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研究,比特币挖矿收入等关键链上指标已恢复到减半前的水平。
来自分析数据提供商Glassnode的数据表明,比特币挖矿收入现在回到了区块奖励为现在的两倍时水平。
五月中旬比特币发生减半时,BTC价格约为9000美元。11月18日,价格翻了一番,达到18000美元,这暗示了一种相关性:矿工需要出售足够的比特币来支付费用,同时还要保持利润。价格上涨意味着更大的获利。
比特币矿工收入恢复到减半前水平。
— glassnode(@glassnode)2020年11月18日
Blockchain.com跟踪了coinbase区块奖励的总价值以及支付给矿工的交易费用,从而证实了这一发现。
11月18日的日收入额(包括区块奖励和交易费用)为2120万美元,达到一年来的最高水平。上一个高峰发生在5月6日,达到2060万美元。在减半之后,区块奖励从12.5 BTC下降到6.25 BTC,每日收入暴跌至700万美元。
在大流行引发加密市场崩溃之后不久,挖矿收入在今年3月18日出现了暴跌,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比特币的价格下跌了45%。当挖矿收入急剧下降时,由于不利的市场形势,过度利用杠杆的矿工可能会开始投降。
当比特币价格接近其历史新高时,目前似乎正在发生相反的情况。
另一个表明网络健康和矿工满意的因素是算力,目前比特币网络的算力仅比其最高水平低10%。
大部分的比特币挖矿发生在中国。中国的雨季结束之后,由于廉价的水力发电枯竭,矿机被关闭以准备迁移。这导致一个季度的算力骤降37%,降至每秒98哈希以下。
根据Bitinfocharts.com的数据,被多数人认为与价格相关联的算力之后已经恢复到143.4 EH / s,与10月中旬的峰值157.6 EH / s相差不远。
当前的挖矿收入额和算力恢复率预示着牛市的延续,这可能会使比特币价格在年底前达到历史新高。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比特币矿工收入恢复到减半前水平,或推动比特币价格创历史新高
相关推荐: 美国SEC三年来发起56起与ICO、区块链和加密资产相关诉讼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自2017年7月以来,该委员会已经提起了56起与ICO、区块链和加密资产相关的诉讼。 在报告旨在展示该委员会不同部门的4500多名员工的成就。在报告中SEC提到,在过去三年里,它还制止了18起与加密货币有关的…
溫馨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幣圈財經官方立場無關。
相关推荐
-
2020区块链行业回顾与前瞻:“区块链+金融”最受关注 中国成研究热度最高国家
来源:人民数字FINTECH,作者:马迪尔 2019年1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19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2020年,发改委将区块链加入新基建范畴,全国22个省将区块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除此之外,广州、北京、海南等13个省市发布了区块链专项发展政策。 如今,区块链已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 有人说,2019年是区块链爆发元年,2020则是区块链落地元年。据悉,截至2020年9月底,我国国内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累计达1.96万件。其中,2020年Q1-Q3申请数量为3252件,共有696家公司参与。 图1:2015-2020Q3区块链专利申请情况(单位:件) “区块链+金融”最受关注 从行业分布和应用场景来看,2020年申请的区块链专利涵盖了金融、农业、制造业、电力、法律、教育、医疗等13个领域。其中“区块链+金融”最受关注,有近250家公司参与专利申请,申请数量合计超过750件。其次是“区块链+购物/电子商务”,有108家公司参与申请,申请数量达到222件。 图2:2020年区块链专利行业和应用场景分布情况 区块链企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从区域分布来看,近两年区块链企业数量激增,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总占比达62.2%。以浙江、安徽、江苏等为主的长三角地区,总占比达12.7%。 图3:区块链注册企业所在区域分布 (单位:%)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广东省区块链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广州两座城市,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390件和414件。代表企业有腾讯、平安集团、洪心科技、财付通等。 ?北京市共有133家公司参与了区块链专利申请,专利申请数量为576件。代表企业有中国联通、百度、中国银行、国家电网、瑞策科技等。 ?浙江省主要以杭州为代表,有53家公司合计申请了403件专利。代表企业有支付宝、复杂美、溪塔科技、云象等。 从企业来看,2020年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6家公司分别是腾讯(292件)、支付宝(205件)、平安集团(173件)、荣泽科技(85件)、爱城市网(65件)和中国联通(65件)。