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swap 最近推出其备受赞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第个三版本(V3)。外界反应褒贬不一,争论主要在于 V3 如何改变主动型和被动型流动性提供者(LP) 之间动态的不确定性。人们的反应是好坏参半。考虑到 Parsec Research 去年秋天就对此推出的预测文章 《Uniswap 的成功机遇在于复制对冲基金之王 Citadel 的夏普率》,我们有必要进行跟进分析。
V3 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尝试,使文中所述的权衡空间变成无效,调和主动型和被动型 LP。
一方面,V3 是 V2 的超集,如果所有 LP 要从 [-∞,∞] 提供流动性,那么您的定价曲线与 V2 相同。另一方面,LP 现在可以以类似限价单的方式在单独的「桶」中提供流动性。这一升级明显旨在改善吃单者(taker )的体验。问题自然就变成了:如果我们已经在牺牲惰性流动性,为什么不建一个订单簿就够了呢?
答案是:一方面因为计算环境的掣肘,一方面是要挑战必须牺牲惰性流动性的观点。
订单簿 v. Uniswap V3
在标准的限价订单簿(LOB)中,交易场所提供一个报价振幅,股票交易中通常为 0.01 美元,加密货币交易因交易场所不同而不同。依据振幅的大小,挂单者(maker)可以在任意报价上逐一报出订单,但所有订单都必须独立管理。
在 Uniswap V3 中同样确定了一组类似的价格振幅服务,但挂单者在 V3 中可以指定一个价格变动范围,利用价差订单全面覆盖这一范围。这样可以混合使用被动策略和主动策略,但重要的是,对于某些半被动策略,可以显著减少操作次数。
假设 LP 认为 ETH / USDC 的价格范围在 1900-2100 美元之间, V3 价差头寸可以一次性完成所有操作,而无需逐一调整竞价单和询价单以及管理所有的订单,从而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维护成本。

Range Strategy on V3 vs. Order Book
由于 V3 将订单按价差覆盖在整个振幅范围内,所以当订单横穿一个价位时,它会与 LP 资本按比例匹配。这与 LOB 截然不同,LOB 是按先进先出法 (FIFO) 与不同的限价单匹配。这类细节听起来微不足道,但我向您保证,绝对不是。在每种流动性交易所环境中,非常微小的执行细节可能会对算法交易者的最佳策略产生很大影响。这在公有链情境中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策略可能对整条链具有负外部性。由于执行订单和费用对挂单者而言按比例累加,因此似乎在单个价位内执行订单对交易的争抢会有所减少。
惰性流动性方面
当我思考前面链接的那篇有关 AMM 利弊权衡的文章时,理论上有一个漏洞,即聚合器的效果。流动性的累积对惰性 LP 产生寄生效应,尤其是多数领先的聚合器在高流动性交易所采用的 PMM (私人做市商)模式。这是寄生性的,因为主动型做市商有选择地加入交易,以填补无毒信息流,而不必面对庞大的、价格不断变化的市价单做其交易对手。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会侵蚀 LP 的回报,因为主动型 LP 可以在聚合器订单中插队,而最终交易者的边际 Gas 费用则增加。
DEX 王者
这使我了解了我个人认为 V3 真正的重要性——一种可靠的尝试,成为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王者。
Uniswap 通过为主动型做市商和惰性 LP 开放选择权,试图撮合双方,并强迫他们按照同一套规则参与交易。这就是让回头看订单按比例混合的妙处。通过将惰性 / 活跃订单均等混合在一起,可以使寄生聚合器做市商的问题偃旗息鼓。该设计将被动和主动 LP 捕获到同一订单队列中。结果是主动型做市商承担了较大的价格 / 库存风险,但可以换取大幅度削减交易费用。被动型做市仍会收取费用,并受益于主动型流量增加所带来的 taker 流量增加。
但是这只能是当 Uniswap 直接路由到大量交易时才行。
从长期看直接路由很难把握,但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
- 逐一拼做市商的延迟 / 基础设施成本,超过了在 Uniswap 之外进行路由的价格优势。仅当 Uniswap 流动性超强且拥堵时间小于 15 秒(例如,rollup)时,才会发生这种情况。此外,多数聚合器路由方案都涉及边际增加的用户体验和 Gas 成本(尽管这主要是与批准相关的成本,随着帐户抽象化,批准流将被弃用,该成本将逐渐减少)。
- 使用 UNI 代币鼓励进行直接路由。Uniswap 治理坐拥价值约 50 亿美元的 UNI 代币,可将其用于激励直接交易流,奖励吃单和路由交互界面。当 t→∞ 时不可持续,但如果能让第一条成为现实,则值得这样做。
这一设计机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抢先交易 / 三明治交易依然会是持久的威胁?对 maker 和 taker 而言,订单簿交易所实际上是拥有极大优越性的环境?尽管如此,该设计还是目标远大的,并再次改变了 DEX 次元。
文章来源:Uniswap V3 为何能成为去中心化交易所中的王者 ?
