”的方式。 即时性、空间感、互动性等这些在传统媒体时代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新媒体时代都已经通过技术实现突破,但在另一个维度上,也让负面信息病毒式裂变传播的特点更为明显[8]。网民的娱乐共享精神,使得信息在没有被“证实”的情况下便已经在自媒体上非理性散布。 公共新闻的概念伴随着自媒体而产生,个性化是其特点,当信源从传统媒体扩大到自媒体移动端时,缺少把关人的公共新闻中的“热点”新闻,更需要一个真实、客观、可溯源的技术把关支撑数字新闻新的生命。 区…
-
比特币可能成为 DeFi 的基础,拥有更多单面流动性池
单边比特币质押的更多选择可能会导致去中心化交易所聚合器的整合——这意味着提高用户的流动性。 观点多年来,以太坊在去中心化金融 (DeFi)领域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区块链是许多最具创新性的项目的首选目的地,它们为去中心化金融提供服务。然而,最近,DeFi 项目开始在多个生态系统中出现,挑战以太坊的霸权。而且,当我们展望一个解决互操作性技术问题的未来时,出现了一个不太可能成为 DeFi 权力参与者角色的竞争者——比特币比特币21,222 美元。 在那个未来,比特币可能会在 DeFi 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而不是胜利主义、极端主义的意义。相反,比特币可以作为多链 DeFi 的核心来补充其他加密货币。关键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以便比特币可以像今天的 iOS 和 Android 一样无缝地与以太坊交互。 支持将比特币与 DeFi 协调一致的论点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评论员经常将现有的比特币区块链与其更敏捷和功能更强大的对应物以太坊相提并论。然而,真正的“翻转”是将 DeFi 连接到比特币。这样做可以让用户两全其美,将以太坊的灵巧性与比特币的纯度结合起来。争论围绕着支持比特币的 DeFi 行业是什么样子,或者是否有可能实现。 通向互操作性的坎坷之路 比特币网络的底层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为独立于任何国家的全球支付网络提供了坚如磐石的基石。内置的计算保证足以吸引机构资金,说明它对于传统金融的权力参与者来说已经足够好了。尽管旨在成为互联网的现金,但比特币的内在属性激发了像以太坊这样资源密集型较少的网络。 尽管挑战者的到来,以太坊原生项目仍然主导着 DeFi,它仍然是一个由智能合约驱动的应用程序组成的碎片化生态系统,促进了开放的点对点金融系统。全球开发人员网络不知疲倦地努力将这种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 的安排凝聚在一起,但基本上没有成功,尽管原子交换已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通常,像跨链桥这样的次优解决方案激增,使 DeFi 用户容易受到攻击,而其他流行的解决方案(如打包代币)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即中心化。 相关:比特币将在 2023 年飙升——但要小心你的愿望 到目前为止,DeFi 产品还没有被带到链上比特币交易中,因为比特币协议不支持智能合约。这是比特币设计的结果,它是用有限的脚本语言构建的,以优化数据存储和编程能力的安全性。请记住,这些东西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去中心化程度。 无需许可的多链金融 因此,比特币与 DeFi 不兼容,并且对于某些人来说,通过像 Wrapped Bitcoin (wBTC) 这样的打包代币来抵押接触非本地链与行业的核心精神相去甚远。虽然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人认为 DeFi 和比特币网络之间的互操作性是一个绝望的原因,但还是有办法做到的。对于许多人来说,比特币是重新定义获得金融服务和体验财务独立的意义的第一步。 自托管需要金融知识,超过一半的用户使用 35 岁以下的加密货币,我敢打赌,我们只是处于经济冰山一角。