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近年来,我国区块链高校加快人才培养速度,行业人才培养愈加规范。2016-2019年全国已累计33所高校开设区块链课程及相关专业,其中2018年区块链浪潮全力推动了全国21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2020年国内首个“区块链工程”正式作为本科开设的课程进入大学课堂,高校教育必将推动中国区块链人才规范化、体系化。 图6:全国33所高校开设区块链课程(2019年) 区块链行业前瞻与展望 为了对区块链未来的技术趋势、国际趋势等做出研判,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根据“区块链”领域关键词,从AMiner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库中查找出历年论文,其中包含论文所在领域的分支术语和年份,统计含有这些术语论文数量,给出论文数量排名前十的技术术语,再统计这些术语的起止年份,划分时间窗格,生成大数据智能的发展趋势图。 图7:区块链热点技术趋势图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根据国家趋势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区块链”领域当前研究热度最高的国家是中国,从全局热度来看,美国在早期有着领先优势,但是在2019年以后,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各国之首。另外,其他“区块链”领域研究热度较高的国家还有加拿大、英国和意大利等西方国家。 随着正式被划入新基建“国家队”,区块链正在迎来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有研究认为,与产业互联网一样,与合作伙伴“共创”也是产业区块链发展的最佳路径。虽然有多个应用场景落地,但是区块链技术目前仍处于未成熟阶段,还存在大量技术、安全以及监管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区块链技术若是要进一步深入实际场景,必须克服其在技术上、人才上、开发成本上和法律上的障碍,形成区块链研究与应用标准化体系,为学术研究和行业实践带来新的创新红利。2019年来党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培育区块链等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毋庸置疑,区块链技术将是我国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重要突破口,是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文章来源:2020区块链行业回顾与前瞻:“区块链+金融”最受关注 中国成研究热度最高国家
-
由加拿大3iQ公司推出的以太坊基金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日上涨2.5%
原文: 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world-first-ethereum-etf-debuts-in-canada-with-a-trading-halt 作者:CYRUS MCNALLY 周四,加拿大最大的数字资产投资管理公司3iQ向加拿大股票交易员和投资者介绍了ETH的风险敞口。 当天,由3iQ推出的全球首只以以太坊为基础的基金在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QETH.U。该基金旨在让交易员和投资者不必自己购买、储存或出售以太坊,也能获得以太坊市场的敞口。 在成功完成7650万美元的IPO后,该基金以每股10.80美元的价格开盘交易。支持该基金股票的ETH由加密货币交易交易所巨头Gemini的托管部门Gemini Custody持有。 对该基金有兴趣的交易员发现,由于该基金IPO招股说明书的延迟关闭,该基金在开盘的第一时间无法交易,实际交易时间比原定时间晚了两个小时。 交易开始时,以每ETH 565美元的平均价格计算,每股QETH.U大约代表0.0187 ETH,当日共有345,331只股票被交易。 数据显示,当日盘中最高触及11.48美元,收于11.02美元,日内涨幅2.5%,而同时段ETH的价格下跌0.5%左右,这就导致了QETH.U股票价格的溢价。 以太坊基金正式加入了3iQ加密证券的队伍,其他的加密证券如比特币基金(TSX:QBTC)已于10月下旬挂牌交易所。在本月初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3iQ被评为全球第三大公共数字资产基金。 该公司还在QETH.U开盘后发布的新闻稿中,强调了在主流证券交易所提供由加密货币支持的证券的重要性: “获得数字资产的渠道可能会令人生畏、昂贵且不便。 3iQ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和熟悉的投资产品,使他们能够接触数字资产,获得数字资产的敞口。” 2017年12月,美国第一只以太坊支持的基金——灰度以太坊信托(Grayscale Ethereum Trust)正式开放交易,该信托基金在场外粉红(OTC Pink)市场上市。Grayscale的董事总经理表示,该基金今年第三季度的资金流入有所增加,这标志着一批新的“以太坊优先”投资者的到来。 文章来源:由加拿大3iQ公司推出的以太坊基金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日上涨2.5%