温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本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币圈财经官方立场无关。
相关推荐
-
分析:各类 DEX的成交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随着 DeFi (去中心化金融)于2020年年中的爆发和2020年10月开启的数字资产牛市,各类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成交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截至2021年3月7日,市面已有去中心化交易所总锁仓量已达194.8亿美元,其中超70%的锁仓量集中于近3个月内,展现出 DEX 市场良好的发展潜力。随着现货 DEX 的不断成熟,衍生品交易也随之兴起——一如传统市场的发展轨迹。目前,衍生品近三个月以来的总锁仓量已经达到3.1亿美元,开始走出原生发展阶段。 近1年衍生品与DEX市场锁仓量,来源:tokeninsight.com 然而,目前的 DeFi 衍生品市场依旧鱼龙混杂。一方面,大量的项目远未达到成熟标准,界面不是过于简陋,就是过于复杂,用户体验不佳;另一方面,诸多衍生品交易协议之间内核重复,相互复用,导致有价值的项目数量较少。此外,衍生品 DEX 协议开发难度较大,大量项目半途而废,或仅是刚刚开始,仍处于开发阶段;同时,很多项目由于盲目扩张,导致缺乏流动性而停滞不前。 数字资产市场中历史较长、较为成熟的衍生品,非期货合约莫属。目前,DeFi 市场中活跃的期货合约交易多以永续合约为主,较成熟的 DeFi 期货合约交易所包括 Futureswap、MCDEX、Injective Protocol、Perpetual Protocol、Leverj、dFuture 共六家,其市值及整体锁仓量如下表所示。 目前较成熟 DeFi 期货合约交易所基本情况,截至2021年3月8日12:00, 来源:defiIpulse,dFuture,tokeninsight.com *注1:交易所近24h交易量为当日在该交易所发生的合约成交额,而非通证成交额;部分交易所主网尚未上线,测试网数据仅供参考;部分交易所 TVL 数据暂未披露。 *注2:部分交易所项目通证由于尚未进入流通,其通证仅用于流动性挖矿,故其定价采用流动性挖矿定价,市值采用完全稀释估值(FDV),而非流通中市值。 从已上线主网的项目看,dFuture 表现远好于其他期货合约 DEX。以交易量横截面数据为评价标准,截至2021年3月8日,dFuture 在 BSC 与 Heco 主网的日交易量总和达到3.84亿美元,远高于其他已上线项目日交易量总和;而根据链闻披露,3月6日 dFuture 的日成交量突破6亿美元,锁仓量则突破6000万美元,在 DeFi 衍生品赛道中与链上期权交易协议 Hegic 总锁仓量相当,并列三甲。 交易机制:基于外部报价与恒定和公式的自动做市商(QCAMM) 目前,在期货 DEX 市场中存在着三类交易机制。一种采用订单簿模式,使用清算引擎进行交易清算,以 Leverj 与 Derivadex 为代表。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则是基于 AMM(Auto market maker,自动做市商)和清算者( Keeper/ Liquidator,由用户充当,用户可以获得部分清算收益)的交易模式,以 Futureswap、dFutures、MCDEX 与 Perpetual Protocol 为代表。第三种则是介于两者之间,拥有前两者的一部分特点,以 Injective Protocol 为代表。 与传统做市商模式相比,AMM 模式尽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心化带来的不透明问题和订单簿带来的流动性不足风险,但也带来了无常损失等问题,同时滑点仍然难以避免,交易者与流动性提供者的利益可能会遭到损失。如果交易挖矿与流动性挖矿的收益无法弥补资产价格变动导致的无常损失,用户为流动性池注入流动性的积极性便会受损,此时 DEX 的竞争力很可能逊于大型中心化交易所,直接影响到 DEX 的经营与存续。 针对 AMM 的缺陷,目前市面上的改进方案有两种: 一种是 Perpetual Protocol 采用的 vAMM(Virtual AMM,虚拟自动做市商)模式,在使用 AMM 常数乘积公式的同时,将用于交易永续合约的资产存储在“保险柜”中,池中不存储实际资产,vAMM仅用于价格发现。在这种情形下,Perpetual Protocol 可以保护流动性提供者免受无常损失的影响,但算法滑点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而另一种则是dFuture 的 QCAMM(Quoted Price and Constant Sum Based Automated Market Maker)。QCAMM 不采用算法决定交易价格,而是综合外部预言机与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报价,向交易系统中输入价格。此时,交易系统内部资产价格与外部市场资产价格联通,理论上不存在偏离与套利空间。同时,由于 QCAMM 依旧保留了 AMM 模式中由系统自动报价的规则,用户只能选择吃单,从而消除了算法滑点与交易深度不足滑点的可能性,以及避免了狭义上因外…
-
青出于蓝的后起之秀:GoProtocol社区推出首款Swap+弹性算法稳定币主网今日上线!