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将过滤掉 DeFi 原生的缺点,如滑点和无常损失。更具体地说,为 DeFi 和比特币实现单边收益将开启新的可能性,从而使规模有利于主流采用。单面更安全,因为它涉及将单个代币存入流动性池而不是代币对。 相关:2027 年加密货币市场会是什么样子?这里有5个预测 将单边收益引入支持比特币的 DeFi 生态系统是事情开始变得有趣的时候,不仅对于最大化主义者,而且对于任何参与游戏的人来说都是如此。这将是一种在不影响去中心化的情况下积累价值的真实方式。启用单边收益率的协议将承担风险,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探索目前不可用的借贷选项。 这种发展的副产品可能是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聚合器的整合。聚合器的饱和分散了可用的流动性,这与交易成本的增加有关。在这方面,市场上有数千种加密货币,这意味着更多的资产、更多的链和更多的层需要考虑。虽然模块化可能非常适合专业化,但现在是“少即是多”的逆向运动的时候了。 为比特币开启一个充满机遇的新世界 像这样构建一个无缝的分布式多链金融系统并非易事。它达到了难以概念化的复杂程度。 整合可以充分缩小关注点,以便用户可以优化速度或安全性,而不会失去对其他基于区块链的金融的访问权限。 尽管如此,这些替代金融技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产生的影响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随着大多数人进入加密世界,比特币已成为更广泛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许比特币可以推动下一次 DeFi 革命,回归密码朋克文化,为每个人开辟新的金融可能性。 Marcel Harmann是 THORWallet DEX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也是 Crypto Valley 协会的董事会成员。他之前与人共同创立了 DEC 研究所,该研究所为领先的区块链大学支持的数字资产专家提供在线认证。他于 2012 年毕业于苏黎世大学,获得银行和金融…
-
Web3.0技术与生态发展研究报告
AI、5G、大数据、区块链……,我们很清楚自己正处在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中,但这里始终缺乏一个标的,表明爆发和迭代最终会把我们带向何处。 Web3.0作为一种概念集合,很好地处理了技术与技术,变化与变化等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终极目标。WebX实验室希望以一个观察者和参与者的角度,为Web3.0发展建立系统性的知识图谱,让更多的人在WebX实验室读懂Web3.0。 刘毅——“Web3.0的发展路径应该是资产、身份和数据” Web3.0与Web2.0如何衔接,或是从哪里落地,是特别值得思考的,尤其是对于Web3.0的创业者。Web2.0是平台经济时代,首先我们应承认Web2.0极为成功,它的本质是解决买家卖家之间的信任问题。但Web2.0有两个局限性,第一个是只能解决可互换产品或工业品的质量信息不对称,大量不可互换性产品和服务领域并没有被Web2.0平台很好的解决,包括金融、房产租售、医疗、教育、婚恋、短工等,这些领域是Web3.0有可能率先去解决的。第二个是公平问题,也就是平台的寻租问题,一旦平台变成了垄断性中介,就可以向买卖双方压榨利润。 Web3.0协议栈的各部分都是以去中心化、点对点的加密协议为特征,是一个无信任交易或协作基础设施,以达到用户能控制自己的资产、身份和数据的目的。从这个角度看,一定是资产是先行,因为资产相关领域具有可投机性,可以吸引大批资金和人员进入。如果从资产入手,下一步可能会解决的是身份,如果不解决身份问题是没办法解决数据问题的,因为没有个人的标识就没有办法去掌握自己的数据。所以应该是从资产、身份和数据这样的时间线去推进。 所有领域中最有可能的率先落地的是金融,而DeFi可以说是开放金融的一个实验,一个可抛弃原型,因为金融必须合规、可监管,这是公认的。