-
专访清华大学教授:密集的比特币挖矿或将破坏中国的减排努力
来源:澎湃新闻,作者:叶映荷 “碳中和”的趋势下,比特币挖矿带来的能耗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4月6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的学者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比特币区块链运行的碳排放量与可持续性的政策评估》的论文。论文称,在没有任何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中国比特币区块链的年能耗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峰值296.59太瓦时,产生1.305亿公吨碳排放,将超过捷克和卡塔尔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与此同时,在中国,比特币挖矿的碳排放量将在国内182个地级市和42个主要工业部门中排名前十,约占中国发电的碳排放量的5.41%,行业人均GDP所造成的碳排放量也将达到 10.77千克/美元。 论文作者之一、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关大博教授向澎湃新闻表示,从宏观社会经济的角度考虑,比特币行业对现有金融体系和社会进程的推进作用有限。他强调,像比特币或其他的金融产品,甚至未来所有的新兴行业,一定要有减碳化、低碳化甚至零碳化的绿色属性。 三种比特币挖矿监管政策评估 论文指出,中国的矿工占比特币网络算力的75%以上,如果没有适当的干预措施和可行的政策,密集的比特币挖矿将可能破坏中国的减排努力。 全球矿池分布 来源:《中国比特币区块链运行的碳排放量与可持续性的政策评估》 该研究团队考虑了三种比特币政策,进行了四种情景评估。 其中,基准情景(BM)设定为,比特币行业继续在最小的政策干预下运营,市场准入假设为100%,并且根据比特币矿场的实际区域统计数据,假设基准情景中40%的矿场位于煤炭地区。在市场准入(MA)情景下,禁止低效率的盈利矿工进入中国比特币挖矿市场。在场地整治(SR)方案中,说服煤炭地区的矿场搬离至水力富饶地区,利用该地区丰水期电力挖矿。在碳税(CT)方案中,碳税增加两倍,对比特币挖矿的高碳排放行为严厉惩罚。 研究结果显示,在三种政策方案中,场地整治方案效果最为显著,比特币行业的人均GDP碳排放能降至6千克/美元。 这一结论与内蒙古政府宣布清退虚拟货币挖矿也不谋而合。 2月25日,为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全面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2021年4月底前全部退出,此外严禁新建虚拟货币挖矿项目。 “现在内蒙古的矿工急哭了,我一天能接10个电话问我还有没有负荷。”四川的一位矿场主近期也对澎湃新闻记者透露。 比特币挖矿能否绿色可持续 欧科云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炼炫提出,比特币矿机本身工作基本不排碳,主要是能源的构成问题,该论文将比特币的能源结构区分为煤基和水基能源,根据矿池分布来判断属于碳基和水基能源。但矿池数据来源BTC.com只能大致看出属于国内还是国外的矿池,并不能区分用的是碳基和水基。 关大博对澎湃新闻解释道,在实际运行中,每个矿机都将自己的算力就近贡献给特定矿池,他们不会单独进行区块播报,所有单独矿机的定位没有办法获得。因此,研究团队是按照在中国每个矿池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测算的。并且本地的挖矿使用的电力大都来自于电网,这样按照发电能源的比例进行碳排放的核算。 “以我行内人的经验估算,接入电网的矿机估计只占全网算力的40%都不到。具体不清楚,得详细调查研究,这是个专业问题。”一位四川的矿场主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他认为,在以后水电为主的情况下,挖矿能将白白丢弃的水转化为切实的经济价值,并进入社会流通环节,还能增加就业。 另一位矿机制造业的从业人员也对澎湃新闻提到,比特币使用的主要是“弃水弃电”,也就是暂时没有办法使用、只能浪费掉的电力,例如中国四川水电站、西北地区的火电,当地电力无法上网又普遍贫困,挖矿可以为当地带来重要的电费收入、财税收入与服务业就业。 关大博指出,的确有弃光、弃风、弃水问题,但是这些弃电主要因为上不了网,挖矿绝大部分肯定是电网的电。云贵川的弃水问题肯定有,但要看整体,40%的矿机用电是来自煤炭燃烧发电。 他还表示,除了直接的用电量,还有一部分挖矿的能耗或者碳排放,是在快速更换矿机过程中产生的,矿机其组成部分是金属和一些硅质材料的加工,间接的损耗和对淘汰电子垃圾的潜在处理的排放对环境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带动GDP肯定会有一些,但这个量有多大?电费肯定是养活了地方的一些电厂,会有一些正面的效果,”关大博说,“税收这一块比较模糊,我具体不太清楚。” 他建议,因为气候变化是全球的公共品,责任需要各行各业及各国的支撑。所以新增的行业,像比特币,或者未来所有的新兴行业,一定要有减碳化、低碳化甚至零碳化的绿色属性。 “没有碳中和属性的新兴行业将是一个不可持续的行业,有悖于实现全国甚至全球的气候目标。”关大博说道。 文章来源:专访清华大学教授:密集的比特币…