Go Protocol社区发布了旗下首款基于火币智能链Heco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产品:GoSwap。该产品在同类产品的基础上不断精心打磨,推陈出新,力求在保障资产安全性的基础上,将交易滑点一降再降,使交易过程更顺滑流畅。而根据Go社区的规划,这仅仅是Go生态的第一步。随后Go将不断推出更多的配套产品,例如算法稳定币等,最终目标是构建完整的Go生态,提升Go系产品的客户体验。 作为一个纯社区化运作的项目,Go目前没有投资方和机构融资,是由社区成员和志愿者合力完成的,也正因此Go可以不单纯追求短期的锁仓量,而是将目光放的更长远。Go社区核心成员认为:“我们的目标不单是成为一匹黑马,更是要跑完全程的马拉松”。同时,Go以兼收并蓄的心态与更多的同业开展合作,期待能为Heco社区的生态发展贡献力量。 Go社区的Go Swap目前推出了第一个版本,合约保留了升级接口,后续的开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Go社区希望在项目平稳运行后过渡至DAO治理,采用社区投票或多签私钥等方式来实现后续产品升级,实现完全的区块链思维。 那么Go Swap又有哪些创新和回馈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低手续费 与 首次添加交易对手续费回馈 目前交易所手续费为0.3%;但在不久的将来,随着Go生态内的算法稳定币上线,手续费将在新版本中进一步下降。 GoSwap鼓励用户添加交易对,第一位添加流动性的用户可以享受一个月之内该交易对的0.05%手续费收益回馈。 2, 交易即挖矿 在目前活动阶段,只要在Go Swap交易所进行任何交易,就能获得GOT。 后续阶段,Go Swap将开启限量抽取盲盒活动,同时为专业玩家提供更多具有可玩性和收藏价值的纪念版限量NFT产品。 3,反假币和安全保护 在保护客户资产,打击假币等安全性问题上,Go同样不遗余力。Go创新地设计了反假币网关,如果交易对中的Token被发现为假币,交易所可以将用户资产从交易对中取出,保护用户资产不受损失。 4, 引入虚流动性算法来降低滑点 虚流动性算法又称自适应做市商算法;而虚流动性,指的是参与滑点计算,但是合约内部没有资产支撑的外部流动性。引入虚流动性可以让Goswap根据内部+外部流动性来计算更低的滑点,以达到降低客户交易成本的目的。虚流动性的引入,可以在相同的锁仓量的情况下,实现交易滑点优于其它交易所,甚至比肩于uniswap这类大交易所。 5,合约可升级和全生态考量; 虽然刚刚发布第一个版本,但Go社区已为合约的升级和生态的进一步完善做好了准备。Go社区目前已开始热议的升级路线图包括: 回馈场景的多样性:Go期待能以多种方式回馈用户,比如引入抽奖,游戏,NFT纪念品等。 生态的完善:Go期待能在未来,从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转变为一个羽翼丰满的生态体系。Go力求引入机枪池,保险,借贷等协议,为客户创造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收益,同时为Go Cash创造更多使用场景。 6, 稳定币超低手续费 交易所发行强绑定的算法稳定币GOC,任意Token和算法稳定币GOC之间的交易手续费默认设置为0.2%;这样的设计使任意两种Token之间的交易只需要通过一次转换即可完成,同时手续费和滑点均低于同类交易所; 算法稳定币同其他稳定币之间的交易手续费默认设置为0-0.1%,这样设置使稳定币之间的交易手续费和滑点同样达到同类交易所最低水平。 7, 质押挖矿 为交易所提供流动性的流动性供应商除了可以得到常规的手续费收益以外,还可以通过质押LP挖矿获得GOT。 8, 引入算法稳定币Go Cash作为交易所的交易媒介和定价单位,进一步降低滑点和手续费。 一直以来,算法稳定币虽然火爆,但常被诟病为缺乏使用场景,无法长期运营。Go团队引入算法稳定币,作为交易对的中间桥梁,不仅为该稳定币创造了使用场景,更使得交易所内所有的交易对都可以最多通过两次交易完成,大大减少了交易对数量,提高了交易效率,进一步降低了滑点和手续费。随着算法稳定币Go Cash的使用效率的大大增加,在“右侧原理”的作用的下,稳定币的价格也可获得进一步的支撑。同时,在币价发生波动时,项目方将使用交易所的手续费分成收入回购Bond部分,对Go Cash形成进一步支撑。 图:稳定币交易媒介机制 和Basis Cash一样,Go Cash稳定币也是一个由三种Token支撑的算法稳定币项目,其中,与1美元锚定的GOC(Go Cash)是稳定币属性,GOS (Go Share)是分红权益Token,而GOB(Go Bond)是债券角色的Token。 在Go Cash运行时,如果高于1美元,系统会通过算法增发一定的GOC来平抑币价格,增发形成通胀时,GOS持有者可以获得GOC分红;当GOC低于1美元时,用户可折价买入GOB债券,获得套利空间,同时系统会销…
-
解读Uniswap V3 新特性、缺点、疑问和争议