然后Web3.0需要解决的身份问题是要让每个互联网的用户能掌握、控制自己的身份,它不是被赋予的,是声明的,这个身份是无法被冒用,无法被冻结。这两个问题解决之后才是数据,数据价值有两种利用方式:整体利用和针对个人利用。第一种就是大数据,这个过程中没有暴露任何人的隐私,而形成了对整个社会的价值。针对个人的数据分析,可以用来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也可以用来预测产品和服务对个人的效用。后者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最常见的是所谓大数据杀熟,应该通过立法予以禁止。 孟岩——“Web3.0有五大特征” Gavin Wood博士所倡导的Web3.0概念有很多不同的称呼,比如价值互联网、 Open Web,我比较喜欢叫它去中心化互联网,因为这个词比较比较精确的概括了它的实质或者关键特征。我觉得Web3.0是一个新的互联网平台,一个新的计算范式,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互联网初衷的回归。去中心化互联网跟我们现在的互联网一定是类似的,都是从硬件到软件,到网络服务,到网络协议,到价值层协议,再到应用层,多层次的综合体系,我们叫技术栈 (Stack)。区块链在这个体系当中跨越多个不同的层次,在存储层、在计算层、价值激励层,都扮演核心角色。因此区块链对于Web3.0来说是一个核心的基础设施,是真正的Game Changer。 虽然现在还没有到去归纳Web3.0本质的时候,但我想点出Web3.0的5个特征: 计算和特定的计算设备解绑分离:Web3.0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计算范式,计算和存储行为并不会因为特定的设备出现问题,这个计算和服务就被关停。 基于密码学技术实现身份认证及数据确权:不同于以往传统互联网基于中心化机构和数据库来进行授权和认证。身份必将成为一种主权资产。这个身份不管是人的身份,同时还包含机器等终端在Web3.0中的身份。 数据的记录和存储都是通过不可篡改的方式进行:Web3.0中,数据的存储倾向于永不删除和修改,而是不断累加数据,但是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存储成本极低,规模极大。 资源分配通过基于通证的市场机制来进行:区别于以往的中心化授权调配的方式,而是双方通过通证的交易来进行资源的配置优化。 权益分配上的去中心化和透明化。 这是目前Web3.0目前所能够展现出的几个主要特征,但是这个概念或者行业正在不断丰富,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全新的定义。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Web3.0技术与生态发展研究报告
-
24億美元龐氏騙局 | SEC : BitConnect 創辦人被判刑後失聯,目前行蹤不明
吸金24億美元、幣圈史上最大騙局 BitConnect 的創辦人 Satish Kumbhani,日前被判「終身禁止投入數位資產」並認罪;近日驚傳 Kumbhani 目前已經下落不明,律師不得不向法院提起延期,讓該訴訟案就又蒙上一層陰影。 幣圈史上最大騙局,詐騙金額高達 24 億美元的 BitConnect 案件,其創辦人 Satish Kumbhani 上週再遭美國聯邦法院起訴,然而他似乎早已處於在去年遭判刑並認罪的不久後,已處於失聯狀態。 SEC:Kumbhani 下落不明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週一發佈的一份法律文件中表示,Kumbhani 很可能已經從印度消失了,目前下落不明。稍早在 2021 年 10 月,SEC 就曾提出另一份文件,當時據稱: Kumbhani 可能已從印度搬到另一個國家的未知地址。 審判律師 Richard G. Primoff 表示:自去年 11 月以來,委員會一直在與該國的金融監管機構協商,試圖找到 Kumbhani 的地址,但徒勞無功。Primoff 還說: 委員會在提起訴訟時不知道印度公民 Kumbhani 的下落,而 BitConnect 是一個非法人實體,委員會只能將 Kumbhani 定罪。 