-
OUSD遭“经典重入攻击”损失770万美元,DeFi安全亟待解决
近日,PeckShield 监控到 DeFi 协议 Origin Protocol 稳定币 OUSD 遭到攻击,攻击者利用在衍生品平台 dYdX 的闪电贷进行了重入攻击(Re-entrancy attack),造成价值 770万 美元的 ETH 和 DAI 的损失。 重入攻击是以太坊智能合约上最经典的攻击手段之一,著名的 the DAO 被盗事件就是攻击者运用重入攻击导致以太坊硬分叉,损失价值 5000 万美元以太币。 自今年4月起,DeFi 项目频遭重入攻击。4月18日,黑客利用 Uniswap 和 ERC777 标准的兼容性问题缺陷实施重入攻击;4月19日,Lendf.Me 也遭到类似重入攻击;11月14日,黑客利用 Akropolis 项目的 SavingsModule 合约在处理用户存储资产时存在的某种缺陷连续实施了 17 次重入攻击,损失 203万 枚DAI。 北京时间 2020 年 11 月 17 日,PeckShield 监控到稳定币 OUSD 遭到重入攻击。OUSD 是 Origin Protocol 推出的一种与美元挂钩的 ERC-20 稳定币,用户可通过将基础稳定币(例如 USDT、USDC、DAI)存入 Origin 智能合约来铸造 OUSD 稳定币,之后该协议会将基础稳定币投资于多个 DeFi 协议并进行收益耕作,为 OUSD 持有者赚取回报。 重入攻击重现 凭空创造2050万枚OUSD PeckShield 通过追踪和分析发现,首先,攻击者从 dYdX 闪电贷贷出 70,000 枚ETH; 随后,在 UniswapV2 中先将 17,500 枚ETH 转换为 785万 枚USDT,再将所贷剩余的 52,500 枚ETH 转换为 2099万 枚DAI; 接下来,攻击者分四次铸造 OUSD 稳定币: 第一次通过 mint() 函数铸造 OUSD 时,攻击者确实在 Origin 智能合约中存放了 750万 枚USDT,并获得 750万 枚OUSD; 第二次通过 mintMultiple() 多种稳定币函数铸造 OUSD 时,攻击者在 Origin 智能合约中存放了 2050万 枚DAI 和 0 枚假“稳定币”,并在此步骤中通过重入攻击来攻击合约。攻击者将 2050万 枚DAI 和 0 枚假“稳定币”存入 VaultCore 中,此时智能合约收到 2050万 枚DAI,在尝试接收 0 枚假“稳定币”时,攻击者利用恶意合约进行劫持,在智能合约正常启动铸造 2050万 枚OUSD 之前,调用 mint() 函数,先恶意增发了 2050万 枚OUSD,此次恶意增发由 VaultCore 合约调用 rebase() 函数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为顺利实施劫持,攻击者在上述 mint() 函数调用时,真金白银地存入了 2,000 枚USDT,同时获得第三次铸币 2,000 枚OUSD。随后,调用 oUSD.mint() 函数第四次铸造 2050 万枚OUSD。 rebase 指代币供应量弹性调整过程,即对代币供应量进行“重新设定”。在 DeFi 领域有一类代币拥有弹性供应量机制,即每个代币持有用户的钱包余额和代币总量会根据此代币价格的变化而等比例变动。此时,攻击者共获得 2800.2万 枚OUSD,包括抵押的 750万 枚USDT、2050万 枚DAI 和2000 枚USDT。由于调用 rebase() 函数,攻击者所获得的 OUSD 总计上涨至 33,269,000 枚。 最后,攻击者先用所获得的 33,269,000 枚OUSD 赎回 1950万 枚DAI、940万 枚USDT、390万 枚USDC;再在 Uniswap 中将 1045万 枚USDT 兑换为 22,898 枚ETH,将 390万 枚 USDC 兑换为 8,305 枚ETH,将 190万 枚DAI 兑换为 47,976 枚ETH,共计 79,179 枚ETH,并将其中 70,000 枚 ETH 归还到 dYdX 闪电贷中。 据 PeckShield 统计,攻击者在此次攻击中共计获利 11,809 枚ETH 和 2,249,821 枚DAI,合计 770万 美元。 对于次攻击事件,Origin Protocol 官方回应称,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以期收回资金。 随着 DeFi 生态的蓬勃发展,其中隐藏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由于 DeFi 相关项目与用户资产紧密相连,其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对此,PeckShield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重入攻击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合约没有对用户存储的 Token 进行白名单校验。DeFi 是由多个智能合约和应用所组成的’积木组合’,其整体安全性环环相扣,平台方不仅要确保在产品上线前有过硬的代码审计和漏洞排查,还要在不同产品做业务…
-
DeFi之道丨一文探讨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如何驱动智能合约经济