撰文:潘致雄 众望所归的 Uniswap 终于公开了 3.0 版的全新自动做市商(AMM)方案,并与 Paradigm 的研究员共同发布了该版本的白皮书。Uniswap V3 通过在原本的 AMM 曲线上增加名为「聚合流动性」的粒度控制功能,将资金效率「提升 4000 倍」。 团队表示,Uniswap V3 已经经过了多轮的审计,但是由于此次改动较大,所以会先在几天后上线测试网,然后计划在 5 月 5 日正式上线以太坊主网,然后就可能会部署至二层解决方案 Optimism 网络,以进一步降低 Gas 成本。 除了最核心的聚合流动性之外,V3 版本也带来多级费率控制、范围订单(Range Orders)、历史预言机等功能,服务于 LP、交易者、第三方应用开发者。 但是协议的复杂化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或缺点,比如更复杂的流动性聚合可能会增加 Gas 成本,LP Token 的非同质化也可能会影响可组合性,以及 Uniswap 为了保护自己协议早期的优势,也更改了软件许可协议,其他商业应用只能在两年后使用 Uniswap 的开源代码。 新功能:可进行粒度控制的「聚合流动性」 Uniswap V3 核心亮点是为原本平淡无味的「XY=K」曲线增加了「粒度控制」,用户可以将资金效率集中在交易最频繁的区间内,以获得最大收益。比如说,USDC/DAI 的价格大多数都处于 0.99 至 1.01 的范围内,用户就可以将自己的资金仅放入该区间内的 XY=K 曲线内,而不需要考虑极端情况。 对于一些常规交易对也能进行类似的操作,比如 ETH/DAI 很多时候是处于 1000 至 2000 范围内的,那 LP (流动性提供者)就可以将资金仅放入该区间的曲线内,而不用考虑曲线外。这样对于一个希望赚取交易费的 LP 而言,就可以以更少的资金,覆盖到绝大多数的交易量。 另外,这个新机制的加入也就可以部分解决另一个问题:无常损失。这是个 AMM 经常被社区诟病的缺点之一,但是通过粒度控制,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如果价格偏离出该范围,那用户就会自动止损,不参与范围外的交易。 新功能:多级费率 Uniswap V3 为 LP 提供了三级的费率,分别是 0.05%、0.30% 和 1.00%。通过这些设置,就可以在风险更高的交易对(ETH/DAI)上设置更高费率,而风险更低的交易对(USDC/DAI)上设置更低费率。 Uniswap 团队认为,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对于价格波动较小的资产之间可以使用 0.05% 手续费,对于 ETH/DAI 这种交易量较高但波动也较大的交易对可以设置 0.3% 手续费,而其他类资产可以设置 1% 手续费。 新功能:范围订单(Range Orders) Uniswap V3 也为交易者和 LP 提供了全新的功能:范围订单(Range Orders),以补充现在的市价单,这个功能有点像是交易所里限价单(Limit Order)的升级版。 用户可以在设定的某个价格范围内充值某一个资产,如果该资产进入用户设定的范围,该资产就会逐渐换成交易对的另一种资产,如果该资产价格超过价格范围的区间,就会全部换成另一类资产。 以上这些都可以通过协议自动实现,Uniswap 团队认为该功能可以用在获取收益、抄底(buying the dip)或代币发行等场景中。 新功能:预言机可读取多次历史数据,成本也下降 Uniswap 在 V2 版本中就加入了时间加权的平均价格(TWAP)预言机功能,为第三方提供价格数据,已集成到几十个项目中。 V3 版本对预言机的重大改进是第三方可以通过一次链上调用计算过去约 9 天内任何的 TWAP 价格,同时通过整体优化,相比 V2 降低了 50% 的 Gas 消耗。 缺点:可能会增加 Gas,但是可以通过二层解决 Uniswap 的 Gas 消耗一直都是 DEX 中最低的之一,但是此次聚合流动性功能的上线,可能会增加整体的复杂度并增加 Gas 消耗,幸好上线了 Optimism 的 Layer 2 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团队曾在文章中先表示,V3 版本的 Gas 消耗会比 V2 略微降低,但是随后又在详细介绍的时候称「更多的粒度资金池可能会增加交易的 Gas 成本」。具体如何可能只有上线主网才能知道了。 缺点:LP Token 变为非同质化代币,也就是仓位即 NFT 由于此次每位 LP 都可以为不同的价格区间提供流动性,每一个 LP Token 都可能是独特的,所以 LP Token 将不会是 ERC-20 代币,而是 NFT。这可能会让集成 Uniswap LP 代币的的第三方带来可组合性的问题。 Uniswap 团队也做了一些设想,比如共享的头寸可以通过其他合约或者第三方实现可互换,或者…
-
终于来了!全面解读Uniswap V3新特性
