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The Block、Cointelegraph
Odaily星球日报译者 | 余顺遂
据 The Block 报道,DeFi 协议 Pickle Finance 在周六的一个漏洞中损失近 2000 万美元的 DAI。
据悉,该漏洞利用涉及 Pickle Finance 的 DAI pJar 策略,该策略利用 Compound 协议通过 DAI 存款来获得收益。来自该漏洞的资金已被转移到地址 0x70178102AA04C5f0E54315aA958601eC9B7a4E08
根据 Cointelegraph 报道,就 Pickle Finance 因漏洞损失近 2000 万美元一事,白帽黑客、DeFi Italy 联合创始人 Emiliano Bonassi 表示,攻击者部署了“邪恶 Jar ”,这是一种具有传统 Jar 的相同界面、但是却作恶的智能合约。随后,攻击者在他的“邪恶 Jar ”和真正的 cDAI Jar 之间交换了资金,偷走价值 2000 万美元的存款。

官方回应:鼓励LP从Jar中提取资金,直到问题解决
11 月 22 日,Pickle Finance 发推称,有报道说我们的 DAI PickleJar 策略已被利用。我们正在积极调查此事,并将提供进一步的更新。我们鼓励所有 LP 从 Jar 中提取资金,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具体操作如下:

1)从农场解押:
访问 https://vfat.tools/pickle/,连接您的钱包。向下滚动找到您的农场,然后单击 UNSTAKE(解押)。这也将申领您的 Pickle 奖励。您现在必须从您的 Jar 里解押。
2)从 Jar 取款:
访问 https://github.com/pickle-finance/contracts#pickle-jars-pjars,找到您的 Jar,然后单击“PickleJar”列表下的蓝色链接。

3)在代表 Jar 的 Etherscan 页面上,单击 CONTRACT(连接)->WRITE CONTRACT(读取连接)->CONNECT TO WEB3(连接到WEB3)。您会看到一个弹出框。点击“OK”。如果它不能连接,再次点击“CONNECT TO WEB3”,然后就会连接。
4)进入 Option 15,点击蓝色按钮“WRITE”。然后像平常一样完成您的 Metamask 交易(使用快速 Gas)。
5)对所有需要提取资金的 Jar 重复这个过程。
本文翻译自https://www.theblockcrypto.com/linked/85370/defi-project-pickle-finance-exploited-for-nearly-20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Odaily星球日报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DeFi协议Pickle Finance因漏洞损失价值近2000万美元的DAI
温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本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币圈财经官方立场无关。
相关推荐
-
观点 | 区块链在更多场景、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是一个必然趋势
高承实博士在第二十二届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发表了名为《数字经济发展机会与挑战》的演讲,会后接受了考拉财经记者的采访,分享了自己关于分布式储存和如何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看法。 考拉财经:您今天在演讲的时候提到“区块链的逻辑比起上一次工业革命是完全反常识的一次革命”这个观点怎么理解呢? 高承实:在人类出现以后,基本上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区块链将几种已有的技术进行了组合,它的效率不但不高,而且还极大地降低了,资源不但不节省,还极大地被消耗了。 一般情况下,数据存储在一个存储单元就可以了,即使是为了避免数据被损坏,2-3个额外的备份也就够了。但区块链要求所有的数据在全网范围内的所有节点都要有一个完整的备份,这就消耗了相当多的资源。同时,数据不仅相关人要进行数字签名进行确认,其他不相关的人也都要认可。所以,区块链的效率也不可能高。从这两个纯粹技术的角度来说,区块链的逻辑是完全违反上一次工业革命的逻辑的。 但这种反逻辑的体系结构,却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内容。我们认为,传统的互联网主要实现了大范围的广泛的连接,包括人与人的连接,人与机构的连接,人与设备的连接,机构与机构、设备与设备、机构与设备等等,但这种连接并不可靠也不可信。即使是通过所谓的可信第三方来验证担保,也还存在可信第三方是否可靠可信的问题。但区块链带来的链接,却是可靠的可信的,难以篡改难以伪造的。 应该说,我们对区块链这一特点特征的认识还远远不到位。这个特点特征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完全可以演化和生成更多的商业模式和逻辑组合,带来更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价值。