撰文:Ryan Sean Adams 来源:Bankless 预言机(Oracles)是加密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 没有预言机,区块链就像没有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它们与外部世界隔绝,只能参考区块链内部分类帐的本地信息。 这限制了加密的用例。Oracles解决了这个问题。 想获得ETH/USD的实时价格信息来衡量DeFi协议(如Maker、Aave或Compound)的清算阈值?想要交易AMZN、AAPL或TSLA的合成版本吗?你需要Oracles。 Oracles需要高度安全,因为很多东西都依赖于它们。如果数据传输被泄露,人们就会蒙受损失。这种情况我们已经见过几次了。 既然如此多的DeFi依赖于Oracles,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他们。今天,ChainlinkGod揭示了去中心化Oracles的价值。 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去中心化的Oracle网络(DONs):驱动智能合约经济图文:Logan Craig 智能合约是具有编码逻辑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如果发生x事件,则执行y操作),在区块链网络上确定性地执行。 公共区块链不是由单一的中心化机构或像Facebook、谷歌或苹果这样的技术垄断者来维护,而是由全球各地的独立计算机网络来维护。通过经济激励,这些计算机在没有任何中央领导者进行协调的情况下,就区块链的当前状态达成全球共识。众所皆知,这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属性,例如抗审查、无许可访问、非托管资产管理和不可逆转的交易。 然而,有一个基本问题:区块链就像一台没有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 区块链仅通过跟踪在其自身分类账中发生的活动来生成其强大的安全属性。因此,区块链是有效隔离的网络,无法在不失去使区块链有用的所有属性的情况下,与现实世界中智能合约可能需要的外部资源进行自然连接。 这是一个问题,因为绝大多数智能合约用例都需要外部数据,例如访问以太坊对美元的价格、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的平均温度、装有原材料的海运集装箱的位置、另一个区块链网络(如比特币)的状态,或任何其他尚未存储在该区块链的本机分类账上的数据。 区块链无法本地连接到外部数据和事件 为了克服缺乏外部连接的问题,需要一个额外的基础设施,称为“预言机”,它从链外来源获取数据并将其传送到区块链上,以便智能合约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这些信息。Oracles不仅提供链上传输数据的交付机制,还作为确保数据高度完整性所需的验证机制。如果智能合约要保留端到端的确定性,那么预言机机制需要像底层区块链一样安全可靠,因为预言机数据的输入直接决定了消费智能合约的输出。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垃圾进入会导致垃圾流出。 因此,Oracle机制不能是单个中心化节点,因为这会引入单点故障,例如节点损坏或离线。这将违背使用由数千个节点组成的区块链网络的全部目的。此外,Oracle机制不应依赖于单一数据源,因为数据源可能会提供错误数据和/或离线。 中心化预言机是单点故障 相反,Oracle机制必须在节点运营商和数据源级别去中心化,以确保没有故障点。虽然区块链和预言机旨在实现不同的目标(前者提供交易共识,后者提供现实世界数据共识),但它们的互补性意味着采取相似的方法来实现安全性。 一个适当保护的去中心化Oracle网络(DON)还必须提供额外的安全层,例如连接到高质量数据源的能力(提供准确性和正常运行时间保证),通过加密签名的数据完整性证明(当数据提供者自己运行oracle节点),通过多层聚合过程进行数据验证(减少停机时间、异常值和损坏的数据),加密经济保证以激励正确操作(隐式激励和显式抵押),以及选择性地提供数据隐私(例如零知识证明)。 DONs通过深度防御的方法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 Chainlink,最广泛采用的预言机解决方案遵循这种防御方法,为智能合约生态系统提供一个通用框架,以构建开放访问任何外部数据资源的DON。 目前,有超过450个Chainlink喂价(Price Feeds)在多个区块链网络中运行,包括以太坊、Polygon、BSC、Avalanche、xDai和Heco,并计划扩大到更多的区块链和第二层解决方案,如Arbitrum、Optimism、Solana等。oracle网络不仅提供去中心化的数据馈送,还提供广泛的安全链外计算服务,包括可验证的随机性、Keepers以及其他正在开发的各种形式的链外计算,如FSS、DECO和Town Crier。 Chainlink为智能合约生态系统提供广泛的预言机服务 有了适当保护的DON,开发人员可以创建混合智能合约——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和DON服务相结合的应用程序,以提供比孤立的链上逻辑更先进的功能。这些应用程序充分利用链上和链下世界的优势,以支持长期以来被视为智能合约核心价值主张的用例。 去中心化Oracle网络 (DON) 的用例虽…
-
入局元宇宙:Facebook开启社交平台新时代