介绍 万众期待已久的UniswapV3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与V2有什么不同?在自动做市商领域,它是否会成为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产品?又是否会直接在Layer 2上推出?你会在本文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Uniswap 虽然Uniswap作为DeFi的核心项目之一,不需要过多的介绍,但在进入V3之前,我们还是先快速了解一下几个要点。 Uniswap,本质上是一个在以太坊区块链上进行去中心化、无需许可的代币交换的协议。 Uniswap的初始版本于2018年11月推出,并慢慢开始引起用户的兴趣。 2020年5月,在DeFi夏季之初,Uniswap推出了该协议的第二个版本,名为Uniswap V2。 主要特点是在V1中存在的ERC20-ETH池的基础上,增加了ERC20/ERC20流动性池。 在2020年下半年,Uniswap V2经历了一个抛物线式的增长,并迅速成为Ethereum上最受欢迎的应用。它也几乎成为了自动做市商(AMMs)的标准,成为整个DeFi领域被分叉最多的项目之一。 自推出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V2已经促成了超过1350亿美元的交易量——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可与顶级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相媲美。 你可以在这篇文章中了解更多关于Uniswap V1和V2背后的完整故事。 V3 就在发布V2之前,Uniswap背后的团队已经开始研发新版本的协议,其细节在2021年3月底刚刚公布。团队决定在Ethereum主网和Optimism(一个Ethereum第二层扩展解决方案)上同时推出Uniswap V3,目标是5月初发布。 这显然是DeFi历史上最令人期待的公告之一,看起来V3可以彻底改变AMM领域。 那么主要的变化是什么呢? 与V2相比,Uniswap V3注重资本效率的最大化。这不仅可以让LP赚取更高的资本回报,而且还大幅提高了交易执行力,现在可以与中心化交易所和专注于稳定币的AMM相媲美,甚至超过它们。 除此之外,由于更高的资本效率,LP们可以创建整体投资组合,大幅增加对优先资产的敞口,降低其下行风险。他们还可以在高于或低于当前市场价格的价格区间内增加单一资产作为流动性,这基本上可以创建一个沿着平滑曲线执行的收费限价单。 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引入集中流动性(concentrated liquidity)的新概念来实现。 除此之外,V3还引入了多个收费层级,并改进了Uniswap Oracles。 现在,让我们来逐一了解一下Uniswap V3的一些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 集中的流动性(Concentrated Liquidity) 集中的流动性是V3的主要概念。 当LP向V2池提供流动性时,流动性沿着价格曲线均匀分布。虽然这样可以处理0到无穷之间的所有价格区间,但这使得资本的效率相当低下。这是因为大多数资产通常在一定的价格范围内交易。这在具有稳定资产的池子中尤其明显,这些资产的交易范围非常狭窄。举个例子,Uniswap的 DAI/USDC池只花了0.5%左右的资金用于0.99美元到1.01美元之间的交易——绝大多数交易量都在这个价格区间内进行。这也是为LP们赚取大部分交易费用的交易量。 这意味着,在这个特殊的例子中,99.5%的剩余资本几乎从未被使用。 在V3中,LP在提供流动性时可以选择一个自定义的价格范围,允许将资金集中在大部分交易活动发生的范围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V3为每个流动性提供者创建个性化的价格曲线。 在V3之前,允许LP拥有个人曲线的唯一方法是为每条曲线创建一个单独的池子。这些池子如果不汇总在一起,一笔交易必须在多个池子中进行,就会导致高昂的gas成本。 重要的是,用户要针对某个价位的组合流动性进行交易,这种组合流动性来自于这个特定价位上所有重叠的价格曲线。 LP赚取的交易费用与其在特定范围内的流动性贡献成正比。 资本效率 集中流动性为LP提供了更好的资本效率。 让我们快速通过一个例子更好地理解它: Alice和Bob都决定在Uniswap V3的ETH/DAI池中提供流动性,他们每个人都有10,000美元,ETH的当前价格是1,750美元。 Alice将她的全部资本在ETH和DAI之间分配,并在任意价格范围内存入资金(类似于V2),她存入5,000 DAI和2.85 ETH。 Bob没有使用他的全部资本,而是把他的流动性集中起来,并在1,500到2,500的价格范围内提供这些资本。他存入600 DAI和0.37 ETH,共计1200美元,并将剩余的8800美元留作其他用途。 有趣的是,只要ETH/DAI价格保持在1500到2500的范围内,他们都能赚取相同的交易费用。这意味着Bob只需提供Alice的12%的资金,就能获得同样的回报,这使得他的资金效率是Alice资金的8.34倍。 最重要的是,…
-
Dragonfly合伙人:Uniswap V3中普通流动性提供者真能赚到钱吗?