区块链出现之后又大热的社区(社群)经济本质上是互联网的内容,但由于建立在区块链链接可靠可信这一特征之上,因此又带来了我们以前意想不到的效果。包括目前正在快速进化的DeFi,也是建立在这一特点特征基础之上的。因此,区块链带来的,确实可以称之为一场革命。 考拉财经:分布式存储比集中性存储成本更低,但是为何现在市场上的分布式存储设备(集群)却因为高配置导致价格很贵?高承实:分布式存储比集中式存储成本更低,是因为分布式存储可以将个人或机构闲置的存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使这些闲置的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进而产生更多的价值。这是分布式存储比集中式存储成本低的经济学方面的解释。 在技术上,分布式存储比集中式存储要有更高的系统冗余度以确保系统可被实时使用,在设备的管理方面,分布式存储要消耗更多的资源用于系统的管理和协调。从这个方面来看,分布式存储的成本要高于集中式存储。 目前市场上的分布式存储设备(集群)利用的已经不是个人或机构的闲置存储资源,而是专门为了某种目的(比如Filecoin挖矿)而进行的设备方面的竞赛,因此就会导致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高。 同时这种行为也已经从纯粹的制造业行为演变成为金融的投资(投机)行为。作为设备生产方,也会从后面的金融投资行为(挖矿)中分得一杯羹。在一个行业充满了巨大的机会和泡沫的时候,任何生产方都不会甘于做单纯的设备提供方,由此进一步导致了市场上的分布式设备(集群)价格越来越高。 考拉财经:区块链数据消耗巨大,目前情况下大范围覆盖是不太可能的。那么以后的发展方向有没有向区块链数据普适化发展的可能呢?如果数据的储存成本降低,那么区块链的门槛是不是也会跟着降低? 高承实: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存储资源越来越丰富,带宽越来越畅通,算力价格也日趋低廉,但人类采集和生产数据的速度、采集和生产数据的数量,建立在这些数据基础之上的数据传输和数据运算需求也都在飞速发展。这两个方面此消彼长,互为促进、互相满足。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资源总是有限的。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区块链在更多场景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是一个必然趋势。区块链的应用也会越发普适化,门槛更低,但不会低到没有门槛,也不可能整个社会的所有系统全部采用区块链。 考拉财经:区块链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有些类似。通过发展有没有可能和人工智能进行结合,或者与其他的新兴产业有一定关联。从而使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线上线下同步性进一步提高呢? 高承实:目前学术界关于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已经有了一些探索,比如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的刘权院长,中科院大学的曲强研究员。但从我个人的认识来看,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很多探索还处于“想法”的阶段。 在我看来,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有以下几个难点。第一,区块链上的数据是小数据和关键性数据,而人工智能最主要的进化方式是监督式学习,即要有大量数据喂养,这是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结合的难点之一。第二,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基本上都是中心化的,即由高性能服务器实现的(当然这和基于云计算的数据集中存储可能有关系),有没有可能将中心化的人工智能系统改造为分布式的人工智能系统(无论是分布式协同还是分布式一致)?这里面可能还存在相当大的…
-
BIS总经理谈未来的中央银行:央行数字货币将与现金共存
来源:BIS,作者:Agustín Carstens 编译:杨泽栖,原文地址: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 近几十年来,金融市场和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际清算银行(BIS)成立于1930年,当时许多国家仍坚持金本位制,最初目的是在央行遇到变化时提供支持。现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数字货币时代,而国际清算银行的目标仍没有改变——协调和促进全球货币和金融稳定。