對此,Primoff 已要求美國地方法官 John Koeltl 將相關訴訟的審判延期至 5 月 30 日。讓該起案件能否沉冤昭雪又蒙上一層陰影。 – Satish Kumbhani – 幣圈史上最大龐式騙局 成立於 2016 年的 BitConnect 被稱為是幣圈史上最大騙局,官方聲稱開發了自動交易機器人,用戶只要存入資金便可獲得「每日 1% 」的高利率回饋、拉下線還可以再賺更多,吸引無知韭菜投入,吸金規模高達 24 億美元。 後來騙局遭到揭穿,致富神話正式破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在去年 5 月控告 5 位和 BitConnect 騙局有關的個人,包含四位發起者以及一位聯絡人,認定其發行、銷售未註冊證券,估計非法獲利超過 20 億美元。 如此嚴重的詐騙案件在美國引發了一場法庭之戰,試圖將 BitConnect 的相關人士繩之以法,而創辦人 Kumbhani 和發起人 Glenn Arcaro 是該訴訟案的核心。據動區此前報導,Arcaro 已於 2021 年 9 月 1 日對刑事指控認罪,法院同時要求其償還詐騙所得、利息也必須一併支付。 – Glenn Arcaro –
-
Coinbase表示,在监管审查加强的情况下,它将成为“净受益者”
随着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加密货币上,Coinbase预计其强大的基础将使其成为“这个新环境的净受益者”。 Coinbase是一种流行的加密货币交易方式。图片:快门 美国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在周二发布的4年第四季度收益报告中借此机会解决了当前的监管格局,称其在克服现有和未来挑战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公司坚称,它已经建立了“可靠的基础设施、持久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资产负债表”,同时优先考虑“审慎的风险管理”和“与客户、市场参与者和政府机构的透明度,所有这些都有助于鼓励加密经济的发展。 Coinbase上一季度的销售额总计为605.588亿美元,超过了分析师预期的收入将在<>.<>亿美元左右。 根据Coinbase的说法,它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之一是其在现货市场上市之前评估数字资产的严格流程,大多数加密货币不符合交易所的上市要求并因此被拒绝。 此外,该交易所一直远离提供高杠杆产品,“这既保护了消费者,又帮助我们避免了信用风险。它不作为与客户进行交易或发行交易所代币的做市商。 “我们预计2023年将是监管重点的一年,我们相信我们强大的基础将使我们成为这种新环境的净受益者,”Coinbase报道。 Coinbase寻求与监管机构合作 Coinbase仍有一项潜在的SEC调查悬而未决,调查该交易所是否允许美国人交易本应注册为证券的加密货币。 然而,该公司再次重申,它不认为它违反了任何证券法,并补充说其质押产品和USDC稳定币“也不是证券”。 Coinbase还表示,当发现任何问题时,它会“尽快和彻底地进行补救”,最近该交易所与纽约金融服务部(NYDFS)达成的100亿美元和解协议证明了这一点。 NYFDS指责Coinbase违反了纽约银行法和有关虚拟货币,货币传输,交易监控和网络安全的州法规。然而,该部门表示,该交易所已经开始改进其做法。 “我们仍然致力于与全球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合作,推动对这一新兴资产类别进行审慎监管,”该交易所表示。 展望未来的挑战,Coinbase对“没有看到监管机构必然欢迎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其规则制定”以及美国机构“对加密货币表现出脱节的立场,将该行业推向海外”表示失望。 “在没有联邦立法的情况下,公共规则制定是监管机构寻求对部分行业管辖权的必要步骤,”Coinbase表示,同时指出包括英国和欧盟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积极监管发展。
-
印度加密独角兽 Matic 是怎样炼成的?