撰文:Haseeb Qureshi,Dragonfly Capital 管理合伙人翻译:卢江飞 Uniswap V3 刚刚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其中有不少非常有见地的概念。我记得在 2020 年初,Uniswap 创始人 Hayden 就曾谈过相关想法,现在他终于把这些想法变为现实了!在此,我希望对 Uniswap V3 的理解、以及它未来可能带来哪些影响做一个阐述,思路比较粗糙,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吧。 在目前的 Uniswap V2 中,所有流动性都是按照恒定乘积曲线规律被提供,从 0 到无限大,这种模式会导致 Uniswap V2 的资本效率过低。我们在实际情况中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Uniswap 现在锁仓量达到 50 亿美元,但是日均交易额只有 10 亿美元(占比仅为 20%),这是相当低的一个数字。 这也意味着非常少的流动性被集中化,但其中一个交易对可能处理了绝大多数交易。许多资本被保留,以确保资产是否能够获得 2 倍、5 倍、甚至 100 倍的增长,按照不变的产品增长曲线趋势,仍然会有一部分流动性留给市场。 Uniswap V3 对此进行了优化,现在,流动性提供者(LP)可以设定提供流动性的价格范围(比如 ETH/USDC 交易对价格在 1600 美元到 1800 美元区间时提供流动性)。当我听到这个想法时产生了一个问题:Uniswap 该如何在链上完成所有这些操作?因为你需要一个更好的树形结构才能追踪所有流动性提供者的头寸。 Uniswap V3 给出了答案:量化! 他们没有进行低效的、花哨的数学运算,而是将整体价格曲线分解成一堆「小桶」(tiny buckets),并将其称为「ticks」(虽然我更喜欢称之为「buckets」)。每个「小桶」都像是一个小型自动化做市商(AMM),其中价格范围也非常小,比如 USDC/ETH 交易对的价格区间为 1705-1710 美元。 你可以想象,每个「小桶」里都有自己独立的流动性提供者,如果某笔交易耗尽了一个「小桶」中的流动性,那么剩余的交易就会进入下一个「小桶」。低滑点交易不会被允许跨越多个「小桶」(每个「tick」容量都不大,比如仅占到流动性池的 0.1%。) 这意味着,作为流动性提供者,如果你在 USDC / ETH 交易对价格区间为 1600-1800 美元时提供流动性,实际上这些流动性会被存入到 100 个「小桶」里(具体视计算结果而定)。许多人已经注意到:这个模式看起来很像交易委托账本(order book),是的,是有点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Uniswap V3 是针对 Layer 2 量身定制的。一旦 Uniswap V3 上线,Layer 2 上的资金就会更少,但是活跃交易和头寸管理、以及交易委托账本样式成本会更低。Uniswap V3 可以「优雅」地提高集中流动性和资本效率。 但是,对于那些跨越多个「小桶」的交易来说,成本也许会变得更高(3 个「小桶」之间的代币兑换交易就像在 3 个 Uniswap 平台上兑换代币一样)。除此之外,在多个「小桶」之间进行流动性提款和存款的交易成本也会更加昂贵(不过,在 Layer 2 上感觉问题不大)。Trail of Bits 在他们的审计报告中给出了一些意见,如下图所示: 假设在一个「小桶」里有很多流动性提供者,那么会计核算成本会变得更高吗?对于这个问题,审计可能会比较看重,但我并没有完全遵循这里的逻辑,因为我在流动性提供者那里看不到任何循坏(难道这个问题仅适用于非常小的「小桶」吗?) Uniswap 声称 V3 的 gas 效率比 V2 更高,但这句话可能仅在某些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比如交易跨越的「小桶」数量不多)。提供流动性会变得更加昂贵,不过还好——对于用户来说,为他们优化 gas 成本和流动性提供成本是有意义的(参见以下审计意见): 好的,现在流动性提供更加「智能」——您需要设定价格范围——但是,如果这种模式真的可以产生更多流动性,那么对每个人来说不都是件好事吗? 交易者能赚到!做市商能赚到!然而,普通流动性提供者不一定能赚到! 一些人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 如果您是一个比较懒惰的流动性提供者,很可能会直接设置一个范围较大的价格区间,比如 1000-3000 美元,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存入资金。接下来,你的流动资金会被平均分到每个「小桶」里,但每个「小桶」里分配的资金金额其实很低。 问题是,几乎很少有交易能在一个「小桶」里完成,绝大多数交易都会跨越几个「小桶」(这些「小桶」的定价基本上围绕中间市价设定),这意味着这些「小桶」会变得非常拥挤,因为几乎所有费用都会在这几个「小桶」里生成,所以那里可能是所有专业人士存放其流动资金的地方。 对于做市商、矿工和其他 DeFi 专业人士来说,他们会把自己提供流动性的仓位设…
-
年化300%的首轮代币分配结束,1inch于明日开启新一轮流动性挖矿计划
随着比特币和以太坊等资产表现越来越出彩,围绕流动性挖矿的讨论可能已经逐渐减少,但DeFi协议仍在努力分发他们的治理代币,并在此过程中奖励DeFi用户。 1inch是一个流行的去中心化交易聚合器,帮助用户在交易资产时找到最好的价格。在上个月启动了“流动性挖矿”计划后,其今天宣布了第二轮治理代币发行,定于1月9日开始。第一轮代币发行从12月25日开始,今天会结束。 在新一轮代币分发中,这个DEX聚合器将在一个月内将1%的1inch代币分发给这个平台上以ETH、WBTC和美元稳定币形式提供流动性的用户。 自2020年夏季以来,流动性挖矿,也被称为yield farming,已成为去中心化金融的一个标志。DeFi由一系列协议组成,复制了以前由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如发放贷款和为用户存款提供利息——所有这些都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上进行,如以太坊。 尽管yield farming热潮可能已经让位于其他加密事件,但仍在扩张的1inch代币分配计划表明,天价的收益仍然是可能的,流动性挖矿也不会消失。 以下为1inch官方发布的代币分配公告: 1inch流动性协议将会升级到V1.1,完善治理进程。 伴随着1inch流动性协议V1.1升级的,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流动性挖矿计划。 以下五个池将参加UTC时间1月9日凌晨12点(北京时间1月9日早上8点)开始的新的流动性挖矿计划: ETH-1INCH ETH-DAI ETH-USDC ETH-USDT ETH-WBTC 1inch代币总供应量的1%将平均分配给上述池子的流动性提供者。这个计划将持续一个月。 与此同时,1inch之前的流动性计划已经成功结束,截至1月7日,其参与者已经收集了多达750万个1inch代币,平均APY(年化)相当于300%。 同时,治理奖励的分配已经进行了大约两周,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约632000 1inch代币支出。 随着1inch流动性协议V1.1的升级,流动性挖矿计划也将开始。 我们注意到老版的1inch流动性协议有一个小的缺陷,这可能会对DAO治理中的计票产生影响。在1.1中,已经修复了这个问题,以确保所有治理投票都被正确计算。 由于新协议版本将有新的流动性池和流动性挖矿合约,要参与该计划,用户需要从之前的激励计划中提取资产,并将其迁移到1inch流动性协议V1.1。 我们将提供迁移器——一种允许用户使用swap交易将其资产迁移到协议新版本的网关。来自Mooniswap以及Uniswap和SushiSwap的迁移器将可供那些想要从其他协议迁移到1inch流动性协议的用户使用。 文章来源:年化300%的首轮代币分配结束,1inch于明日开启新一轮流动性挖矿计划
-
精读Uniswap V3技术白皮书,我们发现了什么?