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Agustín Carstens在德意志联邦银行关于“数字化与央行业务——是否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内部讨论中发表讲话,回顾了国际清算银行的历史并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微信ID:ruc_fintech)对讲话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编译。 一、穿越时空的中央银行 首先,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数据分布在世界各地世界。当数据存储成本下降,全球数据量激增(如下图)。消费者为了更好的或免费的服务而提供他们的数据。 第二,金钱正在变成纯粹的信息。支付正在与数字通信相结合,这给我们如何看待货币以及央行的角色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三,尽管私营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支付选择和金融服务,竞争问题日益突出。换句话说,监管者希望银行和其他公司公平竞争保持“公平竞争环境”。但在一个复杂和全球化的世界里,有国家监管机构和监管机构为传统商业模式构建的架构,我们如何在实践中确保这一点? 第四,随着我们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我们也易受网络风险的影响。尽管犯罪和战争转向数字领域,而中央银行们监管的金融业是一个特别易受攻击的目标。 二、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力 面对这些挑战,国际清算银行开始适应变化,特别是建立了国际清算银行的创新金融中心。鉴于金融体系正在发生的变化,各国央行需要对新技术有深入的了解,也需要在全球范围内举办论坛分享和汇集这些知识。各国央行需要共同努力,为各自的国家发展公共产品。 从本质上讲,该中心是中央银行已经在进行的技术工作的催化剂。 它将这项工作引领到一个全球平台上,应用新技术解决金融体系中的实际问题。中央银行确实一直在创新。 现代泛欧电子支付系统如TARGET2和TIPS就是联邦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和其他欧元系统中央银行之间协同创新的活生生的证据。 中央银行的任务是促进稳定。 这就要求在我们周围的事件不稳定时采取行动。但仅仅应对事件是不够的, 为了避免意外,你需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这正是创新中心的目的。 像初创企业一样,该中心正在迅速扩张边界。除了香港、新加坡和瑞士之外,我们还在开放新的业务:多伦多、伦敦、斯德哥尔摩,以及横跨法兰克福和巴黎的欧洲体系中心。在法兰克福的中心开启后,我期待着欢迎更多的伙伴加入国际清算银行。 我们正在研究新的技术,以支持监督者和监管者的市场监测。通过概念验证,探索如何将下一代FMIs结构化并整合到更广泛的系统中。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的工作涵盖批发型和零售型,重点是互操作性和跨境使用。最后,我们正在努力研究网络安全。 随着新中心的启动,项目清单将明显增加。新颖的项目管理方法、设计思维和开发工具,让团队跨央行、跨学科、跨时区合作。 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情景。 所以处在创新革命核心中的中央银行将迎来怎样的未来呢?作为一个保守的人,我选出了四个领域未来的发展: 首先,央行的视野将拓宽到金融和信贷市场之外;第二,创新的工具将被使用,央行需要倾听和观察趋势;第三,与多学科的伙伴更紧密地合作;最后,一个中央银行不断适应、迎接不断变化的世界。 三、拓宽视野 技术进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和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例如,大型科技和金融科技信贷正在蓬勃发展。这带来了新的业务模型和风险。这可能需要新的监管框架和新的监测方式。 央行需要在进行研究的同时,需要调整其数据政策工具和操作方式与其他机构合作,尤其是竞争和数据保护机构。另一个方面是基础设施。如果数据是新的石油,那么我们必须投资于管道和炼油厂。其中一些设施可能具有公用事业性质。其他如果是私下提供的,比如云服务,则需要适当的公共监督。 所有这一切都对长期、数据存储和央行的数据池产生了影响。他们在利用大数据支持经济研究、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监管和监督等工作,特别是对于从社会或业务中产生的非结构化数据活动。这将需要具备新技术技能的专家来统计和收集数据。 四、使用创新工具 科技可以帮助央行拓宽视野,进行更深入、更快的分析。今天的问题是如何最好地利用创新技术——中央银行的数据、研究、支付、监管和市场都有巨大的潜力操作。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顺利处理数百万条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的技术实时准确,但仍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应对市场中的各种输入和变化。 创新中心对这一需求的响应是“Rio”项目——西班牙语中的“river”,因为它使用了数据流技术——最初由社交媒体平台开发,…
-
蔡维德:牵一链而动全身,区块链的小改变,大改革