近日,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宣布,自家科技巨头将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转变为一家“元宇宙公司”,并将发挥“实体互联网”的作用,成为截然不同的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综合体。 在科技世界中,新的流行词总是忽然出现——但通常这些词只是一时的热度不能形成新的风口,在满嘴人工智能、大数据、VR的年代,很少有公司真正能将这些概念解释清楚。每当一个新的热门出现,人们总是会过度使用。但直至现在,对当前互联网甚至是整个世界的“颠覆之作”从来没有真正出现过。 然而Facebook和扎克伯格的高调表态,让人们开始高度期待——下一次互联网革命将会是“元宇宙”。 Facebook入局元宇宙 扎克伯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认为,在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公司的下一阶段中,从人员配置的过渡上可以有效地看到,我们将从一个社交媒体公司成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据CNBC的报道,在Facebook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扎克伯格说了20 次“元宇宙”这个词。扎克伯格介绍,Facebook希望通过在元宇宙中销售数字商品来赚钱——由用户关注的事物出发的广告也将成为其业务的一部分。 如今Facebook已经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以促成元宇宙的开发如:成立了新团队以全力开发元宇宙、将类Roblox的元宇宙游戏平台Crayta收入麾下、收购Oculus和在AR和VR技术上大举投资等。 高调的入局、大刀阔斧的行动,扎克伯格率领Facebook表达出对元宇宙未来的绝对信心和在这一赛道上志在必得的气魄。 如果深究Facebook为何会入局元宇宙,我们可以从Facebook本身和元宇宙这两个方面来看。 先说Facebook本身。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经过多年发展,Facebook的用户数已超30亿,是全球互联网用户(2020年数据)的65%、全球人口的38.4%,地球上每10个人中就有4人是 Facebook 用户。 高基数带来了增长的高阻力。根据已披露的信息,2021年Q2 Facebook APP月活用户数量为29亿,日活用户数量为19.1亿,均同比增长7%。虽然数据仍在上涨,但用户数据增速放缓对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来说就是“不进则退”的困局。 同时,随着IOS系统对APP的限制增加和调整,Facebook的广告收入势必会受到影响。因为Libra推出的进程放缓,Facebook本身就亟需新的增长点来突破瓶颈。 从产品布局上,Facebook新增了“Facebook Watch”和“Instagram Reels”等新产品来吸引广告商。同时Facebook也在积极调整各项推广策略,帮助广告主获得更多曝光和转化。 不过归根结底,Facebook已经在社交媒体赛道赚得盆满钵满,很难获得全新的流量增长,蛋糕再大总会有吃完的一天。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元宇宙出现了,一个新鲜的、看不到边际的“大蛋糕”对于Facebook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再来看元宇宙的潜力。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中。该术语指的是物理、增强和虚拟现实在共享的在线空间中的融合。它是一个集体共享的虚拟空间,它是所有虚拟世界和互联网的总和。而与增强现实不同,元宇宙可能包含现实世界的衍生物或副本。 在商业领域,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估值40亿美元到400亿美元的跃升。用一位投资人的说法,“元宇宙不投不行,因为它代表了未来。” 而扎克伯格认为,“在许多方面,元宇宙是社交技术的终极表达。” Facebook与元宇宙的未来 改变商业模式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Facebook高调进入元宇宙,必然看到元宇宙自身的优势和未来。 扎克伯格说:“最令我向往的是这些领域将如何共同催生一个更伟大的创意。所有这些举措的总体目标就是帮助人们把元宇宙引入日常生活。” 那么元宇宙建成后Facebook究竟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在元宇宙最初的构想中,人们在一个与现实世界体验感无异的虚拟世界中生存,在这里每个人都应对了一个虚拟的数字身份,而这个身份即是唯一的也是独特的。凭借数字身份,人们可以在元宇宙中自如地交往、娱乐、生活、交易等等。理想状态下,所有在现实世界中能完成的事情,在元宇宙同样也能实现。 但是元宇宙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建立起每个人的规则,而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现实世界。 扎克伯格认为,最关键的是,元宇宙不应该由一家公司来运营,它应该是一个“实体互联网”,由许多不同的参与者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共同运营。 元宇宙需要基于去中心化来完成,这是目前主流对元宇宙的共识。人人自由平等,共享虚拟环境和生态,是元宇宙对人们日益增加的“生活在别处”向往的绝佳回应。 元宇宙的意义正在于此,人们摆脱了现实世界的物理和世俗束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中寻找新的身份和自我实…