原标题:《uniswap – V3技术白皮书导读》 来源:星想法 作者:Star Li uniswap V3一公布就引发广泛关注。相对V2来说,逻辑和代码都复杂一些。V3的核心是通过盘口区间提供流动性(集中式流动性),解决LP提供流动性时的资金利用率的问题。什么是资金利用率?V3如何推导区间流动性的计算公式?如何理解流动性?如何计算swap费用?本文先从V3技术白皮书详细分析开始。 先给出一些uniswap官方有关V3的资料: V3官方介绍 https://uniswap.org/blog/uniswap-v3/ 技术白皮书 https://uniswap.org/whitepaper-v3.pdf 智能合约代码 https://github.com/Uniswap/uniswap-v3-core https://github.com/Uniswap/uniswap-v3-periphery 推荐先认真查看技术白皮书,再看智能合约代码,最后再对照官方介绍。理解了技术白皮书,代码非常容易理解。在技术白皮书的第一章总结了uniswap V3的技术特点,最核心的概念是”Concentrated Liquidity” (集中式流动性)。 1资金利用率 先看看uniswap V2的资金利用率: 上图为资金池中的x/y的量变化曲线。资金池中的当前价格在c点,并且假设会在a价格点和b价格点之间波动。从c点向a点滑动,消耗最大y_real,从c点向b点滑动,消耗最大为x_real。也就是说,当前价格c点,在a点和b点之间震荡的话,最大只需要消耗x_real和y_real。理论上只要提供x_real和y_real就足够了。而事实上,如上图所示,在价格c点,分别提供了大于x_real和y_real的x和y。明显可以看出,x-x_real和y-y_real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是永远用不上的,也就称为闲置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利用率为x_real/x或者y_real/y。如果价格波动非常小的话,资金利用率是非常低的。uniswap V3就是尝试解决资金利用率低的问题。想法比较简单,所有资金可以只添加到某个区间,只添加到有可能价格波动到的区间范围。如何在某个区间添加流动性并提供swap功能是uniswap V3的重点。先从Virtual Reserves说起。 2虚拟资金池(Virtual Reserves) uniswap的交易采用的乘积固定模型(x*y=k)。所谓的虚拟资金池(Virtual Reserves),是指还在乘积固定曲线上,只提供某个区间流动性的资金池: 图中的墨绿色的曲线就是虚拟资金池满足的乘积固定曲线。事实上需要的资金的曲线如图中的橘黄色。橘黄色的曲线公式如下图: 你可以想象成虚拟资金曲线在x/y轴进行平移,使得a/b点和x/y轴重合。也就是用一定量的资金就能达到“虚拟”的交易曲线的效果。 如何计算在某个区间提供虚拟资金池,先要从深入理解流动性开始。 3流动性(Liquidity – L) 乘积固定的交易模型,满足资金池中的两种代币金额满足:x*y = K。如果设定K=L^2的话,x*y = L^2。L就是我们说的流动性。由乘积固定的交易模型得出如下的公式: 在已知L和sqrt(P)的情况下,也能推导出资金需求量x和y。 通过公式6.6,在流动性不变的情况下(不添加删除流动性),流动性可以看成是单位“价格波动”的y资金量的变化。”价格波动“打上引号是因为事实上是sqrt(P)的变化。 这个是uniswap V3核心公式(6.7),用相对值(资金和价格相对值)来计算流动性。所谓的流动性,就是单位“价格变化”的资金量。在一定的交易量的情况下,如果流动性好,价格变化就小,流动性不够的话,价格波动就大。 特别注意的是,一个区间上的流动性和V2的普适的流动性不同。一个区间上的流动性,重点在“区间上”。不同区间的流动性没有可比性。V2的流动性和区间上的流动性的区别如下图: V2的流动性是“普适”的,在所有价格点上流动性相同。V3的流动性是由一系列不同区间上的流动性组成。相对来说,在当前价格左右的流动性比较高。流动性提供者LP只有提供了可供交易的流动性才能获取交易费。为了获取更多的交易费,为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流动性提供者会将资金提供在合理的价格波动范围内。也就是说,在某个区间swap交易产生的手续费,只有该区间流动性提供者才能获取手续费。为了计算每个区间获取的手续费,引入了Tick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Tick 在区间上提供流动性,带来很多复杂的情况:区间和区间的重叠覆盖。因为不同区间的流动性没有可比性,某个交易费并不能混入到流动资金中,等删除流动性时候一并提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uniswap…
-