1月26日,由火币研究院主办的《区块链百家讲坛-新型货币战争席卷而来,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区块链?》直播访谈成功举办,分享嘉宾邀请了北航博士生导师蔡维德教授,并围绕以下6个要点进行了分享: 为什么“区块链根本就没有去中心化的思想”? CBDC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以及该国货币国际化有多大助益? 为什么说Libra(Diem)是在“弃币保链”? 新型货币战争究竟分哪些阶段?未来将呈现何种态势? 为什么“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链上代码”? 不可能三角”真的存在吗? 以下是直播文字版,直播回放请点击原文链接: https://abp.h5.xeknow.com/s/3JWv4I 主持人:您是在什么机缘巧合下开始研究区块链领域的呢? 蔡维德:我是2014年来到的中国,后来基本上就待在这儿,偶尔出去旅行演讲。我本来是做软件工程的研究,软件工程是一个很好的学科,但是在今天软件工程的重要性与30年前相比是有差距的,而我一直想找一个新的学科来研究。阴差阳错我到了清华大学参加一些活动,在那我了解到大家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似乎都很有兴趣。然而,最能引发我兴趣的是2015年1月我在《华尔街日报》上看到一篇报道,文章提出“区块链是500年来最大的一次金融科技的创新”,这使我非常震惊! 记得过去3、4年我在中国讲“区块链是500年来最大的一次创新”[1],大家都哈哈大笑,没有人相信这个想法,太多人跟我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互联网比记账法更加重要。可是我一直认为这是真实的,当我查阅史料发现1494年复式记账法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的命运和经济体系。黄仁宇教授曾讲过中国为什么在明朝输给西方,就是因为没有使用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一直到2008年,区块链出现才开始有创新的改变。在2015年我就曾预判区块链来临会有一个比互联网还要更大的一个金融、科技、法律上的改革。 如果今天问我区块链今后到底怎么发展?在2015年时候我或许并不清楚如何发展,中间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是今天以2021年来看的话,我当时的预测和判断竟然是远远低估了区块链,特别是2020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出的报告之后,彻底改变了许多的传统思维对数字货币和经济的影响,区块链如何改变世界现在已经非常清楚了。在2015年不清楚,2017年、2018年也不是很清楚,直到2019年的时候,突然有一个重大突破。2020年就有了一个非常清楚的未来景象出现,这个场景比我在2015年所想象的改革还要巨大很多倍。这个不是3、5年能解决,也不是10年解决,可能需要30、50年、10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实现的,这是一次非常大的科技、金融、以及法律上的改革。 除此之外让我触动的另一件事就是2016年英国首席科学家报告,报告提出“区块链是英国国家战略,百行可用”。就是在这种状况下,我开始了我的区块链之旅。 主持人:关于《互链网:未来世界的连接方式》这本书,您在某次分享中提及这是您弃稿三次,第四次拾起后的著作。那您能聊聊这本书的创作初衷以及背后的创作故事吗? 蔡维德:《互链网》一书我写了3次[2],开始只是想写区块链。因为我在研究区块链的初期发现无论国内外很多媒体出现误导,报道了很多错误的信息,例如说英国首席科学家这个故事就让我非常的震撼。英国首席科学家报告刚出来的时候,国内外一片批评声,都是说英国首席科学家跟本不懂区块链,只有小学生或是幼稚园的水平,他们应该学一学比特币,以后再出来写报告。我当时看到的报纸评论,因此没有读这“报告”。 新闻的误导令人迷失路 后来过了两个礼拜,我再去搜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闻评论,评论提问“为什么大家都在批评英国首席科学家(这是英国政府最高的科学单位),你们有真正读过英国首席科学家报告没有?如果没有就不应该批评。这是世界第一个政府单位对区块链有正面的评级!而且这报告字里行间充满了改革思想。”顿时我感觉上当了!后来我去研究了这篇报告,且做了很多研究。 今天如果有人想学习区块链,我推荐先读这篇“报告”,这是最好的入门参考书。 这件事情使我一直觉得区块链新闻有很多的错误报道,可能是与发币有关,还跟一些非政府组织相关。我一直觉得作为一个学者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我在写《互链网》第一版、第二版的时候给人看,但有人认为我在写没有价值的链(在2017-2018年联盟链被认为没有任何价值),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因为我一直觉得我必须走在正确的路上。另外,在2017、2018年正好碰到了币价的暴涨,后来又爆跌,这个影响很多人,我没有炒币,却不免有人与我讨论。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学术、科学、科技的角度来讨论区块链,这就是我一写再写的原因,虽然过程并不顺利。《互链网》定稿之前我写了3次,但都统统扔掉了。2020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让我开始重写,而我…