-
巧合吗?数十亿机构资金逃离黄金之际、比特币飙至创纪录水平 华尔街爆发激烈的争论……
来源:FX168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比特币周一飙升,近三年来首次创下新纪录。该数字货币一度涨至19786.24美元,当日上涨8.4%。根据CoinDesk的数据,这超过了2017年12月18日创下的19783.21美元的盘中纪录。比特币在2020年上涨了近两倍,自9月初以来上涨了97%。与此同时,现货金已经自纪录高位大跌超300美元。 就在数十亿机构资金逃离黄金之际,比特币飙升至创纪录水平。 这究竟是一个简单的巧合,还是会对加密货币和贵金属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的循环的开始,目前无法确切知道。但有关全球最大数字货币能否有朝一日在对冲通胀和分散投资组合方面与黄金一较高下的争论正在升温。 比特币在今年上涨150%之后,上周出现了自今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突显出这一资产类别名副其实的波动性,这种波动性令主流投资者望而却步。不过,如果他们开始将一小部分黄金储备投入规模3,500亿美元的比特币行业,这将改变华尔街多元化战略的游戏规则。 “黄金确实是过去的世界和婴儿潮一代的安全资产,但现在它被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所取代。”前大宗商品对冲基金经理Jean-Marc Bonnefous转为加密投资者。 数字货币是形形色色的散户、投机专业人士和异国宽客的交易品种,而传统投资者迄今仍在观望。随着Guggenheim Partners最新加入这一行列,这种情况似乎正在改变,另外两位是传奇对冲基金经理Paul Tudor Jones和亿万富豪投资人Stan Druckenmiller。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说,家族理财室等基金正在出售持有的黄金ETF,持有这种数字货币。自11月6日以来,黄金交易资金已经抛售了93吨黄金,价值约50亿美元。机构投资者青睐的Grayscale Bitcoin Trust以美元计算,自8月初以来已经翻了一番。 CoinShares投资策略师James Butterfill表示,比特币的市值目前仅为黄金市值的3.1%。CoinShares销售数字货币投资。他估计,如果市值增加到5%,就意味着价格将涨至31300美元,而目前约为19000美元。 Butterfill说:“比特币正在成为一种可靠的价值储存手段。在这个货币政策空前宽松的时期,这尤其具有吸引力。出于这些原因,投资者自然会将它与黄金进行比较。” 不过,黄金近期表现不佳也有充分的理由,比如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制进展降低了避险需求。由于市场的通胀预期相对稳定,一个结论可能是,黄金只是随着“动物本能”而动,而比特币一直处于投机狂热之中。 后者在这家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也找到了一个粉丝——这表明它在华尔街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贝莱德(BlackRock)固定收益部门首席投资官Rick Rieder最近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千禧一代的需求以及比特币作为一种交易媒介的实力,支撑了比特币价格的“坚挺”。他补充说,比特币交易“比传递一根金条的功能要强大得多”。 两者之间的一个区别是,比特币所有的交易都可以在区块链上查看,而黄金交易很大一部分是在伦敦的场外交易市场进行的,那里的数据较少。 拥有比特币的独立投资者Lyle Pratt说:“比特币的透明度帮助引发了很多兴趣。黄金就像一个黑箱,你必须相信托管人,由他来告诉你市场上的任何流动。” 对于Plurimi Wealth的首席投资官Patrick Armstrong来说,即使比特币在通胀螺旋式上升中可能涨幅更大,风险也太大了。Armstrong将其6.5%的可自由支配资金配置在黄金上。黄金作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的历史也很悠久,这是比特币无法比拟的。一直有一种令人不安的猜测,即另一种可能由央行支持的数字货币可能会取代它。 “如果贬值交易奏效,比特币很可能会表现更好,”他说。“但也有可能比特币在未来几年没有价值,而我不认为黄金也会这样。” 有一件事是明确的,那就是华尔街对比特币的态度与2017年不同。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策略师Inigo Fraser-Jenkins在周一(11月30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改变主意了!”他说,比特币不会取代黄金,但两者都有空间,尤其是在未来出现通货膨胀和极端债务的情况下。 他在一次采访中说:“我认为这是互补的。就你的黄金和加密货币配置而言,不管你在大流行前的起始仓位是什么,我认为现在应该大大增加。” 文章来源:巧合吗?数十亿机构资金逃离黄金之际、比特币飙至创纪录水平 华尔街爆发激烈的争论……
-
教學 | 讀懂6種區塊鏈「橋」: 跨鏈 多鏈…如何打破Crypto世界的信任邊界?