在过去一段时间,包括Aave、Curve、Aavegotchi、OpenSea在内的多个主流以太坊应用选择了 Polygon (原 MATIC)来扩展性能,伴随着Polygon的市值以及它上面承载资产的增加,这家市值120亿美元市值的印度独角兽已成为了加密世界的庞然大物。 今年4月初,Prophetic Ventures联合创始人Aaryaman Vir在分享了这家公司创始人背后的经历,以及其快速增长背后的价值支撑,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对读者深入了解该项目颇具参考价值,链捕手故此对该文进行了翻译,并进行了不影响原意的删改。 作者 | Aaryaman Vir 编译 | 王大树 我经历过加密市场的几个周期,尽管期间抽空出来也探索了新的领域,但是我对这个行业的兴趣从未像现在这样高。在这里,我想对过去几年中发生的一些激动人心的新鲜事进行科普,与读者分享我的学习。 Matic是最理想的项目,因为它们的本地起源故事使它们成为我们大部分印度读者群体的迷人研究主题。但除此之外,我还要说的是,关于Matic的故事是我一生中听到的最鼓舞人心的创业故事之一。 Matic创始人的故事 Matic最初有三个联合创始人:Jaynti Kanani、Sandeep Nailwal和Anurag Arjun。后来,塞尔维亚程序员和企业家Mihailo Bjelic也加入了团队,成为联合创始人。话虽这么说,Matic协议的主要发明者是Jaynti,也被称为JD。 JD在艾哈迈达巴德(注:印度第六大城市)出生和长大,他的父亲是一名工人,来自该市众多钻石工厂之一。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JD来说并不容易,他的两个姐姐因为经济困难没有上过高中。 尽管如此,这家人还是把JD送到了附近小镇纳迪亚德的一所工程学院。JD最终进入了那里的计算机科学课程,这是一个巧合——他没有取得足够好的成绩进入学院更受欢迎的电气工程课程——但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高兴的巧合。 JD于2011年大学毕业后,加入了位于普纳的IT服务公司Persistent Systems。通过导师,JD首次被介绍给Hacker News、Y Combinator和全球创业文化。在发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新世界之后,JD投入了对技术和创业的学习。 沉浸于创业的自然结果是,JD很快就渴望自己开始创业。但是,他的第一个事业——witter分析工具—未能起步,此后不久,JD便向Housing.com提出了申请。 JD在Housing担任前端开发人员时,与公司的数据科学负责人结为朋友,从而进入公司的数据科学团队。大约在2015年,JD第一次听说加密技术。这背后的故事很有趣。作为《权力的游戏》的狂热爱好者,JD希望建立一个衍生项目,人们可以用它来对节目中的情节发展进行下注。 「哪个角色会在权游上丧命?正确投注并赢钱!」—这是JD应用程序的前提,但是他在构建可以服务于全球用户群的支付功能时遇到了问题。在设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同时,JD发现了加密货币,并像我们许多人一样迅速跌入了「兔子洞」。 从那时起,JD一直在阅读和吸收有关加密世界的信息。在2017年的牛市中赚了一些钱后,JD终于在17年10月离开Housing.com再次独立创业。在2018年,JD完成了该系统的首个概念验证,该系统最终将成为Matic网络。一路上,他遇到了阿努拉格(Anurag)和桑迪普(Sandeep)。连同Matic团队的其他成员一起,他们中的三个人继续创建了其中最有价值和最重要的加密货币项目之一。 JD的职业生涯表明,无论你是谁,来自哪里,有多少钱,都没有关系,任何人都只能通过好奇心,决心和冒险意愿来改变世界。 JD无疑在他的一生中承担了许多风险,你甚至可以说,上大学的行为对他的家人构成了风险。尽管如此,所有这些风险都以一种最不可能和最引人注目的方式得到了回报。 Matic发展的背景 无论如何,要开始了解Matic,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以太坊,它允许用户以「智能合约」的形式将自定义代码写入去中心化账本中。将此代码部署到分布式账本后,其他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它并与之交互。可以构建没有中央服务器,没有单个数据库并且从一开始就是开源的应用程序。 以太坊最酷的事情是,任何人都可以提出一个主意,并将该主意作为一组智能合约发布到世界计算机中。另一方面,部署后,任何人都可以阅读这些合约并与之交互。所有这些程序都是透明的,开放的且可自由访问的。 这种功能已经引起了一个庞大的行业,称为「去中心化金融」或简称DeFi。如今,每周大约有20万个唯一地址在基于以太坊的DEX上交易,每天有1000-1400名唯一的借款人。 但是问题在于,以太坊有一些局限性:交易吞吐量,交易速度和交易成本。在以太坊上进行的任何交易必须都必须在运行以太坊程序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