-
科普 | NFT6大领域全景图
本文内容结构如下: NFT的6大领域 1.基础设施 2.交易类平台&发行类平台 3.游戏类平台 4.NFT+DeFi平台 5.域名平台 6.实体落地场景 每种生态都会涉及许多领域,如同拼装积木或者金字塔一样,共同形成整个生态。NFT可以简单分为六大领域,分别是:基础设施、交易平台&发行平台、游戏平台、NFT+DeFi平台、域名平台、其他(本文主要讲现实生活落地场景)。 类似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先有地基和厂房,再有生产,然后物流、销售环节,由此产生二级市场、商品冠名等等业务板块。对于NFT来说,基础设施是公链网络,它作为整个生态的地基。然后在基础设施上,会有“铸币平台”,将NFT制造出来。而后是交易平台,将生产出来的NFT进行销售,并形成交易市场,这其中还有域名系统。在落地场景中,NFT也有广阔的前景,下面会详细介绍。 1、基础设施 这里的基础设施指的是公链系统,比如ETH、Flow(CryptoKitties团队做的链)、Cocos、Conflux、Nervos、Ontology、MakerDao等等,这些都是公链系统。目前的主力军在ETH之上,其他的公链基础设施也在发力,不过由于以太坊ETH强大的生态,导致其他的公链的NFT发展没有那么壮大。值得一提的有三个项目:Flow、Conflux和MakerDao。 Flow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其创始团队就是世界上第一个NFT游戏/收藏品——CryptoKitties的项目团队,这里有一种自己做大之后要搭台子唱戏的感觉。Flow团队背后是Dapper Labs,Flow还和NBA合作了NBA Top Shot(NBA球星精彩时刻图片NFT),和兔斯基作者、知名艺术家王卯卯(Momo Wang)合作加密艺术猫系列,这也是国内外合作的经典案例。不过,自己做公链看上去很美,ETH大头在前,EOS、Conflux等群敌环视,想杀出来血路是很困难的。 上图就是国内艺术家和国外平台合作的NFT,当时限量100只,每只100美金,上线就被抢光。兔斯基的图片在下面也分享一下,这是2009年开始,在腾讯公司的网络上风靡至今的经典形象。 上图有勾起了我们的记忆呢 Conflux有强大的技术背景,首席科学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先生,创始团队也多来自清华大学姚班,它在NFT领域主要是结合其吉祥物形象“烤仔”,数量少参与的人也不算很多,更多是社区内部在做。当然Conflux公链的性能很好,不过由于以太坊的先发优势和生态建设完善,后来者公链很难在NFT领域有大的建树,这种情况也同样适用于eos、nervos等公链系统。 MakerDao也是一个介入NFT很早的项目,但是它参与NFT领域的方式可以说剑走偏锋,又直指要害——支付。NFT的交易早期都是支付ETH,但是很多人倾向使用更加稳定的标的(ETH的价格波动较大,难以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贸易活动),所以需要使用稳定币。而MakerDao平台所创造的稳定币系统DAI,正好可以满足这个需求。所以你会看到NFT领域,除了支付以太坊ETH之外,还有不少用户用DAI进行支付,而在MakerDao上质押ETH可以拿到DAI,正好对这个项目来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商业闭环。 2、交易平台&发行平台 简单理解可以将交易平台分为:通用型平台和艺术型平台两大类。 NFT通用型交易平台 2018年创建的OpenSea是NFT领域最大的交易平台(募资200万美金),这个平台也被海外用户所熟知,被称为“NFT领域的eBay”。其实还有一个平台大众可能不熟知,就是和OpenSea同一年成立的rarebits(募资600万美元),不过rarebits消失了,OpenSea崛起后还活得好好的——直到2020年的今天。 Rarible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具有创新性今年反超opensea,Rarible在推出的时候也是平平,2020年7月15日发布了RARI token(可以理解为Rarible的平台币),开启交易挖矿后迎来爆发式增长。在2020年10月15日前后,OpenSea的日活用户量都达到了2万人次(数据来自Dapp.com),这个数据并不小,因为Uniswap的日活数字峰值也就2-3万+。而后Rarible反超OpenSea,这部分会在下一篇文章的数据分析中继续展开。Rari也是相对来说在NFT领域比较具有投资价值的币种。 Cargo也是2020年推出的交易平台,因为其他平台的刷量问题,选择另一条路径。Cargo推出了双币机制,增加了操作复杂度,但这也直接挡住了很多用户要进入的脚步,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创新。 Terra Virtua则是一个自带IP、支持VR的NFT交易平台,所谓的沉浸式体验,WAX是基于EOS的NFT交易平台,而ImmutableX是NFT卡牌类项目 God…
-
超算·融合!第二届全球区块链算力大会,正式启动!