今天,我們有超過50座獨特的區塊鏈「橋」縱橫交錯在加密貨幣世界中。本文源自於 Li Finance 研究員 Arjun Chand 的部落格文章《What Are Blockchain Bridges And How Can We Classify Them?》,由區塊律動 BlockBeats 編譯、整理和撰稿。 (前情提要:Solana出大事!跨鏈橋Wormhole遭駭3.2億鎂WETH,官方提供駭客「1000萬鎂獎金」籲其歸還) (背景補充:V神觀點:未來是 “多鏈” 而非 “跨鏈”!跨鏈橋存在基礎安全限制,遭攻擊會同時受害) 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在過去十年中迅速發展。自從2008 年比特幣白皮書發布以來,加密領域出現了巨大的創新,並被廣泛採用,幾乎成為主流。雖然加密領域的每一年都是獨一無二的,但2021 年改變了這個生態系統,讓人們對加密領域似乎無限的未來為之興奮。 2021 年是L1 (第一層) 區塊鏈之年,這使得許多人預測加密領域的未來將是多鏈的,這與許多人在這些L1 區塊鏈興起之前所持的「贏家通吃」的立場不同。然而,隨著不同區塊鏈生態系統數量和規模的急劇增加,現在需要關鍵的基礎設施來連接它們。這就是區塊鏈「橋」的用武之地。 上圖:在TVL (總鎖倉價值) 方面,以太坊區塊鏈依然占主導地位,但其他區塊鏈網路的TVL 正在增長。數據來源:DeFi Llama 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 什麼是區塊鏈「橋」? 為什麼我們有不同類型的「橋」? 我們如何對這些「橋」進行分類? 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什麼是區塊鏈「橋」? 區塊鏈「橋」的工作原理與現實世界中的真實橋樑類似。然而,加密領域中的「橋」不是連接物理位置,而是連接兩個不同的區塊鏈網路。這種連接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沒有區塊鏈「橋」,區塊鏈就會處於孤立的環境中,無法相互通信。這是因為每個區塊鏈網路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則、治理機制、原生資產和數據,與其他區塊鏈不兼容。然而,有了兩個區塊鏈之間的「橋」,就可以在區塊鏈網路之間轉移加密資產和任意數據。因此,「橋」是加密生態系統中互操作性的關鍵,對於使不同的區塊鏈網路相互兼容是非常必要的。 讓我們來舉個例子: Alice 在以太坊主網上有ETH,但想在Avalanche 鏈上使用這些ETH。這兩個區塊鏈有自己的協議、規則、社區和共識機制,因此它們之間不可能進行互操作性。在這種情況下,中間需要一些東西,並提供一種方式,將信息從以太坊主網帶到Avalanche 鏈。為此,Alice 很可能會通過一座區塊鏈「橋」來轉移資產,以安全地將ETH 從以太坊主網轉移到Avalanche 鏈上。通過這座「橋」,Alice 可以將以太坊上的ETH 轉換為Avalanche 鏈上的wETH。如下圖所示: 上圖:將ETH 從以太坊主網橋接至Avalanche 鏈(將ETH 轉換成wETH) 的過程 為什麼會有不同類型的「橋」? 區塊鏈「橋」可以實現不同區塊鏈之間的通信。而且,就像複雜的數學問題一樣,當你看到加密生態系統中不同的橋接解決方案時,你會發現不僅只有一種方法可以實現區塊鏈之間的通信。不同的區塊鏈「橋」有著不同的設計,有自身獨特的優點和缺點,因此,當涉及到在兩個區塊鏈網路之間使用哪個「橋」進行通信時,有很多選擇。讓我們更深入地探討一下這種通信是如何運作的。 「橋」的工作原理是在兩個區塊鏈之間建立通信通道。在一個理想的世界裡,區塊鏈會相互通信;但在現實中,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個區塊鏈不會存儲另一個區塊鏈的狀態。 讓我們舉個例子: 以太坊上的一個dApp (去中心化應用) 想要與Solana 鏈上的一個dApp 通信。由於以太坊和Solana 之間的信任邊界(trust boundaries),它們不能簡單地相互通信。這些信任邊界包括但不限於: – 以太坊和Solana 彼此不了解對方。 – 這兩條鏈都是只能知道自己的鏈上發生了什麼,而不知道鏈外發生了什麼。 對於這兩個區塊鏈來說,接收來自對方的消息就好像與他們一無所知的外部世界進行互動。因此,無法建立信任來驗證這些消息。 理想的區塊鏈世界(上) vs. 現實的區塊鏈世界(下) 此外,區塊鏈只能向一個方向發送消息。也就是說,在一個通道中只能單向通信:一個區塊鏈可以在一個通道上向另一個區塊鏈發送消息,但另一個區塊鏈無法依靠同一個通道回复該消息並確認已收到消息。 為了在區塊鏈之間建立信任並使雙向溝通成為可能,我們需要一些中間的東西,一些可以在這些區塊鏈之間架起橋樑的東西。這就是區塊鏈「橋」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在不同的區塊鏈之間傳輸消息、數據和資源,還可以進行跨鏈資產轉移。這改變了一些事情,使得區塊鏈不再局限於單向通信,因為「橋」使區塊鏈能夠與其他區塊鏈來回通信。 區塊鏈「橋」使用不同的機製或參與者,…