Uniswap V3带来的利好,或许没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作者:五火球教主 来源:白话区块链(ID:hellobtc) Uniswap V3 上周发布了,当然只是发布,离上线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市场反响平平。Uni Token 不但没涨,甚至还跌了一波,以示对其“不够颠覆性创新”的抗议。 毕竟大家之前想的都是,真正的 L2、Rollup、便宜到爆的 Gas 费等等,似乎在 V3 里面都没有提及。只是说了 V3 上线之后,可能会部署至二层解决方案 Optimism 网络,都算不上 V3 的核心内容。 V3 的核心内容,主要聚集在这么几个点:粒度控制的聚合流动性,多级费率、范围订单、历史预言机和软件许可保护,过去几天对于这些点分析或是解读的文章应该铺天盖地了,在这儿便不在累赘,完全不知道的朋友建议自行查阅。 本文想要写的是,专业 DeFi 级玩家和普通玩家眼里的 V3 有什么区别?其实在资深 DeFi 圈,大家对于 V3 的发布和设计是赞不绝口,绝非普通市场对于 V3 的反应。 在这些人眼里,Uniswap 一出手,便感觉这才是把 AMM 发扬光大,对 AMM 有着最深刻理解的团队设计出来的作品,才是“正规军”的感觉。 而目前市面上一众 ForkDex 和各路对于 AMM 算法以及无偿损失的改进方案,在 Uniswap 的 V3 面前,可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的游击队。 01 一切服务于资本效率 如果你对《DeFi 托拉斯帝国?AC 主导“并购”的多个项目均大幅上涨》这篇文章有印象的话,你可能会记得里面写到过: DeFi 大神 AC 在 Twitter 上公开表示“自己沉迷于资本效率的改进方案”,这也是为什么他收购了许多 DeFi 项目,试图打造一个托拉斯帝国,来提升资本效率。 不夸张地说,2021 年 DeFi 的增量市场,一多半会来自于那些能够有效提升资本效率的项目,因为这已经在传统金融市场演绎过,这也是资本,或者说是金融的本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于是 V3 给我们看到了一个比当前市面上所有解决方案都优雅的多的东西——粒度控制的 AMM 聚合流动性。理论上最高可以把资本效率提升 4000 倍(当然这是个极端值,并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这像是很多玩家喜欢的网格交易,如果你能够判断准一个交易对最为频繁的价格区间,比如 BTC/USDT,设置好上下限,可以做出非常好看的年化。 比如去年 BTC 在 1 万左右横盘几个月那会,你的网格如果设置的是 9000-11000,那么你的收益肯定会比那些开天地单(比如3000-30000)网格的玩家多很多倍。 Uniswap V3 也是一样,现在通过允许 LP(流动性提供者)将资金放入制定价格区间的曲线内,在 LP 对价格判断相对准确的前提下,可以以比原来少得多的资金,赚到和之前同样的手续费。 而同时,对于原本那些非常厌恶无偿损失的 LP,现在他们可以通过这种价格区间控制,完全掌控自己可以接受的无偿损失的比例。这种对于资本效率的提升,不夸张地说,“碾压”当前市面上所有 Swap 的解决方案。 当然,所造成的一个后果便是,LP Token 因为开始分价格区间,不再是之前那种通用型 LP,摇身一变成了类似 NFT 的模式。 02 对谁造成了冲击? AAVE、Curve、Sushi和一切基于AMM的仿盘。 第一个你可能想不到,圈内大家第一个想到收到冲击的,反而不是各类 Swap,而是 AAVE。作为 DeFi 界两大巨头之一,借代类扛把子的 AAVE,也一直致力于探索对资本效率的提升。 前段时间,AAVE 发布了基于 LP 的抵押,其本质就是提升资本的利用率。现在 Uniswap 这个最大的 LP Token 直接变成了类 NFT,那些 LP 做借代的应用直接路被堵上了大半。 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这种粒度控制 LP 的机制,原先 LP 拿 100 万能赚 1 万的手续费,现在在判断准确的情况下用10 万做市资金就能赚 1 万的手续费,剩下 90 万去干别的。 这种资本效率的提升已经远远大过 LP 抵押借代的方式,于是显得后一种方案变得有些“鸡肋”。 1、Curve 除了粒度控制 LP 区间之外,Uniswap 还有分级费率,目前有0.05%、0.30%和1.00%三个档。 比如高风险的新山寨币/ETH对设置1%,中风险的 ETH/DAI 对上设置0.3%,低风险的 USDC/DAI 对上设置0.05%。 对于稳定币互换,Uniswap V3 因为有了粒度控制,可以用很小的资金量(比如USDC/DAI,相信绝大多数 LP 的区间都会设置在0.99-1.01)实现和 Curve 类似的滑点。 同时因为分级费率的原因,手续费比 Curve 便宜,再加上 Curve 原本那种调用合约的方式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