牛市来临,丰水将至。夏季的四川即将迎来矿业最繁忙的时节。 4月,“超算·融合,2021全球区块链算力大会”即将登陆四川成都,由此揭开“算力之都”成都年度大戏的序幕。 大会由巴比特、链节点携手币印联合主办。这是继“2020全球区块链算力大会”落地成都以来的第二届算力大会。 本届算力大会聚焦2021年区块链算力领域的重磅议题,诸如合规上市、资本入局、新机发布、丰枯转换、DeFi挖矿等。同时,大会还将致力于搭建政企对话桥梁,推动行业深度变革。此外,大会也将围绕新基建的产业风口,以算力产业助推成都这一创新之城的数字经济建设,提高成都在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地位、影响力。 届时,预计海内外近百位区块链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和官员将参会,全球算力产业领袖级企业和项目方都将一一亮相。 放飞矿业新想象,聚能矿业新趋势,在成都,用48个小时,见证算力产业新时代! 超算融合,第二届算力大会奏响矿业最强音! 第一届算力大会围绕“矿业新基建”展开,第二届算力大会的议题将以“超算融合”为核心。 算力决定未来,在21世纪的数字大航海时代,算力将是建构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目前的四川不仅仅有西部第一个超算中心——成都超算中心,四川也是全球比特币算力的核心区,占比超过50%。 巴比特合伙人、链节点CEO屈兆翔介绍,区块链算力也是超算算力,随着整个行业走向合规,它会成为“超算语境”下不可获缺的一环。超算将是2021年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融合,这是2021年矿业呈现出来的三大趋势。 第一,算力融合。即AI算力,超算中心算力,加密货币算力等。算力概念在融合,内涵在外延,产业在扩大。 第二,行业融合。比如,第九城市、500.com等纳斯达克上市企业通过并购,跨界布局矿业。而继嘉楠耘智之后,更多中国矿业企业拟赴美上市,寻求资本层面的融合。资本入局,矿业破圈。 第三,人群融合。2021年PoW矿工试水DeFi流动性挖矿,算力代币登陆各大交易平台。矿业参与者越来越多元。 聚焦中国超算发展的行业机遇,把握行业融合的历史趋势,这将是2021年矿业发展的主旋律。 4月,与全球矿业、算力产业从业者共聚成都,在算力大会,把握行业趋势,探寻产业机会。 ▲第一届算力大会及巴比特大会图片集锦 6大亮点提前解锁,在成都与同行者共筑产业未来 第二届算力大会历时48小时,届时,全行业焦点将汇聚成都,大会有什么看点?我们总结了以下6个方面。 亮点1:政企对话,把握新基建前沿趋势; 亮点2:丰枯转换,现场资源一站式对接; 亮点3:上市企业、顶尖学者、资本机构齐聚蓉城,合规上市有路径; 亮点4:超算芯片、硬核矿机、新品钱包,重磅产品现场首秀; 亮点5:DeFi科学家空降现场,揭秘巨鲸新玩法; 亮点6:新基建博览会,48小时鸟瞰行业全貌。 屈兆翔说,算力是区块链世界链接传统资本很好的切入点,也是传统资本接入区块链世界的入场券。 “在成都举办第二届算力大会,旨在通过专业化服务,为从业者对接行业资源,为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对话桥梁。本次大会,巴比特正积极筹划牵头建立成都市超算产业联盟,携手成都市打造全国产业区块链应用的样板,推动算力产业真正落地。”他说。 币印金融CEO杨建国则说,2021年是规模化的一年,算力会越来越集中,机器采购、托管、运营等都会更集中,甚至会出现大机构抢购算力的情况。 “丰枯转换再一次布局,信息融合和资本融合助力新的征程。希望延承币印一贯的风格,和巴比特一起搭建好的平台,让大家更好的合作共赢。”他说。 4月,我们成都见 2020年8月,2020全球区块链算力大会暨新基建矿业峰会在成都召开。单日签到人数超过2000人,两天共接待人次则超过了5000人次。 正是这届算力大会,圈里圈外,以及政府官员,大家都看到了成都算力产业蓬勃发展的前景。 一位资深矿工的一句话曾让在场者无不动容:“我参加了那么多矿业大会,第一次看到有政府主要领导参与,并发表演讲,我真的非常激动,明年还要来。” 一年之约,如期而至。“2021全球区块链算力大会”无疑将再次掀起成都的区块链浪潮。 回首往昔,算力产业的进化有目共睹,从“矿圈”到“矿业”,从比特币算力到算力产业体系,从简单挖矿到构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2021年的矿业无疑将更值得期待!算力之都,群英聚首,让我们相遇”蓉城”! 第二届全球区块链算力大会报名链接:http://hdxu.cn/F1q52 合作咨询:business@8btc.com 文章来源:超算·融合!第二届全球区块链算力大会,正式启动!
-
Ripple回应SEC:将继续运营和支持在美国以外的所有产品
原标题:《在多家交易所声称下架XRP之际,Ripple郑重回应SEC的 “攻击”》 随着XRP在交易所中下架和暂停交易后价值暴跌,Ripple Labs周二发表声明,郑重回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该公司的指控。 这份声明包含了以下信息: “公众和媒体只是从SEC那里听到了这个故事,我们将在几周内提交回应,以解决这些针对Ripple的未经证实的指控。” 这份声明称,SEC正在利用Ripple来打击美国的整个加密货币行业,多年来,该公司一直在寻求数字资产的监管清晰度,但没有任何结果。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随着Ripple与SEC展开多年诉讼,Coinbase在1月份暂停XRP交易的决定可能是敲响XRP死亡的钟声。Coinbase在周一宣布了暂停XRP交易的计划——考虑到Coinbase交易所的IPO愿望,此举并不令人意外。 自从SEC对Ripple提起诉讼,指控其违反证券法以来,XRP一直处于直线下跌状态。这促使一些交易所将XRP下架,以避免监管部门的审查。Ripple表示,这起诉讼 “已经影响了无数无辜的XRP散户,他们与Ripple没有任何关系。” 同时,Ripple将继续运营和支持其在美国以外的所有产品,声明解释道: “我们的大部分客户并不在美国,整体XRP的交易量主要在美国以外。在英国、日本、瑞士和新加坡等地使用XRP都有明确的规则。” 正如Cointelegraph此前报道的那样,Ripple首席执行官Brad Garlinghouse认为,无论SEC如何选择对XRP进行分类,他的公司仍然会取得成功。这是因为超过90%的RippleNet用户在国外。 在加密行业内,很少有人针对SEC的指控为Ripple辩护。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智库Coin Center是加密货币的倡导者,其表示,它不准备辩称XRP不是一种证券。 Ripple公关代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Ripple回应SEC:将继续运营和支持在美国以外的所有产品
-
冲高回落?链上指标显示比特币中期走势依旧强劲
作者 / LongHash Joseph Young 来源 / LongHash 在比特币近期迅速暴涨后,有投资者认为会出现短期回落,尽管如此,比特币中期走势依旧强劲。 三个链上指标以及交易量趋势表明,比特币整体的需求正在上升:比特币活跃度上升,机构交易量增长,并且比特币在周线月线的高时间框架上都突破了 15000 美元。而这些趋势曾在比特币自 2017 年以来首次突破 16000 美元时出现过。 比特币活跃度在上升 11 月 13 日,比特币在币安上的价格最高涨到 16492.64 美元。11 月 1 日比特币日线烛台在 13802.94 美元处开盘,到 11 月 13 日短短两周内价格最高上涨了 19.4856% 。 比特币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其核心是一个点对点协议。所以,其区块链的使用度常常被投资者看作一个关键基本面指标。比特币价格与用户活跃度同步上涨,说明这一波反弹是有机的,其背后的支撑是用户需求的真实增加。 Glassnode 的数据显示,11 月 11 日,比特币区块链网络的活跃地址数达到了自 2018 年 1 月以来未曾有过的水平。这意味着,比特币区块链上的用户活跃度与上一次比特币涨向 2 万美元附近的历史高点时的水平持平。 用户活跃度随着交易所储备的下降而上升,对比特币中期表现来说是个好兆头。用户发送并接受比特币时,用户活跃度就会上升。如果这种情况与交易所比特币储备的下降同时出现,那么很有可能是用户在将其存放在交易所的币转移到个人钱包中。 Arcane Research 的分析师 Vetle Lunde 指出,自 3 月 15 日比特币在 BitMEX 跌破 3600 美金以来,其在主要交易所的存量减少了 19% 。交易所比特币的流出可以说明短期有卖出意向的投资者数量在下降。 投资者将比特币存入交易所来卖成法币或其他数字货币。所以,比特币从交易所转出,通常就意味着投资者短期并不打算出售。 机构交易量随着 CME 交易活跃度的激增而上涨 在 11 月 10 日发表的周报中,Arcane Research 的研究者们指出,CME(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比特币期货未平仓量自 10 月 3 日起就一直在增加。 在期货市场,未平仓量这一术语指的是所有活跃的空头和多头的头寸总和。这个指标在衡量期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的时候很有用,它能够显示期货市场内用于预测比特币价格的资金总量。 Arcane Research 表示,从六月到八月中旬,CME 的比特币期货未平仓量曾大幅增至 9.48 亿美元。但从 8 月 17 日到 10 月 3 日,这个数值下跌了 64% 至 3.44 亿美元。 不过研究员发现,自 10 月 3 日起,其未平仓量开始反弹。两个月内,从 8 月 17 日的 3.44 亿美元回升到 9 亿美元左右。根据这一趋势,我们可以认为机构比特币交易量正在上升。 CME 的比特币期货可以用来衡量机构对比特币的兴趣,因为这个平台就是为美国的机构以及受信投资者量身打造的。美国的散户一般是在 Coinbase 和 Gemini 这类现货交易所交易。 Arcane 的研究人员写道:“目前未平仓量仅处在八月最高点的下方,并且再次踏上了突破 10 亿美元大关的道路。CME 增长的背后是知名宏观投资者在做多比特币来对冲通胀,之前是 Paul Tudor Jones ,现在是 Stanley Druckenmiller。” 比特币在周线和月线图上的突破 虽然比特币在币安上的价格在 11 月 12 日突破了 16000 美元并一路飙升到 16492.64 美元,但当时的周线和月线图收盘价并没有超过 16000 美元。而 16 日比特币在 16000 美元上方收了盘,并一直停留了在了这一价位的上方。 如果新一日烛台图开盘时(每 24 小时)比特币价格在 16000 美元上方,那么前一日的收盘烛台就有可能高于 16000 美元。也就是说,在日线、周线和月线的高时间框架上,之前比特币的价格都没有在 16000 美元上方停留足够的时间。 不过,日线和周线烛台图的收盘价都在 15000 美元上方,对比特币来说依旧是重要突破。此前,在 2017 年 12 月比特币价格飙升至两万美金后,比特币日线或周线图从未出现过 15000 美元以上的收盘价。 短期内比特币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在更高时间框架上的过度反弹。在技术分析中,5 日、10 日以及 20 日移动均线(MA)被视为短期 MA ,从周线、月线的烛台图看,比特币目前明显高于这三个移动均线,说明可能存在超买情况。 Santiment 的数据也显示,比特币地址数量在 11 月 13 日达到 34 个月来最高值后已经“常态化”。目前,与比特币区块链进行交互的活跃地址约有 120 万个。 在不久的将来,…
-
卡巴斯基报告:2021年比特币欺诈和盗窃事件可能激增
根据网络安全和防病毒提供商卡巴斯基实验室的一份新报告,在世界经历新冠肺炎之后,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欺诈和盗窃可能会增加。 卡巴斯基实验室旗下网络威胁研究机构Securelist发表了一份关于金融机构网络威胁的报告,预测某些特定类型的金融攻击可能在2021年激增。 Securelist预测,新冠肺炎大流行引发的大规模贫困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更多人走上包括网络犯罪在内的犯罪道路”。这也意味着与比特币(BTC)相关的犯罪会增加。 根据Securelist,比特币可能是最吸引网络犯罪的资产,因为它是最受欢迎的数字资产。Securelist的报告写道: “我们可能会看到某些经济体崩溃和当地货币暴跌,这会让比特币盗窃变得更有吸引力。由于比特币是最受欢迎的加密货币,我们预计会出现更多主要针对比特币的欺诈行为。” Securelist的研究人员还指出,网络犯罪者可能会转而使用更注重隐私的数字资产,比如门罗币(XMR)。据Securelist表示,会发生这种转变是由于“对比特币的监控、去匿名化和控制的技术能力不断增强”。Securelist的报告写道: “我们应该预料到,网络罪犯者会转而通过转移加密货币来向受害者收费。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可能会转而使用其他隐私增强型货币,比如门罗币,他们首先将这些货币用作过渡货币,然后将资金转换为包括BTC在内的任何其他加密货币。” 正如Cointelegraph之前报道的那样,尽管一些加密领域,比如去中心化金融,已经成为犯罪活动的新温床,但与加密货币相关的犯罪在2020年显著减少。根据虚拟私有网络公司Atlas VPN的一份报告,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相关的黑客攻击可能会在2021年继续减少。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卡巴斯基报告:2021年比特币欺诈和盗窃事件可能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